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早期症状有哪些
小孩惊厥急救措施
![小孩惊厥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e6ba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5.png)
小孩惊厥急救措施什么是小孩惊厥?小孩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作抽搐症状,通常发生在3个月至5岁之间的幼童中,是由于大脑皮质和脑干控制肌肉的神经系统发生异常性放电所导致的。
小孩惊厥的症状小孩惊厥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瞳孔扩大•咬舌头或口腔内伤•呼吸急促或暂停小孩惊厥的原因小孩惊厥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导致的:•发热•电解质失衡•低血糖•脑部疾病•中毒或过敏•窒息或窒息后复苏•新生儿缺氧小孩惊厥的紧急处理一旦发现小孩惊厥症状,家长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幼童把幼童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清除周围的危险物品,避免幼童二次受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幼童的头部转向一侧,松开衣领,同时张开嘴唇,确保呼吸通畅。
如果呼吸不畅,可以把幼童颈部后仰,使之呼吸顺畅。
3.松开衣物松开幼童的衣物,不要用力制止幼童四肢的抽搐。
4.检查生命体征检查幼童的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呼吸或脉搏,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5.及时就医尽快将幼童送到医院,让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如何避免小孩惊厥为了避免小孩惊厥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预防感染疾病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保持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给幼童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避免幼童因缺少水分和营养而引起低血糖或电解质失衡。
3.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让孩子接触危险物品或场景,如电线、尖刀、毒药等。
4.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幼童需要充足的睡眠,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总结小孩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发作抽搐症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将幼童送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预防小孩惊厥的发生,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饮食营养、睡眠等方面的问题。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3250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9.png)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婴儿发生惊厥是极为严重的疾病。
惊厥是指由于脑功能异常导致的全身痉挛的症状,而新生儿惊厥则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生的惊厥症状,发生率非常高。
因此,对新生儿惊厥症状的早期诊断及及时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惊厥的定义新生儿惊厥一般是指在新生儿期产生发作性躁动或惊厥引起的全身性抽搐,抽搐通常出现在临床的前两周。
由于新生儿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全,对一些外界刺激反应过分敏感导致产生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原因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缺氧、缺钙、缺糖、感染及颅内出血等。
此外,新生儿神经系统自身的发育不足,对外界刺激反应过于敏感,也是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全身痉挛抽搐、肢体强制性屈曲、面部抽搐、口唇发绀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新生儿惊厥的发作症状都是相同的,有些症状可能会出现,而有些则可能不会。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在诊断新生儿惊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询问产前、产后过程,包括分娩难产、麻醉过程等;2.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家族病史、服药史等;3.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如评估神经系统存在异常、感染等;4.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电解质、血细胞比法等。
新生儿惊厥的处理新生儿惊厥发作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降低风险。
下面是几点处理原则:1.检查过程中,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2.控制惊厥抽搐,采取药物措施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频哌酮等药物,降低惊厥后遗症。
3.对于有原因引起的惊厥,及时治疗干预,如低钙血症、感染等。
4.针对性治疗,如引起惊厥的脑血管病变,及时施行手术治疗等。
新生儿惊厥症状在新生期很常见,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470751c2a1c7aa00b52acb80.png)
闭外脱。若感受疫疠之邪,则来势急暴,迅即化热化火,
上扰神明,内陷心肝,迅速变生高热昏厥,抽风不止
病因病机
内蕴湿热: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 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 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
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暴受惊恐: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
