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王夫之的语言观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一、简介王夫之(约公元217年-公元278年),字子华,东晋末年著名的士大夫、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南朝文学评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文学批评家。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之鼻祖,其主张贯穿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之中,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二、立论观点王夫之主张“实录写事,虚实相生,尽心尽性”。
“实录写事”强调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贴近生活,要求作家要深入生活,切实体会和感悟生活的点滴,不可虚构虚幻。
同时,他主张虚实相生,即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虚构的元素,使作品更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三、风格特点王夫之的文学批评风格以精辟、深刻、犀利见称。
他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准确有力,言简意赅,往往一语点破作品的要害。
他在文学评论中不拘泥于形式,善于抓住作品的内核,从思想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解。
四、艺术追求王夫之倡导的文学观念中,艺术的追求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他主张文学要有思想性、艺术性,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题材,要有个性和独创性。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家应该注重写作技巧的提高,追求艺术的完美和卓越。
五、现实关怀王夫之的作品中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批判,他致力于揭示社会现实中的弊病和不公,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倡导正义、关怀弱势群体的力量,作家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为社会发声,唤起人们的警觉。
结语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了新的先河,为后世文学评论家树立了榜样。
他倡导的“实录写事,虚实相生”、“思想性、艺术性”等文学理念,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王夫之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才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泰斗。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实用版)目录一、王夫之其人及其时代背景二、王夫之的理学观念的形成三、王夫之的理学观的主要内容四、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王夫之其人及其时代背景王夫之,字子真,号船山,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生活在明朝末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儒学,寻求改革社会的新思想。
王夫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他的独特理学观。
二、王夫之的理学观念的形成王夫之的理学观念是在深入研究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个人经历形成的。
他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王夫之的理学观以“格致诚正”为核心,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三、王夫之的理学观的主要内容1.“格致诚正”:王夫之认为,格物致知是达到诚其意、正其心的途径。
只有通过观察事物、探究道理,才能达到真诚、正直的境界。
2.“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识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知行应当相互促进。
他反对只知而不行、只行而不知的做法,强调真知来源于实践。
3.“性善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后天环境的影响,人性有时会变得堕落。
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向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天人合一”:王夫之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的影响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格致诚正”、“知行合一”等观念,对明清之际的儒学复兴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的教育理念对近代教育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文化的基础工具。
在哲学领域,一些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的本质、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语言观主要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后现代主义、语言哲学等。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这些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
一、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是20世纪初期一种基于逻辑和实证科学方法的哲学流派。
该流派的创始人是莫里斯·施利克和鲁道夫·卡尔纳普等人。
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逻辑形式和实际应用,认为语言的真实性在于其与实际经验相符合。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中的语言应该是严格、精确、可验证的。
在科学领域,语言应该遵循逻辑原则,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来验证。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问题可以通过语言分析和逻辑推导来解决。
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观强调语言与现实的连结性,认为语言是人类认识现实的手段。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认识和描述事实、真理以及逻辑上的关系。
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理论语言和经验语言的区别。
理论语言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和哲学论述的语言,它应该避免含糊和不明确的表达。
经验语言是指描述经验和实际事实的语言,它应该正确、准确地反映现实。
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者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实证性,他们过于强调了语言与经验的关系,而忽略了人类语言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因此,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观被批评为“语言工具论”。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一种在哲学、文化和艺术领域广泛流行的思潮。
它反对现代哲学的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主张对多元性、差异性和后现代状态的尊重。
