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国主义诗歌赏析
爱国题材诗歌及鉴赏
爱国题材诗歌及鉴赏一、原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衍生注释:1.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2. “起一经”:依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一经,一种经书。
3. “干戈”:指抗元战争。
4. “寥落”:荒凉冷落。
5. “四周星”:四周年。
6. “汗青”:史册。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通过回顾诗人自己的坎坷经历,反映了南宋末年国家的危亡局势。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以及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
2. 情感诗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前两联中,诗人经历磨难,饱经战乱,国家如同风中飘絮般破碎,自己的身世就像雨中浮萍般漂泊不定,充满了悲哀和无奈之情。
后两联情绪逐渐高昂,在经历惶恐后,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特别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豪情壮烈,大有慷慨就义之感。
3. 表现手法- 比喻生动。
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渲染出国家局势的危急;把自己的身世比作雨打萍,形象地写出了个人命运的漂泊无依。
- 情景交融。
在描述自己的经历和叹惋国家形势之时,内心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意境悲怆而深沉。
- 直抒胸臆。
最后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表达自己舍生取义、为国尽忠的决心。
四、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学家。
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南宋面临蒙古铁骑入侵时,多次起兵抗元。
他兵败被俘后,坚决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他的诗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为后世所敬仰。
五、运用片段:1.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述南宋末年的历史故事,当讲到文天祥坚决不向元朝屈服时,小明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特别能展现他的爱国之心。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
岳飞《满江红》全文赏析岳飞的《满江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寒门将军”和“忠臣岳飞”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本文将从诗歌结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来进行赏析。
一、诗歌结构《满江红》全篇五十八句,依据写作手法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开篇、描绘战争场面、描写敌情、呼唤民众和结尾五个部分,其中描绘战争场面和描写敌情部分贯穿整个诗歌。
整篇诗歌的韵律清新,语言简洁明快,用词准确,让人读来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二、表现手法1.写景《满江红》中的描写细节入微,如“雄鸣馆外西北军,都护楼前东南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刻画了战争的惨烈和生离死别的深情,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运用对比手法《满江红》中的描写手法中也有对比手法,如“血滴子规啼”和“海风吹不散,落日满西楼”,“晋人凋敝,更望楼船”,表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博大和民族自豪感。
3.运用比兴手法岳飞在诗歌中使用的比兴手法,让文本灵动、风格各异。
如“旌旗无光日色薄,棓鼓无声空气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体现了岳飞语言的优美和深情。
三、主题思想岳飞的《满江红》通过对抗战的描写,表现了民族精神、英雄气概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刻画了“抗金救国,反贼为民”的英雄形象。
因此,诗歌在历史上无数次被奉为反侵略、救国抗敌、振兴中华等重大意义的象征。
同时,他也传递了对民族团结、军纪严明等重要的主题思想。
总之,岳飞的《满江红》是一篇史诗般的作品,以英雄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忧虑。
它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不仅是当时的人民所深刻领悟的,而且现在的读者仍然会为其精神感到欣慰和感动。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在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下面就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并带着读者们一起领略其中的意境。
1. 《赴戍登程口占》——辛弃疾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赴戍之行的无限感怀之情和忧虑之心。
四句话中,无不表现出他对家园和爱人们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氛围浓郁,字里行间充满了想念和感怀之情,读来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2.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意在高昂,写道祖国河山壮丽辽阔,历史、文化厚重丰富,人民民族精神鼓舞人心。
虽然书写的时代背景和今天有很大差异,但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愧于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豪迈情怀,却一直深深植根在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草原和草作为典型,传达出热爱大地、热爱祖国的情绪。
诗人点出了草原的气象、物象,以打动人的心弦。
再用“远芳侵古道” “晴翠盈荒城”的词汇,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一句“又送王孙去”则道出了他对祖国遭受侵略时的深深思念和送别之情。
读来倍感情怀澎湃,振聋发聩。
4.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一诗,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爱。
战争是不堪的,但对士兵们而言,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人民仍是亟待完成的职责。
作者对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局面展开了望城系怀,引人回忆我国辉煌的历史文化。
这首诗明确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立场和复兴民族文化的决心。
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爱国诗歌,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于爱国的诗 古诗
关于爱国的诗古诗一、原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衍生注释:1. “遭逢”在这里指的是遭遇、遇到的意思,说的是诗人因为科举入仕而遭遇的种种经历。
2. “干戈”代表战争。
当时宋朝面临着元朝的大规模入侵,战争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3.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用火烤竹子,让竹子流出水分(像出汗一样),这样方便书写且易于保存,所以称史册为汗青。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
以兵败被俘后经过零丁洋时的感受为引子,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以及自己身世的悲叹。
2. 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激昂之情。
