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乡愁》学案1
《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
《乡愁》优秀教学案《乡愁》优秀教学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愁》优秀教学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愁》优秀教学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1、朗读,把握节奏,重音,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
3、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深层理解文本,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教具安排:ppt教学课件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导言:同学们,每到周五,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将来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异地工作生活,最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
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
是啊!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其乡愁诗也是异彩分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分析本诗的写作特点。
1、比喻新奇,把这种难以言尽的抽象的乡愁寄托在四个具体形象上。
(借物抒情)2、结构整齐,且成功运用反复手法(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和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好读易背。
《乡愁》(第一课时)导学案
《乡愁》(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本诗巧妙地构思、整齐的诗歌格式,并能仿写诗歌。
3.体会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家国情怀。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一)自主学习感知诗歌1.我能正确写出汉字。
(检查方式:学生到黑板上规范书写,看谁写的字最漂亮!)坟mù( ) yóu ( )票海xiá()2.我能正确理解词语。
(形式:抢答,看谁答的又快又准确!)————: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者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3.自读诗歌感知内容(要求:独立思后请举手回答)《乡愁》共有个小节,是按顺序抒发情感的,在每一小节中你分别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
(二)方法点拨会读诗歌(诗歌朗读方法指导:读诗歌要注意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3.读出感情。
朗读本首诗歌语速要舒缓、语调要深沉、感情深挚、节奏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后来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长大后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二、合作学习探究诗歌(一)深情朗读研读诗歌(学法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诗歌,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并推荐组员进行展示。
)1.诗歌的四个小节分别抒发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份浓浓的情感诗人借助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诗人为什么借助这些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2.请从诗歌中勾画出修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数量词和形容词,并反复朗读,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反复朗读,反复揣摩关键词语)3.诗人把抽象的感情巧妙地赋予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现在请同学们放飞思维请你也把自己生活中的某种情感寄托给某一事物吧!(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二)反复品读赏析诗歌余光中的《乡愁》从发表到现在一直被人歌咏、传唱,读者对诗歌之美各有各的体会,请同学们反复品读诗歌,谈谈你所发现的诗歌之美。
《乡愁》 学案
《乡愁》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深情地朗诵,理解品位诗歌的语言和结构。
2、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学习重点:1、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学习难点:1、通过对诗歌的深入感知,感受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之情。
一、自主学习1、归纳作者小档案二、整体感知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作者因何而愁?3、诗人用什么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寄托在哪些具体事物中?也就是说本诗的意象是什么。
4、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5、第四节诗在内容和情感上与前三节有何不同?三、深入探究1、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节,但每小节构成了一个丰富而感人的画面,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心中那最美的的图画。
2、这几种意象前用什么词语来修饰、限制?它们分别突出这四样东西的什么共同特征?这样是不是削弱了感情?四、美点追踪1、一起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我觉得……写得美,美在……”例:1、方位词美:我觉得“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写的美,美在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使用使人感到一种字字情关、琅琅上口的韵律。
2、名词美:3、数量词美:4、叠词美:5、时间词美:五、拓展延伸模仿诗中的句子,以友谊作本体,写一首与《乡愁》结构相同的诗歌。
例:小时候友谊是一个小小的跷跷板我在这头伙伴在那头资料链接一、作者介绍: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乡愁》教案(共五篇)
《乡愁》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乡愁》教案《乡愁》教案教材分析《乡愁》是初三下册第一课《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诗。
本诗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
在诗中随着乡愁在每个阶段的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
《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思乡爱国之情。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难点:体会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程序一、走近乡愁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实行的是住宿制。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来校少则半年,多则几年。
在住校的日子里,你们会想家吗?(略)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略)故乡,是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
当我们离开故乡,带着美丽的憧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时、带着寂寂的惆怅离家外出求学时、带着深沉的苍凉去为生活奔波时,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温馨、最温暖的怀抱。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海外游子,特别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长期不能和亲人团聚,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痛!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
那么大家读过哪些描写乡愁的诗句呢?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宋·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九年级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上册《乡愁》(第1课时)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
《乡愁》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对于诗歌单元教学开始时所讲授的“专业术语”,进行学习小组内检查;2.每日“风火轮”基础知识检测(字词拼音、成语掌握、古诗默写)【评价反馈】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验,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到达扩大检测面,切实检查的知识点的效果;2.每日坚持基础知识夯实,可以帮助学生落实某些易错的生词或不扎实的基础常识。
【主要内容】1. 多次朗读诗歌,多种情势朗诵诗歌,以“读”带“品”;2.课堂初练笔——在品读基础之上,进行创写片段或整首诗歌的练习。
【评价反馈】1.朗读的情势多样,可以在课堂中继续呈现阶梯式递增的朗读效果;2.由于预留的练笔时间较充裕,创写前的情境设置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以很快被学【主要内容】1.主要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化知识的一部分;2.读诗,学诗,也写诗——通过课堂对诗歌“音韵美”“情感美”的领会,在熟悉的情景设置中,寻找内心的情感方位,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诗歌。
