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脊髓)
神经系统概述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后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神
周围神经系统
经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系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神经系统概述-2
脊髓
白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组成前根,分
布到四肢、躯干骨骼肌肉。 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纤维束(传
导束)所组成。
(二)脊神经
1、脊神经的对数 ●31对 2、脊神经的组成 前根:运动性 ●脊神经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前支、后支
(1)椎体Vertebral Body (2) 棘突Spinous Process (3) 上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 (4)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5)椎孔 Foramen (6) 椎弓根Pedicle
顶叶: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
枕叶:为顶枕裂之后的部分。 颞叶:为大脑外侧裂以下的
部分。
脑岛(岛叶):大脑外侧 裂的深面。
② 大脑半球的底部
额叶底面一条 纵行纤维束为嗅囊, 嗅囊的前端膨大为 嗅球。嗅球与嗅神 经相连,与嗅觉有 关。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灰质 — 大脑皮质(层)
大脑半球
白质
侧脑室
基底神经核
分泌腺的活动。
姚书p353
3、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和脑 桥背侧。 两侧膨隆部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部分 为小脑蚓部。小脑表面有许多沟与回。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内部为白质,其中几对神经核统 称为中央核,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与脊髓、脑干都有许多神经纤维 相联系。
②
脑桥
腹侧面: 以脑桥臂与小脑相通。
背侧面: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 上部; 与延髓背面之间以 横行的髓纹为分界。
③ 中脑
腹侧面: 大脑脚:一对纵 行隆起,其中主要 有锥体束通过。
背侧面: ●上丘与下丘
速记解剖歌诀及注释——神经系统
速记解剖歌诀及注释——神经系统人体歌诀及注释1.脊髓外形特征及位置上颈下腰二膨大大孔延至腰一下下端圆锥连终丝丝周缠绕马尾巴【注释】脊髓,位于椎管内,起于枕骨大孔,终于第一腰椎体下缘。
呈前后略扁的细长圆柱状,长约40~1125px。
主要外形可归结为六纵沟、二膨大、一圆锥、一终丝。
(1)六纵沟,即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2。
(2)二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3)一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
(4)一终丝,脊髓圆锥下续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
锥—脊髓圆锥;丝—终丝。
2.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前动后感觉中间要自主【注释】脊髓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前角、后角、侧角等。
(1)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与前根的组成。
(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3)侧角: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T1~L3节段。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
3.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外侧前索是混合皮质脊髓管运动脊髓丘脑浅感觉【注释】脊髓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
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1)前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前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前束。
(2)外侧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侧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
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合为皮质脊髓束,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
(3)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
4.脑干外形腹面观特征脑干腹面颇似“羊”大脚踩在桥头上延髓脑桥沟为界桥下锥体立两旁【注释】脑干,位于颅后窝,自上而下包括中脑、脑桥、延髓三部。
脑干下端较细,中上部较宽大,整个外形从腹面观察颇似“羊”字。
(1)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大脑脚似“丷”。
神经系统中的脑和脊髓功能
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01
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
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2
推动神经科技产品发展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促进神经科技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如脑机接口技
术帮助残疾人士重获运动能力。
03
增强人类认知与创造力
通过对大脑功能的研究,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认知、情感和创造
脊髓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
传导路径
脊髓是脑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 重要传导路径,负责将脑的信号 传递到身体各部分,同时将身体 的感觉信息反馈给脑。
反射中枢
脊髓内含有许多反射中枢,能够 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等。
调节作用
