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浅探

合集下载

教师退出机制讨论发言稿

教师退出机制讨论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就教师退出机制这一话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教师退出机制应运而生。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退出机制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编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这不仅加剧了财政支出压力,也影响了教育公平。

通过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可以促使教师队伍保持活力,淘汰不合格的教师,为优秀人才腾出空间。

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退出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过去,教师普遍存在“铁饭碗”观念,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可以让教师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然而,在讨论教师退出机制时,我们也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标准。

教师评价体系应注重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

同时,要确保评价过程公平、公正,避免因评价标准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合理现象。

二是如何确保教师退出机制的执行力度。

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退出机制的宣传和解读,让教师充分了解相关政策。

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三是如何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退出机制并非要淘汰所有不合格教师,而是要让教师队伍保持活力。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教师退出机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关注相关问题,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师退出机制一定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谢谢大家!。

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想。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教师退出机制是指教师在退休、离职或其他原因下岗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师退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的教师退出机制主要依靠各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和通知,缺乏全国性的政策法规,导致各地的教师退出机制存在差异。

二是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在教师退出机制中,应该包括教师的退休、离职、下岗等情况,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退出机制主要针对退休教师,对于其他情况的教师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教师退出机制不规范的情况。

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议为了解决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法规。

应该建立全国性的教师退出机制政策法规,明确各种情况下教师退出的程序和规定,避免各地存在差异。

二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应该将教师的退休、离职、下岗等情况纳入教师退出机制中,建立完善的程序和规定,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是加强监管机制。

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教师退出机制的规范实施。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

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教师退出机制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应该加强对其的规范和管理,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教育事业的质量。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清退农村代课教师是时代发展的一种需要,是国家为今后教育的长久发展所作出的权益之举。

然而,在清退过程中以及清退之后,这些代课教师的权益如何受到保障以及农村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如何保障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代课教师产生的背景,以及清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来探讨如何权衡各方的利益冲突。

标签:农村代课教师;权益保障;清退政策1 农村代课教师的由来及其生存现状代课教师是指当前学校中除了编制内教师之外学校雇佣的临时教学人员。

他们一般都是因为乡镇一级无法吸引正规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地区来当教师,而通过用很低的工资来招聘一些农村地区里稍有文化的人员来充当当地中小学教学任务的人员。

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之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

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教学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而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教师或公办教师不愿意去,从而导致这些空缺仍需要临时教师填补。

因此,这些临时教学人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环境中继续扮演着这个特殊的角色——“代课教师”。

在“代课教师”中有一部分人员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清退民办教师时错过了省上的登记,或是因为登记那年正好不在职,没有登记上而成为后来的“代课教师”中的一员。

尽管这一群体构成的社会因素比较复杂,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代课教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直扎根在乡村,在农村教师编制少,需求多的情况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然而,由于代课教师身份特殊,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公办教师有着天壤之别。

据了解,甘肃省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他们在2006年前每个月仅拿着40到80元不等的工资。

而每个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拿了20年!尽管他们现在的工资已经涨到了220元,但也才及公办教师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仍然难以满足身处贫困山区的他们的生活,更谈不上满足他们养家糊口的开支。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文章标题:建设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问题与建议导语:教师退出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对于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前教师退出机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构建一个能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退出机制。

一、问题回顾1. 高负载压力:教师职业的高负荷特点,长期积累下来成为教师群体退出的主要因素。

2. 不适应职业发展:当前教师退出机制过于简单,缺乏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引导和激励,导致教师在职业发展路径上遇到瓶颈。

3. 收入待遇不公:教师群体的收入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公平,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不能充分反映教师付出与价值的对等关系。

二、提高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议1. 创造合理离职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减轻其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从而减少教师的不良情绪和辞职率。

2. 职业发展引导与激励: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晋升、职称评定等机会,鼓励其在职业扩展的同时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3. 公正薪酬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将教师薪酬与其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等因素挂钩,提高薪酬待遇的激励机制。

4. 改善福利保障:提供更加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减轻教师在生活上的负担。

5. 设立教师转岗辅导机构:为教师提供专业的转岗辅导,帮助他们寻找符合自身兴趣和能力的岗位,减少因职业不匹配导致的离职。

三、对教师退出机制的看法与理解教师退出机制的改善不仅仅是一项制度建设的任务,更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

