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生活垃圾反思

合集下载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教案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教案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教案《调查“生活垃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熟练计算能力;。

3、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进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4、在自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感受小数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会进行小数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乘除法运算性质在小数中的应用。

【准备】《调查“生活垃圾”》课件、《调查“生活垃圾”》随堂小测 【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迅速增加 ,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师:生活中产生了多少垃圾呢?看看下面的调查吧!板书:调查“生活垃圾”(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师:五一班调查汇报: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kg生活垃圾 。

五二班调查汇报: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 3.5吨,周末每天可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对学生的发言要多赋予肯定。

师:大家能解答笑笑和调皮的问题吗?调皮: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笑笑: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师:分小组讨论解答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索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赋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用课件出示答案。

生:可以先算4周一共有多少天,再用四周一共产生的垃圾数除以天数就求出来了。

30.8÷(4×7)=30.8÷28=1.1(千克)。

生:也可以先算每周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再用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除以7天就求出来了。

30.8÷4÷7 =1.1(千克)答: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1.1千克生活垃圾。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调查反思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调查反思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调查反思
教师:吴学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对综合研究活感觉有点陌生而不知所措,教师一直在组织管理引导。

随着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

比如,一开始出示整个大课时,学生有点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个时候我们采取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进行调查研究。

在教师的不断引导和组织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能自己选择子课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子课题,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子课题的方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是感觉有些吃力,所以教师一直在旁边引导他们,适时给予他们帮助。

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同学比较腼腆,不太敢去展开调查,在这个时候我们则请那些胆子大的同学带着他们一起去,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他们在自己向老师或者家长发出求救,直到问题解决,一直到最后的汇报过程,教师逐步有扶到放,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自己。

在这次活动的最后,教师把评价权也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最后的交流过程中对自己的或者是其他组员的活动予以评价。

老师只要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更有
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在整个活动的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权利交给学生,学生自己选择子课题。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与反思

第6课时调查“生活垃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内容】调查“生活垃圾”(第17~18页)【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城市每天都要清运大量的“生活垃圾”。

而今天,光明小学五年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生活垃圾”的调查汇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2、复习(1)口算0.48÷4=6.3÷7=0.25÷5=0.36÷0.4=0.2×0.4=0.62×0.2=3、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6÷3+123+81÷912×3+2096÷3÷2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的整数混合运算,同学们掌握很好。

接下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新授。

(一)活动一1、出示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审题,并提出问题。

2、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解决“一个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千克生活垃圾?”3、学生先说一说怎样想的?独立解决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同学们,看着这么多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对比、讨论、研究不同的列式方法及算式表示的意义。

预设:生1:我先求4周一共是多少天?列式4×7=28(天)再求每天多少kg?列式30.8÷28=1.1(kg)生2:我先求一周有多少kg的垃圾?列式30.8÷4=7.7(kg)再求每天多少kg垃圾?7.7÷7=1.1(kg)4、分析综合算式。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有乘除法时,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要从左到右计算。

乱扔垃圾调查报告作文

乱扔垃圾调查报告作文

乱扔垃圾调查报告作文
乱扔垃圾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近期,我对自己的垃圾处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
发现自己曾经存在过乱扔垃圾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违反了社会公德,我深感愧疚和羞愧。

首先,我在公共场所发现自己曾经随手扔掉过垃圾。

这种行为不仅给周围的环
境带来了不必要的污染,也给其他人带来了不便。

我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因为垃圾的随意丢弃会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他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我在家中也发现自己曾经存在过乱扔垃圾的情况。

有时候,因为懒惰或
者不注意,我会把垃圾随意丢弃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这不仅给家庭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健康隐患。

经过这次自查,我深刻认识到乱扔垃圾的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我决心从
自身做起,改正这种不良习惯。

我将养成随身携带垃圾袋,随时随地把垃圾装起来,待到有合适的垃圾桶时再进行丢弃。

在家中,我也会养成定期清理垃圾的习惯,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同时,我还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影响身边
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通过这次自查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了改进的方案,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认真对待垃圾处理问题,我们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好。

