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碳酸氢钠注射液资料8

碳酸氢钠注射液资料8

资料项目8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和文献资料一、完整处方:处方:2ml:0.1g碳酸氢钠100gEDTA-2Na 0.4g乳酸4g注射用水2000ml制成1000支二、制剂工艺:1. 制备方法按处方量称取碳酸氢钠、EDTA-2Na和乳酸加入约1/2量注射用水,热搅拌使完全溶解,然后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取溶液测定pH值约7.5~8.5。

加入0.1%活性炭搅拌均匀,搅拌约20分钟,过滤,除去活性炭,取滤后溶液测定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调整分装机至规定装量,将滤液分装于安瓿瓶中,封口。

于100℃灭菌30分钟。

2. 工艺流程图图一: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图:三、处方工艺选择依据1. 规格的确定已上市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主要规格为:10ml:0.5g 、100ml:5g 和250ml:12.5g。

因此我公司在不改变原有浓度的情况下特申报2ml:0.1g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以方便临床使用。

2. 溶解性能根据碳酸氢钠原料药标准项下性状描述,碳酸氢钠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3.处方筛选:3.1 碳酸氢钠注射液:样品溶液经灭菌后有小白点的异样物,PH 值增加。

此处方需要调整。

3.2 碳酸氢钠-EDTA-2Na:样品溶液经灭菌后虽没有小白点的异样物产生,但PH值仍增加。

此处方仍需要调整。

3.3 碳酸氢钠-EDTA-2Na-乳酸:样品溶液经灭菌后即没有小白点的异样物产生,并且PH值也基本无变化。

因此可以确定处方中的辅料为EDTA-2Na和乳酸。

4. 活性炭用量的确定按照确定的处方制备碳酸氢钠溶液,取适量分成4份,分别按重量体积比(w/v)0%、0.1%、0.2%、0.3%加入针用炭,70℃搅拌吸附约20分钟,过滤去炭,取续滤液测定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活性炭用量对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活性炭浓度(%)药物含量*(%)099.720.1 99.690.2 99.570.3 99.44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0.1%、0.2%的活性炭对碳酸氢钠几乎无吸附作用,0.3%的活性炭对碳酸氢钠稍有吸附,考虑到0.1%的活性炭足以除去杂质和热源,故活性炭的用量可确定为不超过0.1%。

药用辅料碳酸氢钠生产工艺流程

药用辅料碳酸氢钠生产工艺流程

药用辅料碳酸氢钠生产工艺流程1.碳酸氢钠生产工艺通常分为合成和结晶过程。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dium bicarbonate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synthesis an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2.在合成过程中,氯化钠与二氧化碳经过反应产生碳酸氢钠。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sodium chloride reacts with carbon dioxide to produce sodium bicarbonate.3.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通常在反应釜中完成。

The reaction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usually in a reactor.4.反应产生的碳酸氢钠溶液被送入结晶器中进行结晶。

The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is sent to the crystallizer for crystallization.5.结晶过程中需要逐渐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结晶出来。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needs to be gradually lowered to allow the sodium bicarbonate to crystallize out of the solution.6.结晶后的碳酸氢钠晶体会被离心机分离出来。

The crystallized sodium bicarbonate crystals will be separated by a centrifuge.7.分离出的碳酸氢钠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注射液的工艺流程

注射液的工艺流程

注射液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选购原料
(1)采购药品原料
(2)确保原料质量
2.溶液配制
(1)计量原料
(2)溶解原料
二、过滤处理
1.过滤设备准备
(1)准备过滤器具
(2)检查过滤器状态
2.过滤操作
(1)过滤药液
(2)确保无菌
三、灭菌处理
1.灭菌设备准备
(1)准备灭菌器具
(2)验证灭菌设备
2.进行灭菌
(1)将药液装入灭菌容器(2)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四、充填封口
1.充填设备准备
(1)准备充填设备
(2)检查充填机状态
2.进行充填封口
(1)控制充填量
(2)进行封口操作
五、包装处理
1.包装材料准备
(1)选择合适包装材料(2)检查包装完整性
2.进行包装
(1)手动或自动包装(2)标记包装信息
六、检验质控
1.进行外观检查
(1)检查包装外观(2)确保无破损
2.进行质量检验
(1)进行质量指标检测(2)确保符合标准。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制备工艺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制备工艺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制备工艺】一、概述近年来,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以期为医学研究和制药生产提供参考。