在我看来,教师退出机制涉及到教师职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社会文明进步等多个方面。

构建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必须重视教师的个体需求,充分尊重其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到教育事业的长远利益。

只有从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

总结: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在于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升整体教育事业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退出机制探索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退出机制探索
无法及 时有 效地接 受新 知识输 入 ; 一方 面 , 另 由于缺
师 队伍 整体 上与 国家 推进素 质教 育 的要 求存在 着较
大的差 距 。 ( ) 二 结构 不 合理
少培训 经 费 、 实用 性差及 培训 资源分 配不 均等原 因 ,
各 地农村 教 师 的职 后培训 严 重 不足 , 教非 所 学 ” “ 现 象严重 , 使其 知识 结 构 老化 , 学 理 念 、 法跟 不 上 教 方
生规 模预期 在 2 2 之前呈 递减 趋势 , 0 0年 其总 量规 模 于 22 00年达 416 6 5 .4万 , 20 比 0 8年 的 总量水 平 下 降 1%左 右 , 5 见表 1 。
表 1 义 务 教 育 阶段 在 校 生 总 量 结 构 预 测 单位 : 人 万
家于 20 07年开始在教育部重点直属师范大学中推
师本质而言 , 纯粹的雇佣关系会使教师沦为雇佣工
人 的角 色 , 威胁 着 义务 教 育 学校 教 师 职 业 的稳 定 性
设置 , 强编制 管理。 在教 师 队伍 的调 整优 化方 加 ” 面,决定》 《 要求 : 实施教师资格准人制度 , “ 严格教
师 资格 条件 , 坚决 辞退 不具 备教 师资 格人员 , 步清 逐
制度 安排 为他们 开 “ 口” 出 。
二、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未来需求预测
展望未来我 国教育发展 , 00年我 国人 口平 以22
均 预期 受教 育年 限达到 1. 为预 期 目标 , 国义 28年 我 务 教育 阶段 在校 生总量 在 22 00年 预期 比 20 0 8年减 少 10 0多 万 , 幅达 1% 左右 。其 中 , 学阶段 在 8 减 1 小
教 师总量 的 1 % 左右 … 。 2 ’

教师的退出机制

教师的退出机制

教师的退出机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教师的退出机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退出机制的合理化与完善化对于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教师自身利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退出机制的意义、现状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的退出机制的意义教师的退出机制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自愿或者被迫离开教育事业的一种制度。

教师的离职不仅仅是个人生涯的选择,更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退出机制的完善与合理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和健康,更可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具体来说,教师的退出机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退出机制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为教育事业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师,以满足教育事业的需要。

教师的退出机制可以为新教师的引进腾出空间,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2. 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退出机制可以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因为教师的退出可以让那些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离开教育领域,从而减少不合格教师的数量,提高教育质量。

3.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的退出机制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因为教师的退出可以让那些不合格或者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离开教育领域,从而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和健康。

4. 保障教师自身的利益。

教师的退出机制可以保障教师自身的利益,因为教师的退出可以让那些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离开教育领域,从而减少不合格教师的数量,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可以为那些想要离开教育事业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二、教师的退出机制的现状教师的退出机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还比较单一和不完善。

目前,教师的退出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自愿离职。

教师可以自愿离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教师自愿离职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个人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有的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等等。

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退出机制探究

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退出机制探究

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退出机制探究【摘要】近年来,受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教师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

为了缓解中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这一矛盾,很多地区实行了教师退出机制。

实行这一制度,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需要。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退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学各类人员的岗位、采用区别对待的退出模式、拓宽教师退出渠道、实行离职补偿制度、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度和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等途径来进行,以减轻或化解退出阻力,促进退出教师稳妥有序地安置与消化。

【关键词】新形势基础教育教师退出机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中小学布局的调整,我国中小学校的生源数量在不断减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也在逐年减少。

部分地区出现了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

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到了发展优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缓解中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逐步实现富余教师合理且有序的退出是最关键的一点。

一、对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阐释教师退出机制指的是教育部门依据本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对教师不间断的考核评价为依据,以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聘用制度为前提,对教育内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占有教师编制、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教职工,采取调换岗位、降职、劝退、解雇或提前退休等方式进行分化或退出的一种制度形式。

这种制度形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制性。

教师退出行为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是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一种硬性退出,从而使得这种机制带有强制性的特征。