感谢组织对我这次自查的关注和支持,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调查生活垃圾》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调查生活垃圾》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第六课《调查生活垃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算式里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 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视察能力有限, 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让学生明 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日常生活的数 字计算提供简便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 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3、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4、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5、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答:买12个同样的笔记本需要15元。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调查“生活垃圾”》板书1.
30.8÷(4×7) =30.8÷28
=1.1(千克)→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0.8÷4÷7=7.7÷7
=1.1(
千克)→从左到右计算。2.
1.3-3.5÷5 =1.3-0.7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特点进行设计的。

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兴趣比较浓厚,学习效果比较好。

一、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了真实的数学学习氛围。

再以解决生活中垃圾产生的问题达到知识的运用。

最后再次感知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达到拓展提伸的目的。

“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它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同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1.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渗透:当学生根据题目情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仅有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2. 计算、观察、发现学习方法的渗透:在通过计算解决了平均每秒多少元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从而发现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计算后回顾解题过程,从而发现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看二算三检查。

3.新旧知识间迁移学习方法的渗透: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迁移到小数混合运算中,并且同样适用。

生活垃圾调查案例反思

生活垃圾调查案例反思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研究案例反思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应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研究》是一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观摩展示课,这堂课以环保为主题。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通过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对生活垃圾的种种见解,加深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谈话导人——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案例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生活垃圾吗?(二)师出示题目:仁怀市约有1 8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生产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仁怀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生活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仁怀市每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三)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每天180000千克垃圾合1 80吨;每月5400000千克垃圾合5400吨;每年65700000千克垃圾台65700吨。

(四)师讲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制造垃圾,所以垃圾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展示课题——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研究)二、讨论交流师:为了搞好生活垃圾的调查与研究,上个星期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各自研究的小课题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请本次活动《生活垃圾调查与研究》小组组长蒲旭同学上台,和大家一起分享各小组的研究成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且教师也参与学生讨论。

主持人:第一小组:城区垃圾的现状调查组汇报调查过程和研究情况。

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四篇)

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四篇)

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四篇)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最新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四篇)》的具体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当跟大家共享,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的时候需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留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的垃圾教案反思篇一1、熟悉生活垃圾,知道垃圾应当扔进垃圾桶,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熟悉“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爱护环境。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育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和幼儿共同收集塑料瓶、纸盒、包装袋等废品,收集幼儿当天做手工后的废纸、吃点心的包装纸、水果皮等。

1、出示收集的各种生活垃圾,引导幼儿熟悉、叙述。

提问: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的?我们应当把它放到哪里去?小结: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产生许多垃圾,这些垃圾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我们不能乱扔,应当把它扔进垃圾桶里。

2、熟悉“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两种标志,知道分类回收垃圾,使其变废为宝,爱护环境。

(1)出示“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引导幼儿熟悉。

提问:你们熟悉这两个标志吗?它告知我们它能回收什么样的垃圾呢?(2)争论: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行回收垃圾?小结:有一些垃圾,他还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废金属物品、废旧电池、废旧衣物纺织品等,都叫做“可回收垃圾”。

还有一些垃圾,假如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这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不能循环使用,叫做“不行回收垃圾”。

3、嬉戏:动手乐幼儿和老师一起将收集起来的垃圾分分类,送进垃圾桶。

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都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但是对“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两种标志并不熟识。

这一点跟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孩子们身边的小区垃圾桶都是不用分类的,上面也没有分类标志。

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通用11篇)

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通用11篇)

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通用11篇)我们在犯错后,避免再次犯错,往往被要求写检讨书来自我反思,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态度要诚恳、端正。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检讨书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卫生自我反省检讨书篇1尊敬的班主任老师:您好!我是xxx,这段时间以来我的表现让您是不很满意,这方面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次宿舍卫生没有合格,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天是我值勤,我真的是做的非常不好,这一阶段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我的情况是非常不好的,我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我们宿舍卫生情况一直都不错的,但是今天让我脱了投后腿,这是我的不好,我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对于这次的宿舍卫生不合格的情况我应该反省。

