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三数学总复习“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通用5篇)圆锥曲线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锥曲线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1高中数学总复习“圆锥曲线”这一章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以“椭圆”和“双曲线”和“抛物线”这三种曲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进坐标系,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来研究曲线本身的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弦长等问题。
我们知道“解析法”思想始终贯穿在这全章的每个知识点,同时“转化、讨论”思想也相映其中,无形中增添了数学的魅力以及优化了知识结构。
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是不轻松的、做题就更困难了。
这章公式是多,而且内容较抽象,计算量非常大,所以难度就大大增加,进而给学习带来了挑战及困惑。
关于公式,不少学生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导致在解题中往往碰壁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所以就有了“解析几何”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内容。
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思路清晰,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公式解题,特别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或者曲线本身所含的等量关系,解题方法就自然和容易了。
当然,对于高考中这道大题来说“运算量大,解题过程繁琐,结果容易出错”等等,无疑也影响了解题的质量及效率。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多得分呢?经过反思:一、我们首先要解决“公式”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公式教学,不仅要重视公式的应用,教师更要充分展示公式的背景,与学生一道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应用中巩固公式。
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推导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遵循上述思路开展教学的,举得效果还不错。
还有,我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归纳类比,从而加深印象,再要求学生完成复习小结上的那个表格,避免学生解题中公式的张冠李戴问题。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1. 引言圆锥曲线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与几何相结合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担任了圆锥曲线教学的角色,并在此文档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教学目标在圆锥曲线教学过程中,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和特征;•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在几何上的意义;•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和方程形式;•能够应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3.1 讲解我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例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圆锥曲线的定义、特征和基本性质。
我用图形和示意图来说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意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曲线。
3.2 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组织了一些探究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的方式,发现圆锥曲线的一些性质和规律。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3 练习为了巩固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掌握,我安排了大量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既包括基本的计算题,也包括应用题。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圆锥曲线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手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4.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我能够了解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和回答问题,以促进他们对课程的参与和思考。
4.2 作业批改我定期布置作业,并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
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我能够了解他们对圆锥曲线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4.3 测验和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常用手段。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题目,涵盖了圆锥曲线的各个方面。
通过测验和考试,我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掌握情况。
5. 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我评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思教学过程。
总体来说,学生在圆锥曲线的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圆锥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
《圆锥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圆锥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反思背景圆锥曲线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几何学和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讲授了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标准方程,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内容我采用了简洁清晰的教学方式,首先介绍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重点讲解了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我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图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和方程。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使用了板书和投影仪展示标准方程和图示,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并理解概念。
其次,我设计了一些互动的问题和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供实际问题的应用案例,帮助他们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他们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圆锥曲线,并能够根据标准方程绘制图形。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反思与改进尽管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学生对于推导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过程不够理解,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练习。
其次,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更多的实例演练和应用训练。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圆锥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
跳出“学什么”,思考“为什么”——基于《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教学反思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过程探究。
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确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是有时没有严谨的过程探究,我们对概念的掌握很多时候都是浮于表面,做题时往往只会生搬硬套,稍有变动,往往就束手无策或者错漏百出。
在设计《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这一课时的过程中,我在让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前交流中就发现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这些学习现象:当我问到概念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积极的回答了,并且很得意的说课后的题目自己都做完了,但是当我问到准线方程是怎么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调整,下面简要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一、研究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概念形成水到渠成在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书本对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总结,或者说是基于对课本权威的认同,而不是自己从实际案例或者客观研究现象中的观察总结。
短时间内,学生可能对这一概念印象深刻并且有一定的认同感,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一概念必然与其他数学概念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概念一起成为学生死记硬背的一行白纸上的黑字而已,在做题过程中,由于缺乏深刻的认知和认同感,很多学生会形成知识点会或者经过老师点拨后就能做出来,但自己做题时却怎么也想不到的情况,无法将概念的掌握和习题的应用融会贯通。
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基于抛物线的定义类型习题的两个关于椭圆和双曲线的变形探究。
复习导入曲线上点M (x,y )到定点F (1,0)的距离和它到定线l:x=-1的距离的比是常数1, 求曲线的方程。
变形探究:问题一:曲线上点M (x,y )到定点F (4,0)的距离和它到定线l:x=425的距离的比是常数0.8, 求曲线的方程。
问题二:曲线上点M (x,y )到定点F (2,0)的距离和它到定线l:x=21的距离的比是常数2,求曲线的方程。
关于“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复习”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关于“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复习”的教学实录与反思
高冬芹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3(000)032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高冬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与评析 [J], 李艳玲;刘莉
2.寻找解决圆锥曲线离心率问题的突破口--以2008年高考中的圆锥曲线离心率问题为例 [J],
3.大数据平台下多题归一思想的高三数学微专题复习——试卷讲评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教学设计 [J], 简璐
4.问题引领、追求本质,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专题复习为例 [J], 赵家早
5.巧用类比联想提升数学思维——圆锥曲线中定值定点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J], 刘潇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17篇
圆锥曲线教学反思17篇课题名称《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姓名郭晓泉设计者单位华亭县第二中学《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郭晓泉甘肃省华亭县第二中学138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一、教学内容分析1、实际背景分析该单元选自人教版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早在16、17世纪之交,开普勒就发现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探照灯反射镜是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线是双曲线,……现代航空航天领域内圆锥曲线也有重要的应用。
圆锥曲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它们的几何特征及其特性。
2、数学视角分析3、课程标准视角分析(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
在本部分内容中,延续了《必修2》中研究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思想,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来完成圆锥曲线的学习,教师通过圆锥曲线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究了椭圆方程及性质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及性质,经历直观感知,定义、建立方程、研究性质的基本过程,感受坐标法的作用,体会数形结合法的思想。
