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油画简析

合集下载

陈丹青油画鉴赏

陈丹青油画鉴赏
陈丹青那里,却很讨厌“用绘画去揭露、去引起同情”,而他的最大愿望,是让观众被作品的真实打动,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陈丹青认为绘画的使命是描绘形象,画“眼睛看到的东西”,他把眼前所见直接搬上画布,有意破坏了抓拍式构图,不求参差交错、没有摆布填补、没有一处戏剧性冲突,甚至把主要人物朝向了画面的边缘,以至于许多同行最初不明白他画的什么意思,以为是写生,而不是毕业创作。 看 在中国“文革”美术的“假大空、红光亮”背景下,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突显出来,逐渐变成一段神话。 看 本来,陈丹青是因为讨厌创作中同行和领导七嘴八舌的审查,才躲到西藏。他画了许多幅,是打算至少会有一幅入选。他完全没有想到,七幅画在拿出来的一分钟内,就被决定全部展出。因为是“文革”后中央美院第一届油画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西藏组画》自然很被关注。1981年1月,组画和陈丹青的两篇“创作谈”,分别发表于美术界最权威的两份杂志《美术》和《美术研究》,影响扩散到了全国,特定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西藏组画》的历史价值。陈丹青描绘藏民普通、简单的日常生活片段,洋溢着朴素热烈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感染力,彻底摆脱了“苏式油画”对中国画坛的多年统治,拉开了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序幕。它所代表的“写实主义”,与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机场壁画代表的“形式主义”、在野的“现代主义”,成为三种影响持久的风格。
《西藏组画》七幅,具有“生活流”或自然主义特征,而且为了区别贯常“典型性” 的现实主义,作者是着意以类似习作的瞬时性手法来扑捉这些他眼中的所看到的“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尽管作者早就在“内心充满往日在底层的种种印象”,他还是极端重视以速与的方式敏锐地把握眼前生动的感性直观,而他最终的追求则是以近乎古典大师的朴厚、深沉、蕴藉而凝练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他对这种很“土” 的寻常生活和人伦情感的热爱。他说:“如果观众能够不期而然地被作品的真实描写和人道感情打动,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西藏组画》是一组以现实主义风格呈现的美术作品,通过高度写实的绘画语言展现了西藏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这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现实主义美术的一大代表作品。

本文将结合作品内容和艺术理论,对陈丹青《西藏组画》进行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美术特征体现在对客观现实的高度还原。

画家通过精细入微的创作技巧,将西藏的山川河流、寺院草原、藏族面孔和民俗风情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艺术家运用了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和对光影的真实表现,使得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种以写实手法呈现客观现实的创作方式,符合现实主义美术的审美追求,也表现了陈丹青对绘画语言的深刻掌握和艺术技巧的高超应用。

陈丹青《西藏组画》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美术特征还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作品中出现的西藏人民的生活场景、信仰文化、劳动景象等,都是对西藏社会现实的忠实再现。

艺术家通过这些场景的刻画,勾勒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西藏,使观众对西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有了更加深刻而真挚的了解。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使得陈丹青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的价值,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意义。

这也从侧面展现了现实主义美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其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在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现实主义美术的特征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和表现。

作品中塑造的西藏人物形象,其表情、举止、眼神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传神。

这些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生动性和情感性,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世界。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表现,陈丹青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性情感和精神境界,以及艺术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使得作品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表现,体现了现实主义美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也延展了现实主义美术对存在主义、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探索。

陈丹青油画作品欣赏(3)

陈丹青油画作品欣赏(3)

陈丹青油画作品欣赏(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

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

陈丹青于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

“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2004年末提交了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的辞职报告。

陈丹青的言语如他的眼神一样,一如既往地“犀利”,声称: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官方”,不在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当代”,选择在中国油画院举办展览只因为与杨飞云乃至交好友。

如果观众朋友需要与艺术家合影留念,必须与他们三位艺术家一起合影,因为这是他们三个人的展览,陈丹青绝不单独与观众合影。

自画像绘画与图像关系我在学校混饭吃,不免被命令填写所谓“研究方向”,我于是写成:“架上绘画与图像文化对比研究”,因为80年代初我就在纽约遭遇绘画与图像关系问题,在二者之间持续挣扎十多年,至今不得要领。

英语“Painting”一词指手工绘画,“Picture”一词,则泛指手绘或印刷的“画面”。

“图像”这一翻译词则相当准确,泛指机器复制的画面与照片。

出国留学的中国画家常有这样的经验:老师说,你们画得很好看,但那是“Picture”,即“图”,而不是“Painting”,即“画”。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他是一位兼具批评家、评论家和艺术家的综合型人才,对于中国美术和文化史的研究颇有建树。

