病生复习资料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夜大2014级医本《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一旦出现脑死亡,意味人的实质性死亡。
一般应符合以下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2.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3.脱水热:是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
4.去极化阻滞:是指急性高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升高,导致Em负值减小,使得Em接近于Et时,胞膜快钠通道失活,致使细胞形成兴奋的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乃至麻痹状态。
5.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
但高钾血症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但伴随的尿液却是碱性的,称为反常性碱性尿。
6.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通气过度引起的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pH呈升高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7.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8.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细胞不能有效的利用氧而导致的缺氧称为。
9.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的体温升高。
10.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11.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1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病人可伴有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
疾病学基础(病原微生物)复习资料
疾病学基础(病原微⽣物)复习资料病原微⽣物微⽣物的种类:种类特点举例⾮细胞型微⽣物最⼩的⼀类微⽣物。
⽆典型的细胞结构,⽆产⽣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增殖。
病毒、亚病毒、朊粒原核细胞型微⽣物原始核呈裸DNA团块结构,⽆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
真细菌和古细菌真核细胞型微⽣物细胞核分化程度⾼,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
真菌、黏菌和藻类细菌学掌握: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与染⾊性、致病性和对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共有成分是肽聚糖。
⾰兰阳性菌:膜磷壁酸细胞壁壁磷壁酸聚糖⾻架肽聚糖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脂多糖⾰兰阴性菌:脂质双层外膜脂蛋⽩营养结合蛋⽩细胞壁孔蛋⽩聚糖⾻架肽聚糖四肽侧链⾰兰阳性菌和⾰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细胞壁⾰兰阳性菌⾰兰阴性菌厚度20~80nm 10~15nm强度较坚韧较疏松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有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重50%~80% 5%~20% 磷壁酸+ —外膜—+肽聚糖组成聚糖⾻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聚糖⾻架、四台侧链2、格兰染⾊的步骤、结果及意义步骤:碱性染料甲紫初染碘液媒染甲紫—碘复合物深紫⾊95%⼄醇溶液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结果:可将细菌分为两类,不被⼄醇脱⾊仍保留紫⾊者为⾰兰阳性菌,被⼄醇脱⾊后复染成红⾊者为⾰兰阴性菌。
意义:该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细菌⽣长繁殖的条件和⽅式条件: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机盐、⽣长因⼦(细菌⽣长必需⽽⾃⾝不能合成的⽣长因⼦)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氢离⼦浓度(pH值)、温度、渗透压、⽓体⽅式:个体:⼆分裂⽅式群体: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4、特殊结构的功能或医学意义荚膜:(1)抗吞噬作⽤;(2)粘附作⽤;(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4)鉴别细菌及细菌分型鞭⽑:(1)细菌的运动器官;(2)根据鞭⽑抗原(H抗原)对某些细菌进⾏鉴定、分型及分类;(3)与致病性有关5、消毒、灭菌、⽆菌、⽆菌操作的概念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物的⽅法,但不⼀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病原微⽣物。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
病生复习资料第一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体液:机体内的液体,是由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组成。
2.正常成年男子的体液约占体重的60%,瘦人对缺水有更大的耐受性。
3.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K+,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4.电解质的主要功能:①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②维持神经、肌肉和心肌等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③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5.正常成人每日至少需排出500ml尿液才能溶解并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6. Na+多吃多排,少吃少排;K+多吃多排,不吃也排。
7.高渗性脱水㈠定义:体液容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的病理过程。
㈡原因及机制:A水摄入少①水源断绝②不能饮水③渴觉障碍B水丢失过多①经呼吸道失水②经皮肤失水③经肾失水④经胃肠道丢失㈢影响:①口渴②尿少及尿钠变化③细胞内液→细胞外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⑤脱水热8.低渗性脱水㈠定义:体液容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的病理过程。
㈡原因及机制:A大量体液丢失而只补充水分B肾失钠①长期连续使用排钠性利尿剂②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减少③肾实质性病变㈢影响:①易发生休克②有明显的脱水症③尿量和尿钠变化9.等渗性脱水㈠定义:体液容量减少,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而血清Na+浓度维持在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在280~310mmol/L的病理过程。
㈡原因及机制:①呕吐②腹泻③胃肠减压④大面积烧伤⑤大量抽放胸腔积水、腹水⑥麻痹性肠梗阻大量体液潴留于肠腔㈢影响:①丢失细胞外液②ADH和醛固酮分泌增多③肾重吸收水和钠增多10.水中毒㈠定义:由于水在体内潴留,体液容量增多,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钠总量正常或增多的病理过程。
病生复习题
病生复习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机制: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等组织损伤,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放化疗所致的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情况下,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过程。
同时,FVIIa激活FIX和FX产生的凝血酶又可反馈激活FIX,FX,FXI,FXII等,扩大凝血反应。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失调。
(1)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表现为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和肝素-AT-III系统功能降低及产生的TFPI减少;(3)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PAI-1增多,使纤溶活性降低;(4)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NO,前列腺素,ADP酶等产生减少,其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功能降低;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胶原暴露,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功能增强;(5)胶原暴露后,可激活FXII,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并可激活激肽和补体系统,促进DIC的发生。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1)红细胞大量破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大量ADP等促凝物质,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导致凝血;红细胞膜磷脂可浓缩并局限FVII,FIX,FX及凝血酶原等,生成大量凝血酶,促进DIC发生(2)白细胞的破坏和激活:白细胞大量破坏时,释放大量组织因子样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a等诱导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3)血小板的激活:多为继发性作用,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才起原发性作用。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可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生成;(2)蛇毒含有的促凝成分或在钙离子参与下激活FX,或加强FV的活性;(3)巨鳞蟒蛇毒可以直接将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4)某些肿瘤可分泌促凝物质,激活FX;(5)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6)内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促进DIC。
病生 名解+大题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版权所有盗用可耻来源:张家玮慢半拍的日志名词解释:1.水肿:是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蓄的一种病理过程。
2.高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3.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mmol/L。
4.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5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5.代谢性碱中毒:指细胞外液碱增加和/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6.SB:标准碳酸氢盐。
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温度38℃,PaCO2为5.23kPa,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0%测得的血浆HCO3-的含量。
7.AB:实际碳酸氢盐。
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体温、实际PaCO2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的含量。
8.AG:阴离子间隙。
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与未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
9.缺氧: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0.P50: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反应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高低。
11.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暗红色的脱氧血红蛋白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的体征。
12.血液性缺氧:因血红蛋白质或量改变,以致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的缺氧。