脊髓对内脏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 作用,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 脏器官的功能。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控制、情 感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大脑皮 层和中脑边缘系统,与睡眠、觉醒、情绪 等生理活动有关。
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小脑等 部位广泛分布,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如镇静、抗焦虑等。
03
小脑与脑干功能解析
小脑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由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构 成。小脑表面覆盖着灰质,即小脑皮层,其内部由白质和少 量的神经核团组成。
功能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它接收 来自前庭器官、肌肉和关节等处的传入信息,经过处理后, 通过传出纤维调节肌肉张力,使身体各部分运动协调一致。
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运动传导路径
02
大脑发出运动指令,通过脊髓传至外周运动神经元,控制肌肉
神经系统的构造
2.小脑
位于延髓和脑桥 的背侧,由两侧 小脑半球和中间 的蚓部构成。
小脑表面为灰质
形成沟和回;白
质在深层,形成
小脑树。
3.大脑
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相连。
皮质: 功能分区
额叶:运动区 顶叶:感觉区 枕叶:视觉区 颞叶:听觉区 边缘叶:内脏区 白质: 联合、联络、 投
射纤维。
基底核(纹状体):
2.前肢神经
肩胛上神经—1 臂神经丛—2 腋神经—3 腋动脉—4 尺神经—5 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总 干—6 正中神经(前臂最长神 经)—7 肌皮神经皮支—8 桡神经—9
3.后肢神经
坐骨神经—1
肌支—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胫神经—3
腓神经—4 小腿外侧皮神经—5 腓浅神经—6 腓深神经—7
大脑白质中基底部的灰 质核团,主要有尾状核 豆状核和内囊。
嗅脑: 包括嗅球、嗅回、梨 状叶等部分,属于大 脑边缘系统。
(三)脑脊膜、脑脊液
1.脑脊膜 软膜:富有血管,软膜毛细血管突入各脑室腔内形 脉络丛,可产生脑脊液。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 硬膜:厚而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脑硬膜与颅腔间 无间隙,脊硬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称硬膜外 腔,临床常进行脊神经根麻醉。 2.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液体,充满各脑室 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腔等,具有保护、 营养、运输和维持颅内压恒定等作用。
中脑 间脑
1.脑干
延髓:背侧为第四脑室底壁后半部;腹侧为锥体交叉
脑桥:背侧为第四脑室底壁前半部;腹侧为横行隆起
中脑:背侧为四叠体(前丘、后丘);腹侧为大脑角
两者之间为中脑导水管。
间脑:上方为丘脑,包括第三脑室、灰质中间块、松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脊髓
20
21
22
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主要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为 不对称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肌张力减退,可有肌肉震颤,肌 萎缩明显,无感觉障碍。下肢及大肌 群较上肢和小肌群更易受累。
23
• 神经电生理表现:
后遗症期多无自发电活动,相应受损节段呈慢性神经源性损害 表现,如出现宽大电位,募集反应减少,复杂重复放电等 感觉神经传导正常 运动神经传导正常或轻度异常,CMAP波幅可下降 后索损害一般不累及
15
• 神经电生理表现:
• 1.(延髓、颈、胸、腰骶段)至少三个区域有神经源性损害依据,大 量自发电活动,宽大电位,束颤电位等;当只有2个区域异常为 拟诊,1个区域异常为可能; • 2.感觉传导速度正常,电位波幅正常; • 3.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可有CMAP波幅下降; • 4.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后索不累及)。
14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与前角细胞损害相关疾病
1.运动神经元病:
• 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 化。
•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以不对称的局部肢体无力起病,如走路发僵、拖步、
易跌倒,手指活动(如持筷、开门、系扣)不灵活等。少数患者以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等球部症状起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肉跳” 感(即肌束震颤)、抽筋,并扩展至全身其他肌肉,进入病程后期,除眼球 活动外,全身各运动系统均受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 一般无感觉异常及大小便障碍。 • 查体:当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当上运 动神经系统受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 1.针极肌电图:主要以C7-T1支配肌可见神经源性损害,部分可波 及C5-6支配肌,无临床症状的对侧肢体也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 • 2.感觉神经传导正常 • 3.运动神经传导可出现患侧尺神经CMAP波幅下降 • 4.患侧尺神经F波异常 • 5.体感诱发电位多正常。
课题:神经系统(五) 一、脊神经的组成及分支 二、脑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 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神经前支:脊神经前支含有:躯
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 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交感与副交感) 四种成分。粗大交织成丛,然后再分支 分布,其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 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本节主要叙述脊神经前支的躯体感
