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钙化的X线分析

合集下载

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分析

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分析

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0T13:58:02.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作者:刘俊[导读] 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江苏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

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

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

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

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乳腺结节;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27-02 乳房疾病发生率较高,可达到10%~20%,包括肿瘤、炎症等,对于育龄期女性而言,乳腺疾病会影响妊娠后的哺乳喂养,恶性乳腺疾病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乳腺癌根治术会引起体像障碍,影响家庭关系,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1]。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处快速上升阶段,年发病率约为12/10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乳腺癌发病率接近发达国家。

乳腺癌的预后与分期关系密切,早期乳腺癌平均生存时间在5年以上,生存10年以上不在少数,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技术的发展,平均生存时间仍然会明显延长[2]。

乳腺钙化分类标准

乳腺钙化分类标准

乳腺钙化分类标准
乳腺钙化是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它是由钙盐在乳腺组织内部沉积形
成的微小钙结节。

乳腺钙化的分类标准有助于医生对乳腺钙化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管理。


下是一份通用的乳腺钙化分类标准,供参考:
1. 微细钙化:指在肉眼下难以观察到的微小钙化,通常只能在放大的影像下看到。

2. 粗大钙化:指在乳腺组织中可见的大型钙化,其最大直径通常超过0.5毫米。

3. 群集钙化:指多个钙化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群集,通常采用密度、形状、大小等特
征来描述。

4. 空泡状钙化:指内部含有空泡或气体的钙化,常见于退行性乳腺变、乳腺纤维瘤
等病变。

5. 平板状钙化:指钙化呈平坦的板状,沉积于乳腺导管壁或血管壁,常见于血管炎、动静脉瘘等情况。

6. 弥漫性钙化:指钙化广泛分布于乳腺组织中的情况,无特定形状或排列方式。

7. 双边对称钙化:指两乳腺发现类似钙化分布,在形态、密度等特征上相对称。

8. 不规则钙化:指钙化形态不均匀、边缘模糊、大小不一致的情况,常见于恶性钙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仅供参考,具体的钙化分类应结合临床信息、乳腺超声检查
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乳
腺钙化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和评估。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的表现对比分析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的表现对比分析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的表现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的表现,总结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20例乳腺钙化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其良、恶性的X线表现特点。

结果:X线显示良性病变有178例,占80.9%,恶性病变有42例,占19.1%;病理检查证实良性病变有良性病变174例,占79.1%,恶性病变有46例,占20.9%;X线良性病变检查符合率为97.8%,恶性病变检查符合率为91.3%;两种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灶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X线检查中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

良、恶性病变钙化灶间的密度、形态、分布、大小等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性病变的钙化灶最多,X线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X线;病理检查在乳腺疾病中,出现钙化灶是乳腺疾病X线检查中常见的表现,大多数乳腺疾病钙化为良性的病变,但临床研究中指出[1],约30~48%的乳腺疾病恶性病变中也出现钙化现象,因此对于乳腺疾病出现钙化时,及早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的表现,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20例乳腺钙化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7~76岁,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单侧钙化有168例,双侧有52例,其中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有17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头溢血或溢液、有肿块、疼痛等;无明显症状的患者有48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其良、恶性的X线表现特点。

220例患者病检显示为乳腺癌有46例,乳腺增生33例,脂肪坏死25例,炎症6例,乳腺增生性病变55例,囊肿24例,纤维腺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

医学培训资料—乳腺钙化X线分析

医学培训资料—乳腺钙化X线分析

乳腺钙化X线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主讲人:蒋黛蒂010402 03目录分析乳腺钙化的意义乳腺钙化检查技术乳腺钙化的影像表现乳腺钙化的判别分析乳腺钙化的意义01乳腺钙化:乳腺疾病常见的异常现象。

单独或伴随其它征象出现,良性病变占80%,恶性占20%,约65%的乳腺癌合并有钙化,其中70%为恶性钙化。

乳腺钙化的形成:组织退变、坏死机化钙盐沉积,含钙盐分泌物沉积,营养不良性钙化,肿瘤细胞快速分解的残留物等不同乳腺疾病,形成钙化的机制不同, 表现不同,分析钙化辨别病变的性质。

钙化的发生部位:腺体组织内----导管内或小叶内腺体组织外----乳腺间质(纤维组织、脂肪、血管)、大汗腺、皮肤等◆发生在腺体外的钙化多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发生多在腺体内,沿导管及分支分布。

