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治疗

合集下载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罗杰斯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罗杰斯

1罗杰斯把心理治疗领域的存在主义治疗称做“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假设是: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

作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是提出一个新兴的心理疗法,同时也是当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变革者。

比如罗杰斯本人推行心理治疗演示,将心理治疗本身从重重黑幕中解放出来,被世人接受。

实行咨询录音,对心理治疗的本身提供数据支持,科学分析。

提出社会性心理咨询,而非只针对个别富裕阶层的心理服务,让心理服务从此脱离了医疗结构与私人诊所的局限等。

在心理治疗倾向方面,由之前的医生、专家的“有指导方针”,转向为“无指导方针”或来访者自我指导趋向,实现了心理治疗认识的再一次认识变革。

罗杰斯的贡献,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2在心理治疗领域,应当说有贡献的人还是不少。

比方说弗洛伊德有贡献,荣格有贡献、罗杰斯同时期的贝克认知治疗也有贡献。

但是比较而言,罗杰斯的贡献又是最“无形广阔”的,为什么呢?罗杰斯更多是在针对心理学应用社会与服务社会的整体贡献。

他这个贡献,更多是在针对社会文化、心理融合、民生民主、国际信任合作的贡献。

当时就有很多人觉得把来访者中心疗法也归类为广义的心理学第三势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罗杰斯,在美国、在世界领域,心理学未必发展的如此迅捷。

随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流派,罗杰斯本人社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以至于后来几乎影响了世界心理学发展。

另外,在理论渊源上,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马斯洛曾在韦特海默指导下,研究整体论,形成整体分析的方法论。

罗杰斯也主张对人的心理事件或直接经验进行现象描述和整体研究。

罗洛•梅强调对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存在意义的心理实践等等。

主张存在主义的马斯洛提出了口号;主张实践的罗杰斯则促成了国际间心理治疗领域的响应。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
哎哟喂,今儿个看了罗杰斯心理治疗那些经典个案,心头硬是感触多得很。

罗杰斯这老爷子,心理治疗硬是有一套,看了他帮那些人心头结打开,我是既佩服又觉得心头暖洋洋的。

就说那个玛丽妹子吧,长期遭家庭暴力,自卑得很。

罗杰斯老爷子呢,不急不忙,先给她整个安全的环境,让她想说啥子就说啥子。

无条件积极关注,深度倾听,这一下子,玛丽妹子心头那个石头就慢慢放下来了。

她开始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慢慢地,参与社交,学新技能,自信就找回来了。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嘛!
还有那个约翰大哥,工作压力大,心头焦虑得很。

罗杰斯呢,也不急着给他出主意,就让他自己去想,问题出在哪儿,咋个解决。

结果呢,约翰大哥自己想通了,焦虑也缓解了,生活又回到了正轨上。

这方法,真是高!
再说艾米小妹子,家庭变故,学业压力,自卑抑郁得很。

罗杰斯老爷子还是那套,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她觉得自己还是有尊严、有价值的。

慢慢地,艾米小妹子心头那个自卑的阴影就散了,她开始觉得自己还是有优点的,自信也就找回来了。

看了这些个案,我是真心觉得罗杰斯老爷子心理治疗那套方法,真是有用得很。

他让人心头那个结,慢慢地就解开了,人也就活得更自在、更自信了。

这不仅仅是心理治疗,更是一种人生的启示嘛!以后啊,要是心头有啥子过不去的坎儿,我也想试试这种方法,说不定心头就豁然开朗了呢!。

社会个案工作——人本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人本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人本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总结自己的临床辅导经验后提出的。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经过反复的实验总结,得出促使服务对象改变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又称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人本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人本治疗模式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在生理方面表现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人所特有的充分发挥自身各种能力的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

罗杰斯把自我概念界定为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个部分。

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而周围他人在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爱护时,总是附加一些条件要求服务对象迎合他的标准。

这样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就会受到周围他人价值标准的影响。

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依赖周围他人的价值标准,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与自己的真实需要发生冲突。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服务对象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

