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合集下载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 “诂”字始用于汉代。《说文解字· 言部》: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 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 也。”可知“诂”也可作“故”,指古语,名 词。引申之,解释古语也叫“诂”。“故”和 “诂”是古今字。 • “训”“诂”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扬雄《答 刘歆书》:“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 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 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 2.探讨词源 我们知道“徘徊”的意义是“不 进”。但为什么“不进”叫“徘徊”呢?如果 受字形的限制,从语音出发进行探讨,就可以把 “徘徊”与“盘桓、判涣、彷徨、屏营”等词都 联系起来,发现它们都是从同一语根[P-H-]孳乳 而来的,其共同的义根是“回转往还的动作或情 状”,而它们各自具有的“回旋”、“不进”、 “徜徉”、“玩乐”、“犹豫”、“迟疑”等意 义都是从这同一义根派生出来的。 • (二)训诂学和文字学 • 1.文字学帮助了解字的本义 “臧”是古代男性 奴仆的贱称。《方言》卷三:“荆淮海岱,杂齐 之间骂奴曰臧”。又“亡奴谓之臧”。从古文字 的材料看,“臧”从臣从戈会意,本指战俘。又 如“天”、“元”。
• 2.识句法 上古汉语名词的构成有一种“大 名冠小名”的格式,如:草芥、草茅、虫蝗、 虫螟、鸟乌、鸟隼、巫阳、医和、史鱼、师 旷、庖丁、弈秋、盗跖。这种结构方式大约 在西汉以后已经不能产,因而后人对此每有 误会。《礼记· 月令》:“孟夏行春令,则 蝗虫为灾。”王引之《经义述闻》改为“虫 蝗” • (四)训诂学和修辞学 • 1.对文 《庄子· 山木篇》:“庄子遊于雕陵 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 大运寸。”有人误释“运”为运转义。 “广”“运”是对文。《国语· 越语》: “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昭注:“东西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1.“训”、“诂”、“训诂”之由来1)《尔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一向被认为是“训诂之鼻祖”。

前三篇篇名叫《释诂》《释言》《释训》。

“训”和“诂”就是来自于这里。

⏹《释言》和《释诂》属于一类,以词释词。

⏹《释训》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

用较多的文字来解释,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它包括对词的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内容十分丰富。

⏹由《尔雅》得出:“训”和“诂”一开始都是单音词,且都是名词。

2)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毛诗故训传》是汉代毛亨为《诗经》作的注解。

30卷。

这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成果。

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解释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

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

⏹“训”“诂”二字在《尔雅》中是分开的,两字连用在一起且成为一个术语,最早见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诂训或训诂从意义上看:训是解释疏通,诂是解释古代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有注释、解说义。

⏹从结构看,训、诂都是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不可误认为是动宾结构。

2、前人对“训诂”的解释⏹1)唐·孔颖达:“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于此。

”诂和训是当时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 “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曰载。

”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如《方言》卷一:“嫁,逝,徂,适,往也。

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

训诂学概论笔记1

训诂学概论笔记1

训诂学概论笔记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第一节什么是训诂1.训诂:训诂又叫训故、训古、诂训,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用时,指对古语作解释;作名词用时,指对古语所作的解释。

P22.“训”本义是劝道、教诲,引申出解释、解说义。

“诂”字始用于汉代。

也可作“故”指古语、名词。

诂和故是古今字。

诂可做动词,是训释故言之义。

训诂一词始源于汉代。

第二节训诂的起源3.产生训诂的原因:主要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语言发展变化了,后人读前人的作品,已经有语言上的障碍而不能通晓,需要有人来疏通解释。

于是,训诂就应运而生了。

P4 最早的训诂现象是殷商甲骨文中的训释性语句。

真正意义上系统的训诂工作从汉代开始。

第三节什么是训诂学3.训诂学: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

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上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解释规律,阐述义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训诂时间。

