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初中化学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溶质一定是固体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D. 溶剂一定是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A选项,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因此,溶液一定是混合物,A选项正确。
B选项,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例如,在盐酸中,溶质氯化氢是气体;在酒精溶液中,溶质酒精是液体。
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溶液的颜色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许多溶液是无色的,如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但也有一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溶剂是溶解溶质的液体,但溶剂并不一定是水。
例如,在碘酒中,溶剂是酒精而不是水。
因此,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但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A选项,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不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因为有些物质可能不参加反应,故A错误。
B选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但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例如,在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就不变,故B错误。
C选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故C正确。
D选项,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因为化学反应就是旧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但分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因为原子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重点一、物质与反应1.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常见元素与化合物的特征;2. 化学式的书写与应用,离子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3.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平衡;4.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概念及特征;5. 金属活动性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各类元素的特征;3.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定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4.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三、化学键及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共价键与离子键的特征与区别;2. 共价键的极性与非极性,分子极性的判断与描述;3. 分子式与结构式的相互转化,分子构型的影响因素;4. 分子间力的种类与特点,化学键与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征,氧化数的计算方法;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及其特征,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 金属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其应用,非金属元素与氧化性物质的反应。
五、溶液与溶剂1. 溶液的概念及其组成,溶质与溶剂的特征与分类;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的特征;3. 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与解离度,溶液中的离子反应;4. 溶液中的pH值,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及其计算。
六、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反应速率常用的实验方法,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3.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特征,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4.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化学平衡的平移与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七、酸碱中和反应1. 酸的概念与性质,碱的概念与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及其在中和反应中的应用;3. 酸碱滴定的方法与计算,酸碱反应的应用及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资料
准备参加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 化学元素及其周期性定律
- 研究各元素的符号、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周期表的相
关知识。
- 理解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如反应活性、原子半径、电负性等。
2.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类型。
- 掌握不同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以及各类反应
的应用。
-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各类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量等基本知识。
3. 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
- 研究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内能、焓、熵等。
- 掌握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包括反应热、燃烧热、标准生成焓等。
- 了解化学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
- 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4. 化学分析及常见物质的检验
- 研究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常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 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滴定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复习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复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教资科三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中化学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空气、水、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燃烧与燃烧反应、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室用具与操作等。
1.空气:空气是地球的大气层,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组成。
了解空气的组成以及氮氧循环对维持生物圈平衡的重要性。
2.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称为生命之源。
了解水的组成、性质以及它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了解水的循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酸碱盐: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三大类物质。
了解酸的性质和酸性物质的检验方法,碱的性质和碱性物质的检验方法,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了解常见的酸碱盐的制备和应用。
4.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多数元素的一种,具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等特点。
非金属则具有反之特点。
了解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影响。
5.燃烧与燃烧反应: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和热。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类型,了解燃烧反应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6.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化学变化是物质变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7.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象征,可以通过它们来描述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了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和化学量。
8.化学实验室用具和操作: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室用具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常用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
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本文总结了2023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和备考。
一、基础知识点1.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化学符号与化合价: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3.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的表示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5.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溶液与溶解: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溶解的条件,掌握溶质、溶剂、溶解度的概念,能够计算溶解度。
6.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酸、碱和盐:了解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方法。
7.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以及电子的转移方向。
8.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能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二、常见考点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过滤、蒸馏、结晶等。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化学教材不包括()。
