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有丝分裂的教学课程

(完整版)有丝分裂的教学课程有丝分裂的教学课程 (完整版)引言本教学课程旨在介绍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和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课程大纲1. 有丝分裂简介- 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探讨有丝分裂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2. 有丝分裂的前期准备- 研究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关系- 研究DNA复制和染色质的重组3. 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 深入探讨纺锤体形成、核膜消失和染色质凝缩等过程- 讨论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作用4. 有丝分裂与遗传变异- 分析有丝分裂在基因组稳定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探讨染色体异常和细胞突变的原因和后果5. 实验探究- 进行有丝分裂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 研究如何进行细胞观察和计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6. 应用和意义- 探讨有丝分裂在发育、生长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总结研究成果并思考有丝分裂研究的前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研究目标:1. 掌握有丝分裂的定义、阶段和过程;2. 理解有丝分裂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3. 研究相关实验技巧,并能进行有丝分裂实验;4. 了解有丝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5. 思考有丝分裂的应用和潜在研究领域。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思考;- 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有丝分裂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有丝分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研究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有丝分裂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研究笔记:鼓励学生记录课堂内容和思考过程,便于回顾和巩固知识。
有丝分裂公开课-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层级关系: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1. 通过分析教材图文,尝试利用教具构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模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锻炼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科学思维;2.能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分裂间期的存在乎义,认识生命的形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生命观念;多媒体动画橡皮泥大白纸若干张黑色记号笔铅笔橡皮程序导入新课一、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现象》视频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提出问题:蛙单个卵子是怎么分裂产生那么多细胞的呢?学生思量并回答。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细胞的增殖。
细胞是通过分裂而增殖的,真核细学生思量并认真记录。
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连续分裂,从一个分裂成两个、二分四,周而复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下面我们就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这里需要注意的的是,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方便,把分裂期人为地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从饼状图的比例可以看,细胞周期大部份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动学生主动地参预学习过程。
图文结合,匡助学生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使学生亲身二、有丝分裂以植物细胞为例,这是细胞核的结构,人们研究发现,细胞在有丝分裂前的相当长期内,虽然外表平静,但其内部却发生着大量的物质合成,这一时期称为分裂间期。
请大家自主阅读教材112 页相应内容,思量:在分裂间期主要合成哪些物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DNA 和蛋白质构成为了什么物质?对,因此分裂间期通过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质上是完成为了染色质的复制。
有丝分裂一轮复习公开课学习教案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第28页/共35页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精原细 胞
初级(chūjí)精 母细胞
次级(cìjí)精母 细胞
精细胞 (xìbāo)
A
B
a A
b B
a a
A
A
B
b B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第29页/共35页
第三十页,共35页。
精原细胞
初级(chūjí)精 次级(cìjí)精母
长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
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
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 动 物 细 胞 和 低 等 植 物 细 胞 要 画 出 中 心 体 , 高 等 植 物 细 胞 不
能画。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1)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
是一个细胞周期
B 组 DNA 含量在 2C~4C
之间说明
DNA 处于复制期,C 组则说明 DNA复
制
完成
第11页/共35页
第十二页,共35页。
2.1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复制 (fùzhì)
1:1→12 :
散乱 (sàn luàn) 分布
12 :
着丝粒排列 (páiliè) 在赤道面上
12 :
着丝粒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第25页/共35页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chūjí)
精母细胞
次级(cìjí) 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教案

有丝分裂教案丝分裂教案(500字)教学目标:1.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掌握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1.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有丝分裂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的详细掌握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图像:有丝分裂的过程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3.学生回答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过程?”“有丝分裂。
”4.问学生:“你们对有丝分裂有什么了解?”5.学生回答后,介绍有丝分裂的基本定义和作用。
二、学习和讲解(20分钟)1.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讲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的过程和特点:原核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辅助图像和动画进行讲解和示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练习和巩固(20分钟)1.出示题目:“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是如何进行复制的?”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师生共同讨论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拓展(10分钟)1.出示题目:“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师生共同讨论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解析。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
2.评价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问题。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有丝分裂的意义和作用,并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以上是一份有关有丝分裂的教案,通过此教案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学中也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丝分裂(公开课)

