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能正确书写碳、硫、磷、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醇、铁、镁、铜与氧气反应以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6)能正确判断催化剂、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考点梳理考点1: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的含量最大,约占;其次是,约占;再次,其占空气总体积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虽仅占,但其作用同样重要。
氮气是含氮元素的(填“单质”或“化合物”),使用化学方法可以将其转化为被称为的化肥;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用他作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所选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或生成物是气体但所生成的气体可以被吸收),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3)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①氧气有助燃性;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空气中还有五分之四提及的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的气体。
⑸问题与反思:①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问: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②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③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考点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常用于和;2、氮气:氮气是制造和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常用作,灯泡内充氮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内充氮可以。
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等,都是色,气味,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考点3:保护空气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
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0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中燃烧的现象,记住Q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02的含量。
(重难点)【课前预习】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___________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____________ 组成的结论,其中 _____ 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⑵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计算,氮气__________ ,氧气_____ ,稀有气体_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 ,其他气体和杂质 ______ ,其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__________ 颜色_______ 气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 ______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作灯泡______ ,作粮食瓜果的 _________,用于制____________ 等。
⑷稀有气体:①性质:通常都是________ 颜色,______ 气味的气体,通常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 ,被称为 ____________ 。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__________ 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
2、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等。
⑵危害: ______ 可形成酸雨;_________ 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研制和开发_______________ ;工厂的废气要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汽车上安装尾气 ___________ ,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自学整理、形成知识网络】1、请你说出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并简述这些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其用途。
2、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典例分析、归纳方法思路】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里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2、围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剩余的主要是什么气体?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如用木炭应如何改进?(7) 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例应用、培养解题能力】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 处。
( 1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_________ __ 。
(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填左、右)_ ___ 移动。
( 3 )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_______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举例: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二氧化碳只有0.04%?这些气体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2.利用实验、实物展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直观感受。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例: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我为蓝天献一策”,鼓励学生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建议,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6.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了解空气质量评价的标准及方法。
4.能够运用实验技能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掌握实验操作要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空气污染治理、空气净化技术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空气中各成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比较等方法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2.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相关图片,如雾霾、酸雨等,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实物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体积分数及作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气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化学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学生应当能够把握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由于空气成分及其作用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实验探究: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5)巩固提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的理解,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
1.知道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实验、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
4.设计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5.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增强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
2.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3.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3.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氧气等气体的用途,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正确建构社会观、物质观及绿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任务】1.通过探究气体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性质、用途与制取,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检验、用途与制取,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方法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2.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检验未知气体、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诊断和发展学生建构知识模型、气体制备的操作技能、实验探究的能力(探究水平)3.通过对空气质量日报的分析,生活中常见增氧剂的探究等,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产中实际问题应用中学科价值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习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鱼在旅途教师活动1师问1:鱼儿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会在水中加入一种神秘的白色颗粒,那么如何检验白色颗粒与水反应产生的小气泡是什么呢?师问2:不仅是鱼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氧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氧气的参与,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氧气制备的思路和方法,同学们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形象具体的归纳出来吗?学生活动1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分享)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维导图,并分享成果。
其他小组聆听、补充、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知化学在生活中的学科价值。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树立知识体系,初步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通过巩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进一步加深对气体制取的理解,为后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打牢基础。
环节二:思维提升教师活动2师问1:鱼类在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向袋内直接充入氧气,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反映出氧气的哪些性质?师问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师问3:化学中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及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通过学习空气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已学的空气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实验探究,突破难点: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学习空气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2.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
