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训诂学讲义-第一章-概论

自学考试训诂学讲义-第一章-概论

• 翻译: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 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 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见古诗文网
/GuShiWen_641b7e493b.aspx)
• 5.编纂辞书,要受训诂的指导。
思考练习(自考真题)
• • • • • • • 一、单项选择 1.训诂的本义是( ) A.解释实词 B.解释虚词 C.解释词义 D.解释古语 2.训诂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异域方言词语 B.历代文献语言 C.古语中的方言词语 D.一种语言的词汇
• 训诂作为一种专门的学术,就是训释古语。我 们应该理解这其中的“古今”的内涵。 • 陈澧《东塾读书记》: •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 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 • 注意: • 1.“翻译”不是训诂工作。 • 2.训诂工作是用今语解释古语(包括解释方言 中的古语)。(解释非古语的方言不是训诂) • 《尔雅》所做的工作不全是训诂的工作
第二节
什么是训诂学
• 训诂学是研究“训诂”工作的一门学科。 •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P3: • 训诂学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 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资料的 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 、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 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 导训诂的实践。
• 白兆麟《简明训诂学》: • “训诂就是解释,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 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科 学中的应用科学。” • 赵振铎《训诂学史略· 前言》: • “训诂就是解释,训诂学是以训诂作为研究 对象的学科,它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 门。”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 • 第二节 :什么是训诂学 • 第三节:训诂学的任务和功用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 “诂”字始用于汉代。《说文解字· 言部》: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 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 也。”可知“诂”也可作“故”,指古语,名 词。引申之,解释古语也叫“诂”。“故”和 “诂”是古今字。 • “训”“诂”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扬雄《答 刘歆书》:“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 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 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 2.探讨词源 我们知道“徘徊”的意义是“不 进”。但为什么“不进”叫“徘徊”呢?如果 受字形的限制,从语音出发进行探讨,就可以把 “徘徊”与“盘桓、判涣、彷徨、屏营”等词都 联系起来,发现它们都是从同一语根[P-H-]孳乳 而来的,其共同的义根是“回转往还的动作或情 状”,而它们各自具有的“回旋”、“不进”、 “徜徉”、“玩乐”、“犹豫”、“迟疑”等意 义都是从这同一义根派生出来的。 • (二)训诂学和文字学 • 1.文字学帮助了解字的本义 “臧”是古代男性 奴仆的贱称。《方言》卷三:“荆淮海岱,杂齐 之间骂奴曰臧”。又“亡奴谓之臧”。从古文字 的材料看,“臧”从臣从戈会意,本指战俘。又 如“天”、“元”。
• 2.识句法 上古汉语名词的构成有一种“大 名冠小名”的格式,如:草芥、草茅、虫蝗、 虫螟、鸟乌、鸟隼、巫阳、医和、史鱼、师 旷、庖丁、弈秋、盗跖。这种结构方式大约 在西汉以后已经不能产,因而后人对此每有 误会。《礼记· 月令》:“孟夏行春令,则 蝗虫为灾。”王引之《经义述闻》改为“虫 蝗” • (四)训诂学和修辞学 • 1.对文 《庄子· 山木篇》:“庄子遊于雕陵 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 大运寸。”有人误释“运”为运转义。 “广”“运”是对文。《国语· 越语》: “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昭注:“东西