P8第四节训诂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4.造字假借:是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

如“汝”,本来是河流名,借作第二人称代词。

P9---训诂学与音韵学5.用字假借:一般称之为通假,是指本来有这个字而不用,借用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

如借“草”为“艸”。

P96.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文字形、音、义关系的学科,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古代文字学的特殊地位以及和训诂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P107.形训:形训是传统的训诂方式之一,指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构造来解释字义。

P11 8.语义学:指对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研究,源自于西方语言学家。

语义学分为哲学语义学、历史语义学和结构语义学等。

1893年,法国学者M.布雷阿尔第一次使用“语义学”这个名称。

P129.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训诂学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因此,训诂学和语义学特别是历史语义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研究的重点是语义。

8:训诂知识

8:训诂知识
(四)、义疏类
义疏类:是一种既解释经文有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疏,是疏通的意思。义疏,即疏通 经义。南北朝时义疏之学兴起,著作颇多。唐初,学者们对魏晋以下的义疏进行整理分析, 订正其中的误解,此时的疏也叫正义。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正义” 代表官修,“疏”代表民间私家注疏。义疏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较而言, 传注体侧重于释词通句,义疏体繁征博引,注重义理的发挥。





第一节、训诂和训诂学 第二节、古书注释的类别 第三节、古书注释体例 第四节、古书注释的内容 第五节、语词训释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古书注释的术语
第一节、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和训诂学:训就是解释,就是把前代文献中的字词句章不懂之处加以解释。训
就是顺,就是把不通之处解释通顺了。诂就是故,就是解释古代的语言。二者常连用,就是今 天的古书注释。
2、谓
与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前面,常以具体释抽象,分体释总体。如: ①《诗经小雅采薇》“彼路(大车)斯何?君子之车。”郑玄笺“君子谓将率(帅)”。 ②《左传郑伯》“可矣,厚将得众”。杜预注“厚谓土地广大”。
3、貌、之貌
用于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情态,被释词多是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忧愁)”。毛传“迟迟,舒行貌”。司马迁《报任安 书》“意气勤勤恳恳”。《文选》李善注“勤勤恳恳,忠款之貌”。
6、校勘学:研究书籍校勘的学问叫校勘学。校勘又叫 校雠,校订。是指对同一种书籍,
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外文译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恢复原 貌的工作。
校勘记:简称校记。在校勘以后,往往在书后附文,分条说明校勘异同得失的情况,称

