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结核药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
主要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主要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根据抗结核药物作用分为杀菌药和抑菌药,异烟肼和利福平为全杀菌药物,而吡嗪酰胺和链霉素则为半杀菌药物,其余抗结核药物为抑菌药。
抗结核药物通过不同作用方式,发挥杀菌、抑菌和灭菌作用。
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分别以一种或多种机制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过程。
•阻碍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的药物:乙胺丁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分枝菌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异烟肼、丙硫异烟胺、乙硫异烟胺和德拉马尼•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药物:链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抑制RNA的合成的主要药物:利福平、利福布汀、利福喷丁•抑制DNA旋转酶合成的主要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抑制肽葡聚糖的合成的主要药物:环丝氨酸、特立齐酮、伊米配能/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抑制ATP合成酶的药物:贝达喹啉•抑制叶酸的合成的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的药物:氯法齐明主要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异烟肼:①末梢神经炎:末梢皮肤感觉异常,多为两侧对称性改变,指(趾)端麻木,或伴疼痛。
②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欣快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亦可出现兴奋,抑郁,头晕,头疼,失眠,嗜睡甚至精神失常。
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可诱发其发作。
③肝损害:大剂量易造成肝损害,与利福平并用时肝损害发生率增高。
④过敏反应:偶有药物热,皮疹。
⑤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减少,男性乳房发育,月经失调,阳痿,心动过速等。
•利福平:①肝毒性: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大,严重时伴有黄疸。
肝损害多见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异烟肼合并用药时。
老人、孕妇、嗜酒者、营养不良和慢性肝病者较易发生。
②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肤瘙痒、皮疹,严重者导致剥脱性皮炎。
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等。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一)异烟肼(INH)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未梢神经炎其发生与剂量(特大剂量发生多)、体内INH乙酰化速度(中、特大剂量下慢乙酰化发生多)及营养不良、酒精中毒、妊娠等因素有关。
(2)中枢神经系统可诱发癫痫发作,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抑郁、嗜睡、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少数反射亢进、肌肉震颤、运动障碍、听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梦、妄想、幻觉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2.肝损害一般发生在治疗前3个月,常为单纯性、暂时性、可复性转氨酶升高,通常无临床意义,停药后转氨酶可迅速下降,重新治疗多不再上升;少见黄疸或肝坏死。
3.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还有皮疹、药热(过敏反应)、男性乳房增大、女性月经失调、血液异常(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便秘、排尿困难、心律失常等。
(二)利福平(RFP)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肝损害与INH出现的肝损害相似,一般可以继续服用;若出现黄疸、肝坏死或同时合并过敏反应,则应停药。
3.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流感样综合征(发热、流感样症状群)、呼吸道综合征(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气促)、皮肤综合征(轻者单纯皮肤瘙痒,重者出现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
4.血液学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骨软化、关节肿胀、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脱发,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休克(血压下降、虚脱),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
(三)吡嗪酰胺(PZA)1.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振2.肝损害与剂量、疗程有关。
在目前常规剂量及疗程下,少见肝损害。
3.关节痛主要为血中尿酸浓度升高的引起关节痛,关节肿胀,甚至出现关节强直、活动受限。
4.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皮肤光致敏反应(皮肤暴露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桐色),极少数导致低色素性贫血与溶血反应、溃疡病发作、排尿困难。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抗结核病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常用的四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
一、异烟肼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异烟肼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
用途:1. 治疗结核病:异烟肼是联合用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常与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
2. 结核病预防:对结核病高危人群,如接触结核患者的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异烟肼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异烟肼会导致肝脏损害,表现为肝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使用异烟肼会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如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等。
3.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和关节炎等。
二、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
它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断其生物学活性。