乳房的基本功能单元是小叶----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DLU)乳房含15-18 腺叶, 20-40 小叶/腺叶,10-100 腺泡/小叶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输乳管----乳头LEFT: Lobular calcifications: punctate, round or 'milk of calcium‘RIGHT: Intraductal calcifications: pleomorph and form casts in a linear or branching distribution.钙化的表现与病变的性质乳腺良性钙化常表现边缘清晰,密度较均一,形态规则或具有特定形状。

恶性钙化多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可变化较大,多较小、形态不规则。

乳腺钙化的检查技术02乳腺影像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乳腺X断层技术 超声MRICTPET乳腺钙化的检查技术----乳腺X线摄影显示钙化上绝对的优势,尤其微小钙化微钙化是乳癌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30%—50%的乳腺癌伴有微钙化4%-10%钙化是诊断乳癌的唯一依据◆乳腺X线摄影发现、诊断乳腺癌,降低死亡率。

乳腺X线良恶性钙化判读-彭卫军

乳腺X线良恶性钙化判读-彭卫军

圆形或点状钙化
圆形钙化
点状钙化
• <1mm 乳腺腺泡内形成的钙化
• <0.5mm 点状钙化 • 散在分布——良性 • 新出现/较前增多、或分布在癌周围、或呈
线样/段样分布——密切随访
环形钙化
• 见于囊肿壁钙化、脂肪坏死及导管内分泌物碎片钙化 • 表现为球形表面的钙质沉积
钙乳、营养不良性钙化、缝线钙化
弥漫分布
钙化随机分布整个乳腺,常为双侧
区域分布
• 钙化散在分布于较大范围>2cm,与导管 走行分布不一致
• 这类钙化常分布于单一象限的大部分区域 或累及多个象限,需综合分析
群样分布
至少5个钙化灶聚集,分布范围≤2cm 群样
线样分布
• 呈线样走形,可有分支 • 提示钙化沉积于导管内,应考虑恶性可能 • 血管钙化和粗棒状钙化为良性
线样
段样分布
提示钙质沉积在一个或多个导管及其分支, 应当考虑在乳腺的一叶或一段内广泛存在或 多灶乳腺癌的可能性
病例
病例1
段样分布细小多形性钙化 高级别导管原位癌
病例2
群样分布点状钙化 乳腺病
病例3
肿块伴群样分布细小钙化 浸润性导管癌
病例4
区域分布细小多形性钙化 导管原位癌伴多灶微浸润
病例5
此类钙化很小或很模糊,需仔细观察, 并结合其特征性形态分布确定类型
不定形钙化
良性可能
弥漫分布
需要活检
群样 (20% 4B) 线样 (60% 4C) 段样 (62% 4C)
粗糙不均质钙化
• 此类钙化形态不规则,显著且易于发 现,有聚集趋势
• 出现在纤维化、纤维腺瘤或创伤后发 展为营养不良性钙化的区域
内容

乳腺钙化X线表现及意义

乳腺钙化X线表现及意义

乳腺钙化X线表现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钙化X线表现特点及在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有钙化的乳腺病变共6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乳腺癌48例(浸润性导管癌35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黏液癌3例,髓样癌2例)及良性病变12例(乳腺增生7例,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2例,增生伴脂肪坏死1例)。

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摄影,并对照分析其钼靶X线表现。

结果①恶性钙化直径多<0. 5 mm,表现为成簇的多形性和不均质性密集颗粒点状钙化33例,粗颗粒状钙化9例,线样或线样分支样铸型钙化6例;②良性钙化直径一般>0. 5 mm,形态规则,边缘清楚;③大片密集段样、区域状或成簇分布的钙化恶性多见,占85.41% (41/48),散在稀疏或粗大钙化良性病变多见,占66.66% (8/12);④60例乳腺病变钙化按密度分为高、中、低3类,分别占36.66% (22/60)、25% (15/60)和38.33% (23/60),其中高密度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占83.33% (10/12),中、低密度钙化恶性多见,占75% (36/48)。

结论乳腺钙化是乳腺疾病重要X线征象。

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早期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乳腺;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钙化钙化是乳腺疾病重要影像表现,特别是乳腺癌重要X线征象之一。

大约30%~50%的乳腺癌可见钙化,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钙化而作出诊断的[1]。

正确认识乳腺钙化的各种X线表现,对提高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摄影有钙化征象的病例60例。