训诂与训诂学的关系教学课件

训诂与训诂学的关系教学课件

“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 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 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 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就是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 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 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 最初的训诂还不是一门学科,只是一 种附属于古代文献而随文释义的解释 语言的具体工作。
• 训诂工作
• 张揖《广雅》:“训,顺也。” • 许慎《说文解字》:“顺,从页川声,理
也。”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川之流,顺之 至也。字从页川,会意,而取川声,小徐 作川声。”
• 许慎《说文解字》:“驯,马顺也。从马, 川声。”
• “训”、“顺”、“驯”三字都从川声, 均为“川”字的孳乳分化。“贯穿通流者 谓之川,川不流而成灾,故灾,灾字古写 从一阻川。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 因此都有疏通,顺从的意思。”
• 许慎《说文解字》: “诂,训古言也。从 言,古声。”
• 许慎《说文解字》:“古,故也,从十口, 识前言者也。”
• 郭在贻先生认为:“故、诂二字都是古字 的孳乳分化,诂是言之古,所以加言旁以 别于一般的古。这样,训有顺释之意,诂 有古言之意,所以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 训诂正是顺释古代语言的意思。”
训诂与训诂学的关系
•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亦称“诂训”、“训故”、 “故训”。“诂”、“故”,二字通用。
• 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从言, 川声。”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教者,说释 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 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从言,古 声。”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故言者,旧言也,十 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 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 也。”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 又如从二字的组合形式的不固定,称 “诂训”、“训诂”皆可,这也可见 出二字为并列关系。
• 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疏: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 “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 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 “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
• 孔颖达的这段说明从训诂实践出发,很好 地解释了二字的关系和意义。训诂,主要 是解释古字古义,也解释方言或其他词语 的意义。
• 陆宗达《训诂简论》:所谓“异言” ,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和地域不 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尔雅·释 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唐虞曰载。”
•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 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
• 本有之训诂与后起之训诂 • 独立之训诂与隶属之训诂 • 义训与声训 • 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
训诂内容
• 形与义之关系:说字之训诂→形训
• 音与义之关系:求源之训诂→声训
• 义与义之关系:
义训
• 对象:古典文献学(即古代书面汉语 )的词义。
• 材料: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 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
• 殷孟伦: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 解释语言,古代就叫作训诂。
• 王宁:训诂工作是用易懂的语言来 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综合 性的语文工作。
• 最初的训诂还不是一门学科,只是 一种附属于古代文献而随文释义的 解释语言的具体工作。
二、訓詁學
•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语 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 ,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进而正确理 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
•髯 •髭 •鬚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贺铸《鹧鸪天》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离骚》:“各兴心而嫉 妒。”王逸注:“害贤曰 嫉,害色曰妒。”
八戒笑道:‚你甚不通变,常言道, 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西游记》第54回
《易· 兑》:“君 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 疏:‚同门曰 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 讲习道义。‛
王安石《元日》: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注:“众不见信,群众不相信。见 信,略等于‘相信’,‘见’,不 表被动意义。‛
释 “众不见信”
杨宝忠 姚萱
“众不见信”即“终不见信”,谓终 究不被相信也。“众”读为“终”,训终 究、终竟。“见”为助动词,表被动,训 “被”。《古代汉语》’’众”字依字作解, 训“群众”;谓“见信”略等于“相信”, “见”字不表被动意义,均非。
第二类如《尔雅》。 《尔雅》晋 郭璞注,宋 郉昺疏。《尔雅· 释古第 一》里说: 初、哉、首、 基、祖、元、落、权舆、 始也。
许威汉:训诂学是以 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 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 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 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 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 术学科。
黄晖校释云:‚众、终古通。 《诗· 振鹭》:‘以永终誉。’《后汉 书· 崔胭传》终作众。《战国策 · 韩 策》:‘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史记· 刺客列传》终作众。《士相见 礼》:‘众皆若是。’注曰:‘今文众为 终’。‘众不见信’,《文选· 阮籍· 咏 怀诗》注引作‘终不见信’,正用本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2。许威汉: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
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 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三、训诂学的学科地位
传统上,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并立,统称 小学。训诂学即是传统语言文字之学,训诂学是传 统语言文字之学的重要组成,又是文字、音韵、语 义、历史语法、修辞及校勘等的综合运用。
(3)姜氏为何讨厌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 名曰寤生,遂恶之。” (4)左券有用吗?为何说“稳操左券”? (5)“亭午”是何时?“黎明”天亮了没有?

训诂学与语言学关系
语服务的一门学科。阅读古书,必须综合运 用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逻辑、 篇章结构等知识,因此训诂学与研究汉语的 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等各门学科均有

殷孟伦注意到司马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隐》的解释: “按鸿鹄一鸟,如凤凰然,非说鸿雁与黄鹄 也。”然后看到认为燕雀、鸿鹄是对文,结 构相同,“鸿鹄”既然是一鸟,偏正结构, “燕雀”也应是偏正结构,“燕”与“鸿” 相反为义,“鸿”是“大”的意思,则“燕” 是“小”的意思。“燕雀”,即小雀。他说: “故燕麦就是小麦。”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 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言学(philology)的一个部分, 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 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 (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 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 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 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 的。” 同时,训诂学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这些分支学 科的发展。

