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教案集:1.专题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关系

〖专题〗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关系(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核素、同位素的概念(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了解质量数,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1.原子结构原子核(1)组成: 原子(A Z X) 核外电子数Z 个(2)符号:A Z X c d 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 的原子.2.几个量的关系(X A Z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同位素(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 2O 和D 2O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4.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 原子结构及离子结构中各种基本微粒间的关系中子数(A-Z)个质子数Z 个2.同位素及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构成一般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及核外电(1子构成。
氢原子H)子。
特殊,原子核内没有中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与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无关。
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不少于元素有天然同位素存在,故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数。
2.与质量有关的概念易于混淆,要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区别。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本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物质结构⎪⎩⎪⎨⎧晶体结构化学键及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
2.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涵义。
5. 理解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6.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7. 掌握几种晶体类型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3. 三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 知识分析:1. “六种量〞及其涵义〔1〕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个数,也称为原子序数,它是决元素品种的重要因素。
〔2〕中子数:即原子核内中子个数。
当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便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
〔3〕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于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是阳离子,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微粒为阴离子。
〔4〕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之和为质量数,用“A 〞表示。
由于电子质量忽略不计,质量数可以近似地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5〕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某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C 12原子质量121的相比照值。
初中化学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O 168的一个原子质量为kg 2610657.2-⨯,一个C 126的质量为kg 2610993.1-⨯ O 168的相对原子质量〔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意义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它的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总和。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O Ar759.999949.15⨯=%+037.09991.16⨯%+204.09992.17⨯%注:我们在题中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此求得的结果称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如: 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759.9916⨯=%037.017⨯+%204.018⨯+%2. 晶体类型与化学键、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由上可知:① 离子晶体〔或离子化合物〕一含离子键。
元素周期律复习习题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课学习目标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概念,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了解键的极性。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原子组成与结构[习题1]有关1735Cl-粒子,回答下列问题:(1)所含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
(2)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
(3)它与1735Cl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
[习题2]R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B.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其原子质量与612C原子质量之比约为(m+n)∶12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n的原子可能是R原子的同位素二、化学键[习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HCl 溶于水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习题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 ∶∶∶N ∶B.H ∶∶HC.H +[∶O ··∶]2-H + D.Na +[∶Cl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5]对于核电荷数为37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某单质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 B.其碳酸盐易溶于水C.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Al(OH)3溶解[习题6]下列各粒子半径依次增加的是( ) A.Cs +、K +、Mg 2+、Al 3+ B.F 、F -、Cl -、Br - C.Ca 2+、K +、Cl -、S 2- D.Al 、Al 3+、Mg 、K[习题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氯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增强 B.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 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习题8]已知X +、Y 2+、Z -、W 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物质结构和周期律

考点一
3.巧记 10e-、18e-微粒
专题六
10 电子体和 18 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10 电子 体的记忆可以 Ne 为中心: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以 Ar 为中心记忆 18 电子体:
此外,由 10 电子体中的 CH4、NH3、H2O、HF 失去一个 H 剩余部分—CH3、—NH2、—OH、—F 为 9 电子体,两两组 合得到的物质如 CH3CH3、CH3OH、H2O2、N2H4、F2 等也 为 18 电子体。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 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由于中子不带 电,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外电子数;原子结构中的核电荷数(Z)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而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决定了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即质量数 (A)=质子数(Z)+中子数(N)。 (2)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
(2)B、D 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 A 含有 18 个电子,C 含有 10 个电子时,则 B 为 O2、A 为 H2S、C 为 H2O、D 为 S。
(3)一种四核含 18 电子的分子为 H2O2, C 是一种含有 10 电子的 微粒,则 C 为 H2O。D 是一种气态单质分子,则 D 可能为 N2, 那么 A 为 N2H4。
考点一
解析
专题六
本题以科技知识为背景,重点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等概念,同分异构体一般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H2和D2为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无机物,A错误;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16
O、17O、18O 互为同位素,H16 H17 H18 2 O、 2 O、 2 O 既不互为同位素,
原子结构---化学键

6、同位素
(1)定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 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特性: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 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在天然存在的某种 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 素的原子含量是不变的。
答案:C
例2.(全国)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
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
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元素位于IIIA族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
二、化学键
1、定义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
点题剖析
例1:(上海)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
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分析点拨:3He的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3,则 中子数为1,4He的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4,则中 子数为2,故3He与4H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He 的两种同位素,但3He比4He少一个中子。
又例如:Na+与 F-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因为 核电荷数11Na+ > 9F- ,所以离子半径:F- > Na+。
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阳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 > 原子半径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H-、Li+、Be2+(与He) O2-、F-、Na+、Mg2+、Al3+(与Ne) S2-、Cl-、K+、Ca2+(与Ar)
同位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互关系

