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ppt课件

《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 集》等出版。1992年又有8册《孙犁文集》出版。
201302271055
14
宗璞
(1928—)
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
家。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 京。抗战胜利后次年入南开 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 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1948 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 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 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 梦》、中篇《三生石》、 《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 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 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 卷本《宗璞文集》。
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 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 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
选》、《致橡树》、散文集 《心烟》。
201302271055
13
孙犁
(1913—2002)
受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作品很
《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新时期以来,有以
散文为主的文集《秀露集》、《澹定集》、《耕堂杂录》、
[点击作者后的圆点可以了2解013作0227者105简5 介]
9
作业:
继续阅读全文,预习 下一单元课文。
201302271055
10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后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 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刘锡庆
泉州市城东中学 陈良惠 制作
201302271055
1
作者简介

老舍散文赏析ppt课件

老舍散文赏析ppt课件
17
老舍此时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 内容方面: • 有谈及其对济南、青岛的风光的感受 • 有谈其饮食起居 • 有谈生活的所见所感 • 有谈读书和写作 • 有谈鸽子、小麻雀等小动物
18
• 主题方面: • 首先,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如《避暑》、《暑避》、《等暑》 • 其次,对政府黑暗统治的揭露。 • 如1936年6月16日发表在《宇宙风》第19期
• 最后,记“文协”的成立及活动。
23
• “明亮激昂”时期:
• 第三个时期是指1949年建国后到1966年8 月24日老舍与世长辞时期的散文。作品主 要是歌颂新中国的新面貌,表现其对新社 会新气象的热爱,“明亮激昂”是这个时 期的主要风格。
24
• 主要的散文有:
• 《我热爱新北京》、《北京的春节》、《百花齐 放的春天》、《大地的女儿》、《北京》、《新 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新疆半月记》、《要 热爱你的胡同》、《宝地》、《养花》、《白石 夫子千古》、《祭王统照先生》、《贺年》、 《悼于非闇画师》、《猫》、《梅兰芳同志千 古》、《内蒙风光》、《敬悼我们的导师》、 《记忆犹新》、《南游杂感》、《春来忆广州》 等。
21
• 老舍在《八方风雨》一文中主张:
• “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我以为, 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 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我是个国民,我 就该尽力于抗战;我不会放枪,好,让我 用笔代枪吧。”
22
• 首先,怀人抒情的散文。 • 如《我的母亲》, • 其次,记事、记游的散文。
• 再次,杂感小品文。
• 老舍是满族人,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贫民家 庭。
2
• 父亲是满清皇城的一名护军。每月三两饷 银。老舍出生的第二年,八国联军侵入北 京,父亲战死。联军搜城时,老舍被打翻 的箱子倒扣着睡得很熟,因而脱险。从此, 一家人靠着母亲零售劳力来养活。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PPT课件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PPT课件
• 一问一答,貌似平淡,实则蕴含丰富的潜台词。问者 充满关心,答者满怀无奈——“老光棍”一个,几十年 来孤独一人,何有“家”可言,老王只好用“住那儿多 年了”来搪塞过去。
.
10
• 赏析以下语言:
•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 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 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 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
• (一)
• ① 冯歪嘴子
• ② 祖父借给冯歪嘴子房子居住,帮其渡过难关。
• ③ 通过“祖父答应了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 里去暂住”,‘我’从祖父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宽厚 待人。通过“祖父回头就跟我说:‘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 多说话的。’和“祖父说:‘你没看A的眼泪都要掉下来 了吗?冯歪嘴子难为情了。’我学到了对别人说话要注意 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别人,多替别人着想。
• 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
的牵挂。
描写的角度:动作、心理
• 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
上,……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
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
危险,她大叫着追蛇。……小姐姐举起茶
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
冲向路边水沟。描写的. 角度:动作、神态描写
5
• 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
• 示例:从文中“有二伯很喜欢和雀子说话,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中可以看出有二伯是 个性格古怪、孤僻的人。
• (四)①祖父_。(1分)
• ②示例:“遇到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可以看出祖 父是一个慈祥、风趣的人;看到胡家打团圆媳妇,“祖父 到老胡家去说了好几回”可以看出祖父是个善良的人。

《散文语言赏析》课件

《散文语言赏析》课件

04
散文语言的文化内涵
语言中的文化积淀
01
02
03
文化传承
散文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信息,反映了民族的 历史、传统、习俗等,是 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价值观
散文语言体现了作者的文 化价值观,通过语言可以 理解作者对人生、社会的 态度和看法。
文化交流
散文语言在不同文化间架 起桥梁,使读者能够领略 不同文化的魅力,促进文 化交流。
语言的音乐性
总结词
音乐性是散文语言的一种高层次特征, 它通过语言的节奏、音韵、语调等要素 的综合运用,创造出一种类似于音乐的 美感和艺术效果。
VS
详细描述
在散文中,作者通过精心构思和巧妙运用 语言的各种要素,使作品在节奏、音韵、 语调等方面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形成 一种类似于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音 乐性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加深 刻、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借代与夸张
借代
借代是用一个事物的某一特征来代替该事物的修辞手法。例如,“那个穿红衣服 的女孩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这里用“红衣服”来借代那个女孩。
夸张
夸张则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强调其某一方面的修辞手法。例如,“他 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所有人都为之陶醉。”这里用“天籁之音”来夸张地形容 他的歌声。
语言中的地域特色
方言表达
风土人情
散文中常常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 表达,这些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使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
散文中描述的风土人情也具有地域特 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和社 会风貌。
自然景观
散文语言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常常与地 域特色紧密相连,通过语言展现出各 地的独特风光。
语言中的时代印记

