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闽南语教案整理

一年级闽南语教案整理

1 探外公 tam5ggua6gong1教学内容:日头出来红贡贡,lit8tao2cut7lai ang2gong5gong5,竹马上路一阵风。

dik7bbe3ziuN6loo6zit8zun6hong1.你骑竹马倒落去,li3kia2dik7bbe3do3loh8ki5,要去铜山探外公。

bbeh7ki5dang2suaN1tam5ggua6gong1.这首童谣采用儿童喜欢的一种运动型的玩具——竹马,借孩童骑竹马探望外公的事,表现了孙辈对长辈的孝敬,很有意思。

老师在传诵时,一要介绍“竹马”这种游戏,二要注意借这首童谣,赞扬孩童对长辈的孝道,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关爱长辈,孝敬长辈。

教学目标:1.孩子学习童谣的兴趣。

教育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2.学会吟诵该童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

1.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问小朋友。

如:家里都有哪些长辈?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长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育学生要关心长辈、尊敬长辈和孝顺长辈。

然后导入本课,跟学生一起来学习《探外公》这首童谣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关爱、孝敬长辈的。

2.介绍“竹马”这种游戏,鼓励学生尝试玩“骑竹马”的游戏。

二、出示童谣,老师范读两遍。

三、老师进行词语解释。

日头:太阳。

红贡贡:红通通,形容颜色很红。

竹马:一种运动性的儿童玩具,一般是用一条竹子做成。

游玩时,把竹条放在胯下,一手拉着竹条的头,或跑或走地运动着。

倒落:哪里。

来去:去。

铜山:地名,今漳州市东山县。

解释童谣里的几个词语“日头”、“红贡贡”、“倒落”,可先让学生读后想一想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老师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用句子的练习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运用其中一些词语。

如:日头曝甲真热。

伊走甲面仔红贡贡。

你坐车要去倒落?等等。

四、带读童谣,指导孩子吟诵在带读几遍后,可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童谣,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加深印象,并鼓励学生背诵这首童谣。

3. 唐诗风李峤教学内容:hong1 li3giao2解落三秋叶,gai3lok8sam1ciu1iap8,能开二月花。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标题: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材料:1. 闽南童谣相关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绘本或图片资源,展示闽南童谣的文化特点。

3. 班级乐器(如小手鼓、铜钹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频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这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童谣,有着独特的乡土味道和文化内涵。

2. 引发思考: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或听过闽南童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观点。

探索活动:1. 观察绘本或图片资源:教师展示闽南童谣相关的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元素,如人物服饰、乡土特色等,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 听闽南童谣录音:教师选择一首典型的闽南童谣,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歌曲中的部分内容和歌词。

3. 歌曲合作创编: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合作创编。

学生可以根据闽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结合自己的创意编写新的歌词。

学生可以用闽南方言、普通话或双语进行创编。

4. 演唱和表演:每个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练习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进行小型表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乐器伴奏,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巩固活动:1. 分享表演成果: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讲解创作的灵感和背景。

2. 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新。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强调闽南童谣对于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了解闽南文化: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2. 制作手工乐器:学生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闽南传统乐器,如小手鼓或铜钹,进一步体验和感知闽南童谣的韵律和音乐特色。

教案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闽南童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闽南童谣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学唱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

3. 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歌曲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闽南童谣歌曲的录音或视频材料。

2. PPT或幻灯片。

3. 相关的闽南童谣歌曲歌词和配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闽南童谣歌曲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闽南童谣的了解和了解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闽南童谣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包括闽南童谣的起源、传唱方式和表演形式等。

2. 分享一些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和风格。

三、学唱歌曲(20分钟)1. 分发歌曲歌词和配乐,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曲调。

2. 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唱歌,注意语调和歌曲的表达方式。

四、感悟与体验(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闽南童谣的感受和体会。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闽南童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展示表演(10分钟)1. 邀请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他们学唱的闽南童谣歌曲。

