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理解冲裁模、弯曲模和拉深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冷冲模的工艺分析、工艺计算、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和设计方法,加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图能力。

(一)设计目的1、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是一次全面系统地巩固、充实和提高理论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

2、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获取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绘图、阅读和使用参考资料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要求1、掌握零件工艺性分析知识,能够分析产品的冲压工艺性并制定工艺规程;2、掌握模具结构方案的制定,能够正确选用模具结构类型;3、掌握模具设计的相关工艺计算知识,能够正确设计模具零件的相关参数;4、具有一定的模具加工知识、相关机床知识,使设计的模具不脱离实际生产的要求;5、掌握一定的模具材料知识,具有模具热处理的初步知识,能够正确选用模具材料,确定热处理硬度值;6、具有一定的选用、查阅设计资料、相关资料的能力;7、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自行设计模具。

二、设计具体内容提示和方法指导1、绘制总装图及板类零件图模具装配图中要注明对该模具技术要求,选用设备型号、模具的闭合高度、模具总装图应包括必要尺寸,如模具闭合尺寸、外形尺寸、配合尺寸,零件明细表等。

(1)主视图:先里后外,由上而下,即先绘制产品成型零件图、凸模、凹模(应尽量把所有的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或阶梯剖)(2)俯视图:假想将模具上模取掉,绘制俯视图,其俯视图和主视图一一对应画出。

(3)主视图一般按闭合状态画出(4)零件图的要求:如标准件,需补充加工的也要求画出,并标注工作部分的尺寸公差;在标注尺寸前,应研究零件的加工和检测的工艺过程,正确选定尺寸的基准面,做到设计、加工、检验基准统一,以利加工和检验。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2014年一、课程设计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图册和相关的设计资料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得到:(1)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2)掌握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3)学习制定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工艺规程;(4)学会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5)培养设计、计算、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任务依据一张给定的冲压件零件图,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冲压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2)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3)设计所给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一套,给出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件图若干张;(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5)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三、要求(1)工艺分析要合理,方案选择即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2)图纸设计要采用计算机绘图,按国标设计,图纸规范、清晰;(3)设计说明书要计算机打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计算数据要完整、准确;(4)工艺卡填写完与说明书一起装订(放在最后一页)。

四、设计过程(一)工艺设计过程:1、工艺性分析:包括对零件图分析(零件形状,尺寸精度,材料要求等)、工艺性分析;2、对总体工艺方案分析:基本工序分析,工序顺序与数目分析,工序组合及模具型式选择分析,进行方案比较;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画出必要的工序简图);4、工艺计算:(1)材料排样和裁板宽计算;(2)弹性元件计算;(3)冲压工艺计算;(4)压力中心计算;(5)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1、确定模具结构形式;(1)模具类型选择;(2)操作方式选择;(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4)卸料、推件、压边装置选择;(5)导向装置选择。

2、确定压力中心位置;3、初步确定模具外形尺寸。

(三)选用设备选出设备型号,写出主要计算参数(四)分析模具结构特点,并说明操作、使用、维修等注意事项(五)填写工艺卡片五、时间安排总设计时间:2周1、工艺过程设计、计算 2~3天;2、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天;3、装配图设计 3~4天;4、零件图设计 2天;5、写说明书 2天;6、答辩 1 天。

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模板

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XXXXXX毕业综合实践姓名:XXX 学号:XXXXXX专业:XXXXXX课程名称:七字形电插片级进模具设计指导教师:XXX20XX年 XX 月 XX 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冲压成型与模具技术概述 (1)1.2 冲压成型模具的发展趋势 (2)1.3 冲压成型模具的分类 (3)1.3.1 冲模 (3)第二章冲裁工艺 (4)2.1 产品的工艺分析 (4)2.1.1 产品的分析 (4)2.1.2 产品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产品的排样、搭边值、料宽及材料利用率 (5)2.2 冲裁间隙 (6)2.3 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6)2.4 冲裁力 (7)2.4.1 冲裁力的计算:F=KLtτ(N) (7)2.4.2 卸料力的计算:F 卸=K 卸F (8)2.4.3 推件力和顶件力 (8)2.5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8)2.6 模具的闭合高度 (9)2.7 冲压机选择 (9)第三章弯曲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弯曲件的工艺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弯曲件的回弹....................................................................................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弯曲件的回弹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冲模课设说明书

