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与创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府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寻租设租关系呢? • 首先,与政府行为的范围有关。 • 寻租活动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直接有关,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越广,寻祖的可能性 越大。 • 与完全竞争巾场理论一样,“规范化的政 府行为”也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抽象,现实 生活中政府行为的范围很难局限于此,个 中原因很多 。
(6-5)
(W0-W1)+M>B(1/P-1)
(6-5)
(6-5)式中的左边是设租的私人成本, 它由薪水损失((W0-W1)和惩罚损失 M两部分组成。(6-5)式中的右边就 是设租诱因,它是由一定概率计算的设租 者的私人收益。设租诱因取决于查处概率 P和额外收益B,前者与诱因成正相关关 系,后者与诱因成负相关关系。假定查处 概率P是个常量,则设租诱因直接取决于 额外收益B的大小。
• 其次,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有关。 • wk.baidu.com大量的案例看,政治家们来自企业的竞 选经费与企业获得的工程承包额之间呈强 相关关系。
• 最后,与政府行为所受的约束程度有关。
• 软政权(Sfot Political Power )
• 三、寻租、设租活动的治理(反寻租策略) • 现实生活中不少情况往往是权力个体利用 职责诱导人们前来寻租,因此,欲反寻租 必先反设租。 • 设租活动的产生源于权力个体可以利用职 责谋取契约收入(薪水)之外的额外收 益.因此反设租活动的基本思路应是使设 租者的私人成本超过私人收益。

价格
• • • • • • • • •
P
A
C
B
E
DD
O Q2 Q1 数量

垄断的社会成本
• 第二节 设租行为 • 一、设租的概念 • 寻租活动是政府干预的产物,没有政府干 预就没有寻租活动。所以设租与寻租是紧 密联系的,没有设租行为,也就不可能有 寻租活动。 • 所谓设租是指在政府干预经济的过程中, 拥有权力的个体通过造成一种环境,从而 获取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
• 现代寻租理论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运用博 弈论来分析寻租者与设租者之间既得利益 的形成机理。寻租—设租关系作为一种特 殊的经济利益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种合 作博弈((copperative game)关系.
• 寻租-设租关系的形成,需要解决如下三个 问题: • 第一,要解决有租可寻的问题。 • 第二,要解决双方如何达成协议的问题。 • 第三,要解决风险的分担问题。
寻租理论
• 寻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 一理论把经济学的视野从生产性的寻利活 动拓展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由于寻租 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权钱交易 问题,因而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政府行为的 认识。任何寻租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政府 干预,所以寻租与设租往往是互为因果关 系。
• 一、寻租概念 • 寻租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游说、行贿等活动, 促使权力拥有者帮助自己确立垄断地位, 以获得经济租的活动。 • 寻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正 式提出的,他在1974年公开发表的《寻租 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了由于政府 对外贸的管制而产生的对租金的争夺,并 设计了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和讨论。被 视为寻租理论的里程碑,克鲁格为寻租理 论的鼻祖。
• 寻租—设租关系建立之后,“钱”与“权” 发生易位,行为主体双方都有益、但给社 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作为一种交易关 系,寻租—设租关系与—般的商品交易关 系有很大的差别。
• 寻租-设祖关系实质上是一个既得利益的形 成与分配的过程。所渭既得利益有两层含 义: • 一是指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利益,而且这 种利益的形成是以牺牲人多数人的利益为 基础的; • 二是指这种利益不是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 形成的,而是通过非经济手段获得或维护 的。