2. 班级或学校举行小型的闽南童谣演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闽南童谣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唱经典的闽南童谣歌曲,学生除了提高唱歌的技巧外,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自己的表演,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小班闽南童谣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教案【篇一:闽南童谣100首(最新最全)】闽南语童谣100首西北雨直直落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

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揣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鷥來趕路。

搬山嶺過溪河,找無岫跋一倒,日頭暗卜怎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瘦丑仔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乌头仔车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

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新年歌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登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摇囝歌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也欲食,也欲卖。

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天乌乌,欲落雨,鲫仔鱼,欲娶某,鱼担灯,虾拍鼓,水鸡扛轿大腹肚,田螺举旗叫艰苦。

十二生肖相歌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

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

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

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

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

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西北雨西北雨,直直落。

鲫仔鱼,欲娶某。

鮕代兄,拍锣鼓。

媒人婆,土虱嫂。

日头暗,寻无路。

赶紧来,火金姑。

做好心,来照路。

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

白鹭鸶,来赶路。

翻山岭,过溪河。

寻无巢,跋一倒。

日头暗,欲怎好。

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来带路。

西北雨,直直落。

坐牛车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

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abcd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扭耳仔,十拾起,来啊!来啊,放鸡鸭,鸡仔鸭仔,走相拍。

点仔点点仔点水缸,啥物人仔放屁烂尻川,点仔点茶瓯,啥物人仔下暗欲来阮兜,点仔点茶鼓,啥物人仔下暗欲娶某,点仔点茶叮当,啥物人仔下暗欲嫁翁,点仔点铅笔,啥物人仔欲做白贼七,点仔点滚水,啥物人仔就去做鬼。

闽南童谣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

闽南童谣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

闽南童谣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闽南童谣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丰富多彩的闽南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很多闽南人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它扎根于闽南文化的沃土,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应弘扬闽南文化,培育文化传人。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闽南童谣教学,让幼儿体会童谣魅力呢?笔者在此略谈心得体会,愿为抛砖引玉之用。

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闽南童谣口口相传多年,不免有难懂、过时和粗俗成分,需要教师筛选和改编。

为挖掘和发现好作品,我园编印了一本适合幼儿传唱东山特色的童谣,选编了《东山特产展不完》、《东门屿,好所在》、《东山十八景》、《纺纱歌》、《织网歌》等十九首童谣分发给家长。

1.1精心挖掘,撷取闽南童谣素材。

首先,依据生活经验选择内容。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因此选择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童谣《东山渔歌》,讲述的是每个月份的一种鱼最好吃,这首童谣很适合我园幼儿学习,因为他们生活在海边,接触的鱼种类多,对鱼的外形特征非常熟悉,吟唱这首童谣,能让幼儿在学习中产生想象和联想。

又如童谣《东山特产展不完》,用连锁调的形式记录了东山各个村庄的地名及其特产,让幼儿在学习中产生甜美情感,感到惊喜、亲切、温馨。

其次,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内容。

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喜欢具体、鲜明的形象。

根据这一特点,选材就要选择一些结构清晰、特点鲜明,有一定游戏性,形式工整的童谣,如《一的炒米香》:“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呛呛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六囝孙,七的蚵仔煮面线,八的公家分一半,九的九婶婆,十的扛大锣。

”这是一首教幼儿数数的儿歌,可以边念童谣边进行拍手游戏。

又如《食子仔歌》:“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打,五搭胸,六拍手,七零零,八摸鼻,九清耳,十称斤。

”这首玩“丢沙包”的儿歌,集数字、韵律、游戏于一体,让幼儿在游戏的融合中把握节奏,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幼儿的学习热情。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2.能够认识、理解和演唱一些闽南童谣;3.培养学生对闽南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闽南童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2.常见的闽南童谣的认识和演唱。

教学重点:1.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2.认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闽南童谣。