《训诂学》第一章绪论上课用课件

《训诂学》第一章绪论上课用课件

《三字经》: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训 诂学从萌芽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但十年浩劫时期,训诂学长期被 打入冷宫,逐渐被人们生疏遗忘。进 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训诂学重获 新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
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 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 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 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 大矣哉。” • (清陈澧lǐ《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小学》)
• 黄侃对训诂的解释:“诂”就是 “故”,本来 的意思,“训”就是 “顺”,“引申”的意思。总的解释 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也。” • 新版《辞海》的定义:解释古书中词 句的意义。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 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来 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 解释方言的叫“诂”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 一、什么是训诂
“训诂”,亦称“诂训”、“训故”、 “故训”。“诂”、“故”,二字通用。 • 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从言, 川声。”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教者,说释 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 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从言,古 声。”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故言者,旧言也,十 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 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 也。” •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训”指解释疏通, 诂(故)指古代的语言,“训诂”指解释疏通古 代的语言。 • “训”“诂”二词连用,始于《诗诂训传》。无 论单举,还是连用,“训”、“诂”、“训诂” 都是“解释”之意,其解释的对象就是语言。
重”。为了对词义作出准确的解释,他博引六艺群 书 40 几种,引诸家说解 39 种。因此,许慎被公认为 古文派训诂大师。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 又如从二字的组合形式的不固定,称 “诂训”、“训诂”皆可,这也可见 出二字为并列关系。
• 唐孔颖达《诗·周南·关雎》疏: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 “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 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 “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
• 孔颖达的这段说明从训诂实践出发,很好 地解释了二字的关系和意义。训诂,主要 是解释古字古义,也解释方言或其他词语 的意义。
• 陆宗达《训诂简论》:所谓“异言” ,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和地域不 同而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尔雅·释 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唐虞曰载。”
•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 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
• 本有之训诂与后起之训诂 • 独立之训诂与隶属之训诂 • 义训与声训 • 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
训诂内容
• 形与义之关系:说字之训诂→形训
• 音与义之关系:求源之训诂→声训
• 义与义之关系:
义训
• 对象:古典文献学(即古代书面汉语 )的词义。
• 材料: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 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
• 殷孟伦: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 解释语言,古代就叫作训诂。
• 王宁:训诂工作是用易懂的语言来 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综合 性的语文工作。
• 最初的训诂还不是一门学科,只是 一种附属于古代文献而随文释义的 解释语言的具体工作。
二、訓詁學
•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用易懂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语 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 ,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进而正确理 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
•髯 •髭 •鬚

训诂学1

训诂学1

例如:《假谲》“已觉多许里” P16
“觉”不是“觉得”,而是“相差、 相去”的意思。 (3)指导辞书编纂 例如:《孟子》“力役之征。” 力役:劳役 P18
第二章 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 一般性质的障碍P19 1.文字障碍 2.词义障碍 3.语法、修辞障碍
文字障碍 1.古今字p19 同一个字在古书中先后所用的不同形 体的字。先用者为古,后用者为今。 衰/帅、余/予、頫/俯、僊/仙 2.通假字
2.校勘
校勘:有广狭二义:狭义指对文字 的订正和考异,广义则包括对古书 的辨伪和辑佚。P89 狭义的校勘包括: 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消衍文、 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
第四章 训诂的方法 词义解释是训诂的基础和核心。其方 法主要有形训、声训、义训。P92 1.形训 (1)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即通过 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 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 起来的。 形训的理论依据:汉字是表意文字。 p92
1.串讲大意
串讲大意: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 的大意进行解释。P75 2.分析句读 句读: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 “句读”……即审明文章的思想内 容 P76 3.阐述语法
4.显示修辞 说明修辞手段。 5.申述章旨 对篇章主旨加以概括。 6.考证名物、典章制度 7.引证史实、故事
注音、校勘 1.注音P87 (大题)
16.今文,古文,故书 (汉代有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对立。) 17.之P138(在释词后增入“之”) 甲,乙之也。 18.乙p138 “乙”是校勘文字时的术语,不是 “甲乙”的“乙。”用“乙”字, 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一般格 式是“某某二字互乙”。
19.浑言、析言,散文、对文p139 浑言:笼统地说 析言:分析地说 散文:不相对地说 对文:相对地说 20.互言、互文、互辞p140 古代的文章中,常有前后参互见义, 互相补充的地方,叫做“互文”, 也称为“互言”或“互辞”。

训诂学复习资料

训诂学复习资料

《训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训诂?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

“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

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

《释训》言形貌也。

”•“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

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1)语音方面的变化。

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

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

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2。许威汉: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
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 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三、训诂学的学科地位
传统上,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并立,统称 小学。训诂学即是传统语言文字之学,训诂学是传 统语言文字之学的重要组成,又是文字、音韵、语 义、历史语法、修辞及校勘等的综合运用。
(3)姜氏为何讨厌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 名曰寤生,遂恶之。” (4)左券有用吗?为何说“稳操左券”? (5)“亭午”是何时?“黎明”天亮了没有?