朱自清散文《背影》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分析课件PPT模板

朱自清散文《背影》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分析课件PPT模板

作品鉴赏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 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 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 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 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 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 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 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 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作品简介
作品影响
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 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 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 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章 中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思想意义。它的出 版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 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
朱八
背影 自 清


汇 报
必 学
人 :

XXX

目录
壹 作品鉴赏 贰 作者简介 叁 作品简介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散文阅读与鉴赏(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散文阅读与鉴赏(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 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 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其次还要注意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 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二、透析写作手法
第二讲 散文阅读与鉴赏
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一、理清散文的线索与脉络
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以作者的认识和感情 为线索的,有以故事情节展开为线索的,有与主题相 关的某事物为线索的。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 “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 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 《爷爷的芦笛》以芦笛的乐声为线索。
如冰心的《红莲》中的描写就使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毫不动摇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透析写作手法
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 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针对散文阅读,考试中常考题型,如: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 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析 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 感情 典型题例:本段/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 中具体例子分析它的作用。 答题模式:本段/本文主要运用了( )表现手法,例如: 举文中相应表达方式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结合例 子填上对应表现手法的作用)
如高尔基的《海燕》: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 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 飞翔!?

鉴赏散文的形象(公开课版)剖析课件

鉴赏散文的形象(公开课版)剖析课件

自然形象
自然描绘的方式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 将自然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
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自然形象的特点
自然形象通常具有象征意义和审 美价值,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
鸣和思考。
自然形象的作用
自然形象是散文表达情感和意境 的重要手段,通过自然形象的描 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 境,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CHAPTER 02
散文的形象表达
人物形象
人物描绘的方式
通过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等方式,生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 内心世界。
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是散文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 手段,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传 达作者对生活、社会、人性的看法和 思考。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鲜明的个 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 者的共鸣和思考。
对比不同作家的作品,分析其语言风 格、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异同,有 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鉴赏,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和评价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审美表达能力,能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感 受美、创造美,提升个人的审美境界。
品味语言
关注散文的语言特点,如修辞 手法、用词选择和句式变化, 可以深入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和情感色彩。
体会意境
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散文所 营造的意境和氛围,能够更深 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散文鉴赏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主题不明确
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有助于明确散文的主
题。
散文鉴赏的拓展与提高
深入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对未来学习与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建议
加强对现代诗歌散文的阅读和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和审美水平;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现代诗歌散文的内 涵和价值;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和文化的发展,了解新的 文学现象和趋势。
展望
未来,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现代诗歌散文将会 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 地位。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学习,推动现 代诗歌散文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尊严和爱情的追求。来自散文部分《背影》
作者朱自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子 之间的深情和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荷塘月色》
作者朱自清,描述了夏日荷塘的美景,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讲述了自己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了 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爱的感激。
06
现代诗歌散文创作技巧
VS
流派
现代诗歌的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意象主义等。这些流派都有 其独特的风格和追求,如象征主义追求诗 歌的隐喻性和音乐性,表现主义则强调表 现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02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语言与意象分析
语言风格
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如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以及语言的节奏、韵律等。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诗歌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自由体诗、新格律诗, 到后来的朦胧诗、先锋诗等,现代诗歌的流派和风格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 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现代诗歌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现代诗歌可以根据其表现手法和风格分为 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等。自由诗以自 由的形式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格律诗 则强调语言的音乐性和视觉性,散文诗则 将诗歌与散文相结合,表现生活中的点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鉴赏
近年来,散文逐渐在中考阅读中占 据重要地位,而同学们对于散文阅读能 力的欠缺也逐渐暴露出来。其实,散文 阅读并不难,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 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 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 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 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 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Leabharlann 常见特色: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
表现手法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臵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
四、语言特色:
1、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生 动,感人,富有表现力。 2、精炼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 切感人等等。 常见题型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①解释在语境中的含义;②,结合语境或主 题思想来回答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 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 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返回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 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 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 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 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 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 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 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 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 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返回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就是指散文的取 材比较自由,形式比较随意。但 无论如何自由,它都为了表现一 个主题思想,也就是“神不散”
阅读鉴赏散文的方法
1、找“要素” 2、理顺序
3、抓线索 4、品情感
5、析哲理
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 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 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 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 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具体技法
散文的赏析无非就是把握作品的主题,感受作品 的语言和形式美
1.捕捉线索:
⑴文章的题目 如《背影》
⑵游踪或见闻感受 (游记类散文一般以 为线索)如《阿里山纪行》 ⑶情感 (尤其是文章作者情感出现波 动的) 如《白杨礼赞》《荔枝蜜》
二、把握主旨
①情感性强并显示全文基调或变化的句子;
如《白杨礼赞》”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返回
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 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 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 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 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 知其所以然。
返回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 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 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 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 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 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 为线。总之,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 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 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接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灵活自由
修辞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
表达感情更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有气势,突出强 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 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
表达方式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揭
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寄托感情;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 设臵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 细节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 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 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 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 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 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 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 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 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 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 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 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 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 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 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 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 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 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返回
②文中多次出现的句词; ③抒情、议论句,尤其是议论的句子 ④虚写(想象或联想)的部分 如《荔枝蜜》 ⑤事情的发展叙事散文中比较多见 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 ③象征; ④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⑤“物”的形 象。
三、写作手法:
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