均为女性,年龄22~77岁,平均52岁。

右乳34例,左乳26例,单侧发病58例,双侧发病2例。

临床触诊无肿块表现29例,其中局部组织增厚13例,乳头血性溢液9例,乳头轻度凹陷3例。

钙化性乳腺癌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钙化性乳腺癌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 4 l 吴延 庆 , 程晓曙, 吴清华, 等. 经 皮 球囊 二 尖瓣 成形 术 治 疗 闭 式 分离 术后再狭窄[ J 1 _ 江西医药, 2 0 0 1 , 3 6 ( 1 ) : 3 .
[ 5 ] C o h e n D J ,K u n t z R E ,G o r d o n S P , e t 1.P a r e d i c t o r s o f l o n g - t ef t e r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b ll a o o n m i t r a l v l a v u l o p l a s t y[ J ] . N E n g l J Me d , 1 9 9 2 , 3 2 7 ( 1 9 ) : 1 3 2 9 .
二 尖瓣球 囊扩 张术后 患者 . 观察其 防治 再狭窄 的疗 效。 结 果表 明 。 相 比长效 青霉 素对照 组 . 治疗 组在 1
年 和 3年 的时 间点 的瓣膜 面积显 著大 于对照组 . 再 狭 窄患 者也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显示 了良好 的中远期
疗效 。因此 , 活血化瘀 法预 防二尖瓣 球 囊扩 张术 后 再狭 窄 是一种 有效 的防治方 法
唇 甲青 紫 , 舌紫 暗 或有瘀 斑 。 脉 涩或 结代 当养 血 活血 , 通 调心脉 。 本研 究采 用活血 化瘀 为治疗 原则 .
选用 桃仁 、 红花 、 生地 、 当归 等具有 活血化 瘀 功效 的
药物 , 辩 证 论治 , 酌 情 加减 , 组 成 活血 化 瘀方 . 用 于
[ 6 ] S e h e u r e r C D ,P e t e s r A C ,v a l l F u r t h A M.C h o r e a s u b s e q u e n t t o

乳腺钙化女性患者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术后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移位情况分析

乳腺钙化女性患者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术后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移位情况分析

山东医药2021年第61卷第14期乳腺钙化女性患者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术后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移位情况分析魏建南,郑爱秋,曾圣光,石剑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048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组织定位标记夹在女性乳腺钙化行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术(SVAB)后病灶定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行SVAB的女性乳腺钙化患者254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因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乳腺癌需进一步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36例,普通良性病变行钼靶随访检查218例。

采用真空辅助活检旋切系统行SVAB,切割钙化组织后,将乳腺组织标记定位针沿活检针道置至活检术腔,将针管内的标记夹推入活检术腔。

根据SVAB前后的乳腺钼靶摄片、手术切除标本钼靶摄片,测量SVAB后钼靶片中标记夹与原钙化位置的距离,以距离> 2cm定义为标记夹移位,比较进一步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患者(近期)与钼靶随访患者(远期)的标记夹移位情况。

结果254例患者中,标记夹移位14例,总体移位率为5.5%。

36例进一步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患者中,SVAB与进一步手术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6.5d(13~348d),标记夹移位5例,移位率13.9%;218例钼靶随访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3~40个月),标记夹移位9例,移位率4.1%。

进一步手术扩大切除患者的移位率高于钼靶随访患者(P=0.033)。

结论女性乳腺钙化患者行SVAB后可采用标记夹进行病灶定位,总体移位率较低;标记夹可为后续手术或钼靶随访提供定位,但仍需警惕标记夹移位的影响。

关键词:乳腺钙化;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术;标记夹;移位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14.019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14-0072-03乳腺钙化是乳腺钼靶检查中较常见的异常表现,分为良性钙化及恶性钙化,目前临床上对乳腺钙化采用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进行描述与分级,对于良性及良性可能性大的钙化(BI-RADS2和3)采取影像学随访,对于怀疑恶性的钙化(BI-RADS4a、b、c和5)需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乳腺内钙化的X线分析

