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方法论
读黄忠廉等著《翻译方法论》
读黄忠廉等著《翻译⽅法论》学科起步于⽅法——读黄忠廉等著《翻译⽅法论》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对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极其重要。
《翻译⽅法论》(下称《⽅法》)以全新的翻译观为主线,统摄翻译实践⽅法论与翻译研究⽅法论,为翻译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之有效的⽅法指导。
《⽅法》开宗明义,指出翻译观决定翻译⽅法论,从⽽决定翻译实践⽅法的选择。
根据译作与原作的相似度,翻译可划分出⼀对新范畴:全译与变译。
全译求极似,变译求特效;全译精髓为“化”,⽽变译精髓在“变”。
全译⼒求完整地传达原作内容,兼顾原作形式;变译意在摄取原作有关内容,改造原作形式。
全译核⼼为信息转换,内容应转,形式需换;变译轴⼼为摄取,内容需吸取,形式应改造。
全译可运⽤直译+意译策略,以“化”求得译作与原作最⼤限度的“似”;变译可运⽤变通+(全译)策略,以“变”求得译⽂满⾜读者的最⼤需求。
全译求“化”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合译七种⽅法;每⼀⽅法⼜各成体系,如增译法可分为语法性增译、逻辑性增译、修辞性增译,各翻译技巧还可逐层细化,直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
变译求“变”,⼿段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仿,体现为⼗⼆种变译⽅法: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译、参译、仿作;每⼀⽅法也可⾃成体系,如摘译包括摘词语译、摘句译、摘段译等。
⼀⾔以蔽之,精于转换,巧于摄取,以求“化”、求“变”为准则,选择策略,运⽤技巧,⼒争极似,以求特性,此之谓翻译观与翻译⽅法论在翻译实践中的统⼀,也正是翻译的魅⼒之所在。
翻译实践讲究⽅法、技巧,备受翻译者青睐。
翻译现象描写充分,深⼊总结,初步建⽴“全译+变译”的翻译策略体系,翻译研究随之开始。
翻译研究更需⽅法,因此《⽅法》指出翻译研究要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分别指向翻译的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及原理研究,从现象出发探究原理,逐层深化,理论概括。
研究者可点式切⼊,线式延伸,⾯式推⼴,体式深透,在观察中捕捉可研究现象,在阐释中收获新的理论,沿着⽅法⾄学科的研究阶梯,逐步建⽴翻译学科体系。
方法论翻译汇总
5.2定性方法定性方法的目的是在研究中帮助理解现象。
定量研究的重点是测量,隔离特殊现象用特定的工具进行测量。
这种特定的研究缺乏考虑,因为这种现象有较宽的条件设定。
定性的方法一直在社会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研究人员研究社会和文化现象的重要方法。
其中例子包括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扎根理论等等。
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最好的例子是对人类和社会的研究,研究人在生活文化环境中的动作行为。
比如说人们为什么会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他们这样做,往往是高度情境化。
定性方法被设定为研究在非常情况下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
要理解定性研究是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比作定量研究。
两者之间的最简单的区别在于,定量方法着眼于数字,定性方法专注于文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人们所说的、所做的文字,以及人们所相信的、所经历的或者有记录的特殊现象、主题和事件。
定性方法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范围内研究现象实证调查的策略。
它们是有用的,特别是当边界现象和环境之间并不明显,或当你想学习一个深入特殊现象时。
它们非常适合于那些其中现象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或仍不断涌现的探索性研究。
他们也非常适合学习社会,文化或政治方面的现象(例如,涉及信息技术就在使用这种方法)。
相比于定量研究,定性方法采用不同的哲学假设,对数据进行收集,以及用于分析技术和解释。
在下文中,我已经整合了一批特色的定性方法:•自然的环境:定性研究是在现场进行的,研究一种在它发生背景下的现象。
•研究者把定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工具:定性研究人员收集数据和信息本身(而不是通过“客观的”仪器),常通过面到面的相互作用,观察行为,学习文件,或者面试参与者。
•多个数据源:定性研究人员通常聚集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数据,从采访到文档的意见等等。
•归纳分析:定性方法强调数据自下而上的分析和积聚的图案,主题和理念融入到越来越抽象单元数据中来。
•专注于新兴的含义:定性方法侧重于研究参与者的学习行为,关注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进化设计:同时,定性方法之后的一般过程通常遵循渐进的研究,一个计划的研究计划,数据收集或分析可以展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研究进展。
论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翻译是人类交流的桥梁,为了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翻译必不可少。
而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对翻译具有指导作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指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方面的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这些方面对于译者具有指导作用。
首先,语音语调是语言的基本特征,能够表达情感、语气等方面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翻译源语言(即原文的语言)的语音语调,可以更好地传达译语言(即翻译后的语言)中原文情感、语气等信息。
其次,语法是语言最基本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原文语法结构,才能翻译出合符语法规则的译文。