3.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4.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知识点的拓展和深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互助、共享的乐趣,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空气的基本成分、性质以及简单的空气污染知识。他们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以及空气污染的深层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讲学稿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讲学稿【点击新课标】复习目标1.识记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2.了解氧气的性质及用途,了解氧化反应,理解化合反应;掌握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3、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注意事项。
4、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掌握分解反应的概念。
重点:了解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等。
难点: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独立思考后讨论,其他小组展示时做好讲学稿的完善和补充)知识点1: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及杂质含量0.03% (2)空气组成的测定:①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②在空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冷却后钟罩内水面,并约占钟罩体积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注意事项:①;②;③③氧气的用途:用于,如:潜水、医疗急救等;如:燃烧、炼钢、气焊等。
(3)氮气的性质及用途:①物理性质:的气体,密度比空气,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
③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食品包装时充氮)用于制硝酸和化肥;液氮常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有性能。
(4)稀有气体:(曾叫做惰性气体)①组成:包括等气体。
②性质:物理性质: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
③用途:常用作(如:焊接金属时隔绝空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常用来制造;氦、氖等用于技术;氦气可用于制造环境,氙用于知识点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可吸入颗粒和臭氧等。
(2)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和酸雨。
(3)防治措施:①②③。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
知识点3: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学设计
2.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1)通过学习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3)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站等地,了解大气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以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如:“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你知道它由哪些成分组成吗?这些成分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重点考查空气组成、大气压强、氧气性质等基本概念;
(2)整理课堂笔记,梳理本章节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
2.实践操作与探究:
(1)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燃烧实验”等,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1.对空气组成、大气压强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对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
3.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4.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复习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了解空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了解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掌握空气与燃烧的关系以及浓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空气与燃烧的关系;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空气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预热(5分钟)以学生上次课所学习的内容作为复习预热,通过复习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回忆。
例如: - 空气的组成有哪些气体? - 空气中氧气的比例是多少? - 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步骤二:知识回顾与巩固(2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提问等方式,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与巩固。
1.空气的组成和结构:–讲解空气的组成和各气体的比例,并帮助学生理解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了解空气的结构和气体的分子性质,以及氧气和氮气的配比原因。
2.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回顾讲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呈现讨论结果。
3.空气与燃烧:–复习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空气对燃烧的影响。
–展示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空气在燃烧中起到的作用。
4.浓度的计算方法:–复习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学生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步骤三:实验探究(3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1.实验一:空气的组成比例–实验目的:观察、验证和了解空气的组成比例。
–实验步骤:向一烧杯中装入空气样品,通过电解法将氧气收集起来,记录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再通过溶解氧气的方法,分析得到其他气体的相对比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空气的组成: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重点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国外典型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
4.思考与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1)结合所源自知识,谈谈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
(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5.视频观看:观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纪录片,如《穹顶之下》,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2)新课: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污染与保护;
(3)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总结: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大气污染与保护等基本知识。具体包括:
1.理解并掌握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变化规律。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练习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覆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2、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记住实验现象,会书写符号表达式。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催化剂等概念。
【复习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梳理要点】自主完成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占78%(常用作保护气),占21%,稀有气体占(性质稳定,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上述物质中纯净物有、、。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的生成,同时集气瓶内的水面,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
(2)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④等。
5、氧气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一过程为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6、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①;②;③。
(以上写符号表达式)实验室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上述三种:从经济、操作简便、安全等角度考虑,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填序号),理由是其中有两种制法与第三种制法的发生装置相比较,不同点主要在哪里?(2)收集方法:①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所以用法收集;②因为氧气溶于水,所以用法收集。
(3)实验步骤: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主要分为以下8步,请你按操作顺序写出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3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用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片倒立在水槽内;○5给试管加热;○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7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8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4)检验方法:将的木条伸入,若,证明是氧气...。
(5)验满方法:将的木条放在,若,证明充满..了氧气。
人教版九级化学教案: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空气的组成,掌握空气含量的测定;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通过总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及氧气含量的测定2.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能熟练的运用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强化练习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必考知识点 (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好导学案)一、空气的组成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硫磺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1)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2)空气污染指数和绿色化学的相关问题。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探究C、S、Fe的燃烧有关问题(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集气瓶底为什么要放一些细沙或水,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5)C、S、P、Al、Fe、Mg、H2、CO、CH4、C2H5OH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催化剂: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七、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棉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4)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各举几个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点;2.培养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复习空气成分和组成;2.了解和掌握空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学习并掌握空气的净化方法。