(2)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这是课标对学生思维培养的要求,在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牵涉到数和形的结合问题,这里有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方程)表示,运算求解,数学建模等,通过这些方法在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圆锥曲线几何性质在现实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某航天器的运行轨迹方程问题,确定生源的问题,等等。
另外,在解决圆锥曲线有关问题时,对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这需要学生综合利用前面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适当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作者:刘爽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高中數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圆锥曲线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部分内容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圆锥曲线知识教学足够的重视。
下文针对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反思引言: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圆锥曲线属于重点内容,该部分知识点的问题相对较为灵活,且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知识才可以解答,并且在高考时圆锥曲线题目经常会作为压轴大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圆锥曲线的教学。
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很难理解,甚至部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抗拒和畏惧的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对圆锥曲线知识进行学习,提升其数学素养和能力。
1.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现状在以往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存在不明确的问题,自身没有意识到圆锥曲线知识点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够科学合理[1]。
并且,教师利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此外,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该部分知识点涉及到较多的计算,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较多的困难,长期以往会出现抗拒和畏惧的心理,进而放弃了圆锥曲线的学习。
2.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策略2.1通过演示教学,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大多都是形象思维,而圆锥曲线知识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一些困难[2]。
想要有效提升圆锥曲线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需要把相应的概念、图像、形成过程、图像中的物理关系进行精准理解和记忆。
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
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1.在每一单元都要强调坐标法的总体思路:几何条件----坐标表示----方程----几何性质椭圆要详细地讲,双曲线让学生自学,教师略讲就可以了。
2.椭圆方程的推导过程没有讲出方程变形的等价性,是教材的一大缺憾,建议补上。
3.作为解析几何,应该关注方程的几何解释,而在椭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方程,教材中都没有给出相应的几何解释,造成方程、图形两张皮的现象,又是教材的一大缺憾,建议从其中的一个方程推导出椭圆的的重要几何性质——准线、椭圆的等价定义,时时处处关注方程几何解释,学会欣赏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重要精神所在。
4.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的热点,教学中必须给学生确立一个重要的原则——方程的系数决定一切——的重要认识,这是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数学本质,提升认识水平、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体会,您有什么好建议,请给与补充,最后谢谢您的阅读。
“椭圆复习课”教学反思----------陈然本节课是一节椭圆复习课,教学重点是深入理解椭圆的定义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并能运用它们来解决椭圆的一些相关问题。
下面根据这节课进行一些反思:一.几点自我肯定1.教学目标具体,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2.着重把握教材,在本节课的设置上,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理解该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几何性质”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着重归纳对定义的理解(两个条件)、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方程结构上的特点、还有几何性质中各性质与a、b、c三个元素间的联系。
3.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现状,充分做到“备学生”。
本节课的关键是利用椭圆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来解决相关问题,考虑到我们职高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人基本上采取例---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步奏,先归纳知识点,再经由师生共同分析例题、教师板演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紧接着给出练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高三数学教学反思1000字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1000字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笔者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下面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
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北京采用的是3+理综、3+文综),但只要根据我省的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我省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我们这届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要求试题相对稳定,难度和以前相当。
高三复习往往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习题量也较多,所以有些教师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征订大量的复习资料,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的师生的负但。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
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完整word版)圆锥曲线专题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直线和圆锥曲线问题解法的一般规律“联立方程求交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弦长,根的分布找范围,曲线定义不能忘”.【一】.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从几何角度看,可分为三类:无公共点,仅有一个公共点及有两个相异的公共点.(2)从代数角度看,可通过将表示直线的方程代入二次曲线的方程消元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来判断. 1。
设直线l 的方程为Ax +By +C =0,圆锥曲线方程f (x ,y )=0.由Ax+0(,)0{By c f x y +==,消元。
如消去y 后得ax 2+bx +c =0. ①若a =0,当圆锥曲线是双曲线时,直线l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或重合;当圆锥曲线是抛物线时,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 ②若a ≠0,设Δ=b 2-4ac 。
a .Δ > 0时,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于不同两点;b .Δ = 0时,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切于一点;c .Δ < 0时,直线和圆锥曲线没有公共点.2。
“点差法”的常见题型求中点弦方程、求(过定点、平行弦)弦中点轨迹、垂直平分线问题.必须提醒的是“点差法”具有不等价性,即要考虑判别式Δ〉0是否成立.3.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的弦长问题(1)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则所得弦长|P 1P 2| = 或|P 1P 2|= .(2)当斜率k 不存在时,可求出交点坐标,直接运算(利用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1+k 2|x 1-x 2|1+1k 2|y 1-y 2|4.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遇到中点弦问题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点差法”求解.在椭圆错误!+错误!=1中,以P(x0,y0)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错误!;在双曲线错误!-错误!=1中,以P(x0,y0)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 =错误!;在抛物线y2=2px (p〉0)中,以P(x0,y0)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错误!.题型一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例1】已知抛物线C:y2=4x,过点A(-1,0)的直线交抛物线C于P、Q两点,设错误!=λ错误!.(1)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M,求证:直线MQ经过抛物线C的焦点F;(2)若λ∈错误!,求|PQ|的最大值.[思维启迪](1)可利用向量共线证明直线MQ过F;(2)建立|PQ|和λ的关系,然后求最值.解析:(1)证明设P(x1,y1),Q(x2,y2),M(x1,-y1).∵错误!=λ错误!,∴x1+1=λ(x2+1),y1=λy2,∴y错误!=λ2y错误!,y错误!=4x1,y错误!=4x2,x1=λ2x2,∴λ2x2+1=λ(x2+1),λx2(λ-1)=λ-1,∵λ≠1,∴x2=错误!,x1=λ,又F(1,0),∴错误!=(1-x1,y1)=(1-λ,λy2)=λ错误!=λ错误!,∴直线MQ经过抛物线C的焦点F。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教学反思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泼,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缺乏。
由于这局部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根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教学难点: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例题1:(1) 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那么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2)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那么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定义是提醒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2018年高考数学(浙江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9章 第9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9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最新考纲 1.掌握解决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2.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知 识 梳 理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直线l 与圆锥曲线C 的位置关系时,通常将直线l 的方程Ax +By +C =0(A ,B 不同时为0)代入圆锥曲线C 的方程F (x ,y )=0,消去y (也可以消去x )得到一个关于变量x (或变量y )的一元方程,即⎩⎨⎧Ax +By +C =0,F (x ,y )=0消去y ,得ax 2+bx +c =0. (1)当a ≠0时,设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判别式为Δ,则Δ>0⇔直线与圆锥曲线C 相交;Δ=0⇔直线与圆锥曲线C 相切; Δ<0⇔直线与圆锥曲线C 相离.(2)当a =0,b ≠0时,即得到一个一次方程,则直线l 与圆锥曲线C 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此时,若C 为双曲线,则直线l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若C 为抛物线,则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重合. 2.