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培养⽅案川北幼⼉师范⾼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培养⽅案(2016版)⼀、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代码:670120K⼆、招⽣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招⽣对象:⾼中毕业⽣,⽂理兼收。
2.学制:三年。
3.学习形式:全⽇制三、培养⽬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才。
并且能够运⽤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设计、开发、管理、利⽤及评价的综合应⽤型⼈才。
四、⼈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才应具有以下职业道德素养、⽂化知识素养要求、能⼒素养要求:1.职业道德素养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教书育⼈、为⼈师表、终⾝学习。
2.⽂化知识素质(1)具有语⽂数学两门主科学科的全⾯扎实的知识和技能;(2)具有⾳乐或美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具有⼴博的⽂化科学知识和多⽅⾯的兴趣与才能;(4)具有规范使⽤汉语汉字和准确、简洁、有技巧的表达的才能。
3.能⼒素养(1)教育实践能⼒教育教学设计:具有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科学编写教学⽅案,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的能⼒;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有建⽴良好的师⽣关系和同伴关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式,现代化的教学⼿段,多变的教学机智提⾼教学质量的能⼒;教育教学的激励与评价:具有利⽤多元评价⽅式给予学⽣恰当的评价指导,引导学⽣进⾏⾃我评价的能⼒;教育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具有倾听和进⾏有效沟通,与同事交流和共同发展,与家长、社会进⾏沟通与合作的能⼒;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发展:具有对教育教学⼯作中出现的问题进⾏探索与研究,规划⾃⼰的专业发展,提⾼专业素质的能⼒。
(2)专业能⼒具有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评价的能⼒;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具有利⽤现代数字教学媒体开展教学的能⼒;?具有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具有较⾼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很好的进⾏信息的搜索、处理与传播的能⼒;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应⽤能⼒;?具备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具有终⾝学习的意识和协作学习能⼒。
教育技术学培养方案
角度分析:从各学校教育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技术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南阳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湖南文理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论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成长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在专业实践方面,能够承担教学与培训设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并能通过不断学习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胜任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企业培训设计师、教育网络管理工程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教育技术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方案: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胜任多媒体策划与制作、动画设计、音视频编辑、游戏设计、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教育技术系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社会需求华中师范把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分为六部分,分别是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媒体开发能力、构造维护物态系统的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原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线路、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等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能够从事远程教育、校园网的资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能够从事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能够担任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课程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具有教学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能力,掌握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一、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领域从事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专门人才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与心理素质。
2.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3. 掌握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及教育应用、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熟悉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各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学分:学生毕业总学分不低于167+6(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学分。
四、授予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1、公共基础课程2、通识教育课程3、专业课程(其中教师教育课程仅限教师教育类专业开设)(1)专业基础课程(2)专业实验课程(3)专业方向课程(4)院系选修课程(5)教师教育类课程4、实践课程。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ducational Technology专业代码:040110教育技术学专业于1993年设置,下设多媒与网络技术、数字影视技术两个方向。
本专业是教育学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本科专业,与本专业相近的有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可面向非教育学类的学生进行双专业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对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对教学资源与环境进行建设、管理、维护的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和艺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受过良好的IT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对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改造的能力。
毕业生可以承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可以服务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中(特别是教育IT企业及影视制作部门)从事数字媒体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可以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2.运用数字媒体进行高效学习和知识管理与创新的能力;3.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能力,尤其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管理的能力;4.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具有影视节目编导制作的能力;5.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绩效培训和学习指导、服务的能力;6.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具有进行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
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三、主干课程及实验(一)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计算机与网络教育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副本
专业编号: 816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教育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具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专业素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基础及应用理论的研究工作;2.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及企业培训机构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工作,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具备教育信息技术环境设计与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及社会相应机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及管理工作,以及一般教育信息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4.掌握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具备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能力;5.掌握教育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具有教育影视节目编导、摄制与应用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处理、教育电视节目编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微机原理、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教育学专业是培养具备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应当涵盖以下内容:学科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综合评价等。
一、学科要求教育学专业的学科要求主要包括学科背景、学科目标、学科特点等。
在学科背景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学科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教育学科研和教育实践能力,具备探索教育问题的能力。
学科特点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交叉等。
二、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教育学原理: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的全面理解。
(2)教育心理学:探讨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水平。
(3)教育技术学:学习教育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专业核心课程(1)教育管理学:培养学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对教育机构和教育系统的管理水平。
(2)教育测量与评价:学习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评价的能力。
(3)教育法学:了解国内外教育法规,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育决策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幼儿教育学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育活动中。
1. 教育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教育机构进行实习,观察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教育工作的现实情况,提高实践能力。