前几句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飘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打萍,写出了自身和国家命运的飘摇之感。
“惶恐滩”“零丁洋”等词更深入地表达出诗人的忧虑与孤寂。
但最后一句则显得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只愿自己的爱国丹心能被史册所记载的崇高情怀。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手法,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动地描绘出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苦。
同时,触景生情再到直抒胸臆,从眼前之景到表达内心的坚定意志,层层递进。
四、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本该在科举入仕后大展宏图,辅助南宋复兴。
奈何当时元朝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文天祥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积极组织抵抗力量,与元军作战。
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用他的诗歌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举办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
小明上台时激动地说:“大家都知道南宋文天祥吧,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坚守大义。
就像他诗中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屈服,今天,我们生活在安稳的时代,也要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行动中。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是诗歌的一种流派,它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民族、人民的深厚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爱国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歌和诗经,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变革和国家命运的兴衰,爱国诗歌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爱国诗歌,通过描绘古原草的凄凉和国家命运的衰落,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厚爱。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写,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之情。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是《将军令》。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南宋国家的忧虑和对祖国的满腔热血。
通过对将军的令下和士兵们的忠诚表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危亡的深切忧虑,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呼吁。
这首诗以其慷慨激昂的语气和鲜明的爱国主题,成为了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经典之作。
近现代的中国爱国诗歌也是层出不穷,随着国家的兴盛和振兴,越来越多的诗人以自己的文字声音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打倒群众”的呐喊,“呐喊”则是民族痛苦和危机的集中体现。
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文学来表达他对中国的关切和对国家现状的痛心,使这部作品成为中国现代爱国诗歌的典范之一。
爱国诗歌是以国家和民族为中心的诗歌形式,它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民族热爱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这些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了高度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传递着对民族精神和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呼吁。
在当代社会,爱国诗歌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励人们爱国爱民、奋发图强,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色
浅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色
陆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有以下几个特色:
1. 感情真挚: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情感真挚,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决心。
2. 抒发民族精神: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强调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 抒发爱国情怀: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中的情感主要是爱国情怀,倡导爱国主义,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为国家奋斗。
4. 借古讽今: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经常以古代典故为素材,借古讽今,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反思,以期改变国家的颓废局面。
5. 语言简练: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刻,以短小精悍的语句表达情感,富有余味,易于理解和传颂。
总体来说,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情感倾向、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爱国类唐诗
爱国类唐诗一、原文:《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二、衍生注释:- “汉家旌帜”:汉朝的旗帜,这里指代唐朝军队(唐朝人常以汉喻唐)。
旌帜,军旗。
- “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当时是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边界地区。
- “生入玉门关”:用班超的典故,班超在西域三十多年,年老思乡,上书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这里诗人反用其意,表示愿终身报国,不一定要活着回到家乡。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是边塞征战中的爱国情怀。
诗人描绘了唐朝军队士气高昂,军旗飘扬在阴山之畔的雄壮景象。
表达了一种坚决抵抗外敌的决心,情感上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 诗中的情感热烈激昂,体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豪迈。
2. 表现手法- 首句“汉家旌帜满阴山”描绘了宏大的战争场景,运用了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通过“满”字,生动地呈现出唐朝军队兵强马壮、数量众多的态势。
- 后两句直抒胸臆,“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直接表达了战士们舍生忘死、以身报国的志愿,以议论的方式将爱国情怀推向高潮。
用班超典故并反其意而用之,更加强化了这种爱国情感。
四、作者介绍:戴叔伦,字幼公,唐代诗人。
他曾任多地官职,在为官期间了解民间疾苦,诗风淳朴自然。
他的诗题材多样,有反映边塞生活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