用途:1. 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利福平常与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存在耐药菌株或合并其他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常用于复杂治疗方案中。
副作用:1. 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利福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 消化道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骨髓抑制:少数患者使用利福平会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等。
三、吡嗪酰胺吡嗪酰胺是一种常用的联合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脂质代谢和核酸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的增殖。
用途:1. 结核病治疗:吡嗪酰胺常与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联合使用,构成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
2. 复杂结核病治疗:对于一些耐药菌株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吡嗪酰胺可作为复杂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
副作用:1. 神经系统反应:使用吡嗪酰胺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头痛等。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犯肺组织,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因此,对肺结核用药的总结汇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肺结核常用药物进行总结,分为一线药和二线药,以及联合用药、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线药物的使用1.异烟肼:是一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2.利福平:是一种强力的抗结核药,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和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患者。
然而,利福平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3.吡嗪酰胺:是一种抗肺结核药,对结核病菌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它主要通过抑制菌体内的核酸合成来发挥作用。
但是,长期使用吡嗪酰胺容易导致菌株的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当的药物联合治疗和合理的使用方法。
二、二线药物的使用1.乙胺丁醇:是一种强效的抗结核药,可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肺结核。
它主要通过干扰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然而,乙胺丁醇也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使用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视力。
2.卡那霉素:是一种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结核病的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然而,卡那霉素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对耳蜗和肾脏的损害较为明显,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听力和肾功能。
3.环丙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结核感染等。
然而,环丙沙星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三、联合用药和副作用处理联合用药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般采用多药联合用药,以减轻病菌对单个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在使用药物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药性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在使用肺结核药物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抗结核的诊疗、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以及相关问题解答(申精)
抗结核常见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
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抢救异烟肼中毒: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1g。
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
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另外利福平也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的报道。
(利福平和利福定均属于利福类抗生素。
目前,为了保证这类抗生素的药效,在临床上普遍强调空腹服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研究发现,利福平等利福类药物在氧化酶的作用下易被氧化生成一种醒式的内核结构,使其杀菌力受抑制,药效降低。
还发现,用酸化的健康人唾液或胃液也能使利福类药物发生上述氧化反应,导致药效的降低。
我们知道,人在吃饭的过程中总伴有唾液的分泌。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2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各种副反 应比较常见,是造成不规则治疗的主要 原因之一。因此,了解抗结核药物的副 作用及其防治对策对提高疗效,促进结 核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链霉素
异烟肼的不良反应
相对安全、毒副作用较少的抗结核药物。常 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1. 末梢神经炎:可增加维生素B6的尿液排泄, 使维生素B6缺乏,并降低其利用率,出现周 围感觉神经病变,使肢体末端感觉异常、肢 端无力。 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缺乏VitB6,使 γ-氨基丁酸减少,引起嗜睡、兴奋、失眠、 昏迷、惊厥、诱发癫痫发作等。有精神病史、 癫痫病史者慎用。
肝损害的临床对策
机制: 1.中毒性肝损害 2.过敏性肝损害 ① 与用药剂量无关 ② 不可预测性 仅发生在少数特异性体质者 ③ 较为一致的潜伏期多1-5周 ④ 伴有肝外组织器官损害的表现
肝损害的临床对策
停药: 1.ALT低于正常值2倍又无症状者,可在保肝治疗下, 继用原治疗药物,严密观察。如肝功能损害程度 进一步加重,则需要停用抗结核药物或更改抗结 核治疗方案。 2.ALT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者应停药,给予强力宁、 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疗。 肝功能异常伴症状和黄疸者停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功能异常伴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停 药。
利福平的不良反应