而词汇则是翻译过程中最直接的表述方式,准确把握原文的词汇意义,才能有效翻译出译文的意思。
最后,语义是语言意义的最基本要素。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掌握不了原文的语义,就无法准确地传达其意思,就会使读者产生误解。
语言学的方法论对翻译具有支持作用语言学的方法论即语言学方法,是语言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它具有极强的支持作用,能够指导译者的翻译,使其符合科学、规范的翻译标准。
首先,语言学方法可以引导译者掌握语言的基本特征,真正理解语言的本质。
在翻译过程中,凭借普遍语言学知识,译者可以更好地辨别原译语言的差异,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其次,语言学方法可以帮助译者准确把握语言的申述效果。
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词语的选择、语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是需要译者严格依循规范,以达到纯正、准确、流畅的翻译效果。
当然,正因这么的需要,难免会遇到一些翻译问题,这就需要译者遵循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人质应用,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把握语言的申述效果。
最后,语言学方法对语言的比较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世界各国的语言与语言存在差异,有时候需要进行词语、语法、语义等方面的比较,这时候语言学研究方法就能极佳地支持这种形式的翻译过程。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在《中文翻译的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他对中文翻译的看
法和方法论。
他认为,中文翻译应该是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因为它需要翻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
他还提出了一个翻译过程的模型:“输入-理解-再现”。
在这个模型中,翻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据目标语言和目标读者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来重新表达这个意思。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表达,还要考虑语言的文化
内涵和语境。
他强调翻译不仅是词汇和语法的转换,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转换。
施莱尔马赫还提出了一些翻译的具体建议,如注重原文的情感和语境,注重语言的连贯性和时效性,注重文化的本土化等等。
总之,施莱尔马赫提出的翻译方法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转换,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并在翻译过程中注
重细节和多方面考虑,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能力测验集锦全面测试你的翻译能力
翻译能力测验集锦全面测试你的翻译能力翻译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技能,对于想要在国际交流、工作或学习中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拥有良好的翻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翻译能力测试来全面评估你的翻译能力。
第一部分:语言理解和转换在翻译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转换语言是基本能力。
以下是一些练习,帮助你测试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水平:1. 阅读理解请阅读以下英文原文,并将其翻译成中文:"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2. 写作转换请将以下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二部分:词汇和术语运用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运用词汇和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练习,帮助你测试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能力:1. 词汇转换请将以下中文词语翻译成英文:- 爱情- 勇气- 可持续发展2. 术语运用请将以下专业术语翻译成英文:-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报表- 市场营销策略第三部分:表达和风格翻译不仅要求准确无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适合的语言风格。
以下是一些练习,帮助你测试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技巧:1. 句子结构和流畅度请将以下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并注意句子结构和流畅度:"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 If you love what you are doing, you will be successful."2. 文化适应性请阐述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并举例说明。
第四部分:忠实于原文和译文效果评估在翻译中,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同时保持译文的可读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练习,帮助你测试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能力:1. 翻译方法论请描述你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在保持原文准确性的同时使译文流畅易懂。
翻译学方法论基本概念:范式与模式
2 0 1 5年 第 5期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 范式、 解 构 主义 (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m) 范