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服务对象通常借助曲解或者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再维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个时候服务对象就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疗法的创始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内容,相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被称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势力”。

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训练,毕业后在罗彻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中心作为心理治疗家工作了12年。

他在心理治疗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阐述自己的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观。

1951年出版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为来访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心理学方面的贡献是杰出的,曾于1964-196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1956年和1972年分别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杰出专业贡献奖。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

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不适合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不适合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

1.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在搜寻资料过程中找到两个版本的说法,下面一一罗列)一理论基础: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

心理学经典人物-罗杰斯

心理学经典人物-罗杰斯

外国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罗杰斯对人性一直持乐观态度,相信人们可以挖掘其潜能和获得幸福,这为人们了解人性提供了新视角。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 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 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罗杰斯的生平和主要心理治疗观进行叙述总结,以加深对罗杰斯的认识。

关键词:罗杰斯生平心理治疗观来访者中心疗法自我感悟引文: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他是20世纪最卓越的,最有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

罗杰斯心理治疗又称“非指导性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

马斯洛去世之后,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心理治疗观。

1、罗杰斯生平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

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

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 来访者主动求助→工作者说明情冴→鼓劫来访者自由表达 感情→工作者接叐、认识、澄清对斱的消极情感→促迚来 访者的成长→接纳来访者的积极情感→来访者开始接纳真 实自我→帮助来访者采叏决策→疗效的产生→扩大疗效→ 来访者全面成长→治疗结束
六、治疗结果
• 1、实际 使当事人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 极地评价。 • 2、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和较有能力自主, 性格较健康。 • 3、接纳 使当事人对自己和本身的感叐以及对 他人较为接纳。 • 4、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己的经验作出压抑 ,较能克朋压力。 • 5、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现较成熟,适应能 力增强。
人本治疗模式
Company
LOGO
秦川社区:零星梦
一、理论背景
• 人本治疗模式又称当事人中心治疗法,其创始人是美国心 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罗杰斯自1940年开始建立人本治疗 法基本概念和治疗方式,此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充实其 理论,使人本治疗法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 点,但其基本理论还是保持一致,并具有鲜明的特色。 • 人本治疗法认为,人的问题产生于人不能接受自我,不愿 接纳自己的情绪、行为和需要,所以整个治疗的方向应该 是让案主接纳自我,为此必须关注案主的自我防卫机制。 治疗过程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工作者的真诚、无条件的接纳 与同感,使案主处于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真诚关系中, 在这种不设防的状态下,案主更可能袒露与发泄平时掩饰 的情绪与需要,从而增加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最终产生 自我接纳的效果。


• • • • • •
• •
2、 本案例的治疗策略 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所经历的事件,积极关注来访者,引导来访者能自由 表达客观自我、表达自己感情、接叐自己感叐、接叐自己过去负面的情感。 最终能够迚行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寻囘积极乐观的人性、寻求性格的 健全収展。 3、 咨询过程(请看小组演示) 4、 使用技术总结 (1)、设身处地地理解的技术(共情) 用言语、非言语甚至沉默作为交流手段,让求助者感叐到自己是叐关注的, 是叐理解的,能够打开心扉接叐咨询师帮助自己寻找真正的自我。 (2)、坦诚交流 咨询师在不来访者交谈时,表现得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坦率,幵丌刻意表现 出咨询师的地位。丌压抑来访者的冲动。对来访者的消极反应丌作出防御的 反应。幵丏要坦诚、一致,所思、所想、所言、所作要一致统一。在适当的 时候能够袒露自我。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収展潜力基础上对其表示尊重,幵不他们一起努力,相信 求助者的能力。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NEXT
14
人本治疗模式
在罗杰斯看起来,人本治疗模式中案主是真正的治疗中心,是治疗的 主动者,而社工则处于被动者地位,社工的责任是协助案主发挥潜能、 实现自我。整个治疗过程更多体现出来的不是刚性的指导,而是柔性 的关系重构。实际上,这种隐含的、内潜的社工地位对社工本人的专 业特质要求更高。罗杰斯认为,一个优秀的专业社工或治疗者应该具 备三种优秀品质
第一,真诚。这被认为是人本治疗工作者最重要的专业品质,因为种 种原因,前来求助的当事人也就是案主往往会自我封闭,以便保护自 我,逃避恐惧。这就要求工作者本人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真诚 地开放自我,主动地接纳案主,这是心灵之间的对话,外在的技巧无 足轻重,更重要的是,工作者本人良好的自我会对案主产生无形的但 却是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人本治疗模式
XXX:XXX
XXX:XXX
2
人本治疗模式
目录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也被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1902-1987),这个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主要受 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早期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深深地受到了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心理学专业的发 展表现出了令人惊奇的一致性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主义清晰地看到了这两种心 理学的局限性,深人批判了心理 分析和行为主义两大流派,在研 究样本上选取健康和成功的人士,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系统整体的观 点,因此,人本主义彻底摒弃了 心理分析的悲观主义和行为主义 的机械主义,进而采取积极的乐 观主义,由此开创了迥然不同的 另一个心理学天地,这也是之所 以称人本主义为第三思潮的另一 重深层意义
6
人本治疗模式
总体来说,人本治疗模式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罗杰斯认为,人性的积极性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文档资料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文档资料