训诂学与语言学关系
语服务的一门学科。阅读古书,必须综合运 用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逻辑、 篇章结构等知识,因此训诂学与研究汉语的 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等各门学科均有

殷孟伦注意到司马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隐》的解释: “按鸿鹄一鸟,如凤凰然,非说鸿雁与黄鹄 也。”然后看到认为燕雀、鸿鹄是对文,结 构相同,“鸿鹄”既然是一鸟,偏正结构, “燕雀”也应是偏正结构,“燕”与“鸿” 相反为义,“鸿”是“大”的意思,则“燕” 是“小”的意思。“燕雀”,即小雀。他说: “故燕麦就是小麦。”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 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言学(philology)的一个部分, 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 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 (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 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 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 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 的。” 同时,训诂学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这些分支学 科的发展。

训诂学简论——精选推荐

训诂学简论——精选推荐

训诂学简论第一章概说一、什么是训诂《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当指字、词、句的解释;“诂,训故言也”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当指解释典籍中的古语。

训诂连用,如《汉书儒林传》“(贾)谊为《左氏传训诂》”《后汉书张衡传》:“著《周官训诂》”。

训诂或作“故训”“诂训”如《汉书艺文志》记载《毛诗故训传》。

训诂的本义是“解释古语”,但是,推广开来,解释方言及其它方面词语的解释也属于训诂范畴。

第一部训诂专著《尔雅》,晋代郭璞注曰:“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尔雅》分类中则有释言、释诂、释天、释亲、释木、释乐、释兽等等。

最初之训诂主要指词语的解释,后来范围扩大了,古书的各种解释都包括在内了。

有“传”、“笺”、“章句”、“义疏”等。

也就是说: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都可以叫训诂。

训诂范围略举例如下:(一)解释字词义。

《诗经卫风氓》“虻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布,币也”(二)串讲句义。

《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楚辞章句》:“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击也”(三)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

《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遨游忘忧也”(四)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五)申述篇章旨意。

赵岐《孟子章句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六)说明典章制度。

《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两百御之”毛传:“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

”(七)引证史实、故事。

(八)评论原文。

二、为什么要训诂(一)语言的原因(1)古语。

其一,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

《诗经大雅荡》:“内奰(bi4)于中国”毛传:“奰,怒也”《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赵岐注:“折枝,案摩。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第一章:训诂学概述1.1 定义: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汉字、词语的语音、语义及其发展变化的学科。

1.2 意义:了解古代文献,解读古代作品,传承文化遗产。

1.3 训诂学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的研究离不开训诂学,训诂学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章:训诂方法2.1 音训:根据字的古代读音来解释字义。

2.2 形训:根据字形来解释字义。

2.3 义训:直接解释字义。

2.4 声训:根据字的声旁来解释字义。

第三章:词义变化3.1 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原有意义范围扩大。

3.2 词义的缩小:一个词的原有意义范围缩小。

3.3 词义的转移:一个词的意义完全改变。

3.4 词义的的感情色彩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由褒义转为贬义或由贬义转为褒义。

第四章:古代汉语词汇4.1 古今异义词: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发生变化。

4.2 通假字:古代汉语中因字形相近而代替本字的现象。

4.3 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词类的灵活运用。

第五章:经典训诂著作5.1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系统分析汉字的形体、音韵和意义。

5.2 《尔雅》: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涉及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等方面。

