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教案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①______,主要是②________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a.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③________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④________和弯曲变形;常形成绵长的⑤________和巨大的⑥________。

b.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⑦______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⑧______和⑨______;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⑩________。

(2)岩浆活动:侵入活动、喷出活动。

(3)变质作用。

3.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________。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__。

2.主要形式:?______、侵蚀、?______和?______。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岩浆岩: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________而成。

________而成。

沉积岩:各种岩石经?______、?________、?______、堆积、○21______、○______下○______而成。

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2422232.过程3.意义________________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25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内力作用探究材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超过8 000米的14座山峰,全部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

古生物学家在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同属一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三叶虫、腕足类和海百合等古代海生生物化石。

自然地理环境(三)

自然地理环境(三)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层的差异性2.了解主要陆地自然带分布及其基本特征3.了解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主要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带:不同的气候,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思考:(1)自然带都是用什么命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问与你所在的自然带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相同而自然带不同的是哪种气候类型,哪些自然带?(4)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不同的是哪种自然带,哪些气候类型?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活动:分别沿着大陆东部和西部自赤道向两极地区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依次经历了哪些自然带?并分析其原因结论(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中自然带大致沿方向延伸,方向更替。

(2)这种分异规律在和纬度区间表现最为明显。

(3)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条件从低纬到高纬逐渐。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活动:在中纬度地区,从海岸线出发沿纬线向东或向西前进,自然景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依次经历了那些自然带?为什么?结论:(1)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大陆表现最为典型。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中自然带大致沿方向延伸,方向更替。

(3)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条件从沿海到内陆逐渐。

3、垂直分异规律(活动:课本81页)(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这种差异的原因。

(2)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雪线以上可出现常年积雪。

珠穆朗玛峰雪线南坡比北坡主要是因为,天山雪线南坡比北坡主要是因为结论: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比,与气温成比(3)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出现的海拔高度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高中地理作为现行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球观、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护绿色发展的班级培养要求。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针对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地理理论框架下正确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能够了解地球范围内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明确自然环境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进而提高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2.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和分布及不同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性;(2)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能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提高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自然环境差异性,主要包括:(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分类;(2)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3)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探究学习、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提高。

(1)知识传授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科学概念、分类、原理和方法。

(2)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懂得问题解决过程,提高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实例学习和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可根据案例来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及价格之间的原因和联系。

(4)实践提高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采用实地考察、实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学习。

如到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环境调查等。

§5.1.2.《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5.1.2.《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重 难
点 点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由 、 、 、 、土壤、 等 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各要素之间的形成了相互 、相互 和 相互 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主要的功能有 和 。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 大气中的 和海水中的溶解的钙, 加速形成 沉淀, 这是减缓大气 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和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它是以 为基础, 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在全球自然带中以 和 最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它是以 为基础, 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在全球自然带中以 最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由于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 状况组合不同而形成的。 当地所处的自然带与山麓的自然带 。垂直自然带的分异与山地所在 的纬度、高度密切相关,一般海拔、相对高度越 , 垂直自然带数越 多, 越完整;纬度越 ,垂直自然带越多。 【小结】 略 【课堂训练】
读 P73 图 板块分布
P74 学生独 立思考后 完成
学生自己 总结 P81 独立完 成【活动】
一 选择题 学生独立 1.从我国的南部沿海开始到吉林的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属于-----------( ) 思 考 后 完 A. 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成总结 2.从我们吉林市到乌鲁木齐市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每天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却基本稳定,是因为-----( ) A 大气本身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D 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 4.下列环境问题的形成与森林破坏无关的是( ) A.某河流近年含沙量增大 B.某地区地下水被污染 C.某山区地下水位持续降低 D.地表水土流失加重,气温年较差增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适用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3.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概念和特征;2. 不同环境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了解不同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图片和地图素材;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地球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例如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差异,例如山地、平原、草原、沙漠等地貌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理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等。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讲解,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要素的影响因素和差异性。

2. 分别讲解不同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气候对植被分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地貌对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水文对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影响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描绘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地理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本节教材涉及到内容是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节内容把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把某个区域环境(必修三区域地理)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必修一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必修二人文地理)有效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必修一教材当中前几章的自然地理环境做了很好的总结,即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气候)、水圈(河流水文状况)、岩石圈(地形与土壤状况)、生物圈(自然带状况)的圈层构成的,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又为高一学生下学期学习的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某个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活动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的。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本节教材涉及到内容是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内容综合性很强,对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容易但用语言描述难,因此需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叠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和自然带,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三种分异规律及成因,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规律和成因分析,初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影响不同地区非地带性的因素。

