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PT

合集下载

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演示课件.ppt

中国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指导规范演示课件.ppt
• ①遗传性高凝状态 • ②获得性高凝状态 • ③感染 • ④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⑤肿瘤 • ⑥血液病 • ⑦药物 • ⑧物理因素 • ⑨其他因素
精选课件
CVST — 2、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改变
• 静脉性梗死及局部脑水肿 • 静脉高压
血-脑屏障破坏、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出现脑水肿; 脑脊液吸收障碍造成颅内压增高。
4.2.1 CT检查 直接征象:绳索征、三角征、静脉窦高密度影像; 间接征象:静脉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大脑镰致密及小脑
幕增强。
横窦血栓后的脑实质出血
精选课件 横窦血栓的CT表现
CVST — 影像学检查
4.2.2 MRI检查 ①急性期:脑静脉窦内正常血流流空信号消失,并且T1
WⅠ上呈等信号,T2WⅠ上呈低信号 ②亚急性期:T1WⅠ、T2WⅠ均呈高信号; ③慢性期:典型表现为在T1WⅠ上出现等信号,T2WⅠ 上出现高信号或等信号。
• ⑤对临床高度怀疑CVST,而CTV或MRI结果不确定的患 者,脑血管造影是有帮助的。(Ⅱa类,C级证据)
• ⑥病情稳定的患者,为评估闭塞的皮层静脉或静脉窦的 再通情况,在确诊后3到6个月进行CTV或MRV检查是合理 的。(Ⅱa类,C级证据)
精选课件
CVST — 6、治疗 6.1 抗凝治疗 6.2 溶栓治疗
精选课件
CVST — 3、临床表现
• 头痛
• 痫性发作
• 视力进行性下降
精选课件 •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CVST — 4、辅助检查
4.1.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指标、D-二聚体及抗体、炎性反应指标检查
4.1.2腰椎穿刺检查 压力常增高,>300mmH2O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较重
精选课件
CVST — 4.2影像学检查

颅内静脉窦血栓ppt课件

颅内静脉窦血栓ppt课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神经内科丁岩
1
2
颅内静脉解剖
? 幕上静脉系统 ? 幕下静脉系统 ? 硬膜静脉窦
– 上矢状窦 – 下矢状窦 – 直窦 – 横窦 – 乙状窦 – 岩窦 – 海绵窦 – 蝶顶窦
3
上矢状窦
4
下 矢 状 窦
5
直 窦
6
横窦
7
乙状窦
8
岩 上 窦
& 岩 下 窦
9
脑静脉窦内血流方向
11
解剖学特点(2)
?硬膜窦含有大部分蛛网膜颗粒以吸收 CSF。
?大脑静脉是薄壁的、无肌纤维,缺乏弹 性,无收缩力,且无瓣膜。
?当引流大脑的血液进入硬膜窦被阻塞时, 大脑静脉可以扩张,血液逆流,通过吻 合支使侧枝循环建立。
12
静脉血栓脉窦和静脉管壁不同于动脉。
? 全身原因
– 血栓体质
? 内分泌和内在的血栓形成倾向成为主要 病因
? 发展中国家,妊娠和产褥为公认的引起 产妇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欧州,妊
娠所致的CVST占7-14%,产后
发生率少得多
? 35%的患者找不到病因
14
1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症状
? 65-70%患者亚急性或迟发型病程 ? 80%以上的妊娠、产褥相关的 CVST呈急性起病 ? 头痛发生率 75-95%,提前数天,数周,数月
脑静脉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眼静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10
解剖学特点(1)
? 大脑半球背外侧的浅静脉引流大脑外 侧2cm和白质的血液进入主要的静脉窦。
? 大脑深静脉向心方向引流深部半球白 质、基底节和间脑的血液。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5464ppt课件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5464ppt课件