二、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研究现状1.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起源于对碳酸氢钠和林格氏液的深入研究,通过将两者结合制成注射液,可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2.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产品,但其制备工艺和质量差异较大,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必要深入研究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三、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1. 原料准备:准备碳酸氢钠和林格氏液作为制备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原料。

2. 原料检验:对碳酸氢钠和林格氏液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3. 配料混合:按照一定的配方将碳酸氢钠和林格氏液进行混合,并进行均匀搅拌,以确保各组分充分溶解。

4. 过滤灭菌:将混合后的药液进行过滤并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注射液的干净和安全。

5. 包装储存:将制备好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进行分装、包装和储存,并确保其在正常条件下的稳定性。

四、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品质控制1. 外观质量: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外观应透明清澈,无悬浮物和沉淀。

2. pH值:应符合药典规定的pH值范围,以保证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3. 细菌限度:注射液中的细菌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

4. 稳定性:应进行长期、加速稳定性试验,以确保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五、结论通过对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制备工艺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制备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工艺水平和质量控制是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优化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实现更好的药学效果和应用价值。

六、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改进与优化针对目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制备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改进与优化,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物质量。

医用小苏打工业生产流程

医用小苏打工业生产流程

医用小苏打工业生产流程英文回答: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also known as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is a white, crystalline powder that is highly soluble in water. It is used as an antacid torelieve heartburn, indigestion, and upset stomach. It is also used as a buffering agent in food and beverages, and as a cleaning agent.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Mining.Sodium bicarbonate is mined from natural deposits of trona, a mineral that contains sodium carbonate and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 The trona is typically mined using open-pit mining techniques.2. Purification.The mined trona is purified to remove impurities such as dirt, rocks, and other minerals.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involves crushing the trona into small pieces, dissolving it in water, and then filtering out the impurities.3. Carbonation.The purified trona solution is then carbonated with carbon dioxide gas. This process converts the sodium carbonate in the trona into sodium bicarbonate.4. Crystallization.The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is then concentrated byevaporation. As the solution evaporates, sodium bicarbonate crystals begin to form.5. Drying.The sodium bicarbonate crystals are then dried in a heated oven. This process removes the remaining water from the crystals.6. Packaging.The dried sodium bicarbonate crystals are then packaged in airtight containers.Quality Control.The quality of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s controll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pur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drying conditions.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quality standards:Purity: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must be at least 99.5% pure.Particle size: The particle size of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must be between 10 and 50 microns.Bulk density: The bulk density of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must be between 0.4 and 0.8 g/mL.pH: The pH of a 5% solution of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must be between 8.0 and 8.5.Applications.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s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Antacid: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s used as an antacid to relieve heartburn, indigestion, and upset stomach. It works by neutralizing stomach acid.Buffering agent: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s used asa buffering agent in food and beverages. It helps to maintain a stable pH level, which is important for preserving the quality and flavor of food and beverages.Cleaning agent: Medical sodium bicarbonate is used asa cleaning agent. It is effective at removing dirt, grease, and other stains.中文回答:医用小苏打工业生产流程。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简易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简易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简易配制方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适用于酸中毒、低血钾等病症的治疗。

以下是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简易配制方法:
材料:碳酸氢钠粉剂、注射用水。

步骤:
1. 取出碳酸氢钠粉剂,放入干净的注射瓶中。

2. 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通常为10ml或20ml,具体视医嘱而定。

3. 轻轻晃动注射瓶,使碳酸氢钠充分溶解在水中。

4. 检查溶液是否清澈,无悬浮物或杂质。

5. 碳酸氢钠注射液制备完成,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
1.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守医嘱。

2. 制备碳酸氢钠注射液时需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3. 未使用的碳酸氢钠注射液需密封保存,避免被污染。

4. 若注射瓶破损或有异味,应立即更换新的注射瓶。

5. 在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时,需注意注射速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1 -。