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1951年改为“来访者为中心治疗”;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行为主义)。

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心里治疗的基本条件。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其中一个关键的思想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针对当时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由治疗者主导一切的倾向,此时期罗杰斯的体系称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以《来访者中心疗法》(1951年)一书出版为标志。

在这本书中,罗杰斯阐述了这一疗法的理论和实践。

在理论方面,更深入地探讨与分析了人的自我概念等问题,在实践方面,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称为“经验阶段”。

20世纪60年代起,罗杰斯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治疗中究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使当事人发生改变,并力图使自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经验检验。

从而导致罗杰斯对咨访关系的强调,重视咨询者的态度对当事人的影响。

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现在称为的“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

这一名称的改变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罗杰斯兴趣重点的转移:他强烈地希望把他的体系扩展到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以外,使之应用于社会的不同方面,诸如政治、教育、管理、家庭团体等。

该疗法名称的变化基本上是其阶段变化的一个反映。

目前该疗法是当今世界上地位比较稳固、影响很大的几种治疗流派之一,同时也是新的治疗模式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1、人性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心理治疗 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罗杰斯心理治疗 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治疗: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开发,是一种人文精神治疗方法,注重客户的主观经验及其自我引导和成长的能力。

这种疗法强调治疗师在与客户互动中无条件的正面评价,同情心和一致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的经典案例,并就其在当代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相关性提供专家评论。

个案研究:27岁女性莎拉在艰难分手后寻求治疗以解决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在最初的会话中,莎拉表达了她生活中的绝望和缺乏方向的感觉。

她以低等的自尊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挣扎,这影响了她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和追求事业目标的能力。

在治疗期间,治疗师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为莎拉探索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提供了支持性和非判断性的环境。

治疗师积极倾听了莎拉的担忧,验证了她的情绪,用同情心反射了内心的挣扎。

随着时间的推移,莎拉开始对治疗师产生信任和开诚布公的感觉,这使得她能够更深入地探究她根本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随着治疗的进展,莎拉获得了对自己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模式的洞察力,这些模式根植于她童年父母忽视和情感虐待的经历。

通过治疗师无条件的正面评价以及同情的理解,莎拉开始重新评价她的自我价值,挑战她的负面信仰。

她发现了一种新的赋予权力和代理意识,这使她能够对其生活作出积极改变,并以新的信心追求她的个人和专业愿望。

专家评注:以人为中心的疗法主要专家伊丽莎白·史密斯博士提出了她对于莎拉疗法经典案例的看法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在当代实践中的相关性。

史密斯博士强调了治疗师无条件的正面评价以及同情的存在对于促进与当事人的治疗联盟的重要性。

她强调必须为客户创造安全和支持性的空间,以探索其内心世界,而不必担心判断或拒绝。

史密斯博士承认,莎拉走向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的旅程证明了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在促进积极变化和情感愈合方面的变革力量。