陈丹青的作品风格独特,既具东方神韵又兼具西方技艺,他的风景油画就是属于这种融合的表现方式,它不仅注重写实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的情感和氛围。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陈丹青的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一、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表现陈丹青的风景油画表现极其写实,他的作品通常都是把世界的自然风光置于一个特定的情感里面,在通过笔触和色彩的处理,体现出他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

从画面上看,他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价值。

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作品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基础,却又并不仅仅限于此。

他强调“看”的重要性,在表现一幅风景画时,他不仅仅要描绘出景物的真实面貌,还要通过自己对着这片景色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情感和氛围的把握,来展现他的表现手法。

二、陈丹青风景油画的色彩画感陈丹青的风景油画通常采用明亮的色彩组合,用亮丽的色彩表现夏日的鲜艳,用明快的色彩表现秋日的慵懒和萧瑟,用深沉的色彩表现冬日的压抑和哀伤,用清淡的色彩表现春日的娇柔和充满生机的感觉。

这种色彩的巧妙组合,使得陈丹青的画面在色彩的运用上显得很有魅力和吸引力。

陈丹青的色彩表现手法不仅是表现景色,还表现了自然的律动和轮回,使观者感受到一个动态的自然世界。

三、陈丹青风景油画的构图手法陈丹青的风景油画构图严谨协调,给人一种稳重厚重的感觉。

他的画面表现了一种心灵深处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构图的巧妙运用,他让画面有了一种自然的韵律和节奏感,这种感觉不仅是视觉上,也能触及到观者的心灵。

陈丹青运用画面中的景物来表现自然的秩序和韵律,他的横竖纵向线条将画面划分为几个大区域,使其显得稳定而又有序。

他的画面又不是死板的纵横式构图,而是一种带着流动性的摆动,这种摆动不但不会让画面显得太过于平庸,反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陈丹青风景油画的艺术表达陈丹青的画中有一股很强的情感流露,他笔下的河流、树木、山峰、云彩,都是他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他固然是画家也是爱好者,他所表达的许多情感,许多技巧,都是来自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经验。

名画 《老板》 赏析

名画 《老板》 赏析

名画《老板》赏析摘要:一、画作背景介绍二、画作内容分析三、艺术风格评述四、画作内涵解读五、总结与欣赏建议正文:名画《老板》赏析一幅画作,一个角色,一种生动的表现,让我们不禁对画家背后的故事产生好奇。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名画——《老板》。

一、画作背景介绍《老板》是我国著名画家陈丹青创作的一幅画作。

陈丹青,生于1953年,是我国当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受到广泛赞誉。

这幅《老板》创作于2005年,是陈丹青“肖像系列”作品中的一幅。

二、画作内容分析《老板》的画面描绘了一个身着黑色西装,端坐于红色背景前的男性人物。

画中人物面容严肃,眼神坚定,双手交叉于膝盖,姿态威严。

画家通过对人物神态和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企业老板形象。

三、艺术风格评述陈丹青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善于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在《老板》这幅作品中,画家的笔触坚实有力,色彩对比鲜明。

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人物轮廓,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红色背景与黑色西装的强烈对比,进一步突显了画中人物的力量感。

四、画作内涵解读《老板》这幅画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体形象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画中人物严肃的姿态、坚定的眼神,暗示着企业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同时,这幅画作也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家们面对挑战、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五、总结与欣赏建议总之,《老板》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欣赏这幅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画家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能体会到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之后对西藏的关注和援助。

该作品用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西藏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体
现了新时期中国美术在思想、艺术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新变化。

首先,陈丹青在《西藏组画》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他积极追求表现
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

画面真实地反映了西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描绘了苍茫的高原、雄伟壮观的山川、宁静的草原和独具特色的藏民民俗文化,给人以一种深沉而真实的美感。

特别是在“教育”场景中,画中女孩子坐在地上读书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新中国对西藏
人民教育的关注和关爱,也表现出中国向西藏提供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次,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结合了西方绘画的现代性与中国绘画的传统性,具有很
高的审美价值。

画面中的浓郁的色彩、用线条描绘的舒展的人物形态,以及构图的讲究性,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精湛的技巧。

画面运用线和面的手法,让每一个细节
都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厚度。

如画中的一只温柔的羊和天空中飘荡的白云,虽然是小的细节,但非常生动,老少皆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总之,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既是一幅优秀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也是一幅具有时代
意义的文化标志,展现了新时期中国美术的变化和新气象。

通过情感的共鸣和历史的认知,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并在现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作者:刘淑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2期摘 ;要: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写实艺术也可以根据其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前写实主义时期、写实主义时期和后写实主义时期。