二是系统性。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退出机制需要国家、社会、教育部门和学校等多个层面对教师的退出进行有效地管理,通过明确退出标准、监管退出过程、完善退出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等工作,来保证教师退出机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多样性。

由于历史原因、办学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师群体较为复杂:一类是公办学校有一定编制的教师;一类是民办学校自主聘任的教师;还有一类是农村中小学的代课教师和“民转公”教师。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5页word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5页word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一、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现状在聘用体制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退出应该是常态工作,教师的退出机制开始形成。

但是由于教师聘任制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目前并未形成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退出方式、实施条件和法律后果只有一些零散的规定。

教师退出的方式主要有退职、解聘、辞职和转岗。

1.教师退职退职也叫内退,是退休的辅助形式,教师因年老或疾病丧失工作能力,不能继续供职,但尚未达到退休的年龄工作年限,按规定退出现岗,给予一定的生活费。

根据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退职适用此办法。

教师退职的条件是: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应该退职。

教师申请退职,必须以自愿提出为前提,必须经过任免机关的批准。

教师个人提出申请未经批准的,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五条:退职后,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四十的生活费,低于二十元的,按二十元发给。

第八条: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第九条:工人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企业单位,由企业行政支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由退休、退职工人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2.教师解聘教师解聘是指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作出的,解除其与教师的任用关系的行政行为,是一种单方面的法律行为。

1993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各地制定的《教师法》实施办法,对解聘教师的情形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教师法》规定的三种情况外,还包括以下情形: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向学生或者家长索取财物,经教育不改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10(15)天或者一学年内累计超过20(30)天的;年度考核中,连续2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的;其他严重不称职的。

浅谈教师退出机制

浅谈教师退出机制

浅谈教师退出机制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议题。

其中,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让不合格教师从队伍中淘汰出局,让优秀教师从合格教师中脱颖而出,不失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教师退出机制的研究,唐松林老师认为:“退出”是一种强行退出,不包括退休教师和中途退出教师,退出的是“民转公教师”、“代课教师”为主体的不合格教师;退出,是让优秀教师愿意进来并且进得来,让不合格教师愿意出去,并且能出去,而且出去后能够从事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同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从制度层面来定义教师退出机制,他们认为教师退出机制应该是一种包含教师聘任、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考核等内容的完整制度。

我国现在的教师队伍层次不齐,良莠不分,某些教师的确是不适合担当现在的教师职务,教师队伍应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应该更高,这次培训,我就深有感触,自己平时满以为已经不错了,经过一段时间学校,的确是从态度上有了质的转变,教师退出机制对目前的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确是一件相当可喜和期盼的事情。

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一、“短期内全部清退”代课教师政策的问题与影响鉴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存在与现实需求,如果贸然、不切实际地“短期内全部清退”代课教师,将可能严重冲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甚至冲垮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加剧农村师资紧缺首先,“清退”后缺乏现实可行的补充计划,将加剧农村师资的紧缺,部分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可能因此难以为继。

代课教师清退后,贫困、偏远地区繁重、艰苦的教育任务由谁来完成,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

对此,教育部发言人仅以“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机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等来阐述其补充计划,认为通过优秀毕业生不断补充到农村中小学去,完全能够冲抵代课人员,这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以我国目前贫困、农村地区的教师现状和补充状况来看,清退如此数量庞大的代课教师队伍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补充。

所谓创新补充机制更令人质疑:数十万代课教师“清退”后的缺口难道仅靠优秀大学生和志愿者或城镇教师一定年限的支教就能解决?以支教政策落实较好的湖北省为例:2004年湖北省有1300名大学生参与农村支教,而仅蕲春一个县就有4106名民办和代课教师,且不论这些大学生能否分配到或进得去师资最为紧缺的“老、少、边、穷”地区,仅就其数量和任教年限、稳定性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需求,况且国家为此付出的教育成本与代价将远比对现有代课教师进行培训高得多。

在当前农村师资紧缺、补充困难、流失严重的现状下,“清退”数十万代课教师而又缺乏长效、可行的补充机制,其结果必然是恶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师资紧缺现状,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难度,甚至可能导致一部分学校和教学点难以为继。

大量调研表明,在甘肃、陕西、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广大的代课教师们守着微薄的收入长期任教,是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脊梁”,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地方的义务教育就将崩塌。