地理环境差异性 导学案

地理环境差异性 导学案

地理环境差异性导学案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篇导学案将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差异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一、地理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 气候的差异性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巨大。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湿热,适宜植被茂盛,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这种气候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2. 土壤的特点土壤是生物生长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各异。

比如,沙漠地区的土壤贫瘠,种植农作物困难;而河流两岸的沃土肥美,适宜农耕和养殖。

土壤的特点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水平。

3.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些地区常年缺水,居民生活困难,甚至出现水资源危机;而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和水产业。

因此,地理环境的水资源差异性造就了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居住地选择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会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因素。

一些地区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城市建设发达;而一些地区因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居民多为游牧民族或渔猎民族。

地理环境对人类居住地的选择产生明显影响。

2. 经济活动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经济活动特点。

例如,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矿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促使人类在不同地域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3. 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经济活动,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习俗。

例如,草原地区的牧民文化、海岛地区的渔猎文化、山区地区的农耕文化等都源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必备知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因素分布地区理想自然带现实自然带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南北延伸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方法总结】1.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依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其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张亮 鲁教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设计

张亮 鲁教版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学设计
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 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 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①问题探究教学法②多媒体教学法③图文转化教学法④案例教学法⑤讨论归纳教学法
学法:①小组合作学习法②图表学习法③比较学习法④案例学习法
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相关网络资料,回答问题
做练习
针对各组问题请负责的小组汇报他们的讨论并形成的成果
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加深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运用直观图像使学生感知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所需设备:
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网路资源、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课前分配的问题
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
板书并明确自然带概念
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非洲导分析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板书:
展示课件指导学生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引导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培养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一、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学以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为研究对象,探索地球表层的规律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地球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性。

本教案将从气候、地貌和水文三个方面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气候差异性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温度高、年降雨量大、季节性明显。

热带气候对农业产生良好的条件,很多热带地区以种植作物为主要经济活动。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分布均匀。

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也为工业和居住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3.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位于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条件恶劣,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较大,但也有少量原始居民适应了这种环境。

三、地貌差异性1.平原:平原是指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如中国的华北平原和美国的中西部大平原。

平原地区适宜农业发展,拥有广阔的耕地和水资源。

2.山地:山地是指地势高、起伏较大的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对农业和交通有一定的制约,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旅游业。

3.高原:高原是指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安第斯高原。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适宜畜牧业发展,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水文差异性1.河流系统:河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

不同地区的河流系统差异很大,如亚马孙河和尼罗河的流量差异很大,对当地的交通和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地下层的水体,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差异会影响到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等诸多方面。

3.降水分布:降水分布是指降水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

降水分布的差异性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例如沙漠地区的水资源稀缺,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学案:第三章 4 第三节 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学案:第三章 4 第三节  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第2课时 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并会分析垂直分异规律及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和特点。

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

掌握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及生态建设。

一、垂直分异规律1.垂直分异规律定义: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2.垂直自然带定义: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

3.垂直分异规律显著表现地区、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显著表现地区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垂直带谱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自然带有规律地排列共同性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差异性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二、地方性分异规律1.定义: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2.规律: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3.成因(1)受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2)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1.意义: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在大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

一、判断题1 .“一山有四季”,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 )2.我国华北地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 )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地理环境差异性

地理环境差异性

3.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概念、表现、成因、理解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自然带的概念,熟悉世界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①______的。

2表现:地理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3.成因: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取决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状况。

4.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上的规律性,主要包括④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和⑤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中水平地域分异又分为⑥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和⑦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它们都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此外还有⑧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

二、陆地自然带1.自然带的概念:不同区域由于所处⑨________位置和⑩________位置不同,⑪________________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⑫________状分布,构成自然带。

由于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所以自然带往往以⑬________类型命名。

2.自然带的意义:自然带既体现地理环境的⑭______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⑮________性。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然带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气候、土壤、生物分布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⑯________________性;同时由于各地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也不同,存在着地域⑰________性。

3.世界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以北半球为例)我的疑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自然带的形成【探究材料】材料一如果你有机会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或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做一次长途旅行,便会强烈地感受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高中地理_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授课人:一、内容分析这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差异的变化规律”。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