3.肝损害:主要的不良反应。大多为无症状的血 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血 清氨基转移酶重度升高、肝肿大和黄疸。 4.致畸:孕妇特别是早期(3月内)禁用,怀孕6 个月后可根据情况酌情考虑使用。 5.血液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 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1%的病人会 干扰出、凝血机制,导致出血,特别是在肺结 核病人咯血时要特别小心。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材料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材料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和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以下是对肺结核用药的总结和汇报材料,共计1000字。
第一部分:肺结核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1. 一线药物: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和吡嗪酰胺;2. 二线药物:利福喷酮、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瑞芬太尼、乙胺丁醇、卡泊芬净、美罗培南、莫西沙星等。
第二部分:一线药物的药物治疗1. 异烟肼:主要作用于细胞壁合成,抑制酰辅酶A合成,具有抗分裂作用;2. 利福平:通过抑制酸粘附和酸环境下增殖,抑制脂酸合成酶活性;3. 乙胺丁醇:主要作用于细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4. 吡嗪酰胺: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和酶的活性,干扰菌体的DNA复制过程。
第三部分:二线药物的药物治疗1. 利福喷酮:抑制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DNA复制和RNA合成;2. 卡那霉素:干扰核糖体的30S亚基,阻碍蛋白质的合成;3. 乙胺丁醇:同一线药物作用机制;4. 卡泊芬净: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5. 莫西沙星: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酶活性。
第四部分:药物联合治疗和疗程1. 药物联合治疗: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以避免细菌的耐药性;2. 疗程:根据肺结核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进行调整,一般为6个月以上。
第五部分:肺结核治疗中的问题和挑战1. 耐药性:由于不规范的用药和治疗过程,肺结核耐药性不断增加;2. 药物不良反应:一线和二线药物均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3. 患者依从性: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可能受到影响;4. 结核病复发:药物治疗结束后,可能发生结核病的复发。
第六部分:肺结核用药的未来趋势1. 开发新药物: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肺结核药物;2. 药物联合疗法的优化:优化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和疗程;3. 患者管理方案的改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监测。
总结: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和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药物联合治疗和适当的疗程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1. 引言结核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破坏性。
目前,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2. 抗结核药物的分类抗结核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进行分类。
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吡嗪酰胺•强烈抗结核药物等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肝毒性反应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反应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肝衰竭。
3.2 肾毒性反应部分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异常。
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尿液异常等症状。
肾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因药物类型和剂量而异。
3.3 神经毒性反应某些抗结核药物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如头晕、眩晕、四肢麻木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3.4 过敏反应抗结核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
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3.5 其他不良反应除了上述几类常见的不良反应外,抗结核药物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
4.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对于出现肝毒性反应的患者,首先应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并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如果肝功能损害较轻,可以采取保肝治疗,如给予肝保护剂、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如果肝功能损害较严重,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一步处理。
4.2 肾毒性反应的处理对于出现肾毒性反应的患者,主要措施是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并给予适当的肾保护措施,如补充足够的液体、限制蛋白质摄入等。
常用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及常见用法
药名(缩写)常见用法主要不良发应注意事项异烟肼(INH.H)0.3Qd(空腹)1.肝功能损害。
2.多发性神经病 。
3.中枢神经兴奋。
1.避免与抗酸药物同服2.注意消化道反应3.定期查肝功能(两周一次)4可抑制抗凝药物代谢,使抗凝作用增强5.慢性肝病,精神病和癫痫。
哺乳期急用和慎用利福平(RFP.R)0.45-0.6Qd(空腹)1.肝功能损害。
2.流感症候群。
3.过敏反应、如药物热、皮疹1.体液和分泌物呈橘黄色2.监测肝脏毒性和过敏反应3.会加速口服避孕药、降糖药。
茶碱抗凝药的排泄、使药效降低4.肝功能严重受损、怀孕三个月以内禁用链霉素(SM.S)0.75Qdim1.损伤听神经。
2.眩晕。
3.肾功能损害1.进行听力检查,注意听力变化,有无平衡失调2.了解尿常规。
肾功能变化。
吡嗪酰胺(PZA.Z)0.25-0.5Tid(饭后)1.肝功能损害。
2.胃肠道不适。
3.高尿酸症。
4.过敏。
1.警惕肝脏毒性。
2.注意关节疼痛。
皮疹等反应。
3.定期检测ALT及血清尿酸4.避免日光过度照射。
乙胺丁醇(EMS.E)0.5-0.75Qd(空腹)视神经炎检查视觉灵敏度和颜色辨别力对氨基水杨酸(PAS.P)6g-10gQd ivgtt(口服饭后)1.胃肠道不适。
2.肝功能损害。
3.过敏。
1.检测不良反应2.定期测肝功能备注多发性神经病中枢神经兴奋流感症候群:大剂量间隔使用利福平时,可诱发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类型●1、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
由剂量过大或耐受性差造成;急性中毒、蓄积后→慢性中毒。
主要防治措施:控制剂量、注意时间的间隔、个体化用药。