后现代主义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符号和权力的交织。
后现代主义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语言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一种符号系统,其中包含许多暗示、意象和隐喻。
语言是受到文化、历史和权力关系的影响的。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语言中包含着权力关系,语言是权力的表达和运用。
王夫之伦理思想之逻辑起点与内容核心-最新年精选文档
王夫之伦理思想之逻辑起点与内容核心自先秦以来。
伦理道德便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家探究的重要问题,而人性问题又为社会伦理道德研究的逻辑起点。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伦理道德和人性论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创获。
尤其是其“性气合一”的人性论和“以理导欲”的观点不仅成为他伦理道德思想之内容核心。
而且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古代启蒙思想家的独特地位。
一、“性气合一”、“日生日成”之人性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关人性论的观点,有战国申不害的“无善无恶论”,认为人性无善与不善。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天赋人之“善端”是人性先验道德之萌芽,人皆有不忍之心,是有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苟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李斯、韩非子坚信“性恶说”。
认为人性本恶,因而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上述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虽然观点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人性生而有之,而非后天所有。
王夫之认为人性“继善而成”,“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王夫之的人性论是建立在社会文化结构之上的,社会结构在变,人性就将改变。
这是王夫之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与创新。
当然,王夫之“性日生日成”观的提出,是建立在“性气合一”基础之上的。
王夫之修正了张载的气化论观点,对理气关系做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合理与气有性之名”的新命题。
认为“人性必从气”,主张“性气合一”,“天地人物之气,其一原也”,“天地之产,皆精微茂美之气所成”,“气”乃万物之本源。
而“命之自天,受之为性。
终身之永,终食之顷,何非受命之时。
皆命也,则皆性也”。
于是,王夫之将人性定义是:“气化者化生也。
欲日性者生也。
”由王夫之的“性气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在理气关系问题上,王夫之与程朱理学有着根本区别。
程朱理学认为“理”为第一性,“气”受制于“理”。
王夫之的“性气一元论”,否定了程朱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
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人性“继善成性”、“日生日成”的“生化论”思想。
王夫之哲学妙语解读
王夫之哲学妙语解读王夫之哲学妙语解读王夫之 ( 公元 1619-1692 年 ), 湖南衡阳人 ,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称为王船山。
王夫之年轻时考取过举人,以博学多识著称。
农民军张献忠大军过湘时 ,曾邀他参加农民军 ,为他所拒绝。
清军入湘 ,他曾召集起义军抵抗,失败后曾参加南明桂王的政府。
后来见事无可为,决计归隐 ,遁藏深山 ,窜身 " 瑶 " 洞 ,始终未剃发,得 " 完发以终 " 。
王夫之是中国哲学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 他的哲学在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他的许多精彩言论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生动注脚。
下面选取他的一些哲学妙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作一解读。
1 “天人之蕴 , 一气也。
”释义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际内容只是气。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此外更无他物 ,天之象 ,地之形 ,皆其所范围也。
”释义 : 宇宙间除了气以外 ,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 , 气是宇窗的惟一存在。
天上的各种现象 , 地上的各种物体 ,都是由气构成的。
哲学点评 : 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 “聚散变化 , 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
譬如车薪之火 , 一烈巳尽 , 而为焰 , 为烟 , 为烬 , 木者仍归木 , 水者仍归水 , 土者仍归土 , 特希微而人不见尔。
故曰往来 , 曰屈伸 , 曰聚散 , 曰幽明 , 而不曰生灭。
”释义 : 气有聚散等形态上的变化 , 但气本身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
例如 , 一车柴草烧完了 , 但火焰、烟气、灰烬等 ,属木的仍归木 ,属水的仍归水 ,属土的仍归土 ,不过很细微 ,人们看不见罢了。
因此只能讲往来、屈伸、聚散、幽明 ( 隐显 ), 而不能讲生灭。
哲学点评 : 物质是永恒的 , 它只能转化 ,而不能被消灭。
3.“气之外更无 ( 完全没有 ) 虚托孤立之理也。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第一节概说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2.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3.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
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
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
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第二节言语行为理论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将言行区别对待的,“言”和“行”似乎成了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析论文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摘要:王夫之在训诂中注重发掘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提出“六经之言有大义焉”。
“夫道者。
有事之辞”等观点。
明确表明了道对辞的依存性的语言哲学观。
但他决不墨守成规、固守古人之道。
在“奉常以处变”的思想指导下,他将古人之常道与现实的历史结合起来,在哲学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使圣人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王夫之;语言哲学;六经;道;辞亲身经历了王朝更迭的王夫之,通过深入的哲学反思。
将民族危亡的根源归咎于宋明以来理学家的理论失误,认为是他们背经离道的学术造成了“人道不立”的局面,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
他说:“上古以还,典礼不修而天下大乱,皆此等启之也。
可无辨哉!”因此,他倡导“当以王之政典为式,诛暴禁乱。
惠此小民,使之和辑。
”其意在即经求治国、除暴和安民之道。
以扶民族之危难。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
他提出了“六经之育有大义焉”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反对理学家的“凿空立说”。
正是此种切时的思想使他与同时代的顾炎武、方以智等思想家一道。
确立了“即经求道”的新哲学路向。
