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砂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十三香 ppt

中药十三香 ppt

十三香之八:小茴香
-
• 小茴香为伞形科 植物茴香的干燥 果实。其挥发油 中含茴香醚、茴 香酮、甲基胡椒 酚、蒎烯等。有 温肾散寒、和胃 理气功效。还有 抗溃疡、利胆、 保肝作用。
10
十三香之九:干姜
-
干姜为姜科植物 将我的干燥根茎。 含挥发油 1.2%~2.8%,成 分为姜醇、姜烯、 姜酮等。有温中 祛寒、回阳、温 肺化饮功效。还 有扩张冠脉、抗 炎。抗缺氧作用。
13
十三香之十二:肉桂
-
肉桂为木兰科植 物肉桂的干燥树 皮。为百药之长, 上等天然香料。 含挥发油1%~2%, 油中含桂皮醛, 醋酸桂皮酯等。 有补火助阳、活 血通经、散寒止 痛功效。还有抗 血栓、抗癌、降14
十三香之十三:黑胡椒
黑胡椒为胡椒科
植物胡椒的干燥
果实。含胡椒碱
5%~9%、挥发油
1.2%~1.6%,L-水
十三香之二: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的干燥根茎。含甘草 甜素5%—11%,甘 草次酸3%—7%,多 种甘草甙。有补脾益 气,止咳祛痰,清热 解毒,缓急止痛功效。 还有抗病毒、抗肿瘤、 抗衰老作用。
-
4
十三香之三: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 芷的干燥根。含挥发 油及多种香豆素,衍 生物氧化前胡素 0.05%,香柑内酯, 比克白芷素2%等。有 祛风散寒,燥湿、排 脓、消肿止痛功效。 还有扩冠脉、抗肿瘤、 保肝作用。
11
十三香之十:高良姜
高良姜(良姜)为 姜科植物高良姜的 干燥根茎。含高良 姜素、桉油精、辛 辣油样的树脂高良 姜酚等。有温中散 寒、止痛止呕功效。 有抗缺氧、抗血栓、 降糖、抗癌作用。
-
12
十三香之十一:砂仁
-
砂仁为姜科植物 阳春砂的干燥成 熟果实。含龙脑 酯、樟脑、樟烯、 黄酮等。有化湿 开胃、温脾止泻、 理气保胎功效。 还有抗炎、利胆、 调节免疫作用。

阳春三月——砂仁

阳春三月——砂仁

阳春三月——砂仁今日香料——砂仁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姜科植物香料缩砂密的成熟果实,作为芳香性药草在中国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砂仁手绘图缩砂密古称“缩砂蔤”,源自梵文“Suksmaila”。

“蔤”本指荷的地下茎,李时珍在释名时曰∶藕下白多密,取其密藏之意。

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或此意欤。

状似益智而圆,皮紧浓而皱,有粟纹,外有细刺,黄赤色,似白豆蔻仁。

又如沙粒般紧缩一起,故称“缩砂蔤”,以后写成“缩砂密”。

缩砂蔤源自梵文“Suksmaila”,而缩砂密则是缩砂蔤的简写而“砂仁”原指其种子。

因其果实表面密布突起的小刺,在使用时通常会剥去果皮,只留下种仁使用。

砂与土有关,中医认为: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

这也是以后砂仁之名的由来。

也有解释说:新鲜者为缩砂蔤,干者称砂仁。

采收砂仁果实时不宜用手摘,而是用剪刀剪。

收后不去皮将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即为壳砂尽管古人认为它原产西亚的伊朗一带,如李珣在《海药本草》记载:缩砂密,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

多从安东道来。

实际上它原产于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尼等地,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也有出产。

其中以广东阳春县的砂仁最出名,被称为阳春砂仁或阳春砂。

剥去果皮,将其种子仁晒干,即为砂仁关于阳春砂仁,在当地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阳春县曾发生了一次牛瘟,而唯独蟠龙金花坑附近的耕牛没有发病,据说是吃了一种散发浓郁芳香的草,人们后来发现这种草就是砂仁的植株。