冷冲模课设说明书

第1章工艺分析1.1 77件的工艺分析制件名称:77件料厚:2mm材料:40钢零件技术要求:制件表面不得有划痕;孔及轮廓的边缘不得有毛刺。

零件图如图1.1所示图1.1 77件该零件为双弯板件,形状较为简单,直边高度H=6mm>2×t=2×2=4mm,满足弯曲工艺性要求,可用弯曲工序,成形类似于U型弯曲。

弯曲圆角半径为r=1.5mm,大于该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0.3t =0.6mm,满足了弯曲对弯曲角的要求。

1.2 工艺方案该零件所需的冲压工序为:落料,冲孔,弯曲。

可拟定以下三套工艺方案:方案一:用简单的模具,即为三套简单的模具分别完成落料、冲孔和弯曲三个工序。

方案二:用复合模,即用一套复合模完成落料、冲孔、弯曲三个工具。

方案三:用复合模和简单模具相结合,即用一套复合模完成落料和冲孔,用一套简单模具完成弯曲工序。

分析比较几套方案的优缺点: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的制造加工和装配较为容易,并且修模容易,但是由于采用三套模具造成制件的累计误差较大,而且需要投入的人力较多,操作复杂,成本高且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方案二:复合模,模具结构复杂,模具的生产制造和装配较为苦难,更主要的是由于结构复杂,因而导致修模较为困难,并且复合模具较为笨重,但是复合模生产的产品精度高,适合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大批量生产,生产率很高,并且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

方案三:两套模具相结合的方案,将简单与复合模具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很好的克服了简单模具生产精度低,操作困难,复合模的生产制造和修模困难的缺点,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简单操作的大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选取方案三,复合模与简单模具相结合,复合模完成落料冲孔,简单弯曲模实现。

第2章 工艺计算2.1 排样有关的计算2.1.1 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由 《冲压手册》 表3.2得40钢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0.3t (2.1) r=0.3×2=0.6mm由于R=1.5mm 所以相对弯曲半径R/t= 1.5/2=0.75因此查《冲压手册》表3.9中性层位移系数x=0.29 所以中性层弯曲半径ρ=r+x ×t (2.2)ρ=1.5+0.29×2=2.08mm 中值法求弯曲件的展长 零件中间不弯曲部分长度为L 1 ;设圆角部分的中性层弧长为L 2; 弯曲直边中性层长度最短L 3和最长L 4; 展开后最短边为min L 最长边为max L 。

冷冲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冷冲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审核周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总结与评价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完整性: 是否包含了所 有必要的计算
和设计步骤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准确性: 计算结果是否 准确,是否符
合实际需求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规范性: 是否符合行业 标准和规范, 是否易于理解
和执行
设计计算说明 书的创新性: 是否有创新性 的设计或计算 方法,是否具 有实际应用价

对未来设计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审核,确保设计质量 提高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遗漏 注重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创新性,提高设计水平 加强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实用性,提高设计效率 关注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可读性,便于理解和交流 展望未来,设计计算说明书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
模具制造成本估算方法与实例
材料成本:根据模具材料种类和用 量进行估算
加工成本:根据模具加工工艺和加 工时间进行估算
设计成本:根据模具设计难度和设 计时间进行估算
装配成本:根据模具装配工艺和装 配时间进行估算
维护成本:根据模具维护频率和维 护时间进行估算
实例:以某汽车模具为例,详细说 明模具制造成本估算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冷冲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
明书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设计计算说明书概述
模具设计参数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计算
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 模具制造工艺与成本估算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设计计算说明书概述
编写目的和意义
明确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设计计算提供指导 提高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构造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展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展编制。