脾药温之,不可拘泥于一治,更不可不加辨证,一味投以
寒凉重镇药物,以使阴证加重
急惊风
急惊风来势急骤,常痰、热、惊、风四证具备 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要表现
病因病机
外感时邪:外感六淫,皆能致痉 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 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痰甚 生惊,惊甚生风,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 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颅内病变(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 感染性惊厥 热性惊厥 颅外病变 高热惊厥 中毒性脑病
其他:如破伤风
颅脑肿瘤 非感染性惊厥 无热惊厥 颅内病变 发育异常 颅外病变 遗传疾病 全身疾病 代谢疾病
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颅内疾病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 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 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
惊亦不散,不移其时,抽搦又作”。其治疗急惊风善用五
苓散
五苓散
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
、白术、桂枝捣为散,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 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 ,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 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
新生儿惊厥的各种类型
![新生儿惊厥的各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84eca4b48d7c1c708a14552.png)
新生儿惊厥的各种类型*导读:新生儿惊厥,也叫做抽风,发病突然而且可能伴随很大的危险,家长不能忽视。
根据新生儿惊厥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新生儿惊厥,也叫做抽风,发病突然而且可能伴随很大的危险,家长不能忽视。
根据新生儿惊厥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微小动作者是程度最轻的惊厥,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发作的时候,抽搐并不明显,只是微小的抽动,没有有身体呈大字型伸直或短暂性痉挛的现象。
头部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常见的有呼吸不顺,喘气,眼睛斜视,眼睛和嘴角微微抽动。
有的孩子会表现为异常的哭笑。
*多灶性阵痉性惊厥此类型发病的时候,阵挛性抽动会在四肢上转移,从上肢快速转移到下肢,或从左侧的肢体迅速移到右侧的肢体等等,并不会遵循某种规律。
*局灶性阵挛性惊厥发生痉挛的时候,呈对称性发作,常见的是从身体的一侧的某个部位开始发作,然后蔓延到同一侧的其他部位,发作的时候孩子大多伸直清醒。
如果情况比较轻,可能会辨认不出,只是手指和脚趾发生轻微的抖动,双腿呈蹬腿动作等。
*强直性惊厥强制性惊厥通常发生在早产儿身上,情况大多比较严重,发作的时候全身僵直,难以弯曲,孩子呼吸可能会暂时停止,双眼上翻或斜视。
*肌阵挛性惊厥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往往表示可能伴有弥漫性脑损伤。
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四肢同时发生急促牵拉运动,另一种是上肢或下肢进行急促牵拉运动。
如果家长察觉到孩子经常进的出现惊厥,需要带孩子进行全方位的身体检查,一些轻微的症状其实用肉眼难以辨别,因此要借助医学设备进行检查,有利于更正确的诊断。
一般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如检查血糖、电解质,可以分析是否低血钙、低血糖等;检查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是否有压积下降的现象等,必要时会对头部进行CT检查。
幼儿惊厥的急救
![幼儿惊厥的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37e4c2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3.png)
幼儿惊厥的急救标题:幼儿惊厥的急救引言概述:幼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对幼儿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幼儿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惊厥的急救方法,帮助家长和保育员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一、了解幼儿惊厥的症状1.1 幼儿惊厥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昏倒、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
1.2 幼儿惊厥通常发生在1岁至5岁的幼儿身上,多数是由于高热引起的热性惊厥。
1.3 幼儿惊厥的抽搐通常持续1-2分钟,但有时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二、急救幼儿惊厥的步骤2.1 首先要保持冷静,确保幼儿的安全,将幼儿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避免受伤。
2.2 不要试图阻止幼儿的抽搐,也不要将物品放入幼儿口腔,以免造成窒息。
2.3 在抽搐停止后,将幼儿转移到安静的环境,松开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三、降低幼儿发生惊厥的风险3.1 控制幼儿的体温,避免高热引起的热性惊厥,及时给予退热药物。
3.2 避免幼儿长时间暴露在强光、强声音等刺激性环境中,减少对幼儿神经系统的刺激。
3.3 定期带幼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
四、寻求医疗帮助4.1 如果幼儿发生惊厥后没有恢复意识,或者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2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保持幼儿的呼吸通畅,观察幼儿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4.3 在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五、预防幼儿惊厥的发生5.1 定期给幼儿进行体温监测,避免高热引起的热性惊厥。
