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砂仁ppt课件
中药十三香 ppt
![中药十三香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41bf3c69dc5022abea0042.png)
十三香之八:小茴香
-
• 小茴香为伞形科 植物茴香的干燥 果实。其挥发油 中含茴香醚、茴 香酮、甲基胡椒 酚、蒎烯等。有 温肾散寒、和胃 理气功效。还有 抗溃疡、利胆、 保肝作用。
10
十三香之九:干姜
-
干姜为姜科植物 将我的干燥根茎。 含挥发油 1.2%~2.8%,成 分为姜醇、姜烯、 姜酮等。有温中 祛寒、回阳、温 肺化饮功效。还 有扩张冠脉、抗 炎。抗缺氧作用。
13
十三香之十二:肉桂
-
肉桂为木兰科植 物肉桂的干燥树 皮。为百药之长, 上等天然香料。 含挥发油1%~2%, 油中含桂皮醛, 醋酸桂皮酯等。 有补火助阳、活 血通经、散寒止 痛功效。还有抗 血栓、抗癌、降14
十三香之十三:黑胡椒
黑胡椒为胡椒科
植物胡椒的干燥
果实。含胡椒碱
5%~9%、挥发油
1.2%~1.6%,L-水
十三香之二: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的干燥根茎。含甘草 甜素5%—11%,甘 草次酸3%—7%,多 种甘草甙。有补脾益 气,止咳祛痰,清热 解毒,缓急止痛功效。 还有抗病毒、抗肿瘤、 抗衰老作用。
-
4
十三香之三: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 芷的干燥根。含挥发 油及多种香豆素,衍 生物氧化前胡素 0.05%,香柑内酯, 比克白芷素2%等。有 祛风散寒,燥湿、排 脓、消肿止痛功效。 还有扩冠脉、抗肿瘤、 保肝作用。
11
十三香之十:高良姜
高良姜(良姜)为 姜科植物高良姜的 干燥根茎。含高良 姜素、桉油精、辛 辣油样的树脂高良 姜酚等。有温中散 寒、止痛止呕功效。 有抗缺氧、抗血栓、 降糖、抗癌作用。
-
12
十三香之十一:砂仁
-
砂仁为姜科植物 阳春砂的干燥成 熟果实。含龙脑 酯、樟脑、樟烯、 黄酮等。有化湿 开胃、温脾止泻、 理气保胎功效。 还有抗炎、利胆、 调节免疫作用。
阳春三月——砂仁
![阳春三月——砂仁](https://img.taocdn.com/s3/m/75e4800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2.png)
阳春三月——砂仁今日香料——砂仁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姜科植物香料缩砂密的成熟果实,作为芳香性药草在中国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砂仁手绘图缩砂密古称“缩砂蔤”,源自梵文“Suksmaila”。
“蔤”本指荷的地下茎,李时珍在释名时曰∶藕下白多密,取其密藏之意。
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或此意欤。
状似益智而圆,皮紧浓而皱,有粟纹,外有细刺,黄赤色,似白豆蔻仁。
又如沙粒般紧缩一起,故称“缩砂蔤”,以后写成“缩砂密”。
缩砂蔤源自梵文“Suksmaila”,而缩砂密则是缩砂蔤的简写而“砂仁”原指其种子。
因其果实表面密布突起的小刺,在使用时通常会剥去果皮,只留下种仁使用。
砂与土有关,中医认为: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
这也是以后砂仁之名的由来。
也有解释说:新鲜者为缩砂蔤,干者称砂仁。
采收砂仁果实时不宜用手摘,而是用剪刀剪。
收后不去皮将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即为壳砂尽管古人认为它原产西亚的伊朗一带,如李珣在《海药本草》记载:缩砂密,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
多从安东道来。
实际上它原产于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尼等地,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也有出产。
其中以广东阳春县的砂仁最出名,被称为阳春砂仁或阳春砂。
剥去果皮,将其种子仁晒干,即为砂仁关于阳春砂仁,在当地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阳春县曾发生了一次牛瘟,而唯独蟠龙金花坑附近的耕牛没有发病,据说是吃了一种散发浓郁芳香的草,人们后来发现这种草就是砂仁的植株。
从此阳春砂仁名声大噪,百姓纷纷种植。
阳春砂仁在同种植物中品质最好,历来被视为“医林珍品”,也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红楼梦》中的尤二姐据载清乾隆年间,御医用阳春砂仁治愈了皇妃腹胀肚痛的顽疾,之后更是被列为贡品。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描写了尤二姐饭后咀嚼砂仁,贾蓉进门后与她抢着吃的场景,说明砂仁在当时不仅可以药用,民间把它当作调胃、养胃、助消化的保健食物,用来煲汤、炖肉、煮粥,甚至零食。
砂仁(中草药)
![砂仁(中草药)](https://img.taocdn.com/s3/m/88255d3bfad6195f312ba6ff.png)
砂仁(中草药)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名“缩砂密”、商品分阳春砂和缩砂仁两种。
1、阳春砂别名:阳春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的成熟干燥果实。
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广东省阳春、阳江、;罗定、信宜、茂名、恩平、徐闻等县。
性状鉴别:蒴果略呈钝角三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厘米,直径0.8~1.5厘米。
外表皮棕色,密生突起的段软刺,顶端有花柱基残痕呈小圆点状态突起,底部具短柄,常数个蒴果连生于总果柄上。
果皮薄略革质,易纵向剥裂。
