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6.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

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般用“具有、增加或减少”表示内能,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

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1)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2)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物体温度变化,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变化,分子动能变化,则内能变化(4) 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质量和状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如:一杯50℃的水,其内能不一定比一桶10℃的水的内能大。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习指导-第13章《内能》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技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习指导-第13章《内能》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技巧

第十三章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技巧【重难突破】重难点1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难点)【方法技巧】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例1】(2018·聊城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第 1 页共 11第 2 页 共 11 D. 0°C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针对练习】1.(河北中考改编)(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重难点2比热容及其应用(重点) 【方法技巧】水的比热容较大,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根据公式Q=cm △t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这就是我们常用水来作冷却剂或散热剂的原因。

水作冷却剂时,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例如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水作散热剂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例如暖气片中用水循环散热。

(2)根据公式cmt Q=∆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例如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且冬暖夏凉。

【例2】(2018•徐州中考改编)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

请你解释这种做法所蕴含的道理。

【针对练习】2.美丽的柳叶湖是常德市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们流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

柳叶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沙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人们在柳叶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3.(2018秋•南昌期中)夏天,小张同学和家人一起去庐山避暑,发现山脚下的餐馆常将饮料、西瓜等储藏于温度较低的山泉、溪流中,待到需要时再将其拿出以供客人降温解暑。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在平⽇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1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做⽆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做⽆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或单个分⼦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的热运动和分⼦间的相互作⽤⼒有关。

从宏观的⾓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个物体,温度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量分⼦的⽆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如静⽌在地⾯⼟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简称焦。

⽤J表⽰。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初三物理内能——比热容 (1)

初三物理内能——比热容 (1)

水的比热容大,水的吸热本领强,一定 质量的水升高(降低)一定的温度,吸 收(放出)的热量多。
不考虑经济成本,谈一谈暖气用水好,还是用 油好?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吐鲁番夏天最高温度大多在 吐鲁番盆地地表以沙石和干泥土为主 四十多摄氏度,居中国之首,而 火焰山又是吐鲁番最热的地方, ,比热容小,白天温度升高较多,而 其表面温度最高曾达到八十多摄 晚上温度又降低较多,因此吐鲁番盆 氏度。但一到晚上气温一下子就 地昼夜温差较大。 降到二十多摄氏度,空调都不用 开。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 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 ~ 5 ℃,这就是热岛效应, 应该如何应对呢?
种草种树,增加水蒸气蒸腾
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本领 强,来调节气温。
二、热量的计算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 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 ℃)×0.4 kg×(70 ℃-20 ℃) =8.4×104 J 提炼公式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Q放= cm(t0-t1)
一壶水吸热多,同一物质,升高相同温度, 质量大的吸热多。
2. 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 到100℃,哪次吸热多?
加热到100℃吸热多,同一物质,质量相 同,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结论:
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 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 度都有关系。
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温 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 量越多。
练一练

初三物理内能 热量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 热量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 热量试题1. 汽油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一样,都是一种与____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_____。

【答案】热运动;内能【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汽油燃烧放出的能量,就是内能,据此回答.汽油燃烧放出的能量,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即内能.故答案为:热运动;内能.【考点】内能的概念.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能量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2.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___。

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_______。

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________。

【答案】减少;增大;不变【解析】要解本题需掌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物体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冰块从一楼一道四楼,冰块的温度、质量和状态都没改变,所以内能不变.故本题答案为:减少;增大;不变.【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影响内能大小三个因素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3. 质量为500克的铁锅中放有3千克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0℃,需要多少热量?【答案】9.6225×105J【解析】欲求总共需要的热量,首先需要依据热量公式,分别求出铁锅和水需要的热量,再相加,即可.解:已知△t=90℃-15℃=75℃由Q=Cm △t 得Q 铁=C 铁m 铁△t 铁=0.46×103J/(kg•℃)×0.5kg×75℃=1.725×104JQ 水=C 水m 水△t 水=4.2×103J/(kg•℃)×3kg×75℃=9.45×105JQ=Q 铁+Q 水=9.6225×105J答:需要热量9.6225×105J .【考点】热量的计算.点评: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此题更加切合实际,要灵活掌握.4. 把一个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从80℃降低到30℃,放出的热量为3.5×103焦,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答案】0.14×103J/(kg•℃)【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比热容。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热传递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热传递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热传递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热传递知识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热传递:热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向低温局部的现象叫做热传递。

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局部之间存在温度差规律: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向低温局部,直到温度一样为止。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物体热辐射和吸收热的本领,跟物体的温度,外表的颜色和光滑程度有关。

(1)物体的温度越高,热辐射的本领越大。

(2)黑色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白色物体强(3)外表光滑的物体吸收热和辐射热的本领,比外表粗糙的物体弱。

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1)热的良导体:擅长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

各种金属、汞是热的良导体,最擅长传导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

(2)热的不良导体:不擅长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瓷、纸、木、玻璃、皮革、羽毛、棉花、软木、液体(除汞外)、气体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物理公式大总结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密度公式(ρ水=1.0×103kg/ m3)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 v 水<v冰< p=“”>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局部体积V空=V总-V实声音知识点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答案解析)(3)