• 因为设租和腐败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 利,而政府官员又是权力个体的主要代表, 因而设租与腐败之间没有实质的区别。
• 二、设租成本 • (一)设租活动的经济成本 • 设租活动会诱导人们来寻租,耗费大量的 经济资源,阻碍实物资本的形成; • 同时会引诱别人把努力方向转移到寻租设 租领域中,造成生产领域中人力资本数量 的减少; • 设租活动还会导致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低 效率。
• (二)设租活动的行政成本 • (三)设租活动的道德成本
• 第三节 寻租——设租关系 • 一、合作博弈型寻租——设租关系 • 寻祖活动与设租活动相结合就形成一种 “钱权交易关系”,即寻租-设租关系.在 寻租-设租关系中,有寻租者和设租者这样 两个行为主体,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即 实现某种既得利益的取得或重新分配、但 双力用来交易的载体是不一致的:寻租者 利用的是货币或实物,设租者利用的是既 已掌握或故意没定的权力。
• 寻利与寻租的区别: • 第一,寻利是经济主体通过自身参与市场 竞争而获取“经济租”,这种活动不需要 借助于政府的干预,是由“看不见的手” 引导的;而寻租是经济主体力图使“看不 见的人”不起作用,利用政府这只“看得 见的手”的干预使自己取得特殊垄断地位, 从而获得“经济租”。
• 第二,寻利是物化在生产过程中的,以商 品和劳务的增加为基础,因而其结果有利 于自己也有利于社会;而寻租是游离于生 产过程之外的,是对既定财富量的分配, 因而其结果有利于自己但有害于社会。
• 寻租活动是政府缺陷的表现。一方面,寻 租者要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游说 或疏通关系,这种活动对于寻租者自身极 有效率、但它并不创造新的财富,只是通 过改变要素的产权关系使社会财富成为少 数人的个人利益,因而对社会来说没有效 率。另一方面,寻租活动还会导致政府部 门及官员争权夺利,妨碍公共决策,降低 行政效率,这也是使资源配置扭曲的表现。
• “政治创租”与“抽租”是政府官员供给租 金并且把其中一部分转换成自己收益的两 种方式,也是与寻租者共同分享租金的两 种方式。
公权与私权、公利与私利相互之间有四种对应组合 关系: • 一是以公权谋公利。这是理所当然的,因公权的 设立其目的就是为了公利; • 二是以私权谋公利。这是利他主义的表现,是需 要提倡的道德规范; • 三是以私权谋私利。这是利己主义的表现,只要 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种利己行为是允 许的; • 四是以公权谋私利。这种行为是以损害他人和社 会利益为前提的,会导致巨大的社会成本。
• 二、寻租成本 • 寻租活动是一种竞争活动。这是因为,寻 租不是个别人的活动,尤其是在寻租收益 大于寻租成本的情况下,寻租者众多,足 以形成一个寻租阶层,相互之间展开激烈 的竞争。作为一种竞争活动,本身要付出 一定代价,这种代价构成寻租成本。
• 一)寻租所耗费的费用 • 寻租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主要包括搜寻潜 在经济租信息的成本、对政府官员进行游 说的成本、贿赂有关人员的成本及维持垄 断地位的成本。
• 二、政府行为与寻租—设租关系 • 按照公共选样理论,寻租—设租关系起因于政府 干预市场的行为。常见的有三种:—是通过政府 规制的寻租,如不少行业试图通过政府许可限制 他人进入,以保持垄断地位获取租金;二是通过 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如某些产品在国内畅 销,但原材料需要进口.得到进口配额的厂商就 有机会获取租金;三是通过政府订货的寻租,厂 商为使其生产的产品获得政府订购或承包政府的 公共工程项目而活动,以达到寻求租金的目的。
• 第三,寻利是经济主体以资本投入、技术 发明、制度创新和公平交易等为基本途径, 是公平竞争条件下的“正和博弈”,具有 正的外部效应;而寻租是经济主体以游说、 鼓吹、奉承、哄骗、行贿等为手段,是不 公平条件下的“负和博弈”,具有负的外 部效应。
• 寻租具有层次性,即具有连锁效应或扩散性。 • 假设,一个城市的政府用发放限额营业执照的方 式人为限制出租车的数量,使市场上的出租车数 量少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均衡水平,其结果:出租 车业主可以获得经济租——寻求执照的人争相贿 赂发执照的官员,产生第一层租——人们争夺主 管营业执照的官位,产生第二层租——部分出租 车超额收入以营业执照方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 入,有关利益集团有可能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 配而进行寻租活动——产生第三层租。
• 寻求经济租所耗费的成本
