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豪族及其影响
东汉的豪族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东汉的豪族》一、豪族的兴起刘邦建汉,打破了自西周开始绵延八百多年的贵族统治,豪富阶层有了上升的可能;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又给了豪族充分发展的机会。
武帝时期对外扩张需要资金,以“缗钱令”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和税收制度沉重打击了商业的发展,于是资本从商业领域转向土地,导致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地方豪族便渐渐兴起。
王莽其实有心进行土地改革,改变这一痼疾,但终因步子迈得太大而失败。
刘秀光复,依靠的核心力量就是南阳豪族,云台二十八将有十一个南阳人,还有七个距离南阳不远的颍川人,这些人在东汉建立后,自然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
刘秀意识到了豪族们的问题,也试图解决,但阻力太多,他也无可奈何。
《后汉书·刘隆传》记载,光武帝为了确定土地所有权,曾下诏检覈天下垦田,有人悄悄给刘秀递条头脚痛医脚,杀鸡儆猴给天下人表个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会动摇自己统治的基本盘,那自是万万不能的。
光武、明、章三帝在位六十八年,都动不了豪族,以东汉后面各位儿童傀儡皇帝传承的混乱与根基,求豪族拱卫尚不可得,又如何能够打击豪族呢?而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豪族们在后面的岁月里,一方面继续攫取财富,另一方面通过与皇族联姻,和皇权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便是尾大不掉了。
二、农民的悲惨与走投无路两汉时期的农民,生活之困苦,难以名状。
从史书中摘录几段原文,无需仔细分析,只要读一读,便会伤心蒿目,触目伤怀。
李悝曾经为农夫一年的生计算过一笔账,五口之家治田百亩,收粟150石,交税15石,自食90石,还余45石;每石30钱,可卖得1350钱,祭祀用去300钱,穿衣用去1500钱,正常年景辛苦一年就要亏空450钱;这还不算生老病死和天灾人祸。
所以农民不仅贫困,对耕作的意愿也严重不足。
《汉书·食货志》记载的晁错《论喟叹感慨。
类似的史书记载,恒河沙数,不一而足,总之在古代,农民不仅终年辛苦,而且还入不敷出,于是,小民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即做流民,或者依附豪族。
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是当时社会最具有影响力和统治地位的
势力,它们以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和特殊的角色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首先,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之一是垄断土地。
当时,豪强地主拥有大片的土地,几乎占据了社会的土地资源。
此外,他们利用自身的多样性,不断侵占新的地方,使自己的地盘更加巩固。
豪强地主不仅控制着众多封建士绅和农民的命脉,而且控制着军队、税收和钱财,几乎把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其次,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之二是大孝。
这些地主家族为了获得民心,不惜出资建设道路、修复水利设施、投资文化教育等,并且在宗庙中供奉祖先,表达对家族和古制度的尊重。
此外,他们还会到社区帮助贫苦百姓,发放救济物资,对受损害的村民施行救济。
最后,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另一个特点是“护国”。
豪强地主家
族不仅能够发动人民参与民间战争,而且能够向政府提供大量的材料,以支持政府的行政活动和军事行动。
当政府有困难时,他们还能够提供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渡过难关,而且能够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恩惠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东汉豪强地主田庄有多种特点。
它们控制住了大片的土地,维护社会稳定,为政府提供帮助,以及大孝施恩等。
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东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使东汉的社会具有了更加稳健的基础。
东汉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
东汉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它是汉朝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另一个大一统王朝。
东汉时期的开启,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东汉时期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篇1. 皇帝执掌实际权力:东汉时期,一些皇帝对政务十分关心,亲自执掌实际权力。
其中,光武帝刘秀力图恢复西汉的盛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东汉还出现了多位卓越的皇帝如明帝、章帝等,他们积极探索统治之道,注重百姓福祉,为东汉时期的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官僚集团的崛起:东汉时期,官僚制度逐渐确立,官僚集团开始形成。
一些志士仕宦于朝,秉持正直、聪明、勤勉的品性,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然而,官僚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陈腐、腐败等问题,这也为东汉后期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二、经济篇1. 土地兼并和豪族士族的兴起:东汉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同时,豪族士族逐渐崛起,他们通过政治手段获取土地和财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阶层。
这对于东汉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东汉时期,在一些地区和条件下,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业上,广泛推行屯田制和桑麻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手工业方面,制陶、造纸、造船等技术逐渐进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文化篇1. 文学艺术的繁荣:东汉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学者们广泛研究儒、释、道等思想,文学作品也相应涌现。