史密斯博士还强调了治疗师与客户互动中的一致性和真实性的作用。

她强调,治疗师与客户真诚和透明的接触对于建立信任和关系至关重要。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篇一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最近读了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我这心里啊,那叫一个波涛汹涌!咱先说说这书里的案例吧,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啥情况都有。

有的病人感觉自己像被困在小黑屋里,怎么都找不到出口;有的觉得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心里委屈得不行。

读着读着,我就在想,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个小角落,藏着自己的不安和恐惧。

就像我自己,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觉得天要塌了,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心理困扰呢?罗杰斯的方法让我觉得挺神奇的。

他不像是那种高高在上,告诉你该怎么做的人,而是像个贴心的朋友,静静地听你倾诉,让你自己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就琢磨着,要是身边多几个这样的朋友,那得多好啊!不过,我也有点怀疑,这方法真的对所有人都管用吗?也许有的人就是需要别人直接给个答案,自己根本没心思去慢慢摸索呢?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觉得以后再面对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问题时,可能会多一份理解和耐心。

你们说,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心灵导师”呢?篇二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这感觉真是五味杂陈啊!书里的那些个案,就像是一部部精彩的电影,让我沉浸其中。

有的案例让人同情得不行,比如那个一直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人,我就在想,咋能这么看低自己呢?也许是生活给了他太多的打击,把他的自信心都给打没了。

罗杰斯的治疗方式真的挺特别,他那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病人的心。

可我又在想,这会不会让病人变得过于依赖呢?我读着这些案例,心里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也会陷入一些小小的心理困境,比如害怕被别人否定,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不就跟书里的某些人有点像吗?说真的,我在想,要是罗杰斯能来给我做做心理治疗,会不会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呢?不过,再仔细想想,也许我自己也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只要我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变。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代表人物:罗杰斯人物简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代表人物:罗杰斯人物简介

强调个体自我实现
• 认为个体行为受到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 • 自我实现是个体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重视个体情感和认知体验
• 认为情感和认知体验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 通过关注个体情感和认知体验,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治 愈
尊重个体主观性和自主性
• 认为个体在心理治疗中应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 • 尊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选择,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
罗杰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实践和发展
•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效果和有效性 •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和技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 拓展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如教育、管理等 •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融合和整 合
• 被誉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 • 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 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5
罗杰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挑战与争议
罗杰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验证
•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价和验证存在难度 • 难以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治疗效果的显著性
• 1924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 • 192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 193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 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受到卡尔·罗杰斯的影响,开始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职业生涯的起步与发展
职业生涯起步
• 1931年开始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心理学讲师 • 1935年晋升为心理学教授 • 1940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和心理咨询 中心主任

以来访者为中心心理疗法—罗杰斯

以来访者为中心心理疗法—罗杰斯

以来访者为中心心理疗法—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心理疗法,也有翻译成咨客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C·R·Roners)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

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

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

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咨客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弗洛依德学派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年。

早在1939年,他就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来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

”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自己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客中心治疗》一书,为患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数十年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同那些有各种烦恼的人直接接触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并积累了许多经验。