在这三个时期中,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写实艺术各具风格和特点。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陈丹青对于风景油画写实艺术的升华和蜕变,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陈丹青多元的艺术造诣及魅力。

关键词:陈丹青;风景油画;写实艺术[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1一、陈丹青的写实艺术1953年出生于上海的陈丹青,是我国当前著名的青年油画艺术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陈丹青的油画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风景画,大多以写实为主,陈丹青也因此开辟了他自己所独有的写实艺术。

(一)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

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重要有两个,一个是陈丹青在其27岁也就是在1980年时创作的《西藏组图》,这是陈丹青写实艺术引起油画界轩然大波的重要作品;一个是陈丹青在1997年之后,将其油画中的写实手法运用到了我国山水国画中的创作中。

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都充分展现出了陈丹青独特的写实艺术造诣,他也因此成为了当前我国油画中写实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二)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价值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这与其重要的价值所在是分不开的。

首先,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充分借鉴西欧的写实手法,为我国油画创作的写实艺术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

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充分借鉴了传统西欧的写实手法,“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①其次,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耐人寻味。

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并不是简单的临摹或者速写,而是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人道主义思想,因此陈丹青写实艺术下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普遍带有一种真挚和深沉的力量。

这种力量中同时也有较为浓重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这也充分体现出陈丹青对于传统油画写实语言的非凡理解。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作者:***来源:《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02期[摘要]上世紀中叶,西藏作为油画题材来源地,已引起画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为切入点,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我国近年来西藏题材油画创作做阶段性评述,通过回顾我国西藏油画创作的历史图景以及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引出油画民族化现象的学理脉络。

文章重点论述陈丹青《西藏组画》的创作思想,对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现实主义创作原理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陈丹青以其明确的创作思想、创新精神和纯正的油画语言描绘了西藏普通人民的生活情景,使中国油画创作在题材选取与绘画语境方面得到突破,冲破了文革以来“革命性”主题性创作的樊篱,形成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面貌特征。

[关键词]陈丹青;西藏组画;现实主义; 题材[中图分类号] J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2)02-0055-05On the Beauty of Realism in Chen Danqing's Oil Painting ——Taking "Tibet Group Painting" as an ExampleCui Hua(The Open Univercity of Shaanxi,Xi’an 710119)Abstract:In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Tibet, as the source of oil painting subject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art world.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tudy of realist painting sty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dopt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make a staged review of the creation of Tibetan-themed oil painting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creation of Tibetan oil paintings in China and the realist aesthetics, it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ization of oil paintings. Theory contex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Chen Danqing’s creative ideas in "Tibet Group Paintings",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alist creation principles in Chen Danqing's "Tibet Group Paintings". Chen Danqing used his clear creative ideas,innovative spirit and pure oil painting language to depict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in Tibet, which enabled Chinese oil painting creation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subject selection and painting context, breaking through the "revolutionary" theme creation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barriers of the former have formed a unique feature of realism.Key words:Chen Danqing; Tibetan Group Paintings; Tealism;Subject theme“平凡的生活到底是平凡的,只有靠成功的艺术表现才能使之动人,可见要紧的不全在你画什么,而仍看你怎么画。

浅谈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情感表达

浅谈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情感表达

浅谈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情感表达摘要:陈丹青凭借198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创作的《西藏组画》,逐渐成为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

《西藏组画》再现了藏族人民纯朴的人性,开创了中国油画注重表现乡土人情和现实生活的历史先河,被公认为是“文革”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与宣泄,而油画是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集中表现。

通过分析和解读《西藏组画》,概括总结其艺术特点与绘画语言,探讨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陈丹青;西藏组画;情感表达一、陈丹青情感表现的因素(一)个人经历对情感表现的影响陈丹青青年时期,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

十五岁的时候他跟随中学美术老师辛明炎先生学画,那时他跟着老师到处画毛主席像,这也为他创作《西藏组画》埋下了伏笔。

因为从小酷爱画画,在赣南苏北农村插队时,他一有空隙就画速写,珍惜每一分钟自学画画。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举办了“法国乡村油画展”,法国大师伦勃朗、柯罗、米勒的原作一经展出,便让中国的艺术家们大饱眼福。

这正是他所神往的境界,这次画展对陈丹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进藏的时候,他正处于逆境,这正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正因为他体验过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过困苦和思考,从而使他在面对平凡日常时也能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

第二次进藏以后他有了心灵的土壤和寄托,便成天在藏民同胞中转悠、观察,不到一天的功夫他竟能画出一百多张速写来,每一幅都紧紧抓住了人物形象与特征。

《西藏组画》中的好几幅画的取材都来自于这些速写,画面上的藏民同胞们仿佛置于观赏者的眼前,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坑坑洼洼黝黑的皮肤和各种服装衣饰散发出来的酥油的气味。