代表性的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
此外,东汉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如陶渊明、张衡等,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东汉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儒释道三家并立:东汉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形成了多元的思想格局。
儒学依然是主流,但佛教、道教的传入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豪族研究概述_王者利
第29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29 No.10 2008年10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08汉代豪族研究概述王者利(大连大学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摘要:豪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其或者拉拢或者打击。
汉代是豪族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汉代豪族的研究可以说已到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地步,从其构成到其政治、经济、土地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
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有关豪族社会构成、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等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豪族;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仕进制度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8)10-0063-02一豪族的社会构成关于豪族的社会构成,学者的意见大致相同。
徐杨杰先生认为强宗大族来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六国旧贵族;二是六国的地方暴富及恶势力;三是汉代新贵;四是地主阶级上层。
[1]马彪先生在《秦汉豪族社会研究》中认为“爵邑之人”、“秩禄之奉”、“素封”等三种人可高度概括为秦汉时期豪族社会的三大成分。
所谓“爵邑之人”主要指宗室、外戚及恩宠;“秩禄之奉”者是指秦汉的官僚;“素封”是指秦汉时期特有的富商大贾阶层。
[2]崔向东先生则认为汉代豪族包括以下七种社会势力:1、六国宗室及其后裔。
如齐诸田,楚昭、屈、景等及名族。
2、高訾富人。
包括的成分较广,主要是私人工商业者。
3、豪民、兼并之家。
即家族富有的豪民地主。
4、豪杰。
即豪侠、游侠。
5、世吏二千石。
即家世为高官的官僚之家。
6、汉代军功阶层和食封贵族。
7、地方强宗。
即地方上宗族势力强大的家族。
[3](p80)瞿同祖先生则把豪族分为六类:1、战国时期的旧家族;2、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皇族;3、外戚家族;4、官僚家族;5、富商家族;6、游侠家族。
简论东汉豪族地主的形成、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对抗 ,并最 后 以隐 瞒了大 量土地和 大量依 附农 民的胜利 而告终 。至此 ,豪族 地主 在经济 上在东汉 这一代 几乎 是不受 限制 的势力膨胀 起来 。同 时,经 济上 势 力的膨胀 ,又为 它取得 政治上 的特权 奠定 了基础 ,又在这个 基础 上,它才 得 以控制 “ 察举 ”和 “ 征辟 ”的选 官制度 ,从而牢 牢地把 持 了从 中央到 地方 的各 级政权 ,在政 治上取 得的这些 权利 ,又反 过来巩 固了它 的经济势 力 ,就 在这 样的情 况下 ,豪族地 主的势 力才在 东汉这 一代迅速 地膨胀 起俩 。豪族地
王胜 雷
( 辽市茂 林 中学 教师 双 中图 分类号 :88 8 K 7. 文献 标识码 : A 吉林 双辽 34 0) 60 0 文章编 号:0 994 (0 03— 64 O 10— 1X2 1) 60 2一 1
1豪族 地 主的形 成
如果 说豪族 地 主是 在 东汉 这张温 床 上诞 生 的婴儿 的 话 ,那 么 ,它应 该 早就在封 建王朝 的母体 中孕育怀 胎 了。事实 上也正是 如此 ,它 远在 西汉乃 至 更 远一些就 己经显 示 了 自己的 生机 。 帝打击 豪强即可 咨证 明。 武 由此可见 , 豪 族 地主在 东汉 的产 生是有 具有历 史渊源 的 。只 是东汉这 张温床 的气候 条件适 应 了它生 长 的习性 ,才使之 得 以抛 头露 面 。 到 了东汉 ,这一 慕世 已久 的胎 儿 ,终于 遇 到 了它盼 望 已久 的接 生婆一 刘秀 。刘 秀之所 以成 为它的接 生婆 ,并很愿 意地活 之 ,是 因为刘 秀成 了大 业 ,立 了东汉 ,曾借助 了它充满 勃勃生机 的胎 气 。没 有它 的支持和 因为如 此,刘秀 在立东 汉不久便 给它 打 了第一针 催生剂— —对 追随刘 秀的豪 强地主 封侯食 邑。这本 已生机勃 勃 的 胎 儿,正是这 针催生 剂加速 了它 降生的速 度—— 豪强地 主在经 济上 的势力 大 增 ,使其更 加生意 盎然 。为 以后取 得政 治、经济 上的特 权奠定 了坚 实的经济 基础 。 正是这 个坚 定 的经济 基 础 ,才使 缛豪 强地 主在 经 济上 ,有 能力 和政 府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宗族 部曲 宾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劳 动 者
徒附
私 人 武 装
家兵
奴隶
豪强地主的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 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 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田庄的依附农民除 了向田庄主交纳实物地租外,还要为田庄主服各种劳 役。地主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 兵”,由依附农民组成。他们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 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 主出征打仗。
与西汉豪族相比东汉豪强士族的身分性渐渐成长他们累世居官而有文化宗族关系也更为密官僚文化门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加之察举中权门请托和故旧报恩的结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社会中的门第
东汉豪强士族简述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William