5.3 《方言》:西汉扬雄著,研究古代汉语方言。

第六章:训诂学常用术语6.1 字词:汉字和词语的简称,是训诂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6.2 音韵:汉字的读音和韵律,对训诂学具有重要意义。

6.3 声旁:汉字中的部首,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

6.4 形声:汉字的一种构造方式,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第七章:训诂学的应用7.1 文献解读:通过训诂学方法,解读古代文献,揭示其原意。

7.2 古籍校订:根据训诂学知识,对古籍进行文字、词语的校正。

7.3 古代文化研究:通过训诂学方法,研究古代文化、风俗、历史等方面。

第八章:训诂学的发展历程8.1 先秦时期:形成初步的训诂学概念,出现《尔雅》等著作。

8.2 汉魏六朝时期:训诂学逐渐发展,出现《说文解字》等经典著作。

第一章训诂学的内ppt课件

第一章训诂学的内ppt课件

(2)专释动词的训法 专释动词的训法主要用来区别特定语境中部 分活用动词的词性。古代这类训法不很多。 《四书·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朱 熹《章句》:“明,明之也。” 《尔雅· 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 谓之切,象谓之磋,下谓之琢,石谓之磨。 (3)专释形容词的训法 《诗· 邶风· 泉水》:娈彼诸姬。《毛传》: 娈,好貌。
三、解释词义 解释词义是训诂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研究释词的方法和理论也就成了训诂的 主要内容之一。历代训诂著作体现出来的训 诂方法分为义训法、声训法、形训法等。 (一)义训法 义训法是直接从词义角度出发确定被训词义 的释词方法,可以分为专门训法与通用训法 二大类。所谓专门训法,是指专门用于有关 类词的训解方法,所谓通用训法,是指原则 上可以通用于各类词的训解的训释方法。
《淮南子》:夫牛蹄之涔,无尺之鲤。高诱 注:“涔,读延祜曷问,急气闭口言也。” 《公· 宣公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 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齐人语也。”又“伐者为主”,注:“见伐 者为主,读‘伐’,短言,齐人语也。” 《淮南子》:黑色主肾,其人惷愚。高诱注: “惷”,读人谓惷然无所知之惷也,笼口言 得。”
(4)专释数量词的训法 《周礼· 夏官· 职方官》:其畜宜六扰,其谷 宜五种。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 犬、鸡。五种,黍、稷、菽、麦、稻。” 《仪记· 士冠礼》:主人酬宾,束帛俪皮。 郑玄注:“束帛,十端也。俪皮,两鹿皮 也。” 《左· 隐公五年》: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杜预《集解》: “八八六十四人,六六三十六人。”
《汉书· 卜式传》:“仓府空。”颜师古注: “仓,粟所积也,府,钱所聚也。” 《诗· 秦风· 无衣》:修我戈矛。戈,长六尺 二十,矛,长两丈。 《周易· 归妹》:王弼注:“妹者,少女之 称也。” 《公· 庄公十三年》:何休《解诂》:“土 基三尽,土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 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所以长其敬。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训诂就是对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的技术科学。

传统训诂学的三项任务:即一是“释古今之异言。

”——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

”——用通语解释方言。

三是“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

字词是训诂的核心。

二、解释文句:1、分析句读;2、疏通句意:(1)翻译,(2)串讲,(3)点明含义,(4)推因,(5)评析。

3、阐明语法三、分析篇章。

“章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段落大意。

四、分析表达方式。

五、分析时空关系。

第三章:训诂的范围及其实践形式训诂的形式,又称为训诂的体裁,指训诂采取的表现形式。

古人训诂的实践形式,大致可分:正文体,传注体,专著体,笔记体。

正文体:一是在正文中借对字词的解释阐明哲理或主张,二是对经书的解说,三是通过辨析同义词解释字词。

传注体,即随文注释类《毛诗诂训传》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知其死无所害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而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

○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收词4300多个,首创了按词的意义编排词汇的体例。

作者及成书时代未考定,应为经多人修补,最后成书于汉代。

全书共19篇,前三篇解释古籍中的一般词语,后十六篇为专用名词解释,近于百科词典。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书名是说解文字之意,许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编著历时22年,收字9353个。

