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导学目标】1. 通过课前导学,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习理解短文,抓住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课文所学语言知识编写小广告。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日积月累》,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抓住关键信息,理解短文的意思。

在课堂中,需要学生参与阅读,进行合作讨论,学会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发现积累的好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做一些小事情呢?请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2. 很好,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这种积小事之功有什么好处呢?3.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叫做《日积月累》,通过这个词,我们能猜测它是什么意思吗?4. 可不可以随便猜一个意思出来呢?5.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具体的意思是什么?二、阅读导学(10分钟)1. 老师把课文《日积月累》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学生阅读后,老师提示可以用关键词列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学生自由组织的同桌合作,相互交流,比较自己的理解。

4. 学生和同桌合作将自己的理解进行汇总。

三、展示讨论(10分钟)1. 老师邀请一些学生上来进行讲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重要的信息。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解或者引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解释。

3. 学生进行讨论,相互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需要及时更改。

4. 学生和老师进行确认,确保正确的答案。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

2.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答下面的问题:(1)“小事”指的是什么?(2)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小事?(3)积累的东西有什么好处?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分工,集思广益,获得最好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导学案(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廖露班级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_____月_____日一、导学目标: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方法,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培养学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准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习把句子写生动。

3.培养学生根据线索排列错乱句子的顺序的能力。

二、导学重点: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三、导学难点: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卡五、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寻找课外书去阅读,说出来分享给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哪些阅读方法,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句段运用。

(1)自读三个句子,画出和“书”有关的词语。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呢?这样比喻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仿照例句,说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近鲁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讲述的事情,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2.本单元重点:(1)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少年闰土》通过描写听闰土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故事,表达了“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好的故事》通过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下场,赞美了鲁迅先生一心为人的高尚品格。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内容。

了解本单元的这四篇课文,都有可以借助的资料。

如,《少年闰土》一课为了看出闰土30年前后的变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故乡》中闰土30年后与鲁迅再次见面的一段文字。

《好的故事》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当时寂寞孤独的心情,可以给学生提供鲁迅当时关于《新青年》解散的一段文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给学生补充鲁迅先生的家人简介,《有的人》可以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等。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

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

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

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传神。

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测量、认识线段》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测量、认识线段》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八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测量、认识线段》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通过探索实践,掌握用尺子正确测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并在测量线段中初步认识线段。

建议估算意识。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体验学习乐趣。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难点:用尺子正确测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并在测量线段中初步认识线段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会预习:仔细观察课本87页(1)讲一讲连环画中的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解决红点问题:①裁缝确实是按3拃做的,却不合适这是怎么回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借助直尺认识“厘米”说一说在尺子上你都看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知识:尺子上的数叫刻度。

长短不同的线叫刻度线。

0是起始刻度。

厘米(cm)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

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可以用字母()表示。

④在直尺上,找一找1厘米,用手比划比划1厘米。

从0厘米到1厘米是()厘米从5厘米到6厘米是()厘米那么:从0厘米到3厘米是()厘米从2厘米到5厘米是()厘米从3厘米到7厘米是()厘米从()到()是8厘米⑤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决红点二:“怎样测量1拃的长度?”记录下你的方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注意:测量时,如果不能得到整厘米数,物体的长度与哪个刻度最接近,就是大约长几厘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课本89页小电脑问题:“下面画的都是线段。

你能量出它们的长度吗?”①认识线段及线段的特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单的排列》导学案教学案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导学案设计课题简单的排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1.以故事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教学中,精心创设儿童化、趣味化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世界,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以说理助思考,感受有序。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教学中不但要组织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动口说。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摆卡片的体会,交流有序排列的理由,使学生在说理中进一步体会到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好处,同时在说理中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字卡片学生准备:人物卡片数字卡片彩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故事导入。

(3分钟)1.借助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内容见教学片段一)2.提问,引发思考。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板书课题及问题)1.认真听故事,初步感知排列问题。

2.认真思考用1、2和3这三个数字到底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摆一摆,说一说。

用2和3两张数字卡片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并说一说摆法。

二、操作探究。

(18分钟)1.引导学生猜一猜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2.引导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组成的两位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3.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数字卡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
问题》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导入引思
小明平时喜欢帮助妈妈买菜,今天他去市场买了500克的土豆和200克的茄子,他还想再买200克的青椒,问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菜?
三、新课呈现
1. 克与千克的换算
•克(g)是小单位,千克(kg)是大单位。

•1千克 = 1000克,即1千克等于1000克。

2. 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小明买了3千克的土豆和5千克的苹果,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果?
3. 计算方法
•先算出每种食物的克数,然后将所有食物的克数相加得到总克数。