●2、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所引起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副作用一般较毒性反应的危害小。
防治措施:调整剂量、合并用药。
●3、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effect):是继发于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
抗结核强化治疗→类赫氏反应;抗生素→菌群失调。
●4、过敏反应(allergy reaction):有些药物有抗原或半抗原性—变态反应。
发生率低,但可以致命。
如青霉素、链霉素、利福平等。
过敏反应的共同特点:(1)有致敏过程,(2)血液里有抗体,皮试反应阳性。
(3)症状符合过敏反应的特点,如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4)与剂量无关或关系较小。
5、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用药后发生与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反应,是一种特异质反应。
往往是由于遗传性酶缺陷所致。
如红血球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溶血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偶有发生);肝内缺乏乙酰化酶→异烟肼慢代谢,发生中毒反应。
6、其它较少见:致畸(利福平、喹诺酮类)、致癌(如氯霉素)、依赖性、成瘾性等。
常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常用一线抗结核药物 药物名称作用机理 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 影响细菌代谢;阻碍细胞壁合成。
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肝损害、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 利福平 阻碍RNA 的合成。
肝损害、消化道反应、变态反应(流感样综合症) 链霉素 干扰、抑制RNA 的功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口及四肢麻木、听觉损害、轻度肾损害。
吡嗪酰胺 吡嗪酸抗菌作用;干扰脱氢酶,阻止氧的利用。
消化系统(肝毒性大)、高尿酸血症、偶见发热、皮疹等。
乙胺丁醇 抑制RNA 的合成。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不良反应分类及发生率 •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结核病概述
1 2
结核病定义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 病,可侵袭多个器官和组织。
结核病流行病学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多见于发展中 国家。
其他不良反应
表现
包括味觉改变、口腔炎、脱发等。
处理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口腔炎可使用口腔药膏缓解症状,脱发 可采用抗脱发药物治疗等。
03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肝毒性处理与预防
总结词
肝毒性是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等。
VS
详细描述
肝毒性发生后,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护肝治 疗。预防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肝功能,对有 肝病史或饮酒史的患者慎用抗结核药物。
参考文献2
王丽, 王燕.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及处理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肺科 杂志, 2019, 24(11): 2005-2009.
参考文献3
张华, 刘纯义.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 应及处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防 痨杂志, 2020, 42(5): 498-503.
THANKS
肾功能损害处理与预防
总结词
部分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如肾小球肾炎等。
详细描述
肾功能损害发生后,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肾功能,对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 用抗结核药物。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处理与预防
总结词
抗结核药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眩晕等。
(完整版)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一)异烟肼(INH)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末梢神经炎,最初表现为手脚左右对称性感觉异常,继之出现指趾末端感觉麻木、刺痛、烧灼感、四肢无力、关节软弱、反应迟钝等。
其机理为异烟肼与维生素B6的结构相似,二者竞争同一酶系统(如阿朴色氨酸酶)或二者相结合从尿中排泄增多,结果导致体内维生素B6缺乏,而出现维生素B6缺乏的临床表现。
服用大剂量异烟肼者、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体内INH乙酰化速度快(中、特大剂量下慢乙酰化发生多)及营养不良、酒精中毒、妊娠等因素等易患神经炎,异烟肼用量较大时可加服维生素B6预防,0.03g~0.1g/日,但因维生素B6在试管中能减低异烟肼的抑菌力,一般剂量不作为常规用药。
山东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郭新美另外还可出现多种精神异常,如兴奋、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眩晕、头痛、嗜睡、多梦、妄想、幻觉,甚至精神失常;少数可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反射亢进、肌肉震颤等。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因异烟肼抑制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活性,使组胺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上述反应。
其他反应有诱发癫痫发作、中枢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等,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可导致发作。
2.肝损害:一般多发生在治疗后3天~3个月,常为单纯性、暂时性、可复性转氨酶升高,通常无临床意义,停药后转氨酶可迅速下降。
一般认为异烟肼对肝的损害是由于个体特异性引起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聚集所致。
单用异烟肼预防的病人约10~20%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多无自觉症状。
严重肝损害者约占1.25%,甚至有死亡者。
大多数肝损害病例于用药6个月内出现,肝损害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20岁以下者少见;有慢性肝病者也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时能增加对肝脏的毒性。
应用异烟肼出现肝损害后首先停药,必要时加用适当保肝药,但切忌同时用保肝药种类太多,以免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3.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阳痿,、女性月经失调、库兴综合症。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响及处理方法目的早期、正确地处理药品不良反响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保证用药平安,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 1.药物不良反响概念● 2.超敏反响发生机理● 3.毒性反响发生机理● 4.不良反响临床表现● 5.不良反响的临床处理原那么●定义药物不良反响是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响。
