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系统共42页文档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PPT

四、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20
(一)对于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项目
全国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9.6万个项目,在7-9月期间,经过各省 份逐一反馈确认、提出举证意见、提供举证材料、部整治中心与各省份逐省对接,确认 项目处理意见,在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组织领导下,部整治中心、信息中心、规划院密切 协同配合下,目前进展情况如下:
15.净增水田面积:指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水田面积,减去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 有水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加水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位为公顷,保留小 数点后4位)
16.补充耕地利用状况:指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拍摄的反映验收后补充耕地利 用现状照片及视频,需实时定位拍摄并上传至备案系统。注意:照片视频要具有一定数 量,需从不同方位角拍摄以充分反映补充耕地地块的全貌情况。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2020年10月 • 西安
目录/Contents
01
系统总体情况
02
备案指标及技术要求
03
备案指标预检及技术规则
04
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05
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案例
1 系统总体情况
一、系统总体情况
4
(一)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2.项目主管部门:指项目计划、实施、验收的责任主体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行 政主管部门,可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文件或有关部门批复文件中明确的法人单位(承担单位)所属部 门填写;对于农民、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展的项目,按照项目竣工验收的责任部门填报。
3.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指土地整治项目已报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新增耕地 按规定拟用于占补平衡的,有关信息可通过填写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 系统中自动提取,无需重复填报。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

占补挂钩
省级用户
占补挂钩审核
占补挂钩审查
部级用户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数据库
系统管理员定义系统权限
1、省、市、县(区)各级系统管理员可定义
和修改本级用户及用户权限
可定义的权限
占卜挂钩权限(省、市、县)
指标调整权限(省、市) 异地指标授权权限(省、市) 公告发布(省、市、县)
二、具体填报人员用户是由管理人员分配用
户权限所产生的
用户管理是用于地方管理员管理自身创建的
所有用户。
地方管理员登录后进入【系统管理】->【组
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 新增用户-> 点击【新增角色】按钮后弹出可供选择的角 色权限-> 赋予相应的权限。
操作界面如下:
增加用 户
设置用户 权限
占补挂钩后生成确认信息,作为建设项目申报和报备的必要
依据
系统总体六大功能
占补挂钩、核销及管理
查询统计 指标库管理 监测预警 系统管理 其他功能
系统框架
占补挂钩 县级用户
占补挂钩 查 询 统 计 指 标 库 管 理 监 测 预 警 系 统 管 理 其 他 功 能
市级用户
可以选择时间段进行指标库明细的查看
上级部门可查看下级部门的指标明细情况
国土资源部可以查看全国的指标明细情况
6、监测预警
为方便部、省及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占补平衡
日常管理的需要,系统提供部分监测预警功 能
占补平衡挂钩情况监测
对占补平衡挂钩工作是否按时操作的监测与提醒功能; 报备超期监测、核销超期监测。
在各级建设用地项目申报时,填报一书四方案有关内容,在本
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篇: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和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将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进了法律,并出台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其中“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耕地保护措施。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对于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缓解了因建设占用及退耕造成的耕地压力,推动了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但由于该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够完善之处,最主要的是“占优补劣”现象突出。
一、存在“占优补劣”现象的原因分析1、耕地保护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
虽然《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补充的耕地应与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国土资源部也相应出台了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但各省对耕地质量评价尚未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2、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事务的都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无经费来源,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等经费无保障,不利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
3、缺少一批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队伍,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质量。
4、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般建设所占耕地都是经营多年、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较好的土地,而开发补充的土地大部分是未利用土地,自然条件不好,土层薄且土质贫瘠。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问题。
按现行的政策,耕地开垦费必须全额上缴后,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形式拨付用于补充耕地。
现实中,存在拨付资金不足的现象,上缴的开垦费水田一般是10000元/亩左右,旱土是6000元/亩左右。
而拨付的资金仅是2000元/亩左右,并且所拨付资金还有部分用于必须的办公经费、交通工具、人员工资、福利、保险等开支,致使投入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严重不足。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用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皖自然资耕函〔2020〕33号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用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正文:
----------------------------------------------------------------------------------------------------------------------------------------------------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用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皖自然资耕函〔2020〕33号
