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秀 讲课文档

第四页,共2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标清.flv 思考: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否都可循环?
第五页,共22页。
(二)碳循环
据图分析: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 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请同学们用关键词、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结果。
第六页,共22页。
(1)A、B、C、D各是什么生物? (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第十九页,共22页。
(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表示。
(4)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种类有
第二十页,共22页。
。用箭头在图上 。
答案:(1)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腐生细菌、真菌等
(2)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分解 者的呼吸作用⑤燃烧 (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 (4)腐生细菌、真菌等
(1)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2)关注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第三页,共22页。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概念中“物质”和“生态系统”分别是指
什么?
3.物质在什么与什么之间循环? 4.物质循环的特点。
(四)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量流动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物质循环
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物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在生物群落中流动渠道都是食物链(网);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标清.flv 思考: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否都可循环?
第五页,共22页。
(二)碳循环
据图分析: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 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请同学们用关键词、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结果。
第六页,共22页。
(1)A、B、C、D各是什么生物? (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第十九页,共22页。
(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表示。
(4)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种类有
第二十页,共22页。
。用箭头在图上 。
答案:(1)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腐生细菌、真菌等
(2)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分解 者的呼吸作用⑤燃烧 (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 (4)腐生细菌、真菌等
(1)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2)关注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第三页,共22页。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概念中“物质”和“生态系统”分别是指
什么?
3.物质在什么与什么之间循环? 4.物质循环的特点。
(四)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量流动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物质循环
以无机物的形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物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在生物群落中流动渠道都是食物链(网);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详解演示文稿

第9页,共33页。
氮的固定:
固氮方式
发生条件
在闪电等高能量作用下,N
大气固氮 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生物固氮
有固氮能力的生物将游离态 氮固定为氮的化合物。
人工固氮
高温、高压、催化剂下使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
第10页,共33页。
氮循环示意图
第11页,共33页。
大气中N2
①
②
③
⑨
④
⑤ 尿素及动
NO3⑧-
植物遗体 ⑦
⑥ 土壤中的微生物
NH3
NO3-
氮素化 肥
第12页,共33页。
()
三 硫 循 环
第13页,共33页。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
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 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份,是构
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
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
修详解演示文稿
第1页,共33页。
优选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
版必修
第2页,共3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 道进行循环流动的。
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 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
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 O、N、P、S等基本元素。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 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第5页,共33页。
物质循环的主要2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
氮的固定:
固氮方式
发生条件
在闪电等高能量作用下,N
大气固氮 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生物固氮
有固氮能力的生物将游离态 氮固定为氮的化合物。
人工固氮
高温、高压、催化剂下使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
第10页,共33页。
氮循环示意图
第11页,共33页。
大气中N2
①
②
③
⑨
④
⑤ 尿素及动
NO3⑧-
植物遗体 ⑦
⑥ 土壤中的微生物
NH3
NO3-
氮素化 肥
第12页,共33页。
()
三 硫 循 环
第13页,共33页。
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
和生物体中,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 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份,是构
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循环还与生命活
动紧密相联。亿万年来,在地球的生物圈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
修详解演示文稿
第1页,共33页。
优选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三节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
版必修
第2页,共3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 道进行循环流动的。
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 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
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 O、N、P、S等基本元素。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 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第5页,共33页。
物质循环的主要2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
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A A1 A2
不变蓝 产生砖红色沉淀
B B1
变蓝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 淀粉
组序 土壤处
理
1组 2组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3组 灭菌 较干燥
4组 不灭菌 较干燥
实验组
实验 设计
对照组
自变量
案例1 微生物能分解 落叶使之腐烂
对土壤高温处理
对土壤不做 任何处理 土壤中是否 含微生物
案例2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A烧杯中加入30 mL 土壤浸出液 B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 溶液中是否含有分解 淀粉的微生物
实验 现象
结论 分析
在相同时间内 实验组落叶腐 烂程度小于对 照组 微生物对落叶 有分解作用
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2020/8/16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 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
化学元素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圈
全球性
反复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CO2
碳循环 气温
CO2 海平面
逐级递减
反复 单方向
动力
同时进行
载体
灭菌
土壤微生物的有无
分解淀粉 蒸馏水
项目 形式 特点 范围
联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光能→化学能→热能
化学元素 (无机物→有机物→无机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Hale Waihona Puke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
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
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
力
图 示
项目 实验假设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练习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 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
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D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B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练习
3、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 )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练习:
例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
B、C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
分?