“ 学派” “ 理论 ” “ 途径” 等基 本 概念 。 然而 , 人 们 对 于 这些 概 念 的使 用 却并 非 界 限分 明 , 将“ 范式 ” 和“ 模
式 。瑞泽 尔( R i z t e r 1 9 7 5 , 1 9 9 6 ) 区分 了三种不 同的社 会学范式 :社会 事实 ( s o c i a l f a c t s )范式 、社会 定义 ( s o c i a l d e i f n i t i o n ) 范式和社会 行为 ( s o c i a l b e h a v i o r ) 范 式 。周晓虹( 2 0 0 2 ) 主张将宏观一微观 、 自然 主义一 人
现) , e x p o s e ( 暴露) ” 之意, 转为名 词“ P a r a d e i g m a ” 并 引 申出 “ p a t t e r n ” ( 模式) “ e x a m p l e ” ( 范例 ) “ s a m p l e ” ( 样 本) 等涵 义 ( 见w i k i p e d i a ) 。而作 为方 法论 概 念 , “ 范 式 ”最 初 是 由美 国科 学 史 家托 马斯 ・ 库恩 ( T h o m a s K u h n )在 其 《 科 学 革 命 的结 构 》 (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S c i e n t fc i R e v o l u t i o n s ) 一 书中提 出( 见K u h n 1 9 6 2 ) 。 库
论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
论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是由瑞士语言学家艾伦·古特(Earl Gutt)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以语言对的形式进行翻译,以便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理论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将原文的意思转换成接受语的形式,以便接受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古特的理论认为,翻译者应该尽量减少原文与接受语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认为,翻译应该是一种关联性的过程,它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意思,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使接受语的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种理论认为,翻译者应该尽量使接受语的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而不是简单地将原文的语法和词汇直接翻译成接受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翻译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接受语中的同义词和类似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还认为,翻译者应该尽量减少接受语与原文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理论认为,翻译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接受语中的同义词,以及尽可能多地使用接受语中的类似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也认为,翻译者应该尽量使接受语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因此,翻译者应该尽量使用接受语中的同义词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总之,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理论,它强调以语言对的形式进行翻译,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它强调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原文与接受语之间的差异,以及尽量使用接受语中的同义词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因此,Gutt关联翻译理论方法论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理论,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转换成接受语的形式,以便接受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翻译方法论
翻译方法论: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昨夜我听见他把他的猪赶到集市了。
昨晚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My sister goes back to the fat farm again.我妹妹又去肥胖农场了。
我妹妹又去减肥中心了。
•She was torn between staying at home to watch the TV play serial and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him.•她被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和跟他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之间撕碎了。
•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还是跟他一起去看电影,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young women are heading for an early grave through smoking and of lack of exercise.•这项研究发现,青年妇女由于抽烟和缺少运动,将大大缩短自己的寿命。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译文一:家丑不可外扬。
•译文二:据说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桩丑事。