圆锥曲线的弦长设斜率为k (k ≠0)的直线l 与圆锥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A (x 1,y 1),B (x 2,y 2),则|AB |=1+k 2|x 1-x 2|=1+1k 2²|y 1-y 2|诊 断 自 测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³”)(1)直线l 与椭圆C 相切的充要条件是:直线l 与椭圆C 只有一个公共点.( ) (2)直线l 与双曲线C 相切的充要条件是:直线l 与双曲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 ) (3)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切的充要条件是:直线l 与抛物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 )(4)如果直线x =ty +a 与圆锥曲线相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弦长|AB |=1+t 2|y 1-y 2|.( )(5)若抛物线C 上存在关于直线l 对称的两点,则需满足直线l 与抛物线C 的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0.( )解析 (2)因为直线l 与双曲线C 的渐近线平行时,也只有一个公共点,是相交,但并不相切.(3)因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也只有一个公共点,是相交,但不相切.(5)应是以l 为垂直平分线的线段AB 所在的直线l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0. 答案 (1)√ (2)³ (3)³ (4)√ (5)³2.直线y =kx -k +1与椭圆x 29+y 24=1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确定解析 直线y =kx -k +1=k (x -1)+1恒过定点(1,1),又点(1,1)在椭圆内部,故直线与椭圆相交. 答案 A3.若直线y =kx 与双曲线x 29-y 24=1相交,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3 B.⎝ ⎛⎭⎪⎫-23,0 C.⎝ ⎛⎭⎪⎫-23,23D.⎝ ⎛⎭⎪⎫-∞,-23∪⎝ ⎛⎭⎪⎫23,+∞ 解析 双曲线x 29-y 24=1的渐近线方程为y =±23x ,若直线与双曲线相交,数形结合,得k ∈⎝ ⎛⎭⎪⎫-23,23.答案 C4.过点(0,1)作直线,使它与抛物线y 2=4x 仅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解析 过(0,1)与抛物线y 2=4x 相切的直线有2条,过(0,1)与对称轴平行的直线有一条,这三条直线与抛物线都只有一个公共点.答案 C5.已知F 1,F 2是椭圆16x 2+25y 2=1 600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PF 1⊥PF 2,则△F 1PF 2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得|PF 1|+|PF 2|=2a =20,|PF 1|2+|PF 2|2=|F 1F 2|2=4c 2=144=(|PF 1|+|PF 2|)2-2|PF 1|·|PF 2|=202-2|PF 1|·|PF 2|,解得|PF 1|·|PF 2|=128,所以△F 1PF 2的面积为12|PF 1|·|PF 2|=12³128=64. 答案 646.(2017·嘉兴七校联考)椭圆x 24+y 23=1的左焦点为F ,直线x =m 与椭圆相交于点A ,B ,当m =________时,△F AB 的周长最大,此时△F AB 的面积是________. 解析 设椭圆x 24+y 23=1的右焦点为F ′,则F (-1,0),F ′(1,0).由椭圆的定义和性质易知,当直线x =m 过F ′(1,0)时△F AB 的周长最大,此时m =1,把x =1代入x 24+y 23=1得y 2=94,y =±32,S △F AB =12|F 1F 2||AB |=12³2³3=3. 答案 1 3第1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考点一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1(-1,0),且点P (0,1)在C 1上. (1)求椭圆C 1的方程;(2)设直线l 同时与椭圆C 1和抛物线C 2:y 2=4x 相切,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1)椭圆C 1的左焦点为F 1(-1,0),∴c =1, 又点P (0,1)在曲线C 1上,∴0a 2+1b 2=1,得b =1,则a 2=b 2+c 2=2, 所以椭圆C 1的方程为x 22+y 2=1.(2)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显然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 由⎩⎪⎨⎪⎧x 22+y 2=1,y =kx +m消去y ,得(1+2k 2)x 2+4kmx +2m 2-2=0. 因为直线l 与椭圆C 1相切,所以Δ1=16k 2m 2-4(1+2k 2)(2m 2-2)=0. 整理得2k 2-m 2+1=0.①由⎩⎨⎧y 2=4x ,y =kx +m消去y ,得k 2x 2+(2km -4)x +m 2=0. 因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2相切,所以Δ2=(2km -4)2-4k 2m 2=0,整理得km =1.②综合①②,解得⎩⎨⎧k =22,m =2或⎩⎨⎧k =-22,m =- 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2x +2或y =-22x - 2.规律方法 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一般转化为研究其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消元后,应注意讨论含x 2项的系数是否为零的情况,以及判别式的应用.但对于选择、填空题要充分利用几何条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到点F (1,0)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多1.记点M 的轨迹为C . (1)求轨迹C 的方程;(2)设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定点P (-2,1),若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 (1)设点M (x ,y ),依题意|MF |=|x |+1, ∴(x -1)2+y 2=|x |+1,化简得y 2=2(|x |+x ), 故轨迹C 的方程为y 2=⎩⎨⎧4x (x ≥0),0(x <0).(2)在点M 的轨迹C 中,记C 1:y 2=4x (x ≥0);C 2:y =0(x <0). 依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k (x +2).由方程组⎩⎨⎧y -1=k (x +2),y 2=4x ,可得ky 2-4y +4(2k +1)=0.①①当k =0时,此时y =1.把y =1代入轨迹C 的方程,得x =14.故此时直线l :y =1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14,1.②当k ≠0时,方程①的Δ=-16(2k 2+k -1)=-16(2k -1)(k +1),② 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x 0,0),则由y -1=k (x +2),令y =0,得x 0=-2k +1k .③ (ⅰ)若⎩⎨⎧Δ<0,x 0<0,由②③解得k <-1,或k >12.所以当k <-1或k >12时,直线l 与曲线C 1没有公共点,与曲线C 2有一个公共点,故此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ⅱ)若⎩⎨⎧Δ=0,x 0≥0,即⎩⎪⎨⎪⎧2k 2+k -1=0,2k +1k<0,解集为∅.综上可知,当k <-1或k >12或k =0时,直线l 与轨迹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考点二 弦长问题【例2】 (2016·四川卷)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直线l :y =-x +3与椭圆E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1)求椭圆E 的方程及点T 的坐标;(2)设O 是坐标原点,直线l ′平行于OT ,与椭圆E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与直线l 交于点P .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PT |2=λ|P A |·|PB |,并求λ的值. (1)解 由已知,a =2b ,则椭圆E 的方程为x 22b 2+y 2b 2=1. 由方程组⎩⎪⎨⎪⎧x 22b 2+y 2b 2=1,y =-x +3,得3x 2-12x +(18-2b 2)=0.①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24(b 2-3),由Δ=0,得b 2=3,此时方程①的解为x =2,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6+y 23=1.点T 的坐标为(2,1). (2)证明 由已知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m (m ≠0), 由方程组⎩⎪⎨⎪⎧y =12x +m ,y =-x +3,可得⎩⎪⎨⎪⎧x =2-2m3,y =1+2m 3.所以P 点坐标为⎝ ⎛⎭⎪⎫2-2m 3,1+2m 3.|PT |2=89m 2. 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由方程组⎩⎪⎨⎪⎧x 26+y 23=1,y =12x +m ,可得3x 2+4mx +(4m 2-12)=0.②方程②的判别式为Δ=16(9-2m 2), 由Δ>0,解得-322<m <322. 由②得x 1+x 2=-4m3,x 1x 2=4m 2-123.所以|P A |=⎝ ⎛⎭⎪⎫2-2m 3-x 12+⎝ ⎛⎭⎪⎫1+2m 3-y 12=52⎪⎪⎪⎪⎪⎪2-2m 3-x 1,同理|PB |=52⎪⎪⎪⎪⎪⎪2-2m 3-x 2.所以|P A |·|PB |=54⎪⎪⎪⎪⎪⎪⎝ ⎛⎭⎪⎫2-2m 3-x 1⎝ ⎛⎭⎪⎫2-2m 3-x 2=54⎪⎪⎪⎪⎪⎪⎝ ⎛⎭⎪⎫2-2m 32-⎝ ⎛⎭⎪⎫2-2m3(x 1+x 2)+x 1x 2 =54⎪⎪⎪⎪⎪⎪⎝ ⎛⎭⎪⎫2-2m 32-⎝ ⎛⎭⎪⎫2-2m 3⎝ ⎛⎭⎪⎫-4m 3+4m 2-123 =109m 2.故存在常数λ=45,使得|PT |2=λ|P A |·|PB |.规律方法 有关圆锥曲线弦长问题的求解方法:涉及弦长的问题中,应熟练的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设而不求法计算弦长;涉及垂直关系时也往往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设而不求法简化运算;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训练2】 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0,3),离心率为12,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 ,0),F 2(c ,0). (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l :y =-12x +m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与以F 1F 2为直径的圆交于C ,D 两点,且满足|AB ||CD |=534,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由题设知⎩⎪⎨⎪⎧b =3,c a =12,b 2=a 2-c 2,解得a =2,b =3,c =1,∴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2)由(1)知,以F 1F 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2+y 2=1,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2|m |5,由d <1,得|m |<52.(*) ∴|CD |=21-d 2=21-45m 2=255-4m 2.设A (x 1,y 1),B (x 2,y 2),由⎩⎪⎨⎪⎧y =-12x +m ,x 24+y 23=1,得x 2-mx +m 2-3=0,由根与系数关系可得x 1+x 2=m ,x 1x 2=m 2-3. ∴|AB |=⎣⎢⎡⎦⎥⎤1+⎝ ⎛⎭⎪⎫-122[m 2-4(m 2-3)] =1524-m 2. 由|AB ||CD |=534,得4-m 25-4m2=1,解得m =±33,满足(*).∴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33或y =-12x -33.考点三 中点弦问题【例3】 (1)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 A.x 245+y 236=1 B.x 236+y 227=1 C.x 227+y 218=1D.x 218+y 29=1(2)已知双曲线x 2-y 23=1上存在两点M ,N 关于直线y =x +m 对称,且MN 的中点在抛物线y 2=18x 上,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1)因为直线AB 过点F (3,0)和点(1,-1),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12(x-3),代入椭圆方程x 2a 2+y 2b 2=1消去y ,得⎝ ⎛⎭⎪⎫a 24+b 2x 2-32a 2x +94a 2-a 2b 2=0,所以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2a22⎝ ⎛⎭⎪⎫a 24+b 2=1,即a 2=2b 2,又a 2=b 2+c 2,所以b =c =3,a =32,选D.(2)设M (x 1,y 1),N (x 2,y 2),MN 的中点P (x 0,y 0), 则⎩⎪⎨⎪⎧x 21-y 213=1,①x 22-y223=1, ②x 1+x 2=2x 0, ③y 1+y 2=2y 0, ④由②-①得(x 2-x 1)(x 2+x 1)=13(y 2-y 1)(y 2+y 1), 显然x 1≠x 2.∴y 2-y 1x 2-x 1·y 2+y 1x 2+x 1=3,即k MN ·y 0x 0=3,∵M ,N 关于直线y =x +m 对称,∴k MN =-1,∴y 0=-3x 0.又∵y 0=x 0+m ,∴P ⎝ ⎛⎭⎪⎫-m 4,3m 4,代入抛物线方程得916m 2=18·⎝ ⎛⎭⎪⎫-m 4, 解得m =0或-8,经检验都符合. 答案 (1)D (2)0或-8规律方法 处理中点弦问题常用的求解方法(1)点差法:即设出弦的两端点坐标后,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并将两式相减,式中含有x 1+x 2,y 1+y 2,y 1-y 2x 1-x 2三个未知量,这样就直接联系了中点和直线的斜率,借用中点公式即可求得斜率.(2)根与系数的关系:即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得到方程组,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训练3】 设抛物线过定点A (-1,0),且以直线x =1为准线. (1)求抛物线顶点的轨迹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线段MN 恰被直线x =-12平分,设弦MN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kx +m ,试求m 的取值范围. 解 (1)设抛物线顶点为P (x ,y ),则焦点F (2x -1,y ). 再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得|AF |=2,即(2x )2+y 2=4, 所以轨迹C 的方程为x 2+y 24=1.