内含种子多数,集结成略与外壳相同的团状,为纵薄膜隔为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
种子呈颗粒状态,多角形,长2~3毫米,宽约2毫米。
表面棕红色,有菲薄膜衣包裹,显细皱纹。
质略坚实,破开后,内部灰白色,油润。
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以个大成熟,籽仁饱满,棕红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2、缩砂仁别名:西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壳砂仁)或种子团(砂仁)以及单粒种子(砂米),少为栽培。
产地:国内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国外主产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壳砂仁形状略与阳春砂相似,唯蒴果略显瘪瘦,外壳皮淡棕色,刺状突起较稀疏,种子灰棕色或灰褐色。
气味较阳春砂稍淡。
剥去外壳的种子团称“砂仁”。
呈三棱球形或三棱长圆形,长0.8~1.5厘米,直径0.8~1.2厘米。
经加工整理后,外表被有一层白色粉霜(蛤粉)。
筛选出的较大颗粒称“砂王”,小颗粒称”砂头“,散碎单粒称”砂米“,剥下的外壳称”砂壳“。
国产与进口品无区别。
以种子成熟,饱满,香凉味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缩砂种子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右旋樟脑、冰片、醋酸冰片酯、澄花叔醇等。
阳春砂亦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理气宽胸,有健胃作用。
炮制:壳砂捣碎生用;砂仁捣碎生用或盐水浸炒,砂壳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肾经。
功能:理气解郁,开胃消食,安胎。
主治:胃腹胀痛,气滞食积,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砂 仁
![砂 仁](https://img.taocdn.com/s3/m/d169ec19964bcf84b9d57b20.png)
以缩砂或阳春砂成熟果实之果壳入药者,称为缩砂壳或春砂壳,亦可统称为砂仁壳。本品性较温,力较种仁薄弱。如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云:“砂
壳也有理气醒胃的作用,但缺乏砂仁温中散寒的效力。砂壳气味薄 治疗冷滑下痢不禁,虚羸: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份。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
4. 治疗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
5. 治疗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
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本草新编》)
“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
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赤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或湿郁所致之腹痛胀满、纳差纳呆等。
砂仁配伍桑寄生 砂仁理气醒脾安胎;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安胎。二者合用,可加强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胎动不安、腰坠腹痛之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医家论药】
“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
“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
第十二周讲课川贝母、砂仁、天麻
![第十二周讲课川贝母、砂仁、天麻](https://img.taocdn.com/s3/m/9622655f3c1ec5da50e27034.png)
绿壳砂(缩砂)在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即为“壳砂”;剥除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即为“砂仁”。
【产地】阳春砂主产于我广东省阳春。绿壳砂主产于云南南部。海南砂主产于海南。
【性状】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粉末暗紫色:①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50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②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④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⑤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0%。
【功能与主治】苦,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量0.3-0.6克。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54)姜科
①概述:多年生草本,通常有芳香或辛辣味的块茎或根茎。单叶,常2裂状排列,多有叶鞘和叶舌。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枚,内轮两枚联合成显著而美丽的唇瓣,能育雄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被能育雄蕊的花丝的槽包住。蒴果