一、六经之言有大义焉王夫之在训诂中注重发掘儒家经典之微言大义,他在《读通鉴论》(卷六)中说:“六经之盲有大义焉,如天之位于上。
地之位于下,不可倒而置也;有微言焉,如玉之韫于山,珠之函于渊。
不可浅而获也。
极之于小,而食息步趋之节,推求之而各得其安也。
扩之于大,经邦制远之猷,引伸之而立其诚也。
所贵乎经义者,显其所藏,达其所推,辨其所异于异端,会其所同于百王,证其所得于常人之心,而验其所能于可为之事,斯焉尚矣。
”在这段对六经及其所蕴含的“大义”的总论中,王夫之明确地阐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六经之肓有大义焉”。
这种“大义”就是儒家圣贤之道。
道之于六经之言,如玉石之藏于山,如宝珠之蕴于深渊。
不可简单获取,必须通过对语言的深度诠释才足以发掘“六经”之大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言道”关系在此又以新的方式得以重现。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如下:
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
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王夫之人性论
西南石油大学“中海达杯”第二届测量技能大赛实施细则根据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相关要求,结合测绘规范的规定,特制定本次大赛实施细则。
一、执行规范本次实践技能比赛包括三项内容:仪器基本操作比赛(含经纬仪对中整平及水平角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数字化测图比赛。
执行规范: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2007年版《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参赛使用仪器对中整平:J2光学经纬仪;水平角测量:2秒级全站仪;水准测量: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化测图:2秒级全站仪;三、比赛场地及范围初赛场地:专业、业余组均在石泉广场决赛场地:业余组四等水准测量场地在明德楼、明志楼门口,内容为规定线路的四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线路及要求有组委会指定)专业组数字化测图比赛场地范围约为200米×200米,测图比赛具体地点及范围,由进入决赛的各参赛队队长抽签决定各队的测区范围(由大赛组委会提前选定合适的测区并埋好控制点)。
四、竞赛内容1.预赛内容●(业余组)对中整平:参赛队以2人为一组,分两批依次进行经纬仪的对中整平,以2次对中整平的成绩取平均作为最终成绩,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
●(专业组)全圆方向观测:参赛队选出2人分别进行一个测回的水平角测量,1人数据记录,1人维持测量秩序,4人共同完成数据的计算,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
2.决赛内容●(业余组)四等水准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
要求在水准路线上经过3个指定水准点中的任意2个水准点并测出其高程,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
●(专业组)数字化测图:进入决赛的参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测区附近已有的控制点利全站仪完成测区内的图根点布设及规定测区范围的地形图测绘,成图比例尺为1:500。
在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内业成图,各小组所使用的计算机及成图软件由各参赛队自备,最终提交的成果为数字地形图(格式为dwg),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摘要】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的重视在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语言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随后在现代哲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语言哲学影响深远,对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著名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通过对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
在当代,语言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审视语言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评价来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哲学思想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语言学,西方哲学家,语言观,语言哲学,起源,发展,影响,分析,当代,意义,评价1. 引言1.1 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的重视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语言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传承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语言作为逻辑和推理的重要工具,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和沟通。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提出了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传达人类内心的情感和信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伽利略和培根也认为语言是人类灵魂的表达,是思想和理念的媒介。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康德和休谟关注语言在认识和理解世界中的作用,认为语言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而20世纪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奥斯特洛维斯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的研究,提出了语言游戏和言语行为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的重视体现在他们对语言的功能、结构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并将其视为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语言,哲学家们不仅增进了对人类认识和文化传承的理解,也为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正文2.1 语言哲学的起源语言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提出了以对话和辩论为主要方式的哲学思辨方法,他强调语言的重要性,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王夫之情景说名词解释
王夫之情景说名词解释一、引言王夫之情景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由南朝梁代文学家王逸(字夫之)创立。
该理论主张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情感描写的分析和解读,来推测作者的思想、意图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本文将对王夫之情景说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发展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
二、发展背景王夫之生活在南朝梁时期(502年-557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人雅士们纷纷涌现,他们以才华横溢的作品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然而,随着文人数量的增加,他们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导致了对于作品真正意图和内涵的深入理解变得愈加困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夫之提出了情景说这一理论,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情感描写的分析来揭示作者的真实意图。