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浅探

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浅探

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浅探发表时间:2012-01-19T13:37:56.23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1月供稿作者:麦广珍张丽丽[导读]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麦广珍张丽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摘要: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对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代课教师退出体制的研究,提出了清退农村代课教师的稳妥途径,以更好的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清理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且热爱教育的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师队伍并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代课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的特殊群体,其质量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代课教师是指当前学校中编制内教师之外雇佣的临时教学人员。

由于无法吸引正规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地区来当教师,所以这些地方用很低的工资来招聘该地区稍有文化的人员来充任中小学教学任务。

虽然代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其中也不乏素质较好、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但大多数代课教师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这成为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障碍,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所以,完善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今后教育发展所作出的权宜之举。

一、当前农村教师退出取得的主要成就据《现代教育报》报道,我国农村学校(主要是小学)代课教师数量从1997年的100.55万减少到2004年的60万。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教师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建议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退出机制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这一机制的建立既关乎教师队伍的优化与提升,又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持续保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目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哪些情况应该退出、退出的程序如何等问题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有的学校仅凭领导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教师的去留,缺乏客观的依据和科学的评估,这容易引发不公平现象,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

(二)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师退出机制的重要支撑,但现实中往往存在考核评价体系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

考核内容过于侧重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考核相对薄弱。

且考核过程不够透明公开,缺乏教师的广泛参与和监督,难以真正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和工作绩效,从而影响了退出机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安置渠道不畅当教师面临退出时,如何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安置渠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学校在教师退出后,缺乏有效的安置措施,或者安置渠道狭窄,导致部分教师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

有的教师可能因为芳龄、专业等原因难以在其他教育岗位上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不仅对教师个人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四)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社会对教师退出机制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一些人认为教师是铁饭碗,一旦进入教师队伍就高枕无忧,不能接受教师也会有退出的情况。

这种观念使得教师退出机制在推行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阻力,教师自身也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提升。

二、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建议(一)明确标准与规范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具体的标准和规范。

明确规定教师哪些行为属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范畴,如严重违反师德师风、教学质量长期低下、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等。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1. 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师也会面临各种原因导致退出职业的情况。

为了保障学校稳定运行和教育质量,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高离职待遇、建立评估机制、加强培训支持、改进管理方式等。

2. 提高离职待遇在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中,提高离职待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离职待遇可以增加教师对于工作满意度,并减少因为经济压力而选择离职的情况。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离职补偿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年终奖金、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的计算和支付方式。

其次,学校还可以为即将离职或已经离开的老师提供一定的再就业帮助,例如提供职业指导、推荐就业机会等。

3.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评估机制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选择离职的情况。

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评价、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奖惩。

此外,还可以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征求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

4. 加强培训支持加强培训支持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满意度,减少因为感到无法适应新要求而选择离职的情况。

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研究项目等,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支持。

5. 改进管理方式改进管理方式是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减少因为工作环境不良而选择离职的情况。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教师会议、座谈会等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

教育部新 闻发 言人 王 旭 明介 绍 说 , 至 2 0 截 0 5年 , 中国
4 8万 人 , 布 在 农 村 公 办 中 小 学 分 尽管这一群 体构 成 的社 会 因素 比较 复 杂 , 学 质量也 的 中小 学 代 课 教 师 约 有 4 . 教 参差不齐 , 但代 课 教 师是 在 特 定 时 期 、 定 条 件 下 形 成 的一 的 大 约 有 3 特 O万 人 , 占农 村 公 办 中小 学 教 师 总 数 的 5 9 , . 也 个 特殊群体 , 们 一直 扎 根在 乡村 , 农 村 教师 编 制少 , 他 在 需 就是说在不久 的将 来 , 要把余 下 的 4 . 将 4 8万余 中小 学代课 求 多 的 情 况 下 , 默 奉 献 着 自 己 的 青 春 。然 而 , 默 由于 代 课 教 教 师 全 部 清 退 。其 中 学 历 合 格 、 质 较 高 、 得 教 师 资 格 的 素 取 师 身 份 特 殊 , 们 的 工 资 、 利 待 遇 与 公 办 教 师 有 着 天 壤 之 代 课人员 , 他 福 可以根据 需 要 , 过适 当的形 式 参 加招聘 , 通 取得
优化 和精 简工作 ” “ , 实施 教师资 格准 这 些 临 时教 学 人 员 在 特 定 的 历 史 时 期 、 殊 的 环 境 中 继 续 完成教 师队伍的核编 、 特 入 制 度 , 格 教 师 资 格 条 件 , 决 辞 退 不 具 备 教 师 资 格 的 人 严 坚 扮演着这个 特殊 的角 色—— “ 代课教 师” 。
1 农 村代 课教师 的 由来及 其生存 现状
在偏远 的 西部地 区 , 存在 着一个 仍 代课 教师是指 当前学校 中除 了编 制 内教师 之外 学校雇 由于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 很 庞 大 的特 殊 教 师 群 体 , 这 ~ 特 殊 群 体 的 存 在 已 不 再 适 而 佣 的临时教学人 员。他们一般 都是 因为 乡镇一 级无法 吸 引

