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共62页文档

合集下载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影像诊断是骨巨细胞瘤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合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结合影像学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严密的随访和评估能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预 后效果
通过随访和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 课件
这个课件将向大家介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包括定义、临床表现、影像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随访与预后。什么 Nhomakorabea骨巨细胞瘤
定义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肿瘤,主要由巨噬细胞和间叶细胞构成。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运动受限等症状,通常出现在骨骺的近端。
影像诊断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骨 巨细胞瘤在影像上有相 似的表现,但两者的治 疗方法有所不同。
2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 病,与骨巨细胞瘤在影 像上有所不同。
3 恶性肿瘤
与恶性肿瘤相比,骨巨 细胞瘤的恶性程度较低, 但仍需鉴别排除。
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治疗骨巨细胞瘤。
2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局部注射和栓塞疗法,可以减少肿瘤的体积。
3
放疗
放疗可以在手术后或手术前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随访与预后
随访方式
随访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影像、 生物学标志物等来评估患者 的病情。
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等。
预后评估方法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结果来评估预后。
结论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是其诊断的基础
X线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王华宇骨巨细胞瘤最早由Cooper 于1818 年描述,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局部侵袭性骨肿瘤,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居第三位,在良性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比国外资料的发病率高[1]。

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骨巨细胞瘤具有潜在恶性,5 %~10 %的病例病变呈侵袭性生长,甚至发生肺转移[2] 。

1临床与病理1.1 病理学特征肿瘤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

根据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

Ⅰ级为良性,Ⅱ级为过渡类型,Ⅲ级为恶性。

1.2 临床表现国内资料显示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1.2:1。

好发年龄是20~40岁,占65%[1]。

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三处发病率占全部的60%~70%。

主要症状是患处疼痛和压痛。

骨皮质变薄时,触及有乒乓球感。

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后,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静脉充盈曲张。

2 影像学表现2.1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

有学者统计了在骨巨细胞瘤中生长迅速的为溶骨型,且恶变的趋势也明显。

其可能的机制是溶骨型骨巨细胞瘤随级别的增高,其恶性变(肉瘤化) 的程度也增加,故生长速度加快[3] 。

从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这点,也就是单核基质细胞逐渐增多,其明显异型性变化,且多核巨细胞渐小而少,核亦有明显异型性变化现象。

另外当病变侵及骺板亦提示恶性变程度较高。

X 线平片和CT 检查的重要性不逊于病理检查,因病理检查有时对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纤维性骨炎的鉴别会发生困难,而X 线平片和CT 检查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却有独到之处。

2.2 X线表现 X 线表现为偏心性生长在骨端,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内骨间隔纤细,构成皂泡状或网格状改变,破坏区和正常骨分界清晰,骨皮质薄,多完整,边缘呈波浪状,肿瘤向四周发展,横向扩张程度与纵向扩张程度相近似或略超过,最后整个骨端全破坏,但一般不侵犯及穿过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特点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 特别是股骨上端、胫骨下端、桡骨远端、骶骨和胸腰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目前对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细胞因子等多 种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骨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是多核巨细胞和丰富的基质细胞,以及核分裂像增多。 根据病理表现,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Ⅲ级为 恶性。
02
03
MRI技术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软组 织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 骨巨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和 侵犯范围。
CT技术
CT能够提供骨巨细胞瘤的 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的细 节,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 定性诊断。
PET-CT技术
PET-CT结合了功能成像和 解剖成像的优势,能够提 高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骨巨细胞瘤的CT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巨细胞 瘤的骨质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肿瘤 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
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
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血供情 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MRI信号
骨巨细胞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相对清晰。
3.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骨干,呈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2.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内有液平。
误诊分析
由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良 性或恶性骨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因此,在诊断 过程中需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 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判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62页PPT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62页PPT

