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律动活动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律动游戏培养幼儿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律动游戏培养幼儿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律动游戏作为一种有趣、互动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什么是律动游戏、律动游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律动游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幼儿的音乐学习。
一、律动游戏的概念律动游戏是利用音乐的节奏与动作相结合的一种活动,通过体验音乐的韵律,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和表达音乐。
律动游戏可以包括唱歌、跳舞、拍手等多种形式,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律动游戏的重要性1. 培养节奏感:节奏感是音乐基本素养之一,对幼儿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律动游戏,幼儿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培养起自己的节奏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2. 提升音乐表达能力:律动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音乐表达的方式。
通过律动游戏,幼儿能够通过动作、声音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锻炼其音乐表达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律动游戏通常需要多个幼儿协同合作进行,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律动游戏1. 创造愉悦的氛围:在开展律动游戏前,教育工作者应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让幼儿感到快乐和放松。
2. 激发幼儿的兴趣:律动游戏要有趣且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律动游戏内容和形式。
3. 引导幼儿体验音乐:在律动游戏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动作的快慢、力度的大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不同音乐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4.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律动游戏是幼儿表达个性和情感的途径,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关于音乐律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关于音乐律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领域的需求也随之提升。
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发强烈,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经过这次改革以音乐教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人们逐渐的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审美启蒙培养、幼儿潜力开发上的巨大作用,以及音乐律动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律动;节奏感培养00G622 000B 001002-766111-144-01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培养孩子想象力、表达能力、感受力以及创造力。
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实现孩子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最为基本的要素便是“节奏与旋律”,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内容,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
儿童天生就具备节奏感的本能,以聆听音乐与身体动作为手段,激发儿童节奏感的潜能,从而促进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一、幼儿实施音乐律动的意义幼儿阶段实施音乐律动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人格构建,音乐律动的实施顺应了幼儿心理及生理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爱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表现欲强,音乐律动是让孩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肢体的律动对音乐进行感知,可以充分的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充分感悟音乐中情感的表达,能够更加的投入,同时通过身体的律动进行自我展现,在心理上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音乐律动的开展还能够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群体合作能力,让孩子充分感受合作的快乐。
一个有着良好音乐听觉的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动作协同性,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所必需的复杂细腻的高难度技能。
二、音乐律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策略1、激发学生对节奏感活动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勾起学习探究的欲望。
因此对幼儿节奏感培养,首先应激发其对节奏感的兴趣。
幼儿时期孩子年龄小,思想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对食物的认知比较模糊。
针对儿童的思想特点,教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授过程中不能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这样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篇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律动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幼儿能够发展自己的节奏感,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感知和激发创造潜能。
本文将从音乐律动教学的意义、幼儿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音乐律动教学方法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一、音乐律动教学的重要意义音乐律动教学是通过音乐与动作的有机结合,以活泼、生动、多姿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对音乐及节奏的关注。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音乐律动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与提高体能素质。
在模仿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动作时,幼儿需要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有很大的提高。
音乐律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在音乐律动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倾听音乐,在模仿动作中涌现出的身体艺术表达也能够让幼儿懂得美的感受。
音乐律动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律动教学,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风格,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幼儿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节奏感是指个体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在音乐的世界中,音乐节奏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一个有着良好节奏感的幼儿,在音乐表演、舞蹈活动中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节奏感也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基础。
通过培养节奏感,幼儿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同时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方法,主要从音乐游戏、舞蹈、打击乐器等多个方面展开。
音乐游戏是幼儿园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音乐律动教学方法。
