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育过程卫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疲倦

疲劳是客观的生理现象,可直接测定。 疲倦则是人的主观感觉。 两者均与皮层的保护性抑制有关。 疲劳时常感觉到疲倦,而疲倦时也常伴有疲 劳指征。 两者有时并不同时出现。(举例说明) 提问:疲劳、过劳和疲倦区别和联系?

(二)学习疲劳的表现
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尤其第二信号系统 活动障碍。 该障碍使疲劳在不同各系统、器官功能 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用客观指标来反映,疲劳的 进程分为两个时相(阶段)。

研究进展:不尽理想,有待深入。
1、体征和行为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确定靶行为,再分解成单元。 间接观察法:靶行为加问卷调查。 患病率和生长发育测定(慢性疲劳作价)。 意义: 为改进教学安排,预防学习疲劳等提供 科学依据。(事例)
2、教育心理学方法


检查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变化。 方法:定量的口算和听写。 判断:根据速度和错误率评定工作能力。 优点:简便易行,不增加学习负担。 缺点:设计较难,不能区分疲劳两阶段。 事例:指定任务难易不一,使结果不好解释。
2
3
接受、加工和保存外部信息的联合区,主要靠枕区、颞区、枕 -顶区和额叶工作,以保证知觉的产生。
制定程序、调节和控制情感及心理活动的联合区,主要靠海马 环路完成。
2、从神经生化角度看学习、记忆的机制
1 长时记忆与脑内物质代谢有关,特别与蛋白质合成 有关,血糖提供能量。 2 中枢神经递质及激素参与学习、记忆过程,如: 5-羟色胺:促进注意力集中,参与痕迹再现。 血管加压素:加速学习,延长记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选择性注意机制。 去甲肾上腺皮质素:维持大脑觉醒状态。 肾上腺素:大脑皮层全面兴奋。 脑啡太:保持良好情绪,加强记忆。
教育过程卫生
中山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
刘建安
目的要求

了解大脑皮质机能特性。 了解脑力劳动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掌握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掌握脑力工作能力的评定方法。
教育过程卫生
任务:提出卫生要求和措施,调动有利 因素,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目的:提高学习效率,预防疲劳发生,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疲劳生理表现:
皮层细胞暂停工作,其他各器官、系 统的功能和全身工作状态都处于低潮; 经短时间休息后便能恢复。
意义
出现早期疲劳是学习生理负荷达 到临界限度的指标。学习过程中不 可能不发生疲劳,关键是能否采取 措施使工作能力更持久,并延缓疲 劳的到来。
过劳
指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 是一种病理状况,短时间休息后仍不能 恢复。 不能作为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第一节

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
一、基本概念 学习:是指新知识、新行为的获得(从脑机制来看, 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和编码)。
记忆:是指所获知识和行为的保持和再现(主要 指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学习记忆过程:
信息输入--编码--储存--提取
二、学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1
从神经解剖学角度看学习、记忆都有大脑三个基本功能联合区 的参加。 调节紧张度和唤醒状态联合区,主要靠丘脑和脑干网状上行激 活系统功能,保证大脑皮层适宜唤醒状态。
(五)自由活动、进餐
小学1-1.5h/日,高中1. 5-2. 5 h/ 日,电视<1h/天。 进餐 时间间隔5-6小时。 热量分配早餐25% ,间餐15%,午餐 35%,晚餐25%。

第三节

劳动教育卫生
意义 有助于培养劳动观念和习惯,掌握劳动技 能,巩固、丰富文化课的内容,也使身体各 系统得到有益锻炼。 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工种选择和劳动负 荷,或劳动场所和设备要求,都应注意和成 人有不同要求。
五、学习负荷评价

学习负荷(learning load)指标:学习 时间。 意义:及早发现早期疲劳,及时组织 休息,延长有效脑力工作时间,防止慢 性疲劳的发展。

(一)疲劳、疲倦和过劳

疲劳(fatigue) 是在过强、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 度虽不大但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下,使大 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所产 生的保护性抑制。