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的字典。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第一节诂的由来及含义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代的训诂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要想懂得训诂学的含义,首先要懂得什么是训诂。

训诂一词,也写作“训故”,初出于西汉。

《汉书·艺文志》载述:“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

”而扬雄《答刘歆书》则言“训诂”,其书云:“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

”又《魏书·江式传》云:“博士臣揖言,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若其包蜀天地,纲纪人事,权揆制度,发百家之训诂,未能悉备也。

”以上引文中的“训故”、“训诂”,都是指词义解释而言。

千余年前,唐代训诂大师孔颖达曾精练地表述过训诂的含义,他说:“训诂传者,注解之别名也。

”清人马瑞辰说;“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诂”字注曰:“《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

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故即诂也。

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诂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

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

”近代语言学者黄季刚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目前已经出版的十几种训诂专著,引证了丰富的材料,论述“训诂”、“训故”的含义,虽则各有微言大义,但是,都不否认“训诂”即是词义解释。

第二节训诂学及其性质训诂作为学科名称是从“故训”开始的。

最早在训诂著作中用这个词的是毛亨,他给诗作的注是《毛诗故训传》。

训诂学与训诂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密的,可以说没有训诂,就没有训诂学。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门类,它是研究训诂的产生、发展和训诂方法的学科,也可以说它是一门土生土长的解释学。

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通古今之异辞”,就是研究词义之间的关系;“辨物之形貌”,即通过训诂,区别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准确地认识事物,这是训沽的目的。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训诂学与其他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夫”的声母是唇齿音f,而古无唇齿音,f应该 念唇音b;“夫”古韵在鱼部,主要元音是a。所 以“夫”的古音是ba,应翻译为“吧”。
训诂学与其他
《吕氏春秋·察传》:“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 似人,人之与狗相去远矣。”《史记·项羽本记》: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裴骃引张晏注:“沐 猴,猕猴也。”《汉书·盖宽饶传》:“檀长卿起 舞,为沐猴舞与狗斗。”又《西域传》:“罽宾 国出沐猴。”《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 木。”陆疏:“猱,猕猴也,楚人谓之沐猴。”
小学与训诂学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叙诸经之后,立小学 之目以括文字之书,将《史籀篇》、《仓颉篇》、 《凡将篇》、《急就篇》、《训纂篇》等列于此 类,而小学二字遂由学宫之名转为课业之名。
《隋书·经籍志》把小学分为体势、音韵、训诂 三类,以后沿而不改。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十四“小学类”:“唯以《尔雅》以下编为训 诂,《说文》以下编为字形,《广韵》以下编为 韵书。
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噐古文爲,象两母猴相对形。”
甲骨文:
金文:
训诂学与其他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贞《索隐》:“按,鸿鹄一鸟,如凤凰然, 非说鸿雁与黄鹄也。” “燕”与“鸿”相反为义, “鸿”是“大”的意思,则“燕”是“小”的意 思。“燕雀”,即小雀。《尔雅·释草》“雀麦”, 郭璞注:“即燕麦也”。
《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毁,吴 人曰烠。”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 《尚书· 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礼记· 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 曰考曰妣曰嫔。” • 《礼记·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 • 《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 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
• 2.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虽然训诂材料在先秦就已经产生, 但是大量的、系统的训诂材料却产生在训诂工作之后。前人 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 义、义疏、音义、补注”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3.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 名》、《方言》等。 • 4.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 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 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 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陔余丛考》、沈家 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以词 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 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 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 法、条例,解释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 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 的实践。
(二)训诂学的内容、范围和任务
• 1.训诂学的内容 • 黄侃所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 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 • 齐佩瑢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 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 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 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 概论》11页) • 传统训诂学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 要内容。

训诂学

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1.杨雄《答刘歆书》云:“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輏轩之使所奏言。