四、解题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例题1,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小华买了2千克的香蕉和4千克的橙子,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果?
2.小红买了500克的鱼和300克的虾,她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产品?
五、拓展练习
1.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行设计两道克与千克的换算问题。

2.请同学们互相交换题目,互相解答,然后互相核对答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了练习。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继续加强练习,掌握这部分知识。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导引1.单元编排意图及教学重点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悄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调令人忍俊不禁。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解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

“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画:一幅是一人正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讽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识刺了社会上无視规则、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来体会作品的风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八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教材备课资料1.走近作者——季羡林人生标签: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

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

作者名言: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生平简介: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

文学成就: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精通多国语言。

2006年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作者作品:译著《罗摩衍那》;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2.片段赏析师: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的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

请接着说……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户翩翩起舞。

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师:是的,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

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

(学生练读,再指名读,评价。

)备课堂名师导学案【课文分析】本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第八单元课题一导学案

第八单元课题一导学案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小组进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已知银的导电性是100,铜的导电性是99,而银1980000元一吨,铜28000元一吨,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金属的密度较;熔点较。
巩固练习一:
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有银白色金属光泽D.常温下是固体
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里,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2)生铁和钢都是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是,钢的含碳量是,所以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3)纯金属和性质往往比较单一,制成合金后组成的改变,使得合金性能也随之改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填“高”或“低”),抗腐蚀性等也更(填“好”或“差”)。因而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学习导引:阅读课本第6页表8-2及下面的文字内容,了解常见合金名称、用途等净物的是()
A.生铁B.钢C.青铜D.金刚石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B.合金缺少金属光泽
C.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低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钢B.铜C.氧化铁D.硬铝
5.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4)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可用来作人造骨,或因其小、可塑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等方面。

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⑶在实验中应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原因是;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一氧化碳一直到玻璃管冷却,主要是为了防止。
5、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其实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生成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6、防锈的原理是。方法有物理方法,如、;化学方法有、等。
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等。
【课后反思】知识盘点及心得感悟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但还要考虑、、、
、和等因素。
6、合金即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得到的具有的混合物。
7、和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的合金。
8、生铁的含碳量为,钢的含碳量为。
9、和被称为21世纪金属,它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10、合金的强度比的高,熔点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都。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里置换出来。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不活泼的的金属如、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
以形式存在。
2、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常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磁铁矿(主要成分是、黄铁矿(主要成分是、菱铁矿(主要成分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辉铜矿(主要成分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等。
3、炼铁的过程:
⑴早在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⑵炼铁的原料是:、、。
⑶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
⑷炼铁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⑸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因此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杂质问题。
.。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生字词,加强易错字词的练习,灵活运用字词。

2、利用晨读时间熟读课文,强化课后积累。

二、课前准备:
1、上学期语文书
2、学习作业本
三、教学内容:
1.字
(1)难读的字
捕(bǔ) 撒(sǎ) 缚(fù) 坠(zhuì)
(2)多音字
少撒差削正传冠场
2.词
一望无际家景供品祭器讲究盼望
厨房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
预告烟草烟雾昏沉幽雅错综
萍藻荡漾解散融合退缩参差
瘦削浮动瞬间骤然陡然凌乱
3.句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的美丽景象,为描写少年闰土做好了铺垫。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把他那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样子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第1页。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第八单元Section A (2a-2d)导学案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第八单元Section A (2a-2d)导学案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第八单元Section A (2a-2d)导学案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 (2a-2d)预习目标:1、通过预习,掌握本节课的生词,会灵活运用。