2020/5/14
.
7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 脑静脉系统解剖 ➢ 病理 ➢ 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诊断 ➢ 治疗及预后
.
8
主要脑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
➢横窦血栓形成 86%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62% ➢直窦血栓形成 18% ➢脑浅部静脉血栓形成 17%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12% ➢Galen静脉及脑内静脉血栓形 成 11%
2020/5/14
.
3
颅内静脉的解剖
1.上矢状窦 2.下矢状寞 3.直寞 4.窦汇 5.横窦 6.乙状窦 7.枕窦 8.大脑大静脉 9.基底静脉(Basal vein of Rosenthal) 10.大脑内静脉
11.隔静脉
12.丘纹静脉
13 大脑上吻合静脉(vein of Labbe)
14.大脑中浅静脉
DCVT-基底节和双侧丘脑
• 脑室缩小. (颅内压增高、脑水肿) 17
影像学诊断:CT
直接征象
➢三角征(δ征)指增强后上矢状窦后角可见 一空的三角形影,阳性率为70 % ➢CT平扫,上矢状窦呈高密度。
➢条索征
条索状征指栓塞的静脉增
强前所见, CT平扫见于皮
层静脉、直窦及Galen静脉
条索征
等部位高密度。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
.
1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 脑静脉系统解剖 ➢ 病理 ➢ 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诊断 ➢ 治疗及预后
2020/5/14
.
2
脑静脉系统解剖
大脑静脉系统的解剖图解

颅内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颅内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其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体征如一过性视力障碍、第 Ⅵ颅神经麻痹所致的复视、轻度认智功能障碍、注意 力下降和警觉性丧失等较少见。但如果这些情况与头 痛同时出现,应引起高度注意,它们往往提示有较重 度的颅内压增高。
(2)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局灶性的神经功能损害是脑静脉血栓的另一种主要表 现, 亚急性起病占25 %, 慢性经过者约占11 %。 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基本上可分为刺激性症状和破 坏性症状、体征,刺激性症状主要有感觉或运动性癫 痫、视幻觉发作等。破坏性症状及体征有感觉缺失、 运动功能异常、视野缺损等。有时两种情况可合并出 现。 23 %的局灶性症状是突发的,其表现类似动脉性 脑卒中如面部或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异常、言语障碍 等,但癫痫发作、症状进行性加重以及CT 显示的病 灶缺乏脑动脉血管分布的特点等是支持脑静脉血栓的 依据。
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时,Tobey -Ayer 和 Crowe 征可呈阳性,但因两侧侧窦均与窦汇 相互联通,一侧侧窦与颈内静脉的血来自双侧 大脑静脉,且静脉血回流量个体差异很大,故 此试验的临床意义有限,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 除非完全性乙状窦血栓形成,需通过影像学检 查以予进一步诊断。
(2) 影像学检查
1) CT
CT 平扫常可见脑白质内由于脑组织水肿, 坏死造成的大片低密度灶, 其部位与阻塞 的静脉部位有关,往往与脑动脉分布区域 不一致。这种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占位征 象较明显。有相当部分病例出现颅内出血, 以皮质最多见,有时亦可见深部白质或梗 塞区中心出血,与动脉梗塞出血不同、静 脉性出血其血肿周围边界不清,多靠近脑 表面,而且周围环以大片低密度灶。
一般不做压颈试验,以免引起脑疝。仅当横窦、 乙状窦血栓形成时,做以下两种迫试验,结果 可呈阳性。 1) 压迫颈静脉,如果病变侧脑脊液压力不 升高, 而对侧脑脊液压力迅速增高, 则为 Tobey -Ayer 征阳性。 2) 压迫病变对侧颈静脉时,可出现面部和 头皮静脉扩张,即为Crowe 征阳性。