其中在构造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展了设计,对于局部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构造设计的同时,对局部零部件进展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Abstract: The design for a plate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etc.,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i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nesting and cutting board,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washed centers, primary presses, computing convex and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final design selection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o press for checking,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s, as well a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main part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marily to the punch and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out of pieces of equipment, mold, pressing equipment, fasteners, etc. has been designed, for the selection of some components are standard parts , there is no in-dep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while some parts for the process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to complete this graduation project.Key words: mold; stamping parts; punch; die; punch and die;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别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题目名称:盖的二次拉深模具设计班级:2010 级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机械教育班姓名:胡学号: 2010409141 指导教师:周光永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3 年月日目录摘要一冷冲压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1)二设计任务及意义 (3)2.1设计任务书 (3)2.2设计目的与意义 (4)三零件尺寸的计算与确定 (5)3.1毛坯尺寸的计算 (5)3.2第一次拉深尺寸的计算 (7)3.3拉深件工艺分析 (8)3.4确定拉深次数 (9)3.5确定工艺方案 (10)四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 (10)4.1模具类型选择 (10)4.2操作与定位方式选择 (11)4.3卸料与出件方式选择 (12)4.4模具类型选择 (12)五冲压设备的选择 (13)六进行必要的计算 (14)6.1计算拉深力及压力中心 (14)6.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5)七模具设计 (16)7.1凹模外形设计 (16)7.2凸模设计 (16)7.3固定零件 (17)7.4紧固零件 (17)7.5总装配图及附表 (18)八心得体会 (20)九参考文献 (21)摘要:冷冲压是利用磨具对板料进行分离或塑性成形加工的压力加工方法,在现代社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圆筒形盖为研究对象,利用冲压工艺与磨具设计的工艺过程方案,对盖的二次拉深进行了整体设计。

介绍了磨具冷冲压成型过程,经过对其材料质量、大批量生产及结构要求的分析,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对盖的二次拉深简要分析了零件尺寸、拉深次数、拉深工艺等。

同时,具体分析了磨具的主要零部件(拉深凸模、卸料装置、固定装置等)的设计与制造,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工艺力的计算、冲压设备的选择以及磨具的整体结构设计;并且还附上了磨具的总装配图和所需零件详表及工艺过程表。

关键词:冲压模具、拉深、工艺设计一、冷冲压的概念与发展状况1.1冷冲压的概念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常温下对板料进行分离或塑性成型,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

冷冲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录1设计任务书 (2)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3)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4)4主要设计计算 (4)4.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4)4.2冲压力的计算 (5)4.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6)4.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6)5模具总体设计 (6)5.1模具类型的选择 (6)5.2定位方式的选择 (6)5.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6)5.4导向方式的选择 (7)6主要零部件设计 (7)6.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7)6.2定位零件的设计 (8)6.3导料板的设计 (8)6.4卸料部件的设计 (8)6.5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 (8)6.6模具总装图............................................................................................6.7冲压设备的选定 (25)6.8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26)6.9模具的装配 (28)参考文献 (33)设计总结及体会 (34)1、设计任务书冷冲模课程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2.1需制造的零件图制件如图所示,材料为Q235,料厚2mm,制件精度为IT14级,年产量30万件。

2.1.1冲裁件工艺分析从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表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分析表工艺性质冲裁件工艺项目工艺性允许值工艺性评价1、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厚度适中,一般批量,适合冲裁。

模具毕业设计83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毕业设计83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系一心轴托架,Φ10孔内装心轴,拖架通过4个Φ5的孔与机身联接。

零件外形对称,5个孔有较高精度要求。

该零件选用08号冷轧钢板,其弯曲半径皆大于该种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R1.5>0.8t),5个孔也均可按要求冲出。

因此,该零件适于冷冲压方法制作。

冲压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有:冲孔、落料和弯曲。

为简化模具结构,零件上的孔应尽可能在平板毛坯上冲出。

该零件上的Φ10孔边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6mm,大于1.0t=1.5mm,弯曲时不会引起孔的变形,因此Φ10孔可以在压弯前冲出。