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而其中的内脏 感觉和内脏运动纤维将在内脏神经中叙 述。
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每条脊膜 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灰交通支或胸交感神 经节的分支,然后返回椎管内,分成横 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 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上位 3 对颈神经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 颅后窝的硬脑膜。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
运动纤维(交感性)。
交通支:含有内脏运动神经的交感
脊神经后支: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交感与副交感)四 种成分。一般都较细小,其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 种纤维按节段地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肉 及皮肤,主要分支有:内侧支和外侧支,这两支又 都分成肌支和皮支。
其中,第1颈神经后支较粗大称为枕下神经。第 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为枕大神经。第3颈神经 后支的内侧支称为第3枕神经。第1-3腰神经后支 的外侧支较粗大称为臀上皮神经。第1-3骶神经后 支的皮支称为臀中皮神经。而其中的内脏感觉和内 脏运动纤维将在内脏神经中叙述。
4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 5 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运动和头面部的一般躯体感觉。 6 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7 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和泪腺、下颌下腺、舌
下腺和舌前2/3味觉。
8位听神经:分布于内也的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 螺旋器上,主管位置觉和听觉。 9舌咽神经:支配咽部肌肉运动和咽部的肌肉感觉、颈
运动解剖学22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PPT
动神经元,胞体大,轴突粗,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外肌,支配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α运动神经元也分两种:一种胞体小,轴突
传导冲动慢,支配红肌纤维;另一种胞体大,轴突传导冲动快,
支配 白肌纤维。
后角内聚集着与传导感觉有关的中间神经元胞体,主要
承受由后根传入的躯体和内脏的感觉 冲动,其轴突组成脊髓
白质内某些感觉传导束和联系脊髓节间的固有束。侧角内聚
从脊髓的横切面观察,脊髓内部是由位于中央的灰质和
周围的白质两局部构成。灰质中间有一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
向上通往第四脑室。
质: 灰质纵贯
脊髓的全长,在横断
面上呈蝶形构造,主
要是由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聚集而成,其
左、右侧各有一个突
起,前端膨大称为前
角;后端窄细称为后
角。在胸腰段的前、
后角之间还有向外
二、神经系统的根本概念和活 动
(一) 根本概念
质: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
在新鲜标本上呈暗灰色,故称
灰质。分布在大脑、小脑外表的
灰质称为皮质
大脑皮质
小 脑 皮 质
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各种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
在一起的构造。由于神经纤维外表的髓鞘含有磷脂,故色
泽亮白,称白质
侧突起的侧角。
前角内主要聚集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纤维出前外侧沟 组成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γ-运动神经元,胞
体小,轴突细,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兴
奋,引起梭内肌收缩,刺激肌梭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梭外肌
收缩。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肌紧张。另一类是α-运
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由 视_神__经_ 传导
提 醒
到大脑皮质的 视_觉__中__枢,形成视觉。
【例题】: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 重
觉部位分别是
(C )
点 展
A、视网膜、视网膜
现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难 点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
部位是
(A )
展 现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难
C、中耳
D、内耳
点
突
2.某人用尖锐的器具陶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 破
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C)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
易
3.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它包括 _外__耳__、
错 提
_中_耳___ 和 _内__耳___ 三部分。
破
【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
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使小狗建立起来 易 “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 错
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
提 醒
使不喂食,狗也会分泌大量唾液。
课堂练习
1.马戏团演员让小狗成功地表演节目之后,总是
重 点
错
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
提
醒
课堂练习
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
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 重
表现为
( D)
点 展
A有感觉,且能运动 B没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现