有丝分裂
麻城一中 李慧 2015.1.19
一、有丝分裂
子代细胞 亲代细胞
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 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 细胞周期。
(一)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2)阶段 分பைடு நூலகம்期
(分裂实施阶段) (物质准备阶段)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3)特征和意义
复制
亲代细胞
分裂 (染色体平均分配)
子代细胞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因染色体上有DNA,从而保持了亲代与子代之 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
(1)过程
先核分裂 后质分裂 (不均等分裂)
(2)特点
无染色体和纺锤丝出现。
(3)实例
蛙的红细胞、一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肝细胞等)
点裂数加移两极
后期 细 胞 板
末期
1.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回 丝状的染色质 2.在赤道板上出现细胞板---新的细胞壁
两消两现建新壁
A
B
C
D
E
D---B---C---A---E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
期
两组中心粒
后 末 前 中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期 期 期 期
染 色 体
前期
纺锤丝
纺锤体
1.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出现 2.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缍体的中央
仁膜消失现两体
前期 赤 道 板
中期
1.在纺锤丝牵引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染色体高度螺旋,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 观察
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教案分享教案

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
3. 了解有丝分裂对细胞的重要性和意义。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丝分裂的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图像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科学图像、动画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丝分裂的过程。
2. 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细胞分裂的过程。
3. 互动法:通过课堂互动、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过程1. 环节一:引入通过介绍具体的生物现象,如组织增长、细胞分裂等,引出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2. 环节二:讲解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并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
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1. 细胞间垂直分裂: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间是垂直分裂的。
2. 每个细胞核都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
3. 癌细胞无法停止分裂。
4. 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与种类有关。
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1. 有丝分裂开始: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中心”移动。
2. 准备期:细胞核膜开始分解,染色体被缠绕在纺锤体的中心区域。
3. 对齐期:染色体被纺锤体拉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
4. 分裂期:染色体开始分离,并划分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5. 纺锤体消失:细胞核膜从新生成。
3. 环节三:实验通过实验模拟细胞分裂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4. 环节四:总结通过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
五、教学手段1. 教学课件:用于呈现图像、动画等辅助教学。
2. 实验器材:模拟细胞分裂的实验器材。
3. 教学资料:包括细胞分裂的图像、动画、教学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反思该教学方案通过讲授、实验、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生物多细胞有丝分裂有了全面地认识和理解。
公开课有丝分裂

课 堂 验 收
1、请把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期的模式图 按顺序排列好。 按顺序排列好。你能结合模型说一说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吗?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吗?
分裂间期主要特点是: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 DNA分子的复制和 分裂间期主要特点是:完成了DNA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主要特点: 前期主要特点: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核膜、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主要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中期主要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主要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 后期主要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 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主要特点: 末期主要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纺锤体消失 核膜、 核膜、核仁出现
1.阅读课本有关知识自己总结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有什么不同。 胞有丝分裂有什么不同。 阅读课本中无丝分裂的内容。 2.阅读课本中无丝分裂的内容。 3.课后跟踪检测
末期
末期
知识归纳六
解旋
有丝分裂 末期
1.末期变化特点:染色体 末期变化特点: 染色质 纺锤体消失 核膜、 核膜、核仁出现 2.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3.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亲代细胞复制前, 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亲代细胞复制前, 无染色单体。 无染色单体。 染色体 :DNA = 1 :1
前期
中期
有丝分裂 中期
知识归纳四
1.中期变化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牵引 中期变化特点: 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均排列在赤道板上。 此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此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2.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 2个DNA )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 1:2:2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丝分裂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有丝分裂的步骤和关键过程;3. 理解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丝分裂的定义和概念;2. 有丝分裂的步骤和关键过程;3. 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4. 有丝分裂实验。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1. 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有丝分裂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2. 提出问题:有丝分裂是否只发生在某些细胞中?它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第二步:知识讲解1.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使用示意图或动画,展示有丝分裂的步骤和关键过程;3. 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丝分裂在细胞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步:实验演示1. 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有丝分裂实验;2. 将受精卵或白血球等细胞样本放在显微镜下,由学生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际过程;3.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染色体行为。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 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2. 引导学生总结有丝分裂的步骤和关键过程;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实验表现;2.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并对其完成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3. 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
五、教学延伸1.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研究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调控;2. 指导学生编写有关有丝分裂的科普文章;3.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科研工作的魅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优质课教案,通过导入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与总结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步骤和关键过程,以及其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并通过评价和反思环节,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教案公开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
物
教
案峨眉一中王琼
专题复习《有丝分裂》
授课班级:2013级14班授课教师:王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2、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数量规律性变化;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学
习,提高学生对比学习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
力;
2、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
解读图像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
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
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
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
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2、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
量变化及图形关系;
3、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二)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变化规律及
相互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