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山行》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之《山行》教学课件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秋天是美丽的,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 赞美秋天、描绘秋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古人眼中的秋天吧!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 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 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 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 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 高。杜牧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大杜”。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
人家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来欣赏 这枫林的景色, 那火红的枫叶比 江南二月的花还 要红。
描写秋天的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连一连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林 写枫叶特有的美 写山,写山路 写云,写人家
《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体 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 呢?动笔写一写吧。
学完课文, 一起来听写吧。
这首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
秋天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中行走。
白云
2011
径 石
人家
2012
2014
石 径
2013
枫叶
倾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 曲的小路蜿蜒伸 向山顶,在白云 飘浮的地方有几 户人家。
石径
弯曲 绵长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三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山行》人教部编版
• 山行
杜牧
山行
在山林中行走。杜牧
jìng xié
xíng
{ 远上寒山石径斜, 行 走
白云生处有人家。 行
hᾴng 银行
停车坐爱枫fēng林晚,
霜叶红于yú 二月花。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头小路。
小路
| 径
山 —远山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
6.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素芭只有独自 流泪伤 心,得 不到任 何关心 ,唯一 的所谓 的好友 帕勒达 帕只是 专心致 志地钓 鱼,丝 毫没有 离愁别 绪,反 倒是漫 不经心 地证实 了这个 噩耗, 给了素 芭更大 的打击 。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觉得(
)小朋友
读得好,因为( )。
学了这首诗,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是: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 小路,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丽的枫叶,那红色的 枫叶比那二月的花还要红。
•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
3.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 满了诗 情画意 的大自 然面前 ,在可 爱温顺 的小动 物面前 ,素芭 没有任 何交流 的障碍 ,她甚 至能比 常人更 为轻易 地表达 自己。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房子 —人家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习题答案
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习题答案课文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比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就说明是秋天。
又如《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犹有做霜枝”中“菊残”就点明是秋天。
《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秋风”便是点出是秋天。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之山行》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寒山】 【石径】
【生】 【坐】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jìng 径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彳 组词:径直 大相径庭 造句:我沿着这条石径爬上山顶。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是彳,右上边第二 笔点在撇的下边中间位置、上边不交叉。
歪斜
xié 斜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斗 组词:斜线 目不斜视 造句:这棵大树长得有些歪斜。
书写指导:余字第二笔捺变为点,竖钩连接 上横,下横稍长,斗字的中竖要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 《古诗三首之山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秋季
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走近作者
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 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学习目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山行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热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1)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 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课堂小结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构成的山林秋色图。作者主要以秋天为主题,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 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了解,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4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山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中的字词,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山行》,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通过描绘诗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培养对古诗的热爱之情;通过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山行》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行过程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中的字词,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山行》中的一些字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生僻,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同时,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山行》的朗读音频和展示诗中的画面。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播放《山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并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山行》,解释生僻的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思。
4. 描绘: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也可以让学生用彩笔进行绘画。
5. 背诵: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山行》,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行》的美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山行》2. 作者:杜牧3. 诗的内容:教师将诗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配以相应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山行》。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行》中的画面。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课件完整版
课文讲解
鉴赏诗歌中的词语
①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好于“深”,“深”只是体现了远、 浓,“生”为云之源头,云腾雾涌,有动感美。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秋景胜春景, 色彩更鲜艳,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课文讲解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 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 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 秋景诗。作者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 写,把秋天的景色描绘的绚丽动人。既 写出了枫叶的色彩,又赞美了枫叶不畏 严寒、傲慢独立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 人对秋天的深深爱恋之情。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拓展延伸
读读这两首和秋天有关的古诗,简单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课文讲解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 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 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 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课文讲解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山行 》课件 完整版
课文讲解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客观描述远景,后两 句却渗透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 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抒 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行》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山行》这首诗的意境描绘、情感表达和韵律美。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诗歌的奥秘。如果对诗歌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山行》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的孩子能够很快地把握住诗句的意境,而有的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这让我意识到,在教授古诗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山行》相关的诗句,分享自己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的集体朗读。通过朗读,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的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山行》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掌握并运用诗歌中的丰富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分析诗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自然景观的探究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果我是诗人,我会如何描绘山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意、分析诗句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诗句。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
课文讲解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图画?
远处的寒山;近处的石径;飘动的白云; 寂静的人家;傍晚的枫林;红色的霜叶。
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课文讲解
鉴赏诗歌中的词语
①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好于“深”,“深”只 是体现了远、浓,“生”为云之源头,云腾雾涌,有动感 美。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 秋景胜春景,色彩更鲜艳,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课文讲解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伸向。 5.白云生处:白云产生的地方。 6.坐:因为。
课文讲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一直向 上走。
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山行
手
引入新课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 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 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 是怎样的呢?
