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2
血液透析中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控策略
血液透析中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控策略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
然而,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导管相关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控导管相关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导管选择在血液透析中,合适的导管选择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尺寸适中、材质耐久且容易清洁的导管。
同时,导管的位置应该合理,避免与其他管道发生交叉感染。
对于长期使用的导管,应定期更换,以减少感染的概率。
二、手卫生和消毒血液透析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充分的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液进行洗手,彻底清洁双手。
同时,在每次操作之前,应对透析器、导管等设备进行彻底消毒,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剂。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细菌在操作过程中的传播。
三、导管插入术导管插入术是血液透析操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感染的高危时段。
在进行导管插入之前,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导管受到污染。
插入后,要对导管周围进行密封,确保感染的防控。
四、导管护理血液透析导管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因此导管的护理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敷料是否完整,并定期更换。
在更换敷料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消毒。
同时,在操作中要避免过度移动导管,避免导致感染的机会。
五、感染监测定期进行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感染监测制度,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
同时,对于发现感染的患者,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避免病情的恶化。
六、医务人员培训和宣教医务人员是血液透析操作的执行者,他们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我们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宣教,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
通过培训,使他们更加了解和掌握感染防控的策略,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导管相关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科学护理134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谢阁玲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6300)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血管通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心静脉导管缺乏维护与导管失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影响透析效果。
因此,本文从血液透析导管定义、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导管感染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及护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导管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性护理干预深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与管道功能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留置管道功能的不良现象。
因此,临床需要认真研究引起管道功能不良出现的因素,并制定适当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1血液透析导管定义血液透析导管通常指经皮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尤其是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即中心静脉导管。
2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中心静脉导管以单针双腔管为主,其中“Y”形双腔导管比较常见,在插入导管时,首选颈内静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同时,根据留置时间长短,可以将导管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带隧道涤纶套导管和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
其中,涤纶套导管由于导管外壁有环形涤纶毡套附着,建立皮下隧道后,在皮下埋入涤纶毡套,不仅可以对导管进行固定,还能避免细菌入侵,可长期使用[1]。
而无隧道无涤纶套管不同置管部位的差异,见表1。
血液透析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净化血液方式,但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完善的血管通路,以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便是动、静脉内瘘。
但因为一般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受自身周围血管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做血管造瘘术,此时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固定的静脉或留置导管。
2.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的诊断及分类2.1.1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在非透析期间以及透析初期出现科学护理135全身症状,如发热和寒颤,不能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即为可能发生相关性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血液透析相关感染
调查
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查找防控漏洞 ,提出改进措施,防止感染再次发生。
04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案例分析性感染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感染类型,主要与导管插入和留置有关。
详细描述
感染部位通常在导管出口处或导管内部,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感染原因可能与导管材料 、插管技术、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皮肤 清洁干燥等。
总结词
环境与手部卫生引起的感染是指由于 医院环境不洁或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不 良导致的感染。
详细描述
感染源可能来自医院内的各种表面、 空气等,通过接触传播给患者。预防 措施包括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提 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推广使用速 干手消毒剂等。
05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自动化血液透析机
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 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03
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控制策略
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
定期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监测,包括环境卫生、设备消毒、工作人员操作等, 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报告