• 短期看,首次寻租所耗费的成本可能大于 其所获得的经济租;但长远看,寻租收益 必定大于寻租成本。寻租所耗费的成本大 小受到不同制度的影响。在民主制度下的 寻租成本会远远高于集权体制下的寻租成 本;民主议政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 使得寻租者为追求经济租所耗费的游说成 本不断上升。
• 设租活动受查处的私人成本由薪水损失与 惩罚损失之和(W0-W1+M)构成。在 降职前的薪水W。既定的条件下,降职后的 薪水W1与受查处后的私人成本成负相关关 系,如果设租者受查处后被解雇且失去重 新就业的资格,则薪水损失等于降职前的 全部薪水;如果设租者受查处后可重新就 业且薪水很高,那么就可能没有薪水损失。 至于惩罚损失M与受查处的私人成本成正相 关关系。
• 二)垄断本身所造成的福利损失 • 垄断本身所造成的福利损失,也即垄断的 社会成本。 • 三)寻租所失去的技术创新机会及福利
• 如图,设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变,以CE 表示,DD为需求曲线,完全竞争下的产量 为Q1,如果是垄断者,则价格上升,产出 仅为Q2,,这时,梯形PAEC的大小表示消 费者剩余减少量,其中ABCP的大小表示企 业的垄断利润,三角形ABE的大小即垄断 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 从设租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 如果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那么,每个人若是从事正当合法的活动, 就能得到全部市场利益,而若是他从事设 租活动,他也必须承担全部市场成本。在 这种情况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 收益与社会收益是一致的,遵纪守法、履 行职责能够带来预期的契约收入;相反, 设租行为一旦被查处,就会由当事人承担 全部成本,因此,理性的选择是正当合法 地履行公职。
•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员是典型的权 力个体,他们因为拥有权力就可能获得一 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称为权力效用,权 力效用包括对社会带来的效用和对官员自 身带来的效用。前者是权力利他效用,后 者是权力利己效用。“经济人”性质会促 使政府官员追求除职业薪酬外的权力利己 效用。
• 所谓政治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 手段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创造 租金,诱使企业向他们贿赂以得到这种租 金; • 所谓抽租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 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迫使企业 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之分享。
• 寻租的多种定义。 • 寻租是人们为获得垄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 护而从事的活动。——塔洛克 • 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 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布坎南
• “租金”或“经济租”在经济学中的本意是 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 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 那一部分。也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去 要素的机会成本之差。 • 机会成本:是某人将一种生产要素投入于 某种生产活动时所放弃的其他生产活动可 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 如果设租活动受到查处,不仅额外收益被剥夺, 而且降职减薪,还要对设租者处以罚款和监禁。 此外,设租者还丧失名誉,受到舆论谴责或社会 的歧视,那么,公(6-3)也要修正。若以M 表示惩罚损失,则反设租的条件是:
• W0>(1-P)(W0+B)+W1P-MP
(6-4)
• 将式(6-4)变形后得到: • (W0-W1)+M>B(1/P-1)
• 加果以W和B分别表示契约收入(薪水)和设租活 动带来的额外收益,则设租者的私人收益可表示 为W+B。若设租活动受到查处的概率为P • (0<P<1),则设租的前提条件为: • (1 - P)(W+B) > W (6-1) • 或者说,反设租的条件是: • W>(1-P)(W+B) (6-2) • 如果设租活动受到查处,不仅设租收益被剥夺, 而且给设租者降职减薪,那么,式(6-2)就 要修正。若以W0表示降职前的薪水,以W1表示 降职后的薪水,则反设租的条件是: • W0>(1-P)(W0+B)+W1P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