各市及广德市、宿松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为进一步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真实可信,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4.0版本,以下简称“新版系统”)正式上线并运行。
为准确掌握新版系统应用要求,做好相关运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版系统具备新增耕地报备入库、指标使用、后续监管等多种功能。
新版系统启用后,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不再有依附关系,在新版系统中进行项目备案并审核通过后,即可形成补充耕地指标。
二、因受疫情影响,新版系统未能如期上线,原计划的培训工作也未能如期开展。
新版系统上线后,原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将暂停使用。
请各地在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登录页面左侧对话框中,自行下载部录制好的视频讲课稿及用户手册,并认真学习掌握。
各地在使用过程中若有问题,请及时与省厅耕保处及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联系。
2020年4月16日
——结束——。
2024年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24年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根据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相关资金审计问题整改及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会议精神以及《省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方案》《市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全面查清问题底数。
对照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重点,综合运用遥感监测、资料核查、实地调查等手段,全面查清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存在的各类问题。
列明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式+责任制+销号制”模式整治。
(二)分类开展问题整改。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问题清单和整治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依法依规进行分类处置,严肃纠正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有关要求,坚持以查促改、以改促管,坚持整治问题与完善制度并重,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我市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走深走实。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一)整治范围。
主要排查2019年以来立项、验收的耕地占补平衡(含高标准农田1%)项目,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5.0系统)完成及待备案的耕地占补平衡新增耕地项目,以及2019年以来已经实施的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项目。
(二)整治重点。
根据上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重点聚焦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真实性、全程监管有效性、履职监督严肃性、资金管理规范性等四个方面,坚决清除存量,坚决遏制新增,坚决纠治顶风违纪,对发现的弄虚作假和敷衍应付等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重点排查整改以下六类问题。
L占而不补问题。
违法建设占用耕地,未按规定查处和落实补充耕地;临时用地占用耕地,期满后未归还或复垦不到位。
整改要求:严格执行违法用地查处规定要求,对符合条件补办用地手续的,迅速落实资金、用地指标补办用地手续,消除违法用地状态;对无法补办用地手续的,特别是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管控区的,坚决予以拆除。
耕地占补平衡入库数据检查项分析

数据预检结果分为两种:
1.警告项:数据可能有问题,提示用户检查相关数据是否存在填写错误,无误
可继续填报。
(1)上图与备案耕地质量等别差值。
项目区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叠加,耕地质量等别差值大于1。
(2)与允许建设区叠加。
项目区与土地规划中的允许建设区图层叠加,有重叠则提示用户。
(3)25°坡耕地面积。
项目区与土地利用现在数据的地类图斑叠加,计算出坡度级大于等于25°坡的耕地面积。
大于0则为警告。
(4)与采矿权叠加。
项目区与采矿权数据叠加,列出重叠项目清单和重叠面积。
(5)与土地整治叠加。
项目区与土地整治数据叠加,列出重叠项目清单和重叠面积。
(6)与新增耕地叠加,提质改造图斑与所有库中新增耕地数据叠加,列出重叠项目清单和重叠面积。
2.禁止项:禁止项目报入,需退回修改坐标。
(1)与自然保护区叠加。
项目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叠加的重叠面积。
(2)与生态红线叠加。
项目区与生态红线叠加的重叠面积。
(3)与退耕还林叠加。
项目区与林草局的退耕还林数据叠加的重叠面积。
(目前数据未拿到)
(4)与新增耕地叠加,新增耕地图斑与所有库中新增耕地数据叠加,列出重叠项目清单和重叠面积。
(5)与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叠加,项目区与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叠加,列出重叠项目清单和重叠面积。
此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坐标上图后的面积与净增耕地面积的容差为0.01。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是指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决定建设规模和程度的重要标准。
这个指标是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是指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对不同区域的农田资源进行平衡考量,以保证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水资源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和程度,以实现资源占补平衡。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是保证农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建设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模和标准,确保资源的占补平衡,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田生产的持续增长。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有助于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避免农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确保农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农田污染和土地退化,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总之,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是实现农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政府部门和农民应该加强对这一指标的意识和理解,合理规划和管理农田资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不足347 字,继续完善】要实现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农田资源的宝贵性和有限性。
农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生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部门和农民应该加强对农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农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和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确定高标准农田占补平衡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农田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各项工程的开展,一些耕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保证粮食产能的重要方法。