建立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报告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病例,立 即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设备与环境消毒
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 清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清洁
卫生。
对透析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进 行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对透析用水进行过滤、消毒,确 保水质符合标准,减少感染风险
。
医疗废物处理
对血液透析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进 行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处理。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感染源的扩 散和传播。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摘要】本文综述了针对我科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在置管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护患者的生命线。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性护理措施血液透析(HD)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专业设备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以达到血液净化,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除了自身动静脉内瘘血管及人造血管外,还有暂时性或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等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通路。
由于中心静脉置管为侵袭性操作,导管相关性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住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血液透析导管管理,以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1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出血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
患者局部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渗出等炎症表现,血流感染除局部表现外还会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
血流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1]。
2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HD治疗期间是否发生CVC相关性感染,CVC相关性感染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
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8月静脉留置导管的3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性21例,女性16例。
其中反复发生感染为6例。
3导管感染危险因素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患者年龄、透析频次、透析血流量、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穿刺次数和置管时间有关[2]。
3.1糖尿病体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血糖偏高,糖代谢长处于异常状态,容易导致患者体内合成代谢明显减少,分解代谢显著增加,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免疫力下降,贫血,进一步诱发抵抗力下降。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
174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李巧芬 郑慧霄通讯作者 张丽君 代艳会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患者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影响原因及其护理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手段和依据。
方法:通过选择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之间某医院血液透析并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256例,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分布。
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可能性和导管在体内停留时间、合并糖尿病、无菌操作不严格有着很大关系(P <0.05);39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一共分析出病原体52种,其中占比例较大的几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占有的比例分别是28%、36%、29%、17%。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导管在体内停留时间,同时患有合成糖尿病的患者或者是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无菌规范的也有一定关系,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意识,防止出现感染。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相关研究发现,在美国平均感染率在5.3/千个导管滞留日,患者感染之后的死亡率高达26%。
而这种疾病通常都是因为导管在体内时间过长导致的,并且一旦出现感染就会增加住院治疗时间,从而可能会使得各种无菌操作不规范行为概率增加。
本研究通过对253个血流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和相关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本文通过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某医院接诊的263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22例;治疗时间大概是2年之内,平均时间在1.68年,其中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39例,占比例15.2%。
1.2 研究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综合性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无菌操作是否严格等。
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符合下面标准:全身出现明显出汗和发热,口腔测量温度达到38℃以上、同时患者出现站立困难,打寒战。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正确选择导管类 型和尺寸,避免 导管过细或过粗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
确保导管置入位 置准确,避免导
管移位或滑脱
加强医护人员培 训,提高导管置
入技术水平
导管固定牢固, 避免导管滑脱或
移位
定期更换导管
更换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导管
01
类型,定期更换导管 更换原因:导管长期使用可能导
02
致感染风险增加 更换方法: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管使用规范
3
4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
定期监测和评估, 及时调整预防和
治疗策略
02
补充营养, 提高免疫力
03
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
洁
04
监测生命体 征,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血液透析导管相 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培训方式:定期组织讲座、 研讨会、实践操作等
培训对象:医护人员、护士、 医生等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考核, 确保培训效果
提高患者意识
01
04
抗生素的副作用:注意观察患者在使用抗生 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导管拔除
导管拔除的 指征:出现 感染症状、 导管功能障
碍等
拔除方法: 局部麻醉、 无菌操作、 导管夹闭等