我国代课教师清退问题分析-教育文档

我国代课教师清退问题分析-教育文档

我国代课教师清退问题分析代课教师是指学校中除国家财政支付薪金的正规教师之外学校雇用的临时教学人员。

[1]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称:“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44.8万人,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约30万人。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各地将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力度和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等措施,确保农村学校合格教师的需求。

可以预期,在很短时间内将把44.8万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对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

”[2]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人员31.1万。

[3]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宣布严禁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清退计划,预示着“清退”将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代课教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教育部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教育人员的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

清退政策实施的理想结果是代课教师有计划地清退,代课教师得到合理的分配和补偿,及时补充公办教师人员,改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实力,地方政府从而受益,提高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低价清退代课教师和较少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得人们对这一政策争论不休。

妥善解决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极其重要,关系到30多万代课教师个人和家庭的生存问题,涉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慎密全面地进行处理,因此对代课教师的清退政策利弊进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一、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出台的背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长期缺乏,教育投入也远远不够,各地政府要承担起义务教育的重任,在早期不得不聘请大量的民办教师。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政策的原因,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舞台,但却出现了代课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

出于财政的考虑,代课教师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一种现实的选择。

教师行业退出机制

教师行业退出机制

教师行业退出机制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启蒙者,也是社会的引领者。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教师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退出机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行业退出机制的现状和发展。

一、教师行业退出机制的现状在中国,教育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小。

一旦成为一名教师,很难离开这个行业。

因此,教师行业的退出机制相对较为薄弱。

目前,教师行业的退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自愿辞职:教师可以选择自愿辞职,但这种方式很少被采用,因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很强,很难轻易放弃自己的职业。

2.退休:教师可以选择退休,但退休后,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会发生变化,这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3.被辞退:教师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失误或违纪行为,会被学校或教育部门辞退,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目前教师行业的退出机制相对较为薄弱,教师的流动性较小,这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行业调整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师行业退出机制的问题教师行业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质,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一旦成为一名教师,就很难离开这个行业,这对于一些想要拓展职业领域的教师来说是不利的。

2.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教师行业也面临着人员结构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老教师面临着退休的问题,但这些老教师往往在教育行业中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离开对于学校和教育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3.教师流动性不足:教师行业的流动性相对较小,这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由于教师的流动性不足,教育行业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这会影响教育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教师行业退出机制的发展为了解决教师行业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教师行业的发展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1.建立教师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鼓励教师积极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

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一、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现状在义务教育经费得到财政保证的今天,从某种程度上讲,允许代课教师的存在是不合规范的,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来看,也是不合时宜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已成既定目标,教师群体的均衡发展无疑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清退代课教师,其基本的期望是今后教师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走上教师岗位的,每一个人的权益都会得到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的保护,这事关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得到正规的、系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清退代课教师是刚性需求。

当前代课教师问题解决已历时多年,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代课教师问题的实质性依然未解。

从颇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市、广东省和兰州市在代课教师问题解决上的努力。

其在代课教师问题解决上,主要的思路就是:高比例转正,小部分清退;努力解决,转正一部分,清退一部分,但转正比例不高;全部清退,适度补偿。

事实上,更多地方采取的方式是逐年消化或维持现状,其做法的本质就是“让时间来解决”。

因此,在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现状上有以下表现: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快代课教师问题解决,从2010年起禁止再用新的代课教师,各地方政府可结合实际予以解决,没有统一实施办法,就是一指导性意见;各省在解决实际上存在差距,越解决,困难越大,问题越明显;各市、县在解决代课教师上较大采取了灵活性操作;代课教师问题引起社会更广泛关注,问题更加突出。