冲出的Φ10+0.08孔可以作后续工序定位孔用。

而4-Φ5孔的边缘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1.5mm,等于1.0t,压弯时易0发生孔的变形,故应在弯曲后冲出。

零件的弯曲成型,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型,生产率高,设备占用少。

缺点是:(1)模具磨损快,寿命低,因为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弯曲变形,且需要较大的弯曲力:(2)工件表面易擦伤,擦伤面积也大;(3)工件的形状与尺寸不精确;弯角处材料变薄严重。

这是因为不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或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已经凸凹模圆角处阻力大造成的。

第二种方法,采用两副模具分两次弯曲。

先折弯端部两角。

然后再压出中间的弯角。

显然,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比方法一缓和得多,弯曲力也小,模具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冷冲模设计说明书

冷冲模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姓名班级065121 学号61一、设计题目:设计弹簧片(cybs-001)零件的冲压工艺及冲裁、弯曲工序的冲压模具。

二、产品零件图及要求:QSn6.5-0.1名称弹簧片材料料厚1mm 生产批量大批量Y三、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1份2.模具设计图样(含二维总装图、二维非标准零件图5张):1套3.设计说明书:1份发题日期:200 9 年4 月27 日完成日期:200 9 年5 月30 日指导教师:宋斌教研室主任:徐政坤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1)2 零件图的分析 (1)2.1 零件的功用与经济性分析 (1)2.2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2)2.2.1 结构形状与尺寸 (2)2.2.2 精度与表面粗糙度 (2)2.2.3 材料 (2)3 冲压工艺设计 (3)3.1 冲压工序性质与数量的确定 (3)3.1.1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3)3.1.2 冲压工艺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4)3.2 冲压工艺参数的计算 (4)3.2.1 工序尺寸的计算 (4)3.2.2 排样设计与下料方式的确定 (4)3.2.3 各工序冲压力的计算与冲压设备的选择 (6)3.3 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 (7)4 冲压模具设计 (7)4.1 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的确定 (7)4.1.1 模具结构类型的确定 (7)4.1.2 工件的定位方式的确定 (7)4.1.3 卸料与出件方式的确定 (7)4.1.4 模架类型及模具组合形式的确定 (7)4.2 模具零件的设计与选用 (7)4.2.1 工作零件的设计 (7)4.2.2 定位零件的设计与选用 (11)4.2.3 卸料与出件装置的设计 (11)4.2.4 支承固定零件的设计与选用 (12)4.2.5 模架及其零件的选用 (13)4.2.6 紧固件的选用 (13)4.3 模具图样的绘制及压力机校核 (13)4.3.1 模具装配图的绘制 (13)4.3.2 模具零件图的绘制 (13)4.3.3 压力机技术参数的校核 (13)5 冲压模具制造 (14)5.1 模具制造技术经济性分析 (14)5.2 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14)5.2.1 凸模(凸凹模) (14)5.2.2 凹模 (23)5.2.3 卸料板 (28)5.2.4 固定板 (29)5.3 模具装配工艺编制 (31)5.3.1 上模的装配工艺 (31)5.3.2 下模的装配工艺 (31)6 模具的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 (32)7 设计总结 (32)参考资料致谢弹簧片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指导老师:(427000)摘要:介绍了弹簧片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到模具的设计及模具的最终制造全过程。

纽扣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纽扣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纽扣冲压模具设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前言 (3)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二,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4)三,毛坯形状、尺寸、和下料方式的确定 (5)1,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5)2,弯曲部位毛坯尺寸尺度计算 (5)3,中心孔前尺寸的计算 (5)4,下料方式的确定 (6)四,冲压模具的设计 (7)1,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设计 (7)2,翻孔模的设计 (10)3,拉深模的设计 (11)4,整形模的设计 (13)5,弯曲模的设计 (14)心得体会 (16),前言: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对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学习的一个全面总结,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冷冲压模具设计的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部分学生的领导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体验一下当设计师的艰辛,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能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地针对自身的不足而进行查漏补缺。