他认为,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与其个人经历、生活背景以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对情感描写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作者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
三、核心观点1. 情景与情感王夫之认为,情感是人类内心最真实和最直接的体验,而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对情感的描写来触动读者的心灵。
他将情感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情感,二是作品中所刻画出来的虚构情感。
他认为,通过对作品中虚构情感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推测出作者自身真实情感以及其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等方面的思考。
2. 情景与作品背后含义王夫之进一步提出了“情景即语言”的观点,即通过对作品中所描述场景和人物行为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他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常常会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对这些修辞手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
3. 情景与作者意图王夫之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和意图的重要媒介。
通过对作品中情节、人物以及语言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和意图。
他强调了文学作品中情感与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对情感描写的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浅析王夫之诗学之神理说
浅析王夫之诗学之神理说提要:王夫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诗学著作中,大多数学者已经熟悉了他的情景说、意境说、现量说、兴会说,对这些诗学范畴评论较多,对于神理说有些认识不够,笔者将从神理说的渊源、王夫之神理说的内涵两方面浅析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神理说;王夫之;美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集大成的美学家。
作为哲学家他继承了张载有关“气”的理论,并且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评论诗歌与文学作品;作为美学家,源于他在诗歌评论中对美学范畴的阐述。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文学之集大成者,其诗学情景说、意境说、现量说、兴会说等范畴都有很高的理论成就。
有关“神理”说的论述出自《张子正蒙注》、《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以及《畺斋诗话》等著作中。
一、神理说的渊源“神理”在早期的著作中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周易?观?彖》说:“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其中“神”是指鬼神、神灵或神明之意。
孔颖达《周易正义》疏:“‘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而四时之节气见矣。
岂见天之所为,不知从何而来邪?”神理(神道)指阴阳不测、不可知的神秘的东西。
魏晋时期,刘勰《文心雕龙》中多次用“神理”评论,就《原道》篇三次提到“神理”。
刘勰认为“神理”与神明、道心相对应,具有通天地、尽人情的神奇效用。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王夫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哲学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哲学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气本论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万物皆由气而生,由气所构成。
这与古代哲学的“五行说”和“阴阳说”都有所不同。
他强调气的不断运动和变化,认为气是永恒不息的,而事物的变化也是气运动的结果。
二、无神论王夫之反对宗教神学,尤其对佛教和道教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认为神灵和灵魂都是虚构的,神灵的存在并不能得到证明。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经验观察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赖神灵的启示。
三、实践哲学王夫之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认为道德修养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四、历史观王夫之对历史发展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他反对复古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的状态,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五、道德哲学王夫之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价值取向。
他主张“理欲合一”,认为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人们应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
同时,他也强调“以义制利”,认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
六、方法论王夫之强调辩证法在思考中的作用。
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应该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来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强调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思考,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王夫之论字音
[摘要]王夫之注重学理,考证字音,倡导反切注音,认识到古今音差异而彻底否定叶韵说,尤其是在多音字的读法方面,反对无别义而有别音,认为方言不可取、“地从主人”不可取的注音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简化普通话中许多不必要的多音字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当然他的字音理论受时代的局限,也存在一些片面偏颇之处,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一、对流俗字书中的注音提出批评,提倡反切注音,具有科学性。
王夫之在发例起始部分,就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字音处理的一些见解。他说:
《说文》音切,乃徐铉所增。许氏原有云“读如某字者”,古今异响,多不可通。所以注切不注音者,音有不可借者多矣,惟切为审。如:如列切‘熱’字,舂俱切‘驅’字,式昭切‘焼’字,更无同音之字,将何以音之?流俗字书注音者,十九舛谬。即令不知反切,或唇舌困于方言者,宁令闋其所不知,不敢道之入迷。[1]
在明末清初学者中,王夫之和顾炎武一样,早已认识到古今音不同并由此而对叶韵说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在中国语言学史,尤其是清代小学史中,对王夫之几乎是只字不提,实在是一大缺漏。