C
D
A
B
C为生产者 B为分解者 A为消费者 D无机环境
C
C
辨图要点:
D
D
A
BA
B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 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 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把握概念:
1:概念中的物质是什么?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物质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循环?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
单向的。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指向无机环境 (传递),而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 (传递) 。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
1.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 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甲为消费者
2.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 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1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1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eede9b6bd97f192379e96d.png)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
各代表( A )
大气中的CO2
丙
甲
乙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 O、N、P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 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范围指的是生物圈。 *所指物质主要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所指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 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2、右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碳的流 动方向。
*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A
B
(用字母表示)
C
A
D
E
D
E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
各代表( A )
大气中的CO2
丙
甲
乙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 O、N、P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 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范围指的是生物圈。 *所指物质主要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所指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 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2、右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碳的流 动方向。
*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A
B
(用字母表示)
C
A
D
E
D
E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演示文稿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演示文稿
学习新课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 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注意:
(1)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O、N、P、S等基本元素。
声信息
声信息
这种颜色的叶子不能吃了,我们也 该休眠了
2、化学信息:可以传递的化学物 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 物的性外激素。
化学信息主要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 物以及性外激素等,有种内信息素(外 激素)和种间信息素(异种外激素)之 分。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
炫耀 这种行为多见于水鸟。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周而复始进行循环。
(3)循环过程中物质不会增加也 不会减少,以一种形式转变为另 一种形式。
大气中的CO2
微
呼
呼光
生
吸
物
作
吸合 作作
燃
的
用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什么是信息?
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 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4、营养信息
1、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 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 的信息。
物理信息可分为:①光信息 ②声信息
2.危害:
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 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学习新课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 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注意:
(1)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O、N、P、S等基本元素。
声信息
声信息
这种颜色的叶子不能吃了,我们也 该休眠了
2、化学信息:可以传递的化学物 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 物的性外激素。
化学信息主要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 物以及性外激素等,有种内信息素(外 激素)和种间信息素(异种外激素)之 分。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
炫耀 这种行为多见于水鸟。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周而复始进行循环。
(3)循环过程中物质不会增加也 不会减少,以一种形式转变为另 一种形式。
大气中的CO2
微
呼
呼光
生
吸
物
作
吸合 作作
燃
的
用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什么是信息?
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 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4、营养信息
1、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 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 的信息。
物理信息可分为:①光信息 ②声信息
2.危害:
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 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秀课件(共26张PPT)

再次说明物质循环具有___全__球__性__的特点
低碳生活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生 二、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态 系 统 的 物 质 循 环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课后检测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c 错误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化学元素
任务一:构建一个碳循环简图
生产者
消费者
大气中的CO2
分解者
碳循环的过程
分 解 者 的
光 合 作 用
分
解
捕食
作
用
硝化细菌
大气中的CO2库
化
能光
呼
呼
合合 吸
吸
分 解 作 用
成作用 作用
作 用
作 用
生产者 摄食 消费者
燃 烧
分解者
化石燃料
思考: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形 以有机物为载体
化学元素
式
(以CO2的形式)
特 单向流动、 点 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范 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Hale Waihona Puke 生物圈联 ①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系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②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若碳循环平衡被打破会出现什么环境
4、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归大气圈的的途径?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循环的主要形式? 6、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渠道?
碳循环要点小结: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低碳生活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生 二、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态 系 统 的 物 质 循 环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课后检测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c 错误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化学元素
任务一:构建一个碳循环简图
生产者
消费者
大气中的CO2
分解者
碳循环的过程
分 解 者 的
光 合 作 用
分
解
捕食
作
用
硝化细菌
大气中的CO2库
化
能光
呼
呼
合合 吸
吸
分 解 作 用
成作用 作用
作 用
作 用
生产者 摄食 消费者
燃 烧
分解者
化石燃料
思考: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形 以有机物为载体
化学元素
式
(以CO2的形式)
特 单向流动、 点 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范 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Hale Waihona Puke 生物圈联 ①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系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②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若碳循环平衡被打破会出现什么环境
4、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归大气圈的的途径?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循环的主要形式? 6、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渠道?