(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5.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6.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7.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8.下列四幅图所示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煤炉烧水B.压缩空气升温C.钻木取火D.搓手取暖9.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1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些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11.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含有的热量减少B.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块,一定没有内能B.热气腾腾的汤所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把两滴蓝墨水分别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10分钟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该现象说明____。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A.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甲液体比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5.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下列四幅图所示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煤炉烧水B.压缩空气升温C.钻木取火D.搓手取暖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9.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10.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B.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D.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热量温度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热量是指能够流动到物体之间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温度是表征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内能是指物体内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热量=温度×热容×物体的质量
其中,热容是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热量时的温度变化,单位为焦/(千克·℃)。

上式表明,温度、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是决定热量大小的三个因素。

而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物体内粒子的数量。

温度越高,粒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内能也就越高。

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状态量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2、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不一定
气体在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
内能可能会减小
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热量 没有必然联系
不一定 1、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不一定
把手放在火炉旁烤火
内能和温度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 内能增大
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同一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和热量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 之间的关系
内能
状态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温度
状态量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
过程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某物体含有的热量较多或较少”Biblioteka 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搓手
晶体熔化: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热传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内能导学案

13.2 内能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2.重庆的美食远近闻名,许多重庆特色美食入驻仙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吃火锅时,往锅里加冷水增大了汤的溶质质量分数B.空气中飘散着的酸辣粉味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煮小面时,锅里冒出腾腾热气将锅盖顶开是热气对锅盖做功D.冬天端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3.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增大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大C.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越小5.如图四个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的是()A.滚摆向下运动B.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6.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就越多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下降D.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发热,是做功改变内能8.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与做功冲程一样9.写字时,手指握住笔,与笔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笔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容D.内能10.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人类,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借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把即将与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开。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件-内能和热量(共30张PPT)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件-内能和热量(共30张PPT)

D.划火柴,火柴燃烧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3.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
热量
内能
意义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单位 表述
摄氏度(℃)
是、降低、 升高
焦耳(J)
吸收、 放出
焦耳(J)
有、具有、 改变
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 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 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观察与思考
温度越高
谁的内能大? 是(

2内能和热量(共30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定义:物质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和热量(共30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kg烟煤完全燃烧时一定能放出2.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精编优质课PPT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 内能和 热量(共 30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典例与精析 例:计算4 kg 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已知:q=3.3×107J/kg , m= 4 kg, 求Q.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1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汇报人:XX
01 温 度 与 热 量 定 义 02 温 度 与 热 量 关 系 03 温 度 与 热 量 在 不 同 场 景 中 的 应 用 04 温 度 与 热 量 关 系 的 影 响 因 素 05 温 度 与 热 量 关 系 在 能 源 利 用 中 的 重 要

06 未 来 温 度 与 热 量 关 系 的 研 究 方 向
热力学定律实验:验证热力学 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04
温度与热量关系的 影响因素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 气态的物质,其温度和热量 的关系也不同
物质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物 质,其温度和热量的关系也 不同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 学性质也会影响其温度和热
量的关系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 理性质也会影响其温度和热
02 温度与热量关系
热量是温度变化的原因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是温度变化的原因,温度变化是热量传递的结果
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的传递使得温度发生变化,温度的变化又影响热量的传递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决定了物体的热 状态和热力学性质
03
温度与热量在不同 场景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烹饪:利用热量烹饪食物,控制温度保证食物口感和营养 取暖:利用热量提供温暖,控制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制冷:利用热量降低温度,保持食物新鲜或提供舒适环境 交通:利用热量产生动力,控制温度保证车辆性能和安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温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 控制温度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率
热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和热量(基础) 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内能和热量(基础) 知识讲解

内能和热量(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热运动、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要点梳理】要点一、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要点二、改变内能的方式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内能增加(或减少)。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3)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但物体的温度不变,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要点三、热值我们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

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

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梳理:1、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2、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一定放出热量;3、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4、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减小,则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5、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6、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7、如果对物体做功,则物体内能一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温度一定降低。

过关检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2、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水的内能大于1g水的内能B.0℃水比100℃水具有的热量一定少C.内能的多少决定于它吸热或放热的多少D.物体吸热或放热多少,它的内能就增加或减少多少3、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 0℃的冰与0℃的水内能相等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对物体做功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可能不升高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9、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10、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C.温度是物体所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没有内能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13、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5、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16、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不一定增加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1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1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大师 格物致知 下次课见!
2、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不一定
气体在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 内能可能会减小
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做功使物体内能 增加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和热量 没有必然联系
1、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晶体熔化: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温度和热量 之间的关系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
状态量
温度
状态量
热量
过程量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宏观: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反映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某物体含有的热量较多或较少”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火炉旁烤火
搓手
热传递
也可以通过做功的形式来改变温度 做功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例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C )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例2.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例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内能和温度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源自同一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内能、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内能和温度
不一定 1、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