《静脉窦血栓》课件

《静脉窦血栓》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静脉窦血栓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 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血液高凝状态、 外伤、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发病机制
静脉窦血栓的形成通常与多种因素相 互作用有关,如血流动力学改变、血 管内皮损伤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 意识障碍等。
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的重 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
在问题。
04
静脉窦血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史等。
症状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
诊断过程
医生如何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诊为静脉窦 血栓。
案例分析
01
02
03
病因分析
分析患者发生静脉窦血栓 的可能原因,如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
《静脉窦血栓》PPT 课件
目录
• 静脉窦血栓概述 • 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 静脉窦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 静脉窦血栓的案例分析
01
静脉窦血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 导致的静脉窦内血液流动受阻或 停滞,从而形成血栓的疾病。
特点
静脉窦血栓多发生于脑部静脉窦 ,可导致脑部血液回流受阻,引 起颅内压升高,严重时甚至危及 生命。

定期检查
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 液流变学和血管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舒适体位

详解脑静脉系统解剖与血栓形成

详解脑静脉系统解剖与血栓形成
血液中炎症因子增多
炎症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 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激活,从而 促进血栓形成。
血管壁改变
血管内皮损伤
脑静脉系统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损伤部位聚集,从而 形成血栓。
血管壁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同时刺激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增 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脑出血
脑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出现脑出血并发症,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 呕吐、偏瘫等症状。
脑水肿
脑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并发症,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 等症状。
04
CATALOGUE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及是否有脑膜刺 激征、眼部症状等体征。
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如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 耐药性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 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等问题 。
THANKS
感谢观看
检测血液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 指标,有助于诊断脑静脉系统血栓形 成。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脑静脉系统是否存在血栓形成,以 及是否存在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抗凝 、溶栓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溶解
血栓、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维持脑代谢平衡
脑静脉系统通过运输营养 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大 脑的正常代谢。
脑静脉系统的结构特点
结构复杂
脑静脉系统的结构复杂,包括许 多分支和吻合支,以确保血液的
正常流动。
血流缓慢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病情常在数日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病情常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出现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此型较少见。
临床表现和体征
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 展而来。
(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突然起病,出现头痛、呕吐、 视盘水肿、局限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皮质型感 觉障碍等,即颅内压增高及局限型皮层损害的症状 体征。
等处静脉血,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 该静脉位于胼胝体压部下方,向后下方与直窦沟通。
脑部静脉
V V
大 脑 大 引流血液
进入直窦。
丘脑V(终V):尾状核和丘脑之间。


透明隔V:引流尾状核头部和胼胝

体前部的血液。
脉络丛V:为脉络丛的一部分,汇
流侧脑室和第三脑的V血液
基底V:穿过基底池和环池到达横池
病理
V回流受阻,引流区域内的毛细血管、小V充
血,脑水肿。
在灰质和白质出现出血性梗塞。
各出血点会聚起来,可以形成脑内血肿或伴有 不同程度的SAH。
炎性V窦血栓形成,造成邻近区的脑膜炎、脑
梗死、脑脓肿。
病理
发病类型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
常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骨及颞骨内面向外侧横行,继续向前下由改名为乙
状窦,末端续于颈V孔,出颅与颈内V沟通。
(5)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两侧海绵窦绕垂体, 连通成环,称为环窦。
∵眼V直接注入海绵窦
∴面部感染可能经眼V波及到海绵窦
∵窦内有颈内A、Ⅲ、Ⅳ、Ⅵ、Ⅴ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PT课件全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PT课件全