1.训诂与训诂学

1.训诂与训诂学

异体字在训诂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A.明本义。 利用异体字的字形来推明词的本义,有两 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于合体(由两个以上的 偏旁所构成)的异体字常常是采用改换意义 相关的形旁而构成,因而我们便可以将一组 异体字的字形进行对勘,通过考察其不同形 旁的相关性而更准确地推明它们所记录的那 个词的本义。
例二:軍 《左傳· 僖公三十年》:“晉軍函 陵,秦軍氾南。” 《古代漢語》注:“軍,用如 動詞。屯兵。”
從字形分析,我們認爲“軍” 本即可表示駐紮義。大概古代軍 隊宿營時,用車圍作一圈在中間 住宿。
例三:雨 “雨”在古漢語中可用作動詞表降 雨,問題是這種用法是活用,還是 其本身擁有的意義? 我們可以看一下“雨”的字形
这几组异体字,相替换的形旁 都是“止”和“足”,由这相替换 的两个形旁之间意义的相关性可知, “止”的本义必是足趾。查检甲骨 文,其中的“止”就正像脚趾之形, 这也证明“足趾”确为“止”的本 义,而“下基”乃是其引申义。
再看“止”的甲骨文字形:
B.考文字。形声字的异体字,其主要构 成方式除了上面所讲的换用意义相关的形旁 之外,还可换用读音相近的声旁。而换用什 么形旁或声旁,则又往往有其一致性。换用 形旁的如前面所举的“踵/歱”、“跱/歭”等 等各组异体字,都是形旁“止”、“足”换 用;换用声旁的如“跖/蹠”、“坧/墌”、 “柘/樜”等几组异体字,都是声旁“石”、 “庶”换用。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利 用来考证古文献中的用字。
由《史记》的记载以及据情理推断,姜氏 生庄公必是难产,那么怎样才会造成难产呢? 那就是小孩逆着出生。可是“寤”没有逆的 意思,由此可判定其为通假字。接下去就是 寻找本字。 这个本字要符合两个条件: 1.古音与“寤”相同 2.要有“逆”的意义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啎”字,于是 我们可以断定“寤”通“啎”。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第一节诂的由来及含义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代的训诂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要想懂得训诂学的含义,首先要懂得什么是训诂。

训诂一词,也写作“训故”,初出于西汉。

《汉书·艺文志》载述:“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

”而扬雄《答刘歆书》则言“训诂”,其书云:“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

”又《魏书·江式传》云:“博士臣揖言,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若其包蜀天地,纲纪人事,权揆制度,发百家之训诂,未能悉备也。

”以上引文中的“训故”、“训诂”,都是指词义解释而言。

千余年前,唐代训诂大师孔颖达曾精练地表述过训诂的含义,他说:“训诂传者,注解之别名也。

”清人马瑞辰说;“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诂”字注曰:“《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

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故即诂也。

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诂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

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

”近代语言学者黄季刚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目前已经出版的十几种训诂专著,引证了丰富的材料,论述“训诂”、“训故”的含义,虽则各有微言大义,但是,都不否认“训诂”即是词义解释。

第二节训诂学及其性质训诂作为学科名称是从“故训”开始的。

最早在训诂著作中用这个词的是毛亨,他给诗作的注是《毛诗故训传》。

训诂学与训诂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密的,可以说没有训诂,就没有训诂学。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门类,它是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训诂方法的学科,也可以说它是一门土生土长的解释学。