2、通过预习,掌握关于某物属于某人的表达方法。

3、通过预习,继续学习用情态动词表示推测并表达理由。

预习导学:温故知新1、复习关于某物归某人所有的表达方法:(1). Look at this T-shirt , it’s beautiful . However , it’s not mine , it’s hers.(注意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2). The comfortable room isn’t Alice’s , it’s Bob and Tom’s. (注意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3). I think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用one’s own表示某人自己的)(4). The history book must belong to Alice . Because there is the name on it’s cover.(用belong to sb.表示所属关系)2、情态动词must, might, could, can’t 后接动词原形, 可以表示对现在的情况的推测.must表示非常肯定的猜测,例如:The little boy must be Tom , he is the only kid at the picnic. might /could 表示有可能的猜测,例如:My Chinese teacher might \ could be from Sichuan , but I’m not sure.can’t 表示肯定不可能,例如:The little boy can’t be hungry , he just had a full bottle of milk. 练习巩固:1.-Is the boy _________ brother?_ No , he isn’t , it’s ________ brother.A. your; herB. yours ; herC. your; hersD. yours; hers2. ________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and clean , and __________ is beautiful , too.A. Her ; oursB. Hers ; ourC. Hers ; ourD. Her ; our3.They are having fun in their _________________ room.A. parent’sB. parents’C. parentD. parents4.The good-looking woman is _____________ mother , she is a nurse in a big hospital.A. Alice and GraceB. Alice and Grace’sC. Alice’s and Grace’sD. Alice’s and Grace5.The man _________ be Mr. Li , he is longer than him.A.mustB. mustn’tC. can’tD. needn’t6. You __________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turn red.A.mustB. mustn’tC. can’tD. needn’t参考答案:1.A 2.A 3.B 4.B 5.C 6.B预习导学:单词过关——根据例句提示,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导学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推荐书籍的方法和要点2.培养学生推荐书籍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连接词二、教学重点:1.学习推荐书籍的方法和要点2.培养学生推荐书籍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连接词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2.推荐书籍实物或PPT图片五、教学过程:1.引入导学(1)呈现一本书的封面,并询问学生是否读过这本书,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激发学生对于推荐书籍的兴趣。

2.学习展示(1)通过PPT介绍推荐书籍的方法和要点,包括书名、作者、内容介绍、自己的评价和推荐理由。

(2)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要点的具体内容,并鼓励他们举例说明。

(3)通过示范展示如何推荐一本书,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推荐书籍。

3.合作探究(1)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推荐的书籍,并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出一本最好的书推荐给全班同学。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推荐,其他学生可就推荐的书籍进行提问和辩论。

4.拓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练习推荐书籍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撰写书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推荐书籍的方法和要点,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下节课中,应通过更多的实践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实践应用:1.进行书籍推荐比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进行推荐,并在班级展示和评比中展现自己的推荐能力和写作水平。

2.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推荐一本图书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并写下推荐理由。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描述书中的情节和角色,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3.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会上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给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和推荐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推荐中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书籍。

4.开展书籍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已读完的书籍分享给同学,并可以互相借阅交流,拓宽阅读的范围和深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八单元学习目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八单元学习目标

第八单元学习目标导学案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写人的。

包括三篇精读文章、一篇略读文章、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掌声》写了一次掌声改变了一位残疾姑娘的生活态度的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很重要。

《灰雀》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炮火中坚持给伤员做手术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司马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课文通过写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因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掌声的掌声而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

课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灰雀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对男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男孩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本文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把手术台当作手术阵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抢救伤员的事,表现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台就是阵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地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内容简说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落入缸中的孩子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八单元学习目标教学设计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司马光》。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学会默读,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救人英雄司马光和白求恩,了解掌声的意义,看看“剃头大师”的趣事。

4.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

学习表现一个人品质的技巧。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3.学习文章中表情、动作、心理、语言的人物写作技巧。

4.学习文章中的人物的优点:如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4.《司马光》…………………………………………………………… 1~2课时25.《掌声》……………………………………………………………… 2~3课时26.《灰雀》……………………………………………………………… 2~3课时27*.《手术台就是阵地》………………………………………………… 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课文讲读——收集名人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初三年级化学学科第八单元第 1 课题学案一、课题名称:金属和金属材料(P1~P8)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金属的特性,知道常见金属在实际中的应用。

2、知道物质的使用除了要符合其性质外,还需考虑价格、环保等因素。

3、知道合金是混合物,其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比纯金属的应用更广泛。

知道生铁和钢、铝合金、钛合金等是当前重要的和合金材料。

第1课时几种常见的金属三、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温故知新1.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有关的是()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3.《石灰吟》是于谦17岁时写的一首石灰的赞歌。

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他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请在古诗的右边空格上进行“化学分析”:千锤万凿出深山,开采石灰石,这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烈火焚烧若等闲。

高温煅烧石灰石,方程式为,是热反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块状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粉末状,方程式为,是热反应。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水或石灰浆刷墙,会变白且坚固,方程式为。

(二)学习新知识1、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2)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大量使用):铜→铁→铝;现在世界产量:铁→铝→铜。

(3)金属含量之最:地壳中最多的金属是铝;人体中最多的金属是钙。

【针对训练1】我们的课室是由不少材料构筑而成的,请找出其中的金属材料()A .钢筋B .水泥C .砖头D .石灰E .窗框F .玻璃【针对训练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 )B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D .氧化铁、氧化铜属于金属材料( )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固体,熔点较高,有金属光泽(多数是银白色),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能弯曲。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导学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导学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导学案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备课人:易松审核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