●分类副作用〔side effect〕、毒性反响、依赖性、特异质反响、过敏反响、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响药物不良反响●超敏反响:与剂量及疗程无关,一般发生在用药2周以内●毒性反响: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和药物的蓄积有关超敏反响发生机理(1)●结核药物(半抗原)+蛋白质→全抗原→特应机体→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同种药物即可产生超敏性反响-Ⅰ型超敏反响〔速发型〕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喷嚏、咳嗽、发热等,可引起这种反响的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链霉素、氟喹诺酮类。
Ⅱ型反响〔细胞毒型〕〔1〕在这一类型反响中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外表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响。
Ⅱ型反响〔细胞毒型〕〔2〕药物+血细胞膜蛋白〔血浆蛋白〕↓免疫原性↓机体↓特异性抗体↓再次与药物接触┏━━━━━━━━━━━━━━┓抗原抗体复合物RBC,WBC,PLT↓│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Ⅱ型反响〔细胞毒型〕〔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引起此类反响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Ⅲ型反响〔免疫复合物型〕临床表现:血清病样反响,有发热、关节痛、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腹痛、蛋白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药物热有人认为也属Ⅲ型过敏反响。
一般在用药10天内发生,热型为稽留热型或弛X型,可同时伴有皮疹。
引起此类反响的药物主要有利福平、PAS。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良反应,以及长期 和短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01
02
03
影响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的治 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严 重时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 患者死亡。
增加医疗费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额外 的医疗关注和治疗,增加 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增加医患矛盾
合理用药
用药时机
在医生建议的用药时间内进行 用药,不可自行更改药物使用
时间和剂量。
联合用药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减少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
应。
用药史
向医生提供完整的用药史,包 括其他疾病的治疗药物和草药
等。
定期检查
血液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 规等指标,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研究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和预防不良反应的 发生。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面临着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等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耳毒性
链霉素可能导致听力损害,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等。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等。
肾脏损害
链霉素可能引起肾毒性,导致肾功能异常。
消化系统反应
的处 理
一般处理原则
密切观察
对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进行 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并采取相应措施。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调整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方案, 以减轻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 处理》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抗结核药物及其不良反应 •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常见结核药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
常见结核药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异烟肼:具有杀菌力强,可以口服,副反应少,价廉等优点,能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口服后吸收快、能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连续繁殖或近乎静止的结核菌。
胸水、干酪样病灶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也高。
剂量:成人每日300mg一次口服。
对结核性脑膜炎和急性粟粒型结核病,剂量加倍。
本药常规剂量很少发生副反应,偶见末梢神经炎、精神兴奋、肝脏损害等。
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化物,是广谱抗生素。
其杀菌原理在于抑制菌体的RNA多聚酶,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
本药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和偶尔恢复代谢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成人每日一次,空腹口服450~600mg。
本药副反应轻微,可有消化道不适,有时可发生短暂性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黄疸等。
吡嗪酰胺: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口服吸收快,能进入脑积液、毒性较大、主要为肝损害,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痛风,常用片剂,一日三次,一次0.5g。
乙胺丁醇: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副反应很少为其优点,有时可发生胃肠道不适,剂量过大时可引起球后神经炎、视野缩小、中心盲点、绿视等。
停药后多能恢复。
对氨水杨酸:为抑菌药,于异烟肼、利福平或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延迟对其他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抗菌作用可能在结核菌叶酸的合成过程中与对氨苯甲酸竞争,从而影响结核菌的代谢。
剂量:成人每日8~12g,副反应常有胃纳减退、恶心、腹泻等。
严重者应停药。
丁胺卡那霉素:做为二线抗结核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副作用有听神经、肾脏损害。
观察用药后反应:异烟肼:用药后,注意观察精神状态。
丁胺卡那霉素:应询问有无耳鸣、眩晕、口唇麻木等症状。
利福平:应注意定期检查肝功。
吡嗪酰胺:应定期检查肝功、肾功。
