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嗣谭
严复
材料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 为 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 剧矣!”
主要先驱者
代表作或主要思想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孔子改制考》,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用进 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变法通议》,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 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仿照俄国日本改革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百日维新”的内容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
政治,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举荐人才,取消旗人特 权,裁汰冗员精简机构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有利于增强军事和国防力量 实行征兵制等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产生 了什么影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 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 变法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苏 州 的 苏 纶 纱 厂 车 间
张謇
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直接掠夺中国资源,使重工业无从发展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华开办的企业(10万以上)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Leabharlann Baidu俄国
机器造船 共计
7家 136家
资金合计 1﹒3亿元
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抢占中国市场,打击 民族工业;又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
1.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
加困难。
——雷颐
2.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
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
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
中国戊戌变法 1898年
中国之困窘:
政治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外部: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反映出帝国主义 侵华方式有了怎样变化?
• 割三地:进一步破坏 领土主权,刺激列强 瓜分中国的野心;
• 赔两亿:大大加重了 中国人民的负担;
(2)政治: 方式:直接割地转变为强占租借地和
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 大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 重危机;
激起了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反抗,资产阶 级维新派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维新变法运动。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材料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
(1) 围绕人事任免权的斗争 (2)光绪帝的反击使新旧势力间的矛盾尖锐化和表面化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 (强,控制主宰)
(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
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
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3)光绪帝的努力
材料一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
厂,资本总额为120晚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 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 商丝厂的总额.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
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 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治罪,他的机器磨 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请你说出以下四种反思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4、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政治:具有爱国性,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 动; 3、经济:具有进步性,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 步尝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潮流; 4、思想:具有启蒙性,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 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变法战略。
——萧功秦
3.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
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4.康梁等一班爱国书生初涉政治舞台所抖出的豪情
万丈连同其与幼稚不仅属于他们个人,而且属于一个时
代甚至属于一个可望连绵的社会群体。 ——郭世佑
D.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E.组织学会: 成立强学会(1895 ;北京、上海;政治团体)
(3)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
材料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 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 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 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 由弱变强。”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顽固派
1898年9月28号,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等6 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这6人即后人所说的”戊 戌六君子”。谭嗣同面不改色,从容就义,这一年 他年仅33岁。清朝政府随即又罢免数十名支持维 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 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国闻报
时务学堂
强学会 时务报 强学报
万木草堂
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 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 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
(4)康、梁等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A.启发民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 B.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C.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减少改革 阻力;
郑观应(塑像)
主张: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商进 行“商战”;政治,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文教,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评价: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维新运动 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作用;但没有形成完整
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办学堂讲学:万木草堂
①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②“实业 救国”的倡导、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4、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康、 梁维新思想形成和传播;(思想理论基础)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影响;洋务运动弊 端使人们寻求新出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一.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三.百日维新 四.戊戌政变
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
变法的高潮 变法的失败
英国1832 年议会改
俄国1861 年改革

德国统一与
宪法
1871年
法国共和制的确 立(1875年)
世界之潮流: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总之,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二. 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1.兴起——宣传维新变法; 2.发展——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标志:1895、公车上书) 3.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直接原因:
德国强占胶州湾,俄、法、英不甘落后,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康有为:保国会;《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标志:
《仁学》,大胆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号召人们冲破“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翻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以上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之处?体现了先驱者探索呈现 怎样的趋势?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 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者】
林则徐
魏源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开堂讲学,聚集改革力量
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
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 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
他们处于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 西方寻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 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汉学家费正清《剑桥晚清史(1800~1911)》
(3)百日维新的特点:
A、是变法高潮;
B、内容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 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参政的可能;
D、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不彻底
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慈禧:“变法乃吾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 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
C.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维新 思 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据乱世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②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 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 (托古改制)
③评价:
利: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 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B.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 制考》 —维新变法理论基础
位于广州东山大塘街长兴里
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
——康有为
根据上则材料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 特点:借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思想 • 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5、维新变法的局限性:
A.没有采纳维新派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 立制度局等主张;B.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 没有深入发动广大民众.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
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
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分享在华侵略权益。
民众的痛苦(漫画)
影响:使美国势力大增;形成宰割同盟
2、内部:清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1)原因: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加 深;外债沉重、自然灾害严重引发 财政危机; (2)结果: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 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2.失败标志: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 取消新政——囚禁光绪帝——屠杀“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废除新法
屠杀“戊戌六君子”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2.失败的原因: 京师大学堂校牌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 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 民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 想; 3.教训:
• 开四口:列强侵略势 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 允设厂:直接掠夺原 料和劳动力,严重阻 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
(1)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在中国争夺开矿权
到1899年,英国先后夺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盂县、 平定、泽州、潞安以及河南怀庆附近地区的矿产开采 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开采权;俄国除了夺得 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 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德国先后取得了山东胶济 铁路两旁和沂水、沂州、诸城、潍县、烟台等地矿产 的开采权。
文教方面: 废除八股,设立学堂, 改变了官僚机构的构成
出国留学,翻译
如何评价以上改革措施?请 你们推测一下,变法中哪些措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和西学的传播
施会引起很大的反对?
“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 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 根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 了!”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
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
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教学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
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 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