5.2 鼓励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5.3 定期接种疫苗,加强幼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结论:幼儿惊厥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症,家长和保育员应该了解幼儿惊厥的症状和急救方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种突发情况,保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幼儿发生惊厥的风险,为幼儿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生儿惊厥用药注意什么
![新生儿惊厥用药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5169c5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b.png)
新生儿惊厥用药注意什么
一、概述
对于新生儿出现惊厥这种症状,经历过的妈妈都会心惊肉跳,而没有经历过的妈妈,也是闻之色变。
妈妈们不仅是心疼自己的宝宝,更害怕的是宝宝的身体健康会出现什么不好的情况。
那么,万一宝宝出现惊厥的状况,妈妈该做些什么呢?什么样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宝宝出现惊厥的病症?现在就来了解孩子出现惊厥后的一些三、注意事项。
二、步骤/方法:
1、一般当孩子发生惊厥时,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宝宝突然丧失了意志,同时全身或者是局部发生僵直或者是痉挛抽动的情况。
有些情节严重的患者儿童,还伴随着双眼相吊,口吐白沫,面部青紫的情况。
而且有一些儿童还伴随着大小便失禁。
2、妈妈们对于宝宝出现惊厥的情况时不要慌乱,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病症。
妈妈对于宝宝出现抽搐时,应该把宝宝暂放在床上,可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室内要保持安静,某同事要的随意翻动自己的宝宝,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3、对于惊厥发作时,一般没有什么药物可以缓解。
但是,妈妈们要注意找寻著孩子出现惊厥情况的原因。
然后使用药物治疗这种诱发因素,只有把诱发因素解除了,孩子才可能恢复健康,不在出现惊厥的情况。
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注意治疗孩子的诱发病症。
三、注意事项:
孩子出现惊厥时,妈妈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帮孩子顺利的度过惊觉期。
尽早的治愈孩子的病症,这孩子尽快的痊愈,有助于孩子健康地生长。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https://img.taocdn.com/s3/m/fce0819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9.png)
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小儿发生惊厥常常根据小儿是否有发热进行分类,可分为无热与有热惊厥两种类型。
其中的有热惊厥,属于小儿惊厥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主要有热性惊厥,然后是颅内感染,例如: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病毒感染等。
在小儿惊厥中无热惊厥的病因有癫痫、颅内出血等,甚至与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有关。
而当小儿发生惊厥后应及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疾病发展,以下为大家讲解有关小儿惊厥内容,希望可帮助到大家。
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1、惊厥:小儿在发作惊厥前,有少部分患儿会有先兆:小儿会出现不时的惊跳或极度的烦躁等,精神过于紧张;突然间四肢肌张力增加;呼吸突然暂停、急促、不规律;一瞬间体温升高,面色发生改变;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典型表现为突然间意识丧失,眼球斜视或固定向上翻、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等,甚至严重者会出现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呼吸无规律、大小便失禁等。
不良症状可能会持续数秒到数分,甚至更长。
然后转变成昏迷、嗜睡的状态。
在小儿发病期间或在发病后进行检测,可观察到小儿对光反应迟钝、瞳孔散大,在各临床症状结束后的不久恢复意识。
当患儿发生低钙血症抽搐的情况,意识较为清晰。
如果在意识还没有恢复之前,再一次出现抽搐或反复持续抽搐,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由于呼吸衰竭、脑水肿而死亡。
如果抽搐位置恒定并且比较局限,常存在定位意义。
对于新生儿惊厥,主要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例如:呼吸暂停、不规则,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发绀,出现全身性的抽动情况较少。
部分发生惊厥的婴幼儿,会表现出眼角、口角抽动,一侧肢体发生抽动或是两侧肢体交替发生抽动2、持续惊厥状态:其指定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在半个小时以上,或两次发生惊厥间隙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这种属于危重型惊厥。
可能会因为惊厥时间较长而导致小儿缺血性的脑损伤、高热、脑水肿等,严重者会出现脑疝。
3、高热惊厥:这种惊厥6个月到4岁小儿是高发群体,惊厥大多在发热的早期出现,相对持续时间比较短,在一次发热中,连续多次发作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会在12h内发生惊厥症状,发作后意识会快速恢复,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退热一周之后脑电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属于单纯高热惊厥,其预后较好。
小儿惊厥科普文章
![小儿惊厥科普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19623e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5.png)
小儿惊厥科普文章小儿惊厥是指婴幼儿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症状,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
这是很多家长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了解小儿惊厥的科普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到6岁的儿童中。