教学方法:1.听、说、唱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学生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1.闽南童谣的录音或视频资料;2.课堂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以问答的方式导入,提问学生是否听过闽南童谣,有哪些闽南童谣的名称等。

第二步:学习闽南童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闽南童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可以使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步:学习常见的闽南童谣(3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跟唱,同时教师可适当解释一些生字词的意思。

然后,分小组进行学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四步: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合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闽南童谣。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闽南童谣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六步:小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小结,重点总结闽南童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检查学生对闽南童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闽南童谣的相关展览或演出活动;2.提供更多的闽南童谣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闽南童谣教案】(500字)一、教案背景:童谣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儿歌,用简短的词句和欢快的旋律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孩子的期望。

通过教授闽南童谣,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对闽南地区的文化了解,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掌握一首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正确地演唱出来;3.提高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闽南童谣的背景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童谣以及它的作用。

2.正式教学(15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简单的闽南童谣,将歌词和旋律教给孩子们,并反复唱几遍,让孩子们熟悉。

3.分组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练习演唱这首童谣,并指导他们注意音准和节奏。

4.全班合唱(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合唱。

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5.创作童谣(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闽南地区的风景和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童谣。

鼓励孩子们用闽南方言表达,让他们体验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6.分享和表演(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表演他们创作的童谣,并与全班分享。

鼓励孩子们用音乐和歌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对童谣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了解其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2.观察孩子们在合唱和表演中的音准和节奏表达能力,是否具备合作意识;3.观察孩子们创作童谣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孩子们去参观本地的民俗馆、文化展览等,增加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2.鼓励孩子们多听闽南方言歌曲,培养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组织孩子们参加诗歌朗诵、歌唱比赛等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闽南童谣幼儿园小班教案

闽南童谣幼儿园小班教案

闽南童谣幼儿园小班教案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以下内容: 1. 掌握三首闽南童谣 2. 能够模仿正确的发音和口型 3. 培养对闽南方言的兴趣和了解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口型2.在掌握基础的发音和口型后,能够进行趣味性演唱教学准备1.三首闽南童谣的音频文件2.幼儿歌曲CD播放器3.闽南方言拼音和注释的纸质或电子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5分钟)通过歌曲CD播放器播放一段温馨愉悦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调动学生情绪和注意力 (10分钟)播放一首受学生欢迎的闽南童谣,并放映对应的儿歌MV,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

3. 教授第一首闽南童谣 (1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让学生先听三遍第一首闽南童谣,教师同时也展示该童谣的闽南方言拼音和注释,详细讲解该童谣的意义和来历,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反复学唱该童谣。

4. 情景模拟师生互动 (20分钟)教师贴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简单的闽南童谣生动情景举例,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可以是日常生活情景或人物代入式情景,用演唱闽南童谣来实现沟通和表达。

5. 教授第二首和第三首闽南童谣 (20分钟)拿出另外两首闽南童谣,为了加深学生对掌握到的第一首童谣的记忆和理解,逐一教授第二、第三首闽南童谣,让学生感受和掌握整个闽南童谣的韵律和奇妙之处,同时渐渐提升学生对闽南方言的兴趣和了解。

6. 教学总结 (10分钟)简短地和学生复习了今天所学的内容,詹述闽南童谣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相应的解答和回应。

教学延伸本节课中的闽南方言拼音和注释资料,可以选择向有需要或有兴趣的家长提供,增加家校互动和合作,让多方参与到幼儿的闽南方言学习和传承中来。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时间控制的有点紧张,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发言不能做到进一步的引导和互动,还需要改进。

另外,掌握闽南方言对于非福建籍学生而言,仍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案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

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

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班闽南特色童谣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闽南特色童谣,培养幼儿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闽南特色童谣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演唱一首闽南特色童谣。

3. 学习童谣中的一些地方方言和词语。

4. 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打节拍、跟随节奏等。

教学准备:1. 闽南特色童谣的相关资料和录音。

2. 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闽南地方文化的特色。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闽南地方文化的特色,如建筑、风景、传统服饰等。