疲劳的测定
时间点选择: 学习前后,或学习不同阶段。 (提问)学日中,设置哪几个时间点为佳? 判断: (个体)结果显示早期疲劳,学习负荷是合理, 显著疲劳,学习负荷过重。 (群体)评价以50%为界,如有疲劳表现超过50 %,提示减轻学习负担。

(三)学习疲劳的评价方法
选择原则: 直接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区别出疲劳两阶段,便于发现早期疲劳。 适用于现场自然条件,简便易行。 符合受试者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事例

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镶嵌式活动: 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出现兴奋区和抑 制区、工作区和休息区轮换的现象。
生理学基础:大脑皮层各功能区的存在。 意义:注意不同性质课程轮换,体力与脑力活 动的交替,年龄越小,交替越频繁。
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保护性抑制: 学习过程中,出现脑工作能力下降、早期 疲劳的现象。 生理学基础:功能物质的损耗,引起超限生理 性保护。 意义:注意发现早期疲劳,及时组织休息。
3、直接和间接生理方法
直接法:皮肤电、脑电图、神经递质 测定等。 间接法:明视持久度、临界闪光融合 频率等。


缺点:不适应自然学习条件下和大规模群体 研究。
4、生理一教育心理结合法
剂量作业测定 (校字法、校图形法、图形译码法)。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量及错误反映工 作速度与准确性。 两者相结合,可用于综合评定脑力工作 能力的变化。 优点:能区别疲劳两阶段。

始动调节: 工作开始时.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渐提 高的现象。 生理学基础: 功能调节需要时间、功能的消耗引起恢复 过程的加强。 意义:学习强度注意逐渐增强。
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动力定型:多次、重复刺激,大脑皮层的兴 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时间的固定,以最经 济的损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生理学基础: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完善和 自动化过程。 意义:注意技能和良好习惯的训练培养,良好 作息制度不轻易改变。

疲劳对“强度法则”的破坏





所谓“破坏”是指刺激强度和反应强度不 成正比。 早期疲劳时出现均等相。 显著疲劳时则出现反常相。 早期疲劳表现在年龄越小的儿童身上越多 见。 虚弱有病儿童和青春中后期的少年以显著 疲劳多见。
疲劳的其它客观指征:
皮肤电反应抑制。 脑电图改变。 脑血流图充盈不对称。 视、听分析功能减弱。 短时记忆量减少。
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优势法则:
(重要、目的、愿望及兴趣)少数刺激引起优势 兴奋灶形成,具备最良好的应激功能,条件反射易形 成,工作能力高。年龄越小,优势兴奋灶越易消失。 生理学基础:优势兴奋灶兴奋性高,抑制其他部位的 兴奋性。
意义:培养兴趣,明确目标。
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年龄因素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自制能力较弱。 高中生:精细观察力还不够强,思维判断 片面。 性别因素 虽智力总体不存在差异,但男、女生有特 点。意发挥优势,又要适当引导,加强薄弱 环节。
五、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随年龄 增长,这种影响呈现减弱趋势。 学习动机和态度 动机,目的,教学内容,方式。 学习和生活条件 作息制度,睡眠,室外活动,学习环境 和条件。

(二)学习疲劳的表现
疲劳的两阶段(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


第一阶段:早期疲劳。 机制:内抑制障碍或兴奋过程障碍。 内抑制意义: 在多个条件刺激中,只选择有意义的刺激作出反 应。内抑制出现障碍,皮层的分化抑制能力将减弱, 各皮层区出现兴奋的泛化,引起许多不利于学习的 反应,
内抑制障碍的表现
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多;注意力转 移。 条件反射实验出现错误反应增加,包括 对阳性刺激无反应,对阴性刺激却有反 应,甚至不给刺激也反应等。
最难的课应排在上午第二、三节。
最容易的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未节。 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 不要连排两节相同课程。
一日生活制度
学习总时间(包括自习和课外活动)小 学不应超过6小时,中学不应超过7小时。 每节课持续时间小学生40分钟中学45分 钟,大学50分钟。