根据惊厥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小儿惊厥分为两类:热性惊厥和非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由于儿童发热引起的,多见于3个月到5岁的儿童,一般不会对儿童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非热性惊厥则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脑部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小儿惊厥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肢体抽搐,抽搐时间一般在1-2分钟左右。
在抽搐发作期间,儿童常会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等症状。
抽搐停止后,儿童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昏迷状态,并出现乏力、嗜睡等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小儿惊厥的发作时间较短,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然而,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抽搐时往往非常害怕,不知所措。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家长要保持冷静,稳定孩子的情绪。
其次,应尽量将孩子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受伤。
同时,可以松开孩子的衣领,以保持通气畅通。
家长还可以用柔软的物品,如毛巾或枕头,来垫住孩子头部,以防止头部受伤。
在抽搐停止后,家长应及时将孩子转动到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对于热性惊厥的处理,家长应首先降低儿童的体温。
可以给孩子脱去多余的衣物,用温水擦拭全身,但不要用冷水或冰敷。
同时,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然而,对于非热性惊厥的处理则要根据具体的原因来进行,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热性惊厥,家长应注意预防儿童发热,避免过度包裹。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高温环境。
对于非热性惊厥,家长要注意预防感染疾病,保持孩子的免疫力。
同时,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病因。
虽然小儿惊厥对儿童本身一般不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但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抽搐时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新生儿惊厥疾病
![新生儿惊厥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0222e0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e.png)
新生儿惊厥疾病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常提示存在严峻的原发病,同时惊厥另一方面可造成脑损伤,是围生期最重要死亡缘由之一,因而应准时诊断和处理。
惊厥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别放电,通常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自律性转变。
常伴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后遗症仍削减不明显,故仍为新生儿急救医学中的重要课题。
病因新生儿惊厥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学不断充实。
近年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已跃居病因的首位,而感染和代谢因素的比重较早年有所下降。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许多,依据发生率递减分9类,以前4类最常见。
1.围生期并发症 HIE、颅内出血、脑损伤。
2.感染各种病原体所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破伤风、高热。
3.代谢因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碱中毒、维生素B6缺乏症、核黄疸、尿毒症。
4.脑缺氧肺透亮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捂热综合征。
5.颅脑特别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颅脑畸形、颅内肿瘤。
6.先天性酶缺陷枫糖尿病、尿素循环障碍、高甘氨酸血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维生素B6依靠症。
7.家族性良性家族性癫痫、肾上腺白质萎缩、神经皮肤综合征、Zellwegen综合征、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8.药物兴奋剂、异烟肼、氨茶碱、局麻药、有机磷、撤药综合征。
9.缘由不明约占新生儿惊厥的3%。
值得留意的是,有的患儿可同时有多种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合并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钠血症等。
(二)发病机制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高,而且其表现形式和脑电图方面也与成人和儿童有很大不同,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易受各种病理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特别放电,和在大脑皮质受损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时,又易消失皮质下中枢特别放电或脑干释放现象(brain stem release phenomena)有关。
婴幼儿惊厥的五种类型
![婴幼儿惊厥的五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3d9ed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7.png)
婴幼儿惊厥的五种类型
一、概述
新生儿当中出现的惊厥包括着多种新的因素,比如出现缺氧或者是代谢出现异常,再加上感染或者是先天畸形,以及在生产过程当中造成的损伤,都会直接地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