碳酸氢钠工艺规程

碳酸氢钠工艺规程

碳酸氢钠注射液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编号 PI-XZ-0206-01规格:10ml:0.5g批量:300万ml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目录1 生产处方 (1)2 生产工艺流程图 (3)3 生产操作要求 (3)4 工艺控制点 (22)5 质量标准 (27)6 原辅料、成品储存注意事项 (30)7 中间产品、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及贮存方法 (30)8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及原辅包材的消耗定额 (31)9 工序损耗限度与物料平衡 (32)10 主要生产设备 (33)11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35)12 工艺卫生 (36)13 劳动组织、岗位定员与生产周期 (37)14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39)附件 (40)目的:建立10ml:0.5g碳酸氢钠注射液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确保产品生产中所用的处方工艺符合注册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2010年版GMP要求、最终的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

范围:适用于规格为10ml:0.5g、批量为300万ml的碳酸氢钠注射液产品的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生产部负责人、质保部负责人、注射剂车间负责人。

正文:1 生产处方1.1 产品概述1.2 标准处方:批量100000ml处方(每万支)1.3 生产处方:批量300万ml生产处方(30万支)2 生产工艺流程图3 生产操作要求3.1 配制3.1.1 生产前检查 QA人员和岗位负责人首先对称量间(房间编号:404)、配制间(房间编号:208)上次清场情况进行确认,肯定清场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则由岗位负责人挂上本批生产状态卡,否则应重新清场。

3.1.2 备料3.1.2.1 车间物料员根据“批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到仓库领取原辅料,仓库保管发料时应认真核对物料代码、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重量等标识信息,确保所发物料正确无误。

3.1.2.2 送料工在物料进入车间清外包间(房间编号:401)前检查并清洁原辅料外包装,应无可见粉尘、无污物、无水渍,合格后进入清外包间,脱去原辅料外包装,并在内包装上粘贴标识,内容包括品名、物料代码、批号、重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侯氏制碱法是一种用于生产碳酸氢钠的工艺方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碱液制备、碳酸氢钠析出和产品收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是侯氏制碱法的第一步。

生产碳酸氢钠的主要原料是氯化钠和氨水。

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氨水则是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碱性溶液。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这两种原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并进行储存和配比。

接下来是碱液制备阶段。

在这一步,氯化钠和氨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反应釜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充分、产物纯度高。

同时,也需要对反应釜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维护,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

随后是碳酸氢钠析出阶段。

在碱液制备完成后,需要将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碳酸氢钠析出槽中,通过加入二氧化碳气体,使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以确保碳酸氢钠沉淀的颗粒细小、纯度高。

最后是产品收集阶段。

碳酸氢钠沉淀经过过滤、干燥和包装后,成为最终的产品。

在这一步,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生产标准,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储存,以便后续运输和销售。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的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生产事故。

因此,在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并加强设备维护和质量监控,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总之,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生产工艺,需要生产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够顺利进行,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碳酸氢钠产品。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标准本品为碳酸氢钠的灭菌水溶液。

1品名:碳酸氢钠注射液2 剂型: 大容量注射剂3 规格: 250ml:12.5g4 代码:Y1055 处方:5·1基准处方碳酸氢钠50.0 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5·2 标准生产量:2000000 ml/批所用的原辅料及数量名称代码数量碳酸氢钠Y113 100 Kg依地酸钙钠F109 100g针用活性炭F101 400g注射用水F108 加至2000000 ml6 生产工艺及操作要求:6·1 配制(万级、温度18~26℃、湿度45~65%):本工序包括称量、配制等。

6·1·1 称量:在备料间根据指令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数量,本厂检验报告单或合格证(绿色合格证)、递交单。

称量前校准天平、电子称并检查是否在效期内。

按处方要求进行原辅料的称量,填写物料标示卡附于容器内外各一张,注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

经复核后填写称量记录。

剩余原辅料扎紧袋口,标明原辅料名称、批号、剩余量、使用人,放置于暂存架。

换品种清场时,将剩余料密封,贴上卡片,标明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日期,退回脱包间,返至仓库。