但是实践工作中也存在耕地占补平衡的整体性不足、实际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为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作出的应急性的补救式战略安排,因此,耕地占补平衡应当遵循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加强用地置换的必要性评估,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方案。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存在问题;制度优化;措施引言在城镇化及生态建设过程中,时常会涉及对耕地的占用,遵循占补平衡的原则,项目建设需要根据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实行相应的耕地占用补偿。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于1997年正式出台,随即推动了“耕地保护”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独立成章,这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工具,也是落实“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方略。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工业化建设无序占用耕地,保障了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倒逼了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布局优化,从而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
所以,有效反馈占补平衡制度实施成效、系统优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耕地农田占补平衡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农田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直接关系粮食产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涉及对耕地的占用,例如城镇住宅项目、水利项目等,都有可能途径耕地,因而必须综合考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指出,国土空间规划要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
2019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和布局,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保证粮食产能。
xx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编制依据第一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第1节工程简介第2节总体施工创优规划及总体目标第3节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部署第4节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第1节施工总体方案第2节道路工程第3节电力工程第4节防护林工程第5节排水沟工程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1节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安排第2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第3节确保工期的措施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总则第2节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第3节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第4节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安全方针及目标第2节安全管理机构第3节安全保证体系第4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5节标准化工地建设第6节文明施工措施第7节施工环保措施第8节文物保护措施第9节社会综合治理措施第10节保护地下管线的措施第11节保护周围建(构)筑物的措施第12节交通配合的措施第13节工地车辆交通配合措施第14节交通、安全标志设置第15节交通保畅宣传、教育第16节廉政建设的措施第六章资源配备计划第1节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第2节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第3节机械配置计划第4节原材料供应计划第5节劳动力组织计划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配置第八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及所达到的效果编制依据1 本工程招标文件。
2 施工图纸。
3 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应的验评标准。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 1-2008);(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5)、《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6)、《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本公司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制度及项目有效文件清单5、编制原则(1)、确保实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各项目标。
(2)、工期目标:预计施工总工期120日历天。
(3)、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全部分项工程达到合格等级,主要分项工程评分值不低于9分。
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总结

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总结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于新增耕地的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补充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控,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国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我国成功控制了新增耕地的占用,保护了大量的耕地资源。
同时,政府也通过各种手段,积极补充和改良了耕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时存在着不严格执行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一些耕地资源被过度占用或破坏。
其次,土地资源的补充和改良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和不均衡的情况,一些地区的耕地资源严重匮乏,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此外,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存在着违规占用和挪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首先,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提高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其次,加大对土地资源的补充和改良工作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依法打击违规占用和挪用土地资源的行为,确保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总之,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分析过去的工作经验,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困境及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学校)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困境及创新路径分析◎刘育新一、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的问题所在1.耕地保护科学认知不到位导致地方政策操作异化。