音乐游戏既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有组织的音乐游戏,也可以让幼儿自主创造。
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中,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律动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常常会以集体舞蹈的形式进行音乐律动教学。
幼儿园学生音乐律动与节奏感培养
幼儿园学生音乐律动与节奏感培养音乐律动与节奏感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记忆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音乐律动与节奏感的培养则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音乐律动与节奏感。
音乐律动是指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强度等方面的变化,而节奏感则是指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让幼儿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的变化,并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园学生的音乐律动与节奏感呢?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在选择音乐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协调性。
选择的歌曲应该有明显的节奏感和律动,以便幼儿能够容易地感知和跟上节奏。
同时,歌曲的旋律应该简单、欢快,易于幼儿记忆和模仿。
2.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身体动作是幼儿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的方式之一。
可以通过拍手、跺脚、摇摆等简单的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随着幼儿对音乐的逐渐熟悉,可以增加动作的难度和复杂度,让幼儿在动作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律动。
3.利用乐器培养节奏感乐器是培养幼儿音乐律动与节奏感的有效工具。
可以让幼儿尝试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让他们在演奏中体验音乐的节奏感。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乐器的使用方法和音乐节奏,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4.开展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律动与节奏感。
例如,可以开展“音乐抢答”游戏,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停止时抢答,抢答成功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
这种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音乐律动与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对于节奏感较弱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动作难度,让他们在简单的动作中逐渐找到节奏感;对于节奏感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动作难度,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身体律动与节奏培养方案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身体律动与节奏培养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律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和律动的结合,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方案,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协调和音乐感应能力至关重要。
二、身体律动的教学方法1.游戏化的律动练习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使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身体律动练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游戏,让幼儿在模仿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2.舞蹈表演的方式另外,舞蹈表演也是非常适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一种方式。
通过学习舞蹈,幼儿可以在规范动作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在舞蹈表演中,可以利用简单流畅的舞步来教授幼儿们音乐律动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三、节奏感的培养方法1.打击乐器的使用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是培养幼儿们节奏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教授幼儿们如何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让他们在打击乐器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2.节奏游戏的开展组织一些节奏游戏也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好方法。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节奏的变化,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应能力。
这样既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四、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这些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身体律动和节奏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游戏化的律动练习和舞蹈表演,可以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而通过打击乐器的使用和节奏游戏的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应能力。
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应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全面培养幼儿的身体律动和节奏感,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育领域。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摘要】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感知节奏,提高节奏感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方法与技巧包括利用游戏、歌谣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包括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能力等。
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幼儿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未来建议加强音乐律动教学的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推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有着光明的展望,将继续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音乐律动、幼儿园、教学、节奏感、发展、方法、技巧、培养、综合能力、教育、重要性、建议、前景展望。
1. 引言1.1 音乐律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音乐律动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节奏感,这对他们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音乐律动,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音乐律动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展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音乐律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音乐律动在幼儿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意义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帮助幼儿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幼儿可以学会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变化,提高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动作协调能力,让幼儿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幼儿可以通过唱歌、舞蹈、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参与,促进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音乐律动活动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探讨
