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六腑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五脏六腑( wǔ zàng liù fǔ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人体内的各种器官。
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示例杨朔《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都洗得干干净净。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
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
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
中医知识----五脏六腑
五神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
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心(与小肠相表里)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肝主疏泄(气血),藏血,筋爪,开窍于目胆,胆汁,助于消化。
脾主运化,统血(循环),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外合皮毛(营养物质),主肃降,调通水道,开窍于鼻。
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华,耳、司二阴。
[1.宣发功能:宣发即有宣通发散之意。
其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排泄汗液及病邪等。
因此肺失宣散,即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和无汗等病变。
2.肃降功能:肃降即有清肃和下降之意。
其功能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肺为华盖之脏,故将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因此肺失肃降, 可出现呼吸短促,咳喘、咳痰等病变]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如下:①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
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
心虽行血,但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②心与脾。
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而统血。
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
血液的正常运行,除心气的推动外,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③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心肝配合,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④心与肾。
心属火,肾属水。
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行,肾水上济,两者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称为水火既济。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1、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
2、肝:肝主疏泄,与情绪、消化等功能有关。
3、脾: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
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4、肺:肺主气,主管呼吸和氧气的交换。
5、肾:肾主藏精,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6、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容纳和初步
消化食物。
7、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
8、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进一步消化
食物并吸收营养。
9、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它没有具体的
解剖位置,但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水液代谢有关。
10、膀胱: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11、胆:胆与消化功能有关,参与胆汁的贮存和排泄。
五脏六腑的概念强调了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五脏六腑专业版》课件
肝
总结词
疏泄气机,贮藏血液
详细描述
肝在人体中主要负责疏泄气机,调节人体的情绪和消化功能。同时,肝还有贮藏 血液的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
脾
总结词
运化水谷,化生气血
详细描述
脾在人体中主要负责运化水谷,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脏腑所需的能量和养分。同时,脾还有化生 气血的功能,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
肺
总结词
主司呼吸,宣发肃降
详细描述
肺在人体中主要负责呼吸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肺还有宣发肃降的功能,调节人体 的气机运行,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肾
总结词
藏精蓄锐,主宰生长、发育与生殖
详细描述
肾在人体中主要负责藏精蓄锐,储存和提供能量和养分,维 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肾还主宰生长、发育与生殖 ,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有重要影响。
维持人体营养需求
详细描述
胃通过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人体生长发 育和日常活动的需求。
总结词
分泌胃酸与消化酶
胃
详细描述
胃能够分泌胃酸和消化酶,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分解,提高食物的 吸收率。
总结词
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
详细描述
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
大肠
总结词
01
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03
CATALOGUE
六腑详解
胆
总结词
胆汁的储存与浓缩场所
详细描述
胆是储存胆汁的主要器官,能够 将稀薄的胆汁进行浓缩,提高其 消化功能。
胆
总结词
辅助消化功能
详细描述
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胆管收缩, 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 肪的消化和吸收。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五脏六腑合称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之内重要器官的总称,是一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统一的综合概念。
五脏主要包括心、肺、脾、肝、肾,而六腑主要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一、五脏:1、心: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神志则指的是心具有统领五脏六腑、生理活动、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两者具有一定联系,心神与心血相互主宰,机体才能正常工作;2、肺:肺的功能主要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以及朝百脉、主治节。
肺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肺主宣发和肃降,指排出浊气、肺气扩散,宣发于皮肤,有助于汗液排出等。
肺通调水道,指可调节体内的水液输布。
肺朝百脉、主治节,则指肺具有交换清浊之气,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送至全身的作用;3、脾:脾位于中焦,具有主运化、主升、主统血的作用。
脾主运化,具有把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能够维持内脏相对位置恒定,并将水谷精微上输送至心等器官,化生气血,濡养全身。
脾主统血则指的是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4、肝:肝具有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肝主疏泄即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维持血液和津液运行等功能。
肝主藏血则指的是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5、肾:肾为封藏之本,具有藏精、主水、主纳气的作用,肾藏精即贮存、封藏精气的功能,防止精气无故流失。
肾主水,即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二、六腑:1、胆:又为奇恒之腑,具有贮存、排泄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
胆还主决断,胆是唯一一个与精神活动有关的腑,具有帮助人体判断事物、做决断的作用;2、胃:胃具有主收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的功能。