从此阳春砂仁名声大噪,百姓纷纷种植。

阳春砂仁在同种植物中品质最好,历来被视为“医林珍品”,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红楼梦》中的尤二姐据载清乾隆年间,御医用阳春砂仁治愈了皇妃腹胀肚痛的顽疾,之后更是被列为贡品。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描写了尤二姐饭后咀嚼砂仁,贾蓉进门后与她抢着吃的场景,说明砂仁在当时不仅可以药用,民间把它当作调胃、养胃、助消化的保健食物,用来煲汤、炖肉、煮粥,甚至零食。

砂仁(中草药)

砂仁(中草药)

砂仁(中草药)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名“缩砂密”、商品分阳春砂和缩砂仁两种。

1、阳春砂别名:阳春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的成熟干燥果实。

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广东省阳春、阳江、;罗定、信宜、茂名、恩平、徐闻等县。

性状鉴别:蒴果略呈钝角三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厘米,直径0.8~1.5厘米。

外表皮棕色,密生突起的段软刺,顶端有花柱基残痕呈小圆点状态突起,底部具短柄,常数个蒴果连生于总果柄上。

果皮薄略革质,易纵向剥裂。

内含种子多数,集结成略与外壳相同的团状,为纵薄膜隔为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

种子呈颗粒状态,多角形,长2~3毫米,宽约2毫米。

表面棕红色,有菲薄膜衣包裹,显细皱纹。

质略坚实,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

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以个大成熟,籽仁饱满,棕红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2、缩砂仁别名:西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壳砂仁)或种子团(砂仁)以及单粒种子(砂米),少为栽培。

产地:国内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国外主产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壳砂仁形状略与阳春砂相似,唯蒴果略显瘪瘦,外壳皮淡棕色,刺状突起较稀疏,种子灰棕色或灰褐色。

气味较阳春砂稍淡。

剥去外壳的种子团称“砂仁”。

呈三棱球形或三棱长圆形,长0.8~1.5厘米,直径0.8~1.2厘米。

经加工整理后,外表被有一层白色粉霜(蛤粉)。

筛选出的较大颗粒称“砂王”,小颗粒称”砂头“,散碎单粒称”砂米“,剥下的外壳称”砂壳“。

国产与进口品无区别。

以种子成熟,饱满,香凉味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缩砂种子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右旋樟脑、冰片、醋酸冰片酯、澄花叔醇等。

阳春砂亦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理气宽胸,有健胃作用。

炮制:壳砂捣碎生用;砂仁捣碎生用或盐水浸炒,砂壳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肾经。

功能:理气解郁,开胃消食,安胎。

主治:胃腹胀痛,气滞食积,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砂 仁

砂 仁
大饱满,气味浓厚,品质较佳,被奉为道地药材。产于广西者称为广砂,通常认为品质较次。
以缩砂或阳春砂成熟果实之果壳入药者,称为缩砂壳或春砂壳,亦可统称为砂仁壳。本品性较温,力较种仁薄弱。如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云:“砂
壳也有理气醒胃的作用,但缺乏砂仁温中散寒的效力。砂壳气味薄 治疗冷滑下痢不禁,虚羸: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份。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
4. 治疗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
5. 治疗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
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本草新编》)
“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
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赤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或湿郁所致之腹痛胀满、纳差纳呆等。
砂仁配伍桑寄生 砂仁理气醒脾安胎;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安胎。二者合用,可加强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胎动不安、腰坠腹痛之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医家论药】
“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
“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