”2.《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3.《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4.《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音,学者传训故而已。

”5.《汉书》卷30《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

”“训诂”又作“训故”者,通常都以“故”通“诂”作解释,实际上,汉人注书,多名为“故”,据《汉书》卷30《艺文志》载,仅《诗》类就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动词)7.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叙诗人之兴味。

”(名词)自汉代《毛诗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汉语传统语义说解的专用名词了,没有必要再拆开分释了。

8.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是语言学的观点说明训诂的定义,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且已经理论化。

“训诂”就是“注解”的别名,即“用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小结:“训诂”、“故训”、“训故”、“诂训”意思相同,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解释字词;作名词时,指对字词所作的解释。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是指对字词的解释,但后来随着古书注解的兴起,训诂范围的逐步扩大,包括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说明语法修辞、考察典实制度等,也都属于训诂的范畴;但仍以解释字词的含义为训诂的核心工作。

简析《郭在贻〈训诂学〉》的主要内容

简析《郭在贻〈训诂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1、什么是训诂训就是解释疏通,诂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即用后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

2、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的一门学科,其具有系统性、独创性和实用性。

第二章:训诂源流述略传统的训诂学,就其起源和发展而言,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先秦典籍中已出现萌芽状态的训诂训诂的起源,上溯到先秦,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因为先秦典籍中有大量的训诂材料可以证明。

如“春曰田,夏曰苗”见于《谷梁》;“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见于《公羊传》;“上平曰原,下平曰隰”见于《谷梁传》。

先秦典籍中不仅有解释单个词义的训诂,还可以找到解释句意和全篇大意的训诂,见于《国语·周语下》。

此外,训诂学中所谓形训、音训、义训的训诂条例以及一些基本术语,在先秦典籍中也已具备。

2、出现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一书,是第一部系统的训诂专著先秦典籍中虽有了一些训诂的材料,但从整体上看,这些材料还是零散的,训诂的方式方法也都带着初级的形态,不够完善,也不成系统,这时还没有出现一部自觉的系统的训诂书。

而《尔雅》,则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其出现标志着传统训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训诂学史上,《尔雅》有着崇高的地位。

它总结了经生们口口相传的先秦故训,是后人解释先秦作品的语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今天我们研究汉语词汇史,注释先秦两汉的古代典籍,也必须以《尔雅》为重要参考。