拔除后处理: 伤口护理、 抗感染治疗、 定期复查等
拔除注意事 项:避免损 伤血管、防 止空气栓塞
等
支持治疗
01
保持水、电 解质平衡
痛等
04
实验室检查:白 细胞计数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血培养阳性等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洗手,穿 戴无菌手套和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葡菌感染应该立即拔除导管,并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念珠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时,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CRBSI的处理建议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至少2周。
01
一旦诊断为念珠菌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培养最后一次阴性后两周。
CR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由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出现上肢、颈部、胸部的肿胀。
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还包括念珠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目前没有关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适当疗程的随机研究结果。治疗主要包括:拔除导管、抗凝如低分子肝素(中心静脉受累时)、外科切开引流或结扎切除受累的静脉等,不推荐溶栓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4~6周。
CRBSI的预防
导管插入核查表手卫生穿刺点,避免股静脉最大屏障保护洗必泰消毒皮肤
植入 bundles
1
维护 bundle
擦拭接口(洗必泰或酒精,>15m)使用抗菌导管含洗必泰的贴膜抗菌剂封管洗必泰洗澡(ICU)立即拔出不需要的中心静脉导管
2
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当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除或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等。
周围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周围静脉导管留置相对容易,操作创伤较小,所需费用较少,所以如果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两份不同部位的血标本进行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药物之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穿刺)。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留置2个月时则超过50%
v 涤纶套
v 1990年Moss等报道,4 年随访,永久性导管, 留置中位时间为 18 .5个 月 , CRB 发 生 率 为 0 . 7 次 /1000导管天
插管部位的影响
318例透析患者,临时导管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3w,菌血症率5.4% 股静脉,留置时间1w, 菌血症率10.7%,其RR为3.1 出口处感染后 第1天,菌血症率1.9% 第2天,不拔管,菌血症率13.4% 出口感染,应及时拔管
○ 致病菌
Infection (2000,28(6): 355-60):127例次菌血症 ○ 金葡菌31% ○ 需氧革兰氏阴性菌28%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 ○ 混合性感染6% ○ 我院 ○ CRB感染中金葡菌达60%,肠球菌次之,占11%~19%,革兰阴性菌感染约占33%,部分为混合感染
人造血管内瘘的处理
1
人造血管内瘘相关 感染早期经全身性 抗感染和(或)局部 处理,多数无须切 除人造血管
4
人造血管周围形成 脓肿
2
人造血管切除指证
5
动脉瘤样扩张
3
移植血管感染并阻 塞
6
人造血管感染成为 菌血症的根源,积 极抗感染无效,尤 其MRSA 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血管通路局部干燥 严格消毒 工作人员和患者戴口包 使用透气的敷料 吡咯烷酮敷于导管出口 抗菌液封管 10%~20%的枸橼酸钠与庆大霉素(23mg/ml)混合液 抗生素-肝素封管技术:头孢拉定(10mg/ml)或庆大霉素(5mg/ml)与肝素
除导管 (Infection,2000,28(6): 355-60)
拔除导管的问题
带隧道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或败血症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使用透析机器清除体内积聚的废物和多余液体来帮助肾脏完成过滤血液的功能。
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造成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血液透析导管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透析的重要设备,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感染。
常见的原因包括:导管的植入位置不当、未能及时更换导管、护理不当等。
导致感染的细菌一旦进入血液透析导管,就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 血液透析机器污染透析机器是为患者提供透析治疗的关键设备,而透析机器的维护和清洁十分重要。
若不及时清洁或者维护不当,就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和传播,从而引起感染。
一些透析机器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使用了已经过期的滤芯、透析器等。
3. 其他感染源除了血液透析导管和机器本身,患者自身的情况也可能成为感染的源头。
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在血液透析感染的预防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感染源对血液透析导管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确保每次透析前后及时更换导管。
透析机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也应尽到位,以杜绝细菌滋生的可能。
加强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 规范使用抗生素对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要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还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损害,增加感染的风险。
3. 加强感染监测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患者进行感染指标的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已发生的感染病例。
在感染监测的基础上,还可以对透析导管、机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医护人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对于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它通过一种称为透析的过程,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血液透析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透析装置和操作环境不洁净的情况下。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感染的原因分析:1. 透析装置不洁:血液透析需要使用透析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如果清洁不当或未严格消毒,则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的滋生地。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机与患者的血液直接接触,如果透析机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在患者体内插入导管以连接透析机。
如果导管未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或者插入部位未做好清洁,就很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3.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操作透析机和处理患者的导管,如果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例如手部未洗净或消毒不足,就容易将细菌带入透析机或导管中,增加感染的风险。