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通古今之异辞”,就是研究词义之间的关系;“辨物之形貌”,即通过训诂,区别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准确地认识事物,这是训沽的目的。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训诂学与其他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夫”的声母是唇齿音f,而古无唇齿音,f应该 念唇音b;“夫”古韵在鱼部,主要元音是a。所 以“夫”的古音是ba,应翻译为“吧”。
训诂学与其他
《吕氏春秋·察传》:“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 似人,人之与狗相去远矣。”《史记·项羽本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裴骃引张晏注:“沐 猴,猕猴也。”《汉书·盖宽饶传》:“檀长卿起 舞,为沐猴舞与狗斗。”又《西域传》:“罽宾 国出沐猴。”《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 木。”陆疏:“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
小学与训诂学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叙诸经之后,立小学 之目以括文字之书,将《史籀篇》、《仓颉篇》、 《凡将篇》、《急就篇》、《训纂篇》等列于此 类,而小学二字遂由学宫之名转为课业之名。
《隋书·经籍志》把小学分为体势、音韵、训诂 三类,以后沿而不改。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十四“小学类”:“唯以《尔雅》以下编为训 诂,《说文》以下编为字形,《广韵》以下编为 韵书。
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噐古文爲,象两母猴相对形。”
甲骨文:
金文:
训诂学与其他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贞《索隐》:“按,鸿鹄一鸟,如凤凰然, 非说鸿雁与黄鹄也。” “燕”与“鸿”相反为义, “鸿”是“大”的意思,则“燕”是“小”的意 思。“燕雀”,即小雀。《尔雅·释草》“雀麦”, 郭璞注:“即燕麦也”。
《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毁,吴 人曰烠。”

训诂学完整版本

训诂学完整版本
《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又:“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徐铉:“十口所传是前言也。”)
按:故、诂二字都是古字的孳乳分化,诂是言之古,所以加言以别于一般的古。从语源的角度看,训诂正是顺释古代语言的意思。
从汉代把《毛诗诂训传》的“诂训”变成“训诂”以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了语义学的专有名称,不需要也不能够分开解释了。我们之所以分开,只是概括了训诂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内容和范围,有助于了解训诂名称的由来罢了。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释也是有根据的。
《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尔雅·释诂》:“训,道也。”《广雅》:“训,顺也。”《说文》:“驯,马顺也。从马,川声。”
按:训、驯、顺三字均从川声,为川字之孳乳分化。贯穿通流者谓之川(《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川不通则成灾,故灾字古写从一阻川(《说文》:“(灾之或体,字形为一贯巛),害也,从一雝川。”)训、驯、顺均从川得声,因此都有疏通、顺从的意思。
(二)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裁断,避免盲从。
例二《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1、王利器等《史记选注》:“微闻,略略听到。”此处为顾学颉注。
语言是发展的,词汇和词义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这种变化,不至于用词的今义去误解词的古义。
例一,《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王力《古代汉语》:“少,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使身体舒适。”

训诂学

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1.杨雄《答刘歆书》云:“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輏轩之使所奏言。

”2.《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3.《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4.《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音,学者传训故而已。

”5.《汉书》卷30《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

”“训诂”又作“训故”者,通常都以“故”通“诂”作解释,实际上,汉人注书,多名为“故”,据《汉书》卷30《艺文志》载,仅《诗》类就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动词)7.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叙诗人之兴味。

”(名词)自汉代《毛诗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汉语传统语义说解的专用名词了,没有必要再拆开分释了。

8.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是语言学的观点说明训诂的定义,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且已经理论化。

“训诂”就是“注解”的别名,即“用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小结:“训诂”、“故训”、“训故”、“诂训”意思相同,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解释字词;作名词时,指对字词所作的解释。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是指对字词的解释,但后来随着古书注解的兴起,训诂范围的逐步扩大,包括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说明语法修辞、考察典实制度等,也都属于训诂的范畴;但仍以解释字词的含义为训诂的核心工作。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训诂”这一名称自产生以来便没有过统一的认识。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训诂”二字之涵义尚无一致的解释。

关于各家之言,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

解放之前,有的大学单就“训诂”二字的解释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对“训诂”二字作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说法中,择取最恰当、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加以交代即可。

比较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书对“训诂”二字的解释,是比较客观、恰当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

(一)许慎、段玉裁对“训”、“诂”的解释1、对于“训”。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云:“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