【含量测定】北五味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于0.40%。
南五味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五味子酯甲(C30H32O9)不得少于3.0%。
【性味与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砂仁
![砂仁](https://img.taocdn.com/s3/m/b9495f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c.png)
病虫防治
砂仁植物形态(9张)茎枯病:在7-8月雨季发生,幼苗受害后,茎秆干枯,倒伏死亡。防治方法:可用1:1: 倍波尔多液喷洒。
叶斑病:在苗期或大田均有发生。防治方法:可清除病株;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铵水溶液1000倍 液喷洒。
果腐病:平原地区高温多雨,如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和排水不良时,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要注意通风透 光,排出积水;幼果期用1%甲醛液喷洒,每亩用量50千克;收果后撒施1:243的石灰草木灰,每亩15-20千克, 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谢谢观看
砂仁
姜科豆蔻属植物
01 植物学史
03 繁殖方法 05 主要价值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栽培技术 06 保护现状
07 病虫防治
09 生长习性
目录
08 产地生境
砂仁,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于地面;叶为长披针形,两面无毛;苞片为披针形,花萼为白 色,基部附着稀疏的柔毛,花冠为白色,唇瓣圆匙形,子房附着有白色柔毛;果实为椭圆形,成熟时紫红色,有 柔刺。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草品汇精要》第一次出现“砂仁”一名,之后“砂仁”一名渐渐通行。
⑵进入开花结果年限后,在花芽分化期,需要较多的阳光,平均保持50%-60%荫蔽度较适宜。但是在保水力 差的砂质土壤,或缺乏水源,不能灌溉的砂地,应保持70%左右的荫蔽度。每年主要除草两次。
主要价值
观赏 食用
药用 化学成分
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砂仁一般将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 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
砂仁原产广东阳春,现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亦有分布。 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暂短低温,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在上层深厚、疏松、 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种。常栽培或野生于山地荫湿之处。砂仁多采用分株繁 殖方式进行生产。
药象本草---14砂仁
![药象本草---14砂仁](https://img.taocdn.com/s3/m/430190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3.png)
药象本草---14砂仁
砂仁与白蔻相类,皆是姜科植物。
所不同者,白蔻多生南亚诸国,气候更开散,其性偏轻灵升动。
砂仁以海南阳春砂为佳,产地略偏北,其性偏沉静收藏。
砂仁亦是身高叶长,生机流通畅达,无有碍滞。
而心性内秀,花序根生,亦无招摇外显之心。
其穗状花序,花小而白,花朵相对独立,较白蔻而言,多了几许从容安定,故成果略坚,果皮致密坚韧,满布毛刺,其色深红,晒干则外皮变深褐色,不易撕开,藏气坚也。
砂仁之用,以其籽也,包藏壳内,粒粒坚实,无所外泄。
一旦打碎,则香气大出,充盈一室,透人心脾,直入下焦。
人之思虑不决者,中焦患湿之源,砂仁之率直,可行而导之,令通行无碍,决断无滞。
故脾胃湿滞者宜之,饮食香料类用之。
人之外逐无厌者,神散肾虚之本,砂仁之淡定守藏,可定而收之,故肾虚不固者宜之。
下焦湿盛之时,砂仁可行气利湿而引气归肾,故多与熟地同用,养阴固藏,而无粘滞留湿之弊。
砂仁一物而兼流通固藏之用,似不可解,而此正砂仁心性之妙也。
人之虚,不在气血之少,而在神气之杂。
心念纷杂,则气血外耗,欲得正气不虚,几无可能。
砂仁气机芳香纯粹,心念专一,动而不杂。
心念纯正,则动而专,动而不散,动中有藏,动即是静,动即是藏,此砂仁行气补肾之妙也。
人若能如砂仁,专念一心,时时反观自觉,则心香内秀,身动而心定,在在处处,虽举止繁忙,亦无耗散之虞,岂不美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砂密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 T.L.Wu & S.J.Chen 矮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nanum H. T. Tsai
主要变种
产地
以广东阳春为阳春砂仁道地产区。
时期(年限):种植后2—3年
多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后加工成 “壳砂”、“净砂”、“砂壳”。 放入炉内,用50~60℃温度烘烤,并不断 翻动,使其干燥均匀。待其果皮干后,撕
开果皮,取出种子团,再入炉内用45℃温
度烘干,或摊放在竹席上晒干。
主要商品规格
1.国产砂仁 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
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表面棕褐色,密