2. 教育实训通过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形式的实训活动,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四、综合评价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应当明确学生评价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水平。
教育技术学专业(04011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040110)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年 6 月一、专业概况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成立于 1993 年,因此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南京大学教育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在我国首创电化教育专业,先后培养了 14 届毕业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化教育创始人和奠基者的摇篮。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于 2003 年开始挂靠本系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培养教育技术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于 2007 年独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借鉴国际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与经验,秉承我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群体优势及学术研究氛围,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旨在培养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商业企业领域教育技术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有桑新民教授、张宝辉教授、梁林梅副教授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具有较高文化修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1、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诚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在本学科前沿进行科学研究的潜力。
3、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4、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能力。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袁南辉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1期[摘要]笔者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章通过整合和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了适应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模式[作者简介]袁南辉(1961- ),女,湖北英山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电声系统和多媒体技术。
(广东广州 510665)[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AYA010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05-02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这是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点,也是其特色之所在。
作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当确定怎样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拥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创办教育技术专业以来全体教师为之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几年来,我们先后到全国各地(重点是广东省)四十多所职业技术类院校和职业中学进行了现场调研,对广东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边远山区的一百多所高职院校、职业中学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信函调查,并对这些调研和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分析”进行了重点研究。
最终,我们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对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职业中学、各级职业培训中心、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等部门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研究、开发、管理技术人才。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2.具备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和实施。
3.具备教育技术维护和管理的能力,能够对教育技术设备、网络和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4.具备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估的能力,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实施、监控和评估。
5.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适应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培养内容1.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教育技术学原理、教育技术导论、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教育技术设计与开发课程: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网络教学设计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能力。
3.教育技术维护与管理课程:包括教育技术设备维护与管理、教育技术网络与系统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维护和管理能力。
4.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估课程: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方法、教学实施与监控、教育技术评估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和评估能力。
5.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培养方式1.教师教学:通过讲授教师教学基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2.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项目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实践,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4.实习和毕业设计:通过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学业评价1.学科知识掌握:考核学生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能力评估: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评价: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考核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和评估能力。
五、就业方向六、总结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云南师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有持续发展潜力、项目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并且素养全面、学识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基本规格:基础宽、口径宽、素质高。
其中宽广的人文、科学素养是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核心,综合素质是标志。
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形成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
2.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构建教育技术学的思想、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解决和处理教育教学中技术性问题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初步应用;4.能利用各种教学开发软件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5.能够组建多媒体教室,并进行局域网组网、管理和维护;掌握网上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手段,学习和掌握以主流技术构建的教学平台及其应用技术;6.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较全面的教育技术素养;7.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从事教学工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
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及在省市各级的电化教育机构、学校电教中心、电子出版部门、信息技术公司、广播电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育技术工作。
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1. 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表2.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略)。
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完整
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完整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和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教育目标: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引入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教育技术的应用- 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在线研究平台,提供随时随地的研究资源,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拓宽知识领域,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3. 实践教学和实机会- 提供实践教学和实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与行业和社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和就业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 个性化辅导和评估- 定期进行学生的评估和反馈,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度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结论通过本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学术实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我们相信,通过这个方案,学生将能全面发展并取得成功。
*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和修改。
*。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社会实践(下)
00021022 (Practice of Mao 1 2 周
2周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Ⅱ)
Basics of Law)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0021014
(Marxism)
3 54 36 18
2.0-1.0 春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21015 (Outline of Chinese 2 36 18 18
1.0-1.0 秋 3
Modern History)
2/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1、素质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创新精神。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 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2、知识与能力要求 主要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 事该学科必须的基本技能。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 创新意识,能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学校信息化教育领域相关工作; (2) 掌握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数字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沟通。 3、 健康要求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卫生习惯。