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 C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B.纸笔总结性测验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A5、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答案】 B6、下列属于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A.板书B.教科书C.模型D.录像【答案】 D7、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A8、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 A9、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10、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O₂)B. 纯碱(Na₂CO₃)C. 混凝土D. 纯净的食盐水2、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最大?A. 实验器材的精度不够B. 实验操作不规范C. 实验数据记录错误D. 实验原理错误4、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A. 讲授法B. 演示法C. 问题法D. 案例分析法5、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物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 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C.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D. 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6、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将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水慢慢加入浓硫酸中B. 在进行滴定实验时,滴定管应垂直放置,滴定速度应保持恒定C. 在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朝向人,以防液体沸腾时喷出D. 在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秤盘上7、在下列实验中,不能正确收集到氧气的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饱和食盐水法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反应物的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仅适用于气体反应)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9、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Zn + CuSO4 → ZnSO4 + CuC. Fe + 2HCl → FeCl2 + H2↑D. 2Na + 2H2O → 2NaOH + H2↑11、题干: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是:A.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 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C.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D. 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13、在化学实验中,以下哪种现象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 反应物的浓度不变B. 生成物的浓度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D. 混合物的颜色变深15、在化学实验中,以下哪种操作方法是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炸?A.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将试管口朝向人B. 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试管再通氢气C. 进行可燃性气体实验时,先验纯后点燃D. 加热液体时,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17、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u + 2AgNO3 = Cu(NO3)2 + 2AgB. Fe + H2SO4 = FeSO4 + H2↑C. 2HCl + 2NaOH = 2NaCl + 2H2OD. H2 + O2 = 2H2O19、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Zn + CuSO4 → ZnSO4 + CuC. Fe + 2HCl → FeCl2 + H2↑D.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简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减弱;B、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减弱;C、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D、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序数。
2、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化合物是一种盐;B、该化合物中含有三种元素;C、该化合物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D、该化合物受热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B、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D、增加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化学平衡状态下,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C、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比D、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比5、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金属?A. 铁B. 汞C. 金D. 银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酸碱指示剂?A. 石蕊试纸B. 酚酞C. 甲基橙D. 硫酸铜7、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哪个方面的培养?A.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B. 学生的化学知识积累C.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 学生的化学历史知识8、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适合于讲解“物质的溶解度”这一化学概念?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角色扮演法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A. 氧化铁 (Fe₂O₃)B. 氯化氢 (HCl)C. 水 (H₂O)D. 氯化银 (AgCl) 10、在实验室里,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铜离子,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宜?A. 锌粉B. 铁粉C. 钠金属D. 银粉11、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B.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 吹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冒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A选项,蜡烛火焰确实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也最亮。
所以A选项描述正确。
B选项,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水蒸气,当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内壁时,会凝结成水珠。
因此,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确实会出现水珠。
B选项描述正确。
C选项,虽然蜡烛燃烧确实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但这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颜色、气味、状态等的变化,而生成物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推理才能得出的。
因此,C选项描述错误。
D选项,吹灭蜡烛时,由于烛芯上的石蜡蒸气突然遇冷凝固成微小的石蜡颗粒,这些颗粒在空气中形成白烟。
所以D选项描述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描述是C选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C.凡是不溶于水的物质,都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溶液、浊液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浊液的概念及其组成。
A选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A错误;B选项,溶液、浊液都是混合物,因为它们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故B错误;C选项,不溶于水的物质也可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二氧化碳不溶于水,但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C错误;D选项,溶液、浊液都是混合物,因为它们都含有多种物质,这是它们的共同点,故D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块状固体直接投入垂直放置的试管中B.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断搅拌C.用托盘天平称量10.0g氯化钠时,左盘放10.0g砝码,游码移至0.0g处,然后在右盘上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D.用胶头滴管取液体时,先将橡胶头捏扁排出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包括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以及胶头滴管的使用等。
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初中化学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初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具有初步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运用1. 化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学知识与技能。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性质无关C. 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的总能量不变答案:D解析:A选项,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但需要注意这里的“单位时间”通常是相同的,以便比较不同反应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速率。
然而,A选项的描述过于宽泛,没有明确指出“单位时间”,因此不够准确。
B选项,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受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如反应物的活泼性、稳定性等。
因此,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C选项,增大压强能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是否有气体参与。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通常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增大了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
但是,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因此,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D选项,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状态,因此反应的总能量不变。
所以D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C.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溶质10gD. 溶质只能是固体答案:A解析:A选项,溶液的定义就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中的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且溶质和溶剂不会自发分离。
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B选项,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导致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例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因此,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C选项,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表示的是每100g该溶液中含有溶质10g,但需要注意这里的“100g”是指溶液的质量,而不是溶剂的质量。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理论:包括基础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化学原理,如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等;化学反应动力学、平衡等;溶液与溶质性质等。
2. 实验技能:涉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例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安全规范等。
3. 教学设计:考察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如何设计化学实验,如何解释化学现象或现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等。
4. 知识应用:考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如通过给定的化学问题和化学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等。