【评价反馈】1.通过日常的训练,学生对于课堂小结与反思能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了;2.诗歌创作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稍微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因为平时接触实在太少,但是也不乏出现了一些体现真挚情感的好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故事导入,情境创设】1.重现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景,配乐用讲述故事的语气,娓娓道来。
2.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情绪。
3.在情境铺设后,教师配乐朗诵《乡愁》。
【设计意图】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在情境再现中,把握诗歌的基调;2.运用想象和联想,迅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更有利于了解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
【答疑解惑】对课文提示语中的概念“回环往复”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1.既然课本上有展示,有提示,就应该好好利用;2.同时在学生进入文本前,帮助他们扫清算解障碍,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诗歌的写作情势。
【自由读,初品乡愁】1.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问题: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哪些情感?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得出本组内答案。
《乡愁》教案7篇
《乡愁》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乡愁》教案7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乡愁》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乡愁》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详细描述: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以及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堂活动
总结词:小组讨论 总结词:创作练习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乡愁体 验,探讨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尝试写一首表达自 己乡愁情感的诗歌或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 的深度是否合适 ,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某些内容 。
课堂氛围营造
反思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否有 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调 整教学方式来改善课堂氛围。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表 达的乡愁情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主题探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乡愁的主题,理解作者对家 乡、亲人和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乡愁的文化内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写作技巧
分享自己的见解。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评 估学生对《乡愁》这首诗的理
解和记忆程度。
思维能力
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 过程,判断其逻辑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等是否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态度, 是否能够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
感。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目标 是否达成,哪些地方做得好,
下节课预告
下一节课将学习《沁园春·雪》 ,这首词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 一,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
《乡愁》导学案
《乡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难点感悟诗歌中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家乡,你会想到什么?是家乡的美食、风景,还是亲人朋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就是乡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表达乡愁的诗歌——《乡愁》。
(二)作者简介_____,原名_____,生于_____,是我国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模仿老师的语气和节奏。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四)整体感知1、这首诗共分为几个小节?2、每个小节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五)研读诗歌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来抒发情感的?3、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六)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乡愁仅仅是个人对家乡的思念吗?它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乡愁的理解和感受。
(七)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其他表达乡愁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
2、让学生以“乡愁”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永恒的情感,它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更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牵挂。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家乡的美好,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乡愁》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乡愁》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乡愁》。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对乡愁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诗歌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诗歌《乡愁》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对乡愁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乡愁》的背景和诗人余光中的相关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对乡愁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表达技巧。
4. 欣赏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进行诗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乡愁》的特点和价值。
(2)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关注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3. 理解与分析:通过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评估他们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把握程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 1 诗两首《乡愁》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乡愁》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
②.后来啊,乡愁是我在外头
③.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
3反复诵读课文,回答:
二、课堂导学:
(一)课代表组织检查预习效果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余光中《乡愁》的朗读录音,同学们体会
2、学生分组自读余诗(可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
3、教师找学生范读,其他同学进行品评,后再读,教师进行指导,后学生再一次进行品读。
(三)课堂学习:(学生自学,如有问题对子组可以讨论解决)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四)全班展示
三、背诵全诗。
知识链接:表现乡愁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乡愁》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乡愁》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愁》。
(2)理解诗歌的背景,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通过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乡愁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主题的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2. 写作练习中表达乡愁情感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文本、背景介绍、修辞手法分析等。
