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一、教材简介(共分四个部分)

(一)理论与方法部分

(二)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三)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四)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二、教学思路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与研究视角(取向与方法)

(二)社会问题的讨论(起因、影响与解决)

(三)社会问题的专题(包括社会热点)

三、参考书目

(一)社会问题概论朱力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当代社会问题(第四版)

[美]文森特.帕里罗等著

华夏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节社会问题界定

第二节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社会问题界定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一)界定: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二)社会问题的四要素

1、对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或生活。

2、触犯了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

3、持续很长时间。

4、解决方案难成一致。

讨论:你所认同的社会问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具备什么要素?

性别比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口问题

性别比为何居高不下?

专家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代医学、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条件,例如运用B超等医疗科技早期鉴定胎儿性别,进行性别选择,提高男婴受孕比。其次,出现选择胎儿性别问题的症结还在于群众的观念。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海南省是个海岛,过去出海打鱼是主业,重男轻女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一些传统习俗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比如,有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岳父、岳母平时可以到女儿家居住,但一旦生了病,必须把他们送回家。

性别比为何居高不下?

其次,出现选择胎儿性别问题的症结还在于群众的观念。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海南省是个海岛,过去出海打鱼是主业,重男轻女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一些传统习俗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比如,有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岳父、岳母平时可以到女儿家居住,但一旦生了病,必须把他们送回家。

性别比为何居高不下?

再者,出生婴儿被漏报或瞒报。漏报是由于计划生育及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由于人力、经费不足或管理方法不善引起,被漏报的有男婴,也有女婴。还有瞒报则是财政开支生育政策作用于妇女、家庭生育意愿引起的,瞒报主要是女婴。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一)客观性的事实依据。既关于社会问题的客观事实是具体的。譬如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毕竟不是由观念决定的,而是由事实决定的。

(二)影响很多人的公共麻烦。这里强调的是公共性而非个人性。公共问题往往是社会结构失调、行为规范失范和社会运行失控引起的。其产生、影响与解决均具有群体性。

(三)社会问题的主观意义。即社会上大多数成员认定其为社会问题。1、社会成员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前提下的不同认定是相对主观的。2、同时社会问题的认定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譬如,同样是疾病,人们不会把心脏病视为社会问题,而将爱滋病视为社会问题,将非典视为社会问题,为什么?

(四)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第二节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过程:有学者认为,所有社会问题都经过三个阶段,即警觉、政策决定与改革。

本教材的观点:第一,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第二,社会敏感集团及有识之士的呼唤。

第三,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第四,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第五,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第六,解决社会问题开始。解决社会问题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遏制和治理阶段。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

二、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一)社会热点问题有以下特征:

第一,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利益相关度与人们对热点的关心度有正相关关系。它反映社会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

第二,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社会热点恰恰是理论的空白点或难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

第三,它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

第四,它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小结: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这就是社会研究的最大愿望。

(二)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长或短)

2、性质不同。(譬如积极与消极)

3、表现形式不同。(譬如显性与隐性)

4、涉及范围不同。(公共或个人)

5、关注者或研究者不同。(传媒或学者)

小结: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有诸多不同,也有相似之处。社会热点问题有时是社会问题,

有时不是。但两者具有相当大的重合性。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

张建平)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当前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是中国权威部门对去年底以来社会上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讨论的又一次明确表态。

人民币稳定:中国的又一次贡献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之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经受住非典严峻考验后,上半年我国经济取得8.2%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保护外商在华投资利益,鼓励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配合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克服目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通货紧缩趋向。一言以蔽之,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上述问题属于社会热点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病态论(S o c i a l P a t h o l o g y)

二、社会解组论(S o c i a l D i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三、价值冲突论(V a l u e C o n f l i c t)

四、行为偏差论(D e v i a n t B e h a v i o r)

五、标签论(L a b e l i n g T h e o r y)

六、经济制度论

七、社会冲突论

八、综合要素论

一、社会病态论(S o c i a l P a t h o l o g y)

社会病态论(S o c i a l P a t h o l o g y)认为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与情况即为社会问题。

原因之一:前期这类问题被认定是来自于遗传;

原因之二:后期被认定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这一理论在1905—1918年的美国占主导地位。

消费道德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由生产主导型转化为消费主导型,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以刺激消费促进生产,倡导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但在这一过程中,浪费性消费、失衡性消费、共同侵权性消费、破坏生态环境性消费、非诚信性消费等大量存在,消费的道德和消费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倡导良好的消费道德观念,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消费道德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由生产主导型转化为消费主导型,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要发展,就要刺激人们增加消费,于是社会开始倡导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能赚会花、不能赚也会花(消费信贷),来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量入为出、省吃俭用。在刺激消费增长,追求消费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面对消费领域里出现的许多问题,社会是否应该关心消费的道德和消费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消费者是否应该为消费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