乳腺内钙化的X线分析
良恶性 病 变 的确 诊 率 。
2 1 钙 化 形 态的 意 义 .
乳 腺 恶 性 病 变 的 钙 化 呈 团簇 状分 布 ,
表 现 为 泥 沙 状 、 棒 状 、 叉 状 。 密 度 较 低 。 小 , 易 被 发 短 分 细 不 现 。 良性 病 变 的 钙 化 多 为 散 在 分 布 , 化表 现 为 圆点 状 、 片 钙 小
1 稿 床 资 科 1 1 一般 费料 收集 10例 乳 腺 病 变 有 钙 化 表 现 的病 例 , . 0 均 为 女 性 , 龄 2  ̄6 年 3 8岁 , 临 床 症 状 和 ( ) 征 者 8 有 或 体 9例 , 主
要 症 状 为 发 现 肿 块 、 痛 、 头 改 变 、 液 、 肤 改变 。体 检 偶 疼 乳 溢 皮 然发现而无症状 者 1 1例 。9 4例 有 生 育 史 ,8例 有 哺 乳 史 。 8
2 3 钙 化 伴 腋 下淋 巴 结肿 大 的 意 义 本 组 病 例 中有 1 例 伴 . 3 有腋 下 淋 巴结 肿 大 , 为 恶 性 病 变 。乳 腺 钙 化 表 现 差 异 有 助 均
于 鉴 别 良 、 性 病 变 。在 影 像 诊 断 工 作 中 , 从 钙 化 的 形 态 、 恶 应 分 布 、 度 、 小 等 方 面 进 行 鉴 别 。随 着 现 代 医 学 影 像 设 备 的 密 大
更 新 发 展 及 技 术 的不 断 提 高 , 合 肿 块 及 其 他 间 接 征 象 更 准 结
确 地 做 出诊 断 。
检 查 , 将 其 在 X线 片 上 的 钙 化 形 态 大 致 分 为 以 下 四 型 。 1 理 ) 小杆状钙化 : 化灶沿导管分布 , 如小杆状 , 量多少不等 , 钙 形 数 直 径 约 在 0 2 O 5mm。 2 精 盐 型 钙 化 : 径 1mm 以下 的 . ~ . ) 直 极 细 钙 化 , 小 形 态 比较 一 致 , 化 的 密 度 较 低 。3 粗 大 钙 大 钙 )

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良性肿瘤分类乳腺的钙化:可分为粗大钙化、半圆形及圆形钙化、线状钙化、局限性或簇砂粒状钙化、弥散细小砂粒状钙化。

乳腺增生:多为对称性和单侧,可成棉花状的密度增高影,囊性小叶增生在广泛密度高的腺组织中可见散在的囊状阴影,纤维小叶增生表现为均匀密度增高影。

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呈圆形和半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边缘有时出现分叶和小切迹。

脂肪瘤:变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影,其周围可见纤细的包膜。

乳腺囊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其周围可见一透亮晕影。

恶性肿瘤的分类常见恶性肿瘤的X线多表现为肿块、钙化、钙化伴肿块扭曲、钙化与肿块同时存在,钙化位于肿块中或边缘,钙化呈点状或小分支状数量多,成群集状。

结构扭曲表现为放射状或局限性收缩,或实质的边缘扭曲。

导管原位癌:表现为不伴肿块的簇状钙化,钙化不均,颗粒大小不一,少数可伴有肿块影。

浸润性导管癌:大多变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星状和小分叶状,可见浸润表现,周围边缘出现细小钙化。

浸润性小叶癌:表现为不规则的星芝状影,边缘可见浸润和结构扭曲,但钙化少见。

黏液癌:表现为边界比较清楚的分叶状肿块,也可出现边界浸润和星芝状边缘。

医学影像学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乳腺癌的检测治疗和随访。

近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检查发展迅速,数字化设备逐渐普及。

现介绍如下。

乳腺钼靶摄片:其X线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称“软”X线。

①优点:操作简便,无创伤,费用低,是首选乳腺疾病检查方法;能對乳腺增生症、纤维腺瘤、脂肪瘤、囊肿、乳腺癌等疾病作出诊断;能发现无症状患者或临床触诊阴性的肿瘤和<1.0cm的结节。

②缺点:对乳腺水肿、皮肤受累、小乳房、靠近胸壁、腋尾远侧肿块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效果不佳,对致密型乳腺对比度差。