新生儿出现惊厥,主要是脑部组织部分神经元会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放电,造成全身或者是局部的肌肉不能够正常的动作,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惊厥的五种类型。
二、步骤/方法:
1、第一,微小发作主要是在面部表现上,并没有,造成肢体出
现墙纸或者是阵挛,发作的时候,症状也会比较轻微,要会造成呼吸的短暂,会造成眼睑的抽动,眼球偏斜,有的时候也会造成异常的哭笑。
2、第二,多灶性阵挛性惊厥,主要属于一种游走性的惊厥,并
没有固定的顺序,发作的时候可以从肢体转移到另一侧,第三,局灶性阵挛性惊厥,这种惊厥主要是从单侧开始,然后再一次的面部或者是直接地扩展到其他的部位。
3、第四,强直性惊厥主要是全身都会表现的僵硬,而且双眼向
上斜视,主要是早产儿比较常见,第五,阵挛性惊厥类型是比较少见的,主要是呈现弥漫性的脑损伤,上肢和下肢会同时的出现集簇性的运动。
三、注意事项:
以上是关于五种不同的新生儿出现的惊厥类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生活当中一定要积极的去预防惊厥的发生,能够多锻炼孩子,提高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https://img.taocdn.com/s3/m/e98c25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d.png)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什么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是指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成熟而发生的、短暂的、全身性的抽搐现象。
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新生儿惊厥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然而,对于父母来说,看到自己的孩子抽风仍然是令人担忧的。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1. 全身僵硬新生儿在发生惊厥时,通常会出现全身肌肉僵硬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头部或四肢,而是涉及全身肌肉。
2. 抽搐新生儿发生抽风时,会出现快速、不受控制的抽搐现象。
这种抽搐可能会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3. 口吐白沫在新生儿抽风时,可能会有口吐白沫的情况发生。
这是因为抽搐时会产生过多的唾液。
4. 呼吸异常一些新生儿在发生抽风时可能会出现呼吸不规律或变浅的情况。
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5. 皮肤变色在新生儿惊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白或发青的情况。
这是由于血氧水平下降导致的。
如何应对新生儿惊厥?1. 保持镇静在发现孩子出现抽风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和镇定。
避免过度慌乱,有助于有效地应对情况。
2. 观察抽风持续时间父母需要注意记录抽风的持续时间,一般来说,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就需要就医。
3. 找寻安全环境将新生儿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远离尖锐物体或高处,确保孩子不会受伤。
4. 保持呼吸通畅确保孩子的呼吸畅通,松开衣领或襟口,避免堵塞呼吸道。
5. 就医如果抽风持续时间较长,或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结语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间比较常见的现象,但仍然是需要重视的。
识别新生儿惊厥的迹象,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家长不确定如何处理抽风情况,可以咨询医生或儿科专家,以获得正确的帮助和指导。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474b3682d1f34693daef3ec8.png)
婴儿惊厥的四大症状婴儿惊厥在出生到3岁期间,发病率都非常高,而且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如果错过了婴儿惊厥的早期治疗,很容易对小儿的脑部造成损伤,而婴儿惊厥一开始并不一定对大脑造成损伤,因此家长要发现得及时,这就需要对婴儿惊厥的症状详细掌握。
那么,哪些症状表明是婴儿惊厥的来临呢?发烧、腹泻等都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婴儿惊厥的症状有哪些?婴儿惊厥在很多时候被人们误认为是脑子有病,事实上,婴儿惊厥不一定是脑子有病,其病因有很多,可能是发烧,或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缺氧、败血症等,一旦发现惊厥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婴儿惊厥的症状有哪些:1、新生儿惊厥很少有典型的抽搐,有时只表现为:①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
②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
③呼吸不规则、暂停并伴有皮肤青紫。
④面部肌肉抽动。
⑤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强直紧张。
2、苍白皮肤和粘膜苍白也是一种病态,原因有:①表浅血管收缩:见于环境温度过低或孩子有疾病时。
②贫血:因失血或溶血引起。
3、腹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四至六次,外观呈厚糊状,有时稍带绿色,是正常的。
腹泻是指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或为绿色稀便;严重者水分甚多而粪质很少。
腹泻的原因很多:病毒或细菌感染;喂奶量或乳中含糖量过多;受凉等均可引起。
也有少数孩子是因对牛奶过敏或肠道缺少消化、吸收乳糖的酶所致。
食量过少时大便次数也可增多,称为“饥饿性腹泻”,这时大便较松、色绿、次数虽多但量少,应与其他腹泻相区别。
4、皮肤青紫这是指皮肤呈蓝紫色。
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生活环境骤然改变,心肺功能需要调整,皮肤有些青紫,但在出生二十分钟以后应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可能是病态。
引起新生儿皮肤青紫的原因很多:单纯青紫多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阵阵发青则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所致。
另外,环境温度低时,小儿会发生唇部及四肢末端青紫,经保暖可随之消失。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https://img.taocdn.com/s3/m/b3cbc544af1ffc4fff47ac26.png)