碳循环要点小结: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课件

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如土 壤修复、水体净化等,改 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资源回收利用
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 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 的开采,促进物质循环的 可持续性。
物质循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减缓环境变化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物质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等,可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03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水循 环
总结词
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涉及到水 从地表、大气、生物体等不同来源的吸收、蒸发、降水和径 流等过程。
详细描述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物体之间的水交换。水循 环对于维持地球表面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分析传统农业模式的弊端,如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浪费等; 介绍可持续农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如有机农业、生态农 业、精准农业等;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技 术创新、政策支持、教育培训等。
城市环境治理的案例
总结词
城市环境改善与治理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公开课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物质循环的原理 •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 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 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它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 气候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教版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精品教学PPT1

能量
❖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D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 态系统的物质却是自给自足的 B.现代工业大量煤炭石油的燃烧,打破了生 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引起温室效应 C.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 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4)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
(5)碳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 化石燃料的燃烧。 (6)在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生产者、分解者
说出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
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及箭头abcdefg
的含义。A
A为生产者
ba cB d
B为无机环境 C为分解者
e
g
D为消费者
C
f
D
说出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
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及箭头abcdefg
的含义。
a:光合作用
A
beg:呼吸作用
ba cB d
❖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D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 态系统的物质却是自给自足的 B.现代工业大量煤炭石油的燃烧,打破了生 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引起温室效应 C.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 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4)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
(5)碳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 化石燃料的燃烧。 (6)在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生产者、分解者
说出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
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及箭头abcdefg
的含义。A
A为生产者
ba cB d
B为无机环境 C为分解者
e
g
D为消费者
C
f
D
说出下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
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及箭头abcdefg
的含义。
a:光合作用
A
beg:呼吸作用
ba cB d
人教生物必修3第5章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__C_O_2__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消费者 ,
B为 分解者 。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作用实现
的,C D过程是通过 呼吸 作用实现的,
B
D过程是通过 分解 作用实现的。碳循
环始终与 能量 结合在一起。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_石__油__、__煤__炭__等_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
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D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
器是( B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
CO2增多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如何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呢?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1.CO2增多的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2.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开发新能源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增大绿化面积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范围 生物群落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不正确的是:( C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 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 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 气,请据图回答:
C
D
A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__C_O_2__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消费者 ,
B为 分解者 。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作用实现
的,C D过程是通过 呼吸 作用实现的,
B
D过程是通过 分解 作用实现的。碳循
环始终与 能量 结合在一起。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_石__油__、__煤__炭__等_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
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D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
器是( B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
CO2增多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如何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呢?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1.CO2增多的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2.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开发新能源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增大绿化面积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范围 生物群落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不正确的是:( C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 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 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 气,请据图回答:
C
D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

让PPT进行循环播放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循 环放 映,按ESC键终止”。
21
范围 联系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 的渠道实现的。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除了碳循环你还能说出其他元素的循环吗?
例如 氮循环 硫循环
课堂练习:
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 的方式。
让PPT进行循环播放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循 环放 映,按ESC键终止”。
18
赠送精美图标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1
2
3、应用材料:
思考:
(1)从图中看来,什么条件下,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可 保持基本平衡(大气中CO 2 含量基本稳定)?
(2)哪些活动会打破这种平衡?平衡被打破后会导致 什么后果?
破坏碳循环的平衡
大气中CO 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影响地球能量平衡
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量主要以光的形式到达地 球,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 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 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对光辐射没 有阻碍,但是能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线通过, 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 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对地球上热量逸 散到外层空间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 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做温室效应。
21
范围 联系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 的渠道实现的。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除了碳循环你还能说出其他元素的循环吗?
例如 氮循环 硫循环
课堂练习:
识图作答: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 的方式。
让PPT进行循环播放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循 环放 映,按ESC键终止”。
18
赠送精美图标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1
2
3、应用材料:
思考:
(1)从图中看来,什么条件下,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可 保持基本平衡(大气中CO 2 含量基本稳定)?
(2)哪些活动会打破这种平衡?平衡被打破后会导致 什么后果?
破坏碳循环的平衡
大气中CO 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影响地球能量平衡
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量主要以光的形式到达地 球,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 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 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对光辐射没 有阻碍,但是能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线通过, 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 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对地球上热量逸 散到外层空间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 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做温室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公开课演示文稿
优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公开课
? 问题来了
1.为什么维持生态 系统所需大量物质, 例如氧、水、氮、碳 和许多其他物质,亿 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 活动所消耗完?
2.你能想象,你呼出的CO2会到哪里去了呢?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
(二)特点
具有 循环 性
具有 全球 性(因此又 叫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全球性
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 殃及南极的企鹅?此现象说明什么?