4. 患者个人卫生不佳: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净双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等。
如果患者个人卫生不佳,就容易导致血液透析感染的发生。
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透析装置和操作环境消毒制度,确保透析机、导管等设备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2. 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透析机和相关设备进行质控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设备。
3. 增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消毒技能,提高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降低感染的发生。
4. 加强患者宣教: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教育患者加强个人卫生,注重皮肤和导管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5. 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个人卫生不佳或感染的迹象,降低感染的风险。
2024中心静脉导管透析CVC相关血流感染
2024中心静脉导管透析CVC相关血流感染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瘦。
中心静脉导管(CVC)也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后的生命线,且随着医学观念的进步,以逐渐〃以内屡优先〃转向为〃以患者为中心〃,因此,患者的最优解并不一定就是自体动静脉内屡了。
随着透析患者逐年增多、透析龄延长、老龄化等原因,血透患者CVC的使用率逐渐增多。
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对患者危害很大,严重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感染是目前已知的、较严重的血液透析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且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感染、脑血管意外,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2位死因。
所以,正确认识血透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积极预防极其重要。
01临床表现和诊断血液透析开始数分钟至数10分钟,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这是血透导管感染的典型表现。
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延迟发热,即血液透析结束后低热,这与感染的细菌数量和毒力有关。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后,需要留取血培养标本确诊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需要抽取外周血培养标本,且要求从血透导管口直接抽取的血标本培养结果和外周相同,细菌数是外周标本的3倍以上;或从血透导管口直接抽取的血培养标本培养结果和外周相同,培养阳性报警时间至少比外周标本早2h;或导管尖端培养出和外周血标本一样的细菌(需要拔除导管)。
02导管相关感染专科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血液透析治疗清除患者体内毒素的过程中会有少量蛋白流失,老年透析患者消化功能减退,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摄入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下。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防御功能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高龄、低蛋白血症.血红蛋白水平低.营养不良、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发生血透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感染及护理
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感染及护理本文通过探讨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感染及护理方法得出结论:加强导管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的机率。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1年4月至8月有10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都为住院患者,年龄38-87岁,每周透析2-3次,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1例,直肠癌1例,梗阻性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肾脏囊性占位1例,移植肾切除术1例,导管采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临时性双腔导管,5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余5例采用股内静脉置管,其中有2例股内静脉发生了透析导管处感染,其余均未发生。
2危险因素2.1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感染与留置时间长短有关。
2.2导管留置部位股静脉置管较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高,与出口皮肤出汗及解剖位置有关。
2.3局部危险因素如与皮肤完整性及个人卫生差、敷料透气性差、伤口出汗、导管使用出口护理和管理不当等均有关。
2.4全身危险因素如与免疫抑制状态、糖尿病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有关。
3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诊断3.1导管出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渗出。
3.2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发热寒颤,排除他处感染征象。
3.3血液培养必须在使用抗生素前立即做导管血及外周血培养。
4 治疗4.1抗生素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特异性的抗生素治疗。
4.2导管感染的处理用抗生素封管,治疗失败者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需治疗2-3周。
必要时予以拔管。
4.3出口感染不合并败血症一般不必拔管,须局部抗感染,局部治疗失败者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
5护理5.1心理护理尊重关心病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2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留置导管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在置管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如潮湿、血渍应予换药,为防导管滑脱,置管后告知患者不可用手拉导管,对神志欠清者予以约束双手。
血透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 ,戴口罩、手套,并穿无菌手术衣。
确保导管接口在操作前已经彻底消毒,并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在连接和断开导管接口时,应使用无菌技 术,避免污染导管。
定期更换导管和透析器
01
按照医疗机构的建议定期更换导 管和透析器,以降低感染风险。
02
更换导管和透析器时应使用无菌 技术,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全身症状的观察与处理
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 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若出现感染症状,遵 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对 症治疗。
04
血透导管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患者情况
感染症状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接受 血透治疗,留置导管。
诊断与治疗
隧道皮肤分泌物培养阳性, 诊断为隧道感染。给予局部 消毒、抗炎治疗,并考虑拔 除导管。 Nhomakorabea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导管隧道情况,保 持干燥清洁;避免隧道周围 皮肤受压、破损;加强患者 教育,避免自行处理导管。
案例三:出口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为青年男性,留置导管时间较短。
感染症状