(二)受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影响一幅优秀作品的诞生能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说明这幅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体现着艺术家们对生活的体验、对艺术的理解。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从某个方面上也体现了当时所处时代的高度与变迁。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西藏组画》是中国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创作的一幅重要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作于1983年,整幅画由小题组成,共有53个画面,是艺术家对西藏的一次深入探索和表达。

这幅画通过细腻的画面表达了西藏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和宗教文化,展示了西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画面中,艺术家以细腻入微的筆觸描绘了雪山冰川、广袤的草原、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生动刻画了牧民、僧侣、游牧民族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西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承载着对西藏的赞美和热爱。

他用细腻的笔触、绚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构图,创造出一个色彩斑斓、富有辽阔感和神秘感的画面。

他独特的情感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画面的每一个元素都显得鲜活而生动,令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西藏的壮丽景色和深沉的文化氛围。

这幅画体现了陈丹青作为现实主义画家对现实的关注和表达。

他通过表现西藏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绘画中,他通过精确的构图、刻画细节和色彩运用,展示了自己对实际存在的深刻理解,并试图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给观者。

尽管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价值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研究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其对实际生活的真实而细腻的描绘,对于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和人们对现实主义艺术的认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达,陈丹青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西藏组画》是一幅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它以其细腻的构图、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视角,成功地表达了对西藏的热爱和关注,同时也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幅作品所呈现的丰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使其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艺术家对西藏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对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探索。

当代最贵油画1.61亿人民币——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

当代最贵油画1.61亿人民币——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

当代最贵油画1.61亿人民币——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陈丹青牧羊人草图西藏组画进城之一朝圣板上油画 53.5x79cm 1980年进城之二板上油画 79x55.5cm 1980年6月4日,北京保利202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正式开槌,现当代艺术夜场共呈现29件精品,其中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牧羊人》以1.61亿元人民币成交,大幅刷新并创造艺术家个人新纪录。

当晚,《西藏组画·牧羊人》以8000万元起拍,2分钟内迅速加价至9000万元。

在电话委托突破一亿元时,现场开始了价格拉力赛。

历经十余分钟数轮激烈的加价之后,最终以1.4亿元落槌于8068号牌买家,加佣金1.61亿元成交。

陈丹青西藏组画· 牧羊人1980 年作,板上油画,78.6 × 52.3 cm成交价:RMB 1.61亿(创艺术家拍卖最高纪录)《西藏组画·牧羊人》是陈丹青《西藏组画》中对画坛影响力最大的一件,著录、出版及发表达100多次,也是现阶段市场上唯一一幅还在流通的西藏组画系列作品,由藏家珍藏了14年。

《牧羊人》大胆直白的描绘了一对拥吻的情侣,一种纯粹的激情通过对人物的描绘跃然纸上,男人的背影强悍有力,女人的动作稍显僵硬却又带着一丝笨拙,整个画面的组合显得非常和谐,画中既没有政治意义,也不存在教条式的内容,是爱情主题首次出现在画布之上,毫不回避,毫不修饰。

是当时创作中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存在,如此更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这也是在街上看来的情形。

有趣的是这一对男女并不年轻了。

我弄不清他们是不是夫妇,女的并不好看,她一再用脚绊住那个男的,等他停下后,她就靠到墙上去,然后把男的拉向自己。

我在前六幅中老式画墙,就把背景换成草原。

荒凉草原上这对穷人的接吻也有一番诗意。

热恋中的女子为什么非得又年轻又漂亮呢?这些“笨重”灵魂的美好爱情实在比公园里的恋人更打动我。

我不知道牧人们的爱情在草原上是否老像一些画中的那样:男的吹着笛子,女的含羞而坐,假如真有那么文雅,我更喜欢这种粗鲁可爱的举动。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西藏组画》是陈丹青于1998年创作的一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

这组作品以其真实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陈丹青对于西藏的情感与思考。

《西藏组画》中的作品大多以人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来描绘西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在其中一幅作品《寺庙》中,陈丹青用沉稳而深沉的色调,表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外墙上写满了经文,周围的人们则虔诚地跪拜着。

通过这幅作品,陈丹青展示了西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一幅作品《群山》则用饱满而热烈的色彩,描绘了壮丽的雪山环绕下的藏民村庄。

在这幅作品中,陈丹青通过繁忙而欢快的人群活动,展现了西藏人民的勤劳和朴实。

而蓝天白云和峻岭雪山的背景,则表达了西藏自然环境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想象。

通过对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藏的深入了解和真挚的情感。

他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逼真地描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信仰,同时又通过创造性的绘画技法,赋予作品更深入的内涵和视觉冲击力。

