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第三章 训诂的体式与内容(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章句》: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赵 岐章句:孟子适梁,魏惠王礼请,孟子见 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 利吾国乎?”【赵岐章句:曰,辞也。叟,长 老之称,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之魏,故 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 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孟子注 疏》标点本2页)
【疏:“ 相鼠”至“何为” 。○正义曰:文公 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剌之。 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 也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 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 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 也。○笺“视鼠”至“者同” ○正义曰:大夫 虽居尊位,为闇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 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 廉耻,与人无礼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 “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 对之。】(孔颖达《毛诗正义》标点本205页)
例1: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吾欲观于转附、 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 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 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 非事者。”(《孟子·梁惠王下》)
例2:
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 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 《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左传·昭公元年》)
前两例是随上文而作释,第三例似乎也是自释 其文,但结合第四例看,原本是释出自《尚 书》的词语。这样看来,自释其文与释古书 之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难以截然区 别,这二者是可以合并起来的。
至于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笔记中的训诂,比较零散,比较随 意,形式与随文释义近似,似也没必要单列 一项。在考察训诂发展史与综合各家意见的 基础上,我们将训诂体式分为这样三类:随 文附释类、专题通释类、群书散见类。
有人在随文释义的注疏、通释语义的专著之外, 增列文献正文里的训诂、考订书中的训诂两 项,大体覆盖全面。不过,仔细推敲,文献 正文里的训诂多为随文释义,所不同者,注 疏是依附于经文而出现,古书正文的训诂是 随上文而出现,而这个“上文”,可能是作 者自己的叙述文字,但也可能是摘引《尚 书》、《诗经》等书文句,若是后者,也应 算作附于古书。
随文附释之二:章句类
章句类 章句本指古书的篇章和句读,作为训诂术语,
是“离章析句”的意思。近人刘师培《国学 发微》云:“故传之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 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 章句除解释字词之外,还要串讲语句、段落 的大意。一章的大意叫章旨,揭明章旨是章 句的重要任务。
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 的《楚辞章 句》是“章句”体训诂的代表。宋朱熹有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与传、注、 笺之类相比,前者较简明,而章句则较繁复。 与义疏(正义)相比,前者属多重解释,范 围较广,而章句偏重正文之语句、篇章大意 的串讲与分析,重点较突出。
随文附释的训诂,也就是胡朴安先生所谓 “传注派之训诂”,其体式在古代汉语课程 的“古书注解”部分多有介绍。作为一门独 立的训诂学教学书,有必要详加介绍;而作 为面向高校中文学科师生的训诂学教程,则 可作灵活处理,对于具有一定古书注解知识 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有关内容可以从略。
随文附释之一:注疏类
注疏类 严格意义上讲,直接解释古书叫注,疏通注
1、随文附释类
1、随文附释类 我们不用大家熟悉的、习用的“随文释义的注
疏”说法,而改称“随文附释”,是为了更 有概括性,更符合训诂实际。有的学者因为 将训诂学定位为“历史语义学”,所以采用 “释义”这样的表述。
我们反复强调,传统训诂学的解释内容十分广 泛而丰富,并不限于字义、词义问题,这一 点后面还要讨论。随文所释者,既然不仅仅 意义问题,那么用“释义”二字就不那么准 确了。再说,义疏之体出现较晚,用“注疏” 之名不能将先秦古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进去, 也不能涵盖汉初的注释内容。
文叫疏。把同一古书的注和疏编在一起,就 叫注疏。注只释原文,疏兼释正文与注文。 疏也叫正义。清黄承吉《左传旧疏考证序》 云:“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 正。”唐孔颖达等人奉诏撰《五经正义》, 乃“正义”之名之始。或谓官修的就叫正义, 后世则不尽然。
我们这里所用的“注疏”,属于其广义用法, 包含单用的传、注、笺、解、释、训、疏以 及合用的传注、注疏、注训、注解、训诂、 义证、疏证等。如毛亨《毛诗诂训传》,郑 玄《周礼注》、《毛诗笺》,皇侃《论语义 疏》,贾公彦《周礼注疏》。
第三章 训诂的体式与内容
一、训诂的体式 1、随文附释类 2、专题通释类 3、群书散见类 二、训诂的内容 1、解释字义 2、注明音读 3、校正文字 4、概括句意与章旨 5、说明语法与修辞
一、训诂的体式
所谓训诂体式,指训诂的体制和形式,也就是 训诂内容呈现的方式。周大璞先生《训诂学 要略》将训诂体式分为“随文释义的注疏” 和“通释语义的专著”的两类,照顾到训诂 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主要成果,为一般人所 接受。若要全面考察和细致区分,则不止如 此。
例3: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 “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 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 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孟子·告子下》)
例4: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 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 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 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 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 海。(《孟子·滕文公下》)
例如《诗经·相鼠》注疏: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 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 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 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 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