(2)设弦MN 的中点为P ⎝ ⎛⎭⎪⎫-12,y 0,M (x M ,y M ),N (x N ,y N ),则由点M ,N 为椭圆C 上的点,可知⎩⎨⎧4x 2M +y 2M =4,4x 2N +y 2N =4.两式相减,得4(x M -x N )(x M +x N )+(y M -y N )(y M +y N )=0, 将x M +x N =2³⎝ ⎛⎭⎪⎫-12=-1,y M +y N =2y 0,y M -y N x M -x N=-1k 代入上式得k =-y 02.又点P ⎝ ⎛⎭⎪⎫-12,y 0在弦MN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y 0=-12k +m .所以m =y 0+12k =34y 0.由点P ⎝ ⎛⎭⎪⎫-12,y 0在线段BB ′上(B ′,B 为直线x =-12与椭圆的交点,如图所示),所以y B ′<y 0<y B ,也即-3<y 0< 3. 所以-334<m <334,且m ≠0.[思想方法]1.有关弦的三个问题(1)涉及弦长的问题,应熟练地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计算弦长;(2)涉及垂直关系往往也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简化运算;(3)涉及过焦点的弦的问题,可考虑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 2.求解与弦有关问题的两种方法(1)方程组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消元(x 或y )成为二次方程之后,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等式关系或不等式关系.(2)点差法:在求解圆锥曲线且题目中已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和被截线段的中点坐标时,设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从而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直线方程.“点差法”的常见题型有:求中点弦方程、求(过定点、平行弦)弦中点轨迹、垂直平分线问题.必须提醒的是“点差法”具有不等价性,即要考虑判别式Δ是否为正数. [易错防范]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时的注意点(1)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一点时,易误认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事实上不一定相切,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2)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一点时,除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外易忽视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也相交于一点.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过抛物线y 2=2x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2,则这样的直线(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且只有两条 C.有且只有三条D.有且只有四条解析 ∵通径2p =2,又|AB |=x 1+x 2+p ,∴|AB |=3>2p ,故这样的直线有且只有两条. 答案 B2.直线y =b a x +3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交点个数是( ) A.1B.2C.1或2D.0解析 因为直线y =b a x +3与双曲线的渐近线y =ba x 平行,所以它与双曲线只有1个交点. 答案 A3.经过椭圆x 22+y 2=1的一个焦点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设O 为坐标原点,则OA →²OB →等于( ) A.-3B.-13C.-13或-3D.±13解析 依题意,当直线l 经过椭圆的右焦点(1,0)时,其方程为y -0=tan 45°(x -1),即y =x -1,代入椭圆方程x 22+y 2=1并整理得3x 2-4x =0,解得x =0或x =43,所以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0,-1),⎝ ⎛⎭⎪⎫43,13,∴OA →·OB →=-13,同理,直线l 经过椭圆的左焦点时,也可得OA →·OB →=-13. 答案 B4.抛物线y =x 2到直线x -y -2=0的最短距离为( ) A. 2B.728C.2 2D.526解析 设抛物线上一点的坐标为(x ,y ),则d =|x -y -2|2=|-x 2+x -2|2=⎪⎪⎪⎪⎪⎪-⎝ ⎛⎭⎪⎫x -122-742,∴x =12时, d min =728. 答案 B5.已知A ,B ,P 是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上不同的三点,且A ,B 连线经过坐标原点,若直线P A ,PB 的斜率乘积k P A ²k PB =2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52B.62C. 2D.153解析 设A (x 1,y 1),P (x 2,y 2)根据对称性,得B 点坐标为 (-x 1,-y 1),因为A ,P 在双曲线上,所以⎩⎪⎨⎪⎧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两式相减,得k P A k PB =b 2a 2=23,所以e 2=a 2+b 2a 2=53,故e =153.答案 D 二、填空题6.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F (2,0)为其右焦点,过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所得的弦长为2.则椭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c =2,b 2a =1,a 2=b 2+c 2,解得⎩⎨⎧a =2,b =2,∴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2=1.答案 x 24+y 22=17.已知抛物线y =ax 2(a >0)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则直线y =x +1截抛物线所得的弦长等于________.解析 由题设知p =12a =2,∴a =14.抛物线方程为y =14x 2,焦点为F (0,1),准线为y =-1. 联立⎩⎪⎨⎪⎧y =14x 2,y =x +1,消去x ,整理得y 2-6y +1=0,∴y 1+y 2=6,∵直线过焦点F , ∴所得弦|AB |=|AF |+|BF |=y 1+1+y 2+1=8. 答案 88.(2017·金华月考)过椭圆x 216+y 24=1内一点P (3,1),且被这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此弦的长为________.解析 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 由于A ,B 两点均在椭圆上,故x 2116+y 214=1,x 2216+y 224=1, 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16+(y 1+y 2)(y 1-y 2)4=0.又∵P 是A ,B 的中点,∴x 1+x 2=6,y 1+y 2=2, ∴k AB =y 1-y 2x 1-x 2=-34.∴直线AB 的方程为y -1=-34(x -3).即3x +4y -13=0.由⎩⎪⎨⎪⎧3x +4y -13=0,x 216+y 24=1,消去y 整理得13x 2-78x +105=0,x 1+x 2=6,x 1x 2=10513,|AB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1+⎝ ⎛⎭⎪⎫-342·62-4³10513=53913.答案 3x +4y -13=0 53913三、解答题9.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过F 1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F 2|,|AB |,|BF 2|成等差数列. (1)求E 的离心率;(2)设点P (0,-1)满足|P A |=|PB |,求E 的方程. 解 (1)由椭圆定义知|AF 2|+|BF 2|+|AB |=4a , 又2|AB |=|AF 2|+|BF 2|,得|AB |=43a , l 的方程为y =x +c ,其中c =a 2-b 2.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y =x +c ,x 2a 2+y 2b 2=1,消去y ,化简得(a 2+b 2)x 2+2a 2cx +a 2(c 2-b 2)=0,则x 1+x 2=-2a 2c a 2+b 2,x 1x 2=a 2(c 2-b 2)a 2+b 2.因为直线AB 的斜率为1,所以|AB |=2|x 2-x 1|=2[(x 1+x 2)2-4x 1x 2],即43a=4ab 2a 2+b2,故a 2=2b 2, 所以E 的离心率e =c a =a 2-b 2a =22. (2)设AB 的中点为N (x 0,y 0),由(1)知 x 0=x 1+x 22=-a 2c a 2+b 2=-2c 3,y 0=x 0+c =c 3. 由|P A |=|PB |,得k PN =-1,即y 0+1x 0=-1,得c =3,从而a =32,b =3.故椭圆E 的方程为x 218+y 29=1. 10.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顶点为A (2,0),离心率为22.直线y =k (x -1)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 (1)求椭圆C 的方程;(2)当△AMN 的面积为103时,求k 的值.解(1)由题意得⎩⎪⎨⎪⎧a =2,c a =22,a 2=b 2+c 2.解得b =2,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2=1. (2)由⎩⎪⎨⎪⎧y =k (x -1),x 24+y 22=1,得(1+2k 2)x 2-4k 2x +2k 2-4=0.设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则y 1=k (x 1-1),y 2=k (x 2-1), x 1+x 2=4k 21+2k 2,x 1x 2=2k 2-41+2k 2,所以|MN |=(x 2-x 1)2+(y 2-y 1)2 =(1+k 2)[(x 1+x 2)2-4x 1x 2] =2(1+k 2)(4+6k 2)1+2k 2又因为点A (2,0)到直线y =k (x -1)的距离d =|k |1+k 2,所以△AMN 的面积为S =12|MN |²d =|k |4+6k 21+2k 2,由|k |4+6k 21+2k2=103,解得k =±1. 能力提升题组 (建议用时:30分钟)11.已知椭圆x 24+y2b 2=1(0<b <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BF 2|+|AF 2|的最大值为5,则b 的值是( ) A.1B. 2C.32D. 3解析 由椭圆的方程,可知长半轴长为a =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AF 2|+|BF 2|+|AB |=4a =8,所以|AB |=8-(|AF 2|+|BF 2|)≥3.由椭圆的性质,可知过椭圆焦点的弦中,通径最短,即2b 2a =3,可求得b 2=3,即b = 3. 答案 D12.抛物线C 1:y =12p x 2(p >0)的焦点与双曲线C 2:x 23-y 2=1的右焦点的连线交C 1于第一象限的点M .若C 1在点M 处的切线平行于C 2的一条渐近线,则p =( ) A.316B.38C.233D.433解析 ∵双曲线C 2:x 23-y 2=1,∴右焦点为F (2,0),渐近线方程为y =±33x .抛物线C 1:y =12p x 2(p >0),焦点为F ′⎝ ⎛⎭⎪⎫0,p 2.设M (x 0,y 0),则y 0=12p x 20. ∵k MF ′=k FF ′,∴12p x 20-p 2x 0=p2-2.①又∵y ′=1p x ,∴y ′|x =x 0=1p x 0=33.② 由①②得p =433. 答案 D13.设抛物线y 2=8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为抛物线上一点,P A ⊥l ,A 为垂足.如果直线AF 的斜率为-3,那么|PF |=________.解析 直线AF 的方程为y =-3(x -2),联立⎩⎨⎧y =-3x +23,x =-2,得y =43,所以P(6,43).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PF |=6+2=8. 答案 814.(2015·全国Ⅰ卷)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y =x 24与直线l :y =kx +a (a >0)交于M ,N 两点,(1)当k =0时,分别求C 在点M 和N 处的切线方程;(2)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k 变动时,总有∠OPM =∠OPN ?说明理由. 解 (1)由题设可得M (2a ,a ),N (-2a ,a ), 或M (-2a ,a ),N (2a ,a ).又y ′=x 2,故y =x 24在x =2a 处的导数值为a ,C 在点(2a ,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a =a (x -2a ), 即ax -y -a =0.y =x 24在x =-2a 处的导数值为-a ,C 在点(-2a ,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a =-a (x +2a ),即ax +y +a =0.故所求切线方程为ax -y -a =0和ax +y +a =0. (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证明如下:设P (0,b )为符合题意的点,M (x 1,y 1),N (x 2,y 2),直线PM ,PN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将y =kx +a 代入C 的方程得x 2-4kx -4a =0. 故x 1+x 2=4k ,x 1x 2=-4a .从而k 1+k 2=y 1-b x 1+y 2-bx 2=2kx 1x 2+(a -b )(x 1+x 2)x 1x 2=k (a +b )a.当b =-a 时,有k 1+k 2=0,则直线PM 的倾斜角与直线PN 的倾斜角互补, 故∠OPM =∠OPN ,所以点P (0,-a )符合题意.15.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 |=54|PQ |. (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 解 (1)设Q (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 . 所以|PQ |=8p ,|QF |=p 2+x 0=p 2+8p .由题设得p 2+8p =54³8p ,解得p =-2(舍去)或p =2. 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 .(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 ≠0).代入y 2=4x 得y 2-4my -4=0.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4m ,y 1y 2=-4. 故AB 的中点为D (2m 2+1,2m ), |AB |=m 2+1|y 1-y 2|=4(m 2+1).又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 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 设M (x 3,y 3),N (x 4,y 4),则y 3+y 4=-4m , y 3y 4=-4(2m 2+3).