”说教,就是教训、训导的意思,即通过解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引申之也可理解为开导、通晓之义。

既然要开导、通晓,则要顺着事物的具体形貌来解说,才能使人明白,在这一点上,段玉裁“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从语源上考证,从“川”的字,多有穿行、疏导、和顺的意思,如和顺叫“顺”,驯服叫做“驯”,周行而无阻碍叫做“巡”,水流畅通无阻碍叫做“”(即“汩”,gǔ);另,“灾”字,古作“葘”,这个字中间的“”,像川流受阻不通不顺,所以就成了灾害。

“训”与上述这些字是同源关系。

除此之外,古书体裁中专门有一种叫“训”,如《淮南子》一书,其中每篇篇名之后都有一个“训”字,如“原道训”、“天文训”、“时训”、“精神训”、“齐俗训”、“兵略训”、“人间训”,等等,即用“训”的方法解说事理,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训”的理解。

2、对于“诂”。

《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玉裁注云:“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

……训诂者,训释其故言也。

【0819】训诂学概论复习资料

【0819】训诂学概论复习资料

训诂学概论复习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1、《说文·言部》:“训,说教也。

”本意是劝导、教诲,引申出训释、解说义。

(P1)2、“训诂”当属同义连文,指对古语作解释。

(P1)3、训诂、训故、诂训、训古意思相同,兼有动词和名词的两重性:作动词时,指对古语作解释;作名词时,指对古语所做的解释。

(P2)4、训诂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A、传文对经文的解释B、引前代典籍而释义C、解释本书词语(P4)5、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训诂实践和理论的一门学科,是对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和系统把握,用以指导训诂实践、使之规范化、条理化、科学化。

(P7)6、训诂学的任务:训诂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个分支,任务是对零散的、感性的训诂现象做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揭示规律、阐述义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训诂实践。

(P8)7、互文:一种修辞现象,它是指上下相对的两句或同一句的前后两部分参忽见义,以使行文简洁而富有变化。

也称互言、互辞、互文见义。

(P17)第三章训诂著作(上)·古书注解1、现存最早的古书注解著作是撰于西汉的《毛诗故训传》(P53)2、两汉时期是古书注解的创始阶段,作注的主要对象是经书。

(P54)3、东汉是古书注解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出现很多经学大师和注解古书的巨匠,代表人物有贾逵、马融、服虔、许慎等。

(P55)4、郑玄:汉末著名学者,世称“后郑”注解有《京氏易》、《公羊传》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P57)5、章句:是通过分章析句来注解古书的一种著作体。

除了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6、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系统的注疏著作是《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

(P58)7、传文是《毛传》的主体部分,包括一下内容:a、解释字词b、串讲句意c、说明语法修辞d、引據典宝。

(P58)8、经书注释方面,魏晋时期主要有魏王弼、韩康伯《周易注》;何晏《论语集解》;郭璞《尔雅注》。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

《训诂学》复习要点整理一、训诂和训诂学1.”训诂”的提出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

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

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文字小学音韵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训诂在这三方面产生了很多经典,比如文字方面首推《说文解字》——同时它也是训诂学的经典之作,训诂方面比较早的是《尔雅》,音韵方面的《切韵》《广韵》等等。

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我们知道,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

这些研究更多的将现代的研究方法和古代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与西方的研究接轨。

名称改变的同时,方法理论也进步了。

2.”训诂”的含义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

叫做“训诂”。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训诂”与“诂训”无别。

到底什么是“训诂”或“诂训”,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分别作了解释。

(1)“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方言,也用当时的通行语言进行解释,也是“诂”。

比如:《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毁,吴人曰 (h ui3)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一般是用较多的词语去起到疏通文意的作用。

包括对词的具体的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等。

训诂学B知识点整理

训诂学B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训诂,也叫“训故”、“故训”“诂训”,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的《毛诗故训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