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纽扣为小型冲压件,结构规则,尺寸小,尺寸精度要求低,成型工艺多,要求外表面光滑无压痕。

材料为H62,即含Cu量62%,含Zn量38%。

纽扣用于服装上,要求其耐腐蚀性能要好,不生锈,选用H62符合要求。

由于纽扣在使用过程中不需承受大载荷,但也不能太软,因此选用半硬黄铜H62,查《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第六页表1-6可知,半硬H62的机械性能如下:×二,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通过上边对冲压件工艺性能的分析,结合零件图,我们不难看出,成型该冲压件所需进行的冲压工艺有:冲孔、落料、拉深、翻孔、整形和弯曲。

由于工件拉深的高度较小,拉深过程中制件外轮廓收缩量小,可以忽略。

冷冲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模课程设计题13如图所示冲裁件,材料为Q235,厚度为1.2mm,大批量生产。

制定工件冲压工艺并设计模具。

图3.15工件名称:垫片工件简图:如图3.15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材料:Q235-A钢材料厚度:1.2mm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此工序只有落料一个工序。

材料为Q235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并对称,是一个被距离圆心8 mm的直线切割后的直径为22 mm的圆。

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栽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基本工序。

直接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3. 主要设计计算(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设计单工序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

冲裁剪的形状是一个被距离圆心8 mm 的直线切割后的直径为22 mm的圆,直接直排可以有效的提高板料的利用率。

根据《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第71页表2.5.2查的最小搭边值a1=1.5mm,a=1.8mm 为了保证冲件的质量取a1=2mm,a=2mm;调料宽度为26mm,步距为21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64%。

查板标准,宜选(2)冲压力的计算该模具采用单工序模,拟选择钢性卸料、下出件。

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表8.2.1 根据计算结果,冲压设备拟选(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计算压力中心时,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如图8.2.2所示。

在图中将x0y建立在图示的对称中心线上,将冲裁轮廓线按几何图形分解成L1,L2,L3,L4共4组基本线段,用解析法求得该模具的压力中心C点(0.85,0)。

有关计算如图8.2.2所示。

图8.2.3 凹模型图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工件冲裁力不大,压力中心偏移坐标原点O较小,为了便于模具的加工与装配,模具中心仍选在原点O。

若选择J23-25,C点仍在压力机模柄空投影范围内,满足要求。

(4)工件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程学院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一、设计任务 (3)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3)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4)五、零件工艺计算 (4)六、冲压力的计算 (5)七、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7)八、卸料橡胶的设计 (8)九、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9)十、设计小结 (12)参考文献 (13)一、设计任务:工件为垫圈,材料为LF21,精度要求为IT11~IT12,尺寸如下图所示,设计一套冲压模具,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1.结构与尺寸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零件中部圆孔直径为6mm,满足冲裁最小孔径大于(0.8~0.9)t的要求;孔与零件边缘间的最小孔边距为2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a>1.5t的要求,因此,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2.材料分析:LF21为普通铝片,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3.精度分析:零件的精度要求为IT11~IT12,取精度为IT11,模具按精度IT7~IT8计算,普通冲裁即可满足图样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落料冲孔件,可采用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该方案只需要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1.模具类型根据之前确定的零件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2.操作与定位方式为降低成本,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板料定位靠导料销和橡皮顶的活动挡料销完成,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采用导料板控制材料的送进方向。

3.卸料与出件方式冲压完毕后,打杆推动推板,推杆和推件块将零件从凹模中推出。

冲孔废料则从凸凹模孔通过工作台孔落下。

4.导向方式根据零件尺寸大小,该模具为中小型模,采用滑动导柱导套导向。

5. 模架类型及精度考虑到零件的结构特点和送料方便,采用对角导柱模架。

五、零件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1)、分析零件形状,并考虑到定位方便,采用单行直排;(2)、.搭边值确定:查表2-9得,a=1mmb=1mm(3)、条料宽度和导板间距的计算:表1 条料的相关计算查板料标准,宜选750mm ×1200mm 的钢板,每张钢板可裁剪为750/12=60张条料(12mm ×1200mm ),每张条料可以冲1200/13=92个工件。