乳腺X线征象分析及报告规范

乳腺X线征象分析及报告规范
牛奶样钙化
缝线钙化:由于钙质沉积在缝线材料上所致,
尤其在放疗后常见,典型者为线形或管形,绳结 样改变常可见到;
营养不良性钙化:常出现于放疗后、外伤后乳腺、
自体脂肪移植整形术后,钙化形态不规则,大多大于 0.5 mm,呈中空状改变
2、可疑钙化
形态学不定形或模糊钙化。 常为圆形或薄片形,非常 小而模糊,形态学上不能 确定其性质。
3、深度:根据与胸壁的平行分成前1/3、中1/3、后1/3。
乳晕下、中央区和尾叶区不要求深度定位。
4、距离乳头的距离。
报告系统及规范
2013年版BI-RADS中,实质背景分型已被取消 不再按乳腺实质(即纤维腺体组织)与脂肪的百分比来分
类,主要根据乳腺构成的纤维腺体组织密度高低和分布范 围划分 每一份诊断报告应有乳腺实质构成的简洁描述和相应分类 强调使用英文小写字母a,b,c,d来表达乳腺实质构成分 类
摄片的技术员应该在皮肤病变处放一个不透X线的标志。
七、单侧导管扩张
管状或分支样结构可能代表扩张或增粗的导管。 不同时伴有其他可疑的临床或影像征象,其恶性的PPV约
为10%,常见于不含钙化的导管原位癌(DCIS)。
八、合并征象
皮肤凹陷 乳头凹陷回缩 皮肤增厚 小梁结构增粗 腋窝淋巴结肿大 结构扭曲和钙化等。
1.肿块边缘描述
(1) 清楚:超过75%的肿块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锐利。
其余部分可能因组织重叠而不清,与周围组织之间分界清 楚。有浸润、任何边缘模糊或毛刺的肿块,不能归于此类。
境界清楚 等密度
境界清楚 高密度
(2) 遮蔽:超过25%的肿块边界被邻近的正常组织遮 盖而无法对其作进一步判断。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对比分析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对比分析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对比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伴有乳腺钙化的乳腺疾病患者117例,众患者病变性质均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和随访证实,对比分析众患者乳腺钙化的x线特点和乳腺良、恶性疾病中钙化的结果,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同时总结其临床价值。

结果:在给予众患者乳腺x线检查中,良性病变的钙化为圆点状、蛋壳状、小片状,分布比较散,但其密度高;而恶性病变的钙化为针尖状、短棒状、泥沙状,呈簇状分布,且其密度较低,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影像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乳腺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对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恶性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乳腺疾病;钙化;x线;乳腺x线检查【中图分类号】r737.9 r8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94-02乳腺是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与深层之间的腺体,当其出现异常即出现病变时会使人感到不适,这一变化为乳腺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有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

钙化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一种x线表现,可发生于各种乳腺疾病当中,乳腺钙化多为良性但也会出现恶性钙化,这时需要给予不同的x线检查。

使用x线检查乳腺钙化对良、恶性病变钙化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文就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的x线表现的临床效果作出了相关的探讨与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伴有乳腺钙化的乳腺疾病患者117例,众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5.5岁。

众患者病变性质均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和随访证实,其中双侧乳腺钙化有27例,单侧乳腺钙化的有39例;其中出现疼痛、肿块、乳头溢液或溢血等临床症状的患者有51例;其中有13例无症状和体征,均在给予x线拍摄时发现;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患乳腺癌的有23例,其中有2例为双侧乳腺癌;纤维腺瘤的有9例,其中双侧的有1例;炎症的有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有3例,囊肿有5例,脂肪坏死的有9例,乳腺增生性病变有13例;对患者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患乳腺癌的有7例,乳腺增生性病变的有15例,其中双侧乳腺增生性病变的有3例;其余31例患者均为随访2年以上,均未见明显的病变,诊断为良性钙化。