第十二周讲课川贝母、砂仁、天麻

第十二周讲课川贝母、砂仁、天麻
时采收,连壳低温焙干。
绿壳砂(缩砂)在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即为“壳砂”;剥除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即为“砂仁”。
【产地】阳春砂主产于我广东省阳春。绿壳砂主产于云南南部。海南砂主产于海南。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粉末暗紫色:①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50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②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④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⑤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0%。
【功能与主治】苦,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量0.3-0.6克。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54)姜科
①概述:多年生草本,通常有芳香或辛辣味的块茎或根茎。单叶,常2裂状排列,多有叶鞘和叶舌。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枚,内轮两枚联合成显著而美丽的唇瓣,能育雄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被能育雄蕊的花丝的槽包住。蒴果
【含量测定】北五味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南五味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五味子酯甲(C30H32O9)不得少于3.0%。
【性味与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砂仁

砂仁

病虫防治
砂仁植物形态(9张)茎枯病:在7-8月雨季发生,幼苗受害后,茎秆干枯,倒伏死亡。防治方法:可用1:1: 倍波尔多液喷洒。
叶斑病:在苗期或大田均有发生。防治方法:可清除病株;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铵水溶液1000倍 液喷洒。
果腐病:平原地区高温多雨,如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和排水不良时,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要注意通风透 光,排出积水;幼果期用1%甲醛液喷洒,每亩用量50千克;收果后撒施1:243的石灰草木灰,每亩15-20千克, 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谢谢观看
砂仁
姜科豆蔻属植物
01 植物学史
03 繁殖方法 05 主要价值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栽培技术 06 保护现状
07 病虫防治
09 生长习性
目录
08 产地生境
砂仁,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于地面;叶为长披针形,两面无毛;苞片为披针形,花萼为白 色,基部附着稀疏的柔毛,花冠为白色,唇瓣圆匙形,子房附着有白色柔毛;果实为椭圆形,成熟时紫红色,有 柔刺。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草品汇精要》第一次出现“砂仁”一名,之后“砂仁”一名渐渐通行。
⑵进入开花结果年限后,在花芽分化期,需要较多的阳光,平均保持50%-60%荫蔽度较适宜。但是在保水力 差的砂质土壤,或缺乏水源,不能灌溉的砂地,应保持70%左右的荫蔽度。每年主要除草两次。
主要价值
观赏 食用
药用 化学成分
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砂仁一般将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 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
砂仁原产广东阳春,现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亦有分布。 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暂短低温,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在上层深厚、疏松、 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种。常栽培或野生于山地荫湿之处。砂仁多采用分株繁 殖方式进行生产。