•译文三:俗话说:衣柜里放骷髅,丑事家家有。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译文一: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译文二:Three cobblers make one Solomon.•译文三:Three cobblers make one Zhuge Liang.•译文四: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钉子户常常是政府部门颇感头疼的事。
•“Nail houses”——or homes sticking out on tracts of cleared land, whose owners resist eviction——are constant headaches for governmental organs concerned.•他的生意一败涂地,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
文本意义翻译解读方法论
文本 本身 其 实并无 任 何 意义 , 它 的 意义 呈 静 止 状
态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 读过程 中才能显 现, 它是与读者相互作用 的产物 , 因
切相关 , 卢金在描述文学文本 的特殊存在方式 时, 称 其为“ 一种特殊的意向性 客体, 其意义既不是全然明 确, 也并 非完 全 自主 , 它 只是 引 出一 种 意义 形 态 的 ‘ 图 式 化结构 ’ ’ ’ 。(  ̄ I y K H H 1 9 9 9 : 6 4 ) 这种 结构 一 般具 有 下 面 四个层 次 : 1 ) 图式 化 外观层 ; 2 )再 现 层 ; 3 )意 义层 ; 4 ) 语 音层 。其 中词 语 的声音 构 成 语 音层 , 词句 意 义构 成意义层 , 词语和句子投射 的客体、 相互观念物所构 成 的 世 界— — “ 再 现客 体” ( n p e  ̄ C T a B J I e H H b l f t o  ̄ % e K T ) 构成再现层 , 由确定和不确定的意义以及再现客体共 同构 成 图 式 化 外 观 层 ( C X e M a T H 3 H p O B a H H b I  ̄a C H e K T ) 。 其他 文本 往往 只在 第 一 、 第二层上生成( 即普 通 语 文 学所 理解 的 文 章音 义 ) , 比 如一 篇 产 品说 明文 就 是 将 产 品的外 观 、 功能、 特性说 明清 楚 , 论说 文 就 是 将 阐述 的论 点解 释 明 白。而 文 学 文 本 则 不 同 , 它在音、 义 构 成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生 成 再 现 性 客 体 世 界 —— 艺 术 形 象, 即第 三层 包 含 的情 景 和形 象 , 其 中 词 句 的最 终 指 向并非词语本身的概念意义 , 而是再现某种类似形象 的客体世界 , 这种再现 的客体世界并非确定 的所 指, 其意义所指和再现 的客体隐含着诸多不确定点 ( Ⅱ 只 T 一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是一种研究翻译目的的方法论。
它旨在探讨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翻译目的论方法:
1. 功能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功能和目标,即为了达到某种实际的、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包括满足读者需求、传递信息和实现交际目的等。
2. 文化翻译目的论:着重考虑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翻译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手段,通过翻译来传播文化,让读者能够理解和体验源语言文化。
3. 语用翻译目的论:关注翻译的语用功效,即翻译的言外之意、言外之事和与读者所期望的效果相符合。
这种方法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和读者的推理能力,追求翻译的适应度和等同效应。
4. 读者导向翻译目的论:注重翻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翻译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方法可以从翻译的功能、文化、语用和读者导向等角度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意图。
不同的方法将对翻译过程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翻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指导翻译工作。
考研英语唐静翻译方法论笔记思维导图
唐静翻译方法论笔记三大结构及其翻译方法定语从句前置法(正常置于先行词之前)后置法(过长)状语从句时间:主句之前原因:主句之前前果后因前因后果让步:主句之前条件主句之前主句之后:补充说明目的主句之前主句之后:以免、使得等结果译为结果、以至于句中有never等否定词时,but that和but what也可构成结果状语从句,双重否定,译作没有、不……不被动语态是否译为被动句是否有无by+主体有:主宾颠倒无主语是否可作主体是:主语代主体否是否能/需要加主体是:加人、我、我们等主体否:译为无主体句常见结构及翻译修改译文替换引申词义围绕单词本身词义根据上下文和中文习惯根据表达习惯,在抽象和具体之间转换增加和减少字词增加时态、语态、单复数flowers朵朵鲜花抽象名词after preparations 在准备(工作)后减少某些代词、冠词、连词重复和转换重复用于并列结构“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换词性performance was a success 演出成功名词性从句的翻译主语从句原文语序——what,whatever,whoever, whether,when, where,how,why等词引导的主语从句形式主语——it可译可不译,可以作“这……”,也可以作“……的是”宾语从句形式宾语:it 作形式宾语可按原文语序,也可后置表语从句:原文顺序同位语从句一般直接放在主句后简短者可以作为前置修饰语增加“即”或者“以为”这类词语来连接,也可用冒号、破折号直接将主句和同位语从句隔开。
We have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practice is the criterion fortruth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已经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结论。
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翻译研究方法论
prof.liao
30
• 3)就翻译学的表述方式和成果的形式来 看,是着眼于普遍性的概括和说明,还是 对人的经验作具体的、甚至是同情的叙述?