音乐律动活动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探讨幼儿期是培养音乐律动感的关键时期,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
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其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音乐律动活动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方法1.律动活动。
律动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幼儿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律动活动,如鼓点打击、跳绳、摇铃等,来感受和学习音乐的节奏。
律动活动不仅能让幼儿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有趣方式。
通过让幼儿参与各种有节奏感的游戏,如"跟我走"、"红绿灯"等,可以帮助他们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或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和模仿音乐的节奏,从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听音乐。
音乐的环境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播放各种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儿童歌曲、民间音乐等,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和模仿音乐的节奏。
教师或家长还可以利用音乐欣赏的机会,引导幼儿聆听、分析和感悟音乐的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二、幼儿节奏感的培养重要性1.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良好的节奏感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感知和表达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水平。
2.培养节奏感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接受音乐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创造力等智力能力。
同时,良好的节奏感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协调性和自控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三、音乐律动活动的分析和讨论1.鼓点打击活动。
鼓点打击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经典活动之一。
通过手拍、击打鼓等方式,幼儿可以感受和模仿音乐的节奏。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特定的节奏进行击打,并配合歌曲或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案音乐启蒙与节奏感培养策略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案音乐启蒙与节奏感培养策略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2.启蒙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其良好的音乐基本知识与表现能力;3.发展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其音乐节奏把握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具:音乐播放器、音乐CD、乐器、手工制作的制节拍器等;2.教学材料:相关的音乐教材、配乐书籍、游戏教材等;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音乐装饰品、乐器摆放整齐。
三、教学方法:1.游戏体验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启蒙意识,并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欲望;2.身体动作法:利用幼儿的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节奏,增强幼儿的音乐感知与把握能力;3.视听训练法: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演出、模仿音乐节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与创造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1.活动一:乐器认识与鉴赏教师给幼儿们介绍各种常见的乐器,播放相应的音乐,并让幼儿们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引导幼儿们用自己的手制作简易的制节拍器,体验节奏的快慢。
2.活动二:音乐游戏,动物音乐乐园教师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音乐,引导幼儿们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和动物行为,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通过动作的表演来感受节奏,并学习基本的音乐节奏打击法。
3.活动三:舞蹈音乐游戏,音乐热舞教师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展热舞。
在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和口哨指导幼儿们把握音乐的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4.活动四:音乐绘画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引导幼儿们用颜色笔画出音乐节奏的感受。
鼓励幼儿们自由创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看是否有积极参与和自主表现;2.结合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与音乐知识对照,进行简单的个别评价;3.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兴趣和发展情况,给出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其他音乐活动的机会,例如听音乐、歌唱、舞蹈等;2.每天保持音乐的播放,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组织音乐表演和合唱活动,让幼儿们参与到音乐创作中。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律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表演,更是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视。
第一部分:音乐律动教学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音乐律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包含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还包括了幼儿的肢体活动和空间感知。
通过律动教学,幼儿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时期是人的感知期和学习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音乐律动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和节奏感。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肢体动作、手指运动和舞蹈动作,使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舞蹈的律动,逐步培养他们对节奏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打击乐器、口哨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节奏练习,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还可以通过亲子游戏、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能力。
通过这些形式的音乐律动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因为节奏感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才华和艺术素养非常重要。