13.发热:是指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移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14.内生致热源: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某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血凝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16.休克:休克是多病因病、多发病环节、有多重体液因子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与答案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与答案1.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侵袭力和毒素(正确答案)C.形态D.特殊结构E.侵入机体的途径2.细菌的普通菌毛是一种()A.黏附结构(正确答案)B.细长波状的丝状物C.休眠体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E.运动器官3.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产生在()A.任何时期B.迟缓期C.对数期D.稳定期(正确答案)E.衰亡期4.大肠埃希菌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供机体利用,属于()A.生物拮抗B.营养作用(正确答案)C.免疫作用D.抗衰老作用E.抗肿瘤作用5.皮肤癣菌易侵犯表皮、毛发和指甲等,与其有关的特性是()A.这些组织有其受体B.嗜角质蛋白(正确答案)C.嗜干燥D.嗜油脂E.这些部位易通过接触传染6.大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值是()A.4.5~5.6B.2.3~3.2C.7.2~7.6(正确答案)D.7.6~8.5E.8.4~9.27.细菌芽胞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毒素活性C.耐热性(正确答案)D.黏附作用E.侵袭力8.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多糖B.脂质层C.肽聚糖(正确答案)D.磷壁酸E.表面蛋白9.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B.分单细胞与多细胞真菌两大类C.对营养要求不高可进行人工培养D.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正确答案)E.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10.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C.对人体组织无选择性毒性作用D.抗原性强(正确答案)E.性质稳定,耐热11.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球菌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表皮葡萄球菌C.淋病奈瑟菌D.肺炎链球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2.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是()A.外毒素B.内毒素C.荚膜(正确答案)D.溶血素E.透明质酸酶13.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A.ETECB.EIECC.EPECD.EHEC(正确答案)E.EAEC14.志贺菌属不具有的物质是()A.菌毛B.H抗原(正确答案)C.O抗原D.内毒素E.外毒素15.在肛周爬行、产卵,刺激肛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瘙痒的是()A.蛔虫B.鞭虫C.钩虫D.蛲虫(正确答案)E.丝虫16.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DNA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正确答案)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汽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17.在病症的流行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A.急性期病人B.恢复期病人C.健康带菌者(正确答案)D.带菌动物E.患病动物18.下列不能灭活病毒的是()A.-70℃(正确答案)B.pH 2.0C.氧化剂D.甲醛E.紫外线19.HAV感染者粪便排毒高峰期是()A.潜伏期早期B.潜伏期末期(正确答案)C.黄疸期D.转氨酶高峰期E.急性末期20.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大肠杆菌B.霍乱弧菌C.破伤风梭菌(正确答案)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淋球菌21.下列一般不会引起破伤风的情况是()A.旧式接生B.野外作业被竹刺刺伤C.战伤D.下地劳动时被锈钉刺伤E.误食破伤风梭菌芽胞污染的食物(正确答案)22.对伤口污染严重而又未经过基础免疫者,可注射()A.破伤风减毒活菌苗B.破伤风死菌苗C.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答案)D.破伤风外毒素E.破伤风类毒素2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A.直接破坏病毒B.吞噬病毒C.杀伤病毒D.通过细胞免疫起作用E.作用于临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增殖(正确答案) 24.肠道病毒共同特性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耐酸、耐乙醚B.球形的病毒C.通过“粪-口”途径传播D.有包膜(正确答案)E.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25.发生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病毒抗原结构复杂B.抗原性漂移C.抗原性转换(正确答案)D.病毒型别较多E.NP抗原易发生改变26.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B.细胞壁含脂多糖多C.细胞壁含脂类少D.细胞壁含有类脂AE.细胞壁含肽聚糖少、且外有外膜结构的保护(正确答案) 27.结核分支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芽胞B.鞭毛C.外毒素D.内毒素E.脂质(正确答案)28.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破伤风杆菌(正确答案)B.大肠杆菌D.炭疽杆菌E.脑膜炎球菌29.细菌的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A.mRNAB.核糖体C.质粒(正确答案)D.异染颗粒E.中介体30.正常情况下应无菌的部位的()A.肠道B.尿道C.阴道D.外耳道E.腹腔(正确答案)31.下列细菌中,无动力的菌属是()A.沙门菌属(正确答案)B.弧菌属C.埃希菌属D.螺杆菌属E.志贺菌属3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酸染色呈蓝色(正确答案)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耐酸碱,在6%H2SO4或40g/LNaOH中可存活30min E.耐干燥,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32.下列能引起肠热症的病原菌是()B.沙门氏菌(正确答案)C.金黄色葡萄球菌D.链球菌E.结核杆菌34.下列有关“物品(或空气)—消毒灭菌法”的组合,错误的是()A.含血清的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法(正确答案)B.牛奶—巴氏消毒法C.病人的粪、尿、痰液—漂白粉D.手术室空气—紫外线照射E.手和皮肤—75%乙醇35.一印度工人,突发性腹泻,粪便呈“米泔水样”,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逗点状微生物。
病生理复习题
49.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的疾病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肾病综合症、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饥饿
50.组织间液含量增多的原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
118.低心输出量心力衰竭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
119.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有:发热、感染、妊娠、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
120.肺淤血、肺水肿时发生呼吸困难的机制是:肺血管壁感受器受刺激、支气管粘膜肿胀、氧分压下降、肺换气功能障碍
121.严重肝功能障碍时氨清除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尿素合成障碍
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8.下列那种情况可引起脑血管扩
张、出血:高渗性脱水
9.下列那种情况易发生脱水热:高
渗性脱水
10.何种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脑症
状出现最早而突出:急性水中毒
11.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
12.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是:Na+
13.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的是:低渗
109.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肾脏
110.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主要机制是:钙内流减少
111.心力衰竭的本质是指:心脏泵功能衰竭
112.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高血压
113.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前负荷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14.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的最基本机制是:心肌好氧量增加或供氧量减少
134.内源性肝性脑病的特点是:广泛性肝细胞坏死引起、血氨水平大多正常、原发病多为暴发性肝炎
135.氨中毒使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生障碍的机制为:ATP消耗过多、a-酮戊二酸减少、NADH消耗过多、乙酰辅酶A生成不足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
病原微生物总论复习要点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基本形态答:(1)常见畜禽病原菌多在几个微米之间(2)细菌的外部形态较简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某些其它形态。
2.菌落的概念及意义答:(1)概念: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多数18~24h),生长繁殖成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2)意义:细菌培养中,作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
3.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试绘制细菌结构模式图)答:(1)基本结构:细菌基本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物质、核糖体和内含物等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
(2)特殊构造:与基本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如夹膜、鞭毛、菌毛、芽孢等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4.比较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异同5.细菌脂多糖的组成和功能答:为G-菌的特有成分,位于细胞壁的最表面○1侧链多糖:有种、型特异性,G-菌的O抗原○2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3类脂A :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耐热,与致病性有关,能致动物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
6.细菌的遗传物质答:细菌为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处于细胞浆中,相对集中于一个区域,无核膜,无核仁,也称为核体或原核,具有细胞核功能,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7.细菌荚膜的概念及主要功能答:(1)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其厚度在200nm以上,称为荚膜。
(2)主要功能:○1抗吞噬和抗体作用○2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3营养物质的贮存场所与废物排出之地○4具有抗原性。
8.细菌芽胞的特点及其意义答:(1)特点:○1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2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川北成教专升本病生复习资料
一、A型题1.下列哪项水、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B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2.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容易发生脱水热A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水中毒E 水肿3.可导致颅内出血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你认为是AA高渗性脱水 B 严重低钠血症 C 急性高钾血症 D 高钙血症 E 水中毒4.婴幼儿严重腹泻, 如果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易于引起下列哪种水、电介质平衡紊乱?CA. 高渗性脱水B. 水肿C. 低渗性脱水D. 等渗性脱水E. 水中毒5.小肠液短时大量丢失往往首先发生的是C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钠血症E. 高钾血症6.下列水、电解质紊乱较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是哪种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 慢性水中毒7.指出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为重要的原因CA. 血栓阻塞静脉腔B. 肿瘤转移到静脉C. 瘢痕压迫静脉壁D. 右心衰竭E. 左心衰竭8.请指出以下可致机体出现钠水潴留的选项C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D. 肾小球滤过增加E. 静脉回流受阻9.心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在CA. 头面部B. 双上肢C. 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D. 腹腔E. 腰背部10.微血管受损为何引起水肿D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受阻 C静脉端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11.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B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12.