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俗称抽风)1.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很多,可以是良性的,预后很好;也可以是病情严峻的一种表现,需要及时发现,立刻送医院处理。
由于新生儿惊厥的表现与婴幼儿有很大不同,经常为稍微的、局灶性的抽动,有时很难与正常的动作相区别,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如何识别新生儿惊厥。
全身性肌阵挛或强直型惊厥,幼儿表现为四肢强直,头向后仰,上肢内旋,紧握拳头,或伴有两修建上翻,口唇青紫,很轻易识别;轻微型惊厥仅表现为眼球水平位或垂直位偏斜、眼睑反复抽动、反复出现眨眼、吸吮、咀嚼等动作;局限性阵挛型惊厥仅出现某部位或肢体的反复抽动,如手指抽动、握拳、一侧肢体抽动等,须与新生儿正常颤抖区别,颤动时不伴有眼球异常运动,颤动的动作较精细,假如用手握住颤动肢体时,颤动终止。
2.应从测定血糖血钠血钾血氯血CO2 血钙和血磷开始评价商业化的血糖试条纸可快速测定血糖同时应测定静脉血糖的确切值应作外周血和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必须通过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和微生物并测定糖和蛋白质的水平根据临床情况作进一步的代谢性检查(如动脉血pH值血气血清胆红素水平或尿氨基酸或有机酸测定)头颅X线可发现颅内钙化长骨摄片可揭示先天性感染(如风疹梅毒)脑电图对难以确定是否有惊厥有帮助对惊厥的治疗和随访有益正常脑电图或惊厥过程的局灶性异常是预后好的征兆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则预后不佳头颅超声或CT可确定颅内出血应该考虑母亲滥用毒品新生儿惊厥常见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难以辨认游走性阵挛性肢体抽动交替性半侧肢体惊厥或原发性大脑皮质下惊厥(呼吸骤停咀嚼运动持续性眼偏斜肌张力发作性改变)都是常见的很少有癫痫大发作阵挛性肌肉活动伴肌张力增高和烦躁不安必须与真性惊厥相区别烦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后才会产生阵挛握住肢体不动可制止阵挛而惊厥是自发产生的握住肢体时仍感觉到肢体的抖动。
什么是惊厥 孩子出现这个现象要警惕
![什么是惊厥 孩子出现这个现象要警惕](https://img.taocdn.com/s3/m/93d757c6a58da0116d17491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惊厥孩子出现这个现象要警惕
导语:小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现象,但是没有经历过的根本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的,比如说惊厥,那您知道什么是惊厥吗?您知道孩子出现惊
小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现象,但是没有经历过的根本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的,比如说惊厥,那您知道什么是惊厥吗?您知道孩子出现惊厥是什么意思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新生儿惊厥怎么办的知识,感兴趣的您赶快来看看啊。
什么是小儿惊厥
惊厥听起来多数人都有点陌生,但是说起抽风,绝大部分人都知道。
这是宝宝中常有的病症,一般多发生于1-3岁,早产儿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这种病在幼儿身上非常多见,100个孩子中就有5-6个患有该病,而且此病发生突然,变化多端。
虽然发病持续时间短,但是一旦频繁发生,就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与脑部发育。
小儿惊厥的症状
1.神志不清
一旦抽风,孩子就会面色发紫,没有意识,呼吸不顺,等到几秒或几分钟后,宝宝便可自然恢复并停止,再次正常,逐渐进入到睡眠状态。
有的孩子眼部和嘴部可能还会在持续抖动,甚至会有短暂的呼吸停止现象。
2.头部侧斜
宝宝发作时,头部首先往左边或者右边测斜,颈部靠后,眼睛发直,或者呈斜视状态,眼珠向上翻,口中不断吐出白色口沫。
双腿双脚僵直或者不断抽动,双手紧握拳头,有时伴有大小便无意识排出现象。
生活常识分享。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3456cf05ee06eff9aef807c7.png)
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新生儿惊厥是比较常见的重症之一,早产儿的发病率更高,它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性紊乱而导致的一种症状。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有以下几个特点:新生儿惊厥是比较常见的重症之一,早产儿的发病率更高1、面色改变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
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就医时机。
2、眼神的改变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
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爸妈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许多,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等疾病都容易引发新生儿惊厥,宝宝如果有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也可能引发惊厥。
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惊厥。
有的新生儿惊厥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惊厥。
新生儿惊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引发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许多1、家族性良性惊厥:惊厥一般发生于宝宝出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2、药物: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3、颅内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4、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5、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新生儿睡眠惊厥
![新生儿睡眠惊厥](https://img.taocdn.com/s3/m/a0efa9c5e2bd960590c677e9.png)
新生儿睡眠惊厥新生儿睡眠惊厥是指新生儿在睡眠时候发生惊厥症状,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