乳腺X线钙化

乳腺X线钙化

蜕变的乳腺纤维腺瘤中的粗大的“爆 米花样”钙化(箭)
退变的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典型的粗大的“爆米花样”钙化(小箭)
4、大杆状钙化:与乳腺导管扩张有关的良性钙化,可以形成实心或断续的,光滑 的线样杆状形态,直径常不小于1mm。如果钙化位于导管管壁,钙化中心可透亮, 当扩张内导管内分泌物钙化时,钙化通常为实心,这种类型的钙化沿导管走行分布, 以乳头为主呈放射状分布,有时还可分支状,常为双侧乳腺出现。分泌性钙化常见 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
6、中心透亮的钙化:这类良性钙化直径从小于1mm到大于1cm不等。可为圆形或椭 圆形,表面光滑,可见中心透亮区,其壁较“边缘钙化”或“蛋壳样”钙化更厚, 形成钙化的原因包括脂肪坏死形成的钙化和导管内分泌物碎片的钙化。
大小不等的,形态各异的中心透亮钙化
7、“蛋壳样”或“边缘”钙化:这种薄壁的良性钙化表现为球形表面的钙质沉 积,其壁厚常小于1mm,脂肪坏死及囊肿壁钙化是最常见的“边缘钙化”
2015-4-28
A : 输乳管 B : 乳腺小叶 C : 输乳管窦 D : 乳头 E : 脂肪组织 F : 胸大肌 G : 肋骨
腺体放大示意图 A : 正常腺体细 胞 B : 基底细胞膜 C : 腺体中央
2015-4-28
2015-4-28
2015-4-28
钙化
一、典型的良性钙化 1、皮肤钙化;常见中心透亮区,最常见于胸骨旁的乳房下襞、腋窝和乳晕处。可 以通过切线位投照来证实钙化位于皮肤层。
段样分布钙化、针尖状、圆点状、无定形、多 形性及细线状钙化混合出现
段样分布的细线样钙化
段样分布的多发,线样走行 的多形性及细线样钙化。
段样分布的粗糙不均质钙化,病理 导管原 位癌
结构扭曲
腺体结构变形失常,但 无明确肿块影显示,可见 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线条 或毛刺影,结构扭曲也可 合并肿块,不对称密度影 或钙化,如果病人没有创 伤或外科手术病史,结构 扭曲应考虑可疑恶性或放 射状瘢痕,应行活检进一 步检查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4)分布 钙化的分布有良、恶性鉴别诊断意
义,恶性可能性与钙化粒集中程度 成正比,即群集钙化数量越多,恶 性可能性越大,当钙化群集时,则 无论伴有肿块或不伴有肿块,均是 恶性病变非常重要的征象.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5)钙化部位
乳腺癌钙化多位于瘤体坏死区内, 也可位于瘤体周围结缔组织,也有 不伴肿块的钙化。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分析方法 1、数量 2、形态 3、大小 4、分布 5、动态变化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一、恶性钙化
乳腺癌钙化的发生率相当高, 钙化对诊断的确立有着重要意 义。66%~85%的乳腺癌在病理 上可看到钙化,X线片上能显示 钙化者约为30%~50%。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钙化是组织中钙盐的沉积物, 光谱分析已证明为氢氧磷灰 石的钙盐,按其化学成分目 前尚不能区别良恶性病变。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X线分析的意义:
钙化有时是恶性的唯一X线征象, 尤其是早期非浸润性癌,它常摸不 到肿块。
文献报道:普查发现的临床前期乳 腺癌中, 20~30%的患者可以发现 钙化。
1、恶性钙化的病理基础
瘤灶区局部营养不良、坏死, 坏死区内细胞溶解,分解出大 量磷酸根,局部钙离子增加, 碱性磷酸酶增加而导致磷酸钙 的钙盐沉着。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2、恶性钙化的特点
(1) 大小:钙化颗粒一般在
0.5mm直径范围内的,从10~ 500μm大小不一,致密度也很不 一致。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鉴别诊断
(四)树技状钙化 钙化粗长,排列呈树技状,可见于纤

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

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

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李秀红;王彩云【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evaluation of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mammary disease judged by calcification in the mammary gland by the X-ray diagnosis. Methods:Review and analysis were done of the 106 cases of the calcification judged by the breast X-ray imaging certified by pathology,the case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BI-RADS. The classifi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with the pathology results after surgery. Results:There were 71 cases of benign calcification,23 cases of malignant calcification and 12 cases of central type calcification manifested by the X-ray. Among them,there were 69 be-nign cases,20 malignant cases and 5 malignant cases correspondently in pathology. Conclusion:The morph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alcification in the mammary gland is helpful for the differentiated diagnosis.%目的:探讨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

乳腺钙化的X线诊断

乳腺钙化的X线诊断

动脉钙化
纤维腺瘤退化
缝线钙化
病例1
病例2
9
脂肪坏死钙化
病例1
病例2
因感染10年前敷 中药,矿物质沉 积
重视乳腺钙化的显示技术
乳腺组织构成成分或实质背景对 钙化显示的影响
规范化的乳腺投照及显示技术 准确定位穿刺
乳腺实质构成分类(2013)
Breast Composition Categories
腺体组织外钙化
3
腺体内
·散在、区域或叶段
铸型(导管内) 清楚:浆细胞性乳腺炎
模糊:乳癌
点状
腺病、退变
新月状
沉积性钙化(钙乳)
·成簇或线样
铸型+点状
乳癌
点状
腺病退变、乳癌
新月状
沉积性钙化
腺体组织内:散在、区域或叶段
铸型:清楚的短棒状(rod-like)、短 条状及分叉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
散在分布
腺体组织内:散在、区域或叶段
铸型:模糊的条状、点状 / 蛇皮样 --导管内癌或伴有浸润
叶段分布
MLO
CC
区域分布
区域分布
条状、点状
4
区域分布
叶段分布
MLO
CC
CC位平片
CC位导管造影
叶段分布
腺体组织内:散在、区域或叶段
点状--腺病/退化
区域分布
腺体组织内:散在、区域或叶段
杯状(新月形) --钙乳沉积 (纤维囊性改变)
腺体组织内: 成簇或线样
规则环状
规则点状
粉尘状
不规则 点状
蠕虫状
L MLO
L CC
8
腺体组织内:பைடு நூலகம்成簇或线样