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CA 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 肾血浆流量增加C 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压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13.AG异常增高表明体内可能出现了BA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 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1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威胁患者生命最为紧急的是BA 心肌收缩力减弱B 继发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C 肺性脑病D 功能性肾衰E 缺氧15.在下列情况中,导致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原因为EA. 腹泻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C. 高钾血症D. 肾小管性酸中毒E. 糖尿病1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不能发挥代偿作用的调节方式是DA. 磷酸盐缓冲系统B.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 肾保碱排酸E.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17.患者万某,因胃溃疡并发幽门梗阻,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49, PaCO26.4kPa, HCO3- 36mmol/L,应判断该病人酸碱失衡的类型为B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8.下列哪两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不可能同时发生DA.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9.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最根本的机制是A. 吸入CO2过少B. 输入NaHCO3过多C. 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D. 肺有效通气量减少E. 大量输入库存血20.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重要的原则是A 吸氧B 改善肺泡通气量C 静脉输入NaHCO3D 抗感染E 给予乳酸钠21.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继发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结果为:pH7.33, PaCO29.33kPa,HCO3-36mmol/L,根据这些信息你初步诊断为A.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E. 混合性酸中毒22.患者易某,慢性肾衰8年,最近剧烈呕吐入院,血气指标:pH7.39, PaCO26.32kPa,HCO3-26.2mmol/L,Na+142mmol/L, Cl- 91.5mmol/L,初步诊断应属于哪种酸碱失衡?A.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3.引起“自我输血”的机制是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 动-静脉短路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C. 醛固酮分泌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ADH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 缺氧引起红细胞产生增加24.休克过程中与MDF产生有关的脏器主要是指A. 肝脏B. 肺C. 脾脏D. 胃肠E. 胰腺25.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腹腔内脏器官是A. 心B. 脑C. 肺D. 肝E. 肾26.休克时补充血容量的正确原则是A. 丢失多少补充多少B. 需要多少补充多少C. 宁可多补而不能少补D. 没有明显失血者不必补充E. 血压升至正常后应停止补充27.休克期(淤血缺氧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特点是A.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 多灌多流,灌少于流C.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D. 灌而少流,灌多于流E. 不灌不流,血流停滞28.休克早期对微循环血管影响最大的体液因子为A 心肌抑制因子B TXA2C A T-ⅡD 儿茶酚胺E TNFα29.休克时动-静脉短路支开放是因为A 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α-受体B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增加C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D 肾上腺素大量增加,兴奋血管β-受体E PGI2增加,引起血管扩张30.休克早期出现“自我输液”现象是因为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加B. 动-静脉短路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C. 醛固酮分泌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 ADH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31.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是因为它能拮抗A TXA2B MDFC 内啡肽D 儿茶酚胺E A T-Ⅱ32.主要导致容量负荷过重而损害心功能常见于A 肺动脉高压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肺栓塞D 肺动脉狭窄E 心肌病33.下列哪种疾病常常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 严重贫血B 冠心病C 高血压心脏病D 心肌病E 心脏瓣膜病34.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A. 回心血量减少B. 心率过快C. 心肌收缩力降低D. 心输出量降低E. 心律紊乱35.可发生心脏离心性肥大的疾病是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狭窄E.冠心病36.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那种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A.心率加快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C.交感神经兴奋D.心肌肥大E.血液重新分布37.左心室后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B.肺栓塞C.慢性贫血D.主动脉狭窄E.心肌炎38.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是A.酸中毒B.高钾血症C.分娩D.肺部感染E.以上都是39.酸中毒诱发心衰的机制主要是A.H+与Ca2+竞争肌钙蛋白结合位点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C.高血钾促进心肌Ca2+内流D.H+使血流阻力增加E.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能产生40.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A.水肿B.体循环静脉压升高C.肝肿大D.颈静脉怒张E.心性哮喘41.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组织学特征是A 心脏毛细血管总数减少B 毛细血管与心肌细胞之间距离缩小C 闭合状态的毛细血管增多D 单位重量肥大心肌毛细血管数目相对减少E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因素A Ca2+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降低B Ca2+ 复位延缓C 心肌能量缺乏D 心室顺应性降低E Ca2+-ATP酶活性降低43.心衰时血容量增加作为一种代偿反应所产生的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A 心室顺应性降低B 心脏收缩功能降低C 心脏前负荷增加D 心脏后负荷增大E 心室充盈不足44.心肌细胞重塑使收缩性减弱的分子基础是A 肌球蛋白数目减少B 肌动蛋白数目减少C 肌球蛋白表达α-MHC增多D 肌球蛋白表达β-MHC增多E 肌钙蛋白数量减少45.下列情况引起呼吸困难时,患者容易出现“三凹征”的是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哮喘C 急性喉头水肿D 大叶性肺炎E 肺结核46.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项不正确A 其原因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 其原因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 肺总的通气量和血流量可不降低D 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E 通常引起PaO2下降合并PaCO2显著增高47.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 右心衰竭B 支气管哮喘C喉头水肿D 肺结核E 肺源性心脏病48.肺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A.PaO2下降, PaCO2下降B.PaO2下降, PaCO2正常C.PaO2下降, PaCO2升高D.PaO2正常, PaCO2下降E.PaO2正常, PaCO2升高49.II型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是A.间歇性低浓度给氧B.慢速高浓度给氧C.正压低浓度给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50.支气管哮喘引起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死腔样通气B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功能性分流C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解剖分流增加D 阻塞性通气不足气体弥散障碍E 阻塞性通气不足合并真性分流51.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菌素的目的是A 防治胃肠道感染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C 防止腹水感染D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E 抑制肠道细菌繁殖从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52.以下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哪项是不妥当的?A 静脉点滴谷氨酸钠B 大量使用碱性药物C 补充葡萄糖D 补充钾盐E 给予左旋多巴53.下列哪项因素不是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A.感染B.便秘C.上消化道出血D.轻度酸中毒E.不恰当使用利尿药54.应用左旋多巴可治疗某些肝性脑病患者,其机制是A.降低血氨B.进入脑组织后可形成正常神经递质C.促进脑内氨的清除D.促进支链氨基酸进入脑组织E.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脑内55.原尿回漏的关键原因是由于A 肾小管阻塞B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基底膜断裂C 尿量增多D 原尿流速减慢E 肾间质水肿56.防治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关键措施是A 尽早进行透析治疗B 尽早使用利尿剂C 维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D 纠正酸中毒E 控制氮质血症57.尿毒症患者体内毒性最强的胍类化合物是A.胍基琥珀酸B.胍乙酸C.二甲基胍D.四甲双胍E.甲基胍58.三聚氰胺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发病环节是A.肾小球灌注压降低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形坏死C.三聚氰胺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引起肾小管阻塞D.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E.三聚氰胺直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59.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稀释性低钠血症B.水中毒C.高钾血症D.氮质血症 E 代谢性酸中毒60.尿毒症患者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神经系统症状B.心血管系统症状C.胃肠道症状D.水电解质紊乱E.酸碱平衡紊乱二、X型题1.临床上,严重糖尿病患者可并发高渗性脱水,其机制包括A. 经皮肤丢失水分过多B. 经呼吸丢失水分过多C. 经胃肠丢失水分过多D. 经肾脏丢失水分过多2.大汗淋漓后可能发生A. 等渗性脱水B. 低钾血症C. 高镁血症D. 高渗性脱水3.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机体出现A. 心律失常B. 外周血管收缩C. 心肌收缩力减弱D. 脑内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4.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A. 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利尿剂不当B. 慢性肺心病患者继发严重呕吐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心力衰竭D. 心搏呼吸骤停5.肺内气体弥散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是A.气道增生狭窄B.肺泡膜厚度增加C.肺泡膜面积减少D.胸膜纤维化引起肺的顺应性降低6.限制性通气不足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A.严重低钾血症B.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肺小动脉栓塞D.大量胸腔积液7.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由于A.硫酸根、磷酸根蓄积B.肾脏泌H+和泌NH4+减少C.呕吐丢失大量碱性物质D.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8.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A.钠水潴留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高钾血症D.肾产生降压物质减少9.在肝性脑病治疗中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A.降低肠道pH值B.抑制NH4+转变NH3C.促进NH3向肠腔内扩散D.补充血糖10.肝性脑病诱因诱发脑病的机制主要是?A.增加氮负荷;B.增加肝细胞损害;C.增加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D.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三、判断题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动脉充血和静脉缺血,导致组织间液生成增多,促进水肿的发生。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