教育科技行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科技行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的不断需求,教育科技行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这个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教育科技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行业背景教育科技行业是指通过科技手段来改善和创新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在线教育、智能教室、教育数据分析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教育科技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广大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认可和应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确定培养目标教育科技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是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既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科技工具,又能够不断探索和应用前沿科技。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各个教育机构和科技公司紧密合作,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建立实践基地为了培养教育科技行业的人才,我们应该与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内的业务和要求。
通过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设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开设教育技术原理和方法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教育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同时,还可以开设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的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和组织创新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动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家给学生讲座和培训,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教育技术开发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导轮,现代设计美学、多媒体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教育网站开发与设计、Web应用技术等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的基本能力;3.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具有教育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和运用的能力、CAI课件设计开发能力和相关网络系统工程实践能力;4.掌握教学媒体的原理、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媒体加工与整合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和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7.具有创新、工程和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现代设计美学、多媒体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Web应用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动画制作课程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育技能训练、电视教材编导制作课程设计、教育实习与调查(模块二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求和长江大学的实际状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与强能力”的办学特色,培养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有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育管理维护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4.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学分101.5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38学分。
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
七、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87八、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188189注:1.除社会实践外,其余实践教学为集中实践教学。
2.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3.“两课”中“实践学时”不包含在其总学时中;带“( )”的学时不作统计。
4.带*号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注: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九、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十、学时学分统计表注:统计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时,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单设实验课、课内上机及实验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20学时计)。
十一、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190191制定人:周汝瑞学院审定人:陈琳19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系统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件、硬件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原理及应用。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网络应用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汇编语言与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嵌入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嵌入式硬件系统开发实训/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五、专业特色1.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增广适应面;选取方向,精深应用,提高可用性”的人才培养方针,注重加强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工程型复合型人才。
2.本专业的培养特色将体现在教师们研发课题集中所在的“网络数据库应用”与“嵌入式系统开发”两个方面。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5.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108.5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32学分。
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
193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94195九、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十、学时学分统计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20学时计)。
196197制定人:钟宝荣学院审定人:陈琳198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学基本理论及知识,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初步的项目组织能力,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按照“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核心,拓宽专业方向,增强实践能力”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深入地理解一个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知识;(3)具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用工程的方法解决较复杂的软件问题能力;(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能力,熟练使用两种以上主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5)具备自学习的能力,能快速适应软件技术的变化;(6)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英文献阅读能力;(7)具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8)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软件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 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算法与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软件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综合布线工程实训、web开发课程设计、行业应用开发实践、软件协同开发实践、软件工程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五、专业特色培养以工程化思想组织实施大型软件开发(软件协同开发)为主线,以服务计算方向和移动开发为主要软件开发方向,并逐步向其它软件开发领域拓展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六、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2.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09.5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选修课30学分(含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
自主发展计划10学分。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99八、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200201九、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
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十、学时学分统计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20学时计)。
十一、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202制定人:王同喜学院审定人:陈琳20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网络系统集成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与维护管理、网络设备研发等技术工作的网络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学习网络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接受网络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网络工程技术分析、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1.掌握网络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研究和解决网络工程、计算机学科领域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4.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写、译的能力和专业英文文献阅读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知识素养,并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7.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8.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密码学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TCP/IP 协议分析、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交换与路由技术。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工程综合设计、TCP/IP协议分析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