乳腺X线检查方法及影像分析

乳腺X线检查方法及影像分析

乳腺X线检查方法及影像分析关键词X线钼靶摄影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进一步引起了广大乳腺患者的重视。

目前乳腺高频钼靶X线摄影是检测乳腺疾病,尤其对乳腺癌检测是最经济、准确的方法。

现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X线钼靶检查的病例进行分析。

目的是总结乳腺疾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分析其对疾病的检出率以及与临床体征和其他检查的符合率。

资料与方法相关资料,见表1。

检查方法:①检查机器使用高频钼靶X射线机。

②被检者完全暴露上半身。

③乳腺组织,尤可触到病变尽可能包在胶片内,根据乳腺及病变大小适度加压,厚度以5cm左右为宜。

④摄影体位一般行轴(头足位)、斜位,必要时行切线位或病灶放大摄影。

⑤摄影条件大部分用全自动投照,少数采取手动条件,条件在27~32kV,28~68MAS。

⑥选用18cm×24cm大小的乳腺机配套专用IP板。

⑦经CR扫描仪、图像处理后,激光相机打片。

影像表现:⑴乳腺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慢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乳腺炎与炎性乳癌鉴别:①炎性乳癌患者多无发热和白细胞增高,且疼痛也不明显;②X 线上炎性乳癌乳腺中央部密度增高,乳晕水肿增厚;③临床抗生素治疗后复查,炎性乳癌乳腺片无显著变化,相反乳腺炎在1~2周抗生素治疗后可消散;④可行CT、MRI检查来区别。

⑵乳腺增生性疾病:多见腺体小叶增生,X线表现为腺体组织呈斑片状、条片状、卷发状,或棉絮状,或大小不等结节状,边界不清或呈狐形,密度可实可虚。

也可见腺导管囊状扩张、乳状状增生,纤维增粗、紊乱。

触诊可呈团片状、结节状增厚,无明显界限,无血运增加、皮肤增厚等征象。

⑶乳腺纤维腺瘤:触诊与影像表现相仿,有明确类圆形、表面光滑、质硬肿块,部分可见粗大颗粒状或条片状钙化,触诊肿块可活动,界限清楚。

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多发。

⑷乳腺癌:是乳腺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乳腺钙化在钼靶X线片中的特征分析

乳腺钙化在钼靶X线片中的特征分析

乳腺钙化在钼靶X线片中的特征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中钙化的钼靶X线特点,进一步提高对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的认识。

方法:对106例乳腺钙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样本分为观察(恶性)、对照(良性)两组,根据各自病理的类型归纳出两组钙化灶的不同特点。

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乳腺钼靶检查中观察和分析乳腺钙化灶的不同的特征,对于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钙化灶;形态;数目;密度;部位【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92-02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质量的关键在于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通常为首先进行的检查,钙化是乳腺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征象之一,与超声、CT、MRI等检查手段相比,钼靶摄影在发现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钙化的形态、大小、数目及分布等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临床上一部分的隐匿性乳腺癌而言,多数只能依据恶性钙化的征象进行诊断。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06例有钙化灶的乳腺良恶性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得到病理证实,对其乳腺钙化灶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钙化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106例乳腺钼靶检查患者,均为女性,所有钼靶检查中均出现乳腺钙化灶,包括51例因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患者,17例因乳头溢液就诊患者,12例因乳头或乳腺局部皮肤凹陷就诊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的体检者26例,其中28例患者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所有乳腺疾病患者均经活检病理的证实,按照乳腺的病灶性质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恶性肿瘤患者53人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等,年龄30~68岁,中位年龄51岁,对照组为良性肿瘤病人,包括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等共53例,年龄20~62岁,中位年龄4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上比较,P>0.05,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恶性钙化:动态观察钙化数量增多、密度 增加;化疗有效的病例,对照化疗前,可 以发现化疗后随着病变范围的缩小,钙化 也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及密度降低。 • 良性钙化:钙化数量、形态、大小、密度 在较长时间内相对不变
谢谢大家!
良恶性钙化的特点


良性——边缘清楚、密度较均一,形态不 规则或具特点形状。 恶性——边缘模糊、密度可变化较大,多 较小,形态不规则。
• 乳腺钙化分为腺体组织内钙 化(导管内或小叶内)和腺 体组织外钙化两部分
腺体组织内钙化(导管内或小叶内)