病原生物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 A )A. 肽聚糖B. 磷壁酸C. 脂蛋白D. 外膜E. 脂多糖2、观察活菌及其细微结构常用到的仪器是( C )A. 普通光学显微镜B. 暗视野显微镜C. 相差显微镜D. 荧光显微镜E. 电子显微镜3、质粒是细菌的哪一个组分?( E )A. 核质DNAB. 胞质中核蛋白体C. 异染颗粒D. 中介体E. 核质外DNA4、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 )A. 真菌B. 支原体C. 衣原体D. 立克次体E. 细菌5、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E )A. 较坚韧B. 肽聚糖含量多C. 有磷壁酸D. 无外膜E. 有脂多糖6、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E )A.脂蛋白B.磷壁酸C.RNAD.脂多糖E.肽聚糖7、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 )A.真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体E.细菌.8、下述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D )A.放线菌—B.军团菌C.链球菌D.新生隐球菌E.幽门螺杆菌9、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C )A. 衣原体B. 立克次体C. 病毒D. 支原体E. 放线菌10、L型细菌特性:( D )A.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B.抗原性不变C.对青霉素敏感D.呈高度多形性E.以上均错11、下述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E )A.肺炎球菌B 肺炎杆菌C.肺炎支原体D.肺炎衣原体E 以上都不是12、细胞浆内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是(B )A.核蛋白体B.质粒C.菌毛D.核质E.中介体13、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机理:( B )A.抑制细菌合成脂多糖B. 抑制细菌合成肽聚糖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干扰细菌核糖体合成蛋白质E影响细菌细胞膜的功能14、关于革兰氏阳性菌,错误的是( C )A.细胞壁的基本成份是肽聚糖B.有大量的磷壁酸C.有蛋白糖脂质外膜D.对青霉素敏感E.有的具有表面蛋白15、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C )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E.细胞膜—16、不是细菌侵袭力的因素是( D )A.吸附的能力B.繁殖的能力C.抗吞噬的能力D.产生毒素的能力E.侵入的能力17、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是( B )A.复制方式B.二分裂方式C.出芽方式D.孢子生成E.有丝分裂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E )A.热原质B.细菌素C.金黄色葡萄球菌色素D.维生素KE.溶菌酶19、鉴别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应做下述哪种实验(C)A.胆汁溶菌实验B.菊糖发酵实验C. 血浆凝固酶实验D. 协同凝集实验E.荚膜肿胀实验20、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E)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入机体的途径D.分解代谢产物E.侵袭力和毒素21、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B)A.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B.罗氏培养基C.鲍金培养基D.巧克力色培养基E.亚碲酸钾培养基22、培养霍乱弧菌,最佳的培养基是( A )A.碱性培养基B.营养琼脂培养基C.血液琼脂培养基D.巧克力培养基E.铁双糖培养基23、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进入血流,不在血中繁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感染?( B )A.毒血症B.菌血症—C.脓毒血症D.败血症E.内毒素血症24、适于应用紫外线消毒的物品( E )A.手术敷料B.外科器械C.抗血清D.平皿E.无菌室空间25、能促进感染局限化的细菌产物是(A )A.血浆凝固酶B.链道酶C.透明质酸酶D.链激酶E.以上都不能26、关于外毒素:(B)A.性质稳定,耐热B.毒性较强C.无抗原性D.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可产生E.以上均对27、体温表的消毒常用(A)A.75%酒精B.2.5%的洛合碘C.3%过氧化氢D.95%酒精E.以上均可28、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A.高压蒸气灭菌法B.流通蒸气法C.间歇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29、细菌内毒素成分:(B)A脂蛋白B.肽聚糖C.脂多糖D.DNAE.磷壁酸30、下列关于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B. 防止和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值的方法C. 没有活菌的意思D. 防治微生物生长的方法E. 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32、志贺氏菌一般引起( C )—A. 肠热症B. 细菌性痢疾C. 阿米巴痢疾D. 慢性肠炎E. 假膜性肠炎33、卡介苗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变异株,它的变异指的是( D )A. 菌落变异B. 形态变异C. 结构变异D. 毒力变异E. 耐药性变异34、下列属于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是( B )A. 结核杆菌B. 鼠疫杆菌C.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D. 伤寒杆菌E. 霍乱弧菌35、波浪热是下列那一种细菌的临床表现( E )A. 绿脓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伤寒杆菌E. 布鲁杆菌36、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引起化脓性感染时,哪种致病物质具有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B )A.肠毒素B.凝固酶C.杀白细胞素D.表皮剥脱毒素E.毒性休克综合征37、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B )A.C反应蛋白B.荚膜C.自溶酶D.脂磷壁酸E.肠毒素38、志贺菌属分为A、B、C及D 4个群,依据是( B )A.根据K抗原的结构B.根据O抗原的结构C.根据生化反应D.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和O抗原的差异E.以上都不是39、有关细菌外毒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某些外毒素由前噬菌体编码B.无组织选择性C.化学成分是蛋白质—D.可制成类毒素E.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40、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为(C)A.机体无免疫力B.该菌繁殖体污染伤口C.伤口的厌氧微环境D.菌群失调E.该菌芽胞污染伤口41、感染后导致病人粪便呈米泔水样的细菌是(B)A.大肠埃希菌B.霍乱弧菌C.变形杆菌D.志贺菌E.结核分枝杆菌42、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D)A.菌毛B.荚膜C.内毒素D.外毒素E.侵袭性酶43、脑膜炎球菌:(B)A.G+肾形双球菌B.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D.可分解甘露醇E.标本直接涂片,细菌不可能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病生复习
内生致热原(EP):由发热激活物激活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调定点”上移的物质。
是一组不耐热的具有致热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急性期反应蛋白: 在应激反应时,血浆中迅速改变含量的蛋白质(acute protein, AP),属分泌型蛋白。
继发性纤溶亢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凝血活化,并经内激活途径(或同时经外激活途径)引起纤溶亢进的过程称继发性纤溶亢进。
肠源性内毒素反应:出血、创伤引起的非感染性休克(时),由于腹腔内脏长时间缺血缺氧,继而淤血缺氧,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细菌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肠壁通透性增高,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入血,引起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过程称肠源性内毒素反应。
发热时机体防御功能改变?答:1.抗感染能力改变(1)热对微生物的直接作用,发热降低微生物繁殖所需的铁(2)某些免疫细胞功能加强(3)亦可能抑制NK细胞2.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1)发热→内生致热原(IL-1,TNF,IFN):可杀灭抑制肿瘤细胞(2)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性差3. 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是机体在细菌感染,组织损伤时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
(1)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2)白细胞计数↑(3)血浆微量元素浓度的改变:Fe↓Zn↓Ca↑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1)胃黏膜缺血: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基本条件。
应激时,由于儿茶酚胺增多,使胃、十二指肠粘膜缺血;上皮细胞能量不足,使碳酸氢盐及粘液产生减少,导致粘液-HCO-3屏障作用减弱,胃腔内H+反向扩散增多,同时积聚的H+不能血流运走,使粘膜的pH值明显降低,造成粘膜损害。
(2)GC ,H+向黏膜内逆向弥散:是应激性溃疡形成必要条件。
抑制胃黏膜的合成与分泌;胃黏膜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再生能力降低而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
(3)其它因素:酸中毒、胆汁返流等加重胃黏膜的损害。
休克时细胞膜的改变?答:细胞膜是休克时最早发生损伤的部位(1)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钠内流,钾外流,膜电位下降,细胞水肿)(2)膜受体功能受损(3)膜受体受损(4)膜完整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DIC所起的作用?答:(1)释放TF:可在局部激活凝血系统,TF的作用被认为是血管内皮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
【医学复习总结资料】病生名词解释汇总(不错)
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疾病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上称为脱水。
4.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5.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Osm/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6.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8.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9.乏氧性缺氧是由于动脉血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1血液型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循环型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10.发热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C时,称为发热。
11.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12.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13.热限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
C,通常达不到42。