简言之,有以下几点:(1)他发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长时间装假。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咨询师的视角
(1)不把外在的价值与标准强加于当事人; (2)在他们与当事人的关系中努力做到真诚; (3)倾听并回应当事人;
咨询师的视角
(4)通过他们的语言、声音以及非言语行为 传达他们的接受、理解、尊重和对当事人 作为人的自豪;
(5)努力向当事人传达无条件的、积极的关 注;
(6)向当事人传达他们相信当事人是有责任 感的、能够自我指导的人。
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进行包办代替 式的解释和指导。
在他后期把患者中心治疗进一步发展为以人
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思想和人格理论,强调 要把每一个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 。
罗杰斯在心理治疗中强调个人的作用。 每一个人都应主宰自己而不是受别人的主宰。
罗杰斯通过他的心理治疗和实践, 完成了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 从外在干预的医学模式向平等关系 的个人中心模式的转变。
以人为中心疗法创始人
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 (1902—1987)
我希望你们只将我所讲的当作一个目前有用的 解释,而不是最后的定论。
——卡尔·罗杰斯
个人中心疗法
• 非指导性治疗 • 患者中心治疗 • 个人中心治疗
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并产生建设性 变化的潜能。
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启发这种潜能,促使其
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人类的存在的性体验
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心理分析把人看作 神经病患者,行为主义把人看成是一种较 大的白鼠或者是一种较慢的计算机。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的 第三种力量”提倡人本—存在的心理学和 心理治疗。
人的本性是什么?
人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因为这种存在能够反
治疗关系
个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巧是倾听技巧:情感 映照、复述、共情反映等等。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共情、同感性理解;无条件积极接纳;真诚一致。 这三大基本原则的理论在于:人本主义理论对人抱有相当的信心,相信人在本质上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有能力自己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做出改变。罗杰斯:“来访者能够从某种关系中重新找回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能力。而咨 询师若能提供这种关系,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便会出现”。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篇一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最近读了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我真的是感触颇多啊!你说这人的内心世界咋就这么复杂呢?罗杰斯通过一个个案例,就好像拿着一把神奇的钥匙,一点点打开了那些紧闭的心门。

我就在想,也许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角落。

比如说其中一个案例,那个患者一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干啥啥不行。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是不是有时候也会这么贬低自己呢?可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不行,但读了这个案例,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我们给自己设的限制。

还有个案例特别有意思,患者和罗杰斯的交流过程中,情绪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的情感可不就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嘛!说不定我自己在某些时候,也是这样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又阴云密布。

读着这些案例,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个不同的人生,看到了他们的痛苦、迷茫和挣扎。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挫折,跟这些人比起来,可能真的不算啥。

我觉得吧,罗杰斯的方法不是那种一下子给你个标准答案,而是陪着你一起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这多酷啊!不过我也在想,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不是对所有人都管用呢?也许对于一些特别固执或者根本不愿意改变的人来说,也会有难度吧。

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真的让我对人的内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多了一份关注。

篇二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我这心里头真是翻江倒海的!你说这些个案里的人,咋就这么多烦恼和困惑呢?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怎么都爬不出来。

不过反过来想想,咱自己不也有迷茫的时候吗?我记得有一个案例,那个人总是害怕和别人亲近,觉得一亲近就会受到伤害。

我就琢磨着,这是不是因为他过去经历了啥不好的事儿,留下心理阴影啦?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因为一些过往的经历,变得不敢去相信别人,不敢去付出真心。

还有个案例特别逗,患者一会儿觉得自己能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啥都不是。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 心理治疗经典个案 读后感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篇一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哎呀,读完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说真的,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书可能会枯燥得像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地念课文,谁知道读进去之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罗杰斯这家伙,真有他的一套。

那些个案里的人,就好像是我身边的朋友,或者甚至可能就是我自己。

他们的困惑、痛苦、迷茫,那种感觉,我觉得我可能都懂。

也许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纠结和不安吧。

比如其中一个案例,主人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左右为难,我就在想,这不是常有的事儿嘛!谁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过?我自己不也常常寻思着是该多花点时间陪家人还是努力拼事业?这让我觉得罗杰斯不是在遥远的书本里,而是就在我身边,懂我的心思。

不过,我也在想,罗杰斯的方法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灵丹妙药,但对于另一些人,也许只是暂时的安慰。

毕竟,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那么复杂,哪能一套方法走遍天下呢?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也让我更愿意去倾听别人的心声。

这一路读下来,还真不错!篇二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后感哇塞,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经典个案,读完我简直要被震撼到了!你们能想象吗?那些个案例里的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就像是被困在黑暗深渊里找不到出路。

可罗杰斯就像一束光,照进了他们的世界。

我读的时候就在琢磨,这心理治疗到底有啥神奇的魔力?为啥罗杰斯能让那些人打开心扉,说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也许是因为他那无比真诚和包容的态度吧,让人觉得可以完全信任他。