二、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现实反思1.代课教师现象是历史与现实的产物,构建正确的认识成为必然代课教师不是情绪化的产物,在教育资源不足情况下备受青睐,但成了要解决的问题时则把它当影响教育发展的包袱而“一刀切”,这样的认识,显然不可取。

从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推断:代课教师现象的存在始终是教育的现实。

2.代课教师使用具有正面性和负面性解决负面性问题,保障正面性的发挥。

我对教师退出机制的几个疑问

我对教师退出机制的几个疑问

我对教师退出机制的几个疑问
教师退出机制在教育界一直备受关注,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

然而,当前的教师退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问题的几个疑问:
一、为什么教师的退休年龄不一致?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教师退休年龄不一致,一些地区的教师退休年龄较早,而另一些地区则较晚。

这种差异性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调整?
二、教师退休后的安置是否合理?
教师退休后,有的地方将其安排到校外工作,有的地方则将其留在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这样的安置方式是否合理?对教育质量和教师个人发展是否有影响?
三、如何处理因工龄和学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在教师退出机制中,由于教师工龄和学历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可能享有不同的待遇。

这样的差异是否公平?如果不公平,应该如何平衡?
四、退休教师的社保福利待遇是否充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退休金、养老保险等社保福利待遇是否与时俱进?是否能够充分保障退休教师的生活质量?
以上是我对当前教师退休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几个疑问。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尽可能地改进和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群体和社会公众。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探究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探究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探究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是确保农村特岗教师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

然而,当前我国特岗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管理主体模糊、退出方式单一、退出程序欠规范等问题。

因此,完善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机制的管理主体;拓宽特岗教师退出渠道;规范退出程序,完善退出监督体系;建立退出特岗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解聘制度。

目前,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深化,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由最初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与巩固,基础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优质的师资队伍。

因此,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当今教育的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规定: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在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教师的退出制度,解决教师在“出口”上的诸多问题。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头戏”,农村教师的合理配置必定会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

2006年,国家实施了“特设岗位”计划,目的在于补充农村教师资源,特岗教师作为特殊的“乡村教师”,不计入国家正式编制范畴,随之就面临三年聘期满后的流动问题,就当前特岗教师呈现出的流动特点来看,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

因此,在已经建立的严格的准入机制下,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退出机制,对于拓宽特岗教师退出渠道、规范退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科学探究特岗教师退出机制,本文通过自制问卷,以贵州省威宁县特岗教师为对象展开实证调研。

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14份,有效回收率为71%。

一、农村特岗教师退出机制的类型1.教育系统内部的退出教育系统内部的退出是指特岗教师聘期满后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的岗位间、区域间的流动。

就范围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学校间、城乡间和区域间的退出与流入[1]。

从我们调查的学校来看,聘期满后有意退出的特岗教师中约30%的教师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退出。

就退出性质而言,是单向性、趋利性的,这符合人自身发展的本质特征,从教师个人发展出发,教育发达地区教学环境优化,教育设施完备等一系列优越的条件都为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客观保障,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快地提升专业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浅探
发表时间:2012-01-19T13:37:56.23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1月供稿作者:麦广珍张丽丽[导读]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麦广珍张丽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对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代课教师退出体制的研究,提出了清退农村代课教师的稳妥途径,以更好的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清理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让愿意从教、有能力从教且热爱教育的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师队伍并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代课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的特殊群体,其质量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代课教师是指当前学校中编制内教师之外雇佣的临时教学人员。

由于无法吸引正规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地区来当教师,所以这些地方用很低的工资来招聘该地区稍有文化的人员来充任中小学教学任务。

虽然代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其中也不乏素质较好、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但大多数代课教师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这成为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障碍,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所以,完善代课教师退出机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今后教育发展所作出的权宜之举。

一、当前农村教师退出取得的主要成就
据《现代教育报》报道,我国农村学校(主要是小学)代课教师数量从1997年的100.55万减少到2004年的60万。

截至2005年,全国约有中小学代课教师44.8万人。

其中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大约有30万人,占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9%。

2006年,教育部提出,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将在短时间内清退这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