– – –
散在
铸型(导管内):清楚,呈短棒状、分叉状,断续线样排列, 系浆细胞性乳腺炎所致;模糊,短条状、分叉状,则可能为乳 腺癌所致,导管癌(粉刺癌)多见 点状:腺病、退化 新月状(杯状):纤维囊性改变(沉积性钙化,多发生在微小 囊肿之内)
纤维腺瘤伴钙化
纤维腺瘤伴钙化
纤维腺瘤伴钙化
纤维腺瘤伴钙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纤维腺瘤伴钙化
腺病钙化(标本)
• 关于乳腺钙化的数量,有人统计:恶性钙 化粗细不均 ,浓淡不均,边缘模糊,数量 多>15枚/cm。良性则相反。但是,不能绝 对地从数量上对钙化进行良恶性判断。在 早期的微小乳癌局部钙化数量可以非常少
腺体组织外钙化
1. 车辙样钙化:动脉钙化;
2. 爆米花样钙化/粗斑点状钙化(多出现在边缘清 楚的中等密度结节之中):纤维腺瘤;
3. 粗斑点状钙化:结核或外伤所致瘢痕性钙化;
4. 粗的弧行钙化并有局部手术史:缝线钙化;
5. 中心透明的环状钙化/蛋壳样钙化:脂肪坏死;
6. 带致密心的小环状钙化:皮脂腺; 7. 多种形态并有乳腺皮肤窥破史:矿物质沉积。
• X线观察强调系统分析,注意观察钙化的形 状、边缘、大小、密度、数量、分布及伴 发的其他征象(如肿块影、星状影、非对 称性片影、结构紊乱、血运增加、皮肤增 厚、乳头内陷、腋前淋巴结肿大等),并 注意与旧片比较,必要时采取点压放大技 术进行观察。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1.钙 化的形态和与之关联的密度;2.钙化的分布 特点。


– –
成簇
铸型+点状:模糊,呈短条状、分叉状,伴点状,有时形成蛇皮 样,可能为乳腺癌所致,导管癌(粉刺癌)多见,并可能为导 管内癌 点状:腺病、退变、乳癌 新月状(杯状):纤维囊性改变(沉积性钙化)
成簇钙化分为5型 (临床未扪及肿块)
• Ⅰ型 环状:恶性率为0,即100%是良性。 • Ⅱ型 规则细点状:22%是恶性的。 • Ⅲ型 粉尘状:40%是恶性的。 • Ⅳ型 不规则细点状:66%是恶性的。 • Ⅴ型 蠕虫状:100%是恶性的,没有良性 病例。
乳腺钙化的X线分析
湖州妇幼保健院 刘中
• 钙化是乳腺X线摄影片上常见的异常现象,单独 或伴随其他征象出现。其中,微小乳腺癌被X线 探及接近一半是因为其特殊的钙化征象,所以分 析乳腺钙化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根据美国放射学会BI-RADS报告分类要求,钙 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型和高度怀疑恶性等三种 类型。乳腺钙化的来源:良性病变占80%,恶性 病变占20%。约65%的乳腺癌合并有乳腺钙化, 其中,70%是恶性钙化,
恶性钙化良性表现(临床无症状)
• X线诊断:双乳腺病伴 左乳小钙化灶二簇 (建议定期复查) • 病理诊断:导管内癌 Ⅱ级合并多发性导管 内乳头状瘤
恶性钙化良性表现(临床无症状)
• X线诊断:左乳结节伴 粗细不一钙化灶(建 议必要时活检) • 病理诊断:左侧导管 内癌Ⅲ级
乳腺钙化需进行动态观察,
• 临床诊断:左乳肿块 • X线诊断:左乳外上腺 体结构紊乱伴泥沙样 细小钙化(恶性考虑) • 病理诊断:乳腺粉刺 型导管内癌Ⅱ级
• 临床诊断:右乳肿块 • X线诊断:右乳腺癌 • 病理诊断:右乳浸润 性导管癌
• 临床诊断:右乳肿块 • X线诊断:右乳腺癌考 虑 • 病理诊断:右乳浸润 性导管癌
恶性钙化灶的表现
临床表现:右乳肿块 X线诊断:右乳腺Ca 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 导管癌Ⅱ级,少数腺 管内见癌栓。
• 临床诊断:右乳结节 • X线诊断:右乳肿块伴 细小钙化灶(恶性? 建议活检) • 病理:右乳浸润性导 管癌
• 临床诊断:双乳腺病 • X线诊断:右乳晕后方 细小钙化灶(建议进 一步检查) • 病理诊断:右乳浸润 性导管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