睡眠惊厥也叫做抽搐、抽筋、抽风、惊风,尤以婴幼儿多见。
6岁以下儿童期睡眠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发生异常的放电情况,诱发原因有原发性颅内病变如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等,从而继发于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一般的症状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者自律性改变。
新生儿睡眠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出现惊厥的症状。
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新生儿惊厥。
此现象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惊厥。
新生儿睡眠惊厥的原因新生儿睡眠惊厥发生时,家长务必维持镇静,不要把惊厥抽搐的小孩子抱在怀里摇来晃去,震动会加重宝宝的抽搐。
应迅速把小孩子平放在床上,躺好,维持小儿呼吸道通畅,头倾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用拇指按患儿人中、合谷,有一定效果。
待宝宝的惊厥抽搐停止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检验医疗。
如惊厥抽搐延续不止要及时去医院医疗。
其中宝宝惊厥原因主要有:1、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
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
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2、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症状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新生儿发烧怎么办新生儿奶癣多久消失新生儿睡眠惊厥怎么办新生儿睡眠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发作时爸妈们应该将婴儿房床上侧卧,松开裤带和领口,在上下牙之间放一布垫,不可乱搬动婴儿,如果婴儿分泌物太多须用吸管吸出,注意婴儿的呼吸,确保呼吸畅通。
新生儿惊厥五招巧护理
![新生儿惊厥五招巧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a5fc08aaea998fcc220ea6.png)
新生儿惊厥五招巧护理新生儿惊厥的鉴别诊断决定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否惊厥有时很难。
任何奇异的一过性现象或细微的抽动反复性、周期性出现,尤其伴有眼球上翻或活动异常又有惊厥的原因时,应考虑是惊厥发作。
新生儿惊厥应与下列现象鉴别。
新生儿惊跳为幅度较大、频率较高、有节奏的肢体抖动或阵挛样动作,将肢体被动屈曲或变换体位可以消除,不伴眼球运动或口颊运动。
常见于正常新生儿由睡眠转为清醒时。
受到外界刺激时或饥饿时。
而惊厥为无节奏抽动,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体影响,按压抽动的肢体试图制止发作仍感到肌肉收缩,常伴有异常眼、口颊运动。
非惊厥性呼吸暂停此发作于足月儿为10~15秒/次,早产儿为l0~20秒/次,伴心率减慢40%以上。
而惊厥性呼吸暂停发作,足月儿)15秒/次,早产儿)20秒/次,不伴心率改变,但伴有其他部位抽搐及脑电图改变。
快速眼运动睡眠相有眼部颤动、短暂呼吸暂停、有节奏咀动,面部怪相、微笑、身体扭动等。
但清醒后即消失。
新生儿惊厥忽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
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
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表现有哪些专家指出,新生儿惊厥症状表现主要有:1、面色改变: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常会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还可能会同时伴有口吐白沫的症状。
2、眼神的改变: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同时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
3、姿势的改变: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
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023年婴儿惊厥的症状
![2023年婴儿惊厥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77443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2.png)
2023年婴儿惊厥的症状2023年婴儿惊厥的症状婴儿惊厥原因通常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属于感染方面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有各种脑炎、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有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等。
还有一种是由于发高烧引起的惊厥,叫做高热惊厥。
例如3岁以内的小儿,患上了呼吸道感染等病,发高烧的初期,也会发生惊厥。
除了感染引起惊厥以外,还有代谢性、中毒性、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代谢性的原因,有低血钙、低血糖、维生素B1或维生素B6缺乏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中毒性的原因,有乱用过量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如氨茶碱、抗组织胺药物等,农药1605、1059、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中毒,也会引起惊厥。
属于器官性疾病的原因:有脑部疾病如脑外伤、脑瘫、大脑发育不全,也有因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
导致小婴儿发生惊厥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1.高热惊厥,小婴儿当体温升至39℃以上,特别是接近40℃时,由于大脑发育不够成熟,非常容易出现抽风。
2.低钙惊厥,小婴儿血钙过低时,神经兴奋性增高,较易出现手足搐搦症。
严重时还可伴发喉痉挛,非常危险。
此时应从速静脉点钙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孩子发烧,并伴有其它神经系统症状。
产伤后遗症,分娩时有颅内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小婴儿,可出现抽风。