故MN 的中点为E ⎝ ⎛⎭⎪⎫2m 2+2m 2+3,-2m ,|MN |=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MN 垂直平分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 |=|BE |=12|MN |, 从而14|AB |2+|DE |2=14|MN |2, 即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第2课时 定点、定值、范围、最值问题考点一 定点问题【例1】 (2017·枣庄模拟)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0,b >0)过点(0,1),其长轴、焦距和短轴的长的平方依次成等差数列.直线l 与x 轴正半轴和y 轴分别交于Q ,P ,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 ,N ,各点均不重合且满足PM →=λ1MQ →,PN →=λ2NQ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λ1+λ2=-3,试证明:直线l 过定点并求此定点.解 (1)设椭圆的焦距为2c ,由题意知b =1,且(2a )2+(2b )2=2(2c )2,又a 2=b 2+c 2,所以a 2=3.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3+y 2=1.(2)由题意设P (0,m ),Q (x 0,0),M (x 1,y 1),N (x 2,y 2), 设l 方程为x =t (y -m ),由PM →=λ1MQ →知(x 1,y 1-m )=λ1(x 0-x 1,-y 1), ∴y 1-m =-y 1λ1,由题意y 1≠0,∴λ1=my 1-1.同理由PN →=λ2NQ →知λ2=m y2-1.∵λ1+λ2=-3,∴y 1y 2+m (y 1+y 2)=0,①联立⎩⎨⎧x 2+3y 2=3,x =t (y -m )得(t 2+3)y 2-2mt 2y +t 2m 2-3=0,∴由题意知Δ=4m 2t 4-4(t 2+3)(t 2m 2-3)>0,② 且有y 1+y 2=2mt 2t 2+3,y 1y 2=t 2m 2-3t 2+3,③将③代入①得t 2m 2-3+2m 2t 2=0, ∴(mt )2=1.由题意mt <0,∴mt =-1,满足②,得l 方程为x =ty +1,过定点(1,0),即Q 为定点. 规律方法 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1)引进参数法: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量,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点.(2)特殊到一般法,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训练1】 (2017·杭州七校联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两焦点在x 轴上,且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顶点的连线构成斜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S ⎝ ⎛⎭⎪⎫0,-13的动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试问:在坐标平面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Q ?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椭圆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b =c .又斜边长为2,即2c =2,故c =b =1,a =2,椭圆方程为x 22+y 2=1. (2)当l 与x 轴平行时,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2+⎝ ⎛⎭⎪⎫y +132=169;当l 与y 轴平行时,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2+y 2=1. 由⎩⎨⎧x 2+⎝ ⎛⎭⎪⎫y +132=169,x 2+y 2=1,得⎩⎨⎧x =0,y =1,故若存在定点Q ,则Q 的坐标只可能为Q (0,1). 下面证明Q (0,1)为所求:若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上述已经证明. 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y =kx -13, A (x 1,y 1),B (x 2,y 2),由⎩⎪⎨⎪⎧y =kx -13,x 2+2y 2-2=0,得(9+18k 2)x 2-12kx -16=0,Δ=144k 2+64(9+18k 2)>0, x 1+x 2=12k 18k 2+9,x 1x 2=-1618k 2+9,QA →=(x 1,y 1-1),QB →=(x 2,y 2-1), QA →²QB →=x 1x 2+(y 1-1)(y 2-1) =(1+k 2)x 1x 2-4k 3(x 1+x 2)+169=(1+k 2)·-169+18k2-4k 3²12k 9+18k 2+169=0, ∴QA →⊥QB →,即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恒过点Q (0,1).考点二 定值问题【例2】 (2016·山东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长轴长为4,焦距为2 2.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动点M (0,m )(m >0)的直线交x 轴于点N ,交C 于点A ,P (P 在第一象限),且M 是线段PN 的中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C 于另一点Q ,延长QM 交C 于点B .①设直线PM ,QM 的斜率分别为k ,k ′,证明k ′k 为定值. ②求直线AB 的斜率的最小值. (1)解 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由题意知2a =4,2c =2 2.所以a =2,b =a 2-c 2= 2.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2=1. (2)①证明 设P (x 0,y 0)(x 0>0,y 0>0). 由M (0,m ),可得P (x 0,2m ),Q (x 0,-2m ). 所以直线PM 的斜率k =2m -m x 0=m x 0.直线QM 的斜率k ′=-2m -m x 0=-3mx 0.此时k ′k =-3.所以k ′k 为定值-3. ②解 设A (x 1,y 1),B (x 2,y 2).由①知直线P A 的方程为y =kx +m .则直线QB 的方程为y =-3kx +m .联立⎩⎪⎨⎪⎧y =kx +m ,x 24+y 22=1,整理得(2k 2+1)x 2+4mkx +2m 2-4=0, 由x 0x 1=2m 2-42k 2+1,可得x 1=2(m 2-2)(2k 2+1)x 0,所以y 1=kx 1+m =2k (m 2-2)(2k 2+1)x 0+m .同理x 2=2(m 2-2)(18k 2+1)x 0,y 2=-6k (m 2-2)(18k 2+1)x 0+m .所以x 2-x 1=2(m 2-2)(18k 2+1)x 0-2(m 2-2)(2k 2+1)x 0=-32k 2(m 2-2)(18k 2+1)(2k 2+1)x 0, y 2-y 1=-6k (m 2-2)(18k 2+1)x 0+m -2k (m 2-2)(2k 2+1)x 0-m=-8k (6k 2+1)(m 2-2)(18k 2+1)(2k 2+1)x 0, 所以k AB =y 2-y 1x 2-x 1=6k 2+14k =14⎝ ⎛⎭⎪⎫6k +1k , 由m >0,x 0>0,可知k >0,所以6k +1k ≥26,当且仅当k =66时取“=”. 故此时2m -m 4-8m 2-0=66,即m =147,符合题意. 所以直线AB 的斜率的最小值为62. 规律方法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代数式为定值.依题意设条件,得出与代数式参数有关的等式,代入代数式,化简即可得出定值;(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距离的解析式,再利用题设条件化简、变形求得;(3)求某线段长度为定值.利用长度公式求得解析式,再依据条件对解析式进行化简、变形即可求得.【训练2】 (2016·北京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A (a ,0),B (0,b ),O (0,0),△OAB 的面积为1.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是椭圆C 上一点,直线P 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AN |·|BM |为定值. (1)解 由已知c a =32,12ab =1.又a 2=b 2+c 2,解得a =2,b =1,c = 3. 所以椭圆方程为x 24+y 2=1.(2)证明 由(1)知,A (2,0),B (0,1). 设椭圆上一点P (x 0,y 0),则x 204+y 20=1. 当x 0≠0时,直线P A 方程为y =y 0x 0-2(x -2), 令x =0得y M =-2y 0x 0-2.从而|BM |=|1-y M |=⎪⎪⎪⎪⎪⎪1+2y 0x 0-2.直线PB 方程为y =y 0-1x 0x +1.令y =0得x N =-x 0y 0-1.∴|AN |=|2-x N |=⎪⎪⎪⎪⎪⎪2+x 0y 0-1. ∴|AN |²|BM |=⎪⎪⎪⎪⎪⎪2+x 0y 0-1²⎪⎪⎪⎪⎪⎪1+2y 0x 0-2=⎪⎪⎪⎪⎪⎪x 0+2y 0-2x 0-2²⎪⎪⎪⎪⎪⎪x 0+2y 0-2y 0-1 =⎪⎪⎪⎪⎪⎪x 20+4y 20+4x 0y 0-4x 0-8y 0+4x 0y 0-x 0-2y 0+2 =⎪⎪⎪⎪⎪⎪4x 0y 0-4x 0-8y 0+8x 0y 0-x 0-2y 0+2=4. 当x 0=0时,y 0=-1,|BM |=2,|AN |=2,所以|AN |·|BM |=4.故|AN |·|BM |为定值. 考点三 范围问题【例3】 (2016·天津卷)设椭圆x 2a 2+y 23=1(a >3)的右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已知1|OF |+1|OA |=3e|F A |,其中O 为原点,e 为椭圆的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2)设过点A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点B (B 不在x 轴上),垂直于l 的直线与l 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H .若BF ⊥HF ,且∠MOA ≤∠MAO ,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解 (1)设F (c ,0),由1|OF |+1|OA |=3e |F A |, 即1c +1a =3c a (a -c ),可得a 2-c 2=3c 2.又a 2-c 2=b 2=3,所以c 2=1,因此a 2=4.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3=1.(2)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k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设B (x B ,y B ),由方程组⎩⎪⎨⎪⎧x 24+y 23=1,y =k (x -2)消去y ,整理得(4k 2+3)x 2-16k 2x +16k 2-12=0.解得x =2或x =8k 2-64k 2+3.由题意得x B =8k 2-64k 2+3,从而y B =-12k4k 2+3.由(1)知F (1,0),设H (0,y H ),有FH →=(-1,y H),BF →=⎝ ⎛⎭⎪⎫9-4k 24k 2+3,12k 4k 2+3. 由BF ⊥HF ,得BF→²FH →=0,所以4k 2-94k 2+3+12ky H 4k 2+3=0,解得y H =9-4k 212k .因为直线MH 的方程为y =-1k x +9-4k212k .设M (x M ,y M ),由方程组⎩⎪⎨⎪⎧y =k (x -2),y =-1k x +9-4k 212k 消去y ,解得x M =20k 2+912(k 2+1).在△MAO 中,∠MOA ≤∠MAO ⇔|MA |≤|MO |,即(x M -2)2+y 2M ≤x 2M +y 2M ,化简得x M ≥1,即20k 2+912(k 2+1)≥1,解得k ≤-64或k ≥64.所以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64或⎣⎢⎡⎭⎪⎫64,+∞.规律方法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应考虑的五个方面(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训练3】 (2017·威海模拟)已知圆x 2+y 2=1过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两焦点,与椭圆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直线l :y =kx +m 与圆x 2+y 2=1相切,与椭圆x 2a 2+y 2b 2=1相交于A ,B 两点.记λ=OA→²OB →,且23≤λ≤34. (1)求椭圆的方程; (2)求k 的取值范围;(3)求△OAB 的面积S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知2c =2,所以c =1. 因为圆与椭圆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从而b =1,故a =2,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x 22+y 2=1. (2)因为直线l :y =kx +m 与圆x 2+y 2=1相切,所以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m |12+k 2=1, 即m 2=k 2+1.由⎩⎪⎨⎪⎧y =kx +m ,x 22+y 2=1,得(1+2k 2)x 2+4kmx +2m 2-2=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4km 1+2k 2,x 1x 2=2m 2-21+2k 2.λ=OA →²OB →=x 1x 2+y 1y 2=(1+k 2)x 1x 2+km (x 1+x 2)+m 2=k 2+11+2k 2,由23≤λ≤34,得12≤k 2≤1,即k 的取值范围是⎣⎢⎡⎦⎥⎤-1,-22∪⎣⎢⎡⎦⎥⎤22,1.(3)|AB |2=(x 1-x 2)2+(y 1-y 2)2=(1+k 2)[(x 1+x 2)2-4x 1x 2]=2-2(2k 2+1)2,由12≤k 2≤1,得62≤|AB |≤43. 设△OAB 的AB 边上的高为d , 则S =12|AB |d =12|AB |,所以64≤S ≤23. 即△OAB 的面积S 的取值范围是⎣⎢⎡⎦⎥⎤64,23.考点四 最值问题【例4】 (2015·浙江卷)已知椭圆x 22+y 2=1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 解 (1)由题意知m ≠0,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y =-1m x +b .由⎩⎪⎨⎪⎧x 22+y 2=1,y =-1m x +b消去y ,得⎝ ⎛⎭⎪⎫12+1m 2x 2-2b m x +b 2-1=0.因为直线y =-1m x +b 与椭圆x 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Δ=-2b 2+2+4m 2>0,①将AB 中点M ⎝ ⎛⎭⎪⎫2mbm 2+2,m 2b m 2+2代入直线方程y =mx +12解得b =-m 2+22m 2②由①②得m <-63或m >63. (2)令t =1m ∈⎝ ⎛⎭⎪⎫-62,0∪⎝⎛⎭⎪⎫0,62,则|AB |=t 2+1²-2t 4+2t 2+32t 2+12.且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t 2+12t 2+1.设△AOB 的面积为S (t ), 所以S (t )=12|AB |²d =12-2⎝ ⎛⎭⎪⎫t 2-122+2≤22. 当且仅当t 2=12时,等号成立. 故△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规律方法 处理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法,即通过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 【训练4】 已知椭圆C :x 2+2y 2=4. (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设O 为原点.