练一练: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
N、P、S等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
本功能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但又具有不
同的特点 C、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循
环利用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物质的循环而循环
练一练:
4、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 下列哪项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
A.氮循环 C.能量流动
B.水循环 D.能量循环
5、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B、C 、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
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两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同时进行,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大气中 的CO2
热能
热能
光合作用
生产者
食物网 食物链
消费者
太阳能
分解者
①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热能 ②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练一练:
3、以下有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
C
找规律:
D
A
B
C为生产者,
1、首先双箭头的两端分别是生 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
2、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分都有 箭头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库。
D大气中的CO2库 B为分解者, A为消费者
3、除了大气中的CO2 库外,其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成分都
有箭头指向的为分解者。
6、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
的是 ( )
时期 碳吸收量(Kg C.a-1) 碳释放量(Kg C.a-1)
A 1.20×1014[来源:学+科+
网]
B
1.20×1014
1.20×1014 1.26×1014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光__合__作用实现的, 碳的释放主要是通_呼__吸_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_A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原因是_碳__吸__收__量__等__于_碳__释__放__量________ 。
2、危害
气温升高 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洁净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 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
二、物质循环的概念
(一)概念的 理解
物质:组P、成S生等物元体素的C、H反、O、N、
循环途径: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复
范围:生物圈
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思考与讨论(结合图5-11):
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 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3、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 论结果。
一、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
要以( CO2)和 (碳酸盐)形式存在。
图5-11
化石燃料
2、碳主要通过
(光合作用 )从无
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循环性
全球性
3、碳在生物体内以( 含碳有机物 )形式存在。
4、碳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 化石燃料的燃烧 )返回到无机环境。
5、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CO2 )形式进行
循环。
练一练: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
7、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
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知识总结:
举例:碳循环 物 质 循 概念、特点 环
循环形式 温室效应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无机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8、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 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动动手:建立一个碳循环简图(用箭头和文字)
生产者
呼
光
吸
合
作
作
用
用
大气中的CO 2
消费者
分解者
遗体残骸、排遗物
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乱砍滥伐森林, 这些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CO2释放增加,吸收减少,
打破碳循环的平衡。
形 成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 1、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优选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公开课
? 问题来了
1.为什么维持生态 系统所需大量物质, 例如氧、水、氮、碳 和许多其他物质,亿 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 活动所消耗完?
2.你能想象,你呼出的CO2会到哪里去了呢?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
(二)特点
具有 循环 性
具有 全球 性(因此又 叫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全球性
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 殃及南极的企鹅?此现象说明什么?
练一练: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
N、P、S等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
本功能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但又具有不
同的特点 C、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循
环利用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物质的循环而循环
练一练:
4、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 下列哪项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
A.氮循环 C.能量流动
B.水循环 D.能量循环
5、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B、C 、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
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两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同时进行,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大气中 的CO2
热能
热能
光合作用
生产者
食物网 食物链
消费者
太阳能
分解者
①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热能 ②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练一练:
3、以下有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
C
找规律:
D
A
B
C为生产者,
1、首先双箭头的两端分别是生 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
2、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分都有 箭头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库。
D大气中的CO2库 B为分解者, A为消费者
3、除了大气中的CO2 库外,其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成分都
有箭头指向的为分解者。
6、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
的是 ( )
时期 碳吸收量(Kg C.a-1) 碳释放量(Kg C.a-1)
A 1.20×1014[来源:学+科+
网]
B
1.20×1014
1.20×1014 1.26×1014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光__合__作用实现的, 碳的释放主要是通_呼__吸_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_A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原因是_碳__吸__收__量__等__于_碳__释__放__量________ 。
2、危害
气温升高 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洁净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 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
二、物质循环的概念
(一)概念的 理解
物质:组P、成S生等物元体素的C、H反、O、N、
循环途径: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复
范围:生物圈
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思考与讨论(结合图5-11):
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 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3、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 论结果。
一、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
要以( CO2)和 (碳酸盐)形式存在。
图5-11
化石燃料
2、碳主要通过
(光合作用 )从无
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循环性
全球性
3、碳在生物体内以( 含碳有机物 )形式存在。
4、碳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 化石燃料的燃烧 )返回到无机环境。
5、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CO2 )形式进行
循环。
练一练: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
7、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
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知识总结:
举例:碳循环 物 质 循 概念、特点 环
循环形式 温室效应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无机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8、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 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动动手:建立一个碳循环简图(用箭头和文字)
生产者
呼
光
吸
合
作
作
用
用
大气中的CO 2
消费者
分解者
遗体残骸、排遗物
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乱砍滥伐森林, 这些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CO2释放增加,吸收减少,
打破碳循环的平衡。
形 成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 1、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