C,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病原生物与免疫复习题+答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是:A、二性霉素B、克霉唑C、酮康唑D、达克宁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2、下列哪种方式获得的免疫为人工自动免疫:A、注射免疫血清B、通过胎盘或初乳C、注射丙种球蛋白D、接种乙脑疫苗E、患传染病正确答案:D3、下列中不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A、鼠伤寒沙门菌B、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C、霍乱弧菌D、伤寒沙门菌E、痢疾志贺菌正确答案:D4、病毒体的主要组成是:A、包膜B、核酸C、衣壳D、壳粒E、核衣壳正确答案:E5、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是:A、凝集反应,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B、沉淀反应C、凝集反应,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D、协同凝集反应E、间接凝集反应正确答案:A6、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过程为:A、无菌B、消毒C、灭菌D、防腐E、无菌操作正确答案:D7、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是:A、C_1B、C_12C、C__4b2bD、C_4E、C___4b2b3b正确答案:C8、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酸B、包膜C、衣壳D、刺突E、核衣壳正确答案:D9、可多途径传播的细菌是:A、结核杆菌B、肉毒杆菌C、百日咳杆菌D、白喉杆菌E、脑膜炎球菌正确答案:A10、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引起的移植排斥反应是由于以下抗原所致:A、异种抗原B、Rh血型抗原C、HLAD、异嗜性抗原E、自身抗原正确答案:C11、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A、抗原性B、诱生干扰素的能力C、感染性D、血凝特性E、融合细胞特性正确答案:C12、下列属于半抗原的物质有:A、类毒素B、病毒C、细菌内毒素D、生理盐水E、青霉素正确答案:A13、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不包括:A、吞噬作用B、血脑屏障作用C、皮肤粘膜屏障结构D、胎盘屏障作用E、抗体的作用正确答案:E14、我国规定的水、食品等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是:A、克雷伯氏菌B、志贺菌C、变形杆菌D、沙门菌E、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E15、下述哪一项不是病毒体的特征:A、非细胞结构B、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C、对抗生素不敏感D、只含一种类型核酸E、对干扰素敏感正确答案:B16、不完全吞噬是指:A、细菌被吞噬后部分被消化B、细菌能被吞噬但不能被杀死C、细菌不能被吞噬细胞吞噬D、细菌被吞噬一半E、吞噬细胞需在溶菌酶作用下才能发挥吞噬作用正确答案:B17、化脓性炎症其脓汁粘稠、病灶局限,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A、耐热核酸酶B、透明质酸酶C、血浆凝固酶D、链道酶 E 链激酶正确答案:C18、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聚糖骨架B、β-1,4糖苷键C、四肽侧链D、五肽交联桥正确答案:D19、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A、种属特异性B、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C、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D、间接灭活病毒E、高活性正确答案:B20、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A、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功能B、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C、杀伤、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D、防止寄生虫感染的过程E、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正确答案:C21、哪一组是与致病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A、硫化氢、醇类、酮类、酶B、毒素、酶、细菌素C、毒素、抗生素、细菌素D、酸类、醇类、硫化氢E、酶、热原质、毒素正确答案:E22、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痢疾杆菌B、炭疽杆菌C、破伤风杆菌D、脑膜炎球菌E、大肠杆菌正确答案:C23、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HAVB、HBVC、HCVD、HDVE、HEV正确答案:D24、淋病奈瑟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性接触传播B、创作伤口感染C、节肢动物叮咬D、消化道传播E、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A25、与补体系统功能无关的是:A、溶菌、溶解靶细胞的作用B、促进抗体产生C、促进炎症反应D、调理作用E、免疫粘附作用正确答案:B26、痢疾患者的粪便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应:A、保存在35%的甘油盐水中B、保存在25%的甘油盐水中C、保存在40%的甘油盐水中D、保存在30%的甘油盐水中E、保存在50%的甘油盐水中正确答案:D27、下列哪项不是化脓链球菌的致病因素:A、链激酶B、红疹毒素C、肠毒素D、M蛋白E、溶血素正确答案:C28、钩体病的病原体是:A、螺旋体B、真菌C、立克次体D、支原体E、衣原体正确答案:A29、下列不具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白喉类毒素B、葡萄糖C、卡介苗D、TATE、蛋白质正确答案:B30、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属于:A、补体结合试验B、中和试验C、间接凝集试验D、溶血试验E、直接凝集试验正确答案:C31、下列不属于细菌毒力的物质是:A、菌毛B、细菌素C、透明质酸酶D、外毒素E、荚膜正确答案:B32、下列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各成分多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清中B、激活有三条途径C、激活后,各成分按一定顺序活化D、其作用是特异的正确答案:D33、下列哪种不属于外毒素:A、破伤风痉挛毒素B、结核菌素C、霍乱肠毒素D、肉毒毒素E、红疹毒素正确答案:B34、下列对破伤风杆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致病因素主要是破伤风痉挛毒素B、属于革兰氏阴性菌C、因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急诊时,应给予注射TATD、预防需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E、专性厌氧培养正确答案:B35、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脾脏B、骨髓C、胸腺D、扁桃体E、腔上囊正确答案:B36、条件致病菌是:A、正常时存在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病原菌B、正常时存在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C、恢复期时病人排出的病原菌D、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的病原菌E、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致病菌正确答案:B37、吃海产品或盐渍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A、大肠埃希菌B、霍乱弧菌C、痢疾志贺菌D、副溶血性弧菌E、肉毒芽胞梭菌正确答案:D38、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哪种微生物引起的:A、肺炎球菌B、立克次体C、放线菌D、衣原体E、支原体正确答案:E39、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A、脂蛋白B、磷壁酸C、外膜D、脂多糖E、肽聚糖正确答案:B40、下列细胞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A、变形杆菌B、大肠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正确答案:C41、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A、类脂B、葡萄糖C、蛋白质D、多糖E、核酸正确答案:C42、诊断霍乱时粪便标本应采集:A、米泔水样便B、水样便C、脓血粘液便D、柏油样便E、粘液血便正确答案:A43、用于治疗破伤风的抗毒素血清对人是:A、抗原B、抗体C、不完全抗体D、半抗原E、既是抗原又是抗体正确答案:E44、细菌细胞质重要结构:A、胞浆颗粒B、中介体C、质粒D、核蛋白体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45、因菌群失调而导致的阴道炎常见由下述哪种真菌引起:A、新型隐球菌B、着色真菌C、申克孢子丝菌D、皮肤癣真菌E、白色念珠菌正确答案:E46、刺激机体产生抗体:A、早期产生的抗体量少,维持时间短B、早期产生IgG维持时间长C、记忆细胞在抗原再次刺激时才产生D、两次抗原刺激产生SIgA正确答案:A47、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C、肉毒毒素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E、白喉外毒素正确答案:C48、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最常见的细菌是:A、脑膜炎奈瑟菌B、淋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化脓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49、沙眼的病原体是:A、衣原体B、支原体C、立克次体D、螺旋体E、真菌正确答案:A50、下列细菌除哪项外均为革兰氏阳性菌:A、脑膜炎奈瑟菌B、结核杆菌C、白喉杆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A51、无菌的含义是:A、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没有活的微生物的意思C、杀死无芽胞菌D、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E、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正确答案:B52、能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绿脓杆菌D、脑膜炎奈瑟菌E、甲型链球菌正确答案:E53、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A、肽聚糖B、几丁质C、胆固醇D、磷壁酸E、脂多糖正确答案:D54、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且不致病的物质是:A、内毒素B、类毒素C、外毒素D、抗菌素E、抗毒素正确答案:B55、消毒剂的浓度越大,杀菌作用越强,但有一种消毒剂例外,它是:A、来苏B、新洁尔灭C、碘酒D、乙醇E、高锰酸钾正确答案:D56、淋病奈瑟菌引起疾病不正确的是A、细菌抵抗力不强,在外界易死亡B、可引起淋病性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C、是一种性病,只能通过性接触传播D、人是细菌的唯一宿主E、细菌借菌毛吸附粘膜上皮细胞致病正确答案:C57、体液免疫的效应:A、中和外毒素B、调理作用C、激活补体D、ADCC作用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58、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A、专性厌氧菌B、专性需氧菌C、微需氧菌D、兼性厌氧菌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D59、关于毒力变异,叙述错误的是:A、卡介苗是由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经变异而获得的减毒结核菌株B、无毒或弱毒的细菌可通过易感机体使毒力增强C、有芽胞的细菌失去产生芽胞的能力后其毒力可减弱D、属遗传型变异E、与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正确答案:E60、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B、百日咳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C、葡萄球菌、埃托弧菌、百日咳杆菌D、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E、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正确答案:D61、杀菌力最强的酒精浓度是:A、70-75%B、50-60%C、100%D、95%E、80-98%正确答案:A62、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NK细胞B、Ts细胞C、Th细胞D、Tc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A63、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同性或异性间性行为B、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C、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D、输血E、器官移植正确答案:C64、具有特异性识别杀伤靶细胞作用的免疫细胞是:CA、NK细胞B、巨噬细胞C、Tc细胞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C65、目前认为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A、鼻病毒B、EB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巨细胞病毒正确答案:B66、芽胞与细菌的哪种特性有关:A、产毒素B、耐热C、侵袭性D、运动E、抗吞噬正确答案:B67、类毒素的性质是:A、有免疫原性和毒性B、有免疫原性而无毒性C、无免疫原性而有毒性D、无免疫原性也无毒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8、关于玻片凝集试验,错误的叙述是:A、用于鉴定血型B、是定性试验C、用于鉴定细菌D、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E、阳性结果是出现白色沉淀物正确答案:E69、肉毒杆菌所致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是:A、胃肠道症状B、肌肉麻痹C、神经系统的症状D、败血症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70、对病毒感染治疗无效的药物是:A、三氮唑核苷B、干扰素C、聚肌苷酸D、抗生素E、黄连、黄芩正确答案:D71、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A、饮水——过滤除菌B、体温表——煮沸C、敷料包——高压蒸气D、手术器械——漂白粉E、接种环——干烤正确答案:C72、ELISA双抗体夹心法通常用于检测:A、抗原B、抗体C、抗原或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酶标抗原正确答案:C73、HIV的感染特点不包括A、引起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B、潜伏期长C、常由于继发外源性感染而致死D、发生各种肿瘤E、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正确答案:D74、抗体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B、以IgM为主,能产生免疫记忆C、为高亲和性抗体D、产生抗体的诱导期较长E、为低亲和性抗体关于正确答案:C75、Ig经木瓜蛋白酶的水解后得到的片段A、2Fab段+Fc段B、F(ab’)2段+pFc段C、恒定区 