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课 专题13 《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原卷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课前预习单
第三单元多彩童年11 《论语》十二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省.吾身()不逾.矩()曲肱.而枕之()2.解释下列词语。
(1)通假字。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意为②不亦说乎同,意为(2)古今异义。
①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②饭疏.食古义:今义:③学而不思则罔.古义:今义:④匹夫不可夺.志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①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②而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博学而.笃志③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作,②吾日.三省吾身作,③传.不习乎作,④温故.而知新作,⑤饭.疏食作,3.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4.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换位置?为什么?(2)“温故”与“知新”是什么关系?(3)怎样理解“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参考答案1.yùn wǎng dài xǐng yú gōng2.(1)①有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②说悦愉快(2)①可以凭借表示可能或能够②粗劣清除阻塞使通畅③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蒙蔽④改变强取,抢(3)①了解得到②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顺承,并且连词,表并列③愉快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4)①名词状语按时②名词状语每天③动词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④形容词名词学过的知识⑤名词动词吃3.丘仲尼春秋儒4.(1)不能。
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陈述的对象先是“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
如果换位置,则不能体现出这个意思。
(2)孔子意在讲学习方法,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机构专用)新课论语十二章—江苏省2020年小升初语文暑假提升学案
暑期语文辅导教案【文言文阅读】1. (1)隐藏,躲藏(2)想要(3)更加(4)表示约数2. C(C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代词;A项中的“之”为动词,可译为“到……去”;B项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D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3. (1)蚯蚓趁着(蜈蚣不注意的)间隙(又)拔去了它的一只脚。
(2)蚯蚓于是毫无顾忌地爬出了洞穴,咬着蜈蚣的腹部吸食它。
4.示例:面对强敌,我们不要害怕,不要一味地退缩,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掌握局部优势勇敢地出击,从而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阅读提示】本文开门见山,交代了对立的双方:蜈蚣和蚯蚓。
因为蜈蚣强大而蚯蚓弱小,所以蚯蚓只能隐匿穴中,不敢出去交战。
然而,蚯蚓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屡屡拔去蜈蚣的脚。
尽管蜈蚣号称“百脚”,但在蚯蚓持久战的攻略之下,脚被拔得精光,最终成了蚯蚓的盘中餐。
【译文】(有)一只蜈蚣在蚯蚓的洞穴上转来转去。
蚯蚓躲藏在洞穴中,忽然探出头拔去了蜈蚣的一只脚。
蜈蚣发怒了,想要进入洞穴,可是洞穴太小,容不下(它)。
(蜈蚣)正在环绕着洞穴来来回回地走,蚯蚓趁着(蜈蚣不注意的)间隙(又)拔去了它的一只脚,蜈蚣更加愤怒,却又不能把蚯蚓怎么样,(蜈蚣)守在洞穴门口不肯离开。
蚯蚓于是慢慢地拔蜈蚣的脚,经过一个时辰左右,蜈蚣已经没有脚了,虽然没有死,但身体不能转动了,只能横卧在地上,像僵死的蚕一样。
蚯蚓于是毫无顾忌地爬出了洞穴,咬着蜈蚣的腹部吸食它。
【文言文阅读】3.(1)正在(2)往,到(3)费用,钱财(4)技术高超4.(1)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2)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并且还应该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你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
专题13 《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解析版)小升初语文暑假温故知新大礼包
专题13《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学而不思则罔.(______)思而不学则殆.(______)不亦说.乎(______)三省.吾身(______)传.不习乎(______)不逾.矩(______)一箪.食(______)好.之者(______)曲肱.而枕之(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逝者如斯夫.(______)【答案】 (1). yùn (2). wǎng (3). dài (4). yuè (5). xǐng (6). chuán (7). y ú (8). dān (9). hào (10). gōng (11). dǔ (12). fú【解析】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省”是多音字,shěng,xǐng,“三省”读“xǐng”,“说”是通假字,通“悦”,要读通字的拼音“yuè”。
“愠”不要读成“wēn”。
“笃”不要读成“mǎ”。
“夫”不要读成“fū”。
“好”是多音字hǎo,hào,“好之者”拼音是“hà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思而不学则殆.(5)吾日三省.吾身(6)学而不思则罔.(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博学而笃.志【答案】(1)按时。
同“悦”,愉快。
(2)从。
(3)生气,恼怒。
(4)疑惑。
(5)自我检查、反省。
(6)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越过。
(8)喜爱,爱好。
(9)坚定。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及编撰而成。
它以为主,记录了。
《论语》与《》《》《》并称“四书”。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粗体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 人不堪.其忧()15. 可以为...师矣()()()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8.饭.疏.食饮水.( ) ( )() 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找出文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十二章 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上
论语十二章暑假预习课课练(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七上11.论语十二章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不愠(yùn)逝者(shì)B.罔(wáng)笃志(d )殆(dài)焉(yān)C.箪(dān)好之者(hǎo)曲肱(gōng)惑(hu ò)D.三省(x ng)传不习乎(zhuàn)逾(yú)矩(j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3.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B.温故而知新(新: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C.思而不学则殆(殆:懈怠)D.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⑥学而时习之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吾日三省吾身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5.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名句默写】1.(12分)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课内阅读】(12分)(23-24七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阅读《论语》,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2.(4分)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说:(2)人不知而不愠.愠:(3)传.不习乎传:(4)博学而笃.志笃:3.(2分)翻译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传/不习乎C.可以为/师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5.(4分)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18分)(20-21七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阅读《论语》,回答问题。
七年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一、基础训练1.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B.吾日三省吾身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B.传不习乎(传授)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D.回也不改其乐(乐趣)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5)人不知而不愠()(6)饭疏食,饮水()二、默写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七年级语文暑假文言文衔接预习----《论语十二章》
(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
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O92
(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O9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3.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虚词归纳 而: ①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O折92)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⑥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⑦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⑧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⑨不义而富且贵(表顺承) ⑩切问而近思(表顺承)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 “O以92”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师矣。(强调复习)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 以待人)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O④9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 中矣。(博学仁德)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子曰:“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
”《为政》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张》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上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
【逾】,越过。
【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
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
【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35、【三军】指军队。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B.论语(lún) 传不习乎(chuán)C.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吾日三省吾身(shěnɡ)D.博学而笃志(dǔ) 思而不学则殆(dài)2.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按时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C.学而不思则罔罔:疑惑D.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优点3.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其不善者而改之。