豪强士族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虽然有些豪族受到打击,但其势力总体上任呈发展的趋 势,尤其是那些追随刘秀的豪强士族都成为新贵。刘秀 本人是南阳豪强士族,因此,东汉政权建立后,必然从 各方面满足他们的利益,豪族势力得以迅速发展。
东汉时期的豪强士族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大多采取 田庄的形式经营。“有求必给”、”闭门成市”,自给 自足是东汉庄园经济的很大特点。 东汉时豪强的田庄迅速增长和扩大,庄园经济在整 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豪 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贷, 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 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 息四体之役。 ——《后汉书 ·仲长统传》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东汉
四、东汉同周边民族的关系
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初军事政治力量比较薄弱,对匈奴的侵 扰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 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策略。 政治上,光武帝刘秀遣使匈奴赠送金币以通 旧好,缓和与匈奴的关系。 军事上,调兵边塞以守为主,很 少出击。 匈奴针对东汉这种局面,仍继续不断南侵, 间或有使节往来。
练 兵 图
《廿二史札记》“东汉尚 名节”
东汉……荐举征辟,必采名誉。 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 苟难,遂成风俗。其大概有数端。 是时郡吏之于太守,本有君臣名 分。为掾吏者,往往周旋于生死患难 之间。……此感知遇之恩,而制(丧) 服从厚者也。然父母之丧不过三年, 而郡将举主之丧与父母无别,亦太过 矣。 盖其时轻生尚气,以成习俗,故 志节之士好为苟难,务欲绝出流辈以 成卓特之行,而不自知其非也。 ——赵翼
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 甘陵周福,及帝即位,擢福为尚 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 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 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 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 尤隙。
《公 御之 与 林 后卿 陈语 李 宗 汉以 仲曰 膺 ( 书 下 举: 、 泰 党, ,“ 陈 ) 锢 列莫 天天 蕃 、 传不 下下 、 贾 王伟 》畏 俊
汉光武帝刘秀像
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 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 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 得阴丽华”。 ——《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
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
防范功臣。“退功臣,进文吏”。剥夺权贵功臣的实权实职,只
让他们享受优厚待遇,“奉朝请”而已。
控制外戚。 打击藩王。不许宗室王侯蓄养羽翼,并屡兴大狱打击宗室王侯势力。 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 加强监察制度 裁并郡县、罢除地方兵 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
陈苏镇:东汉的豪族与吏治【内容摘要】豪族势力响应舂陵宗室发起的复汉运动,合力推翻王莽,又纷纷支持当地政治人物建立割据政权。
刘秀征服各地豪族势力,建立了东汉王朝,但仍面临如何在豪族社会基础上巩固统治的问题。
豪族占有大片土地,役使贫民和奴婢从事生产并守卫田庄,宗族和宾客是他们的帮手和爪牙。
东汉统治者吸取西汉和王莽的教训,不再企图消灭土地兼并,而是采取各种措施抑制和削弱豪族势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吏治,用严刑峻法约束豪族。
这一措施收到一定效果,同时也导致吏治苛刻之弊,造成大量冤狱。
时人普遍认为,根除此弊须用“良吏”取代“残吏”。
对“良吏”的强烈期待,成为东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豪族的普遍存在,是东汉统治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1】。
我们甚至可以说,东汉王朝是建立在豪族社会基础之上的。
由于刘秀出身豪族,人们常说东汉王朝是豪族利益的代表。
其实,刘秀所依靠的主要是南阳豪族集团。
在他建立东汉王朝的过程中,其他地区的豪族势力附和者少,反抗者多。
故其统一天下的战争,主要是征服各地豪族的过程。
而战争结束后,如何管理这些豪族,仍是一大难题。
刘秀的许多政治措施与此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吏治。
东汉王朝用严刑峻法规范豪族的行为,收到了恢复并维持社会安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使吏治苛刻问题日益严重。
这是东汉政治的一大顽疾。
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对东汉一系列政治和政治文化问题的理解。
一、两汉之际的豪族势力所谓“豪族”,大约是战国以来逐渐兴起的【2】,到汉武帝时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势力。
他们宗族强大,武断乡曲,兼并土地,役使贫民,成为瓦解小农社会从而破坏帝国基础的危险力量。
西汉用酷吏,设刺史,直接打击不法豪族,收到一定效果,但抑制豪族势力发展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实行“徙陵”制度。
刘邦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及“燕、赵、韩、魏之后”于长安附近的长陵,致使关东“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3】。
其后,西汉“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4】,使得各地豪族不能充分发展壮大【5】。
东汉的社会阶级
东汉的社会阶级东汉时期,社会阶级结构比较复杂,存在着多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些阶级之间存在着差距和矛盾,对于东汉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汉时期的社会阶级分布以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贵族阶层东汉时期的贵族阶层主要包括皇室贵族、王公侯爵和列侯。