谢谢!
62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Leabharlann 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骨骺、肿瘤边缘有时可见骨膜
反应(其它良性骨肿瘤不易见到)以及肿瘤内部散 在的斑片状钙化均有助于和骨巨细胞瘤鉴别。 骨囊肿好发于10~15岁年龄组,多见于干骺端或
骨干,向纵径发展为著,骨端膨胀性不如骨巨细胞
瘤明显。
种相对常见的骨肿瘤,约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 4
%~9.5%,占良性骨肿瘤的 18%~23%。尽管骨
巨细胞瘤归于良性骨肿瘤一类,但它具有潜在的恶
性,60%的病变在治疗后可以复发,另有10%的
病变可以转移到肺。
骨巨细胞瘤的分型
Campancci 等学者根据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将
它分为三个等级,I级:病灶属静止型,肿瘤周围无
的影像学信息。
左股骨下端内侧髁骨质破坏区,内部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向外生长突破骨壳形成软组织肿块。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
但与骨巨细胞瘤相比前者的“偏心性”表现得更为 显著;90%的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 年,多有外伤史,发病部位多位于近骨端的骨干部, 一般不累及骨骺,而骨巨细胞瘤一个非常显著的特 点就是绝大多数病变发生在骺线闭合后的成熟骨的 骨端。
MRI 发现含铁血黄素沉着十分敏感,表现为 T2WI
上结节状、带状甚至弥漫分布的低信号区。有学者
认为,该征象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依据之一。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3、液—液平面:该征象为肿瘤坏死囊变合并内部出血
所致,T1WI平面上方为略低信号,平面下方为稍高
信号,T2WI 则平面上方则显示为明显高信号,下方
但少数特殊部位的骨巨细胞瘤X线平于骨巨细胞瘤的诊
断及术前评估。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病情评估
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骨巨 细胞瘤的大小、位置、侵 犯范围等信息,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 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肿 瘤缩小、消失或转移等。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的价值评估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 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 骨巨细胞瘤,避免漏诊或 误诊。
患者年龄和发病部位
不同年龄和发病部位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医生需要 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
Part
05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的临床应 用与价值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01
02
03
辅助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 以观察到骨组织中的异常 病变,从而辅助诊断骨巨 细胞瘤。
X线检查可以发现肿瘤对骨质的侵蚀和破坏,以及是否存在骨膜反应和钙化等特征性表现。
CT检查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 态、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有助于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和 制定治疗方案。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内部的结构和 钙化程度,以及肿瘤对软组织的侵犯 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 息。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而影像学检查将为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早期筛查
未来影像学检查有望应用于骨巨细胞瘤的早期筛查中,从而使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成为 可能,提高治愈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MRI检查
MRI检查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界限,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 周围神经和血管。
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内部的血流信号和组织成分,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动脉瘤样 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 瘤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
溶骨型骨 溶骨型骨
肉瘤
转移瘤
股骨近端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外缘骨皮质不完整。
右股骨近端、髋 臼及闭孔内肌团 块状稍长T1 混杂 稍长T2 异常信号。
小结:
0① 20-40岁,干骺愈合后的骨端;
①②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
①③ 膨胀性、皂泡状、偏心性骨质破坏; ①④ 无硬化边;内无钙化、骨化。
动脉瘤样骨 软骨母细胞
囊肿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
溶骨型骨 肉瘤
溶骨型骨 转移
鉴别诊断
溶骨型骨肉瘤无骨性间隔,早期常表现为筛孔样骨持破 坏,以后进展为是虫蚀状、大片状骨破坏,骨皮质常被破坏。 一般不膨胀,常有骨膜增生。
动脉瘤样 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