冷冲压模具设计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书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冲裁件工艺分析··········································二、工艺方案分及确定········································三、模具结构形式选择·········································四、标准的选用及必要的设计计算····························(1)排样计算材料利用率·······································(2)计算压力中心及冲裁力·········································(3)计算凹凸模尺寸···············································(4)确定凹模外形尺寸·············································(5)冲模闭合高度和压力机有关参数校核·····························五、参考资料····················································1.冲裁件工艺分析零件尺寸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1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

冷冲裁模具设计说明书

冷冲裁模具设计说明书

冷冲裁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题目指导老师目录一.冲裁模设计题目 (3)二.制件工艺分析 (3)2.1结构与尺寸 (3)2.2精度 (3)2.3材料 (3)三.冲裁工艺设置 (4)四.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4)4.1模具类型 (4)4.2操作与定位方式 (4)4.3卸料及出件方式 (4)五.工艺设计计算 (5)5.1排样设计与搭边值的计算 (5)5.2材料利用率计算 (5)5.3计算压力值 (5)5.4初选压力机 (6)5.5确定压力中心 (6)5.6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7)六.工作零件及模架尺寸的确定 (8)6.1模架尺寸的确定 (8)6.2 凹模的设计 (9)6.3凸模的设计 (10)6.4凸凹模的设计 (10)七.其他零件的设计 (12)7.1模柄尺寸设计 (12)7.2推件装置 (13)7.3卸料橡胶 (13)7.4卸料螺钉 (14)7.5定位零件 (14)八.各模板的零件图 (15)8.1上模垫板 (15)8.2凹模固定板 (16)8.3卸料板 (17)8.4凸凹模固定板 (18)8.5下模垫板 (19)九.装配图 (20)十.心得体会 (21)十一.参考文献 (22)一.冲裁模设计题目材料:Q235 厚度:2mm 生产批量:大批量尺寸如下:二.制件工艺分析2.1结构与尺寸该制件为一个Ø36mm圆片,厚度2mm,内部有两个Ø6mm圆孔,两孔间距为18,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孔的直径d>1.3t,两孔间距a>>2t,故改制件适合采用冲裁加工。

2.2精度该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均已给出:零件外形:36062.-公差等级为IT14零件内孔:6048.+公差等级为IT10孔心距:1806.06.+-公差等级为IT62.3材料该制件材料为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

查阅文献[2]附录一冲压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Q235未退火抗剪强度为304~373Mpa,抗拉切强度为432~461Mpa。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评价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对 成品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给出成品的评价结 果,包括优点和不足
改进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 出改进建议
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目标: 掌握冷冲压模具 的设计方法和技 巧
课程设计内容: 包括模具设计、 制造、装配、调 试等环节
课程设计成果: 完成一套完整的 冷冲压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评价: 对设计成果进行 评价,包括设计 质量、制造精度 、装配效果等方 面
修改草图:根据草图,进行 修改和完善,确保设计图纸 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绘制正式图纸:根据修改 后的草图,绘制正式图纸, 包括尺寸、形状、材料等, 并标注清楚
审核图纸:对正式图纸进 行审核,确保设计图纸的 准确性和可行性,并符合 设计要求
设计方案的评审与优化
评审标准:技 术可行性、经 济性、安全性、
环保性等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02
了解冷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
冷冲压模具:用于冷冲压加工的模具,通过压力机将金属板材或型材冲压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基本概念:包括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模具寿命等 目的:掌握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模具设计能力 意义: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冲头:用于冲压工件的成型部分 冲模:用于固定冲头,保证冲压精度 冲床:提供冲压动力,控制冲压速度
模具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模具的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模具设计:根据工件要求,设计合理的模 具结构
模具制造: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出符合要 求的模具
冷冲压模具的材料选择
材料类型:钢、铝、铜等
材料处理: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模具调试:包括模具试模、 模具调整等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书稿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书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冷冲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名称: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王博,张波丁浩泽陈铃岗吴彬凯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 11 月 30 日冷冲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二、原始数据:工件名称:工件材料:板料厚度:生产批量:三、工件零件图及技术要求四、设计任务:1、对此工件进行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工艺分析及选择方案、工艺计算、制定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尺寸和选择压力机;2、要求绘制冲模总装配图一张和部分主要零件图(非标准件)各一张;3、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4、编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