6·1·2配制:在稀配间向SH-Ⅰ稀配罐中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的约80%,水温降至30~35℃,加规定量碳酸氢钠, ,加0.005%(g/ml,以稀配体积计)的依地酸钙钠,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搅拌溶解,再加0.02%(g/ml,以稀配体积计)的针用活性炭,搅拌、回流15分钟,药液通入纯净的二氧化碳至pH值(7.8~8.2),测PH值(7.8~8.2)、含量(99.0%~102.5%)符合规定后,用钛棒过滤器和0.22μm的膜滤芯加压过滤,终端用0.22μm的膜滤芯过滤至灌装。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和配制灌装系统清洗消毒规程),并做好记录。

6·2 制袋灌封(万级下的百级,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用RDY4A 型非PVC膜软袋大输液生产线操作。

6·2·1上膜将检验合格的三层共挤输液用膜核对批号、合格证、检验报告后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放置到膜架上,由开卷架完成自动送膜工作。

6·2·2 印刷设置印版(带有产品名称、规格、使用说明、注意事项、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的印版),核对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正确,开机进行试操作,检查打印的位置和清晰程度,确保准确无误。

印刷工位属于热转印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加压的办法使色带上的颜料与色带基材剥离,转于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的外表面,附着结合,从而在软袋的外面印上与药品有关的内容。

印字温度155℃,印字时间0.02秒,印字压力0.15MPa左右。

6·2·3 开膜和塑料输液容器接口的预热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经过设备上的开模器时,膜的一侧被打开;同时塑料输液容器接口从料盘经传送装置输送到接口预热器,第一次预热温度130℃±5℃,第二次预热温度160℃±5℃,预热时间均为1.1秒。

6·2·4 袋周边焊接和塑料输液接口焊接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经过焊接模具时,模具的上下两个部分对接,经加热加压,完成膜的周边焊接,热合温度145℃±5℃,热合时间1.0秒,压力为0.6MPa左右;同时,经预热的塑料输液接口被放入膜的开口侧,经加热加压,完成接口与膜的第一次焊接,热合温度为145℃±5℃,热合时间1.0秒,压力为0.6MPa左右。

该工序热合的时间、压力、温度可调。

可根据情况调节操作参数,以便获得最佳的热合效果。

6·2·5 接口焊接和袋体冷却接口进入第二次焊接的模具内进行焊接,热合温度145℃±5℃,热合时间1.0 秒。

同时袋体进入冷却模具,冷却水进入冷却模具夹层,冷却时间1.0秒。

6·2·6 接口冷却接口进入冷却模具,冷却水进入冷却模具夹层,冷却时间1.0秒。

6·2·7去除废边由机械手撕拉,去除废边。

6·2·8 软袋传送:已制成的空袋用一个机械夹具送入灌装设备的夹具中,被确认为坏袋的袋子将被自动剔除,落入坏袋收集盘中6·2·9 灌装:自动灌装,每袋250~255ml 。

待药液冷却到40-50℃时通过灌装系统灌装药液,由中心定位装置对灌装软管定中心,当灌装嘴到达最底极限位置时,对管的长度进行检查,并检查是否有口管存在。

如果出现错误信号,相应的灌装位将不执行灌装此袋。

该工位下移时,灌装嘴插入袋子的口管中,灌装阀即时打开,将药液灌入袋子中,达到灌装量时,质量流量计给出信号经控制系统将灌装阀关上,灌装头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结束灌装。

灌装过程中每3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和澄明度,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药液从稀配后到灌装完毕不得超过4小时。

6·2·10加盖聚丙烯输液容器拉环式密封盖由带有震荡盘和线性盖加料滑槽的料斗自动送入。

经真空装置被放置在袋的口管的顶部。

加热片在盖和口管之间移动,用于非接触式加热,加热时间1.0秒,加热温度约60℃。

同时,要进行排气,以便把袋中的剩余空气量降至适量。

灌装好的袋加压直到一个固定液位。

最后,加热片缩回,盖放置在口管上。

如果袋没有灌装,袋将不会封口加盖,无盖的袋将被剔除。

6·2·11出袋成品袋子由夹具系统取出,放置在出料槽上。

不合格的袋子将被自动剔除,并落入废袋收集盘中。

6·3上袋合格的成品袋子随即放置在灭菌车上,平铺摆放整齐,每车上都贴上灭菌指示带,标示品名、规格、批号,并挂上产品标示卡。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6·4 灭菌:用SB5005水浴式灭菌柜操作。