五脏六腑功能及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功能及之间的关系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归纳五脏五脏包括⼼、肺、脾、肝、肾,有着各⾃的⽣理功能。
①⼼的主要⽣理功能是主⾎脉,推动⾎液运⾏;主神志,主宰⼈体精神活动。
②肺的主要⽣理功能是主⽓,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调节⽓机、津液运⾏代谢;主通调⽔道,促进⽔液的输布与排泄;肺朝百脉。
③脾的主要⽣理功能是主运化⽔⾕精微及⽔液;主升清及升提;主统摄⾎液。
④肝的主要⽣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及⾎液运⾏、津液代谢;主藏⾎,贮藏⾎液、调节⾎量及防⽌出⾎。
⑤肾的主要⽣理功能是藏精,主⽣长、发育与⽣殖;主⽔液,调节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主纳⽓,摄纳肺所吸⼊的清⽓,防⽌呼吸表浅;滋养和濡润脏腑。
六腑六腑包括胆、胃、⼩肠、⼤肠、膀胱、三焦。
六腑有着各⾃的⽣理功能。
胆的⽣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物的正常消化。
胃的⽣理功能是主通降,能受纳与腐熟⽔⾕。
⼩肠的⽣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肠的⽣理功能是传导糟粕。
膀胱的⽣理功能是贮尿与排尿。
三焦的⽣理功能为主持诸⽓及疏通⽔道;按部位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其⽣理特点分别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总的说来,六腑的共同⽣理特性是“以通为⽤”、“以降为顺”。
奇恒之腑形态多属中空与腑相似,功能特点贮藏精⽓与脏相似,这类似脏⾮脏、似腑⾮腑的组织器官称之为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脉、胆及⼥⼦胞。
脑由髓汇集,能主管⼈体的精神活动,主宰和调节⼈体的⽣理活动。
由于中医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因⽽脑的⽣理、病理分属于五脏。
因⼼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肾藏精⽽⽣髓充脑,故中医学认为脑的⽣理和病理与⼼、肝、肾三脏的关系更为密切。
⼥⼦胞是发⽣⽉经和孕育胎⼉的器官。
肾中精⽓、天癸的作⽤,肝⽓肝⾎的作⽤,冲任⼆脉的作⽤,均能影响⼥⼦胞的功能。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的关系。
肝与胆相表⾥,脾与胃相表⾥,⼼与⼩肠相表⾥,肺与⼤肠相表⾥,肾与膀胱相表⾥。
《五脏六腑常识》课件
03 总结词
主水液代谢
04
详细描述
肾主水液代谢,即肾有主持和调 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肾的气 化作用正常,则水液代谢平衡; 肾的气化作用失调,则水液代谢 紊乱,产生水肿、尿少等病变。
03
CATALOGUE
六腑的功能与作用
胆
总结词
储存和排泄胆汁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特别是对于脂肪类食物。
详细描述:心主神志,即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 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枢 纽。
肝
总结词:疏泄气机 总结词:主藏血 总结词:主疏泄情志
详细描述:肝主疏泄气机,即肝有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脏腑功 能正常。
详细描述:肝主藏血,即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 能。肝贮藏血液,可以防止血逸出脉外,维持人体正常 的血量分布。
小肠
总结词
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详细描述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小肠通过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大肠
总结词:排泄废物
详细描述: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并排泄废物。大肠内的菌群 还参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04
CATALOGUE
五脏六腑与健康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与五脏六腑的相互影响
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当某一 脏腑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疾病的诊断与五脏六腑
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判断其五脏六腑的状态, 从而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
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其中五脏六腑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六腑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模式的理论。
本文将按照中医的习惯,首先介绍五脏,接着介绍六腑,并对其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五脏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心、肝、脾、肺、肾。
中医认为五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每个脏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呼吸,肾主水液代谢。
五脏之间密切相互联系,互为表里,通过一个相互协调的方式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六腑是中医理论中与五脏对应的另一部分,它们分别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每个腑器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胆主疏泄和排毒,胃主受纳和消化,小肠主吸收,大肠主排泄,膀胱主储存尿液,三焦主气化和代谢。
六腑与五脏紧密合作,通过协调一系列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排泄。
五脏六腑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它们通过经络系统和气血运动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
中医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人体内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作用。
例如,心与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心主血脉,肺主呼吸,两者共同维持了血液的循环和气的运行。
肝与脾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可以保证气血的运行平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两者相互协作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五脏六腑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石。
通过观察五脏六腑的状况,中医师可以推断出人体内的疾病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中医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总结一下,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是传统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和功能模式,通过相互制约和协作,维持了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理解五脏六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作方式,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在事业单位卫生人才招聘考试中,藏象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五脏与六腑。
考点主要集中在脏腑的生理功能上。
包括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五脏与六腑的区别,五脏与六腑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今天今天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下其功能特点,希望能帮助考生顺利拿到高分。
一、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六腑包括胆、胃、小肠、膀胱、三焦,其中胆不但是六腑之一,也是奇恒之府之一,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六腑形态特点是多为中空的官腔或囊性器官。
对于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生理特点的对比鉴别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
二、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重点掌握泌别清浊的功能。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1)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