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3冲裁件的材料………………………………………………………二.工艺方案到确定………………………………………..三、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2、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压力机………………….四模具总体设计………………………………………………1.凹模设计……………………………………………………2.凸模设计……………………………………………………..3、选择坚固件及定位零件……………………………………4、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件………………………………..五、总结……………………………………………………………….六、参考资料……………………………………………………………致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

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Abstract: The design for a plate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design components, materials, mass production, etc.,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i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cess design calculations, determine the nesting and cutting board,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nd pressure washed centers, primary presses, computing convex and concave Die Cutting Edg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final design selection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o press for checking,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s, as well as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main parts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marily to the punch and die, punch and die, positioning parts, unloading and out of pieces of equipment, mold, pressingequipment, fasteners, etc. has been designed, for the selection of some components are standard parts , there is no in-dep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while some parts for the process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to complete this graduation project.Key words: mold; stamping parts; punch; die; punch and die;1 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

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

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

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

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

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

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此设计针对所给的零件进行了一套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其中设计容为分析零件的冲裁工艺性(材料、工件结构形状、尺寸精度),拟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排样,裁板,计算冲压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及确定压力中心,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编制,压力机的校核。

冲裁模设计题目如图1所示零件:垫扳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F t=2mm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2 零件的工艺分析2.1 结构与尺寸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形孔,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可知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Φ6>1.3t=1.3×2=2.6。

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与工件的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不应小于材料厚度t,该工件的空边距(20)>t=2,(10)>t=2,均适宜于冲裁加工。

2.2 精度零件、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表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零件外形:580,38062.0-, 30052.0-, 16043.0-, 8036.0--74.0零件形:630.00+孔心距:18±0.215,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以达到零件图样要求。

2.3 材料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抗剪强度τ=260MPa,断后伸长率=32%。

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弹性,其冲裁加工性能好。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3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a)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b)采用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c)用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a)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采用复合冲裁时,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好,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通过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和排样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采用复合冲裁工艺方案。

4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4.1 模具类型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复合冲裁模。

复合模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存在有双重作用的结构零件——凸凹模,凸凹模装在下模称为倒装式复合模。

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省去了顶出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因此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4.2 操作与定位方式虽然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考虑到零件尺寸大小,材料厚度,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零件的精度,宜采用导料板导向,固定挡料销挡料,并与导正销配合使用以保证送料位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零件精度。

为了保证首件冲裁的正确定距,采用始用挡料销,采用使用挡料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

4.3 卸料与出件方式采用弹性卸料的方式卸料,弹性卸料装配依靠橡皮的弹力来卸料,卸料力不大,但冲压时可兼起压料作用,可以保证冲裁件表面的平面度。

为了方便操作,提高零件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由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

4.4 模架类型及精度考虑到送料与操作的方便性,模架采用后侧式导柱的模架,用导柱导套导向。

由于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I级模架精度。

4.5 凸模设计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落料凸模刃口部分为非圆形,为便于凸模与固定板的加工,可设计成固定台阶式,中间台阶和凸模固定板以H7/m6过渡配合,凸模顶端的最大台阶是用其台肩挡住凸模,在卸料时不至于凸模固定板中拉出。

并将安装部分设计成便于加工的长圆形,通过接方式与凸模固定板固定。

5 工艺设计计算5.1 排样设计与计算零件外形近似矩形,轮廓尺寸为5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