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二、课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地域差异;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⑶学会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观点解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⑴尝试从身边的地理入手,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及其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 -----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四、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设计第1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唐三藏西天取经视频和僧一行测量子午线长度的视频。

学生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唐三藏从古长安出发一路西下,直至中亚,再向南折向印度,一路虽然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也领略了沿途的秀丽景色,最终领略了佛教的真谛,而在50年后的一天,另一位僧人也开始了他测量子午线之旅,他从今天的大兴安岭一路南下直到东南亚的越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比后来的阿拉伯人整整早了90年,这两位僧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惜跋山涉水,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那我们今天就踏着他们的足迹,看下他们沿途会看到哪些景观呢?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一、感受多彩的世界唐三藏沿途看到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沙漠景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其它环境景观。

高中地理_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域分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域分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学案〖上节回顾〗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自然带的形成:2.地理环境水平分异规律分异类型成因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变化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北半球高纬度地区1.认识垂直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和分布特征。

2.熟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新授〗一、概念以乞力马扎罗山图示为例,理解“垂直地带性”、“基带”和“垂直带谱”一组概念二、形成基础请学生思考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三、规律以乞力马扎罗山为例共同研究规律一: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规律二: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从该地向高纬地区的自然带更替规律类似。

规律三: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山地的相对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小结:〖实战演练〗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2.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热量和水分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3.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问题探究〗通过自然带模式图观察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上分布的差异,得出规律四:在不同纬度的山体上,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通过题目思考得出规律五:同一自然带,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小组活动〗1、准备教具:资料袋(6座山地简介,地图资料、自然带字卡)、6座山体模型、双面胶2、活动要求:小组抽取题目,研究山体信息,选择合适山体模型,小组合作完成自然带谱,用时5分钟3、展示时间:每组2人配合,一人展示自然带谱,介绍山体基本信息:位置、走向、海拔,说明自然带谱的特点。

〖扩展〗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较低。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3.掌握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地理环境定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观察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环境差异性的思考,并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如气候环境、地形环境、土壤环境等。

3. 分组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研究,使用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并记录下来。

4. 分享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延伸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不同地区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分类的准确性,对于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的运用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研究和分享讨论过程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2.研究材料和记录工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组织好学生的小组研究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发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篇1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熟悉课标:熟悉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别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亲密,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进展经济、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状况,结合目前高考以力量立意为主的思想,依据本节学问特点,其命题趋势将侧重于案例分析,运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

复习重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缘由复习难点: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缘由。

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帮助教学、谈话法、案例法、归纳法、学习方法指导: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对多数同学来说比较浅显难懂,因此需联系已有学问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通过迭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育自主探究学习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及同学学习的学案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同学读家乡的五幅图分析思索请同学们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复习巩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新课教学:引导同学结合探究活动一完成探究活动二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带1 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三关心同学理解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带在分布上与气候的关系、自然带的界线2 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其界线(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四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板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五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二)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六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非地带性(三)非地带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板书)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转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南部东西两侧分别是和自然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延长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土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纬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七关心同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板书)巩固提高:指导同学完成学案中的反馈练习,关心同学巩固已学学问.教与学评估:结合板书与同学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指导同学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估以便今后老师调整教学和同学课后的复习巩固。

云南省高中地理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 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记忆各个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类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3.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课前先学】1.地理环境各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2.不同地域、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往往以命名。

4.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大致与平行,延伸,更替。

5.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平行于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6. 垂直地域分异:地表景观随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问题与例题】问题1: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否一致?并分析原因。

【例1】 1.在低纬度大陆西岸缺失的陆地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季雨林带D.热带疏林草原带答案:C点拨:在低纬度大陆西岸无热带季风气候,因此缺失的陆地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带,这一分布现象为非地带性分布。

再如由于南纬56°~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问题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植被生长有什么影响?【例2】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A B C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答案:B【课内检测】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原因是()A.土壤不同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 B.光照C.土壤D.热量3.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高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划 C.中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4.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D.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变化5.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纬度高低不同B. 海陆分布不同C. 地势高低不同D. 大气环流不同【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森林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3.下图是30o 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4.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导学案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导学案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三种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掌握山地自然带海拔高度、丰富程度、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3、掌握非地带性自然带的成因。