皇帝及其亲属拥有最高的统治地位,由于皇位的世袭制度,皇位常常传给皇帝的儿子。
而王公侯爵则是皇帝封赐给功臣和军事将领的贵族,其地位次于皇室。
列侯则是封赐给臣下的贵族,其地位相对较低。
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和优越待遇,拥有土地和财产,拥有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他们通常可以担任各级官职,掌握实际的权力。
由于他们的特权地位,贵族阶层往往与皇权相互勾结,共同维护自身的利益。
二、士人阶层在东汉时期,士人阶层处于社会的中游位置,也是社会最主要的阶层之一。
这个阶层包括了知识分子、文人和官员。
士人阶层的主要职责是治国安邦、传承经世之学。
士人通常经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通常依托自身的才华和能力在官场上得到晋升。
高级士人甚至可以成为皇帝的重要参谋和辅助决策者。
三、农民阶层东汉时期,农民阶层是社会的基础和最庞大的阶层。
他们是农田的主要耕种者,劳动是社会经济的支柱。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的产出,他们需要向贵族阶级和官府交纳一定的税收。
农民阶层的地位相对较低,他们受到土地所有者和贵族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他们缺乏政治和社会的参与权,生活贫困困苦。
然而,农民阶层在社会中的数量庞大,他们承担着农田的种植和食品的供应,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商人阶层商人阶层是东汉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依靠商业活动获取利润,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
与士人阶层相比,东汉时期的商人阶层地位较低。
商人在东汉时期的地位是相对脆弱的,一方面受到了士人阶层的歧视和排斥,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干预。
由于商人阶层的特殊身份,他们经常处于政府监管的目标之中。
总结:东汉时期的社会阶级是相对固化和稳定的。
东汉豪门强大的原因
东汉的豪门强大,皇帝难管东汉灭亡、三国兴起的秘密诸葛亮不敢说而已。
有些事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出口。
曹操、刘备互称对方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东汉灭亡的秘密,从而掌握了拯救乱世的钥匙。
刘秀复兴汉朝15年,他有一项重要工作——收税。
税收主要来自土地和人口。
经过多年的岗位锻炼,他突然发现:“档案和真实情况不符合。
”在档案之外有很多黑户和黑田,刘秀一道诏书发下,命令各地开展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可他万万没想到,天下各地闻诏而动,揭竿而起,对抗朝廷。
帝国境内遍布豪族,占据良田,却只登记一小部分,剩下的都是不用交税的黑田。
老百姓为了免税,就把户口和土地都挂靠在豪族名下,然后租地耕种,这样能省不少钱。
豪族和百姓都得了利,只是坑了朝廷。
刘秀搞普查,却也动了天下人的蛋糕。
于是,就出现了“盛世造反”的奇观。
不久后,刘秀依靠皇帝的权威赢得战争,暂时把普查开展得很成功,还增加了不少税收。
可是又怎么样呢?豪族依旧占据万亩良田,百姓不管愿不愿意,都会向豪族麾下汇聚。
刘秀的命不如刘邦。
刘邦的江山虽然残破,但战争摧毁了大部分豪族,只要积蓄力量,刘彻就可以轻易建立直接管理型国家。
而刘秀不过是豪族抬出来的代言人。
刘秀起兵三年就能称帝,并继承了祖宗的合法性、国号、领土和制度,但同时也继承了祖宗身体里的痼疾。
东汉豪族,渊源已久。
从董仲舒上书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拉开了大幕。
本来刘彻的初心是好的,是给老百姓指明读书方向,好好学习,老实做人,然后在他的领导下好好干活。
可“独尊儒术”还有一个小伙伴,俩人一搭伙,就出事了。
这位朋友叫“察举制”。
朝廷让地方官员选拔人才送到朝廷做后备干部。
那年头又没有考试制度,于是评判标准就到了地方官手中。
制度实施之初,确实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
可渐渐地,情况就变了。
官员们互相扶持。
做官之后,又买良田,建豪宅,称霸地方,再加上军功侯爵、皇亲国戚,一个巨大的阶层横空出世。
从朝廷到乡野,隔绝了朝廷和百姓。
刘秀称帝后,凭借拥护刘秀的功绩,实现了利益合法化。
东汉豪族大姓的来源及发展_曾艳
第5 期
曾 艳: 东汉豪族大姓的来源及发展
·123·
帝。此划分方法是为了便于研究而作的大致划分。 从图上看,汉代豪族的发展呈波浪起伏状,上升
状态的三个时期分别是西汉中期、东汉初期和东汉 末期; 与此相对的三个低点分别是西汉初期、西汉后 期和东汉中期。从总体上看,豪族的发展状态并不 是直线持续上升,显示出来的发展状况与汉代豪族 发展演变基本相符。豪族称谓出现次数多时,也是 豪族势力强大而活跃时。西汉初年,是汉代各种社 会势力最活跃的时期。汉武帝时,政府加强对各种 社会势力的限制、打击的同时又开放权力,各种社会 势力不断向豪族转化。西汉中期以后,是豪族的发 展时期,西汉后期至东汉初期社会动荡,豪族再次活 跃。东汉初年,国家对未与权力结合的地方豪族、大 姓经常进行镇压。经过限制,呈下降趋势。东汉中 期后,豪族与地方、中央权力的结合逐渐密切,豪族 沿着上升趋势发展。豪族发展的这种起伏说明它与 社会的发展状况及王权的支配有直接的联系。
图 1 豪族在两汉不同时期发展显示图
说明: 西汉初期指公元前 206 年—公元前 141 年,包括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期。西汉 中期指公元前 140 年—公元前 40 年,包括汉武帝、 昭帝、宣 帝、元 帝 时 期,以 汉 元 帝 停 止 迁 豪 为 界 线。 西汉晚期指公元前 40 年—公元 25 年,从汉元帝停 止迁豪开始,包括成帝、哀帝、平帝、王莽新朝。东汉 初期指公元 25 年—公元 88 年,包括光武帝、明帝、 章帝。东汉中期指公元 89 年—公元 146 年,包括汉 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东汉晚期指公 元 147 年—公元 220 年,包括汉桓帝、灵帝、少帝、献
第 3 卷第 5 期 2 011 年9 月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东汉末年的经济动荡豪门世族与商业崛起
东汉末年的经济动荡豪门世族与商业崛起在东汉末年,由于外患和内乱的影响,经济动荡成为当时的主要现象之一。
在这个时期,豪门世族的兴起以及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推动了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也为社会带来新的变革。
一、豪门世族的兴起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权力瓦解,政局频繁更迭。
在这个时候,豪门世族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主要力量之一。
他们以权势和财富为依托,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豪门世族多由世家大族所组成,他们通过世代的积累和经营,逐渐累积了巨额财富。