骨良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
溶骨型骨 溶骨型骨
肉瘤
转移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9 0 % 的ABC发生于20岁以下青少年,多有外伤史,发生 于长骨者多位于干骺端,常有硬化边。发生于扁骨或不规则骨者 与巨细胞瘤鉴别比较困难, MRI 检查前者为含液囊腔,液-液平 面较多见,信性信号。且CT可显示囊壁有 钙化或骨化影。
骨巨细胞瘤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症状体征 影像表现
分型 根据骨破坏结构分: 1)溶骨型 2)多房或皂泡型 3)混合型
骨巨细胞瘤骨破坏区放射学表现
溶骨型
多房型
2007-10-31
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症状体征 影像表现
分级 I 级为良性 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骨皮质膨胀变薄。 Ⅱ级为侵袭性 骨质破坏区局部边界模糊,局部骨皮质破
送检材料: 右大腿组织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pptx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pptx
第32页/共59页
大多数骨巨细胞瘤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形成骨壳,内面凹凸不平, 是由骨巨细胞瘤的不均匀生长所引起。凹凸不平的骨壳内面呈现为不规则有硬化缘或短或长的骨性突起或称为骨嵴,所以这些骨嵴极少能从病灶的一边完全延伸至另一边或完全穿越病灶形成骨间隔 。多个骨嵴与病灶边缘不同程度膨胀的骨壳相重叠, 而造成病灶内分隔的假象。平片上的分房征象实质上是骨壳内面骨嵴的投影。所以,CT上不宜过分强调“皂泡征”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意义。
第3页/共59页
组织学上的分级常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性质, 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有研究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三方面考虑。
第4页/共59页
骨巨细胞瘤特点为低度恶性,侵袭、破坏性较大,易局部复发,大约10-15%为高度恶性。病变早期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病变晚期,骨破坏严重,骨皮质可以消失,骨皮质消失后,骨膜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新骨消失与再生反复进行,以致在X线上产生错觉,认为是皮质骨因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面变薄。
第43页/共59页
第44页/共59页
第45页/共59页
第46页/共59页
骨囊肿: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有沿着骨干纵轴发展的趋势,边缘硬化,可为单房或多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碎片掉入腔内,形成典型的“碎片陷落征”
第47页/共59页
第48页/共59页
成软骨细胞瘤多发生在5-25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度膨胀,边缘可见硬化缘,中心部分常显示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第5页/共59页
20~30 岁为发病高峰。据报道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在诊断发生于14 岁以下的GCT 要特别慎重。另外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 T1WI:等-低信号;T2WI:等-略高信号,与细胞密集度、胶 原含量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
⚫ 肿瘤外缘可见低信号边,有两种成因:①硬化边;②病灶 膨胀性生长造成周围骨质受压和反应性改变
MR
⚫ 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
女,18岁,右膝疼痛1月余
符合骨巨细胞瘤。 注:间质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计数热点区>8个/10HPF
⚫肉眼观:灰白或暗红色,可有出血、坏死、囊变 ⚫光镜下:在弥漫增生的单核细胞(间质细胞)中发现大量多核巨细胞
病理
分级: I级(良性):多核巨细胞数量多于单核细胞 II级(过渡型):介于I级和III级之间,细胞较均衡 III级(恶性):多核巨细胞少而小,单核细胞多,细胞核大,细 胞分裂多
病理
X线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女,18岁,右上臂酸痛2月余
软骨母细胞瘤
⚫ 多见于青少年,病灶多位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可跨骺板生长 ⚫ 轻度膨胀,边缘可见硬化边,中心部分常可见环形、半环形或斑片状的钙化 ⚫ MR上肿瘤周边水肿明显
男,13岁, 左膝疼痛伴 肿胀半年
孤立性浆细胞瘤
⚫ 即单发骨髓瘤,为发生在骨组织的单一的浆细胞病灶 ⚫ 男女约为2:1,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左右 ⚫ X线及CT表现为椎体及附件松质骨内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 破坏区内常见残存骨嵴,可见轻度的压缩性骨折 ⚫ 在MR上破坏区软组织肿块在周围残留骨嵴衬托下类似脑回,呈浆细胞 骨髓瘤特征性的“微脑征”
脊索瘤
男,55岁, 骶尾部疼痛 伴左下肢麻 木8月余
嗜酸性肉芽肿
⚫ 好发于30岁以下儿童及青年,发病高峰:5-10岁 男女比例约2.5:1
⚫ 多累及单个椎体,胸椎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腰椎和颈椎 ⚫ 早期:病椎呈中心区溶骨性骨质破坏 ⚫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椎体压缩、塌陷、变扁 ⚫ 最终形成扁平椎(又称硬币样椎),其密度增高,前后径及左右 径通常增大 ⚫ 部分病灶周围出现硬化缘或新生骨,这是修复期的影像表现 ⚫ 椎旁软组织肿块认为是病灶周围反应性水肿及黏液性变所致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像 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
e
l
l T • 多数学者认为GCT是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
细胞 。
u • 特征为血管丰富的组织中含有增生的单核基质细 胞与大量均匀分布的多核巨细胞。
m • 具有局部侵袭性,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 o 少数一开始即为恶性称之为恶性巨细胞瘤 r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 • 无论良恶,病变过程中均可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
骨囊肿 2端、 根骨、 距骨
中心或偏心性、 轻度膨胀透亮 区,透亮度较 高;长轴与骨 干一致,边缘 清楚,有菲薄
硬化边;无骨
膜反应;部分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有骨间隔。
16
软骨母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7
软骨母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1
20-40Y
股骨远端、 骨端 胫骨近端、
桡骨远端、
肱骨近端、
骶骨、骨

