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现状 (1)

(一)关于师范教育思想渊源的研究 (2)

(二)关于师范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3)

(三)关于师范教育思想内容的研究 (3)

(四)关于师范教育思想评价的研究 (6)

(五)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研究展望 (6)

三研究思路 (7)

四研究方法 (7)

五创新之处 (7)

第一章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 (9)

一社会背景 (9)

(一)国内形势 (9)

(二)国际环境 (11)

二个人情怀 (12)

(一)梁启超的社会政治观 (12)

(二)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 (13)

第二章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内涵 (15)

一群学之基的师范教育地位 (15)

(一)传统教育的病根——师范不立 (15)

(二)洋务教育失败原因——师资不足 (16)

(三)兴学校的关键——培养师资 (17)

(四)改革教育的需求——兴师范 (17)

二效法日本的师范教育系统 (18)

(一)效法日本师范教育制度的缘由 (18)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制定及特点 (19)

三以新民为目标的师范教育目的观 (22)

(一)“新民”目标的形成 (22)

(二)“新民”素质的重要性 (22)

四兴智学的师范课程观 (23)

(一)学贯中西的课程内容 (23)

(二)中西结合的课程组织 (24)

(三)高效的课程评价 (24)

五敢为人先的教育实习观 (25)

(一)设置专门教育实习机构 (25)

(二)组织安排教育实习实施 (25)

(三)明确教育实习的评价标准 (26)

六德才兼备的教师观 (26)

(一)以革新理想抵抗社会旧习 (27)

(二)以教育为终身职业 (27)

(三)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执教 (27)

第三章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29)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29)

(一)师范教育思想之基奠 (29)

(二)师范教育建立之动力 (30)

二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1)

(一)重视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1)

(二)积极借鉴国外师范教育经验 (32)

(三)树立正确的师范教育目的观 (33)

(四)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33)

(五)重视发展教育实习 (35)

(六)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7)

结语 (39)

参考文献 (4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3)

致谢 (45)

引言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自古重视教育的发展,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许多教育家在其教育理论中都论及师德、师表等为师之道,并提出教授之法,如孔丘提倡“有教无类”、“学以致用”,韩愈撰写《师说》一文等。但历史上首次专门论述以专门机构培养师资问题的教育家,当属任公梁启超先生①。《变法通议·论师范》是梁启超于1896年发表的一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鸿篇巨著,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②并影响着后世师范学校的开办。一研究缘起

理论层面,其一是尽管当前学者们关于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相较之下,针对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当然也不乏有学者在总述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提到了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但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并归纳总结,发现这些研究多是粗略地从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渊源、师范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大多属于事实性的陈述与梳理,研究更多的是表面的泛泛而谈,更缺乏对当前价值意义的深入思考。其二是纵观我国师范教育专著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师范教育史研究专著以制度史研究为甚,鲜有系统的师范教育思想史研究成果。

实践层面,一方面是当前“师范教育”正向“教师教育”过渡,更加重视对教师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不禁使人思考师范教育的价值何在?另一方面是在读硕期间,笔者有幸接触到了梁启超渊博的教育思想,并深受其师范教育思想的触动。反思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希冀通过对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阐述与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师范教育实际,提出些许改革建议。

二研究现状

本研究着重梳理了近30年来学者们对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文

①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与其师康有为并称“康梁”。

②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