这些财富不仅来源于土地的收益,还涉及到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他们积极投资于工商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共同分享利益。
豪门世族通过与政府官员、军队指挥官等建立亲密的关系,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资源,通过贿赂和其他手段,参与到政治决策中,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和权力。
二、商业的崛起与豪门世族的兴起相伴而生的是商业的崛起。
经济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改善生活状况的手段。
商业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为当时的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许多人开始从事贸易和手工业,在城市中开设店铺和作坊,为当地和周边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
商业的繁荣也加强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通过交通和通讯的改善,不同地区的产业开始互相依赖,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品流通网络。
货物的交换和贸易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豪门世族与商业的合作豪门世族与商业之间的合作是当时经济动荡时期的一种重要形式。
豪门世族通过投资和支持商业活动,帮助商人扩大业务,获得更多的利润。
商人则通过与豪门世族建立关系,获得政治和资源上的支持,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豪门世族投资于商业活动,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并与商人共享利益。
同时,豪门世族也通过与商人合作,向政府官员和军事指挥官提供财物,以换取政治上的支持。
商人们则通过与豪门世族的合作,获取到更多的资本和市场资源。
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的衰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分析:1.经济基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基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在东汉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农民税负加重,土地被大量兼并,大地主、豪族势力不断壮大。
豪强地主通过掌握大量土地和资源,垄断商业贸易,积蓄了巨大的财富,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势力。
2.政治影响力: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政权的衰落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他们通过掌控地方官职和拥有庞大家族势力,能够通过利益交换、权谋和政治手段对政权施加影响力。
这种势力的壮大削弱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导致政权滥权、腐败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加剧。
3.社会动荡:豪强地主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在大量土地被兼并的过程中,农民被剥夺了土地和财富,陷入贫困和失地的境地。
农民的反抗和叛乱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东汉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无法有效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4.农民起义:东汉晚期的豪强地主势力的暴露和扩张,引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
这些起义主要由受压迫的农民组成,其目标是反对贵族和地主的压迫,并通过推翻朝廷来寻求新的政治秩序。
这些起义严重削弱了东汉政权的实力和稳定性,最终导致政权的衰亡和分裂。
综上所述,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东汉政权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豪强地主势力通过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对东汉政权施加压力,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动荡,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政权的瓦解。
这一历史教训也提醒我们,一个稳定的政权需要建立和维持公正的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的权益,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东汉的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
东汉的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东汉时期,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存在是该时期政权疲弱、政治动荡的体现。
这些势力在地方上拥有雄厚的实力,对当地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东汉政权的状况、地方豪强的兴起与影响、割据势力的形成与影响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东汉政权的状况东汉时期,政权的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地方政权强化。
由于内外交困的原因,政权开始疲弱,无法有效地控制地方。
这为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地方豪强的兴起与影响由于中央政权疲弱,地方政权开始自主发展。
地方豪强借助自身的实力和资源,迅速崛起,并与当地政权相互勾结。
他们通过囤积粮食、扣押商贾等手段积累财富,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影响力。
地方豪强的兴起使得地方政权实际上成为了他们的傀儡,对地方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割据势力的形成与影响在东汉末年,一些地方豪强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