(二)课外与校外活动
小学生不少于3~3. 5小时。 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其中最少要有0.5-1小时的体育锻炼。 (包括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过劳表现

工作速度减慢,错误增加,工作能力变化曲 线异常。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逻辑思维、想 象、判断、推理能力全面障碍。 对周围事物表现冷漠,情绪消沉或容易激动, 易无故哭闹。 外表体征常见皮肤和粘膜苍白,萎靡不振, 软弱无力,手部震颤。 学习能力和身体抵抗力全面下降,甚至经常 生病,生长发育也受到不利影响。

六、作息制度卫生 (daily life system )

概念: 指一日生活制度,即对一昼夜内的学 习、劳动、课外活动、进餐、休息和睡 眠等,合理规定其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
制定原则:
区别对待(年龄,健康)。 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的交替。 保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家庭作息制度协调统一。 作息制度一确定,不轻易改变 意义: 保证劳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便于动力定型形成,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
一、工种选择
(一)适合年龄特点
1、中小学生不宜从事的劳动 2、应考虑以下原则:小学1-3年级不安排 劳动课,4年级以上的劳动课以轻微劳 动为主,中学生参加较复杂的劳动。
(二)照顾性别差异
劳动强度轻而精细度要求较高的劳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经期卫生问题 体格特点

(三)健康状况
传染病恢复期或慢性肠道炎症者不宜下 乡参加劳动。 急性病患者应待疾病痊愈后一定时间才 能参加劳动。 某些严重身心缺陷的学生应照顾留校。
三、探讨学习、记忆生理心理学基础的卫生学意义


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 教学的内容、方式合理选择与安排等。 测定大脑皮层功能区生物电,作为反映脑工作能力 客观指标体系。 利用与学习有关的神经生化物质来提高学习能力。 根据神经递质及激素释放量的变化评价学习疲劳 学习要强调多安排复习。

(一)学年安排
学习任务 由易到难,循序渐近,年末多 安排复习。 学年要有准备和组织活动。 假期中学不少于两月,小学少于两月半。 劳动时间。

(二)学周安排及课程表编制

星期一学习任务不宜过重。 星期二学习任务可难。 星期三、四多安排劳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等。 星期五,较轻学习任务,作业不要大多。 课程表编制 充分考虑学日脑力活动规律和大脑皮层 镶嵌式活动的特点。

兴奋过程出现障碍

对条件刺激的反应时延长,反应量减少, 脑力工作速度减慢、效率降低等。 实例(阅读理解) 总结 前者:数量不变,质量变坏。后者: 数量下降,质量不变。
二、学习疲劳的表现


第二阶段:显著疲劳。 机制: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加深、扩散, 兴奋过程和内抑制过程的同时障碍。。 表现:打呵欠和磕睡;对条件刺激的错误反 应增多,反应量减少,反应时延长;出现后 抑制现象(不仅对阴性刺激无反应,对紧随 其后的阳性刺激也不反应)。

(三)睡眠
意义:功能损耗得以恢复;促进生长发 育;还能促进记忆。 要求:足够时间与深度,良好睡眠环境, 养成定时睡眠和起床的习惯 睡眠时间应随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 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8 小时,体虚、大病初愈的低年龄儿至少 10--11小时。

(四)休息
休息时功能的恢复过程 第一时相 呈缓慢恢复。 第二时相 恢复,向原水平接近。 第三时相 功能又出现下降 每节课间休息10分钟,第二、三节课 间休息20-30分钟是基本适宜的。

讨论与思考:
1 评价脑工作能力状况可能的几种指标?
2 据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组织教学应该注 意哪些事项?
四、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脑力工作能力: 工作速度和准确性(数量和质质)。 意义: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对作息制度作出 评价。 变化规律:学日,学周,学年的表现。

五、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