E铰链区D、变区正确答案:A76、有关荚膜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与细菌致病有关B、其作用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D、革兰氏染色容易着色E、常在动物体内生成正确答案:D77、卡介苗是发生什么变异的结果A、耐药性变异B、菌落变异C、形态变异D、结构变异E、毒力变异正确答案:E78、大肠杆菌能合成机体所需的:A、抗毒素B、抗体C、维生素B、KD、干扰素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9、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是:A、抗病毒B、免疫调节作用C、抗肿瘤D、参与炎症反应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80、列哪种物质对人体来说不是抗原:A、异种血型的红细胞B、自身皮肤移植C、异种移植抗原D、动物的免疫血清E、自身释放的晶体蛋白正确答案:B81、HIV侵犯的细胞主要是:A、巨噬细胞B、B细胞C、CD4细胞D、CD8细胞E、T细胞和B细胞正确答案:C82、下列最适于接种卡介苗的是:A、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B、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C、长期低热、咳嗽,疑为肺结核的患儿D、OT试验阳性儿童E、OT试验阴性儿童正确答案:E83、带菌者是指:A、体内携带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者B、体内携带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C、体内携带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者D、体内携带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84、补体是:A、一组具有酶活性耐热的球蛋白B、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C、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的免疫球蛋白D、一组具有酶活性不耐热的球蛋白E、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糖蛋白正确答案:D85、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轴丝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86、关于革兰氏染色,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碘液媒染B、石碳酸复红复染C、G+菌染成红色D、酒精脱色E、结晶紫初染正确答案:C87、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发热B、休克C、白细胞反应D、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症状E、DIC正确答案:D88、正常情况下应无菌的部位的:A、肠道B、腹腔C、外耳道D、尿道E、阴道正确答案:B89、伤寒病程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检验是:A、血清学反应B、粪便培养C、尿培养D、血液培养E、补体结合试验正确答案:D90、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胆固醇B、脂多糖C、脂蛋白D、磷壁酸E、肽聚糖正确答案:E91、Ig分子的Fab片段的功能是D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趋化作用D、结合抗原E、结合细胞正确答案:D92、Ig的抗原结合点由以下哪区段组成:A、VL和VHB、CL和CHC、VL和CLD、CH1 和CH2E、VH和CH正确答案:A93、关于霍乱,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为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经口感染D、对霍乱的免疫力主要是SIgA的作用E、病后可获得短暂的免疫力正确答案:E94、与原发性肝癌有关的抗原是:A、癌胚抗原B、甲胎蛋白C、硫糖蛋白D、HLAE、热休克蛋白正确答案:B95、能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化脓性球菌最常见的是:A、淋病奈瑟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化脓链球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正确答案:C96、菌群失调症常发生于: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机体免疫力下降C、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D、长期应用某种药物E、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正确答案:E97、引起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A、链球菌B、肺炎球菌C、葡萄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正确答案:C98、下列哪种方式获得的免疫为人工被动免疫:A、通过胎盘或初乳B、注射转移因子C、注射丙种球蛋白D、接种乙脑疫苗E、患传染病正确答案:C99、Ⅰ型变态反应下述哪种解释是错误的:A、由IgE介导B、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参与C、无补体参与D、个体差异大E、常在第二次接触抗原48小时后发生正确答案:E100、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切断肽聚糖中的聚糖骨架C、竞争合成细胞壁时所需的转肽酶D、干扰脂多糖的合成E、损伤细胞壁正确答案:B。
病生复习资料080512名解、问答
病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3.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4.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死亡,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5.脱水热:脱水热是指由于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而引起的体温升高。
6.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
7.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的状态。
8.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为280~310 mmol/L。
9.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
10水肿: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1.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或mEq /L)。
12.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K+ 浓度大于5.5mmol/L。
病生复习题(答案)
病理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水肿是指 EA、血管内液增多B、水在体内滞留C、细胞内液过多聚D、淋巴液增加E、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2、在机体各器官组织中,抗水肿能力较强的是CA、脑组织B、心组织C、肺组织D、肝组织E、肾组织3、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DA、血栓阻塞静脉腔B、肿瘤转移到静脉C、瘢痕压迫静脉壁D、右心衰竭E、左心衰竭4、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是D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E、淋巴回流受阻5、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C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D、肾小球滤过增加E、静脉回流受阻6、脑水肿是指AA、脑组织含水量增多B、脑细胞内液增多C、脑细胞外液增多D、脑血量增多E、脑容量增大7.肾性水肿最先出现在:AA、头面部B、腰背部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D、腹腔E、双上肢8、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是:AA、肺心病B、心肌病C、心肌炎D、冠心病E、高血压性心脏病9、肾性水肿首先发生于眼险部的主要因素是;BA、水肿液的性状B、组织结构疏松C、重力效应D、局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E、局部淋巴回流障碍10、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BA、急性病毒性肝炎B、门脉性肝便变C、急性中毒性肝炎D、早期原发性肝癌E、肝内血管瘤11.心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在:CA、头面部B、双上肢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D、腹腔E、腰背部12.最易引起肺水肿的疾病是:DA、肺梗塞B、肺气肿C、肺心病D、二尖瓣狭窄E、慢性支气管炎13、缺氧的概念是:AA、低氧血症B、血液的氧分压降低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D、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E、血液的氧容量降低14、关于氧疗,哪一项是错的?EA、CO中毒可用吸纯氧治疗B、对低张性效果最好C、局部组织缺氧一般不需全身吸氧治疗D、高浓度氧和高压氧有引起氧中毒的危险E、血液性、组织性缺氧因PaO2正常,没有意义15、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CA、肠系膜血管痉挛B、一氧化碳中毒C、亚硝酸盐中毒D、氰化物中毒E、肠道淤血16、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A、吸入气的氧分压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差E、组织血流量少17、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BA、PaO2降低B、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C、CO2max降低D、CaO2正常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18.血液性缺氧血氧指标特殊变化是;D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下降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差减少19.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CA、氧与血红蛋白结合速率变慢B、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变C、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D、红细胞内2,3-DPG减少E、氧离曲线左移‘20.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AA、亚硝酸盐中毒B、一氧化碳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道淤血水肿E、肠系膜血管痉挛收缩21.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血氧容量正常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加大22.大叶性肺炎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指标的变化是;C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C、动脉血氧分压下降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23、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柑BA、呼吸功能不全B、组织用氧障碍C、心力衰竭D、静脉血掺杂E、室间隔缺损伴有向左分流24.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CA、心脏B、肝脏C、肺D、胃肠道E、脑25、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形式有A CA、氧离曲线右移B、血液重新分配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D、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增加E、肌红蛋白增加26、缺氧时机体的代偿通过ABCDEA、呼吸系统,增加通气量B、血液系统,增加携氧量C、循环系统,增加组织血流量D、组织细胞,减少耗氧量E、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氧量增加27、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有代偿意义的变化是ABCEA、心肌收缩力增强B、肺血管收缩C、血流分布改变D、毛细血管增生E、心率加快28、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适应有ABCA、无氧酵解增强B、肌红蛋白增加,增加储氧量C、参与内呼吸的酶增多D、减少耗氧量E、血流量增加29、关于乏氧性缺氧的叙述,正确的有BDEA、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D、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E、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30、慢性缺氧组织细胞的代偿变化有:ABCEA、毛细血管密度增加B、线粒体数目增加C、肌红蛋白量增加D、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E、细胞内呼吸功能增强31、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ABCDEA年龄大小 B、适应性锻炼状况 C、机体代谢率高低D、心、肺功能好坏E、机体耗氧员多少32、缺氧时心血管的代偿反应主要有;ACDEA、心率加快B、心脑血管收缩C、肺血管收缩,保持肺泡与血流适当比例D、毛细血管密度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33、缺氧时血液系统代偿反应有;ACDEA、血氧容量增加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破坏受抑制C、骨髓造血功能增强D、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E、储血器管收缩红细胞入血增加34、急性缺氧时,机体主要的代偿反应包括:ADA、肺通气量增加B、组织用氧加强C、血液携氧增加D、心脏活动增强E、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加二、名词解释健康:生理或心理状态正常,没有疾病。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3、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组织代谢,功能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4、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5、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6、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可伴炎细胞浸润。
7、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8、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异常,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二、填空题1、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疾病明显期、转归期四个阶段。
