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诵读《晚春》

合集下载

《晚春》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晚春》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晚春
[唐] 韩愈
草c ǎo 树sh ù知zh ī春ch ūn 不b ù久ji ǔ归ɡu ī,百b ǎi 般b ān 红h ón ɡ紫z ǐ斗d òu 芳f ān ɡ菲f ēi 。

杨y án ɡ花hu ā榆y ú荚ji á无w ú才c ái 思s ī,惟w éi 解ji ě漫m àn 天ti ān 作zu ò雪xu ě飞f ēi 。

诗词注释:
1、题原作“春暮”,据《全唐诗》改。

2、树:原作“木”,据《全唐诗》改。

春不久归:说春天即将结束。

3、芳菲:形容花草的芬芳、茂盛。

刘禹锡《春日书怀》:“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4、榆荚: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

俗呼“榆钱”,随风飘落。

此句是说扬花、榆荚都开不出潦亮的花来
5、惟解:只知道之意。

诗词赏析: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鉴9.10.1《晚春》考点熟读背诵 演示版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鉴9.10.1《晚春》考点熟读背诵 演示版

(2)《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 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第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做 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 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 B、揶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 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
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其可 称道之处。 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 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 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 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 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 的么?
四、【理解性默写】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 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 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 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 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用得很好,请简析其 妙处。 “斗”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 草树木竟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五、【试题精编】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描写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 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 呈现出一派暮春的生机勃勃景象。表达了诗人珍惜光阴、 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 创造美好未来的人生态度。

二年级早读晨诵晚春的内容

二年级早读晨诵晚春的内容

二年级早读晨诵晚春的内容
晚春【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短暂的春光里,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尽情展示着自己生命活力。

杨花榆荚没有出众的才能,也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

其实,你是花朵也好,你是杨花榆荚也好,只要你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不辜负春光,不辜负自己,你就是春天里最鲜亮的颜色。

努力上进的你,会是大地之上最可爱的种子,海洋里最勇敢的大鱼儿,深山里最坚定的璞石,银河里最闪亮的星星,宇宙中最特别的星球。

韩愈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已经年过五十,但是他依然享受春日之美,吟诗作对赞美春天。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吧,我相信虽然疫情阻隔了我们的距离,但是一定不会阻挡你们向上的脚步。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首诗歌:晚春。

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

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

课外拓展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前两句描绘的景象。 2、赏析“疑”字。
炼字炼句(赏析)
夸张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炼字炼句(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负 责心理。
炼字炼句(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写出来。要求写出 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对话。 “回京城呀,”我掩饰不住惊喜,“请给我带封信回去。” 可怎么跟家人说,又跟家人说什么呢?我寻思着。算了吧, 还是带个口信,报个平安吧。“还是请告诉我的家人,我一 路还平安好了。”声音有些低沉。“好,我一定带到。”我拱 拱手表示谢意,转身策马,“驾!”
请猜思想感情。 看题目; 看作者; 看关键字。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拟人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春天不久就要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争奇斗 艳,人间万紫千红。
晚春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只知道。 杨花瑜伽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也要飞舞,漫 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晚春
韩愈
诗 人 简 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 昌黎”,卒谥“文”,亦称“韩文公”。唐代 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
创 作 背 景
该诗是韩愈已年近半百时所作的。
榆荚:yú
jiá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解析】三、四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 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 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嘲讽”不配“含有贬义,与原句意思 不符。故答案B。
课文主旨
这首诗运用 拟人 的手法,从 花草树木 的角度抒写了 对春天的留恋 之情,表达了诗人 热爱生活 的积极向上的 情怀。
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巩固练习:读《晚春》做题。 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下列对韩愈的《晚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 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榆荚杨花虽缺乏 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 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 色的七言绝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C.说这首诗 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 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 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D.此诗熔景与 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 “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 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解析】B项,不只是为写争奇斗艳的场景,而是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 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 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3.下列各项对《晚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这首诗描 写的暮春季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 的本色。B.“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人极力嘲讽“无才思”的 “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C..本诗 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 恋。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 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 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D.整首 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 木留春、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12.课外古诗词诵读(下册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下册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甲】诗首句写竹里馆即诗人所在地的环境,塑造了一位身居 茂密竹林的独处者形象。 B.【甲】诗第二句中诗人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 的孤单寂寞难以消解。 C.【乙】诗一、二句描绘自由成长的鱼鳖和荷花,突出表现了夏 日湖中特有的野趣。 D.从诗题和内容来看,【乙】诗是诗人在望湖楼酒后描绘夏日湖 景的七言绝句。
沧海》是古体诗;B.《春夜洛城闻笛》是绝句;C.《次北固山下》
是律诗;D.《木兰诗》是古体诗。
2.“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龙__钟___”__原__指___流__泪__的__样___子__,__这___里__指__沾___湿__的__样___子__(_1_分___);___表__达__了___诗__人__ _远__涉__边__塞___的__思__乡__怀___亲__之__情__(_1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中关键词语及其作用的理解与分析。龙钟:沾 湿的样子。“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 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眼泪还是止不住。该句运用了夸张的 修辞手法,表现出思念亲人之情。
三、(山东德州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哪首古诗与本首诗的体裁一致(2分)( B )
A.《观沧海》
B.《春夜洛城闻笛》
C.《次北固山下》
D.《木兰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体裁的把握。《逢入京使》是绝句。A.《观
归嵩山作①
建议:7分钟 答案:P23 总分:5分 得分: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