我会写
jìnɡ hán xié shuānɡ
径 寒斜霜
会写字详解
•寒 • 总笔画数:12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拼音: hán • 组词:寒风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 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课文讲解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 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 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共收录六首古诗。
其中第4课《古诗三首》包括一首唐诗(《山行》)和两首宋诗(《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现对这三首古诗加以整理分享。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山行》讲解教学课件
《山行》
引入新课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 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 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
新知导入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在白云飘浮的地 方隐隐约约可以 看到几户人家。
新知讲解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坐:因为、由于 枫林晚:傍晚时 候的枫树林。
诗的大意:
(因为喜爱)停 下车来欣赏这枫 林的景色,
新知讲解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讲解教学课件
《
白
蛇
传
说
》
,
让
我
又
一
次
享
受
了
视
觉
的
饕
餮
盛
宴
,
在
回
味
和
惋
惜
之
余
,
我
将
耐
心
等
待
下
一
部
的
精
彩
。
《
《
白
日
焰
火
》
观
后
感
》
如
果
当
你
看
完
一
部
电
影
之
后
爬
到
床
上
,
突
然
脑
子
里
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分析、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四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语⽂上册第四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径jìng(径直、途径、⼤相径庭) 斜xié(斜线、斜坡、⽬不斜视) 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 赠zèng(赠⾔、赠送、回赠) 刘liú(姓刘、刘海⼉) 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 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 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 君jūn(君⼦、君⾂、国君) 橙chéng(橙红、橙⾊、鲜橙) 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 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 ⼆、我会认 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 傲ào(骄傲、傲⾻、傲慢⽆礼) 橘jú(橘⼦、橘红⾊、橙黄橘绿) 三、多⾳字 ⾏ háng(银⾏) xíng(不⾏) 挑 tiǎo(挑灯) tiāo(挑选) 四、古诗诗意 ⼭⾏诗意:⼀条弯弯曲曲的⼩路蜿蜒伸向⼭顶,在⽩云飘浮的地⽅有⼏户⼈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那⽕红的枫叶⽐江南⼆⽉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诗意:荷叶败尽,像⼀把遮⾬的伞似的叶⼦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机勃勃。
别以为⼀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不禁思念起⾃⼰的家乡。
《山行》优秀说课稿(精选8篇)
《山行》优秀说课稿《山行》优秀说课稿(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行》优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行》优秀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山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说明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杜牧的《山行》是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
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本册书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为本课后两首诗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并通过课内外学习积累了很多的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该不断加强。
因此本课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特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
了解诗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并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难点)【说教法】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文简介《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诗中以游赏山间寻找良友为主题,渲染了山水的秀丽与幽深,表现了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山行的意义,领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情感体验;2.学会体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3.感受诗歌之美,初步开展诗歌创作、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情感体验;2.理解诗的意义,领会诗歌的审美价值。
难点:1.了解到古诗的构思意义和表现艺术;2.深入挖掘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进一步领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
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风景,并询问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了解。
学习(25分钟)1.阅读诗歌,带领学生领会杜牧的山水观念、良友之类以及山行所表现的什么情感;2.学生个人表演读诗,感受诗歌之美;3.学生分小组讨论举手作答,集体总结。
创作(20分钟)根据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写一篇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文。
总结(5分钟)小组展示,相互审阅,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在读诗的基础上,了解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也初步启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让学生成为情感体验与创作的主体。
Markdown文本:#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课文简介《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诗中以游赏山间寻找良友为主题,渲染了山水的秀丽与幽深,表现了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
##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山行的意义,领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情感体验;2. 学会体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3. 感受诗歌之美,初步开展诗歌创作、鉴赏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山行》原文远远的山上有两只小鸟,它们在来来回回地飞舞着,好像在跳舞。
它们跳了一会儿,一只小鸟停了下来,另一只小鸟就飞走了。
飞走的小鸟又返回来了,停在另一只小鸟旁边,好像在和它说话。
这时,来了一只猫,小鸟连忙飞走了。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山行》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小鸟在跳舞,说话的情境;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出全文。
三、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们:“你们喜欢看小鸟吗?”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
教师接着问道:“你们知道小鸟为什么会飞吗?”学生们有些摇摇头,教师解释道:“小鸟有翅膀,翅膀可以带它们飞上天空。
”2. 导读教师给学生导读课文,让学生先预览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
3. 阅读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使学生们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学习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4. 讲解针对课文内容,教师结合图片或者实物,详细地讲解小鸟在跳舞和交流的情景,并帮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意思。
5. 练习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其中小鸟句子可用伴奏方式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矫正发音与语调,并纠正学生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6. 作业回家后,学生们需要朗读课文,并背诵好中文字,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语文课教学,我意识到了让学生们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一篇课文的重要性,在讲解、练习和作业的环节中,我更注重了学生的语音和语调的矫正,并深入讲解了小鸟在跳舞和交流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故事的内涵,这样能够使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更加的突出。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感与兴趣的调动,让学生们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一、原文: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出处:这三首古诗均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第四课的教学内容。
三、注释:1.《山行》: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此处指云雾缭绕。
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得胜过二月里的鲜花。
2.《赠刘景文》: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零。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敬称,您,此处指刘景文。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夜书所见》: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梧叶:梧桐树叶。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动客情:使客居他乡的人产生思念家乡的感情。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儿。
篱落:篱笆。
四、翻译:1.《山行》: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红。
2.《赠刘景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在傲霜斗寒。
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
3.《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远处的篱笆下还闪动着灯火。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精品推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寒
斜径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山行
秋游去咯
秋天的美景那么多,我们去山上看看吧!
山行
唐 杜牧
爬山去了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径直 径自 石径
经历 有劲 根茎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Hale Waihona Puke 寒【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寒冷 寒门 寒假
比赛 塞外
山寨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斜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斜坡 斜线 斜阳
多余 叙述 徐州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径
【部编版 】三年 级上册 语文《 山行》 精品推 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 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 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 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 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房子 —人家
白云
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丽的 风景。
枫叶 |
霜叶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
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月 的花还要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寒径斜霜
会写的字
寒径斜霜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远的山顶。
小路
| 径
山 —远山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山行Βιβλιοθήκη 杜牧我觉得()小朋友
读得好,因为( )。
(1)画:画一幅画,画出秋天的美景,在图画 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 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 体会作者的情感。
(4)学:收集杜牧的诗,借助资料进行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