谢 谢!
近端DVT导致PE的风险更高!
吴在德等,第七版外科学:617-618。Fields JM,et al.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08;26:649–683
DVT临床分期及治疗阶段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14天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天)
DVT的症状和体征
DVT可能是“隐匿性”的,不表现出任何症状或体征。有症状或体征的DVT大约只有28%1近50%的有症状DVT患者伴有无症状的PE1
DVT的症状:无特异性小腿或大腿会出现以下一至多项:肿胀感触觉异常疼痛2
DVT的体征:单侧水肿 皮肤发红皮肤温热压痛栓塞的静脉绳索样硬化“Homan’s征”(足背屈时小腿疼痛)2但不是特异性的
VTE的长期并发症
复发性VTE主要发生在首次发作后6-12个月,但其危害持续数年1研究显示:5年VTE复发率为24.3%,8年VTE复发率为29.7%2
PTS多表现为水肿、疼痛、静脉曲张,有些甚至表现为腿部疼痛性溃疡3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病率约为23%-65%3
CTEPH常发生于PE与复发性PE之后,如果未能及时接受治疗,CTEPH可能会导致右心室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右心衰3研究显示,PE后,CTEPH发生率,6个月为1.0%,1年为3.1%,2年为3.8%4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5月第20卷第5期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优势:预防PE发生局限:并不改变VTE的危险因素,无禁忌者还需抗凝;滤器相关并发症;临时滤器需要再次手术取出;永久性滤器终身抗凝;较高的DVT复发率
小 结
VTE包括DVT和PE,发病率高,危害大。DVT最常用的确诊检查是静脉超声。DVT的治疗包括抗凝、溶栓、手术和下腔静脉滤器,其中抗凝是基本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共53张PPT】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共53张PPT】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 病 因
➢ 魏尔啸(Virchow) 提出三大因素 ➢ 静脉血流滞缓
➢ 血管壁损伤
➢ 血液高凝状况
静脉血流滞缓
➢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关键作用
5、肺栓塞(PE)症状: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晕厥等肺栓塞(PE)症状
➢ 常见于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肢体制动或偏瘫卧床,长 对以rT-PA溶栓时是否需停用肝素无特殊要求
脑溢血;
➢ 大量对比研究表明溶栓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抗凝治疗。
➢ 置管溶栓:是否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还在进一步 的经验积累中。
DVT治疗——抗凝
➢ 抗凝治疗是DVT的首选治疗:只要病人没有出血倾向或凝血
功能方面的问题。
➢ 防治新鲜血栓的形成
➢ 在合适的抗凝强度下可以启动自身纤溶系统
➢ 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胸部X线平片:可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 ≤10
低风险
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
➢ 超声心动图:在提示诊断和除外其他心血管疾 急性期:发病后14天以内
1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下单独垫枕; 抗凝治疗的时间在3~6个月。
患方面有重要价值 以下方案与剂量主要参照欧美的推荐方案,供参考使用: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30°,以利于下 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 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
加局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给药途径,不作
其他药物输入)。
➢ 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 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 螺旋CT和电子束CT造影(CTA):能够发现段以上 肺动脉内的栓子,是PTE的确诊手段之一。

脑血栓形成常用护理诊断ppt课件

脑血栓形成常用护理诊断ppt课件

临床表现(小脑后下动脉 )


此处梗塞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 Wallenberg 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及声带麻痹(舌咽,迷 走神经疑核受损),共济失调(前庭小脑纤维 受损),面部痛觉温度觉障碍(三叉神经脊髓 束核受损),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 维受损),对侧半身痛觉温度觉障碍(脊髓丘 脑束受损)。 脑血栓形成
用药期间也须严密注意出血倾向出血性疾病活动性溃疡严重肝肾疾病感染性血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纤治疗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10康复治疗11预防性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治疗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活血通络扩张血管脑血栓形成7保健指导脑血栓形成1病史
临床表现(大脑前动脉 )



近端阻塞时因前交通支侧支循环良好可无症状。 前交通支以后阻塞时,额叶内侧缺血,出现对 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因旁中央小叶受累排 尿不易控制。 深穿支闭塞时,内囊前肢和尾状核缺血,出现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 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 精神症状及双侧脑性瘫痪。
脑血栓形成
治疗(急性期)