2. 准备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3. 准备写作练习的素材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乡愁的含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朗读和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文本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理解诗人的乡愁情感。
(2)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识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5. 写作练习:(1)教师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乡愁情感。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2)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对乡愁主题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练习。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关注其对乡愁情感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乡愁》学案设计
《乡愁》学案设计《乡愁》学案设计一、导入新课: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三、先来了解作者:余光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8年赴美进修,1959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余光中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余光中诗作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70年代初创作《乡愁》后,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去台湾时他才21岁,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真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四、读诗歌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
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还要注意语速,节奏,轻重音。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那么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思念家乡;忧郁深沉;稍慢且舒缓。
2、读出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
(划停顿)(生自由读书。
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3、读出重音: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
(划重音)4、读出感情(1)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2)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第4课《乡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题4《乡愁》教材分析这首诗歌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揣摩诗歌含蓄、精练的语言。
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诗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在课下对诗歌的有关常识进行预习,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课上再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
九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诗歌的领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乡愁》的内容相对简单,课堂中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重音和节奏。
2.通过品析意象和换词朗读,学生能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诗歌鉴赏方法。
3.借助资料链接,学生能体会到诗歌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析意象和换词朗读,学生能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诗歌鉴赏方法。
2.借助资料链接,学生能体会到诗歌复杂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目标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希沃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句话: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说说我们学过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今天让我们学习余光中的这首小诗《乡愁》,感受那浓缩了二十年的悠悠情怀。
二、任务一:初读诗歌,感知愁绪1.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语调、情感。
乡愁(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乡愁》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诗歌语言、形象、情感的多维度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探讨乡愁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理解;加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在感悟诗人对家乡情感的同时,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诗歌朗读、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这些目标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符合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首先,诗歌的情感深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讨论乡愁的内涵时,虽然大部分同学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但仍有部分同学难以达到与诗人情感共鸣。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与同学们生活经验相关的例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其次,修辞手法的讲解还需加强。尽管我尝试通过举例和对比来解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但仍有同学在实际应用时感到困惑。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尝试创作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非常活跃,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时间分配上,我意识到可能给同学们的讨论时间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小组的成果展示略显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和展示。
诗歌朗读环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在朗读时能够尝试把握情感,但仍有提升空间。我认为可以多进行一些朗读练习,让同学们在模仿和实践中,逐渐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乡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过思念?”(举例说明)这种感觉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家乡的深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课《乡愁》学案语文版
《乡愁》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及和谐节奏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1、加强诵读体会意境和情感2、讨论诗歌主题及技巧【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湖南衡阳人。
现居台湾。
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及鉴赏》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及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表现乡愁的诗句:从已经学过的诗词中,找出至少5句表现乡愁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白居易)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乡愁》学案
,是中国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下面是乡愁的学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一、预习导学
检查学生读诗(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探究展示:
2、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
说
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意在抓住
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
3、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4、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6、“乡愁”的含义
7、以“读__________”(余诗中的句子),我联想到_____________ 。
(课外诗词曲均可)”为例造句,请说说余光中《乡愁》让你想起了什么?