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据一席之地,其边塞诗往往透露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五、运用片段:1. 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主题是“爱国”。
小明上台演讲:“在历史的长河中,爱国精神一直熠熠生辉。
就像戴叔伦在《塞上曲二首·其二》里写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古人们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这种豪情壮志像火把一样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好好学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古代爱国主义题材的诗歌。
名人爱国诗歌
名人爱国诗歌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
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赏析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
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
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
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
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
长篇爱国古诗
长篇爱国古诗一、原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衍生注释:1. “遭逢起一经”: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2. “干戈寥落”: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稀少。
指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3.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4. “山河破碎风飘絮”:以被风吹散的柳絮比喻破碎的山河,形象地写出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5. “身世浮沉雨打萍”:把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浮萍一样时起时沉,表现出命运的不稳定且多指处于逆境。
6. “惶恐滩”“零丁洋”:都是地名。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
诗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有着记忆深刻的经历。
7.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通过回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展现了南宋末年风雨飘摇的国势和个人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 情感:诗中既有对山河支离破碎的悲痛之情,比如“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也有对自己身世坎坷的感慨,像“身世浮沉雨打萍”。
但最重要的是浓浓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句,慷慨激昂,充满浩然正气。
3. 表现手法:- 比喻手法: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山河破碎比作风飘絮,把个人身世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
前一个比喻写出了国家局势的危机,就像风中漂泊无根的柳絮;后一个比喻体现自身就像暴雨下无法自主的浮萍,艰难困苦。
- 情景交融:整首诗既有对战争经历等情景的描写,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又融入了自己的深切情感,把在惶恐滩的惊险和零丁洋中的孤独无助,同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爱国主义诗歌
爱国主义诗歌(加解析)1.《诗经・秦风・无衣》o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o解析: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敌的精神,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屈原《离骚》(部分)o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o解析: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自己对美好品德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虽九死其犹未悔” 更是体现了他为国家、为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信念,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
3.曹植《白马篇》o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o解析: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为国效力的游侠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豪情壮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杜甫《春望》o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o解析: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国家的破败、百姓的苦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国破山河在” 一句,更是成为了描写国家沦陷的经典诗句。
5.陆游《示儿》o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o解析: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他在临终之际,仍然牵挂着国家的统一,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其爱国之情令人动容。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3篇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3篇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乐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爱国革命古诗
爱国革命古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衍生注释:- “元知”:本来就知道。
在这里,诗人表达一种对生死的豁达看法,觉得死了之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就都和自己无关了。
- “但悲”:只是悲伤。
诗人陆游一生的心愿是看到国家统一,所以将死之时唯一悲痛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
-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古时中国分为九州,这代表整个中原大地。
-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渴望。
情感极度炽热,诗人在临死之际,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国家的统一大业,其爱国之情深沉而浓烈。
从表现手法上看,前两句诗人先铺垫自己知道死后万事皆空,但是又以转折突出不能目睹国家统一的悲痛,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后两句笔锋一转,对儿子嘱咐在王师收复中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在祭祀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个好消息,从侧面再次体现出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憧憬,极具感染力。
作者介绍: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一个山河破碎的年代。
一生渴望南宋朝廷能够收复北方被金侵占的土地,意志坚决。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歌赋皆擅长,诗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大多充满爱国情怀。