(2)将水谷精微吸收,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3)小肠吸收大量水液,与尿量有关。
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则大便稀薄,小便短少。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就是这个原理。
【例题】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肾司二便,大便小便相关B.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C.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D.利小便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的具体应用。
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异常,则大便便稀薄,而小便短少,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
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五脏六腑介绍及功能
五脏六腑介绍及功能“五脏六腑”是一个成语,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五脏六腑”是一个成语,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五脏就是指:心、肝、脾、肺、肾心脏功能1、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
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2、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肝脏功能1、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2、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
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3、厌恶拘束——肝有喜好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
更年期的障碍以及经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
脾脏功能1、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
2、支配肌肉、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能异常的症状。
3、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脏功能1、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
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2、支配酸津液的循环——津液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
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3、支配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肾脏功能1、储藏精气——精气有三种功能,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来源;其三即支配生殖作用。
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和六腑有什么关系
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和六腑有什么关系什么是五脏六腑?五脏和六腑之间有什么关系?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五脏和六腑之间的关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与小肠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反之,如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肺于大肠也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
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喘咳等症。
如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可见大便艰涩而不行,称为气虚便秘。
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可见大便溏泄。
脾与胃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
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得传化过程。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表里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就会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
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会影响及脾的运化与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中医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
中医五脏六腑与脏腑调理中医学中,五脏六腑是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分类和组织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膀胱、大肠、三焦。
这些脏腑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组织功能和调节作用,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心脏心脏是中医学中的至高无上之官,被视为人体的君主。
心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血液循环,保障全身器官和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给。
此外,心还与情绪、思维、记忆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保持心的健康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劳累。
二、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储存血液、调节血液量和清除有毒物质的功能。
肝的主要功能是调畅情绪,保持血液的顺畅循环。
中医认为,肝的健康与情绪的稳定息息相关,过度愤怒、焦虑等情绪会影响肝的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保持肝的健康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脾脏脾脏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同时参与免疫调节。
脾的健康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中医强调“饮食为养生之本”。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持脾的健康,避免脾虚引发的脾胃不和等问题。
四、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呼吸和气血的代谢。
中医强调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密切,保持肺的健康需要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此外,中医还强调运动,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肺的功能和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五、肾脏肾脏是中医五脏之一,被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
肾的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水液代谢、排除代谢废物、控制生殖功能等。
中医认为,肾主管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以及激素分泌,保持肾的健康需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六腑调理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脏腑调理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等。
中医强调一切从阴阳调理出发,通过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来实现调理目的。
例如,如果肾气虚导致腰痛、夜尿频多等症状,中医会通过调整肾脏的功能来改善病情,常用的方法包括食疗、按摩、艾灸等。
五脏六腑笔记文档
一:五脏六腑:内藏于内部但和外界连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枢纽定义: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储藏精气藏而不泄(精气:由水谷精微化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须物质)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储藏精气五脏:心肺脾肝肾(一)心1: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
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
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窃为舌,舌为血之苗,舌开窍;心在志为喜,七情大欲;心在液为汗,汗血同流。