【20】 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1.原子的组成原子(A Z X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个核外电子子决定同种元素的不同原个中子决定元素种类个质子原子核Z Z A Z )((1)原子一般表示为:A Z X 的形式。
A 代表质量数,Z 代表质子数,X 代表元素符号。
它们间如下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是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之和。
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质量数可以近似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3)氢原子(11H )中只有质子而无中子,这在所有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2.同位素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大多数元素都存在着同位素原子。
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是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的不同单质;同位素构成的化合物是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H 2O 、D 2O 、T 2O 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中同一元素的几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恒定不变的。
要注意元素与同位素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对同类原子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同位素属于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因同位素的存在,所以原子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
例1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 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 现象()A .O 18P 31Sn 119B .Al 27F 19C 12C .元素周期表中V A 族所有元素的原子D .元素周期表中第1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解析】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原子序数1、原子序数的编排原则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中各组成粒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所以,各元素间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及内部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从3-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的变化。
18号以后的元素,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可见,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渐小,经过稀有气体元素Ne后,从11-18号元素又重复出现上述变化。
如果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
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一般不比较稀有气体与其它原子半径的大小。
③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半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例如,粒子半径:H->H>H+;Fe3+<Fe2+。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看,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O、F不显正价);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1价递增至+7价;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从11-17号元素,也有上述相同的变化,即: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至+7价的变化;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2011高考化学复习专题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3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专题目标】1.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长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经典题型】题型一:几个量的关系(AZ X)例1 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 2+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则m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mol n A A m )8(16+-+ B. mol n A A m)10(16+-+C. (A-n +2)molD. mol n A Am)6(+-点拨: 由A →M →n →N 规律总结: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巩固:1 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53g 碳酸钠中含N A 个CO 32-B 0.1molOH -含N A 个电子 C 1.8g 重水(D 2O )中含N A 个中子D 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中含N A 个氧原子题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及电子排布的规律运用 例2 写出10电子的微粒的化学式指出5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点拨:10电子的稳定结构→Ne →以Ne 为中心→左右移动54号元素是第5号0族元素→回答的是53号→前推一位 规律总结: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的规律很强:2、10、18、36、54、86、118相隔二个8、二个18、二个32;8、18、32就是该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
阴、阳离子的稳定结构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 R 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
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 2O 42-、②RO 4-、③R 2O 32-、④RO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答案: 1.射线 放射性元素 83 小于83 天然放射 2.氦 穿透 电离作用 高速电子流 电磁波 穿 透能力 电离作用 3.氮 p 查德威克 n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知识点1 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 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2)放射性元素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原子序 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原子 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2.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实际上是________原子核, 其________能力最弱,________最强;β射线是________, 它的速度最大;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________,波长极短, 它的________最强,________最小。
3.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__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质子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发现了中子,中子用符号 ________表示。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2.三种放射线的性质
种类 比较项
本质 带电荷量
质量 速度
α射线
高速氦核流 2e 4mp 0.1c
β射线 高速电子流
-e
0.99c
γ射线
光子流(高频 电磁波) 0
静止质量为 零 c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种类
比较项 偏转情况
贯穿本领
对空气的电离 作用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3)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 象,揭开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序幕。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知识点2 射线到底是什么 1.放射线的研究 (1)让放射线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射线在电场或磁场 中的偏转情况研究其性质。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对应训练* 1.将α、β、γ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中,下列射线偏转情况中正确的是
()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
向心力 qvB=mrv2,半径 r=mqBv,因 mα≈7 300mβ,速度、
图19-1-1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2)把样品放在铅块的窄孔里,在孔的对面放着照相底 片,在没有电场或磁场时,发现在底片上正对孔的位置感 光了。若在铅块和底片之间放一对电极或加上磁场,使电 场方向或磁场方向跟射线方向垂直,结果在底片上就会有 三个地方感光,说明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射线分为三束, 而且这些射线中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如图19-1-1所 示。从感光的位置可以知道,带正电的射线偏转较小,这 种射线叫α射线;带负电的射线偏转较大,这种射线叫β射 线;不偏转的叫γ射线。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然放射性及其规律。 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 3.知道原子核的组成,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量数之间的关系。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2)中子的发现 卢瑟福发现质子后,预言核内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 并给这种还未“出生”的粒子起了一个名字叫“中子”。 卢瑟福的预言十年后就变成了现实,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 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含有中子,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于质 子的质量。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4.原子核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中X为________ 符 号 , 上 角 表 A表 示 核 的 ________, 下 角 标 Z表 示 核 的 ________。
5.具有相同________数而________数不同的原子核, 互称为同位素。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________)、 氘(________)、氚(________)。
电量相差不多,故 rα≫rβ,因此 A 正确,B 错误;带电粒
子垂直进入电场时做类平抛运动,偏转距离
y=12at2来自=1 2×qmE×vl22,因 mα≫mβ,故 yα≪yβ
γ 射线不带电,在电场、磁场中均不偏转,故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A、D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知识点3 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结果从氮核中打 出了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量与质量,知道它是氢 原子核,把它叫做质子。符号p或 H。以后又从氟、钠、 铝等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所以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 部分。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三种射线的区分方法。 2.体验质子、中子的发现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激发探究科学的热情,培养热 爱科学、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1.物质发射________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 的元素称为________。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________的元 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________的元素,有的也能 放出射线。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做 ________现象。
在空气中的径 迹
α射线
偏转 穿透能力最 弱用纸能挡
住 最强
粗、短、直
β射线
与α射线反 向偏转
穿透能力较 强穿透几毫 米厚的铝板
较弱
细、较长、 弯曲
γ射线
不偏转 穿透能力最 强穿透几厘 米厚的铅板
最弱
最长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例1】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
C三束,如图19-1-2所示,其中
()
A.C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
B.B为比X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
C.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
D.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
第十九章 原子核
图19-1-2
物理
选修3-5 物理·人教版
【答案】C 【解析】根据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 A射线向电场线方向偏转应为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射线, 所以是α射线;β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所以是γ射线;C射 线在电场中受到与电场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应为带负电的 粒子,所以是β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