他的仕途坎坷,但这并没有磨灭他对国家的热爱,多次被贬依然心系国家命运,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运用片段:例子一:学校正在举办爱国主义演讲比赛。
小明慷慨激昂地走上台,说道:“同学们,从古至今,爱国情怀如同璀璨明星闪耀在历史长河中。
陆游在临死之际还呼喊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一生都在盼望着国家能够统一,虽然生命到了尽头,但心中的爱国之火不灭。
我们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时代,难道不更应该传承这种爱国精神吗?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例子二:小李正和朋友们参观历史博物馆,他们看到一幅幅古代战争的画卷,一个个描述南宋抗金事迹的展板。
有关爱国主题的诗歌古诗
有关爱国主题的诗歌古诗一、原文:《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衍生注释:1. “示儿”:就是给儿子们看的意思,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他儿子的遗言。
2. “元知”:原本就知道。
元,通“原”。
3. “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成空。
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死亡的豁达态度。
4.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九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
5.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6. “北定”:向北进军收复被金兵占领的北宋故地。
7.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侵占的地区。
8. “乃翁”:你们的父亲,这里是陆游自指。
三、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贯穿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主题。
陆游至死念念不忘的是“九州同”,也就是国家的统一。
情感上,虽然开头说“死去元知万事空”,看似豁达,但是随后“但悲不见九州同”急转直下,一个“悲”字,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尚未统一的悲痛。
从表现手法来看,写法很直白又非常有力。
临终前留下遗言本就是极为庄重之事,陆游以这简单却沉重的四句诗,传递出深厚的爱国情感。
不尚雕琢,直抒胸臆,却极具感染力。
四、作者介绍: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他一生渴望国家收复失地,进行了多次入仕抗争,并且积极参加抗金战争。
他的诗题材广泛,其中关心国家命运最是动人,他始终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众多激昂的爱国诗篇。
其诗歌创作风格兼具豪放和婉约,人们称他为“小李白”,而在描写乡村风光之类的诗时又很细腻,富有田园气息。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小明这样说道:“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心怀爱国之志。
南宋诗人陆游在临终前,还心系着国家的统一大业,他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那份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难道不值得我们当代的学生敬仰和学习吗?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更应爱我中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2. 在一个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现场。
主持人深情地说道:“像陆游这样的爱国诗人,他们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前进。
爱国诗词赏析
爱国诗词赏析爱国诗词赏析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表现国主义主题的优秀诗篇。
以下是爱国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古风(选一首)(唐)李白羽檄如流星①,虎符合专城②;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③,三公运权衡④;天地皆得一⑤,澹然四海清⑥。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⑦;渡泸及五月⑧,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⑨。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如何舞干戚⑩,一使有苗乎![题解]唐玄宗天宝年间多次发动对外用兵。
这首诗是写天宝十年征兵讨伐南昭王阖罗凤的事。
这次兴兵先后出动了二十万人,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作者对于朝廷穷兵黩武、不顾人民痛苦的“开边”政策极端反对,认为对待外族应该采取以德服人的和平政策而不应轻易用兵。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反战的主张。
[注释]①羽檄——古时候征调兵员的文书,或急要军书,上面插羽毛取迅速之意。
②虎符——虎形的兵符(发兵的信符),竹制,上面写字,剖分为二,两地分执,合以取信。
专城——一城之主,指州郡的主官。
③紫微——星座名,主应天子,这里指君王。
④三公——唐代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里指元老大臣。
⑤天地句——《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说天下太平的意思。
⑥澹然——宁静貌。
⑦楚征兵——当时征募两京及河北河南兵南征,要经过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⑧泸——泸水。
唐朝时称金沙江为泸江,在云南省。
⑨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⑩如何二句——干是盾牌,戚是大斧;舞干戚即执干戚而舞,是古代一种兵舞。
相传虞舜时有苗民不服,禹请征伐,舜认为是自己德不厚的缘故,用兵非道,于是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对有苗“敷文德”,有苗因而感化归顺。
[语译]调兵的文书急如流星,虎符发到州县,催促出兵。
都说边情紧急,到处喧呼;惊起了树头宿鸟,黑夜飞鸣。
君王的德威象太阳照耀四境,朝中有能臣,掌理国家大政。
真是全国享太平,四海尽清明!事闹纷纷?道是朝廷大征兵;要五月渡泸水,赴云南去远征。
三首爱国的诗古诗
三首爱国的诗古诗《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衍生注释- 遭逢:遭遇。
这里指文天祥中进士以后,被起用为官。
- 干戈寥落: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稀少。
- 汗青:史册。
古代用竹简写字,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止虫蛀,叫汗青。
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是表达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自己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
- 情感上,诗中既有国破家亡的悲痛。
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山河破碎比作风中飘絮,自己身世如同雨中浮萍,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飘摇。
又有一种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句,强烈地表现出他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生命,让自己的爱国之心永垂史册。
2. 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像刚刚提到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 还用到了对仗,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强调了诗人所经历的艰难处境。
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学家。