3、两汉时期,训诂学大兴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取得了国家空前的统一,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汉武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出现了空前未有的昌盛局面,正如《汉书·儒林传赞》所说:“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加以官禄,起于原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兴盛,枝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盍禄利之路然也”说经必须通训诂,因而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 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 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经济学 家)在欢迎词中说:“‘七月流火’,但 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将典故用错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 之日栗烈。”(七月火星向西移,九月就 该授寒衣。冬天(11月)里,北风呼啦拉, (12月)腊月里,寒气凛冽冽)清陈奂: “流火,火下也,火向西而下,暑退将寒 之候也。”
什么是训诂
• 基本含义是解释古籍中的语言。 • 《说文》:“训,说教也。”段注:“说 释而教之。” • 《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 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 言也。”
• 魏·张揖《杂字》:“孔颖达《毛诗正义》:“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 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 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 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 • 许威汉: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 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 文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其中有“左师触龙 言愿见太后”,过去很多《战国策》的传本作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 清代学者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物表》、 《荀子·议兵》杨注、《太平御览》等书的材料, 并考察上下文义,校曰:“今本‘龙言’二字误 合为‘詟’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 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读书 杂志》)
• 何休《公羊传注》云:“传谓诂训。” • 马瑞辰《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散言 则故训、传俱可通称,对言则故训与传异, 连言故训与分言故、训者又异。” • 许威汉: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 语言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俗词 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做 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训诂”与“训诂学”是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区别的。 • “训诂”是一种解释古代文献语言的工作, 是一种实践,它是感性的。“训诂学”是 由这种实践所产生,反过来又指导这种实 践的一整套理论、方法,是理性的。
•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 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 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沽学,即以语言解 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 明其义例,以求语言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黄侃《文字声音训诂笔记》P.181)
指导古籍阅读和整理
• 偷现代是偷盗的意思,古代则不同。 • 如《商君书·农战》一篇中数次出现此字,“民 不偷淫则多力,多力则国强”、“善为国者,仓 廪虽满,不偷于农”;又《君臣》:“治军事, 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 • 这些“偷”都不能理解为偷盗或偷窃,而是“苟 且”义(蒋礼鸿注“偷淫”曰:“苟且曰偷。不 务农战而谋为他务,是偷淫也。”见《商君书锥 指》20页)。先秦文献中的“偷”都不作偷盗讲, 这是需要注意的。
•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
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 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 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 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 学》)
• “言语之行变略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 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 有随方俗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 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必与文言之文有 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 之。”(《刘申叔师培先生遗书》)
• 黄侃(季刚):“诂者故也,即 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诂,偏释故言;训,偏理顺、疏通。
• “训”和“诂”只是在对言时才有以上诸 家所指出的差别。对言(相对而言)则异, 散言则通。散言时,“诂”“训”“传” 是一回事,是可以互相代替的。后来, “训诂”逐渐合成一个复词,就纯然是解 释的意思了。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 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 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 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 • 许威汉: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 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 文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训Hale Waihona Puke 学西南大学文献所 李明晓 mingxiaoli5201@
• 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 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经济学 家)在欢迎词中说:“‘七月流火’,但 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将典故用错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 之日栗烈。”(七月火星向西移,九月就 该授寒衣。冬天(11月)里,北风呼啦拉, (12月)腊月里,寒气凛冽冽)清陈奂: “流火,火下也,火向西而下,暑退将寒 之候也。”
指导古文教学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靜夜思》 • 对于这首诗中的床,民间有2种观点,一是指床即马扎, 因为以前的汉民族是席地而坐的,没有凳子与椅子。马扎 来自胡人,又称胡床,是蒙古民族挂在马背上的小板凳, 下马的时候可以坐着休息一下。杜甫在《树间》一诗中曾 写道:“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 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 床。”明白解释了胡床是一种坐具。在这首诗中,杜甫和 李白一样,在庭院里的月光里,坐着小马扎观景。 • 另有一解认为,床是“井栏”的意思。《辞海》里明确注 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的《静夜思》作于公元727 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 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训诂学的任务和功用
• 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 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 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 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工作。 • 主要功用:指导古文教学、指导古籍阅读 和整理、指导辞书编纂。
• 学过古代汉语,为什么还要学习训诂学呢? • “我们可以说,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 一词一句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只 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这里包含 着许多道理,如果把这些道理条理化、系统化, 就是很有用的训诂学。”“研究过训诂学与否, 在阅读古籍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 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多,分析问题比较细致、准 确。后者每失之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会产生不应有的错误。”(洪诚《训诂学》,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p.1)
•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 • “夫”的声母是唇齿音f,而古无唇齿音, f应该念唇音b;“夫”古韵在鱼部,主要 元音是a。所以“夫”的古音是ba,应翻译 为“吧”。
• 【致】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中学教材:“致:到达。借助车马的人,不是 脚走的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郭预衡主编 《先秦散文选注》亦同。 • 《说文》:“至,鸟飞从上下至地也。”(不 及物) • 《说文》:“致,送诣也。从攴从至” (及 物) • 《孟子·万章下》:“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此致 敬礼 向□□□致意
训诂学与文字学 在这方面,许慎的《说文解字》给人们提供 了很好的依据。《说文·自部》:“自, 鼻也。象鼻形。”小篆写作 ,甲骨写作 (甲三九二),象人的鼻子形状,是“鼻” 的初文。由“自”组成的汉字,常和鼻子 或鼻子的功能有关,如“臭”、“息呼吸 时进出的气”等。后来为了区别“自”被 借作代词等其它意义,就又造了从自、畀 的“鼻”。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等是指解 释古语或对古语的解释,但随着古书注解 方法和有关的语文研究的发展,训诂的内 容就变得更加广泛了。举凡训释字词、串 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以至对古书中的 语法修辞、典故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的说明, 都属于训诂的范围。
什么是训诂学
• 《辞海》:我国传统的研究词义的学科。 偏重在研究古代的词义,特别是汉魏以前 古书中的词义为主。也分析古书中的语法、 修辞等语文现象。著作有两类:一类专为 解释某部著作而写。一类搜集词语,分类 编次,解释其意义。 • 陆宗达《训诂简论》:是包含在古代注释 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训诂学与语义学
• 在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组成的传统语言学的三 个部门中,训诂学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 一门科学,这是由训诂的核心工作——解释字词这一性质 所决定的。因此,训诂学和语义学特别是历史语义学有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研究的重点是语义。 • 但训诂学并不等同于语义学,因为和属于纯语言学的语 义学相比,训诂学涉及到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 陆宗达在《训诂简论》中所列举的“保存在注释书和训 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就包括了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 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义、分析 篇章结构等七项。
什么是训诂
• 基本含义是解释古籍中的语言。 • 《说文》:“训,说教也。”段注:“说 释而教之。” • 《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 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 言也。”
• 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 也。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其中有“左师触龙 言愿见太后”,过去很多《战国策》的传本作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 清代学者王念孙据《汉书·古今人物表》、 《荀子·议兵》杨注、《太平御览》等书的材料, 并考察上下文义,校曰:“今本‘龙言’二字误 合为‘詟’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 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读书 杂志》)
训诂学与词汇学
• 既然训诂就是解释(古代的)语言,而训诂学又 是研究训诂的学问,那么,它和词汇学特别是历 史词汇学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不能混而同 之,这是因为: • 训诂学和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不同。训诂学 以古代的训诂实践、理论为研究对象,涉及到的 内容除了词义问题外,还包括文字音韵、句读、 语法、修辞以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等等,面比较广;词汇学只研究词的构造、词汇 的发展、构成及其规范。