2.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学习童谣: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闽南特色童谣,如《小蓝船》。

2. 向幼儿展示童谣的歌词和相关的图片,解释其中的生词和方言词语。

3. 分段教唱童谣,带领幼儿跟随节奏和音调一起唱。

4. 反复练习,确保幼儿能够熟练掌握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学习方言和词语:1. 选取童谣中的一些方言和词语,如“阿嬷”、“阿公”等,向幼儿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2. 引导幼儿模仿并正确发音这些方言和词语。

音乐活动:1. 利用乐器进行节奏打击活动,让幼儿跟随节奏打击乐器。

2. 播放童谣的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和音调舞动身体。

总结:1. 回顾学习的闽南特色童谣和相关方言和词语。

2. 鼓励幼儿与家人分享所学的童谣和文化知识。

拓展活动:1. 邀请闽南地区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班级进行讲座或表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2. 组织幼儿参观闽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或文化景点。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幼儿的口头回答和演唱,评估他们对闽南特色童谣的掌握程度。

教案的延伸:1. 将闽南特色童谣与其他地方特色童谣进行对比,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点。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童谣,展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

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育目标1.学习和掌握《探外婆》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唱歌表演能力。

2.培养学生自信、灵活的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旋律学习:学习《探外婆》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速度。

2.歌词学习:学习并背诵《探外婆》歌词。

3.唱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发声、开口唱歌和吐字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探外婆》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初步培养学生自信、灵活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学生要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唱得流畅自然。

2.初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帮助他们克服紧张和不自信的情绪。

五、教学策略1.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舒缓自己的情绪,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周到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3.鼓励与表扬要积极鼓励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表扬的同时,也要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六、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探外婆》这首歌的录音。

2.让学生认真听歌,并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和旋律。

3.播放完毕后,进行简要的解释和介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歌曲学唱1.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速度。

2.教师示范唱歌,要求学生跟随发声,并逐句跟唱。

3.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3. 歌曲表演1.分组进行合唱表演。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表现自己,鼓励学生放开声音,放松神态,感受音乐的情感。

3.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七、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2.学生可以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合唱表演,进一步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

闽南童谣 幼儿园教案

闽南童谣 幼儿园教案

闽南童谣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闽南童谣,并具备初步的语音、节奏感受能力。

2.学习一首闽南童谣歌曲,并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

3.提升幼儿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1.闽南童谣歌曲播放器或手机。

2.幼儿园的翻译工作人员(如有)。

3.一些有关闽南童谣的图片和小物件,用于课前热身的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闽南童谣1.课程引入:老师先展示一些有关闽南童谣的图片、小物件等,让孩子们观察,提问孩子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如何使用等。

2.闽南童谣知识介绍:让幼儿园的翻译工作人员给孩子们简要的介绍一下闽南童谣的起源、发展历程、典型特征和基本形式等。

3.闽南童谣集锦:通过播放几首典型的闽南童谣歌曲,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闽南童谣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可以适当与孩子们共同歌唱。

第二课时:学唱一首闽南童谣1.师生互动:首先,老师引导孩子们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口头表达、模仿、演奏等形式,小小演绎闽南童谣。

2.选歌学唱:考虑到孩子们基本没有接触过闽南童谣,老师选择一个节奏简单律动感明显并且含义明确的闽南童谣《老鼠爬上屋》进行学习。

3.歌曲教学:根据歌曲的不同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逐一教孩子们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要领。

在教唱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乐感、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第三课时:歌曲表演和评价1.小组练习:孩子们按小组分别进行掌握和练习,加强技巧练习,并进行集体对唱。

2.整体表演:各小组轮流进行表演,让孩子们全面感受歌曲的美妙,增加乐趣,体验团队协作的愉悦感受。

3.评价反思:根据各小组表演的情况,让孩子们相互评价和点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分析评价和自我反思。