灭菌条件:115℃,30分钟水浴灭菌,F0≥8。

在灭菌岗灭菌操作者核对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检查蒸汽、压缩空气、压力是否符合规定,电开关、灭菌柜情况,排放掉蒸汽管中冷凝水,按灭菌岗位操作规程将小车推入柜内,关闭灭菌柜门。

待灭菌温度达到恒定后,操作人员每10分钟检查一次灭菌温度与压力,探头装置每批一换。

灭菌结束后按操作法开门,拉出已灭菌产品。

无菌取样按灭菌验证图示位置取样,每柜取20袋。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药液从灌装完毕到灭菌的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

6·5 卸袋检漏:6·5·1 卸袋:卸袋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带上的内容,按批号、车号的顺序拉车,不得混批。

核对灭菌指示带效果和产品标示卡后,撕下灭菌指示带,贴在第一袋待灯检产品上,将待灯检产品送上输送轨道,输送到RJL检漏机(编号:SB5012)上进行检漏。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6·5·2检漏:调整压轮左右位置到检漏的合适位置并调整好压轮转速,进行检漏。

检漏合格的产品通过输送带送至灯检岗位进行灯检;不合格产品挑出并计数。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6·6 灯检:在灯检操作间灯检操作工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灭菌指示带效果后,按灯检岗位操作规程在RDJ灯检机(编号:SB5008)上进行逐袋目检。

先检查袋的周边焊接、焊口是否有破裂和渗漏、打印是否清晰,然后检查装量及可见异物。

灯检合格产品用玻璃铅笔(红、黄、绿、蓝、白、黑色)划上个人色标后,送包装工序;不合格品按白点、白块、色块、纤维、漏气、其它等分类统计后送车间不合格品存放间。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6·7 包装:250ml/袋×40袋/箱在包装室操作工将用DXD450下走膜多功能枕式板块全自动包装机(编号:SB5009)塑封好的产品放入箱内,并随时检查品名、批号内外是否相符,放入装箱单、说明书、输液卡后,用FX450半自动封箱机(编号:SB5013)封箱。

零头产品要求两个批号一个合箱,在外包装上加盖“M”印章,并注明全部批号。

包装结束后准确统计包材的领用数、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并做好记录。

生产结束后,操作者做好清场卫生工作(按清场操作规程)。

6·13 2000000 ml/批标准生产量所用包装材料的名称、代码及数量7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7·1物料、中间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情况7·2 物料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7·2·1碳酸氢钠 代码:Y 1137·2·1·1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碳酸氢钠”项下规定: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鉴别] 应呈正反应; [检查] 碱度PH 值应不高于8.6溶液的澄清度 应符合规定氯化物 应符合规定 硫酸盐应符合规定 铵盐应符合规定钙盐应符合规定铁盐应符合规定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砷盐应符合规定[含量测定] 含NaHCO3应为99.5%~100.5%(供注射用)。

7·2·1·2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7·2·2 注射用水代码:F1087·2·2·1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注射用水”项下各项规定:[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pH值 5.0~7.0氨≤0.00002%细菌内毒素每1ml含内毒素量应小于0.25EU氯化物应符合规定硫酸盐与钙盐应符合规定硝酸盐≤0.000006%亚硝酸盐≤0.000002%二氧化碳应符合规定易氧化物应符合规定不挥发物应符合规定重金属≤0.00003%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00ml不得过10个7·2·2·2 贮存注意事项:储存应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7·2·3 针用活性炭代码:F1017·2·3·1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药用炭”项下各项规定:[性状] 本品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

[检查] 酸碱度应符合规定氯化物应符合规定硫酸盐应符合规定未碳化物应符合规定酸中溶解物遗留残渣不得过10mg干燥失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炽灼残渣遗留残渣不得过3.0%铁盐应符合规定锌盐应符合规定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吸着力应符合规定7·2·3·2 贮藏:密封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