5. 教育教学理论:考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
具体的考试内容可能因地区而有所差异,建议加入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或查阅相关教材和考试大纲,了解具体的考试要求和内容。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附后)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氨基酸的pH=6.3,则它的正离子溶液的pH为()。
A. pH=6:3B. pH>6.3C. pH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鉴定Fe2+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做棕色环反应。
反应时,将FeSO4、浓H2SO4和()先后加入试管中,即可看到棕色环。
A. NaNH2B. Na3NC. NaN03D. NaN3正确答案:C,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从HF、HC1、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概念内容的缩写要体现()的特点。
A. 简便易记B. 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C. 合理性、直观性D. 简洁性、关联性正确答案:B,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 + H2O= Na++OH-+H2↑B.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 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D.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3++Cu2+正确答案:C,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
指南的内容不包括()。
A. 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 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C. 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 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正确答案:B,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落到某种化学药品上酿成火灾。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初中化学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重要分析(初中化学)考点·离子共存(选择题)★★(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四反应。
一色,即溶液颜色。
二性,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四反应,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①复分解反应,如Ba 2+与SO 42-、NH 4+与OH -等。
②氧化还原反应,如Fe 3+与I -,NO 3-(+H +)与还原性离子Fe 2+等。
③双水解反应,如Al 3+与HCO 3-、Al 3+与AlO 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络合反应,如Fe 3+与SCN -等。
(2)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①Al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HS -、S 2-、ClO -。
②Fe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ClO -。
③NH 4+与SiO 32-、AlO 2-。
特别提醒:NH 4+与CH 3COO -、HCO 3-虽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
考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选择题)★★类别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H 4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在光照条件下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烯烃CH 3-CH=CH 2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炔烃CH 3-C≡C-CH 3①可燃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苯①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②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硝基苯;③加成反应苯的同系物CH 3①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TNT )卤代烃CH 3CH 2Br ①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生成醇;②与强碱的醇溶液反应生成烯烃醇C 2H 5OH ①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 2;②跟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③脱水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④催化氧化为醛;⑤与羧酸反应生成酯酚①弱酸性;②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③遇FeCl 3溶液呈紫色;④易被氧化醛①与H 2加成生成醇;②可被氧化剂(O 2、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羧酸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③能与含—NH 2的物质脱去水生成酰胺(肽键)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糖类C 6H 12O 6(葡萄糖)①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考点·实验探究教学实施的基本要素(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化学实验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八个要素:(1)提出问题: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转化成可研究的科学问题。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A. 醋酸 (CH3COOH)B. 硫酸 (H2SO4)C. 乙醇 (C2H5OH)D. 氨水(NH3·H2O)2、在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中,下列哪个因素不会直接影响反应速率?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的存在D. 反应容器的颜色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A. 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操作为辅B. 课堂演示实验,学生观摩学习C.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D.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自行分析4、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A.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B. 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C.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质量D.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 铝是一种轻金属,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 铝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C. 铝能够溶解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D.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6、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使用哪种试剂组合?A. 碳酸钠与稀硫酸B. 大理石与稀硫酸C. 石灰石与稀盐酸D. 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₃ → CaO + CO₂B、2H₂O → 2H₂ + O₂C、2NaCl + 2H₂O → 2NaOH + HCl + Cl₂D、NaOH + HCl → NaCl + H₂O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HClB、CH₃COOHC、NaOHD、HNO₃9、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A. 溶液暴露在空气中B. 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C. 溶液加热蒸发水分D. 溶液加入蒸馏水 10、在下列实验中,哪种方法最适合检验Fe2+?A. 加入KSCN溶液B. 加入FeCl3溶液C. 加入NaOH溶液D. 加入K3[Fe(CN)6]溶液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Zn + CuSO4 = ZnSO4 + CuB. Fe2O3 + 3CO = 2Fe + 3CO2C. 2H2 + O2 = 2H2OD. 2KClO3 = 2KCl + 3O212、在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铝B. 铁C. 氢D. 铜13、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在高温下产生的特征颜色B. 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焰色反应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C. 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D. 焰色反应的颜色可以通过调整火焰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来改变14、下列关于化学式H2SO4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H2SO4是硫酸的化学式B. H2SO4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C. H2SO4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H+和HSO4-离子D. H2SO4是一种强酸,其溶液的pH值小于715、在以下化学实验操作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底部应略低于灯芯,以防止试管底部过热破裂。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包含 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3.质量守恒定律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教科书编写理念: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2.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3.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4.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5.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7.体现化学课程的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特点8.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9.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科书编排特点:1.内容选取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2.外显三维目标3.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认知、现有知识教科书知识呈现形式:1.栏目设置多样化,增强互动性2.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3.分层概括,增强系统性4.特色习题,保证全面性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第一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化学教学活动理念:1.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2.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3.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其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转移4.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化学教学原则:1.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3.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原则化学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知道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讲授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发挥观察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采用一些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表自己见解,逐步调整自己观点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练习法: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方法。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2、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种方法是()。