prof.liao
31
三、方法的多样性
1. 理论、视角、模式与方法的模糊性: 方法是一整套规则、步骤和过程。方法是 科学群体共同遵守的原则、惯例和制度, 是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语言。科学方法是由 阐述清晰明确的规则、步骤和过程所构成 的体系,以此评价知识和发现、鉴别其真 伪,鉴定其优劣。(严辰松:14)
prof.liao 4
一、方法论与科学研究
1. 方法论 翻译研究方法论是翻译学的反思性前提, 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表明这一学科对自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 序、自己的研究视野和边界,以及自身的 社会功能,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
prof.liao
5
方法论是探索、学习人类知识与经验的工 具,是一套合情、合理及合乎法度( rule guided)的研究逻辑,帮助我们逐渐揭露万 物的秘密。
翻译研究方法论 概说
翻译研究所 廖七一
prof.liao 1
Contents
1 2
方法论与科学研究
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
3
翻译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4
翻译研究方法的层次
5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prof.liao 2
几点共识:
1. 翻译研究的终极目标不是理论,而是翻 译现象和翻译问题;
2. 理论是人为的话语叙述; 3. 理论都有盲区(可证伪,V = d /a); 4. 理论不可通约(矛盾与互补);
prof.liao
22
3、人文学—呈现意义 • 哈贝马斯曾将“人文学科”定义为“为 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如“人活着有什 么意义?” 人文学的功能、目的或宗旨, 就是“呈现意义”。
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掌握各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就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翻译方法是指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技巧。
常见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游移、加译等。
直译是指将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语法不变。
意译则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
游移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的需要,适当调整译文的结构和语序。
加译则是为了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者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其次,翻译策略是指翻译者在面对具体翻译任务时所采取的整体策略和方法论。
常见的翻译策略包括意译策略、音译策略、文化调适策略等。
意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意译手段,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音译策略则是指在翻译外来语时,保留原词的音形,但根据目标语言的语音规律和语法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
文化调适策略是指在翻译涉及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时,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编,以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综上所述,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需求。
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翻译者,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做出更大的贡献。
翻译方法论
翻译方法论: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昨夜我听见他把他的猪赶到集市了。
昨晚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My sister goes back to the fat farm again.我妹妹又去肥胖农场了。
我妹妹又去减肥中心了。
•She was torn between staying at home to watch the TV play serial and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him.•她被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和跟他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之间撕碎了。
•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还是跟他一起去看电影,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young women are heading for an early grave through smoking and of lack of exercise.•这项研究发现,青年妇女由于抽烟和缺少运动,将大大缩短自己的寿命。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译文一:家丑不可外扬。
•译文二:据说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桩丑事。
•译文三:俗话说:衣柜里放骷髅,丑事家家有。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译文一: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译文二:Three cobblers make one Solomon.•译文三:Three cobblers make one Zhuge Liang.•译文四: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钉子户常常是政府部门颇感头疼的事。
•“Nail houses”——or homes sticking out on tracts of cleared land, whose owners resist eviction——are constant headaches for governmental organs concerned.•他的生意一败涂地,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
THE METHODS 方法论(纽马克《翻译教程》第五章)
THE METHODS 方法论Word-for-word translation逐字翻译This is often demonstrated as interliner translation, with the TL immediately below the SL words. The SL word-order is preserved and the words translated singly by their most common meanings, out of context. Cultural words are translated literally. The main use of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is eith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or to construe a difficult 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其通常的表现形式为行间翻译,即将目的语直接标在源语的下方。
