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完美版)PPT课件2
诗句指导
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 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 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 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 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了。
秦出塞时,明是月古汉代乐时府关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反映从边塞军军旅行生活》的。《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领悟诗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 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 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不教”,不允 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 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 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 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 不还的局面。
楼台上,风吹鸦叫,孤苦无助的妻子望着明月担心丈夫.
2.想想每句诗用现在的话我 不 教 (jiào 令、 使 )
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 楼台上,风吹鸦叫,孤苦无助的妻子望着明月担心丈夫.
们怎么来翻译它。先自己想想,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诵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lú
yuán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侧峰庐缘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 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 课件(共35张PPT).ppt
品读诗文 醉卧沙场/君莫莫笑笑,古来征战/几几人人回回??
我不会笑,因为——烽火难息,战争残酷,多少将士血洒战场! 我岂敢笑,因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悲凉无比! 我怎能笑,因为—— 将士们奔赴沙场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
烈与豪迈!
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运用反问的句式说 出将士们的心声,质问残酷的战争!
品读诗文 理解诗意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 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 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 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 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 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古诗三首
多音字
塞外、边塞 塞车、瓶塞 闭塞、堵塞
多音字
将领、将士 将军、将要
将进酒
知作者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 代表作有《从军行》和 《出塞》等等。
边塞诗:指在塞外(祖国较远的 边疆)写的诗,就叫“边塞诗” 我们今天就要学两首边塞诗,分 别是《出塞》和《凉州词》。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 战的将领。 3.【教】令,使。 4.【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5.【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和河北北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 奋斗,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背诵指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背诵指导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共26张PPT)
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
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庐山不同的样子。 视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如 果用心视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
学习后两句诗,感受古诗蕴含的哲理。 请选择下面句式中的一组,练习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 _之__所__以_看__不__清__庐__山__的__真__面__目__,是因为_____________。 · 因为_身__在__庐__山__之__中__,所以_看__不__清__庐__山__的__真__面__目__。
单元导读
视察篇章页 上的图画, 说说感受。
9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总结学习方法
读通古诗 读出意境
读懂古诗
读出情感
背诵积累
品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哲理
《题西林壁》
题,书写,题写。“题西林壁”的意思是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这首诗是题壁诗。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汉代以后,题壁者代不乏人。南北朝时期,题壁诗 渐多。唐代,题壁诗骤然大增,开始形成一种风气。 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举凡邮亭、驿墙、寺壁等 处多有题咏,叫人目不暇接。
自读古诗, 相互交流, 理解字词。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yuán
只缘身在此山中。
“岭”和 “峰”是 后鼻音。
理解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侧:侧面。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庐山全貌。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xiànɡ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 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4.能不能将颔联中的“不肯”换成 “不想”“不能”?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的意思是:只要镇守卢龙城的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 山。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平定边患的渴 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 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 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笔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色
输(sū •
sh√ū)
赢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笔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色
输(sū •
sh√ū)
赢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29张PPT)
鬼雄。”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导,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项羽起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问题提出
1.赏析诗的前两句。
答: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 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 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 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凉州词
美酒——欲吟→热烈 琵琶——立刻催→残酷
沙场——醉卧→豪迈 征战——几人回→悲苦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 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文语 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代表作品有《武陵春》《醉花阴》《一剪 梅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 小 重 山 ·春 到 长 门 草 青 青》《忆秦娥·临高阁》等。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超出。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 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仍旧是秦汉时期的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 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提出问题
1.怎样理解秦时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帮你学课文
朗读古诗,思考问题: 1.该诗中歌颂的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2.为什么“思项羽”?
朗读课文
至
生
不 肯 过 江 东
今 思 项 羽 ,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件(2课时 共36张PPT).ppt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
【唐】白居易
【宋】苏轼
【宋】卢钺
一道/残阳/铺水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梅雪/争春/未肯降,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远近/高低/各不同。骚人/阁笔/费评章。
解诗题 读诗味 看画说诗:说诗意 看诗说话:悟诗情
题西林壁
题:书写,题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 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照”或“射”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秋天的夕阳是那么柔和,余 晖慢慢地洒满江面,是那么壮美。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 难坏了诗人,不知道如何用文章来评判它们的高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难 坏了诗人,不知道如何用文章来评判它们的高下。
梅花和雪优势在什么地方?从他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
看诗说话:悟诗情
[宋] 卢钺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这里读 “gē”。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 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古诗学习
放飞想象: 横着看, 庐山 侧着看, 庐山 从远处望, 庐山 从近处看, 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山岭绵延不绝 山峰高耸入云 遮天蔽日 危崖险岩 深沟幽壑(hè) 重峦叠嶂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
5.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 世界, 这时同 母亲的 关系就 失去了 一部分 休戚相 关的重 要性, 而同父 亲的关 系开始 重要起 来。
•
6.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 在宴会 中表现 得体代 表一个 人的修 养。胡 司德认 为在这 些方面 剑桥大 学的正 式高桌 晚宴和 中国的 宴会很 相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拓展延伸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单元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ppt上课用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 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 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 摸一摸就知道了。”
9.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第二课时
新版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1张PPT)
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 庐山的局部。
课文讲解
齐读三、四句 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 处俯览整个庐山。
No Image
归纳总结
再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呢?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 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 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身在此山中”的意思。No 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tí cè fēng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No
tí cè fēng
ImageImage 横看( )侧(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tí cè 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你从中感悟出来什么道理呢?