幼儿园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之一,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音乐律动教学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欢乐的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节奏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节奏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音乐律动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节奏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二、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概念及特点1. 音乐律动教学的概念音乐律动教学是指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它是一种通过音乐来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
2. 音乐律动教学的特点音乐律动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引导性强:通过音乐律动引导幼儿进行身体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 多样性:音乐律动教学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音乐和律动,适应不同幼儿的需求。
- 互动性强:音乐律动教学注重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三、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意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音乐发展和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发展节奏感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 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律动教学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和律动,帮助幼儿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律动教学需要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这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3.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幼儿可以通过音乐和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节奏感培养中的应用策略1. 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律动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律动环境,包括各种形式的音乐和律动器材,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音乐律动体验。
2. 注重音乐律动与幼儿发展的结合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音乐律动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幼儿的节奏感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幼儿的节奏感是指幼儿对音乐中的节奏要素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而好的节奏感不仅对幼儿的音乐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幼儿园应该加强音乐律动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
音乐律动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觉刺激,使幼儿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包括音高、音色、音强和音长等。
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并通过模仿、表达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音乐的节奏。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律动教学注重幼儿在音乐中的身体表现,通过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强烈的打击乐器等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动手动脚,培养他们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这样,幼儿在音乐律动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节奏感,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促进身体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律动教学中的音乐节奏变化丰富,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要求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幼儿可以逐渐培养出较强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和灵活度。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律动教学中,幼儿不仅仅是听音乐、跟随节奏,还要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和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进行音乐表达,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实践研究
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实践研究在音乐艺术中,节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谓是音乐的灵魂和命脉。
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音乐教育则肩负着美育教育的重任,幼儿教师可在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
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在音乐律动游戏中培养幼儿节奏感为研究对象,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对策。
标签:音乐律动节奏感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如何使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理念在音乐游戏中得到体现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幼儿教师需把握好时机,从幼儿教育着手,高度重视音乐活动。
幼儿时期是各项能力发展与人格塑造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环节。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当把节奏感的训练纳入音乐活动体系中,并在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改善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打好音樂教育的根基。
一、营造愉悦环境,激发节奏学习兴趣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尤其是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时,更是表现得极为被动。
这表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需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
若长期采用一种或多种固定的活动方法,以及固定不变的氛围与环境,孩子们在节奏训练中难以提起精神,长此以往他们会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律动模式,营造愉悦轻松的活动环境,带领幼儿通过看、唱、听、动等多个感官体验音乐节奏,引发他们主动参与节奏感训练,使其充分体会到节奏训练的乐趣。
同时,幼儿教师需为孩子们提供和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其对节奏游戏更感兴趣,提升他们参与节奏训练的积极性。
比如歌曲《布谷鸟》,节奏明快,孩子们非常喜欢。
教师可以在活动前让幼儿认识布谷鸟,再画一画布谷鸟。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班级幼儿作品区。
律动练习时幼儿看着自己的画,想象着丰收的景象,耳边好像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孩子们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创编节奏的兴趣浓厚。
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跟随律动感知音乐节奏,拓展思维空间,学习到更多音乐知识,增强自信心。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而音乐律动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律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有效的培养。