不过呢,我又在想,这要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咱普通人能做到像罗杰斯那样吗?我觉得可能有点难。

毕竟,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哪能那么容易就给别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呢?还有啊,这些个案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处在他们的位置,我能走得出来吗?我心里真没底。

也许我会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一直打转,找不到出口。

但是,不管怎样,这本书让我对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初在1942年,罗杰斯称他的治疗为“非指令性治疗”,1951年定名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反,罗杰斯治疗的医生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而像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治疗者不对病人发出指令,也不进行调查、解释或分析。因而治疗中既不采集病史,也不下诊断。治疗者不控制治疗的程序及内容,只决定治疗的时间和长短。治疗过程集中在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上。治疗者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抱着充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通过重复病人所说的话,对病人陈述中的情感作出反响,以便让病人尽量表达和暴露自己,充分体验到他的情感和自我概念的不协调,将此揭露出来加以改变,就能使病人有所进步。
内脏变化的体验并非出于想象。Don(1977—78)提出,当一个人精神内守,用容忍和非批判的态度专心体察自身的感觉,就可以产生感觉上的变化。病人可以指出它在记录带上的位置,它是一种躯体可以感受到的释放,在这一时刻有独特的脑电波型,而在此之前脑电图上出现稳定的a节律,证实这种体验伴有生理上的改变。
(4)不协调
它是指机体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当它消失时就可以证明在治疗中确实存在。例如,一个人的自我对别人(配偶、母亲或其他人)并无敌意,但当他与自己的机体体验接触时,却发现自己充满了怒气。“我对他感到生气,我是一个有这种感情的人。”此时他的自我概念已明显改变。
当存在高度不协调时,实现的趋势就会混乱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自我概念受实现趋势的支持,使这个人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机体力求满足本身的需要,它与自我概念和意识中的愿望可能大相径庭。这时,自我向一个方向活动,而机体却朝向另一个方向,造成情感和理智的脱节。不协调是产生焦虑的根源,这种冲突在治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可以和病人谈论他的体验。例如在一次交谈时,发现病人对他父亲显然有否定的情感,当治疗者说:“你大概正在生他的气吧?”,病人回答:“不是”;“感到痛苦吗?”,“这也不确切”;“那么,是轻蔑他吧?”,“是的,正是这样!”病人接着说下去,打算探索这种情感。显然,也曾同时感受到某些内部的生理改变。这种形式的体验,是治疗过程中发生改变的主要成分之一。
历史
罗杰斯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很早就从自身的业务中认识到,如果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爱护,儿童和成人都有能力自主地改变他们的生活。罗杰斯对道德教育和宗教失去信心,对心理学的测验方法和精神病学的诊断和解释方法也不满意。他利用直观、经验和研究,发展了这种独特的治疗。
30年代,罗杰斯在纽约的Rochester指导中心,观察了治疗者行为对病人的影响。40年代初,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作了系统研究,撰写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书中列举了病人与治疗者谈话的实例。1945年至1957年,他在芝加哥大学继续作治疗、研究和教学工作。1951年出版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书中包括罗杰斯治疗的理论以及在个别心理治疗以外的应用。1957年至1964年,他到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从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尝试,结果不够理想。后来在加里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中心,训练治疗者和机构领导人。目前他正积极应用这一原则,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实现的趋势
这是对人类基本特性进行多年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正常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他将逐步学会行走,尽管跌倒、失败和受挫,最终将学会各种动作。在心理方面也是如此,只要有生长发育的条件,有机体的这种自我实现趋势会克服各种障碍和痛苦。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基础发布: 2009-5-14 10:03 作者: admin 来源: 网络转载 进入心门社区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是通过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从空想或实验室公式中推导出来的。1942年罗杰斯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后来经过几次充实,有时作了根本性的修正。它是有关治疗过程的理论,而不是人格结构的理论;是一个对影响人类行为因素的综合理论,而不是弗洛伊德学说那样的起源学理论。
技术