源语语序会予以保留,每个词译出其最常见的意思。
文化性词语只作字面翻译。
逐字翻译的主要作用或是帮助理解源语句子结构,或是作为翻译前的一个过程,用来分析解释一个较难的文本。
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The SL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re converted to their nearest TL equivalents but the lexical words are again translated singly, out of context. As a pre-translation process, this indicate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源语当中的语法结构会被转换成目的语中与之最接近的对等体,但是词汇的意义同样也是脱离上下文单独译出的。
翻译研究方法论课程设计
翻译研究方法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2. 掌握翻译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技巧和评价标准;3. 了解翻译实践中涉及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评价和改进建议;2. 培养学生运用翻译研究方法独立开展翻译实践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进行翻译项目研究、讨论和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翻译事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翻译研究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实践;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翻译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明确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研究基本概念:翻译的定义、翻译类型、翻译标准;2. 翻译理论研究:等值论、功能派翻译理论、文化翻译理论;3. 翻译方法与技巧: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编译;4. 翻译实践分析:文学作品、影视字幕、官方文件等翻译案例分析;5. 数据分析与评价:翻译质量评估、错误分析、翻译策略对比;6. 文化背景与翻译策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实践、翻译策略选择。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翻译研究基本概念及翻译类型;第二周:翻译标准及等值论;第三周:功能派翻译理论及文化翻译理论;第四周:翻译方法与技巧;第五周:翻译实践分析;第六周:数据分析与评价;第七周:文化背景与翻译策略。
教学内容涵盖翻译研究的主要领域,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翻译知识体系,为翻译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常用方法,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翻译研究方法-实证研究
在有声思维法的研究中,受试者的口述报告会被录音或者录像。然后,研 究者将录音资料转写为文字,即有声思维数据,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 分析。为了实验中使受试者能够尽量提供完整的数据,受试者往往需要经 过一定的训练。此外,在正式实验前,受试者也会进行模拟有声思维方法 训练。 口述报告 对话 回溯式面谈
INVESTIGATION METHOD
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 +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以显示大脑 各个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状态所起的 磁共振信号的微小变化.可以在正常的活体上无 损伤地实现大脑活动的功能定位,已经日益成为 观察大脑活动,研究人脑的拓扑结构,进而揭示 脑和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实证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勘察等途径获得研究对象自 然情景中的研究数据,然后通过归纳、统计和概括提出理论假设 ;或首先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验等方法获得经验数据,最后对 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在此过程中“实证”的概念主要体现在验 证假设的方法“观察、实验”上。具体说来,翻译实证研究不仅 是分析文本、描述翻译现象,更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概括 “总结制约译者翻译行为的经验变量和翻译规范,阐释和说明这 些变量间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最后建立关于翻译现象、翻译行 为的解释性和预测性原理和规则。
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得出、检验结论 进一步研究
个案研究
笔记和记录
录音和录像
文献法
QUALITY METHOD: case study
+ 个案研究法: +
个案研究是指采用定性描述方法对个案进行数据分 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案例 , 如对特定 的某个译本的语言形式、文体风格等或某一译者的语言 风格、翻译策略等的研究;也可以是几个案例, 如对一部 作品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
阐述三种常见的翻译方法
阐述三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全译有七种方法,但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六种,其中以对译,增译,减译方法最为常用。
1 对译对译是典型的直译,指句内语言单位逐项对换时的全译方法,典型的直译主要表现在小句内和小句上。
对译的特点就是对应,程度达到等量代换的地步。
对译在翻译策略中使用的并不多。
对译包括了词与词的对译,也就是我们汉语所说的一个字对应一个字的翻译原则,这类翻译方法对于翻译中除了在简单句中较为常见,在其他的翻译中很少使用,但是简单句又是构成复杂句的基础,有些简单句最为适用于词与词的一一对译的原则。
I am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
像这类简单的句子中,采用直译即可直接翻译出来原文中要表达出来的概念和意义。
因此,不用过多的使用翻译技巧。
对译不仅仅表现在词与词的对译上面,还包括语对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语与短语的对应替换。
词与词容易对应,但词与词的组配会受到许多规则管约,加之不同语言的短语组配各有各的特定要求。
因此,语对译比词对译使用上更加少。
构成句子的最基本单位就是词,构成篇章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因此,在对译上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词与词的对译,语对译以外,还包括句对译,句对译是指句子与句子一一对应,一一替换,但是因为受到语言、文化、接受者等的多方因素制约,句对译在翻译中的使用更少于语对译。
2 增译我们所说的增译是在源语言的形式或者是语法上面有所增加,这类增加包括了词的增加,句的增加,以及后面在解释说明时所用到的段的增加。
即改变了原作的格式,使得原作和译作在格式,内容表达顺序上无法进行一一的对应。
增译中包括了:语法性增译,即原语与译语的语法关系的差异决定了译语表达中要增加某些语言手段,用来以反映原作内容,以词语增加为主。