导管出口处红肿、疼痛、渗液。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和消毒导管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以减少细菌滋 生。
避免在导管周围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以免影响皮肤的天然 屏障。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 时间使用抗生素。
03
血透导管感染的护理方法
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1导管出口和(或)隧道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渗出和结痂,临床诊断明确。
2导管内感染可无临床症状或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
败血症的典型表现为:透析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血培养阳性。
有些患者透析期间体温正常,只在透析过程中发热,体温可高达40℃,也有些患者在透析间期持续发热,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3血标本培养必须在使用抗生素前立即做导管血及外周血培养。
诊断标准:导管血和外周血培养同一种细菌,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100cfu/mL,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是外周血培养的5倍以上。
4导管节段培养每导管节段定量培养菌落记数>100cfu或半定量培养菌落记数≥15cfu即可诊断。
治疗.1.抗生素治疗明确致病菌前治疗应根据其常用的致病菌选择抗生素。
一旦培养结果明确了致病菌,应立即选择特异性抗生素治疗。
疗程在3到4周。
2 拔管导管是导管感染的根源,因此拔管是重要措施之一3.出口感染不合并菌血症和(或者) 隧道感染者一般不拔管或更换导管,只需局部抗感染和消毒既可,局部抗感染失败者给与全身抗感染治疗。
4.隧道感染者隧道感染者不仅全身抗感染治疗,而且要拔管。
在其他地方重新置管或者新隧道换管。
护理1心理护理尊重、关心、同情和爱护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时了解患者的苦恼,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
进步生活质量,消除不良心理,保持乐观情绪。
2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管是一种有创的侵人性操纵,因此在置管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24小时内应换药1次。
为防导管滑脱,置管后告知患者不可用手拉导管。
若导管脱出,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出口感染或隧道感染。
3预防并加强对局部感染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感染中金葡菌最常见,由于鼻腔是葡萄球菌定植,所以告知患者戴口罩。
住院患者天天病室用紫外线消毒1~2次,院外患者卧室天天开窗透风2次,每次l5~20分钟。
你要了解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
你要了解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大家都知道肾脏对于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性的提高,特别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大家应该都有听过肾衰竭,这种病就是属于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一种,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个结果,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由于身体已经无法进行物质代谢和毒素的排出,因此必须采用其他辅助的方式进行。
想必大家也听过血液透析,对于这类患者通过利用血液透析能够帮助患者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延长一定的生存时间。
但是估计有的患者并不知道,部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出现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而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透析的效果,对于患者个人而言,也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关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临床上采取的护理措施。
1.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各种导致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出现的原因涉及到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力、器械消毒等。
由于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部分都为中老年患者,加上本身患病的时间就比较长,而患者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也会出现明显性的下降,特别是年龄越大的患者,其免疫力就会越低。
而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也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就导致患者整个机体防御的屏障能力下降,因此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特别是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另外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也要高于不是糖尿病的患者。
之所以住院时间越长,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越长的住院时间患者接触到各种致病菌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无疑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2.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措施面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第1点,加强对开展血液透析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在结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且严格的操作流程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机制
管内壁
生物膜
生 物 膜 + 细 菌
菌血症
畏寒
发热
细菌植入生物膜
全身用药无效导管拔除
体外细菌植入导管内壁血浆蛋白生物膜过程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
Plasma protein biofilms
Bacterial implanted plasma protein biofilms
相关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在中国,随着血液透析人群的逐年增加,血管通路带
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病人需要通过临时或带cuff 的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导管感染随之也越来 越多,但尚无明确的患病率的统计。
流行病学
48%~73%的血透患者菌血症是因血管通路感染诱发 病死率为8%~25%
感染复发率为14.5%~44%
导管皮肤出口感染:导管周围皮肤红肿、疼痛、压痛 、局部渗出或脓性分泌物等,临床很易识别。 中心静脉导管腔外感染则表现为菌血症,少有局部症 状和体征,寒战发热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导管腔内感染是导管感染的常见形式,具有较特殊的 临床表现,常常表现为透析开始 1-2h 后寒战、发热 ,持续5-12h,即多于当日消退,下次透析时又开始 发热及寒战等,此时应高度怀疑管腔内感染。
抗生素治疗
血培养阳性
根据血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首选万古霉素
(1次/周),可联用利福平。 真菌感染: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疗程
疗效较好,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疗
程可为1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疗程应为10-14 天 导管拔出后仍有持续的菌血症或有心内膜炎、感 染性血栓者,疗程应延续到4-6周。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湖北航天医院内四科 严选 的血管通路,但部分长期血液透 析病人内瘘血管功能逐渐丧失, 致使血管通路难以建立。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会导致相关感染吗?