先天性代谢异常或先天畸形,较少见。
一旦在家里出现惊厥,家长一定不要慌乱,不要用力拍打或摇晃孩子,也不要把孩子搂在怀里。
赶紧将孩子平放在床上,不要枕头,侧卧位,使口腔分泌物能顺利流出来,不至呛到气管。
如抽动频繁可用拇指甲剌激宝宝的人中穴(鼻唇沟的中央)。
待情况稍稳定后,即送医院诊治。
婴儿惊厥的'原因1.惊厥时婴儿表现头转向一侧,脖子往后背,两眼发直或两眼球往一边斜,眼球上窜,嘴吐沫,四肢伸直或抖动,两手握拳。
可有便、尿失禁(就是尿裤子)。
2.抽时神志不清,抽时不喘气,面气青紫。
婴儿睡觉惊厥的五种症状
![婴儿睡觉惊厥的五种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e69d6a052af90242a895e5b9.png)
婴儿睡觉惊厥的五种症状我相信,看着自己的宝宝甜甜地入睡,听着宝宝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是爸爸妈妈们最希望的,可是婴儿在睡眠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那就是他们睡觉可能会出现一种惊厥的情况。
因此,父母应学会在婴儿睡觉时观察他的健康情况。
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婴儿睡觉惊厥的五种症状!症状一:婴儿在刚入睡时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
可以说大多数婴儿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必要时去医院检查冶疗。
比如婴儿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囟门关闭太迟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症状二:婴儿夜间睡觉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颊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超过110次/分。
这预示着婴儿即将发烧。
应该注意婴儿是否有感冒症状或腹泻症状,另外注意给他补充水分。
如果婴儿真有发烧症状出现,即应采取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式。
症状三: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烧。
婴儿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
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及时将婴儿送医院诊治。
症状四:婴儿睡觉时四肢抖动。
这一般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不必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睡觉时听到较大响声而抖动是正常反应;相反,若是毫无反应,而且平日爱睡觉,则当心可能是耳聋。
症状五:婴儿睡觉后不断地咀嚼。
婴儿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
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若是蛔虫病可用婴儿专用的驱虫药驱除;若是排除了蛔虫病,则应该合理安排婴儿的饮食。
正常的婴儿在睡眠时比较安静舒坦,呼吸均匀而没有声响,如果有惊厥的现象,希望爸爸妈妈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孩子可能是患上什么疾病了。
有时脸蛋上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表情。
但是如果婴儿有上面我们讲到的症状,父母应该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惊厥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惊厥发作类型
1.轻微型(隐晦型或微小型)
新生儿期惊厥最常见的一种发作类型,无肢体强直或阵挛抽动。
表现为眼球水平或重直位偏斜,眼皮颤动、眼睑反复抽动,眨眼,皱眉,面肌抽动,流涎,伸舌,吞咽,打哈欠,吸吮及咀嚼动作,呼吸暂停,上下肢体呈现游泳样或踏自行车样动作。
还有自主神经性发作,如呼吸暂停,屏气,呼吸增强,鼾声,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升高,阵发性面红或苍白,瞳孔扩大或缩小。
绝大部分这个类型的惊厥患儿临床发作不伴皮质异常放电,但脑电图常见背景波异常,表现为波幅低平和爆发抑制。
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颅内出血或感染患儿。
2.全身性肌阵挛型
此型新生儿期少见。
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步性抽搐动作,常表示有弥漫性脑损伤。
3.多灶性阵挛型
发生于儿个肢体,呈移行性,由一个肢体移向另一个肢体或身体一侧移向一侧的游走性、阵挛性抽动。
有时一个肢体的限局性阵挛性抽动持续很长时间,然后出现其他部位的抽动。
常伴有意识障碍。
本型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感染,偶见于代谢失常。
4.局灶性阵挛型:是指身体某个部分限局性阵挛发作。
如一个肢体或一侧面部抽动,可蔓延至同侧其他部位。
常无意识障碍。
常提示脑局部损伤如出血或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代谢异常。
5.强直型: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有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并伴有头后仰。
常伴呼吸暂停和眼球上翻,脑电图常有明显异常。
常见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破伤风、核黄疸等。
6.肌阵挛型
表现为肢体或某个孤立的部位一次或多次短促的屈曲性掣动,也可牵涉到双上肢或双下肢。
全身性肌阵挛,四肢和躯干均可同样痉挛,类似婴儿痉挛症。
仅部分患儿临床发作伴皮质异常放电,脑电图常见爆发抑制,常提示存在明显的脑损害。
(二)伴随症状各种引起惊厥的疾病,均可有各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
如低血糖可有面色苍白,肌张力减弱,反应低下;颅内出血可有兴奋、嗜睡、凝视、
尖叫、前囱膨隆及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化脓性脑膜炎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及神经系统表现等。
(三)根据发病时间把新生儿惊厥划分为三个类型
1.生后72h~1周: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核黄疸、新生儿甲旁亢、脑出血。
2.生后24~72h:多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3.生后24h内: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脑出血、低血糖、维生素
B6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