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点与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马点与中考试题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识别“费马点”思路快突破

解题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解题的能力因素、解题的经验因素和解题的非智力因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题基本功.可见解题的知识因素是第一位的,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从解题的知识因素上关注两道中考题的思路获取.

例1 (2010湖南永州)探究问题:

(1)阅读理解:

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

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

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

(2)知识迁移:

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 =PA.

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

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

第二步:在BC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P′A+;

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3)知识应用: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

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

思路探求:(2)知识迁移①问,只需按照题意套用托勒密定理,再利用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将所得等式两边都除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即可获证.

②问,借用①问中对于费马点的定义结论容易获解. (3)知识应用,模仿(2)的图形,先构造正三角形,由(2)中的结论,再计算AD即为最小距离.

简解:(2)①证明:由托勒密定理可知PB·AC+PC·AB=P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 AB=AC=BC

∴PB+PC=PA

②P′D AD

(3)解:如图,以BC为边长在△ABC的外部作等边△BCD,连接AD,则知线段AD的长即为△ABC的费马距离.

∵△BCD为等边三角形,BC=4,

∴∠CBD=60°,BD=BC=4.

∵∠ABC=30°,∴∠ABD=90°.

在Rt△ABD中,∵AB=3,BD=4

∴AD=5(km)

∴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为5km.

点评:此题集阅读理解、创新探究、实际应用于一体,题型新颖别致,综合考查自主探究、创新应用能力,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命题者设置成递进式问题,后续问题的思路获取、求解都靠对上一结论的解读、利用,这也是近年“课题学习”考查的一大风向,值得重视.

如果说例1只是以“费马点”为课题学习的素材进行了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的费马点,我们补充几点:

(1)平面内一点P到△ABC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

特殊三角形中:

(2)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 AB,BC,CA,为边,向三角

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

1,ACB

1

,BCA

1

,然后连接AA

1

,BB

1

,CC

1

,则三线交于

一点P,则点P就是所求的费马点.

(3)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所求.

(4)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可见,永州卷这道考题对于费马点只是以课题学习为问题载体,考得比较直截了当;巧合的是2010年福建宁德一道考题对这个知识考查显得隐蔽了,请看:

例2 (2010福建宁德)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E 是等边三角形,M 为对角线BD (不含B 点)上任意一点,将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EN 、AM 、CM .

⑴ 求证:△AMB ≌△ENB ;

⑵ ①当M 点在何处时,AM +CM 的值最小;

②当M 点在何处时,AM +BM +CM 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AM +BM +CM 的最小值为13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思路探求:⑴略;

⑵ ①要使AM +CM 的值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需设法将AM +

CM 转化为一条线段,连接AC 即可获取;

②要使AM +BM +CM 的值最小,由例3积累的知识经验:点M 应该是△ABC 的费马点.由例3中(2)的求解示范,只要连接CE 即可获得CE 为AM +BM +CM 的值最小.这样获到M 点至少帮助我们在思路获取上提高了效率.理由说明供助于第(1)问的全等获得BM=BN ,将三条线段转化到CE 上去,问题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⑶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过E 点作EF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F .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BF =2

3x ,EF =2

x .在Rt △EFC 中,由勾股

定理得(2

x )2

+(

2

3x +x )2

=(

)2

1

3+,解得即可.

简答:⑴略;

⑵①当M 点落在BD 的中点时,AM +CM 的值最小. ②如图,连接CE ,当M 点位于BD 与CE 的交点处时,

AM +BM +CM 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连接MN.由⑴知,△AMB

∴AM =EN .

∵∠MBN =60°,MB =NB , ∴△BMN 是等边三角形. ∴BM =MN .

∴AM +BM +CM =EN +MN +CM .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EN +MN +CM =EC 最短

∴当M 点位于BD 与CE 的交点处时,AM +BM +CM 的值最小,即等于EC 的长.

⑶过E 点作EF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F ,∴∠EBF =90°-60°=30°.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BF =

2

3

x ,EF =2

x .

在Rt △EFC 中,∵EF 2+FC 2=EC 2,∴(2

x )2+(2

3x +x )2=(

)2

1

3+.

解得,x =

2

(舍去负值).∴正方形的边长为2

.

F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