C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难
脑神经系统-脊髓
二、脊髓内部结构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内部结构 脊髓为管 状结构,在横 断面上可见脊 髓由其中央叫 certral canal, , 两侧对称状似 “ H” 形 的 叫 gray substance (matter),周围 , 的纤维束叫white substance (matter)共同构成,灰、 共同构成, 的纤维束叫 共同构成 白质相交的地方叫retrcularis formation在颈和上胸脊 白质相交的地方叫 在颈和上胸脊 髓节段较明显。 髓节段较明显。
Ⅷ层:具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层及脑干下行纤维, 具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近层及脑干下行纤维, 并发出轴突至同侧和对侧Ⅸ层的γ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并发出轴突至同侧和对侧Ⅸ层的γ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Ⅸ层:主要有α、γ运动神经元,还有中间神经元 Renshaw's cell,接受α神经元的侧支, 又发出轴突止于α神 , 接受α神经元的侧支,又发出轴突止于α 经元(同一个或其它的 神经元),形成一负反馈环路, 同一个或其它的α 经元 同一个或其它的α神经元 ,形成一负反馈环路,对α神 经元起抑制作用。 经元起抑制作用。 为中央管周围灰质, Ⅹ层:为中央管周围灰质,新近有人发现其中有一纵行 的 纤 维 束 , 称 中 央 腹 侧 纵 束 centroventr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纵贯脊髓全长,可能为后角细胞发出的少髓和无 ,纵贯脊髓全长, 髓纤维组成,且贯穿室管膜细胞间而邻接脊髓中央管腔, 髓纤维组成,且贯穿室管膜细胞间而邻接脊髓中央管腔,可 能由此将“ 物质 物质(Substance P)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能由此将“P”物质 释放至脑脊髓液中
神经系统解剖—脊髓思维导图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末端位置与外形位于椎管内,外包3层被膜,与脊柱弯曲一致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c onus medullaris,约平对T1,新生儿可达T3下缘,软脊膜由此向下续为终丝filum terminale两个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C4到T1脊髓节段l umbosacral enlargementT1到L3节段两个膨大与四肢出现有关,颈膨大比腰骶膨大明显(上肢功能强于下肢)6条纵沟:前正中裂(较明显)/后正中沟(较浅)前外侧沟(1对,有脊神经前跟根丝附着)后外侧沟(1对,有脊神经后跟根丝附着)*颈髓和胸髓上部有1对较浅的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的表面界线每一对脊神经前后跟附着处即是一个脊髓节段。
31对脊神经对应31个节段—C8/T12/L5/S5/Co1胚胎早期脊髓几乎与椎管同长,脊神经跟基本呈直角与脊髓相连从胚胎4月起,脊柱生长速度比脊髓快,且脊髓上端连于延髓,位置固定,导致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相应椎骨,出生时脊髓下端平对L3,至成人达L1C1-C4同序椎骨C5-C8、T1-T4同序椎骨上1T5-T8同序椎骨上2T9-T12同序椎骨上3腰髓:第10~12腰椎体尾髓:第1腰椎体脊神经跟在脊髓圆锥下方围绕终丝聚集成束,形成马尾c auda equina第1腰椎以下已无脊髓,临床上进行脊髓蛛网膜下隙穿刺抽取脑脊液或麻醉时,常选择L3、4或L4、5腰椎棘突间进针,以免损伤脊髓内部结构灰质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为灰质前/后连合前后角之间为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在T1-L3中间带外侧部伸出侧角lateral horn或侧柱R exed laminae学说l aminae I又称边缘层,腰骶膨大处最清楚,胸髓处不明显内有后角边缘核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脊髓丘脑束l aminae II称胶状质,大量密集的小型神经元,几乎不含有髓纤维加工分析脊髓的感觉特别是痛觉信息接受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侧枝及从脑干下行的纤维,发出纤维主要参与组成背外侧束l aminae III胞体略大,形态多样,包含许多有髓纤维l aminae IV细胞排列疏松,有小圆形/中三角形/大星形细胞l aminae V后角颈部,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内脏传入的细纤维内侧部占2/3;外侧部占1/3,位于上下前后纵横交错的纤维束之间,形成网状核l aminae VI后角基底部,颈膨大与腰骶膨大处最明显内侧部占1/3,密集深染的中小型细胞外侧部占2/3,较大的三角形和星形细胞组成接受本体感觉和一些皮肤的初级传入纤维l aminae VII位于中间带,含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外侧部与中脑、小脑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参与姿势与运动调节;内侧部与毗邻灰质和节段之间有许多脊髓固有反射联系,与运动和自主功能有关胸核又称背核/Clarke柱,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到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中间神经元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即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S2-S4节段外侧部有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即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发出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l aminae VIII包含脊髓固有中间神经元,接受邻层/对侧VIII层/一些下行纤维束纤维终末;发出纤维直接或通过兴奋γ-运动神经元间接影响α-运动神经元l aminae IX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引起关节运动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与肌张力调节有关中间神经元大部分分散,小部分形成核群(前角连合核等),一些小型中间神经元叫Renshaw细胞(接受α-运动神经元的侧支,轴突抑制同一或其他α-运动神经元)颈膨大腰骶膨大处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内外两群:内群叫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肌外群叫前角外侧核,支配上下肢肌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所支配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软瘫。