本文将通过分析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重要性、培养节奏感的方法以及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音乐律动教学,来探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一、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重要性幼儿的节奏感是指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音乐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而音乐律动教学正是通过让幼儿参与各种节奏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参与音乐节奏游戏等方式,学会了音乐的基本节奏,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语言表达等形式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律动教学,为幼儿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至关重要。
二、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幼儿园的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节奏的美妙。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音乐角、挂上音乐美术作品、播放轻快的音乐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 利用教具和游戏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教师可以准备各种鼓乐器、舞蹈毯、节拍器等教具,让幼儿在玩中学习,通过敲打、舞蹈等方式,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教师示范和引导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楷模和引导者,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影响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影响音乐律动教学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时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都非常强烈,而音乐律动教学正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音乐,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比如,通过拍手、跺脚、摇铃等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音乐律动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幼儿关注音乐的节奏,让他们学会用耳朵去聆听、分辨和感知节奏。
通过反复的训练,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会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从而在演奏和演唱时更加自然、流畅。
音乐律动教学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合作,如集体拍手、集体舞蹈等。
这种集体合作的方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协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音乐律动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音乐律动教学中的动作设计往往需要幼儿调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这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提出了挑战。
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会逐渐提高,这对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发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音乐律动教学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同时,还能带来其他诸多益处。
比如,音乐律动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会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动作和节奏。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音乐律动教学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幼儿需要通过歌词、节奏和动作来表现音乐,这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提高,这对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节奏感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以及培养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音乐律动教学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律动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潜能。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律动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音乐和律动,运用幼儿园儿童自身的身体和声音来切身感受音乐的美,使幼儿学会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自己的音乐才能。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幼儿可以获得以下的收益: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在音乐律动教学中需要依靠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音乐,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例如,大提琴需要手指的协作运动,尤其是小拇指的协同运动,这可以增强幼儿的手指灵活性,促进手指的发育。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园常常是通过唱歌、舞蹈、打鼓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打鼓需要小臂、手腕和手指的协同运动,这可以提高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音乐律动教学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社交关系,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舞蹈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让双方的节奏、动作等保持一致。
节奏感越强,就说明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越强,这对于幼儿的音乐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怎样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1、重视幼儿每天的音乐律动活动幼儿在音乐律动教学中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节奏,比如1、2、3、4节奏,这样幼儿可以通过这些节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每天音乐律动活动,让幼儿可以通过不断的听、唱、跳、打击等方式,逐渐获得海量的音乐律动信息。
2、注重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趣味性幼儿在接受任何一种教育时,注意到的往往是教育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将音乐律动元素融入到舞蹈等更具趣味的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律动的美妙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重要环境,其中包括音乐律动教学。
音乐律动教学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理论部分将介绍音乐律动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律动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中最直接体现节奏的元素。
幼儿阶段是儿童发展节奏感的关键期,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在这个时期发育迅猛,对外界节奏的感知也相对敏感。
音乐律动教学可以通过音乐节奏的呈现,激发幼儿内在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实践部分将以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为例,说明具体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器乐和身体律动形式,如打击乐器、舞蹈、手指操等,让幼儿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律动活动,感受节奏的重要性和乐器的魅力。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和创作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律动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律动活动,幼儿将慢慢形成对节奏感的认知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节奏感水平。