4: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5:心在五色上属红色,五行属火,五味属苦,五季对应夏,方位对应南,表里脏器小肠,五官属舌,形体为脉,情志为喜。
(二)肝1:人的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喷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
2:肝主藏血,主疏泄:调整舒畅精神情态;促进脾胃消化;维持血津的运行;调整冲,任二脉3:肝在五色上属青色,五行为木,五味属酸涩,五季对应春,方位对应东方,表里脏器为胆,五官属目,形体为筋。
情志为怒。
(三)脾1: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怡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
.2:脾气健运;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源;脾气主升;脾主流血3:脾五行属土,五色属黄,五季属长夏,五位为甘,方位对应中,表里脏器为胃,五官属口,形体属肌肉四肢,情志为思。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
脏者,藏也。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有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2、心藏神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
心脏阳热之气,不仅维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
心在志为喜。
心在液为汗。
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外应胸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五脏之肺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
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
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
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
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
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
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1.肺主气:①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肺主呼吸之气。
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2.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
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血证论‘肿胀》)。
3.肺朝百脉:全身血脉均汇总流经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呼吸交换,因此说肺朝百脉。
五脏六腑是什么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五帝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的区别:①功能不同:五脏主化生和 贮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泄,满而不实;六腑主 受盛和转化水谷,其特点是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②五脏藏神,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如心藏神,肺 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心在志为喜,肺 在志为悲(忧),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肾在 志为恐 ,而六腑除胆以外,均贮藏精气,③形态有 别,五脏多为被精气充满的实体性器官,故储藏精 气;六腑多为中空性器官,故转化水谷④脏主腑从, 脏腑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六腑往往从属于五脏,脏 病多虚,腑病多实(贮藏精气不足,转化水谷障 碍)。
五、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肾位居腰脊两旁,左右各一,肾 藏先天之精,为构成人体胚胎的原 始物质。是脏腑阴阳之根。故称为 “先天之本”。
1、主藏精:所谓肾藏精是指肾具有封藏精气 的功能。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主管一身阴阳,是指肾具有主宰和调节全 身阴阳,以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功能。 3、主管水液代谢:即肾主水液,人体的水液 代谢、包括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多个 脏腑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肾阳的功能最 重要。 4、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 以防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功能。
谢
谢
四、肝的生理功能特性 肝位居隔下,腹腔之右协内, 肝的功能是肝气、肝血、肝阴、肝 阳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肝的特性是: 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称 为刚脏。
1、疏泄气机:肝疏泄气机的功能,又称 肝主疏泄。即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 的功能。 (1)调畅精神情志。 (2)通利气血运行。 (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 (4)调节生殖功能。 (5)维持水液代谢。 2、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液的流量,又 称“肝藏血”指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 流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五脏、六腑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 有脏腑等组织器官所构成,这些脏 腑各有其功能,共同维持着人体的 生命活动。
五脏六腑的划分原则
五脏六腑的划分原则
五脏六腑的划分原则是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来进行分类,主要根据器官的功能和位置来进行划分。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五脏分别代表着五个器官系统,对应着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每个器官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代表着腹腔内的一些器官,包括胆囊、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它们与五脏共同构成了人体内部的器官系统。
划分五脏六腑的原则是基于中医理论的观点,将人体内的器官按照功能和位置进行分类,以便于研究和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侧重于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是中医学研究和诊断疾病的基础。
五脏六腑的意思
五脏六腑的意思
【拼音】:wǔ zàng liù fǔ
【简拼】:wzlf
【表述】: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人体内脏器官的泛称。
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出处】:《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
”
【示例】:牛先生乍至这里,实际情况还不确切。
居住长了,~里的毛病你就看清楚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个卷第二十八章
【近义词】:骨子里面、五藏六府
【语法】:并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顺接】:洞见肺腑感人肺腑感深肺腑刿鉥心腑铭诸心腑铭诸肺腑沁人心腑沁人肺腑
【逆接】:挨三顶五捱三顶五拔十失五拔十得五猜猜三划五攒三聚五攒三集五隔三差五
【逆接】:五丈灌韮五世其昌五五三三五亩之宅五亲六眷五传弟子五位百法五体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与六腑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除三焦外,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表里(腑为表,脏为里)。
中医中脏腑表里的联系如下:
1.心与小肠: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心阳温煦促进小肠的化物。
2.肺与大肠:肺主肃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有利于肺的肃降。
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以降为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4.肝与胆: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排泄,胆汁可以涵敛肝阳、肝气;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5.肾与膀胱:肾的气化促进膀胱的贮尿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