神经系统 脊髓(护理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二)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脊神经31: 躯体神经: 分布于皮肤、骨、关节、肌 内脏神经:交感、副交感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基本活动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 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如:膝跳反射。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中枢 神经 系统
灰质 神经元胞体聚集 皮质
神经核
白质 神经纤维聚集 髓质
纤维束
周围 神经元胞体聚集--神经节 神经 系统 神经纤维聚集--神经
脊髓 (一)脊髓位置和外形 位于椎管内,颈膨大、腰骶 膨大、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
第 1 腰椎
(四)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呈“H”形,位于脊髓中央。 (2)后角
(3)侧角
(1)前角Leabharlann 2、白质:位于脊髓灰质周围。
(1)上行(感觉)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 侧束 脊髓丘脑 前束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2)下行(运动)纤维束
皮质脊髓 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五)脊髓的功能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二)脊髓表面
有6条沟裂: 前正中裂1、 后正中沟1、 前外侧沟2、 后外侧沟2;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1 。
(三)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 1-4 C5- T4 T5-8 T 9-12 L 1-5 S、CO1
对应椎骨 同序数椎骨 (同序数-1 )椎骨 (同序数-2 )椎骨 (同序数-3 )椎骨 10-12 胸椎
神经系统(脊神经)
(1)骼腹下神经:骼腹下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内 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走行,达腹股沟浅环上方,穿出 此腱膜浅出于皮下。
(2)髂腹股沟神经:于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进入腹股沟
管,并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出浅环,分布于阴茎根部及阴 囊或大阴唇皮肤。 (3)生殖股神经:支配提睾肌和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 及附近皮肤。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 股后皮神经
坐骨神经
(5)坐骨神经:坐骨 神经在股后发出肌支 、支配大腿后群肌。 坐骨神经的标表投影 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 连线中点外侧约 2.5cm处弯向下外,至 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 子连线的中点,垂直 下降至股骨两髁后连 线中点。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的分支 ①胫神经:胫神经在 腘窝以下分布于膝关 节、小腿后群肌及小 腿后面的皮肤。足底 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 神经分布于足底肌和 皮肤 。 损伤表现“钩状足” 或“仰趾足”畸形。
腓总神经
胫神经分支: 足底内侧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谢谢!
坐 骨 神 经
胫 神 经
坐骨神经的分支 ②腓总神经:分为腓浅 神经和腓深神经二支: ①腓浅神经分布小腿前 外侧面、足背及第2-5 趾背面相对缘皮肤; ②腓深神经支配小腿肌 前群及足背肌,末支分 布于第1-2趾背面相对 缘皮肤。损伤表现足下 垂和“马蹄内翻足”。
腓总神经
坐 骨 神 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系
周围神经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第一节脊神经 1.脊神经组成:脊N连于脊髓,每对脊N由前根(运动纤维)和 后根(感觉纤维)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脊N是混合神经。 2.脊神经共31对:分为颈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 神经5对,尾神经1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穿刺
成年人,一般第1腰椎 以下已无脊髓,只有浸 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 终丝,故临床上常在第 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 腰椎穿刺。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成,灰质在内部,白质在周围
一、灰质
中央管 中央灰质 (灰质联合) 前角(前柱) 侧角(侧柱) 后角(后柱)
灰质
Rexed 脊髓灰质板层
白质
白质主要有短的固有束及长的上、下纤维束组成。
(一)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2、脊髓小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3、脊髓丘脑束
1、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和楔束(fasciculuscuneatus)
功能:传导来自肢体同侧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神 经冲动。
Rexed根据猫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将灰质分为10层
板层Ⅰ — 连缘层(海绵带)
板层Ⅱ — 胶状质
板层Ⅲ
内有后角固有核 板层Ⅳ 板层Ⅴ 调节运动
板层Ⅵ
板层Ⅶ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胸核 骶副交感核
与内脏活动有关
板层Ⅷ— 中间神经元
板层Ⅸ—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胯关节的梭外肌纤维产生关节运动。 γ-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板层X— 接受某些后根纤维
灰质小结