概述
根据导管感染部位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 1 、导管皮
肤出口感染,2、皮下隧道感染,3、导管相关性菌血
、镁离子的作用可以预防细菌的种
植和生物膜的形成,可以局部抗凝 ,也能预防感染。
体外不同浓度肝素及尿激酶加抗生素(AK)干预导管内壁细 菌植入血浆蛋白生物膜共聚焦显微镜比较观察(24小时)
CMS 750x 24h
1250u Heparin+AK 3125u Heparin+AK 6250u Heparin+AK
Hung等报道,168例次
临时性导管 平均留置27.8(9~73)天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 率为21.4%, 留置4周内25%发生导管 相关性菌血症 留置2个月时则超过50%
年随访,永久性导管,
平均留置时间为 18.5 个 月 ,CRB 发生率为 0.7 次 /1000导管天
临床表现
抗生素封管法
尿激酶
生理盐水4ml + 尿激酶1万u
+
庆大霉素
8万u(2ml)
总量6ml 根据导管内容量 充满导管腔
每次透析前抽出
透析后充入 封管
共2~5次
庆大霉素+枸橼酸钠
导管感染率由4.5次/100患者下降至 1.63次/100患者
高浓度的枸橼酸钠
其体外杀菌活性相对肝素具有广泛 的抗菌效果和抗真菌效应其螯合钙
全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 抑制剂 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 贫血 局部因素
置管部位:股部较颈、胸
部置管更易发生感染 留置时间 使用不透气敷料 出口周围潮湿者感染率高
铁负荷过大
糖尿病 皮肤或鼻腔带菌
体外循环
皮下涤纶套
相关危险因素
留置时间 涤纶套 1990 年 Moss 等报道, 4
肝素抗生素封管法
肝素配成 1:1 肝素盐水,稀释抗生素,不同药物有不同 的适宜浓度,万古霉素为10-25mg/ml,头孢他定为 10-
25mg/ml ,头孢哌酮为 20-25mg/ml ,头孢唑啉钠为 1050mg/ml,环丙沙星为5-10mg/ml。 封管方法同肝素三步封管法,封管容积与导管腔容积相 等。 每日封管2-3次,对于某些长效抗生素,可以每日封管1 次。在感染控制后需要继续封管3-5d,一般疗程10-14d 。
致病菌
20世纪 80年代引起 CRB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 菌,常见的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微球菌和念珠菌等。 人体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塑料导管有特殊选择性 黏附力,是引起导管感染的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菌
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导管感染有增多趋势,包 括肠道杆菌科属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阴沟杆 菌)、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机会致病菌比例增高 和细菌耐药性迅速增大,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越来越多,成为重要机会致 病菌。 老年病人、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者的 增多增加了导管真菌感染的机会。
诊断
导管皮肤出口处周围分泌物的涂片染色:此法简单易 行,对局部感染具有直接的诊断与病原菌鉴定作用。 对高热(伴或不伴寒战)但未发现任何感染灶的患者 ,阳性结果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绝大多数导管感染此 项结果检查为阴性,故实际价值较小。 导管的细菌培养:将拔出的导管尖端留取标本进行细 菌培养是最为可靠的方法,是诊断导管感染的金标准 。
体外导管内壁血浆蛋白生物膜形成过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CMS x50
culture one day
culture two days
culture three days culture four days
culture five days
culture six days
culture seven days
blank control
发生机制