2、传统意义上,死亡包括濒死期(临终状态)、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时期。
3、常见的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四种。
4、细胞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5、淤血的后果有水肿、出血、组织损伤、硬化。
6、血栓的类型有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转移途径可分为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0、缺氧的类型包括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三、单项选择1、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E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EA.临床表现B.诊断与鉴别诊断C.防治措施D.流行病学特点E.发生与发展规律3、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DA.血红蛋白的含量 B.组织供血能力 C.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D.肺的通气功能 E.线粒体磷酸脱氢酶活性4、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 DA.机化 B.钙化 C.分化 D.化生 E.适应5、坏死组织逐渐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BA.纤维化B.机化C.钙化D.分化E.再生6、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最常发生于哪种疾病BA.风湿性心脏病B.缓进性高血压C.急性肾小球肾炎D.嗜铬细胞瘤E.急性肾盂肾炎7、细胞坏死时,具有标志性的改变是EA.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 B.核碎裂、核膜破裂和核质浓缩 C.核溶解、核质少和胞膜破裂D.核固缩、胞质浓缩和细胞膜皱缩 E.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8、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BA.骨骼肌B.脂肪组织C.心肌D.肝实质E.脑组织9、肠扭转可导致肠管发生以下哪种病理变化BA.干性坏疽 B.湿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液化性坏死 E.干酪样坏死10、干酪样坏死好发于下列哪种疾病CA.风湿病 B.伤寒 C.结核 D.麻风 E.梅毒11、槟榔干的病理变化为 EA.中央静脉淤血 B.肝窦扩张 C.肝细胞萎缩D.肝细胞脂肪变性 E.中央静脉、肝窦扩张淤血及肝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12、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器官是B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13、右下肢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D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肺动脉 E.脑动脉14、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DA.机械性损伤 B.高温和低温 C.强酸和强碱 D.细菌和病毒 E.支原体和立克次体15、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A.中性粒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碱性粒细吧 E.嗜酸性粒细胞16、下述炎症改变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 CA.渗出液的产生 B.氧自由基释放 C.白细胞渗出 D.血液停滞 E.炎症介质形成17、炎症局部组织早期呈鲜红色是由于AA.充血 B.淤血 C.炎细胞浸润 D.分解代谢增强 E.变性和坏死1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A )A.蜂窝织炎 B.脓肿 C.纤维素性炎 D.伪膜性炎 E.出血性炎19、右心衰竭主要引起( B)A.慢性脾淤血 B.慢性肝淤血 C.胃肠淤血 D.下肢淤血 E.慢性肺淤血20、最常见的栓子是( C )A.脱落的肿瘤细胞团 B.空气 C.血栓 D.羊水 E.寄生虫21、下列哪项是原位癌的主要特征EA.是一种早期癌症 B.未发生转移 C.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D.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 E.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浸润至黏膜下层22、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是( D )A.肿块迅速长大 B.病理性核分裂象 C.恶病质 D.细胞的异型性 E.局部淋巴结肿大23、肿瘤的实质是指DA.神经组织B.纤维组织C.血管D.肿瘤细胞E.浸润的炎细胞24、低分化肿瘤的分化程度是BA.恶性程度低B.恶性程度高C.对放射治疗效果差D.对化疗效果差E.异型性小25、下列不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CA.肝硬化B.慢性萎缩性胃炎C.子宫平滑肌瘤D.结肠多发性息肉E.纤维性囊性乳腺病26、下列哪项条件易产生二期愈合(E)A.组织缺损大、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 B.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 C.组织缺损大、无感染、创缘整齐 D.创缘整齐、创面对合紧密、有感染 E.创缘不整齐、创面对合不紧密、有感染27、下列哪种细胞是稳定细胞( D)A.皮肤表皮细胞 B.移行上皮细胞 C.造血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28、妇女分娩时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肺小动脉内有角化上皮细胞、毛发等物质,其死亡原因可能是( D )A.脂肪栓塞 B.气体栓塞 C.肿瘤细胞栓塞 D.羊水栓塞 E.血栓栓塞29、引起炎症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D )A.机械性损伤 B.物理性损伤 C.化学性损伤 D.生物性损伤 E.遗传性缺陷30、某人患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一个月后才愈合,则属于(B)A.一期愈合 B.二期愈合 C.三期愈合 D.四期愈合 E.五期愈合四、简答题1.简述三种的坏疽的区别。
病生4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学习要求】♦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掌握四型单纯性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机制以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熟悉四种单纯性酸碱中毒的代偿调节。
♦熟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原因和特点。
♦了解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了解各型酸碱中毒的防治原则。
♦了解酸碱图。
【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A.食物中摄入的H+B.碳酸释出的H+C.硫酸释出的H+D.脂肪代谢产生的H+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3.碱性物的来源有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E.以上都是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B.硫酸C.乳酸D.三羧酸E.乙酰乙酸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A.Pr-/HPrB. Hb-/HHbC. HCO3¯/H2CO3D. HbO2-/HHbO2E. HPO42-/H2PO4-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A. 血浆HCO3ˉB. 红细胞HCO3ˉC. HbO2及HbD. 磷酸盐E. 血浆蛋白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A. 远端小管上皮细胞B. 集合管上皮细胞C. 管周毛细血管D. 基侧膜E.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A. [Prˉ]/[HPr¯]B. [HCO3¯]/[H2CO3]C. [Hb¯]/[HHb]D. [HbO2¯]/[HHbCO2]E. [HPO42¯]/[H2PO4¯]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A. PaCO2B. 实际碳酸氢盐(AB)C. 标准碳酸氢盐(SB)D. 缓冲碱(BB)E. 碱剩余(BE)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混合性碱中毒E. 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A 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 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 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D 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E 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12.阴离子间隙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A. 严重腹泻B. 轻度肾功能衰竭C. 肾小管酸中毒D. 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 以上都是13.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A.高热B. 休克C. 呕吐D. 腹泻E. 高钾血症1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B. 细胞内液缓冲C. 呼吸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15.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28mmHg),HCO3ˉ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以上都不是16.一休克患者,血气测定结果如下:pH 7.31,PaCO2 4.6 kPa(35mmHg),HCO3ˉ17mmol/L,Na+ 140mmol/L,Cl-104mmol/L,K+ 4.5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17.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A. 乳酸钠B. 三羟基氨基甲烷C. 柠檬酸钠D. 磷酸氢二钠E. 碳酸氢钠18.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 呼吸中枢抑制B. 肺泡弥散障碍C. 通风不良D. 呼吸道阻塞E 胸廓病变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A. 代谢酶活性抑制B. 低钙C. 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D. H+影响钙内流E. 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2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C. 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D. 磷酸盐缓冲系统E. 其它缓冲系统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A 呼吸代偿B. 心脏代偿C. 血液系统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2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8,PaCO2 9.9 kPa (75mmHg),HCO3ˉ28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23.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 7.32,PaCO2 9.4 kPa (71mmHg),HCO3ˉ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 混合性酸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24.呼吸衰竭时合并哪一种酸碱失衡时易发生肺性脑病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25.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 去除呼吸道梗阻B. 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C. 使用呼吸中枢抑制剂D. 控制感染E. 使用碱性药物26.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 严重腹泻B. 剧烈呕吐C. 应用利尿剂(速尿,噻嗪类)D. 盐皮质激素过多E. 低钾血症27.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5,PaCO2 6.6 kPa (50mmHg),HCO3ˉ36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28.如血气分析结果为PaCO2升高,同时HCO3-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A. 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以上都不是29.由于剧烈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最佳治疗方案是A. 静注0.9%生理盐水B. 给予噻嗪类利尿剂C. 给予抗醛固酮药物D. 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E. 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30.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 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B. 癔病C. 发热D. 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E. 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31.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测定结果为:pH 7.48,PaCO2 3.4 kPa (22.6mmHg),HCO3ˉ19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型碱中毒32.