1、前角主要为运动神经元,与躯体运动有关: α- 运动神经元:支配胯关节的梭外肌纤维产生关节运动。 γ-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2、侧角是第1胸段至第3腰段含有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骶髓第2~4节含 有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中间外侧核与内脏活动有关。 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 3、后角主要为中间神经元(联合神经元),与躯体感觉有关。
薄束起自同侧T4以下脊神经节细胞 — 传导下半身来的 冲动 楔束起自同侧T4以上脊神经节细胞 — 传导上半身来到 测冲动
2、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 tract)
包括脊髓小脑侧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和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功能: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以调节肢体运动。
(二)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1、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2、红核脊髓束 3、前庭脊髓束 4、顶盖脊髓束
1、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包括皮质脊髓侧束和 皮质脊髓前束,分别 位于脊髓的外侧索和 前索,传导随意运动。
2、红髓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 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 功能: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运动 神经元。 记忆歌诀: 红出交叉邻皮脊,兴奋屈肌到Ⅴ~Ⅶ
记忆歌诀: 脊小前后侧索边, 小脑上下两脚见, 前走对侧后同侧, 躯下本体触压感。
3、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①脊髓丘脑侧束 — 传导痛温觉 ②脊髓丘脑前束 — 传导粗触觉、压觉
记忆歌诀: 边缘固有做起点,白质交叉到对边, 位于前索外侧索,两束合并现脑干, 侧束痛温前粗触,上行丘脑再换元, 骶腰胸颈外向内,临床定位见节段。
腰骶膨大
终丝
后正中沟
记忆歌诀: 脊髓位于椎管内 上枕大孔接延髓 成人下端平腰一 再下终丝和马尾
终丝 马尾
终丝
2、脊髓外形: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 等,有两个膨大,分别是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前面正中的沟较深,称为前正 中裂。后面正中的沟较浅,称为后正中沟。前后正中 两条纵沟把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 出前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入后外侧沟的根丝形 成31对后根。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前后根在 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由椎间孔出椎管。
纤维自红核发 出后立即至对侧 毗邻于皮质脊髓 侧束腹侧下行 红核脊髓束的纤维下行, 止于脊髓灰质Ⅴ层~Ⅶ层, 具有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和 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3、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
位于前索,起自脑干的前庭神经核,起纤维在 同侧脊髓前索下行,大部分纤维终止于灰质Ⅶ和 Ⅷ层的中间神经元,在前角运动细胞。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脊髓
一、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 和外形
1、脊髓位置:脊髓 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 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在成人一般平第1 腰椎体下缘水平,新生 儿平第3腰椎体。由脊 髓圆锥末端向下延续为 一根细丝,称为终丝,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 有稳定脊髓的作用。 颈膨大
深、浅感觉
冲动
内脏感觉
上行纤 维束
脑
冲动
维下 束行 纤
躯干
四肢骨骼肌
部分内脏
2、反射功能 (1)牵张反射
肌肉、肌腱 脊神经后根 α-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前根 肌肉收缩
(2)屈曲反射
皮肤
脊神经后根 后角 中间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前根 肌肉收缩
Thank
you
在前正中裂和后 正中沟的两侧, 分别有成对的前 外侧沟和后外侧 后 外 侧 沟 腰骶膨大 终丝 前正中裂 颈膨大
沟。在前、后外
侧沟内有成排的
前外侧沟
脊神经根丝出入。
后正中沟
脊髓表面6条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传入神经 后根 传出神经 脊神经节
前根 脊神经 前正中裂
3、脊髓节段
共31节段 8个颈段(C) 12个胸段(T) 5个腰段(L) 5个骶段(S) 1个尾段(Co)
记忆歌诀:灰质似蝶神经元,前角运动后中间, 胸一腰三骶二四,侧角交感副交感。 “骶二四”即骶髓第2~4节相当侧角处含有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2、白质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功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 经元。 记忆歌诀: 出庭同侧前索下,兴奋伸肌到ⅦⅧ。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浅反射 躯体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足底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跳反射 跟腱反射
深反射
2、反射功能
内脏反射
1、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其结 构基础即脊髓内的上、下行纤维束。
记忆歌诀: 三十一对脊神经,两根汇合出间孔 后根可见神经节,后根感觉前运动 八对、十二、五五一, 颈胸腰骶尾命名。
C1
C8
T1
T12 L1 S1
4、脊髓节段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1~4 C5~8 T1~4 T5~8 T9~12 腰髓 S1~5和尾髓 椎骨序数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应 同序数椎骨数 – 1 同序数椎骨数 – 1 同序数椎骨数 – 2 同序数椎骨数 – 3 平T10~12 平第一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