我真的是非常惭愧,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当中,我的行为让您失望了,在这一点上面我各方面都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在这方面我的意识不够好,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我现在确实是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我的行为是感觉很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是做的很不好,在这一点上面我是感觉很不好的,今天的卫生没有搞好,今天卫生没有搞好这让您失望了,今天的宿舍卫生是我搞,这实在是让我感觉非常的不好,早上起来的时候本应该是我搞卫生,但是今天在时间上面实在是太赶了,我没有把这些考虑周到,今天的事情确实是让您失望了,今天早上起的太晚了,真的是忙不过来,匆忙的打扫完卫生,有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清理好。

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实在是没有搞好,我对这还是不够重视,今天宿舍卫生确实是我没有搞好,我的情况让您失望了,卫生没有搞好我真的是做的不好,今天是我值勤但是在这一点上面真的是感觉恨不到位,没有把宿舍卫生搞好在,现在我想了想这确实还是有很大问题的,早上起来的时候是非常匆忙的,很多地方没有做好,这对我的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作为一名初中学生这让我感觉是很不好的,卫生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宿舍的卫生一直以来是比较好的,这让我实在是感觉有压力,毕竟是我没有打扫好卫生,是我值勤我却没有搞好卫生,我这次没有搞好宿舍卫生,我拖班级后腿了,今天检查卫生没有合格,我真的是做的不好,有些事情让您失望了,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我一定会好好反省自己,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以后值勤的时候我一定提前起床,搞好宿舍卫生,我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请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的搞好卫生。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学活动所作的诠释,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调查生活垃圾》一课。

本节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进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所以,本节课我以情境创设法为主。

首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接着,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一、存在优点:1、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如果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计算题赋予情境。

2、教学设计主要抓住重、难点进行设计。

为了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也是为后面学习三步一般应用题做准备。

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两种方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为后面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分析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

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3、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资助探究和合作交流构成中整整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还是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方法的归纳,都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4、练习题型多样,层次不同。

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不足1.本节课作为一节计算课,应用题的比重稍大了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运算顺序,以应用题导入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

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应用题的重量显得有些重了。

2.学生的计算量不够。

由于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的分析过多,学生真正去做题的时间不太多,计算得练习量不够。

3.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精彩的评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此教案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篇调查实践性的数学教案。

这个教案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相关概念,能够用积木、塑料瓶、纸张等物品制作简单垃圾分类箱,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意义和作用,能够简单分辨垃圾的种类;2.学生能够用积木、塑料瓶、纸张等材料制作简单的垃圾分类箱,了解垃圾分类的实际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环保方面的意识;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实施垃圾分类的小调查,并能够采用初步的统计方法,研究“垃圾”产生的原因。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数据与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解“垃圾”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以小组形式设计并制作“垃圾分类箱”,并让学生讨论并确定不同种类的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分类箱中;•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制作的分类箱,并让学生互相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统计并总结各种垃圾的投放数目,以图示或表格的方式表现数据。

第二环节:调查实践•学生以小组调查分组,探究生活中“垃圾”产生的原因,例如:学校、餐厅、超市等;•调查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采访等形式,整理数据;•分析调查结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统计和解释。

第三环节:数据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各种原因对垃圾的影响,让学生初步了解影响垃圾的多种因素;•调查结果与个人生活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垃圾产生及处理情况,能初步对家庭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第四环节:主题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中表演一些情境剧,让学生学习更深刻而有趣;•例如:问题剧,带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剧目。

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施教案时,由于时间紧张,很难保证整个教学过程都已得到充分实施。

这个教案的核心内容是对“垃圾”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这正好与现在的社会需求和班级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在进行生活垃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对调查生活垃圾教学的一些反思。

首先,生活垃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了解不足,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这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缺乏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操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引入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垃圾处理的认识。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垃圾处理的动机不足。