他在南宋朝廷面临元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
他的诗作多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充满了浩然正气。
运用片段- 场景一:演讲场合- 在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演讲者小李慷慨激昂地说道:“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历史的长河,会发现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奉献一切。
就像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降。
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也要有这种爱国精神,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 场景二:历史课上- 张老师在讲述南宋历史的时候说道:“南宋末年,国家风雨飘摇,文天祥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经历就如同他诗中所描述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关于爱国主义诗人及诗句
关于爱国主义诗人及诗句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诗人都曾写下过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及其诗句赏析:
1. 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 陆游: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3.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4. 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5. 岳飞:岳飞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和诗人,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其中著名的诗句有:“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这些爱国主义诗人的诗句,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激励着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fānyì)和赏析)白马(bái mǎ)篇宋代:郑思肖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jīnyù)戛商音。
十年(shí nián)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kōnɡ lín)。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译文及赏析译文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赏析《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
《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
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到达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创作意境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忆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开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风格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芒照耀.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裹革沙场骨尚温,捐糜顶踵为生存。
十首爱国古诗
十首爱国古诗爱国主义是人类伟大的精神特色,古今中外,从古代史记中就可以看到,从早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国的精神不朽。
古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心情,精彩的古诗作品也不乏爱国主义的体现。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10首爱国古诗,感受古人的爱国精神。
第一首爱国古诗是《陇西行》,这首诗是清朝的文学家张之义所作。
诗歌中,张之义用高雅的文辞描绘了他环游西夏的景象,歌颂着它的瑰丽,但却心怀着无比深重的思乡之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第二首爱国古诗是《滁州西涧》,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陆游所作,诗歌描写了炎黄滁州西涧的景色,写下了雅兴之情,但也不忘深怀忧伤。
他用雄辩的笔触,表达了爱国热情,对祖国的险境深深思念、不甘心,热衷于护卫祖国的安全。
第三首爱国古诗是《燕歌行》,是宋朝文学家苏轼所作,此诗歌描写了苏轼回乡思想的愁绪,让人感受到苏轼坚强的爱国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沓晴天。
”面对祖国的国运,苏轼对家乡的思念更加强烈,坚定地宣示着他的爱国精神。
第四首爱国古诗是《靖康怨》,是宋朝文学家辛弃疾所作,此诗歌写出了太宗被迫退位后人民的悲惨命运,将其哀愁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愤慨之余,辛弃疾为祖国献出了一首非凡的爱国古诗。
第五首爱国古诗是《凉州词》,是元朝诗人辛弃疾所作,此诗歌描绘了西北凉州的荒凉景色以及边疆人民悲叹祖国之际,辛弃疾用他十分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深深的爱国精神。
第六首爱国古诗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元朝文学家苏轼所作,此诗歌描写爱国志士苏东坡夜晚做梦,梦中景物和衣袂都疑似古人,他深深担忧国家的遭遇,表达出他强烈的爱国精神。
第七首爱国古诗是《洛阳女儿行》,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所作,此诗歌描写了洛阳的繁华景象,以及王安石对洛阳的怀念,写出了他对祖国的挚爱。
最后,他用一首动人的爱国诗情抒发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八首爱国古诗是《黄州快哉亭》,是宋朝诗人孙应楚所作,此诗歌描写了黄州的繁华景象,但是在孙应楚的笔触里,滋润出了爱国的情怀:“中华今蒙昧,愿拜知君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园 李贺
• • •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 建筑 的绘 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 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 功立业的的愿望。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用典多,但用得精妙, 切景、切境、切意。全诗苍凉悲壮,大义 凛然,凄苦而不颓废,哀婉而不沮丧,悲 怆沉痛但能使人于低回咏叹之中领悟历史 的教训,砥砺坚韧的斗争意志。
古代爱国主义诗歌赏析
执教者:昆山中心学校代松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 • • • •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 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 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 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 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 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 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 里行间。
金陵驿 文天祥
• • •
•
• •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这首《金陵驿》是南宋祥兴二年(1279) , 文天祥抗元兵败被执,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 金陵时所写,表现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