不识( )真面目,
tí cè 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两句的意思吗?
谢谢观看
思考: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他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思考: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
课文讲解
齐读三、四句 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 处俯览整个庐山。
No Image
归纳总结
再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呢?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 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 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身在此山中”的意思。No 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tí cè fēng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No
tí cè fēng
ImageImage 横看( )侧(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tí cè 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你从中感悟出来什么道理呢?
不识( )真面目,
tí cè 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两句的意思吗?
谢谢观看
思考: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他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思考: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
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盛
宴就应该一醉方休。可将
士们真能痛饮吗?
2021/02/21
16
句子品 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思考:醉卧沙场表明了战士们怎样的态 度诗?意: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 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 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 活着回来。
21.古 诗 三 首
第2课时《凉州词》
2021/02/21
1
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 州,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 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 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021/02/21
2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
11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葡萄”和“琵琶” 的读音。
下面听老师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 节奏感。
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2021/02/21
12
朗读节 奏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
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几人回。
)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
,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性豪放,喜游乐饮酒
,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
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
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
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全唐诗
》存其诗一卷,共有十四首。代表作有《凉州词二
造句 这美景真令人陶醉啊!
2021/02/21
9
词语解 释
凉州词:唐代曲名,取源于凉州一带。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 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 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
2021/02/21
10
琵 琶
2021/02/21
醉 卧
沙 场
王 翰
2021/02/21
13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 光杯之中。
戍边的战士们在做什么呢?
“夜光杯”指的是精致的酒杯,拿起盛满葡萄酒的酒杯,战士们
样?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
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
常兴奋。
催( 催促 ) 醉 (陶醉
) 莫莫(非
)
摧( 摧毁 ) 醒 清(醒
) 模模(样
)
2021/02/21
24
2 精挑细选
握
卧
( ) 卧病
( )握手
( 卧)床
(握 ) 别
( )士战
站
战
( 战)争 ( 站 ) 立
(站 )台
2021/02/21
25
2021/02/21
26
2021/02/21
凉州词 其
二 [ 唐] 王翰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 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 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 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 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 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 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23
1 形近字组词
2021/02/21
4
我会认
pí pá 琵琶
2021/02/21
5
我会写
催醉
2021/02/21
6
识字方 法
加一加:酉+卒= 醉
比较识 催—— 字: 摧
2021/02/21
7
cuī
催笔顺 组词 催促 催办 催眠
造句 妈妈催促我快点整理文 具。
2021/02/21
8
zuì
醉 笔顺 组词 陶醉 沉醉 醉心
2021/02/21
14
句子品 析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 么急声促音的传琵来琶了? 声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 这急促的琵琶声促还什在么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 受吗? 1.快尽兴畅饮;2.快
奔赴战场;
2021/02/21
15
激越的琵琶声,让我
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
飞扬,诸位老古蛾眉怨》等
,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2021/02/21
3
本课目标
1.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大意。学习作者的写法。(重点) 2.初读感知,细读品味,感悟理解,朗读积累。(重点) 3.感受戍边将士豪迈之情,体会诗歌悲而不失其壮的气概,热爱古诗,感受母 亲河之气势。(难点)
2021/02/21
20
板书设计
美酒斟满,琵琶声催
凉
悲
州
壮
词
之
感
莫笑醉卧,几人能回
2021/02/21
21
主旨概 括
《凉州词》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
的琵琶声中痛饮美酒,即使醉卧沙豪场放也诙不 在意,表达了作厌者恶战争 、视死谐如归的
旷达和
的情怀。
2021/02/21
22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
2021/02/21
17
思考
(1)“君莫笑”的原因是什么呢? (2)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 么? 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 争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2021/02/21
18
(3)体会悲壮: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 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 边疆、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 将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 牺牲少数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保 家卫国、战死沙场的壮举是爱国精神的体 现。
2021/02/21
19
古诗赏 析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 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 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古来征战几人 回?”,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 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 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以豪迈旷达 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 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