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刚性要求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产生冲突和博弈。
由于缺乏耕地资源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认知,地方政府作为耕地直接管理者经常为追求经济发展,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异化为建设用地扩张的操作路径,以补充耕地之名行使占用耕地之实。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难,本质上是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耕地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而重点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占而不补”政策更给予地方“搭便车”的机会。
在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两难选择中,地方政府利用现有政策缺陷,尽可能降低不断上升的耕地占用成本,将本应承担的发展成本交由国家和整个社会来分摊“买单”。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耕地健康产能平衡技术支撑产能是维持耕地生产能力的根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必须强调产能平衡。
当前的政府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坚守耕地数量红线”的管护水平,缺乏对加强耕地产能保护、耕地生态保护紧迫性的深刻认识,缺乏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决心和勇气。
由于缺乏耕地产能平衡、生态平衡的可操作措施,不少地方只是追求耕地数量上的形式占补平衡,而不考虑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潜力、提高耕地质量潜力和保持耕地健康。
社会上普遍存在“耕地占补平衡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
3.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的理论水平、方法上均明显不足,技术年代差多年,尤其是缺乏对耕地资源本底全要素状况以及耕地质量、生态关键参量数据的全面掌握。
例如,对东北地区耕地资源退化、华北平原耕地水资源危机、东部和南方地区耕地环境污染,以及西部地区耕地荒漠化、石漠化、边际化等突出问题缺乏必要、及时、全面的分析研判,没有形成基于耕地资源演化动态研判而建立的定期、制度化耕地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服务能力,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独立、智慧的政策响应和决策支持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培训贵阳.pptx

三是其他有关部门的投入为耕地占补平衡注入新的 活力。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改善农业 基础条件,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有力促进了耕 地保护工作。所以,需要改耕地占补平衡由一个部门单打 独斗的做法,充分发挥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拓宽补 充耕地渠道,共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三、中发4号文件明确的改进方向和途径
从管理方式看
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按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标准 逐一、同步挂钩落实占补平衡实施难度大、操作繁琐,影响 用地审批效率。
个别地方在易地补充耕地中缺乏统筹与监管,利益驱动扭曲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引发不当围垦、开荒等,影响生态环境。
(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 高要求。 二是通过成片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已不 符合资源实际。 三是其他有关部门的投入为耕地占补平衡 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基本实现耕地先补后占
“十二五”建设占用1710万亩耕地中,以先补 后占方式落实补充耕地1697万亩,以边补边占方式 落实的有13万亩,先补后占比例近99%。
四是大力提升了补充耕地质量
“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补充和改造耕地共补 充380多万亩水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 量1个等别左右,新增粮食产能约440亿斤,弥补了 建设占用耕地的产能损失。
耕地占补平衡与扶贫搬迁用地政策
耕地保护司 2018年6月7日 贵阳
第一部分 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 占补平衡
第二部分 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 理办法
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中耕地占 补平衡有关要求
第四部分 易地扶贫搬迁用地
第一部分 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一、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主要成效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形势新要求 三、中发4号文件明确的改进方向和途径 四、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的着力点 五、配套开展的两项主要工作 六、有关保障工作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9.30•【文号】自然资发〔2024〕204号•【施行日期】2024.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2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精神,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以省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占补平衡新机制,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现通知如下:一、调整完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落实补充责任(一)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范围。
改进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落实占补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落实进出平衡的管理机制,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可不落实补充耕地的情形外,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导致耕地减少的,均应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二)严格落实补充耕地责任。
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应当明确补充耕地责任主体。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由占用耕地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履行补充耕地义务,不能自行落实补充的,应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造成耕地减少的,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依法依规占用耕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确保耕地占用后得到及时有效补充;其中,对工商企业等流转土地并将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占用耕地行为,各地应依法严格审查审核,采取规划管控、经济调剂等手段进行科学引导。
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根据占用耕地用途和主体,明确差异化的补充耕地落实要求;根据占用耕地区位、类型和质量等级,制定差别化的耕地开垦费标准并及时调整,将补充耕地后续培肥管护资金纳入占用耕地成本;对经依法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缴费标准按照当地耕地开垦费最高标准的两倍执行。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第3 4卷 第4期
Vo . 4 No 4 13 .