偏心性、溶骨性、 膨胀性骨质破坏; 边缘清楚、无硬化 边;无骨膜反应,可 有骨性分隔,典型 者表现为皂泡状。
软骨母 2:1 细胞瘤
10-20Y
膝关节、 干骺端 肱骨近端、 股骨近端
中心或偏心性、囊 状破坏;边缘清晰、 有硬化边;有斑点 状钙化,可有分隔; 可有层状骨膜反应。
5
学 表 现 •CT :
•长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6
学 表 现 •MR I :
•G
C

医学影像-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X 线表现____ X 线平片是巨细胞瘤最具诊断价值的放射学检 查手段。但对显示中轴骨及不规则骨的病灶 显示不尽理想。
① 长管骨: 典型X 线表现 骨端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 骨破坏, 并呈“皂泡样”改变。 病灶多为单发, 边缘清楚, 无明显硬化 很少有骨膜反应. 当出现病理骨折时可见骨膜反 应。
组织学上的分级常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性质, 镜 下分化成熟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恶性。 有研究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 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 理三方面考虑。
骨巨细胞瘤特点为低度恶性,侵袭、破坏性较大,易 局部复发,大约10-15%为高度恶性。 病变早期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病变晚期,骨破 坏严重,骨皮质可以消失,骨皮质消失后,骨膜 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新骨消失与再生反 复进行,以致在X线上产生错觉,认为是皮质骨 因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面变薄。
(?)
神经源性肿瘤位于椎管内时, 以一侧骶孔为中心, 向 椎管外生长的同时可破坏骶骨, 肿瘤呈偏心性生 长,较少有死骨。
(2) 骨质破坏的特点: 骨巨细胞瘤呈明显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 可见菲薄 的骨壳及骨嵴, 破坏区周围无硬化边,破坏区内无 钙化, 病变广泛者常累及骶髂关节及髂骨。 脊索瘤呈中心性溶骨性破坏, 边界不清, 内可见斑点 状钙化及残留骨。 神经源性肿瘤的骨破坏常围绕神经孔, 边缘有明显 的硬化。
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3 级:良性、组织活跃、恶性 Ⅰ 级为良性,组织结构一般无异型性,细胞排列松散, 梭形细 胞居多,无瘤巨细胞,核分裂像很少见,间质细胞间出现巨细 胞的数量很多,巨细胞含许多核,其形态正常,纤维间质细胞 少。 Ⅲ 级为恶性,组织结构显著异型性,细胞排列致密,卵圆形细胞 较多,瘤巨细胞多见,核分裂像多而不典型,巨细胞数量很少, 巨细胞含少数核,其形态不典型,无纤维间质细胞。 Ⅱ 级则介于良、恶性之间,组织活跃,可为恶性或良性。 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医学影像-病例读片骨巨细胞瘤