三、揭示了一字多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王夫之认为,许慎《说文解字》所采用的“读若、读如”法,由于中古今音差异很大,已经多不可通用。他强调用反切标注,是因为很多字的读音难以借用其他字来表示,并举例说明,他认为流俗字书中许多生僻字的注音因为缺少同音字或者是受方言的影响,多有舛谬。因此,字书应特别注意汉字的审音辨音,审音当以反切为依据。
王夫之提倡用反切标音是符合时代进步的。古代常用注音方法为读若、直音、譬况。读若和直音有很大局限性。陈澧在《切韵考》中已指出:“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遇到需要注音的字,只好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叫“直音”。但有些字没有声、韵、调都全同的同音字,或者同音字很生僻,注了等于没注。因此,对没有合适同音字的,又采取“读若”法,即用读音类似的字注音,如《说文解字》:“友,读若急”,显然不准确。至于“譬况”,即打比方、作比较,描写发音状态。如何休对《公羊传•宣公八年》“而”和“乃”读音的注释: “言‘乃’深而内言‘而’外而浅”,这就更难捉摸了。再加上古今音演变以及方言的影响,读音就更不准确。“反切”正是针对这些注音既难掌握又不准确的老办法而产生的。相较之下,“反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一是由于汉字同声或同韵的字很多,任何字都可用“反切”注音,而且注得很准;二是只要懂得“双声”、“叠韵”原理,就可理解任何反切,而且容易学,一经指点便可学会。因此自东汉末,反切一直是主要的识字工具和注音工具。[2]许慎时代尚无反切,《说文解字》中的汉字注音仅为“读若某”而已。自从它问世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传写,又经李阳冰的穿凿改制,已真本不传,直至北宋,经徐铉所校定的《说文》才加注反切于每字之下,成为官方定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王夫之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刘元青;张金之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王夫之在训诂中注重发掘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提出"六经之吉有大义焉"."夫道者,有事之辞"等观点,明确表明了道对辞的依存性的语言哲学观.但他决不墨守成规、固守古人之道,在"奉常以处变"的思想指导下,他将古人之常道与现实的历史结合起来,在哲学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使圣人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刘元青;张金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4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9.2
【相关文献】
1.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2.达米特语言哲学思想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差异及关系探究
3.洛克与古希腊、中世纪时期语言哲学思想对比探究
4.达米特语言哲学思想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差异及关系探究
5.洛克与古希腊、中世纪时期语言哲学思想对比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1619-1692)中国明清之际的伟大哲学家。
字而农,号姜斋,又称船山先生,衡阳人(今属中国湖南)。
他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均有研究,尤其精于哲学,经学,史学。
他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总结和发展。
他提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揭示出“分一为二”和“合二以一”的朴素辩证法,提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进步的历史观。
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老子衍》,《庄子通》等等。
王夫之的语言理论是与他的自然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他关于“道-器”关系的理论中。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中,“器”是指一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道”指事物的一般道理。
在它们的关系问题上,王夫之坚决而鲜明的主张:“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见《系辞上传第十二章》下同)。
他认为,“道”是器的道。
就是说,没有“器”外之“道”,“道”存在于“器”中,离开器就无所谓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说,道是“形而上”和“形而后”的东西,“器”是有形的具体的东西。
王夫之强调指出,“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
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他认为无形的“形而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他又从人们的实践活动出发论述了二者的关系:古代的人们“能治器”,“而不能治道”,或者说,他们治理的是器,而不是道。
所谓“治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治理,变革和改造。
它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广大民众的事业。
在此过程中,人们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王夫之认为,人们的语言符号活动就来源于这种“治器”的实践过程,语言符号就是对“器”的描绘,复写和模拟。
他说:“故…易‟有象,象者,像器者也。
卦有爻,爻者,效器者也。
”王夫之认为语言符号具有其它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他说“爻有辞,辞者,辨器者也。
”就是说,语言符号具有辨别事物的功能。
在王夫之看来,人类掌握语言是人类获得自由的重要标志,语言的根本功能是表述和描述事物,表征和显示事物。
它是对事物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因而它使人类更加聪明,“述者之谓明,述器也”。
它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语言使人类的实践活动更具有规律性,语言使得人们“善治器”。
王夫之还认为,作为语言符号的语词(名词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上名和下名。
上名就是道的名,是抽象的名词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下名就是具体事物的名称,具体的名词概念。
无论是上名还是下名,都是事物的名称,“上下皆名也”。
他认为,两类名词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因而不能截然分开,“非有涯量(界限)之可别者也”。
特别要指出的是,王夫之认为:语言符号与它的思想内容(语义)是统一的,是不能人为的加以割裂的。
为此他批判了王弼的观点,王弼说:“筌非鱼,蹄非兔。
”意思是说,捕鱼的工具和捕兔的工具与鱼和兔是有区别的。
王弼借此表明,语言符号与其思想内容,即“能指”与“所指”是有区别的。
他的结论是:“得言忘象,得意忘言”。
他认为“意”(思想内容)是根本的,甚至是绝对的,语言符号只是获得“意”的工具。
意义得到了,工具就应该扔掉,就像得到了鱼和兔要扔掉筌和蹄一样。
王夫之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言论,愚昧的观点。
他指出“筌,蹄一器也,鱼,兔一器也。
两器不相为通,故可以相致而可以相舍。
”就是说,捕获猎物的工具是一类东西,而猎物是另一种东西,它们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掌握工具是为了得到(相致)猎物,而猎物得到了就该抛弃(相舍)工具。
而语言符号与其思想内容是统一的整体,是不能分开的。
为此,王夫之不无遗憾的指出王弼的观点离开“道”越来越远了。
此外,王夫之还全面深刻的阐明了名与实的关系,他强调“名从实起,言必拟实”,名与实交相为用,“实由名立”。
他反对知实而不知名,也反对知名而不知实。
名与实不可偏废,不可分离。
名由实而生,名又可立实;乱名可以乱实,正名可以正实。
名实两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