药象本草---14砂仁

药象本草---14砂仁

药象本草---14砂仁
砂仁与白蔻相类,皆是姜科植物。

所不同者,白蔻多生南亚诸国,气候更开散,其性偏轻灵升动。

砂仁以海南阳春砂为佳,产地略偏北,其性偏沉静收藏。

砂仁亦是身高叶长,生机流通畅达,无有碍滞。

而心性内秀,花序根生,亦无招摇外显之心。

其穗状花序,花小而白,花朵相对独立,较白蔻而言,多了几许从容安定,故成果略坚,果皮致密坚韧,满布毛刺,其色深红,晒干则外皮变深褐色,不易撕开,藏气坚也。

砂仁之用,以其籽也,包藏壳内,粒粒坚实,无所外泄。

一旦打碎,则香气大出,充盈一室,透人心脾,直入下焦。

人之思虑不决者,中焦患湿之源,砂仁之率直,可行而导之,令通行无碍,决断无滞。

故脾胃湿滞者宜之,饮食香料类用之。

人之外逐无厌者,神散肾虚之本,砂仁之淡定守藏,可定而收之,故肾虚不固者宜之。

下焦湿盛之时,砂仁可行气利湿而引气归肾,故多与熟地同用,养阴固藏,而无粘滞留湿之弊。

砂仁一物而兼流通固藏之用,似不可解,而此正砂仁心性之妙也。

人之虚,不在气血之少,而在神气之杂。

心念纷杂,则气血外耗,欲得正气不虚,几无可能。

砂仁气机芳香纯粹,心念专一,动而不杂。

心念纯正,则动而专,动而不散,动中有藏,动即是静,动即是藏,此砂仁行气补肾之妙也。

人若能如砂仁,专念一心,时时反观自觉,则心香内秀,身动而心定,在在处处,虽举止繁忙,亦无耗散之虞,岂不美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砂密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 T.L.Wu & S.J.Chen 矮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nanum H. T. Tsai
主要变种
产地
以广东阳春为阳春砂仁道地产区。
时期(年限):种植后2—3年
多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后加工成 “壳砂”、“净砂”、“砂壳”。 放入炉内,用50~60℃温度烘烤,并不断 翻动,使其干燥均匀。待其果皮干后,撕
开果皮,取出种子团,再入炉内用45℃温
度烘干,或摊放在竹席上晒干。
主要商品规格
1.国产砂仁 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
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
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
谢观赏
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 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
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
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王婷
胡庆玲
来源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 Wu et Senjen 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
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
2.进口砂仁 分壳砂和原砂仁。
包装与贮藏
1、包装 木箱装或纸箱装。 (1)砂仁所含化学成分 (2)商业价值
2、贮藏 本品易泛油,走失香气,应密 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忌暴晒、受热 ,以免泛油、散粒和香味走失。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久存泛油。染霉品表 面可见菌丝;泛油后,色泽加深,表面呈油样物 ,种子团粘手,易散碎,泛油与生霉相伴发生, 并互相影响。轻度吸潮或生霉、虫蛀品,可摊晾 ,忌曝晒。 贮藏期间多用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 护。小件可在包装内置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 潮。
壳砂
净砂
砂壳
砂仁的化学成分
挥发油类: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
皂苷类:约0.69%;
黄酮类化合物:豆蔻素、槲皮苷等;
有机酸类:硬脂酸、棕榈酸等; 无机成分:锌、锰、铜、铁、钾、镁等。
阳春砂
(火烘法)
微火(45度左右)烘制至五六成干(在筛
子、竹帘或席子上)
趁热喷冷水一次
(使其骤然收缩,从而果皮与种子团紧密
晒干法
分杀青和晒干2道工序。一般用木桶(称杀 青木桶),每桶盛砂仁50公斤左右。加工时 ,将杀青木桶,置于熏烟灶上,装入砂仁, 用湿麻袋盖密桶口,升火熏烟,至砂仁“发 汗”(即果皮布满小水珠)时,取出摊放在 竹筛或晒场上晒干。 此法较简单,灵活,可分散加工;但时间较 长,效率低,成品果质量差。
绿壳砂、海南砂
采收
季节:夏、秋
时间:平原地区7月底至8月初,山 区8月底至9月初 当砂仁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种子为黑褐 色、破碎后嚼之有浓烈辛辣味时即可采收。
产地加工
三个概念: “壳砂”—除去粗长总果柄的砂仁 “原砂仁”(或“净砂”)—加工剥去果皮
的砂仁
“砂壳”—剥出的果壳 注意:砂仁的药用部位是成熟果实,砂壳、 净砂、壳砂为其商品规格。
砂 仁
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
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
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 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
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
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 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 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 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 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 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 的草,牛很喜欢吃”。
结合)
盖上稻草,以重物压一夜
在果实快干时上盖一层鲜樟树叶用糠或木
炭微火烘熏至干(使香气更浓)。
焙干法
杀青:将鲜砂仁果实薄摊在炉内竹帘上,厚约10 厘米,上盖麻袋,炉膛内放木炭点燃,上盖谷壳 或草木灰(防火过猛),用45~50℃温度烘烤1~ 2天。 压实:待果皮皱缩变软半干时,取出放入箩筐内 ,稍冷后用手轻轻压实,上盖麻袋,使果实皮部 与种子团紧贴,隔夜后取出。 复火:经杀青后的砂仁果,继续放入炉内,用慢 火烘烤约8小时即足干。烘烤过程中,每隔2小时 翻动一次,使果实干燥均匀。(注意不宜用明火 烘烤)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
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 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 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 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 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
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
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 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
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