医学影像-病例读片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人 群,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部位 为长骨骨骺,尤其是股骨下端和 胫骨上端。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 右膝关节疼痛、肿胀,符合骨巨 细胞瘤的典型表现。
X线平片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首选 方法,典型表现为长骨骨骺偏心 性、溶骨性破坏,呈肥皂泡样改 变。CT和MRI可进一步显示病灶 内部结构和周围软组织情况。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疼痛或预防复发。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放射治疗 也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预防并发症。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双膦酸盐等。对于恶 性转化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化疗药物。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要点一
感染
分析软组织肿块
骨巨细胞瘤常伴随软组织肿块,读片时应分析软组织肿块的形态、密度 和边界等特征。
03
识别特殊征象
如病灶内出现液-液平面或伴有动脉瘤样骨囊肿,应高度怀疑骨巨细胞
瘤的可能性。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疼痛 和患肢的肌肉痉挛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骨端偏心性、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呈肥皂泡样改变;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
骨盆
骨盆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多 位于髂骨翼,表现为膨胀 性、溶骨性破坏,边界清 晰。
与其他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骨肉瘤
骨肉瘤在X线平片上常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其骨质破坏多呈虫蚀状 或斑片状,边界不清。与骨巨细胞瘤的偏心性、溶骨性破坏及边界清晰的表现有明显区别 。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在X线平片上常表现为云雾状、模糊不清的溶骨性破坏,伴有钙化和软组织肿块 。与骨巨细胞瘤的清晰边界和溶骨性破坏表现有所不同。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共60页)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共60页)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CT 刘本寅
第一页,共六十页。病例1 男42岁左膝疼痛3月第二页,共六十页。
第三页,共六十页。
病例2 24岁
摔伤左肩疼痛1天
第四页,共六十页。
病例3 女 51岁
右足跟包块
第五页,共六十页。
病例 4 女 34岁
颈5
第六页,共六十页。
病例5 女 21岁
第七页,共六十页。
良性?恶性? 原发?转移?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
扁骨及不规则骨GCT:
骨盆病变,常发生于相当于骨骺的区域,如髋臼和邻近 骶髂关节区,病变可生长至很大。
跟骨骨巨细胞瘤发病中心多位于跟骨窦之后,表现为单 房或多房的骨破坏。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
女,38岁,右髋痛1年,外伤后加剧2月余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页。
骨囊肿:
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多发病于
干骺端,有向骨干方向沿纵轴发展的趋势,易发生 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形成典型的“骨片陷落征”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页。
左肱骨骨囊肿 囊内密度均匀,CT值25Hu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页。
良恶性判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方面考虑。
第十五页,共六十页。
影像学表现
第十六页,共六十页。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为主
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
第十七页,共六十页。
典型表现:
长管状骨骨端的偏心性的溶骨性或膨胀性、 皂泡样骨破坏,多为单发,有横向生长的趋势。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破坏 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2018年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课件-文档资料

2018年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课件-文档资料
病变早期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病变晚期,骨 破坏严重,骨皮质可以消失,骨皮质消失后,骨
膜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新骨消失与再生 反复进行,以致在X线上产生错觉,认为是皮质
骨因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面变薄。
20~30 岁为发病高峰。
据报道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在诊断发生于14 岁以下的GCT 要特别慎 重。
X 线表现____ X 线平片是巨细胞瘤最具诊断价值的放射 学检查手段。但对显示中轴骨及不规则骨 的病灶显示不尽理想。
不同部位的骨巨的影像表现
① 长管骨: 典型X 线表现 骨端偏心性、溶骨性、膨
胀性骨破坏, 并呈“皂泡样”改变。
病灶多为单发, 边缘清楚, 无明显硬化 很少有骨膜反应. 当出现病理骨折时可见骨
囊性型
位于骨端,呈偏心性、膨胀性破坏、其内
可见残留骨嵴、典型病例可呈皂泡样或蜂窝样,横向生长
的趋势,骨壁膨胀呈蛋壳样。“皂泡样”改变其出现率为
50%~67%。
溶骨型
于骨端,呈偏心性生长,溶骨破坏界限不清、
骨壁极薄、一般病灶内见不到骨嵴残留。
侵袭型 平片显示膨胀性、无分房、周边无硬化的溶骨
性骨质破坏,骨皮质薄且模糊不清,皮质残缺不全或全部 消失,与正常骨质界限不清, 皮质破坏可呈筛孔状或虫 蚀状,有的可见到Codman 三角。
Ⅱ 级则介于良、恶性之间,组织活跃,可为恶性或良性。
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组织学上的分级常不完全代表其生物学性 质, 镜下分化成熟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 恶性。
有研究认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 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 和病理三方面考虑。
骨巨细胞瘤特点为低度恶性,侵袭、破坏性较大, 易局部复发,大约10-15%为高度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