他们利用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建立了独立的政权,与中央政权对抗。
这些割据势力在本地区内拥有绝对权威,开展军事和政治活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统治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央政权的统治。
第四部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存在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方面,他们通过搜刮民财、苛捐杂税等手段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社会动荡。
另一方面,他们的统治无视社会公序良俗,滥用职权,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同时,他们之间的争斗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灾难。
总结部分:东汉时期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兴起是当时政治疲弱与动荡的体现。
中央政权的弱化给了地方势力发展壮大的机会,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通过实力与影响力对中央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他们的统治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还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东汉时期的局势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豪族层级探究——以《后汉书》记载为例
东汉豪族层级探究——以《后汉书》记载为例豪族是秦汉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王权,下至乡里,都能够看到豪族的身影。
根据豪族和王权结合程度的不同,豪族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并且不同等级的豪族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于豪族层级的观点,日本学者东晋次先生在《东汉的乡里社会及政治变迁》一文中提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产生了士大夫豪族—土豪—小农的序列构造”。
并且这个体系上与王权相通,形成了一个“由士大夫豪族推行的地域支配体制的联合而构成的国家体制”。
崔向东教授在《汉代豪族研究》一书中也指出“王吉家族通过举孝廉和任子世代与中央政权结合,超越地方而发展成为中央士大夫豪族”也说明了豪族之间确实是存在不同的层级,并且在这些层级之间是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做到相互转化的。
但前代学者们对于豪族的等级的阐述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对豪族的等级进行详细阐述,也没有说明不同等级的豪族对地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在豪族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豪族对地方的不同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对于豪族等级的划分,根据史书记载,豪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中央豪族”“郡县豪族”“乡里豪族”。
一、中央豪族中央豪族是指与王权结合程度最深,或者长期与王权相结合的豪族。
这样的豪族在整体上看,数量是最少的,但所掌握的权力是最大的,对国家整体上的影响较大。
东汉的邓禹家族是典型的中央级豪族,可以通过对邓禹家族的研究说明中央级豪族的特点。
(一)中央豪族的特点“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
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
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数年归家。
”[3]599这是《后汉书·邓禹传》中关于邓禹发迹的记载,在这段话中明确说明邓禹在很早的时候就与光武帝刘秀结识,在王莽末期各路英豪起兵推举邓禹时,邓禹都是“不肯从”的态度,直到光武帝刘秀“安集河北”时,邓禹才“杖策北渡,追及于邺”,追随光武帝刘秀,并且为其出谋划策,为邓禹及其家族能够成为东汉时期重要的豪族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东汉的四大家族何王邓卫的势力与家族财富
东汉的四大家族何王邓卫的势力与家族财富东汉时期,何、王、邓、卫四大家族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要势力。
这四大家族拥有庞大的财富和强大的势力,对东汉王朝的运行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四大家族的势力来源以及家族财富进行论述,并对其对东汉社会和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何、王、邓、卫四大家族的势力来源1. 何家:何氏家族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显赫家族,他们通过婚姻和权谋手段逐渐拓展势力,与皇室有着紧密的关系。
何进嫁给了何太后,成为皇后,因此何家获得了朝中重要职位,并掌握了许多实权。
何氏家族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其家族内部的政治智慧和积极的婚姻联姻策略。
2. 王家:王莽时期,王家是最重要的家族之一,王莽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取得了汉成帝的支持,并成为东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王莽曾经任命自己的亲戚为官员,为王家的势力扩张提供了机会。
虽然王莽夺取了帝位后被推翻,但王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势力仍然存在,并继续对东汉朝廷施加影响。
3. 邓家:邓家是东汉末年一个有着强大势力的家族,在皇室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邓皇后、邓太后和邓氏家族成员通过婚姻联姻获得了许多政治和经济资源,积极参与朝廷和皇室事务,并掌握了一定的权力。
邓家的势力主要来源于其家族成员对政治联姻和权谋的巧妙运用。
4. 卫家:卫家在东汉中期是一个重要的家族,其势力得益于卫子夫的智慧和鲁班的手艺。
卫家子弟才华出众,通过政治智慧和手艺技术的运用,获得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机会。
卫家的财富主要来自政府合同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经营。
二、四大家族的家族财富1. 何家的财富:何家通过婚姻和政治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