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
谢观赏
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 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
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
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砂
仁
王婷
胡庆玲
来源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 Wu et Senjen 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
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
2.进口砂仁 分壳砂和原砂仁。
包装与贮藏
1、包装 木箱装或纸箱装。 (1)砂仁所含化学成分 (2)商业价值
2、贮藏 本品易泛油,走失香气,应密 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忌暴晒、受热 ,以免泛油、散粒和香味走失。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久存泛油。染霉品表 面可见菌丝;泛油后,色泽加深,表面呈油样物 ,种子团粘手,易散碎,泛油与生霉相伴发生, 并互相影响。轻度吸潮或生霉、虫蛀品,可摊晾 ,忌曝晒。 贮藏期间多用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 护。小件可在包装内置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吸 潮。
壳砂
净砂
砂壳
砂仁的化学成分
挥发油类: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
皂苷类:约0.69%;
黄酮类化合物:豆蔻素、槲皮苷等;
有机酸类:硬脂酸、棕榈酸等; 无机成分:锌、锰、铜、铁、钾、镁等。
阳春砂
(火烘法)
微火(45度左右)烘制至五六成干(在筛
子、竹帘或席子上)
趁热喷冷水一次
(使其骤然收缩,从而果皮与种子团紧密
晒干法
分杀青和晒干2道工序。一般用木桶(称杀 青木桶),每桶盛砂仁50公斤左右。加工时 ,将杀青木桶,置于熏烟灶上,装入砂仁, 用湿麻袋盖密桶口,升火熏烟,至砂仁“发 汗”(即果皮布满小水珠)时,取出摊放在 竹筛或晒场上晒干。 此法较简单,灵活,可分散加工;但时间较 长,效率低,成品果质量差。
绿壳砂、海南砂
采收
季节:夏、秋
时间:平原地区7月底至8月初,山 区8月底至9月初 当砂仁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种子为黑褐 色、破碎后嚼之有浓烈辛辣味时即可采收。
产地加工
三个概念: “壳砂”—除去粗长总果柄的砂仁 “原砂仁”(或“净砂”)—加工剥去果皮
的砂仁
“砂壳”—剥出的果壳 注意:砂仁的药用部位是成熟果实,砂壳、 净砂、壳砂为其商品规格。
砂 仁
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
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
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 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
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
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 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 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 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 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 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 的草,牛很喜欢吃”。
结合)
盖上稻草,以重物压一夜
在果实快干时上盖一层鲜樟树叶用糠或木
炭微火烘熏至干(使香气更浓)。
焙干法
杀青:将鲜砂仁果实薄摊在炉内竹帘上,厚约10 厘米,上盖麻袋,炉膛内放木炭点燃,上盖谷壳 或草木灰(防火过猛),用45~50℃温度烘烤1~ 2天。 压实:待果皮皱缩变软半干时,取出放入箩筐内 ,稍冷后用手轻轻压实,上盖麻袋,使果实皮部 与种子团紧贴,隔夜后取出。 复火:经杀青后的砂仁果,继续放入炉内,用慢 火烘烤约8小时即足干。烘烤过程中,每隔2小时 翻动一次,使果实干燥均匀。(注意不宜用明火 烘烤)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
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 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 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 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 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
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
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 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
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