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5-07-16T10:51:42.840Z 来源:《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供稿作者:高学学[导读] 影响幼儿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
高学学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第二幼儿园718300
摘要:马克思曾深刻地论述到:“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能力和兴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还指出,使人得到充分自由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人类教育要完成的总体目标。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
一、影响幼儿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因素
影响幼儿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它们通过各种渠道,不同侧面,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1.观念先导因素。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成人的重视程度,教育方法是否正确,首先都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幼儿良好的品德养成,非常需要成人的重视并加以培养。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但却将日常生活中的品德习惯培养置之脑后,听之任之,认为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别的都是小事情。有的家长反应,他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但到了家里呢,就好像变了一个人,非常任性,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事事都要顺从他。其实造成孩子任性的表现有诸多原因,其中不乏有家长的过错。
2.实践锻炼因素。行为形成来自实践,品德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交往、游乐、劳动等活动中,进行着饮食、睡眠、盥洗、与人交往方面等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不少孩子正因为从小被成人剥夺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习惯于依赖别人,事事有大人帮忙,而一直未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3.环境熏陶因素。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的品德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园教育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幼儿的品德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和谐宁静、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及成人良好的品德素养等,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及同伴的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影响着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幼儿品德教育的思路
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要教给孩子多少知识,学会写多少字,算多少计算题,更不需要去搞什么“早期定向”培养,而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优良品德的培养以及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注重各领域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有效渗透。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在影响着孩子,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典范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如在日常生活中、节日活动中、游戏活动中等,并注意在各领域活动中有效渗透品德教育。
2.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达成共识,做到家园一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定期召开有关德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家长座谈会,提供学习资料等,帮助家长改变重智力轻道德品质的错误观念,切实提高家长实施家庭德育的能力。让家长懂得父母事事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显得非常的脆弱,缺乏自制的能力,所以父母要给幼儿留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做好表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求别人做得对自己先要做得对,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再如,父母爱护公物,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爱护公物;父母能够和平地与人解决矛盾纠纷,孩子就不爱与人打架。反之幼儿就会进行不好的模仿,就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与幼儿园的教育不一致。
3.充分发挥同伴教育资源的榜样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幼儿同伴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交往的需要及其在能力兴趣、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幼儿同伴本身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影响因素,每个幼儿对于他人均为一种教育影响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通向健康的桥梁,同伴是幼儿学习、模仿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师应以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为载体,运用多种策略促进幼儿同伴间相互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使班内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外国科学家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在哪个受教育的时期受益最大”时,他不竟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是在幼儿园时代养成的好品质,好习惯使我终生受益。”可见,学前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良好品德的形成对人的一生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远大的教育观,从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着眼,加强幼儿德育有效方法的研究,调动、协调一切教育因素,扎扎实实地做好奠基工作,探索出一条德育启蒙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