教学小结1.通过闽南童谣的学习,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华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并提高其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2.教学应当以轻松愉悦的氛围为主,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和创作。

3.适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幼儿的听力和观察能力。

闽南童谣教案小班

闽南童谣教案小班

闽南童谣教案小班教案标题:闽南童谣教案(小班)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闽南童谣,培养幼儿对于闽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闽南童谣的歌曲和歌词。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幼儿绘本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于闽南童谣的了解和感受。

2. 歌曲学习(15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闽南童谣的歌词,让幼儿跟随学唱。

- 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歌曲表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闽南童谣进行表演。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加入动作或道具等元素,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4. 创作活动(15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闽南童谣。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 温故知新(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学习过的闽南童谣,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巩固幼儿对于歌词和旋律的记忆。

6. 结束(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合唱一首他们最喜欢的闽南童谣,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闽南童谣的传承人或专业音乐人到班级进行讲解和演示,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闽南童谣的相关展览或演出,进一步加深对于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观察幼儿在表演和创作活动中的合作和表现。

3. 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教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歌词和旋律,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表演和创作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优秀范文5篇)

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优秀范文5篇)

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第一课探外公一、教学目标: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日头、红贡贡、竹马、骑、倒落去、探外公”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念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本念谣。

4、从童谣感受一副外孙要去探望外公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五、教学过程: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中的一些字2、教学《探外公》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让学生根据平时已经具备的闽南语经验说一说课题的大概意思,猜猜“探”的意思,紧接着教师揭示“探”是“探望”的意思,让学生大概知道这篇课文写的内容。

②、教师范读课文,可能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日头”:跟读,指太阳的意思。

学生造句:天上的日头很红!“红贡贡”:跟读,指太阳的颜色很红很艳的意思,也就是红通通的意思。

“竹马”:跟读,指小孩子用一把竹竿当作马来骑的意思。

“一阵风”:跟读指走路或者跑的速度飞快的意思。

“倒落去”:跟读,指要到哪里去的意思。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贡”和下面的“风”和“公”押韵,你们发现了吗?⑤、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

⑥、配乐念童谣听碟片念童谣,请几个表演突出的学生上台展示。

⑦、谈收获今天学习了《探外公》,你们有什么体会?⑧、实践作业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

回去向父母介绍这首童谣。

板书设计:探外公“贡”、“风”、“公”(押韵)第二课丢丢铜一、教学目标: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磅空里、滴落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

龟吹箫,鳖打鼓,水鸡扛桥目吐吐,田婴举旗叫辛苦,火萤担灯来照路,螳螂缀桥穿绿裤……”在自由活动时,不经意间听见幼儿们在念闽南童谣,风铃似的美妙动听,悄然勾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好奇:他们念的童谣是从哪里学来的?幼儿们又为什么念得那么开心?能否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呢?于是我决定深入孩子们中间做一番调查和探索。

经过了解,原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节目的“炮先”讲故事、猜谜和念闽南童谣等节目,深受幼儿和老年人喜欢,幼儿们念的闽南童谣正是从电视上或家长那里学来的。

闽南童谣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简短易读、易唱易记、朗朗上口,是孩子七彩生活的点缀,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音符,深受幼儿的喜爱。

于是我决定将闽南童谣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让幼儿在亲近中接受,在兴趣中学习,在热爱中探索,在感受中成长,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先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和现有水平,查阅了广泛的资料,同时发动家长帮助我寻找素材,并与其他老师共同商讨,选择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的闽南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受到教育。

其次,有了合适的教材,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才能让幼儿得到乐趣、学到知识和提高幼儿的能力呢?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童谣适合歌唱性教学,有的适合欣赏性教学,有的适合游戏性教学,还有的适合做角色表演,要依据不同童谣所具有的风格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于是我尝试着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闽南民间童谣中蕴涵的美,让幼儿去发现,去欣赏。

念童谣: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音乐性是指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等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