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通过考试取得正式教师资格。

这意味着,“代课教师”将逐步退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舞台。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08年,全国中小学有代课人员31.1万,农村学校代课人员约有22万,数量逐年下降, 这成绩是很喜人的。

二、我国农村不合格代课教师退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辞退教师的方式过于简单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陆续出台清退代课教师的相关政策,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但是,退出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退出代课教师的方式过于简单,仅给予微薄的清退费,一刀切全部清退,没有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

(二)教师退出标准单一
辞退代课教师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简单的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以学历为考核标准,代课教师里的不少教龄长、经验丰富,已经作为教学骨干为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奉献多年的代课教师,由于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就被清退出教师队伍。

(三)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变形”现象
一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时,不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程序进行,而出现了教师个人的人际关系起主要作用的情况,谁与领导的关系好,谁就不会退出。

再加之一些领导的管理意识淡薄,出于个人意愿和喜好,借退出相关政策打击“异己”,甚至进行某种内部利益的交易,导致教师对此意见很大,积极性不高,抵触情绪很大。

(四)代课教师退出后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虽然教育部明确表态,对被辞退的代课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同时,要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但是代课教师退出后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对教师欠缺人文关怀。

(五)代课教师退出后的补充机制不健全
短期退出大规模的代课老师可能导致部分地区中小学出现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地的教学需要。

但由于农村条件差、待遇低,很少有教师愿意补充到农村的教师队伍中,农村教师退出后的补充机制缺乏长效性,导致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三、完善我国农村不合格代课教师退出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农村代课教师退出机制的理念基础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中小学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最具竞争的能力就是人力资本。

中小学以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采取什么样的机制来使得教师队伍有效运转,是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对学生的管理应以人为本,对教师的管理也应以人为本,要名副其实地把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同理,教师退出机制的建立需要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教师的需要。

在尊重体制和制度的同时,我们也应感性地关怀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应采取合理性措施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2.公平科学。

公平是每一个社会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公平,一个公平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要使人们首先有公平的意识,才能有追求公平的行为。

哲学大师罗尔斯提出的有关社会公平的三条原则,即平等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补偿性原则,可以成为评价公平的基本依据。

此外,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公平原则,可以称为“多数人原则”。

一项政策、决策不可能使所有人都满意,如果它能使大多数受益,就可以认为是公平的。

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一定要注意彰显社会的公正和教育的公平,保障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完善我国代课教师退出机制的具体措施
1.完善退出机制的标准。

制定退出机制的标准不仅要达到全面、公平、公开的目标,更需要注意人性化。

建立起反映教师各方面素质水平的综合评估办法,整体考核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状态。

2.完善退出机制的相关制度。

首先,要完善教师的入口保障制度,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格的认定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质量的评价制度、教师教育课程的鉴定制度和教师教育者资格的认定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不合格教师的产生;其次,注重完善教师质量保障制度,包括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淘汰不合格教师。

最后,完善教师出口保障制度,包括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和教师培训再就业制度,以便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更新换代,从而得到整体优化。

3.完善代课教师退出保障体系。

代课教师与学校之间虽然是一种临时性的劳动关系,但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目前进行的清退代课老师没有给予相应补偿或补偿不足的行为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

我们应该建立“农村教师离职补偿制度”,同时在地方上建立相应基金以保障分流教师的利益,实现有效救济。

通过合适的补偿制度,引导退出教师重新就业并依法给予补偿,保障农村教师的合理权益,以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4.建立长效的教师补充机制。

要把妥善解决教师退出问题与建立完善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结合起来,只有及时为农村队伍补充教师,才能保证农村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比如广东省用4.3亿元,通过录用、培训、转岗、辞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对首次招考未被录用的,为其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对暂时未转为公办教师但要继续聘用的代课教师,提高其待遇。

实践表明,只有建立长效的教师补充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代课教师的退出机制是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不合格代课教师的退出机制,既能保障被清退下来的农村代课教师的合法利益,又能及时填补已清退地区师资的空缺,这是需要我们努力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只有制定强力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合理解决好上述问题,从而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的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范莹. 中国农村“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4):62.
张世辉.农村教师补充与退出的内在动力机制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梁伟国.当代教育理论新说[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6.
甘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退出机制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4.
广东省4.3亿元解决代课教师问题[N].人民日报,2009-12-2.
作者简介:
麦广珍(1986— )女,广东南海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张丽丽(1985— )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