这组作品不仅是对西藏文化的一次重要的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对西藏的赞美和关注,是陈丹青对于这个神奇地方的真诚表达。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一组描绘西藏风土人情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

这组画作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了西藏的荒凉、蔚然和壮美,它不仅是对西藏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的真实呈现,更是对西藏民族性格与精神面貌的生动刻画。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艺术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西藏组画》的具体分析,探讨陈丹青的现实主义艺术对西藏题材的研究与表现。

一、现实主义美术的概念与特点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强调艺术的真、善、美,立足于对现实的客观描述。

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

现实主义美术着眼于具体的现实生活,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力求通过艺术手法将观察到的客观世界再现于画布之上。

2.反对传统形式的装饰性表现。

现实主义不追求华丽、虚假的形式,而是在尊重艺术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倡导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达。

3.注重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

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普通人的生活,力求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的丑恶、不公与不道德。

二、《西藏组画》的主题内容及艺术特点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组对西藏风土人情深刻而真实的描绘,主要内容包括了西藏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这组画作以其丰富的色彩和饱满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西藏的神秘与祥和、苍凉与壮美。

陈丹青对西藏地理环境的描绘非常生动。

在《雪域藏胞》这幅作品中,画面上雪山高耸、云雾缭绕,寺庙和房屋点缀在雪山脚下,让人感受到西藏风光的壮美。

在《阡陌之中》中,画面上的藏民和牦牛在广袤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行走,勾勒出西藏广袤的地域,以及藏民和牦牛勤劳的生活场景。

陈丹青对西藏宗教信仰的表现也十分细腻。

在《信仰之光》中,画面上的僧侣在佛殿里虔诚地祈祷,佛光照耀下的画面给人以神圣的感觉,让人产生对西藏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陈丹青对西藏民族风情的表现异常生动。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3篇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3篇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第一篇: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意义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以其精湛的笔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广泛推崇。

在他的创作生涯中,风景油画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以其高度写实的特点而著称,这是他通过观察自然而获得的独特技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意义。

首先,陈丹青的风景油画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

每幅画都表现了在具体时空背景下的物质世界,这是重要的写实意义之一。

他在作品中准确地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特征,包括形态、质地、光影等等。

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在这些风景画中,陈丹青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他重点表现的是自然界的细节和变化。

例如,他在山峰和树木的表现中,准确地表达了每一棵树和山峰的形态和特征,捕捉到了每一个自然物体的瑰丽处。

这种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使得观众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和庞大的能量。

第三,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也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主题和情感。

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投射到绘画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情感感染力。

例如,他曾表示,他通过绘画山水,希望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绘画作品也成为了他内心情感的一种倾泻。

最后,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不仅在技术上能够精准地表现自然物体的特征和细节,而且在颜色和构图方面也有巨大的创造力。

他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使得绘画中的自然物体在视觉上具有了极高的美感,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宝贵资产。

总之,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在其写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准。

他通过绘画准确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物质特征和变化,也通过情感的投射和艺术创造力,将自然界呈现出来。

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绘画艺术中的珍品,也使得我们在欣赏陈丹青的作品时,感受到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第二篇: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技法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其风景油画以高度写实而著称。

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与“民国范儿”

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与“民国范儿”

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与“民国范儿”作者:来源:《世界文化》2013年第02期画家陈丹青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凭借《西藏组画》轰动了国内外画坛,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外重要展览,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陈丹青的绘画多以人物画为主,同时也创作了大量当代风格的静物画。

他始终坚持欧洲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反对矫揉造作。

其色彩凝重洗练,用笔洒脱,巧妙地将心灵中的诗篇以真挚的感情和高超的写实技巧绘制成视觉图像。

他的作品一贯有朴实自然、感情细腻的特点,画面浸透了他对人民和文明的虔诚与热爱,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追问。

纯美的艺术语言和自然朴素的人文情怀,使他的作品有着一种扣人心弦的魅力。

《国学研究院》创作于2001年,是陈丹青为庆祝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所作。

同时,这也是他回国几年中所创作的最大幅作品(182cmx227cm)。

此画曾因作为《新周刊》(2010年9月第330期)的专题“民国范儿”封面而被众人熟识。

随后在其引起的关于“民国范儿”的热烈讨论中,此画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民国形象代言”。

“民国范儿”也—直是此画作者陈丹青主推的话语之一,他多次在自己的文集和演讲中提及。

“民国范儿并不单指权贵,而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劲。

民国前后出来举事的家伙,敢作敢为,有豪情,有胆气。

成败不论,忠奸另说。

”民国时,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际会,诞生了一批学贯中西、会通古今的大师。

那个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长袍马褂的晚清遗老能和西装革履的留洋博士同台授业竞技。