而童谣的音乐性几乎是自然天成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是方言歌谣加上谱子,在说唱的过程中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地域文化的魅力。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唱闽南童谣。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理解闽南童谣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掌握童谣的曲调和歌词。

三、教学准备:
1.录音机和光碟。

2.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
1.通过演唱一首闽南童谣,如《鱼美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童年时候曾经听过或唱过的闽南童谣。

Step 2 学习闽南童谣
1.播放一段闽南童谣录音,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2.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唱。

3.学生分组自选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学唱。

Step 3 分享学习成果
1.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自己所学的童谣。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小组合作和交流。

Step 4 体验闽南文化
1.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闽南童谣进行创编演绎,可以改编歌词和曲调,并加入一些闽南的元素。

2.让每个小组上台表演自己的创编作品。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演唱闽南童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创编演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闽南文化,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精品教案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精品教案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一课。

该课程涵盖第三章“亲情歌谣”中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探外婆》,解其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歌曲背后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探外婆》旋律、节奏、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热情,提高他们音乐素养。

3. 使学生解歌曲背后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掌握。

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探外婆》,理解歌曲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书、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与外婆趣事,引导他们谈论亲情,从而引出今天主题《探外婆》。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唱歌曲主旋律,让学生们熟悉旋律。

b. 学习歌曲歌词,逐句教唱,纠正音准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学生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选出歌曲中一个典型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b. 分析歌曲旋律特点,让学生解音乐创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检查他们掌握程度。

b. 针对歌曲中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5. 歌曲背后文化内涵(5分钟)a. 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解探外婆习俗。

b. 引导学生讨论民族音乐特点,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热爱。

b.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演唱歌曲。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探外婆》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曲节奏:典型节奏展示4. 歌曲歌词:逐句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探外婆》。

2. 答案:要求学生在课后练习,下节课进行演唱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们在歌曲学习中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们收集其他亲情歌曲,解不同地区亲情文化,拓宽音乐视野。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教案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教案

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探外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涉及《探外婆》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讲解、节奏练习以及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探外婆》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和旋律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歌曲《探外婆》的学唱、节奏练习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探外婆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中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拍子等乐理知识。

(2)通过卡片游戏,帮助学生巩固乐理知识。

4. 节奏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分组练习,相互指导。

5.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段以《探外婆》为主题的表演,包括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探外婆》2. 歌曲谱例3. 乐理知识:节奏、音高、拍子等4. 实践活动:分组表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探外婆》编写一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 答案示例:(歌词示例)3. 作业要求:歌词内容积极向上,符合歌曲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进一步培养音乐兴趣和特长。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大班闽南童谣教案【篇一:开展幼儿闽南民间游戏】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开展闽南民间游戏厦门市第九幼儿园:王惠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

”在闽南地区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游戏,是传承闽南本土文化的良好载体。

结合园本特色课程,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既丰富幼儿的经验,也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在闽南特色主题活动中的开展指南中提出: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闽南民间艺术宝库为幼儿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内容。

如在闽台地区流传着“送王船”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信仰,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闽南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

利用这一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送王船”的闽南特色主题活动,生成并创编了幼儿喜欢玩的“抬王船”游戏: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并利用各种月饼盒、彩带等制作成一艘大王船,由8名大班幼儿抬王船。

刚开始由于彼此步调的不一致,他们抬的王船东倒西歪,前进不了,经过大家的反复尝试,逐渐摸索到规律,幼儿齐心协力抬王船。

“嘿咻、嘿咻!大家齐用力哟!嘿咻、嘿咻!脚步要一致哟!嘿咻、嘿咻!力气要一样哟??幼儿自发、主动地探索“抬王船”游戏的内容、规则,不仅促进了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合作等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玩中学,各种潜能都得以很好的发挥。

2.在闽南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开展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闽南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的闽南童谣结构短小、韵味十足,能较快地反映闽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民趣。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童谣来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