对氨基水杨酸钠:注意胃肠道反应。
激素:递减及停止激素时防止反跳的发生,应用脱水剂时需严格执行医嘱,滴速宜快,但防止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水肿,保持静脉通路的畅通,控制液体输入量,输液应从远端小静脉开始,保护血管。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 作用机制 3 理化性质 5 不良反应 7 注意事项
-
2 结构特点 4 临床应用 6 抗结核药物的联合使用 8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趋势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抗结核类药物的作用机 制、结构特点、理化性
结构特点
异烟肼(INH):异烟肼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化学结构中包含肼基团,能够与结 核杆菌的DNA聚合酶结合,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利福平(RFP):利福平的结构中包含利福霉素基团,能够干扰结核杆菌的RNA合成,从 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吡嗪酰胺(PZA):吡嗪酰胺能够渗透入结 核杆菌体内,破坏其细胞壁的完整性, 使细菌内的物质外泄,从而达到杀菌作 用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 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新型抗结核药物、联合用 药方案、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耐药性监测方法 出现,为抗结核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手段
6
-
谢
谢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01
总之,抗结核药物 在结核病的治疗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 生的指导,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的发展趋势
渗透性:某些抗结核药物具 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能够 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抗结核类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异烟肼: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包括肺 结核、骨结核等
利福平:常与异烟肼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考点速递】抗结核药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考点速递】抗结核药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考点自测】乙胺丁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皮疹B.药物热C.胃肠道刺激D.肾功能损害E.球后视神经炎☆答案和解析见本文最后【考点分析】制菌机制作用部位特点副作用异烟肼(INH,H)抑制DNA合成细胞内外杀菌剂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利福平(RFP,R)抑制mRNA合成细胞内外杀菌剂肝损害(出现黄疸应停药)、过敏反应链霉素(SM,S)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胞外杀菌剂听力障碍、肾功能损害、眩晕吡嗪酰胺(PZA,Z)吡嗪酸抑菌细胞内杀菌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关节痛乙胺丁醇(EMB,E)抑制RNA合成——抑菌剂球后视神经炎对氨基水杨酸(PAS,P)干扰中间代谢——抑菌剂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巧记:抗结核药的副作用记忆为——以后一周练听力、利肝安胃肠(乙后-异周-链听力-利肝-氨胃肠)。
【答案及解析】☆【考点自测】真题答案E☆相关解析乙胺丁醇是常规的抗结核药,在治疗剂量下一般较为安全,但连续大剂量使用2~6个月可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如球后视神经炎引起的弱视、红绿色盲和视野缩小,故应定期检查视力。
偶见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高尿酸血症。
赢在当下成就梦想2016年银成医考医师考试通关计划已有超过11000人选择了银成医考作为复习备考路上的亲密伙伴,你还在等什么呢?银成医考2016临床类医师资格考试“30天通关大讲堂”(执业、助理两个版本)已经全国发行,贺老师领衔的国内顶级名师团队全面讲解包含内外妇儿的所有笔试课程,让你备考快人一步,确保2016医考一次通关!详情请致电银成医考总部************,或咨询全国各地合作伙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结核药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
异烟肼:具有杀菌力强,可以口服,副反应少,价廉等优点,能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口服后吸收快、能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
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连续繁殖或近乎静止的结核菌。
胸水、干酪样病灶
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也高。
剂量:成人每日300mg一次口服。
对结
核性脑膜炎和急性粟粒型结核病,剂量加倍。
本药常规剂量很少发生副
反应,偶见末梢神经炎、精神兴奋、肝脏损害等。
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化物,是广谱抗生素。
其杀菌原理在于抑制菌体的RNA多聚酶,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
本药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
和偶尔恢复代谢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成人每
日一次,空腹口服450~600mg。
本药副反应轻微,可有消化道不适,
有时可发生短暂性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黄疸等。
吡嗪酰胺: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口服吸收快,能进入脑积液、毒性较大、主要为肝损害,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痛风,常用片剂,一日三次,一次
0.5g。
乙胺丁醇: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副反应很少为其优点,有时可发生胃肠道不适,剂量过大时可引起球后神经炎、视野缩小、中心盲点、绿视等。
停药
后多能恢复。
对氨水杨酸:为抑菌药,于异烟肼、利福平或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延迟对其他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抗菌作用可能在结核菌叶酸的合成过
程中与对氨苯甲酸竞争,从而影响结核菌的代谢。
剂量:成人每日
8~12g,副反应常有胃纳减退、恶心、腹泻等。
严重者应停药。
丁胺卡那霉素:做为二线抗结核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副作用有听神经、肾脏损害。
观察用药后反应:
异烟肼:用药后,注意观察精神状态。
丁胺卡那霉素:应询问有无耳鸣、眩晕、口唇麻木等症状。
利福平:应注意定期检查肝功。
吡嗪酰胺:应定期检查肝功、肾功。
对氨基水杨酸钠:注意胃肠道反应。
激素:递减及停止激素时防止反跳的发生,应用脱水剂时需严格执行医嘱,滴速宜快,但防止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水肿,保持静脉通路的畅通,控制液体输入量,输液应从远端小静脉开始,保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