本文还将探讨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其他发展方面的影响。
音乐律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幼儿需通过合作和协调的方式参与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在创作节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幼儿对节奏的认知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节奏感水平。
音乐律动教学还能够促进幼儿其他综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应注重音乐律动教学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于发展节奏感和综合能力的环境。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节奏感的培养实践案例分享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节奏感的培养实践案例分享【引言】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培养节奏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分享一些实践案例,具体介绍了如何通过音乐律动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身体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之一,也是运动能力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身体发展不仅对幼儿自身健康有益,还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通过各种音乐律动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肌肉、提高协调性,培养眼手身体的统一运动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中设置各种启发游戏,让幼儿通过音乐律动掌握各种运动技巧,达到提高体质的效果。
【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感是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幼儿的音乐素养、语言表达以及自我情绪调适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可以刺激幼儿的听觉和运动感知系统,提高其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身体的摇摆、拍手等方式来感受节奏变化,使幼儿在欢乐中学会掌握节奏,并培养音乐天赋。
【实践案例分享】1. 跳舞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在幼儿园的舞蹈课上,教师利用优美的音乐,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通过跳舞的方式,幼儿可以锻炼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他们需要根据音乐的奔放或缓慢,调整动作的大小和速度,从而培养身体的感知能力和灵敏度。
同时,跳舞也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提高他们的节奏表达技巧。
2. 手鼓演奏促进幼儿的视听协调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为幼儿发放手鼓,并教授简单的打击方法。
通过手鼓演奏,幼儿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锻炼手眼协调性和身体节奏感。
例如,依靠手鼓的柔软、响亮和不同力度的敲击声,幼儿可以学会控制手的力度和速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视听协调水平。
3. 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整体协调能力通过创造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论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摘要】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感知节奏和节拍,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本文从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影响、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与实践、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策略与技巧、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综合能力的促进以及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强调了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重要性,探讨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所起的作用,为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幼儿节奏感、音乐教学方法、策略与技巧、幼儿综合能力、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实践意义1. 引言1.1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节奏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通过音乐律动教学,幼儿可以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感受到快乐与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音乐律动教学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是幼儿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系统的音乐律动训练,幼儿不仅可以学会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细致观察力和耐心,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意义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基础之一,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节拍和音乐的结构,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表达音乐。
节奏感的培养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音乐律动的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空间感和控制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专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律动活动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作者:杨立梅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2年第02期当我们看到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能够随着欢快的音乐摆动手臂、有力蹬腿时,我们无不惊异于音乐对生命的强烈作用和儿童与生俱有的音乐潜质。
音乐之所以能对婴幼儿产生这样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最基本元素流动性、运动性、节律性能吸引感官不由自主地去跟随它。
这种“上下翻飞”的美妙声响和有节律的运动又会进一步刺激婴幼儿的运动神经,而我们知道,运动正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一、音乐律动活动的教育价值音乐和运动不但与生命成长关系密切,而且与个体的心智发展关系密切。
感官一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发生在儿童从出生到四五岁之间。
它是这个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
跟随音乐的身体律动可使幼儿对音乐的情绪情感有更直接的感受和更自主的表达。
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段落的划分乃至它们之间的种种关系等。
跟随音乐的身体律动还能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以及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动作反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创造力,等等。
动作还像一座连接感性和理性的桥梁,能帮助幼儿理解音调的高低,感知音乐的开始和结束,这些都可为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二、音乐律动活动与节奏能力发展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
它充满活力,也充满情感和意义。
所有的节奏都需要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肌肉的反应来感知,节奏感完全依赖于运动。