4、提高读图、语言表达和空间思维能力,并树立因地制宜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2、在下图中填写陆地自然带名称 【思考】(1)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对应什么样的陆地自然带?(2)哪一种自然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哪一种气候类型对应两种陆地自然带?【思考】(1) 从赤道到极地大陆东西两岸的陆地自然带分别是什么?体现什么地域分异规律?(2)沿北纬45°N 纬线自东到西是什么陆地自然带体现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自主检测】1.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 .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 .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3.世界上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 .北美大陆 B .南美大陆 C .亚欧大陆 D .非洲大陆4.森林自然带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5.读图1、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 所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F 区域的气候类型与图2中的 图相对应,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成因是 。

(3)图1中A 、B 、C 所对应的自然景观依次是图3中的 (填序号),该变化反映 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受 条件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纲要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1. 通过问题1了解地域分异以及自然带的概念,掌握自然带名称。

2. 通过问题2掌握气候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初步了解自然带分布规律。

3. 通过问题3掌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4. 通过问题4了解垂直地带性现象及感性认识垂直地带性规律。

5. 通过问题5理解掌握非地带性。

情境导入“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

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

他们随花而行,过着游牧般的生活。

自学、展学、点学内容阅读本节教材要求1.依据知识标题及段落内容能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2.能够对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初步讲解自学、互学、展学、点学内容思考探究本部分问题要求1.能在自习时间独立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并写下结论2.能在课上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活动3.能在课上主动参与组间评议活动1.阅读教材P124--126页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自然带?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填写“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各自然带的名称,并观察其分布的规律性?2. 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的分布基本一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表所示:(以北半球为例),请完成表格。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陆地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 总结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及案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典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4.阅读观察教材127页图5-2-4,回答下列问题:(1)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由哪些自然带?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从垂直带谱丰富程度、基带、以及相同自然带出现的高度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并总结影响垂直带谱的因素。

(3)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

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试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思考分析气温、降水、坡向等因素如何影响雪线?5.材料探究(1)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何差异?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差异?(2)马达加斯加岛东半部和西半部的景观有何差异?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差异?(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西两侧及马达加斯加岛东半部和西半部的分异现象是地带性分异吗?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

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

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回答1~3题。

1.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市场2.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低温的阴雨天气B.晴朗干燥的天气C.崎岖的山地D.贫瘠的土壤3.牧蜂图主要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4.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

(4)没有画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布置作业1.A层次完成问学案整理及《分层》相应题目2.B层次完成问学案整理及《分层》《同步》相应题目学后反思收获不足改进措施当堂检测参考答案【答案】1.A 2.A 3.A【解析】第1题,影响各地鲜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

第2题,蜜蜂的外出活动与天气有关,低温天气蜜蜂常不会外出活动。

第3题,牧蜂图反映了南北方向景观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4、【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⑥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3)②④④⑤(4)温带荒漠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5)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5.【答案】(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

(任答两点即可) 乙图山脉。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4)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备用练习题(备用题1)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据此,回答下题。

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答案】C 秦岭作为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太白山的北麓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材料提示“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指出了山腰的树木比山麓茂密,因此山腰的降水应该更加丰富;而伴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应该由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过渡成针叶林、山地草原等,所以可推断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稀树草原是热带草原的典型景观,在此处与题意不符。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备用题2).(2013·山东文综,3,4分)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答案】A 大兴安岭以东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贺兰山以西则为温带荒漠。

②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处于森林向荒漠的过渡地带,典型植被为草原。

(备用题3).(2013·山东文综,4,4分)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答案】D 我国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自南向北由宽变窄,与季风区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正是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湿润,从而发育森林植被。

(备用题4)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

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

(1)、为什么新疆农民随季节变换有规律地“转场”,推测他们是如何“转场”的。

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2)、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种类和分布上的差异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带之上(或高山草甸带之下)是云杉林带,而天山南坡山地草原带之上(或高山草甸带之下)是山地草甸草原带(2分)。

自然带垂直带谱天山南坡海拔较高,北坡海拔较低(2分)。

(3)分析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带谱在分布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天山北坡为阴坡,气温低(1分);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1分),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有需要水分条件较多的针叶林(云杉林)带分布(1分),自然带垂直带谱海拔较低,雪线也低(1分)。

南坡为阳坡,光热充足(1分),蒸发较强(1分),自然带垂直带谱海拔较高。

(拓展内容)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热带(稀树)草原带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气流暖湿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