正如此幅《国学研究院》中所描绘的五位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师。

画中五位先生从左向右依次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清华于1925年成立国学研究院,主张用现代学术观念来治理传统中国学问,主要研究中国经史古学,培养各级学校的国学教师以及终身从事学术研究之人才。

国学研究院到1929年结束,在短暂的四年中,开创出一股研究国学的新风,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一页。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以其富有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在他多次前往西藏旅行的基础上创作的。

这组作品以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融合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西藏的独特魅力和神秘魅力。

在《西藏组画》中,陈丹青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绘画技法,将西藏的高原风光和特色民俗生活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表现出来。

在绘画构图上,他充分展现了西藏壮丽的雪山、湖泊和草原等自然景观,同时也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悉数呈现。

通过这些作品,陈丹青将西藏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展现了西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中,笔触精细入微,色彩鲜艳丰富,形象栩栩如生。

在绘画风格上,他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强调对西藏景观和人物形象的真实再现。

他更注重捕捉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动作和细节,通过用色、用笔的方式将藏族人民的朴实和真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特色,体现在他对西藏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和描绘。

在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西藏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把握和情感表达。

他所呈现的西藏并非浮光掠影的表面现象,而是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真实、饱满的西藏风土人情。

与此陈丹青的作品也展现出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观。

通过对西藏的真实描绘,他呈现了西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民俗之美,展现了西藏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内涵。

通过这些作品,陈丹青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西藏,唤起人们对西藏的向往和美好向往,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和热爱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集中展现了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这些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绘画语言展现了西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大程度地将西藏的独特魅力和神秘之美呈现给观众,也使得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感受到西藏的壮美和文化底蕴,在当代社会中更加关注和关爱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中国当代知名美术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风格和题材,其中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的《西藏组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美术的角度出发,对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现实主义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是指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以真实、客观、精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社会、人生、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和情感。

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对现实的真实表现,注重对细节和形式的把握,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和逼真感。

在中国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美术曾经历过多次风格和形式的变革,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是对现实的真实呈现和关注。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题材表现,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组作品以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特殊的民族文化为题材,通过对西藏人民的生活、信仰、传统等方面的深入观察和描绘,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西藏世界。

陈丹青通过对西藏地貌、人物、生活场景等细节的刻画,使得这些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在《西藏组画》中,陈丹青采用了写实的绘画手法,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他对西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通过对西藏人物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服饰细节等方面的真实描绘,使得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西藏风景和民俗的再现,更是对西藏人民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深入揭示。

观者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陈丹青对西藏的热爱和敬意,更能从中感知西藏人民的坚韧、勇敢和朴实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发对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也在艺术创作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艺术领域,西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艺术题材,但大多数作品都停留在表面功夫和传统印象上,缺乏真正深入西藏社会和人文精神的表现。

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通过对西藏世界的全方位观察和描绘,使得这组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他对于现实主义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他在西藏创作的一组大型油画作品,展现了西藏人民独特的生活、风俗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主义美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西藏组画》共由七幅大型油画组成,分别是《西藏游正阳宫》、《西藏女孩》、《西藏萨迦寺》、《西藏念珠》、《西藏串经场面》、《西藏站台》和《西藏朝拜》。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西藏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西藏人民生活的刻画,呈现了他们的朴素、虔诚和坚韧的精神状态。

陈丹青在创作《西藏组画》时,采用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力求真实地描绘西藏的景象和人物。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西藏的雪山冰川、原野草地和藏民的民居寺庙等场景,通过细腻的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质感。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陈丹青注重把握个体的特征与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修行者,还是聚精会神的读经者,他都用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示了他们向内心探寻和追求信仰的执着和虔诚。

他通过对西藏人民特有的装束、发式和面部特征的再现,以及对他们活动场景的刻画,使得作品更具有地域特色和真实感。

除了形象的表现,陈丹青还通过构图和视角的运用,展示了他对于艺术语言的创新尝试。

他大胆地运用透视法,将画面的前后景深度层次感揭示出来,使得画面更加立体感和空间感强烈。

他通过特殊的拍摄角度和剪影效果,突出了人物的主题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西藏组画》这组作品的创作,陈丹青不仅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展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细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对于人性和信仰的思考和反思。

他通过笔墨的描绘和形式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关注。

《西藏组画》这组作品是陈丹青在现实主义美术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陈丹青油画艺术特点王五(XX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2008级1班)摘要: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 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