罗杰斯治疗时,给予病人充分的时间和注意,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调来探索其处境。治疗者必须以真诚、耐心和理解的态度,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关系。治疗者如能敏锐地觉察到病人陈述中的情感,对病人不做个人判断,抱接纳的态度,就能够帮助病人体验到他的怒气或其他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使他产生紧张、躯体反应或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以往被自我概念排斥而未觉察到。如果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移情,应将它反响回去并不作解释。这样就能创造一种独特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他是独立自主的,而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到他人的评价、拒绝或劝说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从消极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随之产生健康的和自我实现的态度。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根据,是认为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能够了解自身,使生活态度和行为产生建设性的改变。病人的这种潜力,在与治疗者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放和发挥,罗杰斯治疗的关键乃是医患关系。
罗杰斯指出,这种疗法不同于其他心理治疗的特点为:(1)治疗者应采取一定的态度,这是治疗取得效果必需的条件;(2)治疗心理障碍时,是根据治疗能使心理进一步成长的事实,而摒弃医学模式;(3)治疗者的作用,仅限于根据病人当前的感受和体验,与之建立关系;(4)注意的中心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5)治疗成功的标志,是病人的态度发生转变,更直接地体验到自己的情感,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生活能力日益提高;(6)治疗的动力是人们普遍具有的自我实现趋势;(7)治疗所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进程,而并非人格的结构;(8)强调必须继续研究,以便获得有关心理治疗的实质性知识;(9)同样的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人,不论他们被诊断为“精神病人”、“神经症患者”或“正常人”;(10)把心理治疗看成各种建设性人际关系的特殊例子,广泛接受心理治疗领域内的各种知识;(11)从实践经验中建立理论,并不断丰富其内容,而不是把经验加以歪曲,以符合既定的理论假说;(12)关注心理治疗实践中产生的哲学问题。罗杰斯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认为现有的医学模式,包括诊断系统和专门治疗,完全不适合于心理障碍的人。
许多学者也持同样观点。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家阿尔贝特·森特-乔盖依从一生的工作中得出结论:生物体内肯定存在着一种动力,推动它不断完善自身。在细胞水平上和整个生物体中,他都以实例证明了这种动力的存在,为生物体的实现功能这一概念提供了坚实的论据。
无数的环境因素可能妨碍人类机体的实现趋势。被这些生理上和心理上有害因素包围,实现趋势可能受阻或完全停顿下来,产生一些歪曲的、奇特的、不正常的表现,对社会形成具有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的力量。在这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体没有根本区别,只是更加复杂一些。人类正常的实现趋势被歪曲或受阻时,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反应形式。
(2)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乃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取决于这一自我概念。对任何一个新的体验都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反应:(1)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为一体;(2)对其不加理;(3)产生歪曲的反应。
当新的体验与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或被视为对自我概念的威胁时,就容易产生后两种反应。
自我概念非常刻板的人,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容易遇到困难。罗杰斯认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过程,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轻病人内心的压力,使其不至于歪曲或拒绝与自我概念(理想化的自我)不一致的体验。
(3)体验
它是对客观事物和可以意识到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但在治疗方面有其特殊的含义,通常称为“充分体验”。吉德林(1962,1978)曾详细说明了这一概念,并发展了一种“集中注意法”来帮助病人,使其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向下向内,直至产生可以觉察到的生理和内脏的感觉变化。这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当注意力集中于以往被否认的体验,用接纳的态度对它进行充分体验时,就会给治疗带来转机。
学习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需借助录像和视听装置,经过若干年专门训练,学会对情感进行反响的技术。这一技术曾帮助过众多教育家、企业经理、政府官员和父母。本疗法可以应用于人与人相互影响的任何场合。主要适用于有主动性和能交往的病人,而不适于精神病人,患躯体病者、沉默和有抵抗的病人,以及需要做出诊断和评价的病人。
什么是罗杰dmin 来源: 网络转载 进入心门社区 罗杰斯治疗是罗杰斯(1902—1987年)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被公认为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人本主义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采用的途径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疗法不同,认为不正常的行为,不能光靠探求无意识记忆或者改变反应来纠正,相信病人只要得到治疗者的温暖和鼓励,发挥出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