若点A 在直线y =2上,点B 在椭圆C 上,且OA ⊥OB ,求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解 (1)由题意,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2=1. 所以a 2=4,b 2=2, 从而c 2=a 2-b 2=2.因此a =2,c = 2.故椭圆C 的离心率e =c a =22. (2)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t ,2),(x 0,y 0),其中x 0≠0. 因为OA ⊥OB ,所以OA →²OB →=0,即tx 0+2y 0=0,解得t =-2y 0x 0.又x 20+2y 20=4,所以|AB |2=(x 0-t )2+(y 0-2)2=(x 0+2y 0x 0)2+(y 0-2)2=x 20+y 20+4y 20x 20+4 =x 20+4-x 202+2(4-x 20)x 20+4=x 202+8x 20+4(0<x 20≤4). 因为x 202+8x 20≥4(0<x 20≤4),当且仅当x 20=4时等号成立,所以|AB |2≥8.故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为2 2.[思想方法]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定点的探索与证明问题(1)探索直线过定点时,可设出直线方程为y =kx +b ,然后利用条件建立b 、k 等量关系进行消元,借助于直线系的思想找出定点.(2)从特殊情况入手,先探求定点,再证明与变量无关. 3.求解范围问题的方法求范围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求解关于某个变量的目标函数,通过求这个函数的值域确定目标的范围,要特别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 4.圆锥曲线中常见最值的解题方法(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最值常用基本不等式法、配方法及导数法求解. [易错防范]1.求范围问题要注意变量自身的范围.2.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时,要注意“相切”与“公共点唯一”的不等价关系.注意特殊关系,特殊位置的应用.3.在解决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时,要特别注意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的特殊情况.4.解决定值、定点问题,不要忘记特值法.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设抛物线y 2=8x 的准线与x 轴交于点Q ,若过点Q 的直线l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12,12 B.[-2,2] C.[-1,1]D.[-4,4]解析 Q (-2,0),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 整理得k 2x 2+(4k 2-8)x +4k 2=0,由Δ=(4k 2-8)2-4k 2·4k 2=64(1-k 2)≥0,解得-1≤k ≤1. 答案 C2.(2017·石家庄模拟)已知P 为双曲线C :x 29-y 216=1上的点,点M 满足|OM→|=1,且OM →²PM →=0,则当|PM →|取得最小值时点P 到双曲线C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 A.95B.125C.4D.5解析 由OM→·PM →=0,得OM ⊥PM ,根据勾股定理,求|MP |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求|OP |的最小值,当|OP |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位置为双曲线的顶点(±3,0),而双曲线的渐近线为4x ±3y =0,∴所求的距离d =125,故选B. 答案 B3.已知椭圆C 的方程为x 216+y 2m 2=1(m >0),如果直线y =22x 与椭圆的一个交点M 在x 轴上的射影恰好是椭圆的右焦点F ,则m 的值为( ) A.2B.2 2C.8D.2 3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c =16-m 2,则点(16-m 2,2216-m 2)在椭圆x 216+y2m 2=1(m >0)上,∴16-m 216+16-m 22m 2=1,可得m =2 2. 答案 B4.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 =x 2+2有公共点,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3,+∞) B.(3,+∞) C.(1,3]D.(1,3)解析 依题意可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 得x2±bax +2=0. ∵渐近线与抛物线有交点, ∴Δ=b 2a 2-8≥0,求得b 2≥8a 2, ∴c =a 2+b 2≥3a ,∴e =ca ≥3. 答案 A5.(2017·丽水调研)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椭圆x 24+y 2=1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大值为( ) A.2B.455C.4105D.8105解析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直线l 的方程为y =x +t ,由⎩⎨⎧x 2+4y 2=4,y =x +t消去y ,得5x 2+8tx +4(t 2-1)=0, 则x 1+x 2=-85t ,x 1x 2=4(t 2-1)5.∴|AB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 =2·⎝ ⎛⎭⎪⎫-85t 2-4³4(t 2-1)5=425·5-t 2, 当t =0时,|AB |max =4105. 答案 C 二、填空题6.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 2=16x 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知双曲线的焦点为(4,0), 所以⎩⎪⎨⎪⎧a 2+b 2=16,b a =3,解得a =2,b =23,故双曲线方程为x 24-y 212=1. 答案 x 24-y 212=17.已知动点P (x ,y )在椭圆x 225+y 216=1上,若A 点坐标为(3,0),|AM →|=1,且PM →²AM→=0,则|P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 ∵PM→·AM →=0,∴AM →⊥PM →.∴|PM→|2=|AP →|2-|AM →|2=|AP →|2-1, ∵椭圆右顶点到右焦点A 的距离最小, 故|AP →|min =2,∴|PM →|min = 3. 答案38.(2017·杭州调研)若双曲线x 2-y2b 2=1(b >0)的一条渐近线与圆x 2+(y -2)2=1至多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与圆相切时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x ,则有|0-2|1+b2≥1,解得b 2≤3,则e 2=1+b 2≤4,∵e >1,∴1<e ≤2.当渐近线与圆相切时,b 2=3,a 2=1,∴渐近线方程为y =±3x .答案 (1,2] y =±3x 三、解答题9.如图,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是22,点P (0,1)在短轴CD 上,且PC →²PD →=-1.(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O 为坐标原点,过点P 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OA →²OB →+λP A →²PB →为定值?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已知,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0,-b ),(0,b ). 又点P 的坐标为(0,1),且PC→²PD →=-1, 于是⎩⎪⎨⎪⎧1-b 2=-1,c a =22,a 2-b 2=c 2.解得a =2,b = 2.所以椭圆E 方程为x 24+y 22=1.。
高三理科数学复习教案:圆锥曲线与方程总复习教案
高三理科数学复习教案:圆锥曲线与方程总复习教案【】欢迎来到查字典数学网高三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适应和能力。
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理科数学复习教案:圆锥曲线与方程总复习教案期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关心。
本文题目:高三理科数学复习教案:圆锥曲线与方程总复习教案高考导航考试要求重难点击命题展望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把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明白它的简单几何性质;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5.明白得数形结合的思想;6.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本章重点: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3.求曲线的方程或曲线的轨迹;4.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坐标法.本章难点:1.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的明白得和应用;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3.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圆锥曲线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平面向量等知识结合是高考常考题型.极有可能以一小一大的形式显现,小题要紧考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运用;解答题常作为数学高考的把关题或压轴题,综合考查学生在数形结合、等价转换、分类讨论、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知识网络9.1 椭圆典例精析题型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1】已知点P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453和253,过P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的方程.【解析】由椭圆的定义知,2a=453+253=25,故a=5,由勾股定理得,(453)2-(253)2=4c2,因此c2=53,b2=a2-c2=103,故所求方程为x25+3y210=1或3x210+y25=1.【点拨】(1)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常用待定系数法,然而当焦点所在坐标轴不确定时,需要考虑两种情形,有时也可设椭圆的统一方程形式:mx2+ny2=1(m0,n0且m(2)在求椭圆中的a、b、c时,经常用到椭圆的定义及解三角形的知识.【变式训练1】已知椭圆C1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抛物线C 2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小明从曲线C1,C2上各取若干个点(每条曲线上至少取两个点),并记录其坐标(x,y).由于记录失误,使得其中恰有一个点既不在椭圆C1上,也不在抛物线C2上.小明的记录如下:据此,可推断椭圆C1的方程为.【解析】方法一:先将题目中的点描出来,如图,A(-2,2),B(-2,0),C(0,6),D(2,-22),E(22,2),F(3,-23).通过观看可明白点F,O,D可能是抛物线上的点.而A,C,E是椭圆上的点,这时正好点B既不在椭圆上,也不在抛物线上.明显半焦距b=6,则不妨设椭圆的方程是x2m+y26=1,则将点A(-2,2)代入可得m=12,故该椭圆的方程是x212+y26=1.方法二:欲求椭圆的解析式,我们应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因为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比椭圆简单一些.不妨设有两点y21=2px1,①y22=2px2,②y21y22=x1x2,则可知B(-2,0),C(0,6)不是抛物线上的点.而D(2,-22),F(3,-23)正好符合.又因为椭圆的交点在x轴上,故B(-2,0),C(0,6)不可能同时显现.故选用A(-2,2),E(22,2)这两个点代入,可得椭圆的方程是x212+y26=1.题型二椭圆的几何性质的运用【例2】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F1PF2=60.(1)求椭圆离心率的范畴;(2)求证:△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轴长有关.【解析】(1)设椭圆的方程为x2a2+y2b2=1(a0),|PF1|=m,|PF2|=n,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4c2=m2+n2-2mncos 60,因为m+n=2a,因此m2+n2=(m+n)2-2mn=4a2-2mn,因此4c2=4a2-3mn,即3mn=4a2-4c2.又mn(m+n2)2=a2(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因此4a2-4c23a2,因此c2a214,即e12,因此e的取值范畴是[12,1).(2)由(1)知mn=43b2,因此=12mnsin 60=33b2,即△F1PF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轴长有关.【点拨】椭圆中△F1PF2往往称为焦点三角形,求解有关问题时,要注意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的使用;求范畴时,要专门注意椭圆定义(或性质)与不等式的联合使用,如|PF1||PF2|(|PF1|+|PF2|2)2,|PF1|a-c.【变式训练2】已知P是椭圆x225+y29=1上的一点,Q,R分别是圆(x +4)2+y2=14和圆(x-4)2+y2=14上的点,则|PQ|+|PR|的最小值是.【解析】设F1,F2为椭圆左、右焦点,则F1,F2分别为两已知圆的圆心,则|PQ|+|PR|(|PF1|-12)+(|PF2|-12)=|PF1|+|PF2|-1=9.因此|PQ|+|PR|的最小值为9.题型三有关椭圆的综合问题【例3】(2021全国新课标)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a2+y2b2=1(a0)的左、右焦点,过F1斜率为1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1)求E的离心率;(2)设点P(0,-1)满足|PA|=|PB|,求E的方程.【解析】(1)由椭圆定义知|AF2|+|BF2|+|AB|=4a,又2|AB|=|AF2|+|BF2|,得|AB|=43a.l的方程为y=x+c,其中c=a2-b2.设A(x1,y1),B(x2,y2),则A,B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化简得(a2+b2)x2+2a2cx+a2(c2-b2)=0,则x1+x2=-2a2ca2+b2,x1x2=a2(c2-b2)a2+b2.因为直线AB斜率为1,因此|AB|=2|x2-x1|=2[(x1+x2)2-4x1x2],即43a=4ab2a2+b2,故a2=2b2,因此E的离心率e=ca=a2-b2a=22.