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

他的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

陈丹青(1953-)上海人。

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

1980年毕业,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陈丹青於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

“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後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於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1982年移居美国。

2000年回国应聘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绘画系第四研究室责任教授。

作品多次参加海外重要展览。

多幅作品为美术馆、美国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关键词:陈丹青油画《西藏组画》一、陈丹青的代表作陈丹青于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创作《西藏组画》西,在八十年代初引起画坛震动.其真实、朴野、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思想,一扫当时概念化的创作空气,影响深远.因而,这七幅画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代表作品.此前,陈丹青的创作还包括《进军西藏》、《泪水洒满丰收田》等优秀作品.今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大展中,《泪水洒满丰收田》在“新中国美术”部分被置于重要展位,以象征一个时代结束的休止符号.陈丹青在美国居住多年,西方纯正的油画看多了,用笔点像书法,会游走,有弯度起稿准确,笔笔到位,游走的笔触与造型极好地结合到了一起,这点看他的《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很清楚。

二、陈丹青代表作的发展1.陈丹青作油画《西藏组画》艺术性《西藏组画》在当时看来由于缺少大家早已习惯了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而遭到"创作还是习作"的质疑。

今天,我们在重新梳理中国美术三十年发展历程时发现:《西藏组画》对中国美术三十年的美术史意义不在于油画的技巧,而正在于这一看似"缺少主题性和思想性与习作无别"的艺术创作取向。

换言之:《西藏组画》的美术史意义在于表达了对长久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被"工具化"了的反感和企图反拨的努力,从而使她成为中国油画去"工具化"开始的标志。

2.《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艺术特点本书根据陈丹青同名画展编成,收录了他归国十年的代表性画作。

画作大致分成三类:一类是画册写生;一类是人体或肖像;一类是外出写生。

以作画年份为序编排,完整呈现陈丹青十年来油画创作的大致面貌。

两篇谈论绘画的长文,则指向中国油画的深层问题:一个全然属于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在移植到不断追求西化与现代化的中国时,如何寻获存在的意义。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第一次推出陈丹青的画集,以朴素简易形式编成,方便普通读者购买,但印制却是精益求精的。

画集不但囊括了《归国十年》画展的精华内容,更增添大量图片与文字,成为一部人文气质浓厚的绘画读本。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是为普通读者编辑的一本画集,收录了陈丹青归国十年来代表性画作,并配以饶有兴味的解说文字,从中可了解陈丹青绘画艺术的大致面貌。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内两篇长文《回到写生》《面对原典》,专谈写生与临摹,直指油画移植中国百年来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歧异,甚至可说是近三十年中国文艺状况的诊断书。

●2010年11月,陈丹青回国后首次大型个展“归国十年”在中国油画院开展;12月,他参与策划的《回到写生》、《面对原典》也热闹开幕。

连续三个油画展,震动中国画界。

人们惊呼,“油画陈丹青”赫然归来。

三、陈丹青艺术成就的分期及特点从油画创作的过程来看,创作是需要观念的。

观念支撑艺术生活,作品要具有表达性、视觉性或阐述性,是需要观念来支撑的,艺术的本质来源于观念。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到实践的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艺术家观念的体现,没有观念就谈不上思考,没有思考就谈不上艺术的创作,更谈不上对艺术创作的绘画。

观念艺术已成为当下文化、艺术的主流和方向。

在目前多元状态中,凡是能够开拓任何思想,并利用一切更改把个人的知识、梦想转变为有效地表现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现实的风格和艺术,就是最好的艺术。

无论从现实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观念艺术已经以其越来越独特的观念方式进入艺术生活。

在当代艺术中,油画艺术占有重要领地。

然而,因其作者和风格、技法的不同,其身价自然有所区别。

但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一般收藏家来说,如何鉴赏,或者判断其艺术价值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加之被称之为商品油画的行画,在市场中异常活跃,让普通消费者多少有些盲从。

尽管严肃绘画与行画之间并无关联,但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异同,仍是消费者需要弄清的问题。

一、前现实主义时期1968年至1976年为前现实主义时期,陈丹青先生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十五岁时跟随中学老师辛明炎先生学画,从他油画启蒙教育时,在他心里就种下了向欧洲大师学习的种子,这是他日后出国的一个伏笔,那时的他跟着老师到处画毛主席像,晚上临摹欧洲经典画册,这又为他日后的《西藏组画》埋下另一个伏笔。

1970年到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劳动的空隙,他珍惜每一分钟自学画画,不停的画速写,他的超强的速写功力,正是那时练成的。

1974年前后,出版了《边防线上》和《飞雪迎春》两部革命题材的连环画,均获得成功。

并且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油画作品《老将和小将》,以后又相继创作了《给毛主席写信》、《进军西藏》等。