表数性增译,英语名词的复数见于词尾的变化,汉语名词的复数则依赖于词汇手段,其次才是语法手段;增添表示概数的词,如“一些,许多,各种,几个,大量,批,们,各”等;添加表确数的词:原作的内涵,即可用实指,也可用虚指,汉译的时候有时则多用实指,添加表确数的词;表量性增译:英语中有表示量的单位,但是没有丰富的量词,汉译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准确。
追溯·整合·融通——英诗汉译中的翻译“达合”方法论初探
追溯·整合·融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国内译论发展前景,摆脱“盲人摸象”式的百家译论,文章追溯了译论历史、整合了各家分说、融通了英诗汉译,并基于已有具体方法,提出“形而上”层面的“道”术构建——翻译“达合”方法论,即融通达合,以“无”胜有之法,尝试提出崭新的方法论体系,为未来译论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全新可能。
关键词:译论发展;翻译“达合”方法论;英诗汉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2-0088-03(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纵观古今,横看中外,中西方译论构建经历了从见译是译的直观期到见译似译的转向期两次重要历史阶段。
未来译论构建是否还要继续停留在“盲人摸象”的微观层面,论尾、评足、摸头、抚耳,却终究无法窥得象之全貌;亦或是退一步或升一格,观其全貌,察其整体,述其本质?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相较于政府报告、法律文书和散文随笔,诗歌翻译可谓是翻译实践中的“华山之路”——唯勇者敢攀登。
一、追溯:中西方译论“达合”发展不论是以青铜饕餮为起源的华夏文化,还是以爱琴希腊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翻译理论的起步都晚于翻译实践。
中国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境界同样适用于一切认知发展,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故而人类对翻译的认知也可划分为见译是译、见译非译以及见译唯译三大历史进程。
中国早期翻译实践起源于佛经翻译,周作人、马祖毅、裘柱常等学者在对翻译史进行分期时,都明确将唐代以前的佛经翻译划分为第一次翻译高潮[1](P11)。
与此同时,西方早期翻译活动则起源于《圣经》翻译。
随着翻译实践日趋扩大化与普及化,翻译理论也被提上日程。
中西方译论发展整体成双线、同向、并进的“达合”之态。
(一)译论发展直观期——见译是译。
中西方译论发展初期均以直观感受为主,通过观察、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对翻译的肯定性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中的方法论(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翻译中的方法论【摘要】翻译的艺术所依赖的,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翻译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技术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此三者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像英文文法之于英文作文。
【关键词】艺术内容训练翻译是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把一种语言,称之为“原语”,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称之为“译语”准确又完整地传递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正是有了翻译这门工具,世界各国说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互相交流、互相了解。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翻译有两种形式:口译和笔译。
口译是通过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来表达同一种意思,笔译则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文字的转换来表达同一种信息。
口译和笔译的表达形式不同,但其性质是一样的,翻译过程有同有异。
两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合格的口译工作者同时也能胜任笔译的工作。
培养口译人才,应当把口译同笔译训练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没有良好的笔译基础,口译能力很难提高。
因此,应充分重视笔译训练,使之成为口译培训的一块奠基石,一个助推器。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其目的都是要把别人的意思用译语尽可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而不是译者用自己的话来代替别人的意思。
翻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从事翻译的人只能是“人云亦云”,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随意篡改别人的意思。
因此,翻译的成败得失,取决于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否同原意保持一致不走样,这也是判断翻译好坏优劣的根本标准。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存在“理解”的问题。
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理解英文往往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英语功底不足,而且还往往因为我们英语文化所知有限。
因此,在做英译汉时,理解原文显得尤其重要。
要真正理解英语的词,词组和句子的完整意思,不但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素养(包括对词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以及语法结构的把握),而且还需要我们能领悟到它们在具体文化语境中潜在的意义。
不理解原文的意思,翻译就无从下笔。
理解原文必须准确、透彻,否则译文就不可能达意。
为了吃透原文,常常需要根据上下文、前后段落甚至通篇文章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以得出语句的确切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原作的意思。
一般而言,能够理解的就能够翻译出来;译不出来的多半是理解不了的内容。
译得不好,只能说明译者的语言水平差,表达不到位。
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正确的理解未必产生好的译文,其关键在于译者的语言功力和翻译技能。
英文和中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译者往往要摆脱原句结构的束缚,用符合译语习惯的句式来表达原语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是互为相依存的。
只有正确理解原文,用恰当的译语形式把原文意思清顺畅的表达出来,才算是完成了翻译的任务。
所谓翻译,说到底就是翻“意思”。
当代美国翻译家奈达说得好:“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本文主要对翻译的方法进行论述。
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正反反正译法,增减译法。
直译法凡是译出货表达出原词,原句,原文的意思且忠实于原作的翻译方法(无论其译文表达方式,语序和原文是否相同),称为直译法。
直译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最简便的翻译方法。
