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要“善待”后进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要“善待”后进生

经常听见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都很好,怎么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垮下来了?”“我的孩子小学数学毕业考试90多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就只有80多分,70多分,甚至还不及格呢?”“我孩子很聪明啊,怎么上了初中,数学成绩就一直在下降呢?”“为什么其它文字科能考及格,数学就不行呢?”诸如此类的疑问不一而足。

其实,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不如小学数学成绩,是有许许多多的原因的,比如初中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仅学科就比小学多了一倍不止。再如初中数学的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的也大不一样。又如孩子上了初中后,其学习态度的转变,或是小学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本文无意全面探讨为什么同一孩子初中数学成绩就不如小学成绩好,只想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如果学生一旦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或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数学成绩不断下滑是必然的事,并且还汉有底线。这不像语文学科等文学学科,学生至少认识字,无论如何都可以保证60分左右的底线成绩,这是学科差异。学生上了初中后,普遍感觉数学难学,逐渐地就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质量随之而发生变化,当然学习成绩也就下降,接下来,下滑的数学成绩更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轻视”、家长的苛责,就更让学生——后进生如坠冰窖,学生自然就会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学不好数学我不喜欢学数学我不想学数学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我更不想学数学我愈来愈不喜欢数学我学不好数学完全放弃数学学习”这样的恶性循环。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说是较普遍的现象。为了尽量不让或少让这种情形发生,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善待后进生”。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大气候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家庭教育等,但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学校教育。由于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和不良的行为习惯,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从而对“教育”产生了抵触甚至是敌对情绪,诱发各种异常行为,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其实,后进生也跟其他学生一样,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在强烈的自卑感之后是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更渴望得到呵护、理解和尊重、关心,而不是呵斥、误解和伤害。只是由于其自律能力较差,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心,经常表现为“知难而退,遇难而缩”或”五分钟热情”等,并且“反复性强”,不易把准备改正缺点的行为和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坚持下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因的推动,那么他们经常萌发的“变好”的想法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相反,如果教师不歧视他们,及时地、经常地关爱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一分为二地看待其缺点,有意识地模糊、缩小或暂时容忍其缺点,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并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

1、要遵照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2、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生的天赋与经历各不相同,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某些成绩。教师应该不仅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而且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是有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应使学生在个人爱好和特长中看到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从而产生自信心。不能因为他们的数学成绩不好,就全面否定他们。

3、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发展变化的,不能把后进生定格为“不可救药”!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奋斗动力,来源于教师的期望,信任与鼓励、支持。

二、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

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易使性格懦弱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丧失自信心;易使性格倔强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促使其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甚至出现敌对行为,对教师进行恶作剧式的报复。

教师应“将心比心”、“易位而思”!后进生没有学习兴趣,“知难而退,遇难而缩”正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和自信的表现。教师应紧紧抓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环节,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要在学生面前盛气凌人,切忌讽刺,训斥,应“和风细雨”以理服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学习成绩头差,行为习惯差,后进生经常受不公正待遇,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失去了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对他们充满信心,看到其潜能所在,多给鼓励,如“你能行”,“你会进步的”等,帮助其树立“抬起头来走路”的信心。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使之产生自豪感。应多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进行“成功教育”,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对学生应进行积极的评价,注意不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应开展“自我”纵向竞赛,始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就使最差的学生也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产生自信。青少年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后进生尤其如此,当他们受到集体的尊重而享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时,自信就萌发了。因此,教师应坚决制止同学之间的嘲笑、挖苦、讽刺等不良行为,鼓励互相尊重,相互欣赏,进行“一帮一”、“几帮一”的助学活动,使后进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有了信心,就有力量,就会取得进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社会经验也越来越多,思维的独立判断性显著提高,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特别是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使之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对教师的权威也表现出明显不敬,再加上如果师生间缺乏真诚的交往,师生关系不能融洽,甚至关系恶化,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和谐师生关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交友”时应注意:与他们谈话时语气亲切,听他们说话时耐心专一,态度应恳诚,切忌冷漠和矫揉造作;要有认同感,即为求从后进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等。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全面地了解学生进入真实的内心世界,切忌以点带面,用主观的情感或偏面的认识去对学生进行总体上判断或评价。特别是不能忽视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应努力光大“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单位:625600四川省芦山县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