(1)对症治疗:卧床休息 防褥疮及呼吸道 感染,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及心肾功能, 24~48h后不能进食者应鼻饲,调整血压,防 治感染,降颅压,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 栓塞。心电监护,控制血糖和癫痫发作
脑血栓形成
治疗(急性期)
(2)超早期溶栓治疗 超早期(<6h)及进 展型者 1) 静脉溶栓:尿激酶 t-PA 2) 动脉溶栓 CT证实 病人无出血素质 无意识障碍 <75岁 血压 家属同意 监测出凝血时间 发病时 间小于3小时,进展性可延长。 并发症 出血 再灌注损伤 再闭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静脉 窦血栓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hrombosis)
CT scan demonstrates: a left posterior temporal hematoma in a 38-year-old woman on oral contraceptives.
此窦血栓可侵及外展神经,同时可影响半月神经 节而产生颞骨岩尖综合征。
脑静脉 直窦 血栓 窦血栓(straight sinus thrombosis)
◆起始于大脑大静脉与下矢状窦汇合
处,直行向后与上矢状窦相连。
◆单纯直窦血栓少见,常合并其他部
位血栓。Βιβλιοθήκη ◆如累及到大脑大静脉时,导致急骤颅压增高,昏迷。
脑静脉 窦血栓
●病因
◆炎性原因:
■ ■
海绵窦血栓
(cavernous sinuses )
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 分类: 急性:多由头面部感染所致 慢性:多由蝶窦、筛窦炎及中耳炎逆流引起。 感染源:为以下局部感染灶: 1、鼻腔、口腔、眼部及面部化脓性病变进入血液,通过 眼动脉入海绵窦。 2、蝶窦、筛窦通过筛静脉或直接接触感染,侵入蝶窦壁 而入海绵窦。 3、耳部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引起乙状窦血栓,沿岩窦 扩及海绵窦。 ◆非炎性原因:手术、头部外伤、慢性消耗性疾病、高凝状态等。
按部位CVT可分为:
●大脑浅静脉(皮层静脉)血栓 ●大脑深静脉血栓 ●小脑静脉血栓 ●颈静脉血栓 ●静脉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侧窦(横窦 及乙状窦)血栓 ●岩上窦及岩下窦血栓 ●直窦血栓 ●海绵窦血栓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其解剖特点决定了血栓易在此部位形成。
●此窦是脑皮层静脉循环和脑脊液回流的必经之路。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多种病因可引起SSST,其中非感染性原因更为多见。 ●临床表现主要是颅内压增高、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脑静脉血栓形 成的临床表现
意识及精神障碍
●发病初期少见,约有4%;
发病中期:近一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醒觉水平下降。
● 具有可逆性,但通常提示预后不佳。
脑静脉血栓形 成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多见于炎性CVT。 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寒颤、多汗、全身肌肉 疼痛、皮下瘀血等感染和败血症征象。
各种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
脑静脉 窦血栓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hrombosis)
A 32-year-old postpartum patient with headaches. Axial CT image shows a hypodense left temporal lobe venous infarct. A triangular high-attenuation focus (arrows) posterolateral to the area of infarction represents thrombus within the left transverse sinus. Axial MR venogram demonstrates occlusion of the left transverse sinus, sigmoid sinus, and internal jugular vein.

概述
脑静脉
血栓形成
脑静脉、动脉血栓的区别

动静脉血管壁结构差异
动脉 静脉
●管壁薄,无瓣膜 ●分为脑内、外两组 ●脑静脉吻合支较动脉丰富得多
脑静脉、动脉血栓的区别

起病形式:
静脉血栓—起 病形式多样,多呈渐进性, 动脉血栓—常突然起病(sudden onset)。

临床症状:
头痛、癫痫的发生率在脑静脉血栓中高于动 脉性血栓。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预后: 单纯上矢状窦血栓在数周或数月后可再 通,颅内压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脑静脉系统组成

脑静脉窦
(Cerebral Venous Sinuses) 又称硬脑膜窦(dural sinuses)