”“训,说教也。

”晋代郭璞《尔雅·释诂》第一条注文:“此(指训诂)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对《诗经·周南·关雎》“诂训传”作注解时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孔颖达从当时的训诂实践出发,阐明了“诂”和“训”的不同涵义,指出了“训诂”的意义和范围。

他认为,“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法则:1.“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通语去解释。

(1)因时间因素形成的“古今”异言。

例如:《尔雅·释天》:“载,岁也。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孟子·膝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2)因地域形成的“方俗”殊语。

例如:《方言》卷九:“箭,自关而东或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鍭,关西曰箭。

”《方言》卷一:“逢、逆,迎也。

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3)人为因素形成的“雅俗”之别。

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由等级制度造成的。

同指一件事情,不同等级使用的言语也是不同的。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其二是出于文学作品修辞的需要。

例如: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训”是“道形貌”的。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与说解。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所解释的语言单位不限于词,还包括句、章、篇;说解范围也不限于语义,还包括语言结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分析。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训诂学讲义(本科课堂)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从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

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

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

绪论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说文》:“训,说教也。

”段注:“说释而教之。

”《说文》:“诂,训故言也。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

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是之谓诂。

……故,即诂也。

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二、什么是训诂学?“语义说”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解释说”张世禄《训诂学与方法学》: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

“综合说”陆宗达《训诂简论》: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第二节训诂学的作用一、有助于古书阅读例如:《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文选·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二、指导古籍整理1.训诂与校勘例如:选自《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其中有“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过去很多《战国策》的传本作“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清代学者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物表》《荀子·议兵》杨注、《太平御览》等书的材料,并考察上下文义,校曰:“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

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读书杂志》)2.训诂与标点要想正确地给古书断句、标点,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古书中的词义、句义等;而欲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意义,则应当在训诂上下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 兮,安有常则?
《周易·丰卦》: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
(二)文字方面的变迁
• 1、汉字形体的演变 • 甲、金——篆、隶——行、楷 • 2、古书用字的歧异 •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横野将军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代砖铭举例
(三)文化方面的变迁
• 典章制度、人情风俗的损益 改革,给阅读者带来困难。
1、训诂须以声韵学为机枢
• 天下之大,古今之久,文字的形 体日见繁多,设无法术以治之, 将要陷入文字障中而终身迷惘不 得其门路。换言之,耳治之音有 限,目治之字无穷。以有限御无 穷,所谓易简之理即在其中矣。
凡军事,縣壶以序聚槖。凡丧, 縣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分以日夜。
注:縣壶以为漏。代亦更也。礼, 未大殓,代哭,以水守壶者,为 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 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 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之有东 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同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 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 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二、训诂的缘起
• (一)语言方面的变迁 • 【明】 陈第 :时有古今,地有
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1、语音的变迁
• 古读“下”如“户”,今如“夏” • 古读“家”如“姑”,今如“嘉” • 古读“明”如“芒”,今如“名”
常羲——嫦娥
《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 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昭穆制度
汉语新词的产生途径: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外无朞功强近之亲。(五服)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
“姑”、“舅”称谓的来源
• 亚血族群婚的产物 • 普那路亚家庭:一个氏族的
男子是另一个氏族女子的配 偶。
《周礼·挈壶氏》:挈壶氏掌挈 壶以令军井。
• 注:谓为军穿井,井成,挈 壶縣其上,令军中皆望见, 知此下有井。壶所以盛饮, 故以壶表井。
《左传·僖公廿三》:
• 郑大夫叔詹谏郑文公:“晋公子 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男女 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 也,而至于今,一也。”
• 男子称氏,别贵贱。 • 女子称姓,别婚姻。
《左传》“宫之齐谏假道”:
•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 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 之穆也。……将虢是灭,何爱于 虞?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释名及训诂学的性质
• 1、“训诂”释名
• 《说文》:训,说教也 。