(2 )设AB的中点为N(x0,y0),由(1)知x0=x1+x22=-a2ca2+b2=-23c,y 0=x0+c=c3.由|PA|=|PB|kPN=-1,即y0+1x0=-1c=3.从而a=32,b=3,故E的方程为x218+y29=1.【变式训练3】已知椭圆x2a2+y2b2=1(a0)的离心率为e,两焦点为F1,F2,抛物线以F1为顶点,F2为焦点,P为两曲线的一个交点,若|PF1||PF2 |=e,则e的值是()A.32B.33C.22D.63【解析】设F1(-c,0),F2(c,0),P(x0,y0),则椭圆左准线x=-a2c,抛物线准线为x=-3c,x0-(-a2c)=x0-(-3c)c2a2=13e=33.故选B.总结提高1.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其结构简单,形式对称且系数的几何意义明确,在解题时要防止遗漏.确定椭圆需要三个条件,要确定焦点在哪条坐标轴上(即定位),还要确定a、b的值(即定量),若定位条件不足应分类讨论,或设方程为mx2+ny2=1(m0,n0,mn)求解.2.充分利用定义解题,一方面,会依照定义判定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另一方面,会利用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常数进行运算推理.3.焦点三角形包含着专门多关系,解题时要多从椭圆定义和三角形的几何条件入手,且不可顾此失彼,另外一定要注意椭圆离心率的范畴.9.2 双曲线典例精析题型一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例1】已知动圆E与圆A:(x+4)2+y2=2外切,与圆B:( x-4)2+y2= 2内切,求动圆圆心E的轨迹方程.【解析】设动圆E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AE|=r+2,|BE|=r-2,因此|AE|-|BE|=22,又A(-4,0),B(4,0),因此|AB|=8,22|AB|.依照双曲线定义知,点E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因为a=2,c=4,因此b2=c2-a2=14,故点E的轨迹方程是x22-y214=1(x2).【点拨】利用两圆内、外切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找出E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结合双曲线定义求解,要专门注意轨迹是否为双曲线的两支.【变式训练1】P为双曲线x29-y216=1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2+y2=4和(x-5)2+y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A.6B.7C.8D.9【解析】选D.题型二双曲线几何性质的运用【例2】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顶点为A,x轴上有一点Q(2a,0),若C上存在一点P,使=0,求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畴.【解析】设P(x,y),则由=0,得APPQ,则P在以AQ为直径的圆上,即(x-3a2)2+y2=(a2)2,①又P在双曲线上,得x2a2-y2b2=1,②由①②消去y,得(a2+b2)x2-3a3x+2a4-a2b2=0,即[(a2+b2)x-(2a3-ab2)](x-a)=0,当x=a时,P与A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x=2a3-ab2a2+b2时,满足题意的点P存在,需x=2a3-ab2a2+b2a,化简得a22b2,即3a22c2,ca62,因此离心率的取值范畴是(1,62).【点拨】依照双曲线上的点的范畴或者焦半径的最小值建立不等式,是求离心率的取值范畴的常用方法.【变式训练2】设离心率为e的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为F,直线l过焦点F,且斜率为k,则直线l与双曲线C的左、右两支都相交的充要条件是()A.k2-e21B.k2-e21C.e2-k21D.e2-k21【解析】由双曲线的图象和渐近线的几何意义,可知直线的斜率k只需满足-ba题型三有关双曲线的综合问题【例3】(2021广东)已知双曲线x22-y2=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 2,点P(x1,y1),Q(x1,-y1)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个动点.(1)求直线A1P与A2Q交点的轨迹E的方程;(2)若过点H(0,h)(h1)的两条直线l1和l2与轨迹E都只有一个交点,且l1l2,求h的值.【解析】(1)由题意知|x1|2,A1(-2,0),A2(2,0),则有直线A1P的方程为y=y1x1+2(x+2),①直线A2Q的方程为y=-y1x1-2(x-2).②方法一:联立①②解得交点坐标为x=2x1,y=2y1x1,即x1=2x,y1=2 yx,③则x0,|x|2.而点P(x1,y1)在双曲线x22-y2=1上,因此x212-y21=1.将③代入上式,整理得所求轨迹E的方程为x22+y2=1,x0且x2.方法二:设点M(x,y)是A1P与A2Q的交点,①②得y2=-y21x21-2(x 2-2).③又点P(x1,y1)在双曲线上,因此x212-y21=1,即y21=x212-1.代入③式整理得x22+y2=1.因为点P,Q是双曲线上的不同两点,因此它们与点A1,A2均不重合.故点A1和A2均不在轨迹E上.过点(0,1)及A2(2,0)的直线l的方程为x+2 y-2=0.解方程组得x=2,y=0.因此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唯独交点A2.故轨迹E只是点(0,1).同理轨迹E也只是点(0,-1).综上分析,轨迹E的方程为x22+y2=1,x0且x2.(2)设过点H(0,h)的直线为y=kx+h(h1),联立x22+y2=1得(1+2k2)x2+4khx+2h2-2=0.令=16k2h2-4(1+2k2)(2h2-2)=0,得h2-1-2k2=0,解得k1=h2-12,k2=-h2-12.由于l1l2,则k1k2=-h2-12=-1,故h=3.过点A1,A2分别引直线l1,l2通过y轴上的点H(0,h),且使l1l2,因此A1HA2H,由h2(-h2)=-1,得h=2.现在,l1,l2的方程分别为y=x+2与y=-x+2,它们与轨迹E分别仅有一个交点(-23,223)与(23,223).因此,符合条件的h的值为3或2.【变式训练3】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离心率为e,过F2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A,B两点,若△F1AB 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2等于()A.1+22B.3+22C.4-22D.5-22【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定义的应用及差不多量的求解.据题意设|AF1|=x,则|AB|=x,|BF1|=2x.由双曲线定义有|AF1|-|AF2|=2a,|BF1|-|BF2|=2a(|AF1|+|BF1|)-(|AF2|+|BF2|)=(2+1)x-x=4a,即x=22a=|AF1|.故在Rt△AF1F2中可求得|AF2|=|F1F2|2-|AF1|2=4c2-8a2.又由定义可得|AF2|=|AF1|-2a=22a-2a,即4c2-8a2=22-2a,两边平方整理得c2=a2(5-22)c2a2=e2=5-22,故选D.总结提高1.要与椭圆类比来明白得、把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但应专门注意不同点,如a,b,c的关系、渐近线等.2.要深刻明白得双曲线的定义,注意其中的隐含条件.当||PF1|-|PF2||=2a| F1F2|时,P的轨迹是双曲线;当||PF1|-|PF2||=2a=|F1F2|时,P的轨迹是以F1或F2为端点的射线;当||PF1|-|PF2||=2a|F1F2|时,P无轨迹.3.双曲线是具有渐近线的曲线,画双曲线草图时,一样先画出渐近线,要把握以下两个问题:(1)已知双曲线方程,求它的渐近线;(2)求已知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如已知双曲线渐近线y=bax,可将双曲线方程设为x2a2-y2b2=(0),再利用其他条件确定的值,求法的实质是待定系数法.9.3 抛物线典例精析题型一抛物线定义的运用【例1】依照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抛物线过点P(2,-4);(2)抛物线焦点F在x轴上,直线y=-3与抛物线交于点A,|AF|=5.【解析】(1)设方程为y2=mx或x2=ny.将点P坐标代入得y2=8x或x2=-y.(2)设A(m,-3),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为y2=2px(p0),由定义得5=|AF|=|m+p2|,又(-3)2=2pm,因此p=1或9,所求方程为y2=2x或y2=18x.【变式训练1】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点,另一点A(a,0) (a0)满足|P A|=d,试求d的最小值.【解析】设P(x0,y0) (x00),则y20=2x0,因此d=|PA|=(x0-a)2+y20=(x0-a)2+2x0=[x0+(1-a)]2+2a-1.因为a0,x00,因此当0当a1时,现在有x0=a-1,dmin=2a-1.题型二直线与抛物线位置讨论【例2】(2021湖北)已知一条曲线C在y轴右侧,C上每一点到点F(1,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距离的差差不多上1.(1)求曲线C的方程;(2)是否存在正数m,对于过点M(m,0)且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A,B 的任一直线,都有0?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设P(x,y)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那么点P(x,y)满足:(x-1)2+y2-x=1(x0).化简得y2=4x(x0).(2)设过点M(m,0)(m0)的直线l与曲线C的交点为A(x1,y1),B(x2,y 2).设l的方程为x=ty+m,由得y2-4ty-4m=0,=16(t2+m)0,因此①又=(x1-1,y1),=(x2-1,y2).(x1-1)(x2-1)+y1y2=x1x2-(x1+x2)+1+y1y20.②又x=y24,因此不等式②等价于y214y224+y1y2-(y214+y224)+10(y1y2)216+y1y2-14[(y1+y2)2-2y1y2]+10.③由①式,不等式③等价于m2-6m+14t2.④对任意实数t,4t2的最小值为0,因此不等式④关于一切t成立等价于m 2-6m+10,即3-22由此可知,存在正数m,关于过点M(m,0)且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A,B的任一直线,都有0,且m的取值范畴是(3-22,3+22).【变式训练2】已知抛物线y2=4x的一条弦AB,A(x1,y1),B(x2,y 2),AB所在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则1y1+1y2= .【解析】y2-4my+8m=0,因此1y1+1y2=y1+y2y1y2=12.题型三有关抛物线的综合问题【例3】已知抛物线C:y =2x2,直线y=kx+2交C于A,B两点,M 是线段AB的中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C于点N.(1)求证:抛物线C在点N处的切线与AB平行;(2)是否存在实数k使=0?若存在,求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如图,设A(x1,2x21),B(x2,2x22),把y=kx+2代入y=2x2,得2x2-kx-2=0,由韦达定理得x1+x2=k2,x1x2=-1,因此xN=xM=x1+x22=k4,因此点N的坐标为(k4,k28).设抛物线在点N处的切线l的方程为y-k28=m(x-k4),将y=2x2代入上式,得2x2-mx+mk4 -k28=0,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C相切,因此=m2-8(mk4-k28)=m2-2mk+k2=(m-k)2=0,因此m=k,即l∥AB.(2)假设存在实数k,使=0,则NANB,又因为M是AB的中点,因此|MN|= |AB|.由(1)知yM=12(y1+y2)=12(kx1+2+kx2+2)=12[k(x1+x2)+4]=12(k22+4)=k 24+2.因为MNx轴,因此|MN|=|yM-yN|=k24+2-k28=k2+168.又|AB|=1+k2|x1-x2|=1+k2(x1+x2)2-4x1x2=1+k2(k2)2-4(-1)=12k2+1k2+16.因此k2+168=14k2+1k2+16,解得k=2.即存在k=2,使=0.【点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一样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关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弦是否过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截了当使用公式|AB|=x1+x2+p,若只是焦点,则必须使用一样弦长公式.【变式训练3】已知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圆(x-3)2+y2=1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N,则|MN|的最小值是.【解析】455.总结提高1.在抛物线定义中,焦点F不在准线l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含条件,若F在l上,则抛物线退化为一条直线.2.把握抛物线本身固有的一些性质:(1)顶点、焦点在对称轴上;(2)准线垂直于对称轴;(3)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4)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通径)长为2p.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要把握抛物线的方程与图形的对应关系.求抛物线方程时,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曲线的类型,可采纳待定系数法.4.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只要与椭圆、双曲线加以对比,专门容易把握.但由于抛物线的离心率为1,因此抛物线的焦点有专门多重要性质,而且应用广泛,例如:已知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 两点,设A(x1,y1),B(x2,y2),则有下列性质:|AB|=x1+x2+p或|AB|=2p sin2(为AB的倾斜角),y1y2=-p2,x1x2=p24等.9.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典例精析题型一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问题【例1】若曲线y2=ax与直线y=(a+1)x-1恰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 的值.【解析】联立方程组(1)当a=0时,方程组恰有一组解为(2)当a0时,消去x得a+1ay2-y-1=0,①若a+1a=0,即a=-1,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y-1=0,方程组恰有一组解②若a+1a0,即a-1,令=0,即1+4(a+1)a=0,解得a= -45,这时直线与曲线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综上所述,a=0或a=-1或a=-45.【点拨】本题设计了一个思维陷阱,即审题中误认为a0,解答过程中的失误确实是不讨论二次项系数=0,即a=-1的可能性,从而漏掉两解.