4.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人不堪其忧()(2)择其善者而从之()(3)仁在其中矣()(4)学而时习之()(5)人不知而不愠()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仁在/其中矣D.匹夫不/可夺志也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组织编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著作。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要坚守志向,不要轻易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中论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要避免别人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篇《论语》十二章(满分分值:41分)基础巩固训练1.标注字音(4分)(1)人不知而不愠. ( )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 (4)学而不思则罔.( )2.课内实词释义(8分)(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为人谋而不忠.乎(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人不堪.其忧(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匹夫不可夺.志也(8)仁.在其中矣3.句子翻译(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4.课内探究(4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指什么人?孔子更欣赏哪种人,为什么?中考提分特训1.读下面句子,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4分)(1)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热情,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孔子说“ , ”,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 , 。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修养的重要方法。
通过广泛地学习,① 自己的志向,② 地提出问题,联系现实思考自我,才能循序渐进有所获得。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2分)3.从文中或铿锵有力,或循循善诱的言语中,可以读出人物的品格。
“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① ,体现的是曾子内察自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的品格。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意思是② ,③ ,体现的是颜回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
(3分)4.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孔子对远道而来朋友的欢迎。
请摘抄下面古诗中展现王勃对友人真情厚谊的诗句,并将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批注在相应位置。
(3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论语十二章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同学们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想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同学们不妨提前预习。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第一部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1分,共50分)(1)时习说乎有朋不愠君子(2)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不信传不习乎?(3)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4)温故而知新可以(5)罔殆(6)人不堪其忧(7)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8)饭疏食饮水曲肱不义于我(9)三人焉善者而从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11)夺帅匹夫(12)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二、填空。
(每空1分,共45分)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以语录体和体为主。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3、表明了学须有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5、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 ? ?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2、《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13、《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统编版)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论语》十二章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作业练习《论语》十二章【基础回眸】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不亦说.乎()(2)三省.吾身()(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5)思而不学则殆.()(6)一箪.食()(7)曲肱.而枕之()(8)博学而笃.志()2.填空。
(1)孔子,名 ,字仲尼,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家学派的代表人。
(2)《论语》主要是记录的一部书,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3)成语“择善而从”出自《<论语>十二章》,它是从“”一句演变而来的。
(4)2021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盛装亮相,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张开双臂喜迎四海宾朋,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本解读】4.本文所选语录,根据内容可分为三大类。
请将下列句子所属类别分别填人到相应的括号内。
(填序号)A.谈学习态度B.谈学习方法C.谈道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考链接】链接一:《〈论语〉十二章》(节选)对比阅读【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课时 《论语》十二章(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课时《论语》十二章一、积累与应用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6)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肱:)【答案】(1)生气,恼怒(2)学过的知识(3)迷惑。
疑惑(4)跟随(5)坚定(6)胳膊【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要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和识记。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不堪其忧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通假字的把握。
仔细分析选项即可。
ABD三项不含通假字。
C 项中的“有”通“又”。
3.阅读课文,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只读书却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5)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6)(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向他们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7)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学而不思则罔.(______)思而不学则殆.(______)不亦说.乎(______)三省.吾身(______)传.不习乎(______)
不逾.矩(______)一箪.食(______)好.之者(______)
曲肱.而枕之(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逝者如斯夫.(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思而不学则殆.
(5)吾日三省.吾身
(6)学而不思则罔.
(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博学而笃.志
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不堪其忧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____,字
________,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家。
(2)人们常说的“四书”是指《________》《大学》《中庸》《________》这四部书。
8.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文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态度?
11.文中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对待学习应有怎样的方法?
12.文中谈品德修养的句子有哪些?本文教导我们应有怎样的品德修养?
三、课外阅读
孔子学琴
孔子学鼓琴①师襄子,十日不进②。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
”有间④,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⑤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⑥也。
”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⑦,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鼓琴:弹琴。
②进:进展,此指换新曲。
下文“益”同此。
③数:拍节之数。
指演奏技巧。
④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⑤志:乐曲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⑥得其为人:想象到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⑦如王四国:这人好像是个王者,他的眼睛在关注着四方。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得.其数
(2)师襄子辟席
..再拜
14.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2)丘未得其为人也。
15.文中写“师襄子辟席再拜”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孔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课文中的哪则语录?孔子学琴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四、体验中考
(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乙】
孟子曰:“尽信书①,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ù)②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深造③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④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公孙丑下》)【注释】①书:指《尚书》,②杵(chù):捣物的棒槌,这里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③深造:高深的造诣。
④资:积累。
⑤原:同“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必有我师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一日暴.之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D.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画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C.【甲】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乙】文中“策”指马鞭。
D.【甲】文的“可以为师矣”与【乙】文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B.【乙】文中演化的成语“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懒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
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始。
译文:
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