组成: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 直窦、侧窦(横窦、乙状窦)、窦 汇。
A.上矢状窦
B. Galen 静脉
C.眼静脉 D. 面静脉 E. 海绵 窦 F. 下岩窦 G. 颈静脉 H. 乙状窦
炎、脑脓肿等。
脑静脉系 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起病形式
48小时内,28%。

急性起病:

亚急性起病:48小时--30天,较常见,42%。 慢性起病: 病情进展超过30天,30%。

脑静脉系 血栓形成
●头痛
临床表现
80%CVT存在头痛。
CVT头痛机制:颅内压增高;窦壁肿胀或脑表
面血液渗出致使硬脑膜上的痛觉纤维受刺激所 致。
晚期癌症)、某些血液病(溶血性贫血、镰状细胞病、 血小板增多症、抗凝血酶III缺乏等)、先天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产后、口服避孕药、创伤、 手术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热、休克、肾病综合症、 酮症酸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抗磷脂抗体 综合征、蛋白S和蛋白C缺乏症等。

感染性原因:头面部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
大脑大静脉 (Galen vein)。
脑静脉系 血栓形成
●脑静脉血回流受阻
病理生理
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和毛细血管内 局部脑组织肿胀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静脉性脑梗塞
●脑脊液吸收障碍
出血
颅内压增高
阻断蛛网膜颗粒吸收
脑脊液吸收障碍
颅内压增高
脑静脉系 血栓形成

病因
病因分类

非感染性原因:严重脱水、消耗性疾病(恶液质、
I. 上岩窦
J. 橫窦 K.直窦 L. 下矢状窦
脑静脉系统组成

脑静脉窦内血流方向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眼静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颈内静脉
脑静脉 上矢状窦
脑静脉系统组成


脑静脉(cerebral veins)
浅静脉组 深静脉组
大脑上静脉、大脑中浅静脉、大脑下静脉

大脑中深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内静脉、
Contrast-enhanced MRI showing lack of filling of left transverse sinus.
Axial view of MR venogram demonstrating lack of flow in transverse sinus
Coronal view of MR venogram demonstrating lack of flow in the left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es.
癫痫发作、运动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脑静脉 窦血栓 上矢状窦血栓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
脑静脉 窦血栓
●临床表现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hrombosis)
一侧橫窦闭塞时可无症状。
◆不同的症状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和累及的结构





横窦血栓向下扩展至岩下窦时,造成外展神经麻痹。 扩展至颈静脉时,可影响到IX、X、XI颅神经。 血栓向前扩展至岩上窦时,压迫三叉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 血栓经窦汇或下吻合静脉扩展到上矢状窦时,会产生严重的颅 内压增高、昏迷、癫痫、偏瘫或截瘫。 左侧横窦血栓累及到皮层时,可出现失语。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
概述 ● 脑静脉、动脉血栓的区别 ● 脑静脉系统组成 ● CVT 的病理生理特点 ● CVT的病因 ● CVT的临床表现 ● 各种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 ● CVT的辅助检查 ● CVT的诊断 ● CVT的治疗
脑静脉 岩上窦及岩下窦血栓 窦血栓 (superior and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thrombosis)
●岩上窦前起于海绵窦的后端,中止于橫窦。
此窦内含三叉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 血栓波及此窦,可出现同侧面部疼痛或感觉减退。
●岩下窦前起于海绵窦后缘,行至颈静脉起始部。

如果累及到其他脑静脉窦或脑静脉,而 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颅压高将持久 存在,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脑静脉 窦血栓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hrombosis)
●横窦和乙状窦统称为侧窦。 ●病因
以耳或乳突的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其感染途径为: 直接途径: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化脓破坏薄的骨质, 而后脓肿压迫横窦,使窦内血流淤滞并伴有炎性改变。 间接途径:乳突炎或中耳炎使通向乙状窦的小静脉 发生血栓,而后血栓扩展到乙状窦,开始为附壁血栓, 后渐扩大为静脉窦血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