三、教学难点1.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空气的污染类型和严重程度;3.空气净化的方法和措施。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实验器材和试剂。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1.复习空气成分和组成(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复习和回顾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少量气体。
–让学生描述空气的主要特征,如无色、无味等。
2.了解和掌握空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压力、可压缩性和受热膨胀等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和总结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气垫、空气悬浮车等。
3.学习并掌握空气的污染类型和严重程度(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提出不同类型的空气污染,如大气污染、室内污染等。
–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和分析不同污染源对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影响。
4.学习并掌握空气净化的方法和措施(3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净化空气的方法,如过滤、吸附、化学反应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和制作净化空气的简易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净化效果。
5.总结与检测(15分钟)–整理和总结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定数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进行简单的检测和评价。
六、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工业区和市区,了解和观察空气污染情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了解和探索更多关于空气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巩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分别是空气、氧气和制取氧气。
本单元内容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中考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性质实验、氧气制取的原理和操作为核心,考查观察能力、描述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还联系各地空气污染的问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对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研究,引出空气的组成及相关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性规律;接着,再对空气中一种重要的成分氧气进行重点学习——在氧气的性质这一部分,从实验操作到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分析,以此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作为气体制取的起始课,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系统介绍,使学生掌握气体制备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习有关气体的制备奠定基础;同时,教材也在对实验原理的教授过程中,通过对比归纳,引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定义,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并应用。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与许多物质反应认识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方案选择。
4.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
2.通过不同气体的鉴别,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实验的反思和评价,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这些主要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与常见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以及氧气的检验方法。
3.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与验满方法)。
二、知识梳理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0.94% 0.03%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氧气的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氧气具有性,能支持燃烧。
4.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物质空气中氧气中磷产生大量白烟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文字表达式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山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文字表达式木碳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蚀的气体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6.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分解反应:三、课堂检测1.某班同学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2.1813年,法国化学家泰钠尔发现,当加入铁、铜等物质时,氨的分解速率会加快;1818年,泰钠尔又发现……认为铁、铜等物质是某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他的理由是这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符合下列条件中的()①加快反应速率;②改变反应速率;③本身的质量不变;④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A. 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空气的成分: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重难点)【课前预习】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1、空气的组成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⑵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计算,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颜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作灯泡,作粮食瓜果的,用于制等。
⑷稀有气体:①性质:通常都是颜色,气味的气体,通常化学性质,被称为。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
2、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等。
⑵危害:可形成酸雨;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研制和开发;工厂的废气要;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由上述表格信息,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1、 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一过程为 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2、 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3、检验O 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看到 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 ,说明氧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
【课堂探究】问题一:育英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典型例题】例1:如图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 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可推论出 C它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回顾与反思】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所选的药品只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③燃烧时加入的红磷(或白磷)要过量;④等到仪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问题二:实验室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从经济、操作简便、安全等角度考虑,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填序号),理由是前两种制法与第三种制法的发生装置相比较,不同点主要在哪里?【典型例题】例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填字母)。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回顾与反思】·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主要有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三种,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即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比较)·气体的干燥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固体NaOH 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 CO2 SO2(它们溶入水分别得 H2CO3 H2SO3)而H2 、O2为中性气体既可用浓硫酸干燥,也可用固体NaOH干燥,还可用中性干燥剂如固体CaCl2干燥。
同时要结合干燥的装置来选择该用何种干燥剂。
变式训练:(08福建晋江)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再;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或是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NH3式: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①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_。
②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填序号)。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能力培养与学习方法方面【有效训练】1、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 B.氧气C.氦气 D.二氧化碳2、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甲烷用作燃料 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4、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包装时不会采用()A 充入氧气B 充入氮气C 放入一小包铁粉D 真空包装5、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7、为保证长时间潜航,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有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通电分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2。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与其他方法相比,这个方法的两个优点是①;②。
(选做)8、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rray A.用KMnO4粉末制取O2 B.用KClO3和MnO2制取O2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选做)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课后提升】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A .电解水B .分离空气C .加热高锰酸钾D .分解过氧化氢E .(1)相信你在E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 ”或“b ”)端导入。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