3、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 榆荚又怎样了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 “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杨花榆荚无才思
为什么韩愈这么说呢?因为杨花是白色的,榆 荚花也是白色的。这场晚春的“斗芳菲”就好比 做作画比赛,人家都姹紫嫣红地画开了,而它们 俩呢,就像站在一张白纸面前的两个才子,脑子 里一片空白,没有才思啊,怎么下笔?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 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 “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 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 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 ,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 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 :卢 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 己瞧不见自己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 “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 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 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 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 “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 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
“字”之来历
韩文公,名“愈”,字“退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 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 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 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 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 呢?” 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 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 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 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 ‘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 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 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 ‘愈’字吆!”

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

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

《晚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由诗文拓展延伸,深入理解韩愈生平与品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文化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这些诗作大都是圣贤身处逆境发奋之作,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被誉为唐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年近半百之时仕途也遭遇了坎坷,面对暮春之景,他触景生情,创作了《晚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赏析这首古诗。

二、课前准备1.以小组形式展示在课前搜集到了哪些有关韩愈的诗文和相关故事,简析创作风格。

2.播放韩愈视频3.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1、(1)教师配乐朗诵《晚春》指导朗读技巧。

(2)学生代表朗读,学生点评(3)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2、指导学生小组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多媒体展示正确释义四、品读赏析诗的主题1.一种解释“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但是他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加入了“百般红紫”的行列中,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
晚春
韩愈
实用文档
激趣导入
春天是万紫 千红的,春天是千 姿百态的,古往今 来,无数诗人用饱 含深情的诗句描写 、赞美春天。
实用文档
资料助读 韩愈(768-824),字
关 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 于 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 作 者 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
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 部,谥号“文”,又称韩文 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
实用文档
感悟诗志
3.结合写作背景,后两句诗从另一角度 思考,似乎是在启示我们什么?
“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 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 不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 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 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 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实用文档
拓展延伸
1.学了《晚春》这首诗,老师想到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外》,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这首诗? 2.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春日》《江南春》《游园不值》《村居》等。 3.谁还能想到描写其他季节的古诗?
夏天:《小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书所见》《题菊花》等。 冬天:《江雪》《梅花》等。 4.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做一张《春天诗词荟萃》的手 抄报。
实用文档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古诗。
实用文档
板书设计
实用文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感悟诗志
2.赏析内容。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字用 得好?请赏析。
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久不 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 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 ,各显美丽姿色。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草树”,指各种花草树 木。“久不归”,不久就要归去。一个“知”字,一个“斗”字,采用拟 人手法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 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 好情怀。
实用文档
疏通诗意
3.合作交流,理解诗 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 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 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了哪 些景物?
实用文档
感悟诗志
1.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文后“赏 析”,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又 想到了什么?
A.看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柳 絮纷飞、榆荚飘落的画面。 B.想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 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 样的人的。C.想到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一 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 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实用文档
资料助读
关于背景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 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 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 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 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用文档
朗读诗歌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 榆荚(jiá) 解(jiě)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读出正确的节奏。 (5)齐读。齐背。
实用文档
感悟诗志
(2)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又怎样了 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 的愿望?
“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 娇艳,吐露芳香,但是它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而是加 入了“百般红紫”的“斗芳菲”行列,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 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无才思”和“惟解”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 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 好愿望。
实用文档
疏通诗意
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2. 记住重点词语。
草树: 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不归: 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 竞争,比赛。 杨花: 指柳絮。 榆荚: 指榆钱。 才思: 才气,才华。 惟解: 只知道。 漫天: 遍布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