他们掌握了朝廷的财政权和许多商业机会,通过收取税收和经营贸易等手段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何家还在土地和矿山方面有所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其财富规模。
2. 王家的财富:王莽通过其掌控的政权从各种渠道获取了大量财富。
王家在地产、农田和商业中的投资为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此外,王家还掌握了国家的财政机构,能够通过征收税收和发行货币等手段获取财富。
东汉末年的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
东汉末年的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的兴起与发展对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将详细探讨东汉末年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背景、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I. 背景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衰败与地方势力的兴盛交织在一起。
由于外患和内乱的不断侵袭,东汉政府的实力减弱,官员的腐败和无能使得政权的威信逐渐丧失。
同时,地方豪强利用这一时机,通过掌握地方资源和力量,逐渐形成了一种割据势力。
II. 地方豪强的兴起1. 经济基础:东汉末年,社会经济动荡,农业生产和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地方豪强通过掌控土地、人口和财富,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
2. 地方政治的腐败:东汉政府官员腐败严重,特权阶层的利益收益减少,这为地方豪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他们通过贿赂和权力的滥用,逐渐将地方政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3. 军事力量的壮大:地方豪强往往拥有强大的私人武装力量,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地方上保持一定的稳定与安全。
他们通过训练和配备精良的军队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III. 割据势力的形成1. 豪强同盟的建立:在东汉末年,地方豪强之间往往会建立联盟,共同对抗朝廷的统治,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割据势力。
这些同盟可以是亲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得他们联合起来。
2. 割据一方的政权建立:根据地方豪强所掌控的地域和力量,他们逐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政权体系。
他们设立官职,制定政策,甚至发行货币,实现了对一定地区的实际控制。
IV. 影响1. 对中央政权的挑战:地方豪强与割据势力的兴起使得中央政府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他们不仅抵制中央政府的命令,还相互之间进行战争和抢夺,进一步动摇了朝廷的统治基础。
2.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他们搜刮百姓财富,导致了社会经济的严重不平衡。
一方面,富贵阶层日益富裕,其他民众则生活在贫困和水深火热之中。
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摘要] 由刘秀集团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基础就是南阳和河北的豪强地主。
在刘秀统一天下后,要巩固政权,势必也要依靠他们,这样,在政府的庇护下,东汉豪强地主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按照他们发迹途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豪强地主分大体上分为三种,即贵族豪强地主、官僚豪强地主和高资豪强地主。
我们就从这三类地主的不同,来探讨一下东汉时的豪强地主。
[关键词] 豪强贵族豪强地主官僚豪强地主高资豪强地主所谓豪强,是豪强大族的简称,“史籍中的豪强、豪民、大姓、右姓、豪大家等,都是指豪强大族”。
杨联阩先生在《东汉的豪族》一文中也有谈到,“所谓豪族,并不是单纯的同姓同宗的集团;是以一个大家族为中心,而有许多家或许多单人一政治或经济的关系依附着它。
这样合成一个豪族单位。
”豪强产生于秦汉时期,而它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却在东汉,这是因为东汉政权就是依靠他们这些大姓豪族而创建的,这样,在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起来。
他们在政治上,把握选举,世代为官;在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广占田园;在文化上,宣传儒学,奴化百姓;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用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
按照不同的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豪强地主划分为很多类。
如按地缘分,可分为南阳豪强地主、河北豪强地主、山东豪强地主等等;按同皇族的关系,可以分为宗室豪强地主、外戚豪强地主、官僚豪强地主和商人豪强地主等;而本文则是侧重于按照他们的发迹途径,将豪强地主划分为贵族豪强地主、官僚豪强地主、高资豪强地主。
一、东汉时期的贵族豪强地主所谓贵族地主豪强主要是指通过食封而成为贵族地主的,其构成主要包括受封的皇子、功臣、宗室及外戚。
在东汉初年,刘秀刚一上台就大封宗室和功臣,“他们一旦受封爵土,受封这的身份就会陡然升高,族姓也随之而贵,在东汉政府的庇护下,无论是侵夺田宅还是谋取官职,或者经营商业,都有得天独厚的特权。
”例如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他们在东汉建立前就差不多都是地方的大豪族了,等到东汉建立,他们更是“忧宠有加”,封侯封爵,广占土地财富。
东汉后期的管理制度
东汉后期的管理制度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管理制度。
东汉后期,特别是汉献帝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东汉后期的管理制度,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豪族统治加剧东汉后期,豪族势力逐渐壮大,成为朝廷的主要统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