导管出口受到污染或细菌经导管入口的皮肤创面入侵 导管,细菌进入导管后,与血浆蛋白生物膜发生特异 性的结合,细菌粘附并定植在导管内壁上的血浆生物 膜内,进行繁殖并分泌胞外基质,最终在导管内壁上 形成细菌植入血浆蛋白生物膜。在细菌植入血浆蛋白 生物膜内,细菌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抵抗抗生素的 杀菌作用,并在细菌植入血浆蛋白生物膜内长期存活 ,细菌植入血浆蛋白生物膜内的细菌释放入血液,则 引起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抗生素治疗
一旦怀疑导管感染,无论是否保留导管,均应在采集标本后立即
开始应用抗生素。
未明确致病菌 经验性用药,对G+球菌,如β 内酰胺类、PG、第1代头孢菌素
院内感染
革兰阴性菌为常见致病菌 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第3代头孢菌素类 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 (1次/周)+庆大霉素(3次/周 )或第3代头孢菌素
口处感染时,必须拔除导管
导管的拔除问题
隧道感染 拔除导管,抗感染治疗
菌血症消失后,重新选择其他部位静脉置管
无隧道临时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或败血症
多主张拔除导管,减少菌血症复发
生命征不稳定 MRSA、G-杆菌、真菌 治疗48h~72h无效
导管的拔除问题
拔除导管的指征 导管皮下部分有脓性分泌物。
插管时皮肤切口尽量小 每日换药1次,尽可能不用一次性贴膜(透气性差) ,换药时切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
根据管腔容积采用纯肝素封管,保留时间长,可减少 封管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
尽可能选用颈内静脉,少用股静脉
诊断
血培养:在临床工作中,没有达到拔管指征时不宜轻 易拔管,因此,血培养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采用血培养的细菌定量对比方法,分别从外周静脉 和中心静脉导管内抽取5-10ml血液进行培养并行定 量分析,当为同一种细菌时,且导管血的细菌数是外 周血的5-10倍时便可诊断为导管腔内感染。
诊断标准
确诊:从导管尖部和外周血或导管内血标本培养出同 样的细菌,并且没有其他的感染源。 高度怀疑:具有导管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而导管尖 部培养阴性,排除其他可疑感染灶。 可疑:具有导管感染症状,缺乏微生物学证据,但也 无其他感染灶。
发生机制
血浆蛋白生物膜:液体在管腔内流动,因为管壁对流 体有吸附作用和摩擦力,其管腔内不同深度的质点的 运动速度是不一致的,管腔的中心处最快,紧贴管壁 处最慢。静脉导管的口径为2-3mm,长度为1620cm,血浆蛋白与导管管壁长期接触,其产生的摩 擦阻力足以让血浆成分留滞在导管内壁上,在导管内 壁摩擦阻力下,血浆蛋白吸附在导管内壁上,形成一 层血浆蛋白膜状结构,称之为血浆蛋白生物膜。
感染途径
导管感染的原因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了血液,其途径与 导管有关,体表的细菌寄生于导管皮肤外口周围,静 电作用使之粘附于导管外壁,定植后沿导管周围蔓延 入血,导致感染。 血液透析导管相对留置时间长,每次透析时需要把导 管与血液透析管路连接,反复的断开与连接可使致病 菌直接进入导管腔,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CMS 750x 24h
10000u UK+AK
15000u UK+AK
20000u UK+AK
导管的拔除问题
导管是引起菌血症的根源,拔除导管是最重要的治疗
措施之一 出口部位感染 没有菌血症或隧道感染者一般不必拔管 加强局部消毒换药,每天换药 1 次,用碘伏和干纱 布换药,尽量不使用透明薄膜,禁止局部涂抹膏剂 经积极的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也不能消除出
症(CRB),后者常常表现为高热、寒战,严重者可
以出现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 导管感染是带管血透病人住院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 透析病人导管拔除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
2005年美国肾脏病资料库的资料,因导管感染而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