例如:(1)This offer does not comply with our requirements.这个报盘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2)You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price but also the quality .你应考虑的不只是价格而且还有质量。
(3)Smashing a mirror is no way to make an ugly person beautiful,nor it is a way to make social problems evaporate.砸镜子不能使丑陋的人变漂亮,也不能使社会问题烟消云散。
(4)A car is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车是一种交通工具。
意译法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词汇、语法结构的表达方法。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意译法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译法。
凡是译出或表达出原词、原句、原文的字面意思意外的意思或内容,或者是统一的引申、隐含以及“弦外之音”,且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不论其表达方式,语序与原文是否相同),成为意译法。
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直译或意译是不存在的。
能直译的地方尽量直译,直译不通时采用意译。
意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但是意译不是乱译,不可以将原文内容随意删改,或添枝加叶,译者必须深入加入译文,达到融会贯通,方能抓住要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1)Keep your shirt on!直译:穿上你的衬衫!意译:别激动嘛!(2)I can do nothing but tell lies .直译:我能做任何事情但不说谎。
意译:我绝不会说谎。
(3)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 to see.直译:他是我想见的最后一个人。
意译:他是我最不愿见的人。
(4)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直译:你从我我的眼睛里看到绿颜色了吗意译:你认为我是好欺负的吗从以上几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每个例句中的直译只是照字面翻译,没能把深层意思表达出来。
而意译时意思表达清楚,语言流畅,更确切、更符合汉语习惯,所以优于直译。
以下是汉译英的的几个句子。
如:(1)我说话算话。
I give my word.(2)他们在戏弄我们。
They are playing cat’s paws with us.(3)我是一个无名小辈。
My name is nobody.(4)他一开口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He can hardly open his mouth without talking shop.正反、反正译法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英语和汉语均有从正面和反面来表达一种概念的现象。
翻译时,英语或汉语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可以从反面来表达。
英语或汉语从反面从反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可以从正面来表达。
采用这种表达法不仅使语言生动流畅,而且效果更佳。
那么,什么是正说和反说呢英语词句中含有:“never”“no”“ not”“non-”“ un-”“in-”“im-”“ir-”“-less”等以及汉语句中含有:“不”“无”“未”“甭”“别”“休”“莫”“非”“毋”“勿”等成分的为“反说”,不含有这些成分的为正说。
1.英译汉正说反译法:英语从正面表达,汉语从反面表达。
例如:(1)Excuse me .对不起!(原谅我)(2)Wet paint !油漆未干!(湿油漆)(3)Apperance are deceptive .外表是靠不住的。
(外表是使人容易误解的)2.英译汉反说正译法:英语从反面表达,汉语从正面表达。
(1)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2)His story was nothing but lies .他的那番话纯粹是谎言。
(3)There is no rule but exceptions .凡规则总有例外。
3.汉译英正说反译法:汉语从正面表达,英语从反面表达。
汉语中有些词语是肯定的,但译成英语却是否定的。
例如:(1)他大有成功的可能。
He has no small chance of success.(2)某些药物疗效缓慢。
The effects of some medicine are not immediate .(3)这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It has given us not a little trouble .4.汉译英反说正译法:汉语从反面表达,英语从正面表达。
汉语中有些词语是否定的,但译成英语却是肯定的。
例如:(1)我不能理解。
It’s beyond my understanding .(2)我不知道他来不来。
I wonder if he is comming .(3)我想不起你的名字来。
I’m at a loss in calling your name .增减译法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用法、句子结构和表达形式上有许多差异。
翻译时往往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或者删去一些不需要译的词。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译文通顺,而且更加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一、英译汉的增词情况1.增加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1)The crowds melt away.(增加动词)人群渐渐散开了。
(2)The backwardness shocked me .(增加形容词)那儿的落后状态让我震惊。
(3)I could knit when I was seven .(增加名词)我7岁时就会织毛衣。
(4)All empty soul tend to extreme opinion.(增加动词)所有空虚的灵魂都倾向走极端。
2.增加量词在英语中表示“一个”时有“a”“ an”两种,而在汉语中不同的名词用不同的是我量词来修饰。
a novel 一部小说 a film 一部电影a bike 一辆自行车 an experience 一次经历英语中有些动词或动词名词,译成汉语动词时需要增加一些表示动作行为的来量词。
have a look 看一眼 have a quarrel 吵了一架have a rest 休息一下 make a stop 停了一下3.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汉语名词没有复数形式,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译成汉语时应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词表达复数。
例如:(1)He looks at her big bright eyes。
他看着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2)The air is made up of a mixture of gases。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4.增加语气助词英语句型丰富,如有陈述句、祈使句、省略句、倒装句、感叹句等。
在译成汉语时,适合当的补充语气助词,可以更好的表达原作的意义和色彩。
如:“了”、“啊”、“呀”、“嘛”、“吧”、“吗”、“罢了”等(1)My watch is behin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