豪族通过婚姻联姻和财富积累,逐渐蚕食朝廷权力,控制了地方政权,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这种局面使得朝廷管理制度的实施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二、尚书省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东汉政府成立了尚书省。
尚书省是东汉朝廷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管理中央政府的各项事务。
尚书省设立了各类官员,分工负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尚书省通过有序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
三、均田制的推行东汉后期,人口增长导致土地过度集中,土地所有权不明朗,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汉政府推行了均田制。
均田制规定每户人家拥有一定数量的农田,确保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均田制通过调整土地分配关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社会稳定性。
四、选举制度的改革东汉后期,官员的选拔一直是朝廷管理的重要问题。
为了消除豪族势力对官员任免的干预,东汉政府开始实行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通过定期选拔优秀人才,确保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和实绩。
选举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打破了以往豪族势力的垄断,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廉政观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五、税收和徭役制度的改革东汉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税收和徭役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东汉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徭役政策,收缩了豪族势力对农民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东汉政府还建立了统一的农田测量制度,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族羽翼下的人,出宗族、宾客外,还有 门生、故吏。
门生,顾名思义就是跟随老师求学的学生。 东汉的门生,其本意也是如此。东汉儒学 盛,名儒大师有成百成千甚至上万的门生 弟子。儒师作三公九卿两千石官,有的仍 带门生弟子。《后汉书·儒林传》 带门生弟子。《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张 兴,名儒,习《 兴,名儒,习《易》,明帝时拜太子少傅, “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 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 到了东汉后期,门生常常和故吏并提。门 生和本师的关系加强了,门生至于本师, 有如故吏之于旧君,有了些依附关系。
豪族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广占土地,隐蔽 人口,拥有私人武装,横行郡县,权势超 过官府,影响这政治稳定。虽然政府采取 一些措施来削弱豪强地主,但豪强地主依 然没有停止土地兼并。并且,东汉农民创 造的财富大部分不是作为赋税纳入国库, 而是作为封建地租为好强地主所赚取。所 以,大量豪强田庄的存在和发展,使得东 汉的经济发展不是像西汉那样表现为国力 的强盛,而是表现为国家的贫困和政治的 不稳定。
门生。故吏是东汉豪族的一大支柱,令一 大支柱则是部曲。
西汉军队组织中部有曲,就如同现代军队 中有团有营一样。东汉时期,部曲渐渐成 为军队或士卒的代称。豪族势力强大起来 以后,豪族的士兵、家兵也被成为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 这种转化,东汉末年就很明显了。豪族往 往有自己的宾客、部曲。 到东汉末年,宗族、宾客、部已有合一的 趋势,都是世家豪族的私家势力。
汉代三公、州刺史、郡守都可以自辟援属, 逐渐在主官特别是郡守和援属之间形成君 臣关系,曾被用做援属但已调至或升官的, 对原来的主官便是故吏。 到东汉晚期,州郡刺史太守和他们的下属 已形成君臣关系。君已不止指皇帝。 韩嵩对刘表说的,将军之故吏耳,不复为 将军死也,是就故吏与现吏对比说的。既 然已有现君,自然先为现君死。这不等于 说故吏不该为旧主尽忠。故吏对旧主仍有 很多义务。王允被董卓杀后,没有人敢去 收视,只有他的故吏平陵令赵戬“ 收视,只有他的故吏平陵令赵戬“弃官营 表”。故吏与旧主有着祸福与共的关系。
东汉豪族及其影响
称谓
这里说的豪族,班固《汉书》称为“ 这里说的豪族,班固《汉书》称为“世家、 富人、豪杰”,也常用“ 富人、豪杰”,也常用“富商大贾、豪强 兼并之家、大姓、大族”。《后汉书》常 兼并之家、大姓、大族” 后汉书》 用“豪族、大姓、巨姓、世家衣冠、家世 冠族”。这里用“豪族” 冠族”。这里用“豪族”作为统称。
王莽末年,战争多,社会不安,各地豪族 多结合宗族、宾客,自立营堑保卫家园。 有的率宗族、宾客起事,参与战争。刘縯、 刘秀两兄弟就是率宗族、宾客起兵的。东 汉末年,这种情况就更加普遍了。
豪族地主在经济上是经常给予宗族宾客帮 助的。 宗族宾客常常是举家老小一起跟随豪族地 主活动的。这也加强了宗族宾客与豪族地 主的关系。 宗族宾客在政治上也是与主家祸福与共的。 主家犯罪,宗族宾客都要免官。不但主家 犯法宗族宾客要受牵连,后来宗族宾客犯 法,主家都要受牵连。 东汉时期,宾客对于主人渐渐居于被役使 的地位。
无论是由官僚起家的豪族,还是由货值起 家的豪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向合一的路 上走的。他们都成为世家豪族。在他们的 羽翼下,都汇集了成千上万的依附民。他 们和主人构成一个团体。 他们间的关系,以近乎依附关系。这种依 附关系,身份地位有高有低。同时宾客、 门生、故吏,高的可以为大官,低的可以 为奴仆。无论是高是低,有一种精神是共 通的,即有一种不成文的约束,使他们结 合在一起。
东汉的豪族,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他 们一般都占有大量财富,在他们周围团聚 着大量人口。他们中的一部分常常是政府 的各级大小官吏或贵族,一部分是富商大 贾,以货值起家。他们兼并农民,武断乡 曲,干扰吏治,构成社会上和皇权对抗的 不安因素。
东汉时期的豪族,其突出的特点是:在他 们下面聚集了成千的宗族、宾客、部曲、 门生故吏等,但其地位却逐渐低下来,在 主人面前不平等了。他们向依附、隶属关 系走进了一步。同时,豪族的世家性显著 起来。有的世家出自官僚,有的出自商人, 还有些世家,出自儒家。
上面的四种情况,都使宗族、宾客和主人 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越来越向依附关系 发展,而宾客中比较低下的客也渐渐和 “奴”联系起来,出现了“奴客”的联称。 联系起来,出现了“奴客” “奴客”名称在西汉后期已经出现。大将 奴客” 军霍光家在平阳的“ 军霍光家在平阳的“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吏不能禁” 吏不能禁”(《汉书》) 汉书》