河 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J un l fHe a n t ueo ce c n e h ooy o ra n n I s tt fS in ea d T c n lg o i
v n e c d a p ia in s se s f a ef rte l d a d r s u c s ma a e n ,a d p vd eg a a t r h ce t - e in e a p l t y t m ot r a e o r e n g me t n r i st u r n e f e s in i n c o w o h n n o h o t f i n a e n fl d c ma g me to a . n
点、 编程方法和过程 , 系统 总体框架 , 从 系统模块划分 , 系统模块详 细设计 以及 系统实施阶段对数 据库连接 , 用户界 面, 编程等方面 , 系统地给 出了耕地 占补平衡管理信息 系统 的开发过程 。特别是 为国土资源管 理部 门编制 了方便 、 适用 的系统软件 , 为耕地 占补平衡管理 的科学性提供了保证 。
w r dvl met r eueivl do e o f o w r ee p et .te ho o g a odrnt m f fpo c, ae ee p n po dr o e f t do f aedvl m n 8 rn l i l re r so st r et o c n v mh st o 8 h c oc i e j o
p st n o r a d b t e n ma a e n n o ma o y tmsd v lp n r c s 。 E p cal i p p rp vd e c n o i o f a mln w e n g me ti r t n s se e eo me t o e s i f e f i p s e il t s a e r i st o - yh o h
土地整理占补平衡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编制原则 (1)1.2编制依据 (2)1.3投标承诺 (2)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招标信息 (4)2.1工程概况 (4)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5)3.1施工组织机构及相互配合 (5)3.2项目管理目标 (9)3.3施工现场布置 (10)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6)4.1施工测量 (16)4.2土地平整及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 (18)4.3田间道路工程 (26)4.4沟渠、水池工程 (27)4.5、混凝土工程 (29)4.6、砖砌体工程 (32)4.7、抹灰工程 (33)4.8涵洞工程 (34)第五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36)5.1 工程质量承诺及目标 (36)5.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5.3 关键及重要工序质量控制 (41)5.4 施工技术的管理 (44)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 (46)6.1安全措施 (46)6.2文明施工措施 (49)6.3安全文明的管理 (50)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2)7.1环境保护的目标 (52)7.2 环境保护的组织保证措施 (52)7.3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环境污染 (53)7.4 针对方案 (53)7.5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54)第八章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55)8.1工期承诺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和依据 (55)8.2 本工程工期 (56)8.3施工总进度计划 (56)8.4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56)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 (59)9.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59)9.2 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 (60)9.3施工机械配备投入计划 (61)9.4 劳动力投入计划 (60)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61)第十一章附图表 (63)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63)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64)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65)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66)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67)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我公司在编写昆明市宜良县竹山镇路纳等(2)个村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二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2)满足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3)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到连续均衡生产的原则;(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5)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7)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全国各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具体做法及价格[1]说课讲解
![全国各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具体做法及价格[1]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c77d5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b.png)
全国各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具体做法及价格[1]说课讲解全国各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具体做法及价格重点介绍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宝鸡市、高陵县、江西上饶等地耕地占补平衡具体做法:一、贵州省贵阳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具体做法贵阳市耕地占补平衡主要途径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新增耕地,对已完成验收并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确认的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指标,实行三级管理:省厅直接投资项目获取的新增耕地指标进入省级新增耕地指标库,用于国家及省上重大建设项目占补平衡;使用市财政资金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按市50%、县(区)50%的比例分别划入市、县(区)两级新增耕地指标库;建设单位自行补充和使用县级以下财政资金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经省、市国土资源部门验收备案后划入县级新增耕地指标库。
贵阳市新增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解决辖区内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主要采用异地购买新增耕地指标的方法。
1、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于每年年初根据年度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情况和资金情况拟定新增耕地指标资金收支计划,报市政府审批。
2、为便于资金运作,市政府设立直属的土地储备中心,该中心建立全市新增耕地指标库,统管全市新增耕地指标置换工作,设立市级新增耕地指标置换资金专户,凭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购置新增耕地申请和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批准书统收统支。
具体操作程序为:市辖区内的县(区)之间置换新增耕地指标时,由需要用地的业主提出申请,经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并经来源地县(区)国土部门同意,双方签订指标置换协议后报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并报省级新增耕地指标库备案;跨市(州)的新增耕地指标置换,由业主提出申请,经所属县(区)国土部门审核,并经指标来源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及上级国土部门同意,双方签订新增耕地指标置换协议,由市国土局向省厅提出申请,批准后从省级新增耕地指标中划转。
3、新增耕地指标置换价在2.5—3万元/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