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3、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 A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 B6、络合滴定法用EDTA测定pb2+时,要求pH为5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缓冲体系。
A.HAc-NaAcB.六次甲基四胺C.NH3-NI-14ClD.一氯乙酸【答案】 B7、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
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8、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
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10、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教资必考的知识点。
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初中化学教资中常考的元素有氧、氮、碳等,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
2.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一种化学元素中最小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粒子,可以是相同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常考的化学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4.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经常涉及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和实验操作。
5.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结合产生大量热和光的反应。
常见的燃烧反应有有机物的燃烧和金属的燃烧。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燃烧反应的方程式和条件。
6.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自身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能力。
7.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等特征进行排列。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位置。
8.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指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被溶质溶解的物质。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9.颗粒理论颗粒理论是指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理论。
颗粒理论解释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教资考试中会考察颗粒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B.选拔化学人才功能C.反馈调节功能D.检查诊断功能【答案】 B2、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答案】 D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
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4、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答案】 C5、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 A7、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03、Na2S0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
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8、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一、考试目标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初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具有初步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运用1. 化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学知识与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 化学课程知识(1)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主题内容的标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 化学教学知识(1)了解化学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一般知识。
(2)认识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中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核心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3)知道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化学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计1. 化学教材分析能力(1)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理解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确定课时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材内容和化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3)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阐述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2. 确定化学教学目标(1)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1)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化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4. 设计化学教学程序(1)理解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价教学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应用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三)教学实施1. 课堂学习指导能力(1)了解化学情境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掌握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能力(1)掌握化学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冲突的能力。
(2)了解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实施有效教学能力(1)能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2)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1. 化学学习评价(1)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化学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 化学教学评价(1)能够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试卷结构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在环保部门可用氯化钯(PdCl2)检测CO对空气的污染情况。
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金属钯粉末,有水参加反应。
反应中CO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催化性D.不稳定性(2)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不生成黑色沉淀的一组是A.Fe2+,Bi3+B.Cd2+,Zn2+C. Fe3+,Cu2+D.Mn2+,Pb2+2.简答题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知识。
(2)请列举初中化学2个最基本的化学技能。
(3)请列举中学化学中3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3.诊断题(1)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明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②将酒精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地燃烧;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该液体不能燃烧;④将酒精灯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上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
小明还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
酒精容易燃烧,金属钠与酒精能发生置换反应,酒精能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为78.5℃,水的沸点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酒精的化学性质有;(写两点即可)。
②小明设计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③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④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⑤上述试题在某初三年级学生中考试结果显示,(3)(4)两问得分率偏低,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某教师在过程性考试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多数学生的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如下:[试题]右图是两支高度不同燃着的蜡烛,当用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筒倒扣住两支燃着的蜡烛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考试结果]有70.5%的学生回答结果是:(现象)从下至上,两支蜡烛依次逐渐熄灭;(原因)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3 / 6①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现象是,原因是。
②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4.案例分析题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实录。
[张老师的教学实录][提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
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
包括:[实验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2]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进行实验]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
”● 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
”●“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略[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提出问题]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解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
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练习巩固]略。
[李老师的教学实录][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密闭容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数据记录,得出结论]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