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2、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3、提问:把3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4、把一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个饼?怎样表示这个数?5、出示主题图。

6、看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7、揭示课题: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

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1/2。

二、自主探究1、快来看看下面这两名同学正准备分什么呢?怎么分合适?(平均分)2、这半个月饼,你打算怎么表示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

写作:()。

(板书:几分之一)4、活动操作:自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它的二分之一。

5、揭示二分之一的意义。

(板书: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6、学习二分之一的读法、写法。

7、找身边的二分之一。

8、通过折纸引导学生认识1/3、1/49、画图表示1/5.10、小结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巩固练习1、把一根绳对折2次,可把这根绳子()分成()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解读单元名称:异域风情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2.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1个,会写17个。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教育。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巴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最后一单元,对学生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要加以巩固和复习。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学习反思教学重难点感受异域风情。

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学习准备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前置作业1、我能把课文读5遍,做到通顺流畅,能准确读下面的词语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我发现易出错误的生字想提醒大家3、我知道《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4..我读懂了季先生再次到德国后,他见到德国的景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5、我知道课文背景:我了解了作者季羡林先生的相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对于课文中作者提到的山阴道的资料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在课文中,作者先点明了;然后回了;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最后讲述作者学贵有疑:初读课文后,我有疑问想和同学们交流。

合作探究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2.交流汇报质疑问题。

3.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季先生再次到德国后,他见到德国的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用文中语句回答)班级展示品读感悟,把握难点(1)自读自悟★学习内容:1、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可以体会到景色的奇丽?2、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可以体现民族的奇特的?(提示:可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重在写出自己的感受。

)3、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能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是指-“我为人人”是指-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人人为我”就是 -“我为人人”就是- 4、“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并没有改变”是说什么没有改变?表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4)总结提升。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一、反馈、拓展阅读写话练习: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

家家户户,依然____________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___________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___________这境界,依然___________ ,那就是, ____________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多么____________ !多么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

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剧院内部金碧辉煌。

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

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胸像。

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

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每年除夕,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

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解释词语。

摇篮:文中用字说明星罗棋布:文中用来说明2、第四自然段,围绕“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这个中心句,展开具体描写,写得很有层次而语言优美,多读几遍背下来作为语言积累。

3.这篇文章每一自然段都写一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读课文写出每段的意思。

(1)(2)(3)(4)(5)(6)4、文章的第5自然段重点写维也纳的音乐建筑,重点写最为著名的国家歌剧院。

国家歌剧院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画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领悟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

因此,本文的教学我采用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最后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相机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本文三个片段的人物描写都儿童诗两首非常的精彩,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各个片段描写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在预习的时候对三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引导,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26 威尼斯的小艇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习反思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进而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前置作业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范例。

建议同学们在读书时要借助书中插图,丰富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边读边展开合理的想像。

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基础达标: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

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②组词:尼()嘶()货()艄()泥()斯()华()梢()③照样子,给下面的字换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例:祷(涛)波涛艄()()()()艇()()()()④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倒退-笔直-散开-静寂-⑤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再选一个写句子。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主要介绍及。

我能理清课文顺序,我知道课文是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接着介绍了小艇,然后讲了船夫,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3、读了《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我发现:学贵有疑: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组内学习,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一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介绍的时水上城市─()的独特风情。

3.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四部分,看作怎样描写威尼斯的风情的。

4.默读第一自然段填空,“大街”指的是(),“汽车”指的是(),可见小艇在威尼斯有着()。

5.默读每二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⑴用“ ”画出描写小艇样的句子。

⑵文段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吗?①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②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③把小艇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

这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6.我能将小艇的样子画出来。

我还能将小艇的样子读出来。

7.如果你坐在这样独特而又舒服的小艇游览威尼斯一定有说不完的情趣,你可能看到:,可能感到。

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先互相批改,再请教同学改正错题。

2.全班交流,交流组内解决。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反思班级展示走进威尼斯1、我来讲讲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

(读句子)我认为小艇的特点有互动:我来补充(或我认为):2、我来讲讲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A作者用的手法,写出了小艇特点。

互动:我来补充:B我也会这样抓住事物特点写:(1)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像挂在空中。

(2)院子里的大树仿佛挡住了强烈的阳光。

3、我用我的形式展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

(4-6自然段)什么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说明什么白天夜晚4、我来介绍背诵课文的优美段落的理由和方法。

我背诵的段落是:因为方法是反馈练习★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