儿童阶段是感受和体验节奏的最佳年龄期。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理论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但是需要诱发和培养。
只有以听音乐和做身体动作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与运动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把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
把音乐表现中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等与儿童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感受融合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达尔克罗兹认为,身体是体验节奏的第一载体,节奏是音乐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力量,人体运动是音乐节奏的外在表现。
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的教育理念里,音乐教育应该融语言、动作、音乐为一体,而能够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核心就是节奏。
柯达伊提出,节奏的形式及其表现力极为丰富和精细,它可使各种分散的音乐要素通过组织和规律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节奏感培养不但是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基础,而且能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发展节奏感的律动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律动主要包括声势、游戏、即兴表演、集体舞等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创造了一整套通过动作开展音乐教育的方法,其中的“声势”是指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方法。
基本的声势包括跺脚、拍腿、拍手、捻指四种形式。
声势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听辨力、记忆力、创造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可供幼儿园选用的发展节奏感的律动活动形式多样,如手指游戏、原地做动作、在移动过程中做动作等。
手指游戏较简单,并且深受幼儿喜爱,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能力。
例如,配合碰碰眼睛、耳朵、手脚动作的歌曲,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发展精细动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身体并建立起身体意识。
原地做动作是指让幼儿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探索站、坐、蹲等身体动作。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原地做动作到在移动过程中做动作。
幼儿对动作的控制则是从控制头部和上半身动作开始,再向控制下部肢体动作发展的。
在移动过程中做动作是指伴随音乐做弹跳、摇摆、跑动、舞蹈等动作。
移动位置的运动丰富了动作样式,也促使幼儿有了更多动作想象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例如,可缓慢拖着脚步走,可挺起身子、脚步有力地走,可轻松地蹦跳,等等。
通过轻快与沉重的对比,幼儿能够准确地体验到音乐情感的表达。
又如,配合不同风格的(轻柔的、欢快的、节奏鲜明的)音乐即兴跳舞。
可以帮助幼儿通过自由的肢体动作感知音乐节奏,体验快乐。
设计律动活动要遵循幼儿的年龄、心理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切合幼儿的实际能力。
组织活动时要从他们能够做的动作开始。
例如,组织小年龄幼儿开展律动活动时。
可以让他们先在原地做动作,待他们有所体验后再在移动过程中做动作。
纱巾、彩带、皮球、节奏棒、呼啦圈等道具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节奏感、音乐的理解。
例如。
可用三角铁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用大球、小球的不同排列帮助幼儿理解节拍的强弱规律,区分不同的节拍;用节奏棒、纱巾等配合即兴创编节奏和舞蹈动作。
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旬、段划分;用进出呼拉圈的方式帮助幼儿探索空间位置,等等。
使用道具辅助律动活动比只做徒手动作更有意思,有利于幼儿把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活动开来,也有利于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四、律动活动的实践举例1《小毛巾》——体验稳定拍感《小毛巾》是一首台湾童谣,歌词诙谐,曲调朗朗上口,速度适中,适合小班幼儿歌唱。
每段歌曲前两句是重复的,“小小毛巾爱玩水,洗了眼睛鼻子嘴”,幼儿可以做洗眼睛、鼻子、嘴的动作,之后则根据所唱出的身体部位做动作,如第一段的歌词是“还跟耳朵亲亲嘴”,第二段的歌词是“还跟耳朵、还跟脖子亲亲嘴”。
第三段的歌词是“还跟耳朵、还跟脖子、还跟眉毛亲亲嘴”。
歌唱时既要保留基本动作,又要逐渐增加新的动作,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活动更有趣味性。
理解稳定拍感是感知节奏的重要基础。
练习时可引导幼儿伴随歌谣或歌唱做踏脚、拍手、走路、敲击打击乐器等动作,以感受稳定节拍,理解连续、均匀的节拍运动特点。
2马跑、兔蹦、蛙跳等——体验不同的节奏时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歌唱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节奏感来发展他们的节奏能力。
例如,可以引导幼儿从“敲门”“握手”“钉钉子”“补鞋”等动作中发现节奏,可以通过模拟自己喜爱的动物的跑、跳动作来丰富对节奏的感知。
①学习奔腾跑跳动作。
这既是学习跑跳步,也是学习附点节奏。
如果教学对象是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直接从模仿马跑的动作开始。
如果教学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可以从各种有关马的问题或故事引入。
为了帮助幼儿更加准确地模仿马的奔跑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围坐在地板上用手在地板上拍击②学习双脚蹦跳动作。
可让幼儿通过模仿兔子、袋鼠的蹦跳动作,练习双脚蹦跳。
蹦跳的节奏可以是四分音符时值,一拍一跳,也可以是八分音符时值,一拍内两跳。
③学习单脚跳动作。
可给幼儿看美洲印地安人跳舞的图片或视频,启发他们发现舞蹈中单脚跳的形式。
听着教师的击鼓声,孩子们做出单脚跳动作。
同时口中可发出“噢、噢、噢”的欢叫声。
单脚跳动作的特点是第一拍重音(这一拍也可以是双脚跳),两只脚按小节交替做动作(一小节一换脚)。
教师可带领幼儿在四拍子、三拍子、二拍子的不同节拍形式中练习。
④学习弱起拍的跳跃动作。
教师可先启发幼儿讨论“青蛙是如何跳跃的”。
然后发现青蛙之所以跳得高、跳得远,是因为它有一个准备动作。
它的节奏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上述各种节奏和运动形式串联起来,配合鼓和其他打击乐器引导幼儿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开展音乐律动活动,教师需了解和掌握幼儿生理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般说来,两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做走、跑、双脚蹦跳等动作。
三岁以下的儿童不容易做奔腾跑跳动作,但是可以让他们尝试跟着鼓声做提肩膀的动作,它同样能够帮助他们感觉到节奏的弹性、跳跃和向前推进的特点。
四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不容易做单脚跳动作,他们常常保持不住身体的平衡,容易感到疲劳。
四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做出青蛙跳动作。
3圣诞老人的驯鹿——学习渐快和渐慢①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地板上。
教师出示驯鹿的照片,问幼儿:“你们知道驯鹿最特殊的工作是什么吗?”孩子们回答说:“是给圣诞老人拉雪橇。
”教师又同:“它的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的?”教师和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出:驯鹿喜欢听铃铛的声音,铃铛的声音和走路的声音配合起来很好听。
由此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进入教学环节。
②教师说:“让我们用手来当驯鹿的脚,也跑起来飞上天吧!”孩子们跟着教师用手拍击地板,经历“慢走——小跑——逐渐加快——快跑——飞起来”(“飞起来”的时候不再拍击,而用手臂在空中做盘旋飞行的动作)的过程。
教师说:“驯鹿要降落到××小朋友的家门口了,它可不是一下子掉下来的噢,让我们帮助驯鹿慢慢地降落下来。
”大家一起拍击地板,经历“快跑——小跑——走——停”的过程,体验速度的渐快和渐慢。
③教师说:“请你们大家做驯鹿,我来做铃铛,现在我们要去送礼物了!注意驯鹿走路的声音要和铃铛的声音一致啊!”教师可摇动串铃或其他金属类乐器引导幼儿感知渐快和渐慢的动作特点,当“驯鹿”飞起来时铃声停止。
之后可让孩子们轮流敲击铃铛指挥动作。
④做过几次固定位置的活动后,选一个幼儿当驯鹿,让他听着铃声合拍地在圈外跑动,表示去送礼物。
其他幼儿继续在地板上拍出节拍。
幼儿可轮流当驯鹿。
⑤教师再启发:“驯鹿跑动时除了可以听到铃声,还可能听到其他声音吗?”教师敲击双响筒,模拟鹿蹄声。
最后,铃声、鹿蹄声和幼儿跑动的声音、所做的动作融合在一起,完成从固定位置到移动位置的活动,体验速度的渐快和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