他们可能认为垃圾分类和处理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与个人关系不大。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设计了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垃圾处理问题,理解个人在环保中的作用。

此外,我还注意到学生在垃圾分类时存在一些误区。

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所有可回收物都可以一起扔进可回收垃圾桶,而忽略了不同材料的回收方式可能不同。

为了纠正这些误区,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提供了一些垃圾分类的指导手册,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进。

我发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开始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现场调查等。

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为了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我积极寻找和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视频、图片、文章和实验工具等。

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最后,我认为教师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展示出对环保的热情和决心。

这样,学生才能从我们的行为中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实践中来。

生活垃圾自查自纠

生活垃圾自查自纠

生活垃圾自查自纠生活垃圾自查自纠,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践行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自查自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生活垃圾自查自纠就是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入手。

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是目前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是很多人对这一概念还不够了解,常常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混在一起,造成了垃圾分类的困难和混乱。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将干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都分开收集,减少垃圾的混合污染,为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创造条件。

其次,生活垃圾自查自纠还要注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比如购买过多的包装食品、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这些行为都会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为了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注意精简,使用环保袋、环保杯等可多次使用的物品,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做到“拒绝一次性”,避免浪费资源和增加环境污染。

再者,生活垃圾自查自纠还要注意垃圾的正确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垃圾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还是有害垃圾,都应该按照规定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不随意丢弃到环境中。

同时,对于需要回收的垃圾,也要注意彻底清洗,并且在投放时分门别类,便于回收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生活垃圾自查自纠还要时刻保持环保意识。

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说支持环保,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无所作为。

只有时刻保持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量。

比如,在使用纸张时尽量双面打印、减少用纸,出门携带环保袋等等,都是平时可以做到的环保行动,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实现大家为环境保护添砖加瓦的目标。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在开展“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教学活动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这一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数据收集、分析能力。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学生们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和产生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他们收集到了丰富的数据,并能够初步进行分析和总结。

然而,在培养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方面,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提出的建议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这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指导还不够到位。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小组的分工不够合理。

此外,在小组讨论和汇报环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有些小组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而有些小组则占用了过多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的均衡性。

在教学资源的运用方面,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他们直观地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但这些资源还不够丰富和多样化,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讲解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时,由于缺乏生动的案例和实地参观的机会,学生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对于一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调查活动,认真完成任务。

但也有少数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敷衍了事。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在小学到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门课程一直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调查生活垃圾”。

这一主题的教学,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还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学生们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进行实地调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孩子们兴致勃勃,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我们走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垃圾桶旁堆积如山的垃圾。

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怎么这么多垃圾呀!”有的孩子还捂住了鼻子。

我引导他们先观察垃圾的种类,孩子们认真地记录着:有废弃的塑料袋、包装盒、饮料瓶,还有剩饭剩菜等等。

一个小男孩指着一堆外卖盒子说:“老师,你看,这么多外卖盒子,肯定是大家都不爱做饭,点外卖产生的垃圾。

”旁边的小女孩接着说:“还有这些饮料瓶,好多人喝完饮料就随手扔了。

”看着孩子们认真观察和思考的样子,我心里感到很欣慰。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大家不把垃圾分类放好呢?”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已经开始思考问题的本质了。

于是,我让大家分组去采访小区的居民。

有的居民说:“不知道怎么分类,太麻烦了。

”有的说:“没有养成习惯。

”还有的说:“垃圾桶设置不合理。

”回到课堂上,我们一起对这次调查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加强宣传,让大家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的说要在小区里多设置一些分类垃圾桶;还有的说要从自己做起,带动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和感受。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纯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而且,小组合作的方式也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这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调查前,没有给孩子们进行更详细的培训,导致有些孩子在记录和采访时不够规范和准确。

2023年数学的乐趣--《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2023年数学的乐趣--《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数学的乐趣——(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调查“生活垃圾〞)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小数加法与减法、小数乘法与除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根底上, 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已经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根底, 对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进行学习迁移,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并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觉并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方法, 培养应用意识。