8、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
九年级语文乡愁的学案
九年级语文《乡愁》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学习用具体意象表达抽象情感的方法。
2、反复朗诵诗文。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感受真挚的爱国之情,培养爱家乡爱国的意
识。
学习重点:
善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将“乡愁”这种情感物化。
学习难点:
时空的阻隔与变化,推进了诗情层层深化。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走进精彩课堂
1、走近作者:
2、借助资料了解诗作相关背景:
3、反复吟诵诗文(此诗要读得速度稍慢,轻灵,舒缓,给人回味。
)
4、想一想诗作所表达的情感。
二、合作交流-------互动精彩,你我共同合作
1、说说自己的认识: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2、吟诵诗文,整体感知-------我想景,我悟情,我体验
乡愁(抽象情感)
时间变化空间位置意象空间位置图画情感小时候
我在这头爱恋
坟墓母子死别
大陆在那头
家园之恋---------故国之思
三、展示互动---------我们精彩评述
1、诗的每一节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是什
么?
2、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却说是“浅浅”的?
四、课堂检测--------更上一层楼
1、我可以读懂这幅画:
2、我探究“愁”之韵:
我记住了“”的诗句,意思是
,这句写出了“愁”的。
九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上册《乡愁》学案
《乡愁》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执教人:【温故知新】根据前几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这些“专业术语”吗?(1)感情基调(2)意象(3)意境【作家简介】余光中,诗人,散文家。
1928生于江苏南京。
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9年初随母从南京逃往上海,再转往厦门,后迁香港。
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8年赴美,1959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202X年12月14日去世,去世前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情境创设】请同学们根据听到的内容,想象你看到的画面以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品读乡愁】1、自由朗读,体会诗歌情感美。
2、比较朗读,删改对照。
1)离别的凄苦,体会诗歌时空美2)叠词的妙用,体会诗歌音韵美【补充材料】1949年初,国民党大势已去。
在国民党仓皇的迁台行动中,有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
无论他们心中留有多少关于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
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当年一位被蒋介石逼迫迁台的著名人士。
他被迫离开大陆时,已71岁高龄,直到1964年去世,也没能与自己的妻子儿女团聚。
临终前写下深情亦绝望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诗歌创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1、创作一首诗——可选题:《家》或《回家》或《厨房的饭菜香》(能抒发真情的题材均可)2、阅读一本书——推举《艾青诗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3、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请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乡愁》学案(无答案)(新
《乡愁》导学案学习目标:1.深情朗读诗歌,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深情朗读诗歌,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学习难点: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活动一:预习交流走进余光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自主学习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2.梳理结构,整体感知诗中哪几个词语表现“乡愁”一直萦绕在心头?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把“乡愁”寄托在哪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合作探究,品读诗歌的美1、现在我们来竞聘“审美家”,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得诗中______________写得好,好在____________。
”(小组深入地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比如说赏析诗中的叠词、表示时间的词语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TV”,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画面?配什么音乐和旁白?(小组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拓展练习1、乡愁是我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主题,古代诗歌中就有许多描写乡愁的诗篇,同学们能背诵一些写乡愁的古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仿写:乡愁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巩固练习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升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愁》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涵。
2.结合意象构设画面,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诗中蕴含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2.重点字词
(1)字词注音
邮.票()窄.窄()海峡.()一枚.()坟墓
..()(2)词语解释
乡愁:
邮票:
海峡:
3.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1)用斜线和着重号分别标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说说自己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
【课堂探究】
(一)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2.第一、三节的“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
3.读第一、三小节,读出递进感,读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二)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
3.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4.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都换成了“边”,可以吗?
5.再读一、二两个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
(三)丰富连读,读出诗情
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
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结合作者生平思考)
2.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藏了20年的思乡之情。
(生齐读)
(四)寻美之旅,竞聘“审美家”
1.现在我们来竞聘”审美家”。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得写得好,好在。
”
(五)寻美之旅,竞聘“摄影家”
1.诗可以读,可以唱,可以画,还可以演。
我们来竞聘“摄影家”。
你愿成为一位导演吗?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V”(视频短片),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画面?配
什么音乐?
2.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很多,你能背出几句?
【拓展练习】
读一首诗,不但要去品味、去体验、去想象,还要去再创造。
让我们放飞想象,就”乡愁是……”这个话题书写自己离家时的真切感受。
示例: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