《世说新语·纰漏》:“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 下,初不闻有所献替。’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 ‘天时尚暖,鯯zhì鱼虾鳝未可致,寻当有所献。’”余嘉锡笺疏: 程炎震云:“意气二字恐误,《晋书》但云:‘谓帝有所求’。” • 按:程校非是,以馈献为意气,乃汉、晋人习语。《潜夫论·爱日》: “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道路,非朝哺不得通,非意气不得 见。”《后汉书·仲长统传》:“至如近世。外戚宦竖请托不行,意 气不满,立能陷人于不测之祸,恶可得弹正者哉!”《后汉书·独 行·陆续传》:“使者大怒,以为门卒通传意气,召将案之。”《三 国志·蜀书·法正传》:“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 而以意气相致。”《三国志·蜀书·邓芝传》:“性刚简,不饰意气, 不得士类之和。”《风俗通义·穷通》:“玉都素敬重矩,欲得其意, 喜于见归,为除处所,意气周密。”同篇又:“意气过于所望,到亦 遇赦。”又《汉书·宣帝纪》:“或擅兴繇饰厨传,称过使客。”韦 昭注;“厨谓饮食,传为传食,言修饰意气,以称过使而已。”《太 平御览》卷八六〇引《魏略》:“贫寒者本姓石,后还长安,车骑将 军郭淮以意气呼之,问其所欲,亦不肯言,淮因与脯fǔ糒bèi及衣财, 取脯一胸,糒一升而止。”以上各例中之“意气”皆“馈献”、“馈 赠”之意.《世说新语》之“望其意气”正是《晋书》之“有所求”。 程注因不明汉、晋习语而误。
小学与训诂学
• 宋·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 • 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从 (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 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 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 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 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 西域反切之学是也。三者虽各一家,其实 皆小学之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