这一课开始, 我就直接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

并依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多, 如:一个人一周产生多少垃圾?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这个小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垃圾?与平常相比, 这个小区每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对于学生提的问题我一一记录, 然后引导学生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小数混合运算的问题, 让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充分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其中也让学生比照30.8÷〔4×7〕和30.8÷4÷7,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a÷b÷c如果两个除数相乘能凑整, 就可以把两个除数相乘, 再用被除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a÷〔b×c〕。

在同学们提的以上问题解决完后, 学生又很好奇的提出问题:五二班调查的小区有多少人?我就顺势追问:需要哪些信息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学生因为有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根底, 很轻松的就了解用这个小区平均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除以一个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就了解这个小区的人数。

最后经过学生的努力, 我们发觉依据这个情景计算出的小区人数约是5545人。

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依据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贴合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特点进行设计的。

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兴趣比较浓厚,学习效果比较好。

一、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了真实的数学学习氛围。

再以解决生活中垃圾产生的问题达到知识的运用。

最后再次感知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达到拓展提伸的目的。

“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它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同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1.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渗透:当学生根据题目情境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仅有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2. 计算、观察、发现学习方法的渗透:在通过计算解决了平均每秒多少元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从而发现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计算后回顾解题过程,从而发现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看二算三检查。

3.新旧知识间迁移学习方法的渗透: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以迁移到小数混合运算中,并且同样适用。

(完整)调查生活垃圾反思

(完整)调查生活垃圾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提炼分析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数学直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爱环境、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生活中有很多垃圾随意堆放,污染我们的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年级的同学对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这两个班级的调查情况,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

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

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新的课标提出了四基两能,其中“两能”明确了对学生培养目标,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出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情境,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生活的情感。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

师: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请你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用的是以前的知识,所以放手让学生探究,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提炼分析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数学直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爱环境、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生活中有很多垃圾随意堆放,污染我们的环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年级的同学对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这两个班级的调查情况,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新的课标提出了四基两能,其中“两能”明确了对学生培养目标,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出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情境,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生活的情感。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

师: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请你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用的是以前的知识,所以放手让学生探究,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学生在汇报中可能呈现的是分步算式,也可能是综合算式。

针对综合算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中每一步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改变运算顺序行不行?小括号去掉行不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同时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初步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并让学生利用已知经验举例验证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各种运算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学生整体数学能力得以发展,达成体会运算方法与规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会有不同的发展,所以直接列综合算式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让他们先了解分步算式中每一步的数量关系,在这样的比对中,才可能列出综合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算一算中的两个算式,并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16.8+2.1)÷0.7 0.96÷(5.4÷0.9)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最后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4、混合运算练习。

说一说运算顺序。

90÷(3.6 - 1.8) 3.6÷0.4 - 1.2×5
3.4×7.8÷3.9 0.36÷0.3÷4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试着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1),再完成(2)(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再计算)。

师:生活中的旧报纸、奶袋、冰糕棍,这些生活垃圾我们可以怎么处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题目后思考旧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渗透学生爱生活和资源再利用的意识。


四、总结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通过大家今后的努力,我们的郑州一定会树更绿、水更清、天地更明亮! 我们的地球也能从垃圾的“围城”中走出来!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使学生的四则运算扩展到了小数。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能力,观察、分析、判断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正地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存在优点:
1、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如果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计算题赋予情境。

2、教学设计主要抓住重、难点进行设计。

为了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也是为后面学习三步一般应用题做准备。

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两种方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为后面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分析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

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3、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资助探究和合作交流构成中整整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不足
1.本节课作为一节计算课,应用题的比重稍大了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运算顺序,以应用题导入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

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应用题的重量显得有些重了。

2.学生的计算量不够。

由于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的分析过多,学生真正去做题的时间不太多,计算得练习量不够。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积累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向老师们请教,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使内容更加合理;提高课堂调控能力,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要学会不断的总结、积累。

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备课和教学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