本题用代数方法解完后,应从几何上验证一下:①当a=0时,曲线y2=ax,即直线y=0,现在与已知直线y=x-1 恰有交点(1,0);②当a=-1时,直线y=-1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恰有一个交点(代数特点是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为零);③当a=-45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变式训练1】若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4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畴为()A.{1,-1,52,-52}B.(-,-52][52,+)C.(-,-1][1,+)D.(-,-1)[52,+)【解析】由(1-k2)x2-2kx-5=0,k=52,结合直线过定点(0,-1),且渐近线斜率为1,可知答案为A.题型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交弦问题【例2】(2021辽宁)设椭圆C:x2a2+y2b2=1(a0)的右焦点为F,过F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直线l的倾斜角为60,=2 .(1)求椭圆C的离心率;(2)假如|AB|=154,求椭圆C的方程.【解析】设A(x1,y1),B(x2,y2),由题意知y10,y20.(1)直线l的方程为y=3(x-c),其中c=a2-b2.联立得(3a2+b2)y2+23b2cy-3b4=0.解得y1=-3b2(c+2a)3a2+b2,y2=-3b2(c-2a)3a2+b2.因为=2 ,因此-y1=2y2,即3b2(c+2a)3a2+b2=2-3b2(c-2a)3a2+b2.解得离心率e=ca=23.(2)因为|AB|=1+13|y2-y1|,因此2343ab23a2+b2=154.由ca=23得b=53a,因此54a=154,即a=3,b=5.因此椭圆的方程为x29+y25=1.【点拨】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及相交弦的弦长问题,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变式训练2】椭圆ax2+ by2=1与直线y=1-x交于A,B两点,过原点与线段AB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32,则ab的值为.【解析】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 2),弦中点坐标为(x0,y0),代入椭圆方程两式相减得a(x1-x2)(x1+x2)+b(y 1-y2)(y1+y2)=02ax0+2by0y1-y2x1-x2=0ax0-by0=0.故ab=y0x0=32.题型三对称问题【例3】在抛物线y2=4x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关于直线l:y=kx+3对称,求k的取值范畴.【解析】设A(x1,y1)、B(x2、y2)是抛物线上关于直线l对称的两点,由题意知k0.设直线AB的方程为y=-1kx+b,联立消去x,得14ky2+y-b=0,由题意有=12+414k0,即bk+10.(*)且y1+y2=-4k.又y1+y22=-1kx1+x22+b.因此x1+x22=k(2k+b).故AB的中点为E(k(2k+b),-2k).因为l过E,因此-2k=k2(2k+b)+3,即b=-2k-3k2-2k.代入(*)式,得-2k-3k3-2+1k3+2k+3k30k(k+1)(k2-k+3)-1【点拨】(1)本题的关键是对称条件的转化.A(x1,y1)、B(x2,y2)关于直线l对称,则满足直线l与AB垂直,且线段AB的中点坐标满足l的方程;(2)关于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一直线对称,求有关参数的范畴问题,利用对称条件求出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利用判别式大于零建立不等式求解;或者用参数表示弦中点的坐标,利用中点在曲线内部的条件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畴.【变式训练3】已知抛物线y=-x2+3上存在关于x+y=0对称的两点A,B,则|AB|等于()A.3B.4C.32D.42【解析】设AB方程:y=x+b,代入y=-x2+3,得x2+x+b-3=0,因此xA+xB=-1,故AB中点为(-12,-12+b).它又在x+y=0上,因此b=1,因此|AB|=32,故选C.总结提高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判别式方法及弦中点问题的处理方法.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研究能够转化为相应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即联立方程组通过消去y(也能够消去x)得到x的方程ax2+bx+c=0进行讨论.这时要注意考虑a=0和a0两种情形,对双曲线和抛物线而言,一个公共点的情形除a0,=0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或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都只有一个交点(现在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属相交情形).由此可见,直线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并不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的充要条件.3.弦中点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判别式法,也能够用点差法;使用点差法时,要专门注意验证相交的情形.9.5 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典例精析题型一求轨迹方程【例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x2=2y,F是抛物线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l1和l 2,记l1和l2交于点M.(1)求证:l1(2)求点M的轨迹方程.【解析】(1)依题意,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2.联立消去y整理得x2-2kx-1=0.设A的坐标为(x1,y1),B的坐标为(x 2,y2),则有x1x2=-1,将抛物线方程改写为y=12x2,求导得y=x.因此过点A的切线l1的斜率是k1=x1,过点B的切线l2的斜率是k2= x2.因为k1k2 =x1x2=-1,因此l1l2.(2)直线l1的方程为y-y1=k1(x-x1),即y-x212=x1(x-x1).同理直线l2的方程为y-x222=x2(x-x2).联立这两个方程消去y得x212-x222=x2(x-x2)-x1(x-x1),整理得(x1-x2)(x-x1+x22)=0,注意到x1x2,因此x=x1+x22.现在y=x212+x1(x-x1)=x212+x1(x1+x22-x1)=x1x22=-12.由(1)知x1+x2=2k,因此x=x1+x22=kR.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是y=-12.【点拨】直截了当法是求轨迹方程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题用的确实是直截了当法.要注意求轨迹方程和求轨迹是两个不同概念,求轨迹除了第一要求我们求出方程,还要说明方程轨迹的形状,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差不多曲线方程和它的形状的对应关系了如指掌.【变式训练1】已知△ABC的顶点为A(-5,0),B(5,0),△ABC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3上,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是()A.x29-y216=1B.x216-y29=1C.x29-y216=1(x3)D.x216-y29=1(x4)【解析】如图,|AD|=|AE|=8,|BF|=|BE|=2,|CD|=|CF|,因此|CA|-|CB|=8-2=6,依照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右支,方程为x29-y216=1(x3),故选C.题型二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例2】已知菱形ABCD的顶点A、C在椭圆x2+3y2=4上,对角线B D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当ABC=60时,求菱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解析】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因此ACBD.因此可设直线AC的方程为y=-x+n.由得4x2-6nx+3n2-4=0.因为A,C在椭圆上,因此=-12n2+640,解得-433设A,C两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x1+x2=3n2,x1x2=3 n2-44,y1=-x1+n,y2=-x2+n. 因此y1+y2=n2.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BC=60,因此|AB|=|BC|=|CA|.因此菱形ABCD的面积S=32|AC|2.又|AC|2=(x1-x2)2+(y1-y2)2=-3n2+162,因此S=34(-3n2+16) (-433因此当n=0时,菱形ABCD的面积取得最大值43.【点拨】建立目标函数,借助代数方法求最值,要专门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畴.在考试中专门多考生没有利用判别式求出n的取值范畴,尽管也能得出答案,然而得分缺失许多.【变式训练2】已知抛物线y=x2-1上有一定点B(-1,0)和两个动点P、Q,若BPPQ,则点Q横坐标的取值范畴是.【解析】如图,B(-1,0),设P(xP,x2P-1),Q(xQ,x2Q-1),由kBPkPQ=-1,得x2P-1xP+1x2Q-x2PxQ-xP=-1.因此xQ=-xP-1xP-1=-(xP-1)-1xP-1-1.因为|xP-1+1xP-1|2,因此xQ1或xQ-3.题型三求参数的取值范畴及最值的综合题【例3】(2021浙江)已知m1,直线l:x-my-m22=0,椭圆C:x2m2+y 2=1,F1,F2分别为椭圆C的左、右焦点.(1)当直线l过右焦点F2时,求直线l的方程;(2)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AF1F2,△BF1F2的重心分别为G,H.若原点O在以线段GH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m的取值范畴.【解析】(1)因为直线l:x-my-m22=0通过F2(m2-1,0),因此m2-1=m22,解得m2=2,又因为m1,因此m=2.故直线l的方程为x-2y-1=0.(2)A(x1,y1),B(x2,y2),由消去x得2y2+my+m24-1=0,则由=m2-8(m24-1)=-m2+80知m28,且有y1+y2=-m2,y1y2=m28-12.由于F1(-c,0),F2(c,0),故O为F1F2的中点,由=2 ,=2 ,得G(x13,y13),H(x23,y23),|GH|2=(x1-x2)29+(y1-y2)29.设M是GH的中点,则M(x1+x26,y1+y26),由题意可知,2|MO||GH|,即4[(x1+x26)2+(y1+y26)2](x1-x2)29+(y1-y2) 29,即x1x2+y1y20.而x1x2+y1y2=(my1+m22)(my2+m22)+y1y2=(m2+1)(m28-12).因此m28-120,即m24.又因为m1且0,因此1因此m的取值范畴是(1,2).【点拨】本题要紧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解析几何的差不多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变式训练3】若双曲线x2-ay2=1的右支上存在三点A、B、C使△A BC为正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A与双曲线右顶点重合,则a的取值范畴为.【解析】设B(m,m2-1a),则C(m,-m2-1a)(m1),又A(1,0),由AB=BC得(m-1)2+m2-1a=(2m2-1a)2,因此a=3m+1m-1=3(1+2m-1)3,即a的取值范畴为(3,+).总结提高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数学总复习“圆锥曲线”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总复习“圆锥曲线”这个内容前几天就全部结束了。
这一章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内容,以“椭圆”和“双曲线”和“抛物线”这三种曲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进坐标系,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来研究曲线本身的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弦长等问题。
我们知道“解析法”思想始终贯穿在这全章的每个知识点,同时“转化、讨论”思想也相映其中,无形中增添了数学的魅力以及优化了知识结构。
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是不轻松的、做题就更困难了。
这章公式是多,而且后面内容较抽象,计算量非常大,所以难度就大大增加,进而给学习带来了挑战及困惑。
关于公式,不少学生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导致在解题中往往碰壁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所以就有了“解析几何”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内容。
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思路清晰,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公式解题,特别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或者曲线本身所含的等量关系,解题方法就自然和容易了。
当然,对于高考中这道大题来说“运算量大,解题过程繁琐,结果容易出错”等等,无疑也影响了解题的质量及效率。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多得分呢?经过反思:
一、我们首先要解决“公式”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公式教学,不仅要重视公式的应用,教师更要充分展示公式的背景,与学生一道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应用中巩固公式。
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推导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遵循上述思路开展教学的,举得效果还不错。
还有,我就是带领学生一起归纳类比,从而加深印象,再要求学生完成复习小结上的那个表格,避免学生解题中公式的张冠李戴问题。
再有,在引导中,老师可以形象的指出各种曲线的特点,比如在讲双曲线时可以用一首《悲伤的双曲线》歌曲来让学生记得只有双曲线才有渐近线。
避免了学习过程相当枯燥及乏味,进而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考试中的解题策略,并抓出重点学习,归纳方法。
这里的内容多、繁,如果有了主次之分就可以稍微轻松点了。
在高考中,这里分数在17分左右,但是我们要去研究出题的模式,大多会考曲线的定义和韦达定理,还有解题关键是要用方程思想,列出“等量关系”。
所以我们不会做的时候不妨看能不能用定义的等量关系,作为大题,第一问一般不难,不妨把前面的分数拿下来,再想办法把步骤写详细点,争取尽可能多的拿步骤分,因为这里的计算量会很大,所以我们要避免计算错误而导致不得分。
三.教学中还应考虑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感情、意志、态度等方面也能协调发展。
学生只有不畏难了,才能数学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