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A. 血清K+降低B. 血清Cl-降低C. 血清Ca2+降低D. 血清Na+降低E. 血清Mg2+降低33.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不存在A. 血K+升高B. AG升高C. PaCO2下降D. BE负值增大E. Cl-增高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A.血K+升高B.AG升高C.PaCO2下降D.BE负值增大E.Cl-增高35.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36.下列哪一项双重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37.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酶活性的变化是正确的A.碳酸酐酶活性降低B.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升高C.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升高D.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E.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升高B题型pH PaCO2HCO3ˉA.↓↓↑↓B.↑↑↓↑C.±↑↑↑↑D.±↓↓↓↓E.±±↓1.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2.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A. 缓冲作用发生最快B. 缓冲能力较强C. 缓冲作用快但只缓冲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D. 缓冲作用慢而持久E. 缓冲能力最弱5.在调节酸碱平衡时血浆的缓冲系统6.在调节酸碱平衡时肺的缓冲系统7.在调节酸碱平衡时肾的缓冲系统A.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8.高热时伴有剧烈呕吐可发生9.肺原性心脏病人使用髓伴类利尿剂可引起10.肺阻塞性疾病伴有休克可引起11.糖尿病人伴有剧烈呕吐可引起血浆HCO3 -血浆H+细胞内H+尿液H+ A.↓↑↑↑B.↓↑↓↓C.↑↓↓↓D.↑↓↑↑E.↓↑↑↓12.高血钾症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是13.低血钾症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是A. 兴奋B. 抑制C. 正常D. 先兴奋后抑制E. 先抑制后兴奋14.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状态是15.碱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状态是X型题1.下列那些属于非挥发性酸A. 硫酸B. 碳酸C. 磷酸D. β-羟丁酸2.下列哪些属于碱性物质A. 草酸盐B. 柠檬酸盐C. NH3D. NH4+3.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可见于A. 肾小管酸中毒B. 糖尿病C. 缺氧D. 呕吐4.AG正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可见于A. 肾小管酸中毒B. 剧烈呕吐C. 严重腹泻D. 休克5.能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有A. pHB. PaCO2C. BBD. SB6.盐水抵抗性碱中毒主要见于A . 呕吐B. Cushing综合症C. 利尿剂D. 严重低钾7.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是由于A.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B.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K+C.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Cl-D.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细胞外液8.盐水反应性碱中毒主要见于A. 严重腹泻B. 剧烈呕吐C.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 应用利尿剂二、名词解释1. volatile acid2. fixed acid3. anion gap4 base excess5. metabolic acidosis6. respiratory acidosis7. metabolic alkalosis8 respiratory alkalosis9. saline-responsive alkalosis10. saline-resistant alkalosis11. contraction alkalosis12. double acid-base disorders三、填空题1.在疾病状态下,SB与AB可以不相等,AB>SB见于或代偿后的;AB<SB见于或代偿后的。
病生课前复习-文档资料
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
+BE:碱剩余 -BE:碱缺失
• BE>3 mmol/L
原发性 代]
原发性 代酸
• BE<-3 mmol/L
继发性 慢性代偿性呼碱
4.SB-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 在标准条件(动脉血样品在38℃、血氧 饱和度100%、PaCO2 40 mmHg)下1升 动脉血中的 HCO3- 含量。 • 正常值:22 ~ 27 mmol/L (24±3 mmol/L) • 为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的指标 • 与BE的改变是一致的
原因和机制 1.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1)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其发病 机制是缺氧时糖酵解过程加强,乳酸生成 增加,因氧化过程不足而积累,导致血乳 酸水平升高。这种酸中毒很常见。
(2)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是本体脂大量动用的结果。 酮体包括丙酮、β-羟丁酸、乙酰乙酸,后
4. 肾外失碱
肠液、胰液和胆汁中的[HCO3-]均高
于血浆中的[HCO3-]水平。
腹泻、肠瘘、肠道减压引流等时,
可因大量丢失[HCO3-]而引起AG正常类
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亦可丢失
大量HCO3-而导致此类型酸中毒,其机理 是Cl--HCO3-交换所致。
谢谢您的关注
① 若AB↓,而SB、BE正常,见于急呼碱(肾尚 未充分代偿); ② 若AB↓,而SB、BE同时↓,见于慢呼碱或代酸 。 [HCO3-]/[H2C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
? 患者,男, 17岁。近两天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 来院就诊。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
? 体检:体温 39.4?C,脉搏 100次/分,律齐,呼吸 20次/分,血压 100/70mmHg ,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稍粗糙,但未闻及啰音, 腹软,肝脾未触及。
? 实验室检查: WBC 19.3? 109/L(4~10 ? 109/L)。粪便黄色糊状, 未发现蛔虫卵。尿量减少,其他正常。胸透无异常发现。
? 入院后给与抗生素治疗。输液过程中出现畏寒、发抖、烦躁不安, 测体温 41.9 ?C,心率 120次/分,呼吸 20次/分,浅快。立即停止 输液,记住异丙嗪 1支,并用乙醇擦浴,头部置冰袋。次日,体 温渐降,患者精神萎靡,出汗较多,继续输液及抗感染治疗。 3 天后体温将至 37 ?C,除赶紧乏力外,无自觉不适。住院 6天后痊 愈出院。
(3)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组织胞浆菌、新型 隐球菌、酵母菌 → 发热
机制:全菌体、菌体内所含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18
(4)螺旋体: 钩端螺旋→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 回归热螺旋体→代谢裂解物 梅毒螺旋体→外毒素
发热
(5)疟原虫:裂殖子和疟色素→发热
19
2. 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
(2)类固醇:本胆烷醇酮(睾丸酮中间代谢物) →EP→发热
作用机制: ET
作用于白细胞 →EP→发热 一些介质 直接作用
16
② G+菌及外毒素: 作用机制:通过EP致机体发热
肺炎双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EP↑→发热 葡萄球菌
可溶性外毒素 ,致热外毒素 →白细胞
③ 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
机制:全菌体及胞壁中所含肽聚糖、多糖和蛋白质 都有致热作用。
17
(2)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麻疹病毒 →白细胞产生EP(LP)→发热
(3)致炎物:尿酸盐结晶 → EP →发热 (4)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大手术后、X线、
严重心脏病急性发作、核辐射等
20
(二)内生致热原(EP) 1.EP的种类: (1)IL-1(白介素-1): (2)TNF(肿瘤坏死因子): (3)IFN(干扰素): (4)IL-6: (5)MI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3
一、概述
正常体温:~37℃ 体温调节中枢
高级: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次级:延髓,脑桥,脊髓,中脑
(一)发热的定义:
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调节性体温升高 > 正常体温0.5℃→病理过程。
4
生理性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月经前期等。
(>0.5℃)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 各种炎症
22
产EP细胞的激活
LPS LPS结合 蛋白
Toll样受体
产EP细胞
23
3. 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负调节中枢:中杏仁核(MAN)、
腹中膈(VSA)
24
(2)致热信号传入中枢 的途径
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小分子EP 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
21
2.EP的产生和释放:
发热激活物(如LPS) → 产内生致热源细胞 → EP
上皮、内皮细胞
LPS
LPS + LBP→ LPS – sCD14
EP ← NF-kB ← TLR← 细胞活化
单核/巨噬细胞
LPS
LPS + LBP→ LPS-LBP-mCD14
LPS:脂多糖;LBP:LPS结合蛋白;TLR:Toll样受体;NF-k B:核转录因子
6
3. 内生致热源(EP):
EP细胞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 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一组不耐热的内源性小分子蛋白质, 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
7
二、病因及其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1. 外致热源 2. 体内产物
(二)内生致热源(EP)
8
二、病因及其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1. 外致热源: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
9
(1)革兰阳性菌
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白喉杆菌
致热成分:全菌体、菌体碎片、外毒素
10
(2)革兰阴性菌
细菌
大肠杆菌
淋球菌
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
11
病毒
流感病毒
SARS
麻疹病毒感染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致热成分:全病毒体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
第八章 发 热 fever
病例
? 患儿,女, 2岁。因发热、咽痛 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 ? 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
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 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 0. 5h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 色深。 ? 体征:体温 40.8?C,心率 116次/分、律整,呼吸 24次/分,血压 100/60 mmHg 。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 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 ++),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 ? 实验室检查: WBC 17.4? 109/L(4~10 ? 109/L),杆状 2%,淋巴 16%,酸性 2%,分叶80%。AB17.94 mmol/L (22~27mmol/L )。 ? 入院后立即物理降温,输液,纠酸碱及抗生素等治疗。 1小时后大量 出汗,体温降至 38.4 ?C。住院 4天痊愈出院。
(调节性体温升高, 与体温调定点上移相适应)
过热: 甲亢,环境高温等
(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体温调定点水平)
5
(三)几种概念 1. 致热源: 能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
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 包括外致热源和内生致热源。
2. 发热激活物:激活产内生致热源(EP)细胞 产生和释放EP的物质。 (大多数为外致热源)
12
真菌
白色念珠菌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致热成分:全菌体及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13
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致热成分:代谢裂解成分和外毒素
14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疟原虫的裂殖子
致热成分:裂殖子和疟色素
15
二、病因及其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1. 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1)细菌及其毒素
① G- 菌及内毒素( ET ):如大肠杆菌
IL-1,TNF,
下丘脑强感区
INF,MIP-1
发热
25
2)EP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OV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