:诂,训故言也。
孔颖达《毛诗诂训传疏》: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 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 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 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 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汉书·艺文志》:
(三)儒家正名主义和诸子辩学 的需要
• 《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 《荀子》:“今圣王没,名守慢, 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 明。……贵贱不明,同异不别。 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 有困废之祸。”
《春秋》道名分,寓褒贬,微言 大义。
• 《公羊传》:天子曰崩,诸侯 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也作“常儀”。
《史记正义》引《帝王纪》:
“帝俈有四妃。……次妃陬 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挚。” 秋瑾《忆萝月》:“多事却 笑运痴,不肯现出常仪。”
《文选·月赋》李善注:
《淮南子》曰:“羿请不死之 药于西王母,常娥窃而奔月。”
羲,義声。義,我声。 娥,我声。
唐明皇改经例:
• 《尚书·洪范》:“无偏无颇, 遵王之义。”
• 小序:芣苡,后妃之美也。和平 则妇人乐有子矣。
• 韩诗·薛君章句:诗人伤其君子 有恶疾,人道不通,求已不得, 发愤而作。
四、训诂学和其他语言文字学 科的关系
• 1、训诂须以声韵学为机枢 • 2、训诂须以文字学为辅翼 • 3、训诂须以文法学为利器 • 4、训诂须以校勘学为前提 • 5、训诂须以语言学为基础
• 《春秋》三传
笼统说来,训、诂、传等都是 古书注解的别名。
注、释、注释、笺注、解诂、 诠释、义疏等。皆为训诂的 别名。对言有异,散言无别。
2、训诂学的性质
• 特点:应用性、古老性、综合性
• 《训诂学导论》:以古代文献的 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 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 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 的技术科学。
• 改“颇”为“陂”。 • 其实“颇”“义”同韵部,古
音接近。
“父母”和“爸妈”
• 古: • 父(鱼、敷)母(鱼、明) • 今: • 爸(鱼、帮)妈(鱼、明)
2、语义的变迁
• 班 《说文》:分瑞玉也。从刀从珏。 • 《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公羊》僖卅一:晋侯执曹伯,班
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
• “《鲁故》二十五卷。”颜师古 注:故者,通其指义也。
• 《齐后氏故》20卷。《齐孙氏故》 27卷。《韩故》36卷。
• 《汉书·艺文志》:“训故举大谊 而已。”
故训——汉 毛亨《毛诗故训传》
• 马瑞辰《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盖诂训第就经文所言者而诠释之, 传则幷经文所未言者而引申之。 此诂训与传之别也。
• 《汉书·外戚传·孝宣霍皇后传》: “奉光有女年十余岁,每当适人, 所当适辄死,故久不行。”
古今地域差别造成的称谓差异
• 豕——猪 • 屦、履、鞵(鞋) • 汤饼 • 抄手 • 面首
3、语法的变迁
• 语序的不同 •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的转化
消息:消,消灭,消退;
息,生长。
• “夫人者何?彼夫人之,我可 以不夫人之乎?”
• 征、伐、侵
三、学习训诂学的意义
• 《训诂学初稿》:1、指导训诂 实践,培养继承文化遗产的人才; 2、辨析词义,增强运用词语的 准确性;3、沟通方言,促进汉 民族语言的统一;4、研究汉语 词义系统和词义发展的规律,丰 富我国语言科学的知识宝库。
《诗经·芣苡》:采采芣苡,薄言 采之。(有、掇、捋、袺、襭)
• 《左传》襄廿六:伍举奔郑,将遂 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 班荆相与食。
《赵策》:“已行,”有嫁义:
• 《高唐赋》:赤帝女曰瑶姬,未行 而亡。
• 《论衡·骨相》:未行而二夫死,赵 王薨。
• 《仪礼·丧服》郑注:凡女行于大夫 以上曰嫁,行于士庶人曰适人。
《诗经》多见“女子有行”, “行”皆有嫁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