如“一放鸡”、“草蜢公”等,这些游戏童谣用闽南方言来朗读既压韵,又富有节奏、风趣。

幼儿边游戏边吟诵,动口、动手,其乐融融。

又如游戏“炒米香”:两名幼儿亲昵友好地边拍打对方的手掌边有节奏地念“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游戏中也可以循着数目次序摆出许多闽南小吃,幼儿享受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又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标题:闽南童谣教案引言:闽南童谣是福建省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朴实、幽默、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深受广大儿童喜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闽南童谣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本土文化、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学习闽南童谣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特点。

2. 学习并掌握一些经典的闽南童谣,增加学生的本土文化底蕴。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闽南童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学习经典童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闽南地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童谣的语感。

三、教学准备:1. 资料准备:备有相关闽南童谣的音频、视频或书籍资料,以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 教具准备:录音设备、投影仪、幻灯片或者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闽南童谣,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闽南童谣的特点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介绍(10分钟):-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历史渊源、流传方式以及文化特点。

- 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经典的闽南童谣,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字词表达。

3. 学习童谣(25分钟):- 选择一首经典的闽南童谣进行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童谣。

- 逐句解析童谣的内容,并教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 引导学生参与童谣的朗读和演唱,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学习。

4. 创作与表演(15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闽南童谣的理解和创造能力,进行自主创作一首闽南童谣。

- 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或者全班的形式进行创作,并进行展示和表演。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1. 课堂总结(5分钟):- 整理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集体欣赏和评价。

- 强调闽南童谣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闽南童谣的意义和收获。

2. 反思(5分钟):-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体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探外公
一、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日头、红贡贡、竹马、骑、倒落去、探外公”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念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本念谣。

4、从童谣感受一副外孙要去探望外公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中的一些字
2、教学《探外公》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让学生根据平时已经具备的闽南语经验说一说课题的大概意思,猜猜“探”的意思,紧接着教师揭示“探”是“探望”的意思,让学生大概知道这篇课文写的内容。

②、教师范读课文,可能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
“日头”:跟读,指太阳的意思。

学生造句:天上的日头很红!
“红贡贡”:跟读,指太阳的颜色很红很艳的意思,也就是红通通的意思。

“竹马”:跟读,指小孩子用一把竹竿当作马来骑的意思。

“一阵风”:跟读指走路或者跑的速度飞快的意思。

“倒落去”:跟读,指要到哪里去的意思。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贡”和下面的“风”和“公”押韵,你们发现了吗?
⑤、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

⑥、配乐念童谣
听碟片念童谣,请几个表演突出的学生上台展示。

⑦、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探外公》,你们有什么体会?
⑧、实践作业
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

回去向父母介绍这首童谣。

板书设计:
探外公
“贡”、“风”、“公”(押韵)
第二课丢丢铜
一、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磅空里、滴落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童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中念谣。

4、从童谣感受出行的一种欢快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

2、教学《丢丢铜》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

②、教师范读课文,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
“磅空里”:跟读,指隧道,隧洞里的意思。

根据学生平时出游的经验解释该词。

这个对很少出门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比较难理解。

“滴落来”:跟读,指水滴下来的意思。

联系平时下雨时,屋檐下滴雨的情景,学生积极谈感受。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里”和下面的“来”押韵,你们发现了吗?
⑤、同桌之间互相听一听,教一教,让本地生带动外地生学习的乐趣,这首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

⑥、配乐念童谣
本课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了三年级下册音乐课本里的“丢丢铜”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本童谣,这一环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童谣的乐趣,虽然有些外地生对闽南语根本不熟悉,但通过歌曲的教学,他们也都基本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哼着歌曲,就是歌词稍微模糊了一些。

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

⑦、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丢丢铜》,你们有什么体会?
⑧、实践作业
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

回去可以像家人朋友唱《丢丢铜》歌曲。

板书设计:
丢丢铜
“里”、“来”(押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