《给毛主席写信》画风带有文革油画的特点,画中一群年轻人正在给毛主席写信,表示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的革命决心,色彩明快,笔触清晰爽洁,强调明度与色彩的对比,颇受俄罗斯油画的影响,《进军西藏》为历史题材,画面上茫茫大雪,战士们正冒着大雪勇往直前的向西藏进军,人物造型深沉坚毅。

这时期陈丹青先生艺术创作的特色正反映出我国艺术创作的总体要求:艺术创作的主题是根据形势需要,属于政治宣传。

强调领袖人物的高大及工农兵形象。

画风积极明朗,画面充满感召力,造型上注意主要人物健康向上的力量和戏剧性。

色彩上以“红、光、亮”,表现积极而热烈精神倾向,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写实主义。

体现作品风格的三突出原则。

陈丹青先生说:“我的文革创作没有个人经验,只有国家经验,而国家经验就是党的意志……这不是我个人的状况,而是全体艺术家的状况。

”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陈丹青先生正在西藏。

围绕这一重大事件,陈丹青根据在当地农牧区收集来的素材创作了大型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金灿灿的麦田里一群正在收割的藏民们停下手中的活,围在一位手拿收音机的汉子身边,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噩耗。

人群中的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有的哭泣有的悲伤,神态肃穆,丰收的麦田和悲伤的人群形成对比,远景是蓝天白云,中景是丰收的麦田,近景是悲伤的藏民。

以淳朴和自然的写实手法绘制而成。

虽然仍受苏联绘画模式的影响,硬而阔大的笔触、摆和扫的用笔,但画面中已看不到“红光亮”,并且表现了文革中没有的题材——“哭”,这里已看到了现实主义《西藏组画》的萌芽,整幅画带给人生动感人的触动。

这幅画以西藏自治区送展的名义参加了全国美展,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成为陈丹青先生的成名作。

并为日后他报考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这幅作品不仅有属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在1999年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大展中在“新中国美术”部分被置于重要的展位,以突出象征一个时代结束的终止符,可以说陈丹青先生的前现实主义时期,是现实主义时期的过度期二、现实主义时期1980年至1989年为现实主义时期。

1980年他二度进藏,创作了毕业创作《西藏组画》,把中国油画创作从伤痕美术的政治情结和形式美中解放出来。

他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宣传符号,而是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载体。

打破了在人们头脑中成为定势的苏联式的绘画模式。

被认为是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创作,在美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他的真实、朴野、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思想,一扫当时概念化的创作空气影响深远。

《西藏组画》有七幅小画组成,分别是《母与子》、《进城之一》、《康巴汉子》、《朝圣》、《进城之二》、《牧羊人》、《洗发女》。

它向人们展示了以往美术作品中不可能感受到的自然与真实,有着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真实的塑造了高原上自然淳朴的人性之美,所表现的主题是生命、自然朴实的人的魅力,他用最真实的情感和熟练而朴实的绘画语言缩短了观众与西藏高原的距离,追求人性的净化和超越,质朴和真实,讴歌人性的真善美。

当他踏上西藏这块土地面对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从少年时代积累起来的艺术灵性和对西欧油画的感悟一下子醒悟了,他的审美向往,油画语言造型功力、生活底蕴、一时间集合成一股创作律动,一股脑地倾泻于画面上,在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上极尽朴实,浑厚的灰褐色几乎统领画面,然而却极富情感力度,涂抹的笔触效果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使作品有一种凝重感,人物神情动态生动传神。

这组画里创作的第一幅是《母与子》。

画面中,把孩子揣在衣襟里喂奶的藏族妇女,因艰辛劳作而疲惫沉默,目光甚至有些呆滞,这些都是此画的感人之处。

《牧羊人》对拥吻的情侣描绘大胆而直白,亲昵而粗鲁,男人露出脊背强悍有力,女人动作笨拙僵硬,组成一幅人性真善美的画面,把爱情主题大胆得表现在画布上,直接而不掩饰,开启了绘画中人性的复苏和个性的张扬,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在《康巴汉子》中,我们看见五位藏族汉子占据画面,他们身着厚实而陈旧的藏袍,套着破旧的毡靴,脸上带着粗犷又沧桑的表情,自然真实的阳刚之美,笔触坚实而饱满。

陈丹青先生说:“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既很容易被人忽略,有特别能打动人…当一个牧羊女怀抱婴儿跟着丈夫走来时,在他怯生生的神色和紧拽丈夫衣袖的细节上,在这一家三口的动人关系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近乎庄严的美……我其实是跟随这对夫妇走进了他们的整个生活和精神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